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又到了老師開始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是課堂教學規(guī)范化的體現(xiàn),寫教案課件包括哪幾個部分?我們來一起看看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哲學與人生課件”,需要時收藏本頁可以幫助您輕松找到所需的信息!
意志的自覺性
對自己行動目的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有明確而深刻的認識,從而自覺地行動
意志的果斷性
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決定,執(zhí)行決定。
意志的堅持性
克服外部、內部的困難,堅持完成任務的品質。
意志的自制力
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
為培養(yǎng)自己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建議同學們自學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對自己的心理偏差,能夠有所糾正、有所作為。
實現(xiàn)人生價值,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上,這既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出發(fā)點,又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落腳點。
(2)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發(fā)揮聰明才智(板書)
有人說了這樣一句話“沒有沒出息的崗位、職業(yè),只有沒出息的人”,你認為這句話講的有道理嗎?你能結合具體實例來談一談嗎?
(學生討論、發(fā)言)
同學們講得都很好,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一切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此,只要埋頭實干,并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行行都可以出狀元”。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相信同學們都體會過失敗的滋味,因此,如何對待失敗,也是人生價值實現(xiàn)過程中要解決好的一個問題。
(不怕失敗的頑強奮斗精神(板書)
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道路上,誰都希望道路平直,少出挫折,獲得成功,但在通往勝利、成功的征途中又往往遇到挫折、失敗。
面對失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tài)度和選擇,有的人一敗就涂地,有的人則屢敗屢起,從此走向堅強和成熟。很顯然,我們的選擇應該是后者。
微軟電腦公司的威廉蓋茨常有失敗之舉,他喜歡雇傭曾經(jīng)犯過錯誤的人?!澳潜硎舅麄兏矣诿半U”他說,“從那些人怎樣應付出了錯的事可以看出他們會怎樣應變?!币虼?,辯證地看待失敗,失敗本身也是有價值的,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
但失敗轉化為成功,是需要條件的,我想給同學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做到敗而不餒。遇到失敗時,一般人往往失去自信,但適應能力強,不屈不撓的人,卻仍充滿信心。他們會認為“這不過是暫時的”。
大發(fā)明家愛迪生經(jīng)過成千上萬次的失敗后,仍能屢敗屢戰(zhàn),他說,“什么是成功的秘訣,很簡單,無論何時,不管怎樣,我也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灰心喪氣?!币驗榛倚膯蕷鈱嶋H上就等于自我毀滅。
第二:具體分析失敗的原因,調整和訂立下一步努力目標。
原因分析得越具體,就越能找到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辦法,從而為下一次成功奠定扎實的基礎。
第三:要有堅強的意志,從而做到持之以恒。
著名數(shù)學家陳景潤,十余年如一日,不畏艱辛,不辭勞苦地向數(shù)學王冠上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進軍,他的演算稿紙竟用了滿滿6麻袋??上攵讷@得成功之前,他需要多么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多么巨大的'困難啊! 因此,困難的時候,失意的時候,建議同學們自我鼓勵,“堅持,再堅持一下。”也許就是這一下堅持,便觸摸到了成功的邊際。 莎士比亞說過這樣一句話:“逆境使人發(fā)奮向上,要是你從未遭遇過失敗,為了事業(yè)著想,也許應該經(jīng)歷一次?!?/p>
在人生價值實現(xiàn)的過程中,主客觀條件是辯證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在尊重客觀的基礎上,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素質。
小結: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使自己的一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這是我們非常關心和努力實踐著的重大課題,讓我們像衰隆平、鄧稼先那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發(fā)揮聰明才智,從而為我們的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也實現(xiàn)自己更大的人生價值。
思考下面問題:
有人認為,“有錢就有了一切”,請談談你的認識?
金錢能買到什么?買不到什么?
1.認知:掌握發(fā)展的含義與實質;正確理解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前進性和曲折性的辯證關系,在人生發(fā)展中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
2.情感態(tài)度觀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和逆境,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養(yǎng)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yōu)良品質;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
3.運用:學會用發(fā)展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處理好順境和逆境的關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觀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和逆境,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養(yǎng)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yōu)良品質;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
1.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1.順境、逆境的聯(lián)系與轉化。
讓學生搜集有關逆境中成才的事例。調查不同行業(yè)人士的工作壓力情況。
設問:“在科學上面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結合視頻內容,回答以上名人警句包含了哪些哲學道理?給我們哪些人生啟示?
教師:(小結)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也是我們改革開放成果不斷顯現(xiàn)的過程,更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過程。中國的“飛天”夢想的逐步實現(xiàn),是中國航天人和全國人民不斷奮斗、不懈追求的過程,從神舟一號無人飛船首訪太空,到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攜手問天,6年間的6次飛行如同6個臺階,一次次,在浩瀚的太空中銘刻下中國人的印記。
9月25日21時10分,是每個中國人自豪的時刻,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發(fā)射了!霍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人一起升向了天空,他們實現(xiàn)了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國家掌握的太空行走這一大創(chuàng)舉。從載人航天到踏出太空的第一步,我們看到了中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fā)展。
幻燈片(教師進一步解釋說明):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fā)展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由無數(shù)事物構成的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無限發(fā)展過程。
發(fā)展是指事物自身性質的突破和飛躍,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前進、上升的運動。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和方向、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發(fā)展前途的事物。
舊事物是指喪失存在的必然性,日趨滅亡的事物。
教師:(小結)發(fā)展是新事物的產(chǎn)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但發(fā)展不能以過度開發(fā)、以破壞環(huán)境為代價,應堅持科學發(fā)展觀。
設問:區(qū)分新舊事物的標準是什么?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新事物和舊事物?
教師:(小結)故事中的女主人判斷高尚音樂的標準,是根據(jù)形式上、現(xiàn)象上的新奇,一時的流行(即力量的強弱、發(fā)展速度的快慢)等,俄國大文豪赫爾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從而提出了“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嗎” 的質問,使女主人陷入困境。因此我們說:判斷新舊事物不能憑出現(xiàn)時間的先后和形式上、現(xiàn)象上是否新奇,而是看其是否符合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教師:(小結)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但新事物的發(fā)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總要經(jīng)歷一個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循序漸進和反復曲折的發(fā)展過程。事物的發(fā)展不是筆直的,而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教師:新生嬰兒雖然開始時沒有什么用,力量也弱小,但其生命力是旺盛的,前途是遠大的,會代替老一輩人繼續(xù)開創(chuàng)社會的未來。從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把嬰兒看做是他們的希望所在,積極創(chuàng)造一切可以創(chuàng)造的條件,讓嬰兒茁壯成長,他們不會因為嬰兒暫時“沒有用”就拋棄掉。從一個國家來說,還要立法保護嬰兒,保護未成年人,這是為什么呢?
教師:我們一定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待新事物。愛迪生正是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的每一次試驗。新事物在最初出現(xiàn)的時候,不可能充分顯示和發(fā)揮其優(yōu)越性,難免有各種缺陷,因而總是比較弱小的,處于被支配的地位。其實,何止是嬰兒,這是一切新事物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中國革命的勝利,正是經(jīng)過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流血犧牲,經(jīng)歷了種.種挫折和失敗,才一步步發(fā)展壯大起來的。
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著眼于發(fā)展,立足于發(fā)展,與時俱進。在前進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準備走曲折的路;在遇到曲折時堅定前進的方向不動搖。
_舉出名人警句引發(fā)學生思考: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p>
此句包含了哪些哲學道理?給我們哪些人生啟示?請大家運用所學的知識談談自己的看法。
美國黑人作家格亞·安吉羅小時因家境貧困,父母外出尋找工作,3歲時被送到祖母家,后靠乞討度日。她自幼好學,夢想成為作家。她參加國內反種族斗爭,她親眼看到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美國西部的生活情形,她當過汽車售票員,到夜總會唱過歌,遠足非洲,加入哈萊姆作家社團,先后寫了自傳體小說和一系列詩作,在美國成為暢銷書。她被邀請為威克-福利斯特大學終身教授,克林頓總統(tǒng)就職典禮時請她朗讀詩作,她主持過美國兒童歌節(jié)目“芝麻街”,成為年輕人敬重、羨慕和效仿的偶像。她曾經(jīng)說過,誰都有失敗的時候,但他必須有不可戰(zhàn)勝的勇氣。
綜合上述材料,試用前進性和曲折性的關系原理,說明“人生是一個在曲折中發(fā)展的過程”。
教師:(小結)“不是一切努力都能立刻獲得回報,不是一切奮斗都能順利獲得成功。人生無坦途,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這樣或那樣的失敗?!泵鎸κ?,我們應怎么辦呢?
牛頓曾經(jīng)說過:“做事失敗了,只要繼續(xù)努力,是沒有不成功的?!笔聦嵅徽侨绱藛?不管碰到什么樣的失敗,只要不動搖,正確地對待失敗,就一定能夠成功。失敗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后出現(xiàn)的就是成功的朝霞。無論我們遭到什么失敗,都要勇于面對,心中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失敗算什么,抬起頭來,繼續(xù)走下去,成功就在面前。由此我們可以得出:
1. 人生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
2. 人生發(fā)展過程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3. 保持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準備走曲折的路。
人生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在人生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順境和逆境兩種不同的境遇。順境和逆境都是對人生的考驗。
教師:(小結)客觀上的順利條件并不能直接造就一個人的成功。劉亦婷在順境中能成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她從小就培養(yǎng)自我加壓,自我磨煉,高標準,嚴要求得來的。
議一議:漫畫中的人在干什么?為什么有的人說:“機遇總是擦肩而過?!蔽覀儜趺凑_對待機遇?
順境為人生發(fā)展提供機遇和有利條件,逆境更是對人生的巨大考驗。
搜集整理:回顧歷史人物的事跡,談談對“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理解。歷史上許多人物面對逆境不屈服,變壓力為動力,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奇跡。我們周圍的許多人之所以創(chuàng)造出奇跡,也是與逆境抗爭的結果。例如: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明《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等等。
(根據(jù)課前布置的學生搜集逆境中成才的事例,以組為單位在課堂上向同學們展示課前準備成果,并說一說從中受到的啟發(fā)。)(各組可分別展示課件)
議一議:你認為中職生在正確對待成長中的困難和挫折方面,主要存在著哪些值得重視的問題?
教師:(小結)在人生發(fā)展中順境和逆境經(jīng)常是互相貫通、互相轉化的,順境時要有憂患意識,在順境中,安逸懈怠、驕奢放縱,順境就會變成逆境;而在逆境中奮斗崛起,逆境可以變?yōu)轫樉?。從現(xiàn)實來說中職學生往往不能正確對待挫折和失敗,不善于創(chuàng)造機會,抓住機遇。運用具體事例的講解在思想上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順境和逆境的關系,尤其是讓學生正確對待人生發(fā)展道路上出現(xiàn)的逆境和挫折,使逆境和挫折成為前進的動力。
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養(yǎng)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yōu)良品質。在課前布置調查問題,讓學生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回答:
(1)壓力有害無益,好事不會有壓力,你同意么?拜訪兩位不同行業(yè)的人士進行訪問, 他們在工作上有什么開心和感到壓力的事情?
(2)面對逆境你的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教師:(小結)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挫折和逆境,首先要處理好人格與境遇的關系,逆境磨煉人的意志,也考驗人的品格,保持健康人格是以積極人生態(tài)度對待挫折和逆境的基本要求。
針對此問題,充分利用教材中洪戰(zhàn)輝的事例和同學們展開討論,也可讓同學自己另舉事例說明此問題。
人生是一個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過程,在人生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順境和逆境兩種不同境遇。順境和逆境都是對人生的考驗??陀^分析挫折和逆境,堅強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磨煉中增強的。堅強的意志是戰(zhàn)勝挫折取得成功的最可靠保證,正確認識挫折、困難與失敗,勇敢地面對它們,學會用靈活的策略、理智的態(tài)度克服它們;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用勇氣迎接困難,以意志應對挫折。
盡管大多數(shù)同學都有著良好的成長和發(fā)展環(huán)境,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困難,遭遇挫折,身處逆境。面對挫折,我們應視之為進步的階梯,用樂觀的態(tài)度來對待,調動身心各方面的潛能,消除挫折的消極影響。
基本課型:學生演講——主題討論——總結
前置作業(yè):以“我的一次糟糕的人際交往”為題,寫一篇演講稿。要求:真實,表達清晰,字數(shù)不限。教師閱后分別評分,并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業(yè)備用,以便有效利用課堂時間,避免重復太多和遺漏。(此前置作業(yè)在第三課上完后即布置學生準備)
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課堂活動):
第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演講,時間一般在30分鐘左右
1.學生自愿演講,演講學生先把自己演講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再開始演講,是否脫稿不作要求。
2.指定演講,教師指定自愿演講過程中未出現(xiàn)的某些類型的學生上臺演講。
3.自由演講,經(jīng)過前兩步,此時氣氛應該比較熱烈,如有時間可給更多學生展示交流的機會。
第二環(huán)節(jié):討論——人際交往中最忌諱什么?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先完成的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將答案寫在黑板上,最先寫出而且大家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每位組員可以得一個“優(yōu)”。
這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緩解剛才的緊張情緒
第三環(huán)節(jié):總結:根據(jù)剛才討論得出的人際交往中的忌諱,讓學生總結出人際交往中的四大原則,可謂水到渠成,又不會太唐突,太生硬。
利益原則、平等原則、寬容原則、合作原則。
第四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如何看待“與人相處吃虧是福”的觀點。
事件預測及其對策:學生的演講要提前一周布置撰寫演講稿,一定要先交給老師閱讀批改歸類。
指定學生演講之前可以先私下與學生溝通,讓其做好準備,上課時才不會慌。
討論“人際交往中最忌諱什么”時不要花太多時間,因為課本里有答案。很多小組會直接寫四大原則的反義詞,教師可以在最后再添上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貪婪、小氣、奸詐、尖刻、陰郁、自大、暴躁等)。
預料成果:課堂氣氛較好,整節(jié)課學生七上八下地往講臺趕,演講——討論——書寫——這些中職生最喜歡做的事,在這節(jié)課中全部貫穿其中。整節(jié)課全部內容沒有偏離“如何處理人際關系”這個主題,所以,效果良好。
關鍵詞 哲學與人生 教學探析 課程特點
進行中職“哲學與人生”教學的探究,深刻認識哲學對人生的指導作用,深入分析“哲學與人生”課程特點,準確把握其教學內容,努力探索“哲學與人生”課程的教學特點,對中職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一、深刻認識哲學對人生的指導作用
對中職生的成長來說,他們有很多人生的困惑需要解決。在中職生德育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哲學與人生”課程占據(jù)著主導地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對他們的人生具有統(tǒng)領作用。一個人擁有了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才能具有正確的人生方向,才能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才能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用哲學點亮學生的人生,引導他們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人生發(fā)展中的重要問題,能更好地提高中職生人生發(fā)展的能力;能更有效地引導中職生自覺思考人生問題,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二、深入分析“哲學與人生”課程特點,準確把握其教學內容
(一)“哲學與人生”課程特點
“哲學與人生”課程改變了過去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中心的課程理念,強化了德育課特點,既學哲學又用哲學。
課程將哲學知識與人生發(fā)展問題聯(lián)系起來,發(fā)揮哲學的指導性,用哲學指導人生;將人生問題與哲學道理的運用結合起來,用人生體驗哲學,用智慧感悟人生。將學哲學和用哲學結合起來,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影響、感染、引導和鼓舞學生,幫助他們提高思維能力,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實現(xiàn)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結合,體現(xiàn)了哲學與人生的內在結合。
(二)“哲學與人生”的教學內容
“哲學與人生”課程的核心內容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發(fā)展中的基本問題。
本課程的每一個教學內容都設置了二個重點,一是哲學基本觀點的重點,二是人生問題的重點。每一個教學內容的難點主要是哲學與人生的結合。一是如何從人生的具體問題中提升出哲學問題,二是如何以哲學的觀點來感悟人生。
“哲學與人生”課程教學內容的每一單元,每一課都有兩條線:即哲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人生問題。分為三個教學單元:唯物論-尊重客觀實際;辯證法――一分為二看問題;認識論--知行統(tǒng)一提高能力;歷史觀--歷史規(guī)律與人生理想,人的本質與自由。
第一單元的兩條線是:哲學觀點的主線是從客觀實際出發(fā);人生問題的主線是走好人生路。第二單元的兩條線是:哲學觀點的主線是辯證法的基本觀點;人生問題的主線是人生態(tài)度。第三單元的兩條線是:哲學觀點的主線是認識論的基本觀點;人生問題的主線是人生實踐。每個單元分為三個專題,每個專題都按照兩條線。
三、努力探索“哲學與人生”課程的教學特點
(一)“哲學與人生”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整體設計思路
“哲學與人生”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堅持貼近學生、貼近職業(yè)、貼近社會的原則,遵循中職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堅持知、信、用相統(tǒng)一,引導學生既提高哲學的素養(yǎng),又提高人生發(fā)展能力。
“哲學與人生”課程教學要遵循教材內容的基本線索即哲學基本觀點、人生哲學知識和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基本線索來設計教學過程。
在實施兩條主線內容的教學中,講哲學知識,要注意以解決人生的問題為目的,把握重點 ;講人生問題,要注意哲學知識的運用,把握人生問題中的哲學意義 。實現(xiàn)哲學與人生的內在的結合。
(二)教學創(chuàng)新
“哲學與人生”課程教學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計教學活動。
內容設計要跳出學科知識體系框架,為學生而設計,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使教學內容精煉化、生活化和生動化。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豐富教材資源,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
教學方法提倡討論式、體驗式教學。重視學生的體驗,引導學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三)“哲學與人生”教學的主要教學方法和基本環(huán)節(jié)
“哲學與人生”作為德育課應該是直通學生心靈的教育:應以生動案例內化于心;以多樣形式體驗于心;巧設情境感染于心。最終實現(xiàn)德育的終極目標:教會學生做人。
“哲學與人生”教學方法的選擇,倡導啟發(fā)式教學,采取合作探究、交流討論、案例分析等多種教學方法。例如,案例教學是以大量的來源真實的案例供給學生分析探討。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哲學與人生”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有導入、理解分析、實踐等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導入環(huán)節(jié):案例+問題。選取案例導入或者情境設計導入,激發(fā)學生情趣 ,把學生融入其中、營造和諧氛圍,理解尊重學生、營造語言情境,感染其心靈;精心設計問題,具有的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
理解分析認環(huán)節(jié):案例+體驗。包括認知理解、問題分析和討論。以案例理解基本觀點,用基本觀點分析案例 ,提出問題討論,加深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應用)。
實踐環(huán)節(jié):活動+方法。設計學而思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思考、討論探究,老師引出哲學觀點和方法,進而分析人生中的實際問題,最后,教師歸納評價(我們應該怎樣做)。體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課堂充滿生命力,實現(xiàn)了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結合。
參考文獻:
1.認知: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矛盾” 、“對立” 、“統(tǒng)一”的基本含義,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觀點。
3.運用:學會用矛盾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正確處理自己人生中的問題,在解決人生矛盾的過程中促進自身進步和發(fā)展。
1.學會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2.正確對待人生矛盾。
1.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fā)展。
2.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也是人生發(fā)展的動力。
〈導入新課〉
學生分析兩者的關系,引出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
學生小組競賽活動:
1分鐘之內,以列舉的生活中具有兩面性的事物或現(xiàn)象最多為勝。
學習過程中的苦與樂、成功與失敗;
自身存在的缺點與優(yōu)點;
社會生活中的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福與禍、正氣與歪風、自由和紀律、先進與落后、戰(zhàn)爭與和平等;
自然界中的排斥與吸引、遺傳與變異、陰電與陽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
“萬物莫不有對”,是說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間具有兩面性。例如:網(wǎng)絡對人們來說就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一方面,人們通過它可以快速獲取更多的信息,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另一方面,網(wǎng)絡上的信息真假難辨,會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甚至可以給人造成很大的傷害。同學們列舉出了許多這樣的事物和現(xiàn)象,哲學上把事物內部兩個方面之間或事物之間存在著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叫做矛盾。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
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
(1)對立和統(tǒng)一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不可分割。
(2)對立統(tǒng)一關系既指事物內部,又指事物之間。
(3)哲學上的矛盾不能與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矛盾對立的雙方力量是不均衡的,如漫畫:“他敢剪嗎?”這種力量的不均衡,引起事物的自身調整、變化和發(fā)展,事物矛盾的雙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tǒng)一,由此推動事物的發(fā)展。
馬克思曾說:“假如沒有小偷,鎖會達到今天這樣完善嗎?假如沒有假鈔票,鈔票的制造會這樣精美嗎?”在馬克思看來,鎖的制造日臻完善,鈔票的印刷日臻精美,應該到事物的反面去尋找答案。為什么?因為事物是對立統(tǒng)一的。
學習了唯物辯證法關于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要求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學會一分為二和全面地看問題。認清事物的兩個方面,有利于我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使事物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差別和不同,還要看到矛盾雙方的相互依賴和相互貫通,只有從對立統(tǒng)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決矛盾,才能找到解決和處理矛盾的正確方法,促進事物的發(fā)展。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看上去有點傻,有點笨,但他腳踏實地,埋頭工作,純樸憨厚,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進步,這正是他做人的聰明之處。從許三多身上,我們如何認識傻和聰明之間的對立統(tǒng)一呢?
小組討論活動:人無完人,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自身的優(yōu)缺點。
我們用矛盾的觀點來看我們自身,矛盾也是我們人生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產(chǎn)生矛盾、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在解決矛盾中我們得到成長。
學生活動:故事會。各組代表講述積極面對人生中各種問題、正確處理人生中各種矛盾的故事。
學生討論交流感受。
對待人生中的各種矛盾,歷來有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從同學們講述的各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正視生活中的矛盾,從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全面認識和協(xié)調處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積極化解矛盾,消除對立,在解決矛盾中推動人生發(fā)展。而消極的態(tài)度是害怕矛盾,掩蓋矛盾,表現(xiàn)為兩種極端相反的傾向:一種傾向是認識和處理問題時簡單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種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歸結于命運,消極地聽從命運的安排。所以,換一種態(tài)度,就會換一種人生。
這個寓言說明什么呢?
事物的發(fā)展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內部原因(內因)。外因是一事物與他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即外部矛盾,內因是事物內部的對立統(tǒng)一,即事物內部矛盾。
教師結合幻燈片講解,內外因在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中同時存在,缺一不可,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合適的溫度只有作用到種雞蛋上才能孵出小雞,作用到石頭上則不能。
學習了事物發(fā)展的內外因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正確處理自身努力與外部條件的關系,一方面要努力爭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條件發(fā)展自己,把握機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內,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劉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學基金告訴我們:順境和逆境都是外因,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你自己,無數(shù)成功的人生都在說明: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促進人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
〈課堂小結〉
1.幻燈片,師生一起進行課堂學習內容小結,完成課堂練習,鞏固本課知識。
2.布置課后作業(yè)。
第一課 客觀實際與人生選擇
執(zhí)教人:株洲市工業(yè)學校 曹學平教學目標:
1、認知: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理解從實際出發(fā)、尊重客觀規(guī)律是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態(tài)度:正視現(xiàn)實,自強不息,尊重規(guī)律,腳踏實地的對待人生。
3、運用:運用本課知識把握客觀規(guī)律,判明客觀實際,正確進行人生選擇。教學重點:
1、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觀點和方法。
2、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人生道路。教學難點:
1、物質世界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
2、人生發(fā)展的現(xiàn)實性與可能性。教學方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安排:4個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正確選擇人生道路,遠比一些跑得快的人生重要。如何理解選擇呢? 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把握自己的命運,選擇就是為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選擇的重要性
選擇是人生發(fā)展的第一推動力。
法國哲學家薩特有一句極富哲理的話:“人有選擇的自由,但是沒有不選擇的自由?!贝髱煾嬖V人們:人生處處有選擇。
只有選擇,人生才有主題;只有選擇,人生的坎坷才會被踏平;只有選擇,人生才能沖破世俗的藩籬;只有選擇,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華彩樂章。學生討論分析
教材p2,“小趙開服裝店失望卻從事農(nóng)機維修成功,這是為什么?”啟發(fā)學生懂得“人生必須要經(jīng)由選擇”的道理,思考選擇的依據(jù)是什么。由此,導入本課的主要學習內容——“客觀實際”。
(二)、講授新課:
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1、讓學生閱讀并分析事例
例1: p3東漢時期的大醫(yī)學家給人治病的故事。問題:為什么的頭痛病卻要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例2: p4“存奶請客”。問題:何因反而擠不出奶?
2、著重把握四個知識點 ? 客觀實際 ?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 實事求是 ? 客觀規(guī)律
3、難點問題提示
物質和意識;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主觀符合客觀(主觀見之于客觀);客觀規(guī)律。
4、得出結論:
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事情要想達到預期的目的,首要的條件(或前提和基礎)是什么?
1、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基本要求)
2、要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3、要探尋和把握客觀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做到實事求是。
二、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礎
1、讓學生討論分析相關事例。
例
1、p5寫作失敗書法卻成功,說明了什么道理?
例
2、一位先哲詢問古羅馬的兩面門神:“請問尊神,你為什么一個腦袋卻長著兩副面孔?
“為的是一面察看過去,記取歷史的教訓;一面展望未來,給人們以美好的憧憬?!?/p>
“可是,您為什么不注視最有意義的現(xiàn)在呢?” “現(xiàn)在?”門神啞然了。
“要知道,過去是現(xiàn)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繼續(xù)。您既然無視現(xiàn)在,對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對未來者縱然明察秋毫,又意義何在?”
“嗚嗚??”門神聽到此,忍不住抽泣起來。原來,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沒有看守住羅馬的城池,被敵人攻陷了,于是,人們遺棄了它。
這一故事中要求我們明白什么道理?
2、引導分析,得出結論。
? 正確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同樣要從客觀實際出發(fā)(人生實際);
? 人生的實際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對象的實際,也包括人自身條件的實際(主客觀條件);
? 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實際(p6孔子言)。
三、人生選擇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該內容以自學為主,教師通過以下事例引導學生認識世界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
近代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家萊布尼茲有一天同國王談論哲學。萊布尼茲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國王不信,馬上命人在花園里找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結果總是被萊布尼茲挑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其實何止是樹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會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孿生兄弟,也有差異。有一位作家說過:“世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沒有兩只相同的蒼蠅,沒有兩 雙相同的手掌,沒有兩個相同的鼻子?!边@個作家這樣說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現(xiàn)象,形形色色、千差萬別、千姿百態(tài)。萊布尼茲對國王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后,他又繼續(xù)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不同的東西。國王又不信,馬上命人在花園里找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結果總被萊布尼茲指出它們之間相同的地方。
這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現(xiàn)象居然千差萬別,但又具有物質統(tǒng)一性(即:世界物質統(tǒng)一性)。物質世界的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的意義所在: ? 為人生選擇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 提示了人生發(fā)展的現(xiàn)實性與可能性,如:p9 “殘奧冠軍侯斌”;總結出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 總有一條適合個人的人生路。
四、從實際出發(fā),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人生道路(該內容由學生自學)
(三)、板書安排:
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1、客觀實際的含義?舉例說明
2、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含義?
3、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要求? ? 要做到主觀符客觀;
? 要探尋和把握客觀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做到實事求是。?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做好各項工作和處理好人生問題的基本要求。
二、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礎
1、正確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就要從自身的客觀實際出發(fā)。
2、人生的客觀實際的主要包括方面。? 人生具體的客觀的社會條件; ? 個人的主客觀條件;
? 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特點、情況和問題;
三、人生選擇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1、人生選擇的含義:p6——7
2、人生選擇的重要哲學原理:物質世界的統(tǒng)一性;
3、人生的多樣性、可能性、現(xiàn)實性;
4、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四、從實際出發(fā),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人生道路
1、使自己的選擇符合自己的主觀條件;
2、使自己的選擇適應社會環(huán)境和時代的需要; 3.抓住選擇的機遇,慎重選擇。
(四)、隨堂練習:
1、宋代詩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一詩中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體現(xiàn)了()。A、人是無法真正認識事物的; B、客觀事物是不斷變幻的;
C、人的主觀認識是受到客觀條件限制的; D、客觀條件不能限制主觀認識;
2.“實事求是”這句成語中的“是”指()。
A、客觀實際; B、客觀規(guī)律; C、主觀愿望;D、正確觀點。3.下列哪一項內容屬于個人自身實際中的主觀條件()。A、自己的體質; B、自己的學業(yè)基礎; C、自己的家庭情況;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個成語可以正確體現(xiàn)從客觀實際出發(fā)進行人生選擇()。A 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
(五)、課后作業(yè):
1、依據(jù)人生選擇的有關道理,分析規(guī)劃自己未來的職業(yè)選擇。
2、學習指導p6第3題。
(六)、教后感:(待補)
2012-2-10
一、 目前高等院校哲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等院校哲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沒有講出哲學這種愛智慧的尋本探源、認識自我的智慧,現(xiàn)行的哲學教育并沒有培養(yǎng)出追問的哲學思維,也沒有閃爍出哲學的真義。
05方案以來,新課改后的哲學課教育教學顯然有了相當大的改觀,課堂上的上座率、抬頭率、點頭率有了相當大的提高。可是就教學具體過程來看,還是沒有脫離概念、原理加例子的講授方法,概念和原理介紹完后,就直接將形下的具體事例舉出來說明概念、原理,并沒有讓學生貫通出形下的事例與形上的哲學的關系,從形下的事例中洞悉形上的哲學,填鴨式教學仍是主要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因為教學的具體條件和學時等方方面面的限制,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缺乏對哲學本真意義的探究,并沒有使學生真正的了解哲學、喜歡哲學、形成哲學的思維。
(一)從教學內容上看
在目前的公共課教學中,混淆了一些問題,開篇講緒論,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講馬克思哲學的時候,學生往往把馬克思哲學當作哲學,造成思維體系上的混亂,使學生誤認為哲學就是馬克思哲學,造成了對哲學的片面理解和誤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模式依舊禁錮著目前的哲學教學,哲學依據(jù)是被砍成幾大塊,物質性、意識性、運動、辯證法、認識論、唯物史觀,而不是從整體上、全面的、有機的把握整個哲學體系。對概念和原理的講解仍舊是停留于知識點的講解,讓學生感覺仍舊是初中高中的老一套,而沒有講出大學應有的水平,沒有形成通過哲學的理論而達到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及思維方式的養(yǎng)成。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總是先于這個時代的發(fā)展脈絡和潮流,而作為公共課的哲學教學,教材的改革與更新,總是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因此在整個馬克思哲學的教學過程中,關于馬克思哲學理論的講解就異化為一種強行灌輸而缺乏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大學的馬克思哲學課程失去了做為哲學所應具有的當代性,失去了哲學應有的光彩與魅力。
作為公共課的馬克思哲學教學,目前的講授并沒有把馬克思哲學還原到整個西方哲學史的發(fā)展過程中,了解整個馬克思哲學發(fā)展的前因后果,更沒有達到中哲西哲和馬哲的對比融合。而是單獨把馬克思哲學從哲學發(fā)展史中拽出來進行孤立的講解,這樣既沒有還原馬克思哲學的西哲背景,也沒有真正達到馬克思哲學的中國化。
(二)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看
05方案以來,各個高校都進行了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一些嘗試性的改革,例如加入社會實踐教學、案例教學、情形式教學等等,但是并沒有真正的改變講多于思的現(xiàn)狀,在整個馬克思哲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獨立思考的培養(yǎng),沒有培養(yǎng)出學生對哲學體悟的能力和自我提煉的能力。以案例教學為例,在課堂上教師給出案例,然后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討論回答,但目前的案例教學并沒從形下的具體事例中去體悟形上的哲學,也沒讓學生體悟出形上的哲學與形下的案例中的關系,僅僅只是讓學生討論出案例所說明的馬克思哲學的那個原理和方法論意義。這種案例的教學,就割裂了生活與哲學的聯(lián)系,割裂了哲學的本真涵義,并沒有為學生真正的樹立起此岸世界的真理,而馬克思哲學的宗旨就是如何樹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哲學講究的是體悟,更多的時候這種體悟遠遠重于講解,體悟所需的時間和氛圍就遠遠重于講授,而目前的馬克思哲學教育和教學中基本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在課堂教學中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師生互動,更別提學生自主的體悟哲學。正如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所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正面的知識是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xiàn)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边@點正是目前馬克思哲學教學中的最重要最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 目前高等院校哲學教育教學的經(jīng)驗
盡管目前的高等院校哲學公共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是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還是積累了相當多的經(jīng)驗,概括如下:
前幾天看了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的視頻講座《哲學與人生》,我感觸很深。從這個講座中,我不僅了解了哲學是什么,哲學研究什么,哲學家的思考方式,我還清楚了哲學與人的關系,哲學對于人的重要作用,這也是我的最大收獲。
孫正聿教授在演講中說道:“學科學,我不說,你糊涂;我一說,你明白。學哲學,我不說,你明白;我一說,你糊涂”。這句話就完全的把哲學和其它學科區(qū)分開來了。
其他學科的目的是讓人們在現(xiàn)實中更為具體的存在,這種具體是看得見或者可以從人的行為中體現(xiàn),從人們的思想中感知。哲學于人的目的是讓人們“作為人而成為人”。這句話含義深刻而且踐行艱辛。從邏輯上剖析這句話大致應該是——大前提:哲學作為各門學科思想精華的歸總,哲學作為所有道德體系在一定時期的升華,哲學作為物質和精神本原的載體,可以將一切物質過程和思想過程過渡到一個更新,更高的層面。小前提:人作為人而存在,人在哲學層面對人生有系統(tǒng)的反思。結論:人從作為人過渡到成為人。從邏輯角度不難看出,哲學匯集了所有的文化、科學、藝術的本質,甚至演化為有關終結的思考。
因此,對于人們來說,哲學是一個走向更高境界的階梯,哲學意味著終結和開始——對于作為人的終結,對于成為人的開始。從更廣泛的層面來說,哲學就是一切事物的終結和開始——對巔峰的完結中不斷催生。
談到了哲學對人生的意義,孫正聿教授又從三個方面談到了哲學與人生的關系,一是人的存在;而是人的人化;三是人的世界。
首先來說,人的存在性是無可置疑的,人的存在是哲學存在的前提。從更深一層意義上,人的存在催生了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其次,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孫正聿教授提到了五個不能忍受:無法忍受單一的顏色,無法忍受凝固的時空,無法忍受存在的空虛,無法忍受自我的失落,無法忍受徹底的空白,人的這五種無法忍受,意味著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其實,從進化論來看,五個不能忍受也是十分容易忍受的,在外力作用下,人們會忍受來自物質和精神上的折磨。
其實,人的存在是作為人。沒有經(jīng)過哲學的改造,在作為人這一階段人是適應物質的,是接受自然的;在精神層面,人具有作為人的一切美德:平等、博愛、布施......人的精神優(yōu)越感來自于人的'人化。
人的人化是作為人到成為人的過程,人的意識開始向更高層面進步。
人們思想的進步總是伴隨著物質世界的發(fā)展,但人們思想提高的速度永遠達不到物質產(chǎn)生的速度,所以人的人化是一個開始分化的過程,這種分化是兩個層面的對立,在物質層面上,開始有了貪欲,征服欲......在精神層面上,開始追求更高的哲學修養(yǎng)。這兩方面,有統(tǒng)一,有對立,但更多的是對立。
人們開始了人的世界很大程度上不是走進了伊甸園,而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旦形成了人的世界,人的世界觀基本上就被固定住了。
人的世界便是兩個完全對立的哲學世界,一是完全形成了對物質世界的貪婪追求,二是達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起初哲學家會作為引導著的身份把人帶到人的世界,但在人的世界里,哲學家不得不作為一個斡旋著從中調停。哲學的角度是轉變的。哲學本身沒有思想,所以不能批評活贊美哲學的罪過功勛,只有當人們的觀念發(fā)生陡險的變化時,人們才理解,哲學與人,更多的是人強加于哲學。
如果把人的行為過錯歸咎于一種思想,那這種思想是很冤屈的,人們總是自詡思想無法超越哲學所思,但正是人們在物質世界的行為引領哲學發(fā)展,反過來,哲學加給人們的卻是貌似沉淀依舊的思想。哲學就像童話,而我們正像落日,童話不會有它的結局,卻會一直向落日下的世界追問千年萬年......
讀了此書籍,我感覺人生離不開哲學。人類天性都渴望心靈的自由,能做自己,擺脫各種限制和壓力,越來越感受到做一個人的喜悅。愛智慧,愛哲學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盞明燈,讓我們知道我們從哪里來,該往哪里走。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曾說過一句名言:“沒有經(jīng)過反思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在現(xiàn)代社會中,隨著競爭的加劇,社會的浮躁,人們已經(jīng)很難保持一顆平常心了。蕓蕓眾生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熙來攘往,就是沒有時間停下來反思:“我這樣忙忙碌碌到底是為了什么?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
在蘇格拉底看來,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對這些問題反思過,那么,你這一生根本上講是毫無意義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高官顯貴,統(tǒng)統(tǒng)都成了行尸走肉。
哲學讓我們去思考這些人生問題,并不是真正能尋找到一個標準答案,其意義促使我們去反思、去認識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這讓我想起了《紅樓夢》第一回里在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后,甑士隱隨即和了一首,其最后兩句是這樣的:“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甚荒.唐,到頭都是為他人做嫁妝?!?/p>
說的是我們這些蕓蕓眾生生在滾滾紅塵,也就是“他鄉(xiāng)”中,“亂哄哄”地追名逐利、金錢美色,而竟忘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在哪里,因此,到頭來,也只能是“為了他人做嫁衣裳?!奔热患t塵是“他鄉(xiāng)”,那我們的“故鄉(xiāng)”在哪里呢?也就是我們到底是從哪里來到這個紅塵的呢?“故鄉(xiāng)”顯然在紅塵以外。我們從“故鄉(xiāng)”來,借助于父母的結合,給我們肉體凡胎。我們就用這肉體凡胎,到世間來走一遭,來體驗人生、體驗愛情,也體驗痛苦。體驗完后,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的“故鄉(xiāng)”。
但有很多人在紅塵的花花世界中經(jīng)受不住種.種誘惑和考驗,他們沉迷于各種各樣的“名利場”、“官場”、“情場”或“賭場”,最后出賣了靈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鄉(xiāng)”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們的靈魂也就是隨著他們肉體客死在紅塵這個“他鄉(xiāng)”。
讀此書籍,讓我突然明白:學習哲學,學會哲學的思考人生,可以讓我們找到人生的“回鄉(xiāng)“路。人生不正如求學,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脫。讓我們擺脫身體的惰性和軟弱,得到心靈的自由。
《哲學與人生》教案 說明部分:
一、《哲學與人生》是一門怎樣的課程:
德育課,用哲學的思想來指導人生,哲學與人生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中充滿了哲學,用哲學來指導人生,使人少走彎路。
這門課,共分5個單元,每個單元3次課,共15次課。當然這15次課里,按教務科的要求,還有上四次“安全教育”課,我會靈活地穿插進行講解。這樣,本學期的課程是比較重的。
安全課會講的內容有:校園的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交往安全,用電安全,逃生防災意識等內容。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很好,很適合大家。我拿到書后幾乎一口氣看完了,假期就備課好了。相信書中很多道理對大家都很有幫助。道理不深,但很有用。
主要內容有: 唯物論:尊重客觀實際 辯證法:一分為二看問題 認識論:知行統(tǒng)一提高能力
歷史觀:歷史規(guī)律與人生理想,人的本質與自由。人生問題要與哲學道理的運用結合起來講,用智慧感悟人生,解決人生成長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第一單元:人生路。第二單元:人生態(tài)度。第三單元:人生能力。第四單元:人生理想。第五單元:人生價值的問題。
教材的基本線索:哲學基本觀點----人生哲學知識----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的思路、脈絡。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有個同學很喜歡哲學,天天抱著哲學書看,人家叫他書呆子,但他說出的一些話,總是富有哲理。有一次,同學們在爭論,人生能不能游戲?有的同學說霍金。。有的同學說達爾文。。該書呆子回答了,書呆子只說了一句話,大家就熱烈鼓掌,他說:人生可以適當游戲,但不可游戲人生。
8小時學習,加1小時游戲(活動),大于8還是9小時,我們的課堂也會存在游戲,活潑些。
周國平先生說:哲學的首要目標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引導人們追求智慧。
有一個外國記者問:“周總理,你們的路,為什么叫馬路,是不是馬走的?”
周總理怎么回答?因為我們所走的是“馬克思主義”的道路。如何教好這門課,我覺得挺難的,因為很多內容差不多,容易混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二、我的教學特點:
我是大學本科“政教”專業(yè)畢業(yè),就是政治思想教育專業(yè)畢業(yè),《哲學》學了很多,我本人也很喜歡哲學。我想我講課的水平一定不會差。同時,我是學生科科長,因此,我的課堂紀律也不能差。
但我不會死板地進行課本講解,我的課堂會比較活潑,我會跟大家講很多故事,將哲學的思想寓于故事之中。同時,會提些問題,讓大家回答,然后我會記錄,給大家打分,根據(jù)平時表現(xiàn)與課后作業(yè),定出最后的分數(shù),有可能就不最后考試了。讓大家學得輕松,大家只要根據(jù)我的要求,我希望大家都在80分以上。
我的課是每周的第一、二節(jié),希望我的課能成為指引同學們一周的學習與生活。讓大家充滿激情,充滿干勁地生活與生活,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三、課堂要求:
1、喊起立:
2、點名:
3、學得輕松:怎么輕松?
1)我們不是應試教育,不死記硬背,靈活學習,當作聽講座,討論思考就可以了。我會多講故事。
2)根據(jù)中職實際,不講太多。重要的是對大家有啟示,有幫助,就達到目的了。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真正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用哲學的思想來觀察人生,思考人生,指導人生就好了。
3)課堂氣氛可以活潑些,自由些。
4)課后作業(yè)布置兩道題,要求同學自己做,不要求做多好,多長,只要自己做。
5)有可能不期末考試了。但大家上課時,最好要認真聽,認真回答問題,并做好筆記,或期末進行筆記整理,我要檢查。這樣,如果不考試,那分數(shù)的組成:課堂紀律,回答問題情況,筆記情況,作業(yè)情況等來評判分數(shù)。
4、課堂要求:1)不睡覺。2)不玩手機。3)不走出教室??梢灾v話,可以討論。大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見,可以直接向我提,目的一個:就是共同將課上好。
5、科代表:選一名科代表
6、目標:人人都在80分以上,爭取大家都拿獎學金。只要按我的做,就一定可以的。
7、師生關系: 1)知識上: 2)人格上: 3)品德上:
四、對0991班的印象:
五、課后作業(yè):查找吳士宏的故事與事跡
課本部分:
第一課
客觀實際與人生選擇
[教學目標]
1、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
2、理解從實際出發(fā)、尊重客觀規(guī)律是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3、運用課本知識,把握客觀規(guī)律,判明客觀實際,進行思考,進行人生選擇。[教學重點]
1、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觀點與方法。
2、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人生道路。[教學難點]
1、物質世界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
2、人生發(fā)展的現(xiàn)實性與可能性。[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吳士宏事跡的討論。
“小趙從事農(nóng)機維修成功”的事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引入客觀實際的教學內容。
選擇正確的道路,永遠比跑得快更重要。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把握自己的命運。
人生處處有選擇。如:下課,去東街口,就是選擇,有了方向。。
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哲學大家應該學了很多了,我就學過好幾遍,首要的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問題。是哲學首先要分清的問題。承認物質決定意識,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哲學是唯物主義哲學家。物質決定意識。就要講求客觀規(guī)律,從實際出發(fā)。
“王強踢足球”的故事,首先考慮的具備什么條件。引導從實際出發(fā)的重要性。影響人發(fā)展的因素有:遺傳、教育與環(huán)境。
再看,“張仲景診病”的故事,得出以下結論:
1、把客觀實際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fā)點,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2、從實際出發(fā),就要探尋和把握客觀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做到實事求是。
3、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做好各項工作和處理好人生問題的基本要求。
再看“存奶請客”的故事,違反客觀規(guī)律的后果。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就象兔子會跑,但不會爬樹。魚兒會游泳,但不會走。猴子會爬樹,但不會飛。各人都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來想問題。
二、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礎
“黃鶯與禿鷹”的故事。。禿鷹說是黃鶯害的,我一定要報仇。試想我們有沒有這樣的同學呢,就象禿鷹一樣呢?引導同學們進行討論。得出:
1、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要從客觀實際出發(fā)。
2、還要注意對象的實際,與自身的實際。
3、人生不同階段還有不同的實際。
如:購買衣服,考慮的實際有:
1、客觀實際:流動什么?
適合不適合,男女、高矮、胖瘦。錢。
2、主觀:自己的喜好。
客觀實際在變,人在變(身高、器官、知識、才能都在變),想法也在變,所以人生不同階段,必然有不同的實際,也有不同的選擇。
分槽喂馬,合槽喂豬的故事嗎?
三、人生選擇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德國哲學家和科學家萊布尼茲,有一天與國王談論哲學。
1、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樹葉、沙子、手掌
2、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不同的東西。(任何東西也有其相同點)
概括起來,世界上事物和現(xiàn)象千差萬別,豐富多彩,但又有物質的統(tǒng)一性。選擇是多種多樣的,但又有規(guī)律性的。
第7頁“小龍”的故事,討論書中的兩個問題。
選擇是多樣性的,自由性的,上課可以遲到嗎?(自由不是絕對的,不是隨心所欲的)得出結論:
1、物質世界的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為人生選擇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2、注意人生選擇的現(xiàn)實性與可能性。
3、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前一段很流行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F(xiàn)在基本不用了。這樣有好高騖遠的感覺,不切實際,我們應實事求是進行我們的自己的定位。
四、從實際出發(fā),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人生道路 第10頁“胡適”的故事,說明:
1、符合自己的主觀條件。----興趣
2、選擇適應社會環(huán)境和國家的需要。
3、抓住選擇的機遇,主動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
我選擇中專、中職校是否是錯誤的呢?對照以上三點,說說自己的看法?
故事:有一位中職生,要綴學回家做生意,覺得自己的同學很多都賺錢了。哥哥帶他回家,村里,汽車跑不過單車,而到城里呢?。。后來,他繼續(xù)留下來學習了。
我們的實際又是什么呢?
選擇了,就不要再猶豫了,就要勇敢地付諸行動,堅定地走下去,實現(xiàn)自己美好的人生。
故事:一個以色列人與一個美國人在一艘船上相遇。午餐時間,他們四處尋找吃飯的地方。結果發(fā)現(xiàn)一個快餐車旁圍著好多人,生意不錯。以色列人說:“如果讓我們來做快餐生意,也許可以發(fā)大財。”美國人說:“嗯,主意不錯,但旁邊的咖啡廳生意也很興隆,何不再考慮考慮呢!”。告別后,以色列人把所有的錢都用于投資快餐店,經(jīng)過8年的奮斗,建立了很多連鎖店,也買了一艘游艇。有一天他駕著游艇,發(fā)現(xiàn)了一個衣衫不整的男子從遠處走過來,近了才發(fā)現(xiàn)他就是原來有船上相識的美國人。他問美國人:“8年了,你都在做些什么呢?”美國人頹廢地說:“8年來,我時刻都在想,什么才是我最合適從事的職業(yè)呢?”
沒有明確的目標,有明確目標后,卻猶豫不決不能付諸實施,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以上“隸書”部分
1、宋代蘇軾,“題西林壁”一詩中說“橫看成嶺側成峰。?!斌w現(xiàn)了什么?(人的主觀認識是受到客觀條件限制的)(當局者迷。。)
2、實事求是,是什么意思?(實事: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求:研究,探索,是:規(guī)律性)
3、下列哪個成語可以正確體現(xiàn)從客觀實際出發(fā)進行人生選擇?
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ㄟxA)
1、第12頁,第2題
2、查找張瑞敏的事跡與資料。
第二課
物質運動與人生行動
[教學目標]
1、了解物質運動及規(guī)律。
2、理解人生與行動的關系。
3、用積極的行動構筑輝煌的人生。[教學重點]
1、事物運動都是有規(guī)律的。
2、敢于行動,善于行動。[教學難點]
1、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2、人生存在于行動中。[教學方法] 情境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1、說說張瑞敏的故事與事跡。
2、有一首歌《山不轉水在轉》,有哪位同學唱一下。提示:“山不轉水在轉”的寓意是什么?
引:學生討論。教師總結:1)世間萬物都是運動的。山、水、云、風、心,都在不停地轉。運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無法讓世界停止運動。2)“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也說明,不管有多少苦難,有多少坎坷,多少不如人意,只要用積極的行動去克服困難,總會有峰回路轉、陽光明媚的一天的。
3、三國呂蒙的故事。
呂蒙,自小不讀書,大家都看不起他,稱“吳下阿蒙”。因
此發(fā)憤學習,終成飽學之士。人們對呂蒙的進步十分驚訝,呂蒙笑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毛主席曾經(jīng)高度評價呂蒙,“如不讀書,如何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當東吳統(tǒng)帥呢!”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個典故說明了什么道理? 引:學生討論。教師總結:1)人生也是運動變化的,不會停滯不前的,我們要積極行動,開創(chuàng)人生的新局面。2)用運動變化的眼光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不完善,不成熟。
4、看看第13頁“阿平的故事”。
不僅是參加工作,現(xiàn)在看看班級里,有些同學就存在怕事。怕苦、怕累。其實力氣是越做越多,就是苦點,累點又有什么關系呢?不干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干得不到鍛煉,不干領導(班主任)不賞識你。自己就無法進步。
我的故事:跑步。。一發(fā)不可收,原來自己還有這個能力。敢于大膽去試。希望大家參加表演,免費展示的。
一、物質在運動中存在
有三個結論要掌握:
1、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2、物質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3、物質在運動中存在和發(fā)展
1、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運動是絕對的,大家應該都知道。
案例1: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個說法正確嗎?為什么?
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不運動的物質是根本不存在的。有些事物運動是明顯的。如:奔馳的汽車,流動的河水,飄動的云彩,劃破夜空的流星等。有些事物的變化是緩慢的。俗話說:穩(wěn)如泰山。泰山也在變化。
“現(xiàn)在”的概念是什么呢?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現(xiàn)在了。
案例2: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水不流動會發(fā)臭,木門軸不轉就會被蟲蛀。物質在運動中才能存在和發(fā)展,物質世界因為運動而生生不息,人類社會在運動中,由落后走向興盛,由愚昧走向文明。
案例3:“刻舟求劍”的故事,錯誤在哪里?
世界上的事物,總是不斷地發(fā)展變化的,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當考慮到這種變化,適應于這種變化的需要。
2、物質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地球繞著太陽轉。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不是雜亂無章的。所謂規(guī)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規(guī)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請一位同學誦讀第14頁,“破繭成蝶”的小段。說明,人的成長過程也有規(guī)律,也需要在成長過程中經(jīng)歷各種挫折和痛苦,才能變得成熟起來,不能健康地成長。
故事:“圣神皇帝”的無奈。一日,武則天在花園賞雪,忽然有花開的清香撲鼻而來,原來是臘梅開了。武大悅,下一道御旨,令園中各花開放。百花仙子迫于武則天的權勢,不敢違抗。只有牡丹仙子堅強不屈,拒不從命。第二天一大早,各處群花大放,真是花花世界。仔細看去,只有牡丹含苞未放。武大怒,傳令將牡丹貶去洛陽。所以,洛陽就成了牡丹的世界的。
這則神話故事,說明什么? 武是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的。
3、物質在運動中存在和發(fā)展
任何運動,都是物質的運動,脫離物質的運動是不存在的。
二、人生存在于行動中
有三個結論要掌握:
1、人生行動是自覺,能動的。
2、人生行動受多種因素的制約。
3、人生行動是物質力量和內在精神的統(tǒng)一。
1、人生行動是自覺,能動的。
馬克思說: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許多建筑師感到慚愧。但最蹩腳的建筑師,也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那就是,他在建房之前,已在頭腦中把它建成了。
說明什么?
人生運動是有意識的,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動的活動。
2、人生行動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案例:愛因斯坦的“夢想”
愛因斯坦小時候,夢想成為一名小提琴家。一有空就練,但拉得實在太差了。一天,去請教一位老琴師。老琴師說;“孩子,你為什么想成為小提琴家呢?”,他說:“我想成功,想為出眾的小提琴家?!?,老人又問:“你拉琴快樂嗎?”他回答:“非??鞓贰?/p>
老人把愛因斯坦帶到自家的花園,對他說:“孩子,現(xiàn)在你非??鞓?,說明你成功了,對不對?你看,世界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果,一種花不能結果,可它們同樣美麗,在陽光下開放,這就夠了?!?/p>
老琴師的這番話,讓愛因斯坦恍然大悟。在后來的日子里,他不再對拉小提琴那么狂熱了,只把它當做調節(jié)生活的一種方式。20年后,他成了名揚天下的物理學家。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
人生行動要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在行動中,我們不但要有一往無前的拼搏精神,也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審慎地判斷各種主客觀因素,揚長避短,選擇正確的行動方向,這樣才能一步步踏上成功的快車道。
我們人人都想成為姚明(年收入個億,排名第一),但中國只有一個,我們要看看自身的條件。
3、人生行動是物質力量和內在精神的統(tǒng)一。岳飛與秦檜,說明物質力量與內在精神的問題。
運動員,物質力量強,精神:不畏強手,勇于拼搏,超越自我,才能取勝。
三、人生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由一連串的行動構成的。我們每一位同學,每天都在行動,你是如何行動的,最后就構成了每一位同學的人生。不同的行動,造就不同的人生。
1、不同的行動造就不同的人生。
如上面說的岳飛與秦檜。以正確意識支配、遵循客觀規(guī)律的(社會道德),才能成功。受錯誤的意識支配、違背客觀規(guī)律的行動,會葬送自己的人生。
如:李俊----湖北省媧石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yè),2006年“熊貓燒香”
說明了什么?
我們在行動中要尊重社會規(guī)律,遵守法律和道德,使自己的行動符合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充分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
說明我們在學校要如何行動?(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在學習要如何行動?(遵守課堂紀律,努力學習)
2、人的成長只有在行動中實現(xiàn)。
為什么說,人的成長只有在行動中實現(xiàn)?行動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和最寶貴的財富?
畫家要拿起畫筆,科學家要走進實驗室,人生不是睡覺,人生,由行動組成。你愛睡覺是吧!曾經(jīng)有一位天使拿著一個魔棒來到你身邊,說:。。
大自然并沒有直接給我們提供生存必須的衣、食、住、行。
這些東西是人們通過行動,按照客觀規(guī)律和自己的需要制造出來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科學、文學、藝術等精神財富。勞動改造了人類,也促進了人類體力、智力等的發(fā)展,得到良性循環(huán),推動人類的進步。
有一個故事大家一定聽說:有一對夫婦,老年得子,非常寵愛,抓在手上怕掉,含在嘴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讓做,一天外出,做個大餅掛在脖子上,而回來后。。夸張些。
3、只有積極行動才有精彩人生。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成功的人無一不是腳踏實地努力行動的結果,不積極行動,不想行動,不愿意付出努力,終將一事無成。
第20頁,張學海的故事。做到五點:1)要求上進。2)觀察。3)學習。4)思考習慣。5)積極行動。成功的五點。很多書都有介紹成功秘訣,大同小異。
四、敢于行動,善于行動
1、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人生不僅需要理想,需要智慧,還需要勇敢。行動中的勇敢是:選擇決斷,克服困難,堅持到底之勇。
書中第21頁的湯姆,有說出了五個“馬上行動”,臺灣銷售大師陳安之的關于“成功”演講的視頻,大家可以去網(wǎng)上聽聽,非常好,都離不開“馬上行動”。很難做到,做到就成功了。
故事:林肯的一封信。寫給一對老夫妻的。
30年前,撿煤屑的,乞求上帝賜予一雙鞋子。但得到一雙襪子,和一番話。讓他自己去尋找夢想的鞋子。而30年后,他找到他的鞋子----當上了美國第一位共和黨總結,他就是林肯。
故事:愚公移山。也獲得了成功。
給我們的啟示是:成功離不開行動,離不開頑強的精神和堅
韌的意志。
2、不怕失敗。
有行動,就有失敗。前進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危險時,常常憑著本能和個人的經(jīng)驗,不用思考就做出了選擇。例如,你不會把手伸進火里,不會自己站立在搖晃不穩(wěn)的石頭上。為什么呢?因為你經(jīng)歷過痛苦,有過教訓??赡苄r候,被告炙熱的燙傷過,從高高不穩(wěn)的石頭上摔下來過。人人都是如此,燙過手,就不會再次把手伸進火里,而且在同樣的地方再次跌倒的情況也很少出現(xiàn)。
失敗讓你變得聰明,讓你得到了各種經(jīng)驗,是人生中一種寶貴的經(jīng)歷。
3、遵循客觀規(guī)律,積極行動。
案例1: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推翻亞里士多德的錯誤學說。給我們的啟示?(行動時,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
案例2:杞人憂天的故事。杞國有一個人,整天擔心天會塌下來,因此,聽不下飯,睡不著覺。說明:世界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對客觀規(guī)律認識,有局限性。 以上“小點”的部分
1、下列運動觀錯誤的是(B)
A物質是運動的。B運動是絕對的。C運動是相對的。D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2、為防止雷雨對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影響,啟用8架次飛機進行催化消云作業(yè),保證閉幕式的正常進行。這說明了(A)
A人可以認識、利用自然規(guī)律。B人可以任意改變和廢除自然規(guī)律。C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不受限制的。D人可以創(chuàng)造自然規(guī)律。
3、近年來,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勞動力需求已由體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轉變,對素質低、技能差的勞動力需求減少。這意味著()
A政府要實施積極的就業(yè)政策。B企業(yè)應不斷擴大就業(yè)崗位。C勞動者要樹立正確的觀念。C勞動者要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職業(yè)技能。
1、第24頁,第2題。
2、張海迪的故事與事跡。
第三課
能動自覺與自強不息
[教學目標]
1、了解如何正確發(fā)揮自覺能動性的基本哲學觀點。
2、尊重客觀規(guī)律,正視現(xiàn)實,腳踏實地。
3、做一個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人。[教學重點] 增強自信自強的意識 [教學難點]
尊重客觀規(guī)律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統(tǒng)一 [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張海迪的故事與事跡。第25頁“小李”的故事。
青藏鐵路的建設??缭健笆澜缥菁埂?,堪與長城媲美。將不可能的事,做成了。
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一、自覺能動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覺能動性的含義。
自覺能動性又稱主觀能動性。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特點。自覺能動性是指人能動地反映世界,又能動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如:前面說的“蜜蜂筑巢”。草房、洞、木屋等等,現(xiàn)在的高樓大廈,各種建筑。
2、自覺能動性的特點。1)想
思考致富。萬有引力、元素周期律,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都是“想”思考,總結出來的。2)做
創(chuàng)造出許多自然界原來不存在的事物。如:克隆羊,人造心臟,“嫦娥奔月”的神話,登上月球是現(xiàn)實。各種電器,來改變人的生活。
變害為利,三峽建設,用水發(fā)電,引水灌溉。3)精神
精神狀態(tài),決心、意志、干勁等。如:積極主動的進取精神,吃苦耐勞的犧牲精神,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孜孜不倦的務實態(tài)度等,都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xiàn)。
3、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受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制約 1)受客觀因素的影響。
人的自覺能動性的發(fā)揮不是隨意的,要受到客觀規(guī)律和條件的制約,只有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尊重客觀規(guī)律,才能正確發(fā)揮主觀能動的作用。只有客觀規(guī)律辦事,才能收到預想的成效??鬃诱f:欲速則不達?!鞍蚊缰L”的故事。
2)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受能力、水平、觀念、健康等因素的影響。是否積極主動。(精神)等方面的影響。
二、人生是自覺能動的過程
1、人生的存在和發(fā)展都是自覺能動的過程。
人與動物不同,人生不是機械的、被動的、本能的生存過程,而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和環(huán)境條件基礎上,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過程。
大家在學校是否是被動聽老師的話呢!討論。應該是能動的,那就是:1)進行分析。有的接受,有的不接受。2)按自己的意志來行動。
2、人生發(fā)展過程是把自己的潛能變成現(xiàn)實的過程。人的潛能是現(xiàn)實存在的,如何挖掘,就要發(fā)揮主動能動性了。能動性,發(fā)揮程度越高,人自身的潛能挖掘也就越大。例如:美國一窮人學校,犯罪率最低,研究。。一支鉛筆的作用。。每個東西都有自己的作用。
山西礦山有一位,買一輛“勞斯萊斯”,可他不知它的潛能,在車頭栓了一匹馬。。
人的潛能有多大,我們來看書本第28頁,最后小段。每個人的潛能也應該差不多。
3、人生是發(fā)揮自覺能動性的過程。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時,每個人也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選擇,也必須自己去走。
故事:有一位青年想自殺,來到海邊,遇到一位老者,拿起了一把沙子和珍珠。。
故事:達爾文勸兒有高招。兒子威廉,在單位。。使自己強大起來,才不會受到傷害。什么蟲,有多少種天敵。。只有豹子與老虎天敵最少。16年后,成為遠近聞名的銀行家、總裁。成為一只“豹子”,誰還最招惹他。
三、自信自強對人生發(fā)展的作用。
1、自信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表現(xiàn)。
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對自己所具有的現(xiàn)實力量持積極肯定的心理狀態(tài)。你的力量,你的潛能存在,但你有沒有看到?看到了,自信了,能會產(chǎn)生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個自信的人,會把“不可能”的三個字,變成“我能行”
這三個字,誰擁有了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成功則是靠付諸行動。
關于“自信”方面的勵志書,是很多的,大家可以找到一些看看,我很喜歡一本書是,丁遠峙的《方與圓》,人就象一枚銅錢一樣。。
故事:跳蚤在杯中加蓋,大象加鏈鎖。
2、自信是打開自己潛能寶庫的鑰匙。
人的潛能猶如一座待開發(fā)的金礦,充滿自信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它在的巨大潛力。
哈佛大學有一書《人生哲學》,第一章就講自信。第一首話就是:你能行,你心中擁有一座寶藏。他們認為:潛能是每個人固有的天然寶庫,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潛能寶庫。自信心是開啟內心寶藏的金鑰匙。
3、自強是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法寶。
自強是人生進取的動力。自強是面對困難不低頭,挫折能進取,不怕困難,勇于開拓。這樣的人,能不成功嗎!
平平庸庸地活著,也是活著,頑強進取地活著,也是活著。但平庸活著的人會死去,而頑強奮斗的人將永生。開啟成功之六的第二把金鑰匙,就是自強不息。
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去南極拍《南極狐語》時,隨飛機帶下一只蒼蠅,那只蒼蠅在南極的冰天雪地里,拼命地掙扎,高倉健看著,流下了眼淚。這么丑陋的生命尚且惜性,何況是我們的人呢?請珍惜生命吧,活著真好,活著可以做很多事。
四、積極進取,自強不息
1、要做到自強不息必須不斷自我激勵。
很多成功人士,每天都在鏡子前,自我激勵,動力才會源源不斷。
精神激勵,是哈佛人生哲學中主張的培養(yǎng)自信心的一個最佳途徑。
故事:有一個煙民,吸煙達20年,后發(fā)病。。
精神激勵好比是動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火車牛不牛,就看有沒有油。
2、要做到自強不息必須戰(zhàn)勝自我,克服自卑。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有八九。每個人都有不如意,不要自卑。遭遇困難、經(jīng)受挫折是生活中難以避免的事。安排一名同學,誦讀“自卑”段。
3、只有自強不息才能實現(xiàn)自我。故事: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人要想成功,原來我們認為是知識。但知識是學不完的,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應是運用知識才是力量,要進行運用。
后來又覺得應是能力,但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能力來源于實踐。
但現(xiàn)在大家認為,最重要的是品質。知識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質。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應是品質因素。丁遠峙說一個人品質最重要有三點:自信、勇氣、熱忱。概括起來,應就是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是成功的關鍵。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有三只青蛙同時掉進一只裝滿鮮奶的木桶中。第一只:這是上天的旨意。。第二只:木桶太深了,我實在沒有辦法跳出去。。第三只,沒有放棄努力,它想:只要我的后腿還有些力氣,我就一定要把頭伸出鮮奶上面。結果怎樣?。。由于它不斷地游,鮮奶變成奶油,結塊了。它自然得救了。
世界上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就是人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從而改變人生。古人說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堅持不懈,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就一定能成功。
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出生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境。要想贏得自信,要人另眼相看,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更加優(yōu)秀。你要是真在乎別人對你的態(tài)度,那么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吧!
性命、性命,有什么性格就有什么命運。 以上“小點”部分 游戲----《撕思人生》
每人一張白紙,畫上箭頭坐標,標出出生,實際年月,功成名就的年月,迫切想要實現(xiàn)的三件事情,思考如何才能實現(xiàn),預測死亡年月。
啟發(fā)提問:1)面對這張紙,有何感受?2)那僅有的,可以用來努力學習和拼命工作的時間,應該怎樣利用?3)應該怎樣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呢? 第33頁,第3題
胡雪巖的故事與事跡。
第四課
普遍聯(lián)系與人際和諧
[教學目標]
1、掌握聯(lián)系的含義與特征。
2、理解人際關系的含義與特征,了解人際關系的作用。
3、尊重他人,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學重點]
1、學會用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
2、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學難點]
1、物質世界的聯(lián)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2、人際關系具有復雜性和交互性。[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故事:分槽喂馬,合槽喂豬的故事。說明:
1、分析問題要從實際出發(fā)。
2、要辯證地看待問題的兩面性,或多面性。
說說胡雪巖的故事與事跡。“下雨不被淋濕的妙法”――胡雪巖有一次外出,天下雨了,自己有帶傘,而路上遇到很多人沒帶傘,他就幫人打傘。。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會愿意為你打傘,誰有都有雨天不帶傘的時候,能幫人遮點雨就遮點吧!
還有有個商人需資金,來找胡雪巖,準備將產(chǎn)品低價出售。。書中第36頁,“小何”的故事,引發(fā)大家思考。
人際關系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這就是聯(lián)系。
一、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
1、物質世界的聯(lián)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聯(lián)系的概念。聯(lián)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聯(lián)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人們強加的。
聯(lián)系是普遍的,沒有孤立的事物,都與周圍的事物相聯(lián)系,整個世界是有機的整體,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如:地球與月球,自然界內部,人類社會內部,人類與自然界,人與人之間都是聯(lián)系的。有的聯(lián)系是直接的,有的聯(lián)系是間接的。
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區(qū)別。聯(lián)系、發(fā)展、全面地看問題。孤立、靜止、片面的看問題。
2、聯(lián)系的形態(tài)是復雜的、多樣的。
有直接、間接,內部、外部,本質、非本質,必然、偶然等聯(lián)系。如:人的五臟六腑,如:探月工程。
3、學會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
1)要用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防止孤立,片面地看問題。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學生在人生成長中,不能只看到自我,而看不到人與社會的關系,自我封閉或自我滿足。
如:
。呂蒙正有一個好朋友,是冠準。有一天,他們外出玩,看到有一家小姐,在拋繡球,找夫君。結果繡球拋給了呂蒙正。。
2)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間的聯(lián)系,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不能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認識一個人也要看他長期的表現(xiàn),而不是一時的表現(xiàn)。所謂“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系。
知心”,但也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呢!
3)要把握事物間聯(lián)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注意區(qū)分不同的特點。
事物聯(lián)系有顯性的,有隱性的;有已知的,有未知的;有橫向的,有縱向的。要善于分析,善于把握事物的復雜性,才能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如:學生間的矛盾,應該是很復雜的,有多種原因的。
“茫茫人海,讓我多看你一眼,從此無法忘記你這張臉?!保@樣的臉一定要有特色,與眾不同的眼。否則是無法記住的。
二、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人際關系。
1、人際關系是人的社會聯(lián)系的基本形式。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的基本聯(lián)系,就構成人際關系。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無處不在。每個人都生活在縱橫交錯的“人際關系網(wǎng)”中,離開與他人的關系,人就無法生存與發(fā)展。
如:第39頁的圖,我們會感慨,世界原來這么小。隨著交通工具的發(fā)達,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人們之間的社會聯(lián)系越來越廣泛與密切,廣闊的世界變成小小的“地球村”了。
“六度分離”理論,不超過六人,就能聯(lián)系在一起了。
2、人際關系是復雜,多樣的。
由人的角色多樣性,人的特點多樣性,交往的廣泛性等決定的。如:上課是師生關系,下課是朋友關系,還有可能是親戚關系等。同事之間也很復雜?,F(xiàn)在可能是同事,一段時間可能是領導,下班后,又是朋友等等。
3、社會交往的作用。
做個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總結交往的作用有哪些?同時亮牌。進行評判。
通過故事“天堂與地獄”,引發(fā)同學們間的思考。
故事:最珍貴的財富。艾達是一名小學生,在公交車上遇到一位老人,她給他讓座,并幫他關窗。。開學后,艾達由于家庭困難綴學了。有天,校長找到她,說喬治教授找她。她很驚訝,不就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嗎?來到學校后。。要收她為徒,免費的。。他是從?;丈现浪拿值?。后來,她成為享譽世界的小提琴家――艾達·享德爾。
三、人際和諧是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
1、人際和諧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傳統(tǒng)。
中國是禮儀之邦。我們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孔子,就非常提倡“禮”,不學“禮”不能立?!安粚W禮何以立”。崇尚: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我們應真誠與人相觸,有困難要互幫互助,也才會得到幫助,而不是當面友好,背后撕咬。
我們今天提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的生活才越來越美好。
2、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可以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用聯(lián)系的,全面的觀點看待人際關系,就會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的態(tài)度表現(xiàn)為:接納、合作、和睦、和諧。
第41頁,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以下特征:
平等相處。寬松的人際環(huán)境。相互真誠信任。友善和關愛。我們可以看到凡是樂觀、積極、主動、開朗、活潑的人特別有人緣,特別受人的歡迎。我們同學中有這樣的人嗎?
大家做個游戲:每組各寫出其他組中,人緣特好的人各三位,同時亮牌。
3、人際和諧的作用。
1)有利于個人的成長。心情,能力,工作,身體。
2)社會作用。你有困難大家一起幫。如: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我們的國家才能戰(zhàn)勝各種災難,迎接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故事:1)狐蝠(吸血蝙蝠):借血。吸動物的血。。向同伴身上借,否則會死。。
2)螞蟻求救:螞蟻在森林中行走,會被樹脂粘住,同伴要不要營救,看它平時的態(tài)度。。
如果沒有朋友,我們就成了“獨行俠”了。
故事:白老鼠與黑老鼠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發(fā)現(xiàn)一箱寶物。。食物放毒。。放夾子。。算計別人,反被別人所算計。
四、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創(chuàng)造快樂人生。
1、走出孤獨,主動交往。
大家回想進入中職校的第一天,很多同學進行主動交往,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信任和友誼,大家雖然剛離開家長,離開父母,但大家的心情還是暖暖的,因為有愛,因為有同學的友愛。
第43頁,小李的故事,一個同學來誦讀。主動交往,開朗大方,健康快樂。
希拉里小時,看到父親到處與人打呼。。父親說,要用欣賞的目光去欣賞別人時,你也會被別人所欣賞。對她的成長幫助很大。
今天你對待別人的樣子,便是明天別人對待你的樣子。故事:有一個人到一個新的村子,來到一個加油站,他問加油工,這村子里的人怎么樣,加油工問,你生活的村子人好嗎?陌生人說糟糕透了,加油說,那這村子的人也是糟糕透了。而又有一陌生來到這村子,問加油工這村人怎么樣,加油工又問。。
2、學生會與人共處,和諧共事。
第43頁,中間小段,請一位同學大聲誦讀。
與人合作共事,在于彼此尊重和誠信,學會互相配合,學會
分享合作的成果和成功的快樂。
在生活中,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困頓,有人為你指點迷津,明確前進的方向……你能不心存感激,你能不為之感動嗎?
故事:1)救人魚的智慧。非洲有一種魚,有人落水,會尾巴拍打水面,通知同伴救人,人們也從不捕食救人魚。
2)五千桶井水。有一位初二學生有天看到一位老奶奶擔水,她提出幫她提,結果,老奶奶塞給她一元錢,她。。后來,村里很多老人都叫她提水。。完成學業(yè),掙到不少錢,鍛煉了自己,被媒體報道,成為名人。。
3、建立真正的友誼。
第43頁,馬克思的話,一位同學大聲誦讀。
故事:“無心之失”后的雙贏。劉德華演電影,用箭射。。后呂良偉演《飛狐外傳》,獲得成功。
愿同學都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愿同學都有快樂的人生。 以上“各點”部分 分析自己與人交往中,失敗之處?今后,我應如何與人交往呢! 第45頁第3題 查找桑蘭的事跡與故事
第五課
發(fā)展變化與順境逆境
[教學目標]
1、掌握發(fā)展的含義,運用發(fā)展的觀點分析問題。
2、正確理解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前進性和曲折性的辯證關系,在人生發(fā)展中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
3、處理好順境和逆境的關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戰(zhàn)勝困難的挫折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2、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逆境和挫折。[教學難點]
1、順境、逆境的聯(lián)系與轉化。
2、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逆境和挫折。[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來看第53頁,輪椅上的微笑天使----桑蘭。第46頁,一位中職生的故事。
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問題,會改變的,會過去的。事物都在變化之中,具有曲折性,要居安思危的思想。才會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戰(zhàn)勝困難與挫折。
一、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
1、一切事物都處在發(fā)展變化之中。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fā)展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數(shù)事物的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無限發(fā)展的過程。
我們現(xiàn)在在建設社會主義,也要追求發(fā)展。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我們現(xiàn)在提倡科學發(fā)展觀,就是不能盲目追求發(fā)展。而是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這樣發(fā)展才更有意義。
今年是兔年,有一個有關“兔”故事,大家一定聽說,“守株待兔”,就是看不到必然性與偶然性,看不到事物的變化。
2、事物的發(fā)展不是單純數(shù)量上的增加,不是重復。而是突破和飛躍,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前進、上升的運動。新事物是符合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的。
3、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前進性是總的趨勢,新生事物不可戰(zhàn)勝的。
但新事物的發(fā)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偨?jīng)歷一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循序漸進和反復曲折的發(fā)展過程。事物的發(fā)展不是筆直的,而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練習: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新生嬰兒。進行討論。教師總結:新生嬰兒雖然開始時沒有什么用,力量也弱小,但其生命力是旺盛的,前途是遠大的,會代替老一輩人繼續(xù)開創(chuàng)社會的未來。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把嬰兒看做是他們的希望所在,積極創(chuàng)造一切可創(chuàng)造的條件,以嬰兒茁壯成長,他們不會因為嬰兒暫時“沒有用”就拋棄掉。
植物的種子也一樣。愛迪生總是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的每一次試驗。
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著眼于發(fā)展,立足于發(fā)展,與時俱進。在前進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準備走
曲折的路,在遇到挫折時堅定前進的方向不動搖。
二、人生是一個曲折中發(fā)展的過程。
1、人生是一個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過程。
生理與精神。生理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精神方面,如品德、知識、能力等綜合素質的發(fā)展,都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因此,我們每天都要追求進步一點點。
故事:你能追上倒數(shù)第二名嗎?有個人先天發(fā)育不良,被人嘲笑,不想上體育課,媽媽對她說。。她就是朱成,哈佛大學的博士生,萬名研究生總會的主席,創(chuàng)造370年哈佛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籍學生會主席。
2、人生發(fā)展同樣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生活是復雜多變的,有很多偶然因素,人的發(fā)展總是受到主客觀各種因素的制約,也就難免遇到挫折和逆境。
我們中職生,步入中專,是否也是人生的不如意呢?那我們如何對待呢?
看看第48頁最后一段,我們應如何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呢?
3、要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準備走曲折的路。
人生不是一切努力都能立刻獲得回報,不是一切奮斗都能順利獲得成功的。人生無坦途,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我們要勇于勇敢面對。
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伴隨著失敗。失敗與挫折有時更能磨煉意志,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失敗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后出現(xiàn)的就是成功的朝霞。無論我們遭到什么失敗,都要勇于面對,心中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失敗算什么,抬起頭來,繼續(xù)走下去,成功就在面前。
三、順境和逆境是人生發(fā)展中不可避免的兩種境遇。人生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在人生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順境和逆境兩種不同的境遇。
1、順境和逆境都是對人生的考驗。
人生的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應該說人生是多彩的,人生是快樂的,否則每個人都愁死了。順境時,應占大多數(shù)。但許多人沒有居安思危,沒有拼搏進取心了。在安逸中死去。
看看我們的中職生,很多同學在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在順境中精神不振。
點燃生命之火,別讓惰性占據(jù)你的心靈。長期處于順境里的人,就像是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當逆境來臨時,往往表現(xiàn)脆弱,接受不住考驗。
逆境當然更是對人生的考驗,我們一定要能接受住考驗。
2、逆境可以磨煉人的意志。逆境是對人生巨大的考驗。歷史上許多人物面對逆境不屈服,變壓力為動力,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奇跡。如:孔子3歲喪父17歲喪母。臥薪嘗膽的勾踐。重耳、司馬遷、屈原,現(xiàn)在的張海迪等等。大凡一些偉人,都有各種逆境。
逆境可以磨煉人的意志。人的意志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們在價值目標的指引下,在克服困難的實踐中不斷磨煉的。
逆境可以幫助人正確認識自我??梢苑词∽约?,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
逆境可以積累人生的經(jīng)驗。愛迪生的實驗就說明這一點。逆境還可以催人奮進。“窮則思變”愈挫愈勇。
3、順境與逆境的聯(lián)系與轉化。著名的“塞翁失馬。?!?/p>
重要的是,人要有寬廣的胸懷,容下生活中的悲喜寵辱,得
意時,不張狂;失意時,不自踐,做到寵辱不驚。人才能活得瀟酒自如,快樂幸福。
四、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挫折和逆境。
1、正確處理好人格與境遇的關系。
失敗不可怕,挫折不可怕,都是暫時的。人格操守的喪失才可怕。如:南平的鄭民生。報負社會。
因此,在逆境時,要保持真誠、真實、善良、友好、負責的良好品質。擺脫逆境要通過正當手段,不能因為逆境就扭曲自己的人格。
如書中第52頁,洪戰(zhàn)輝的故事。
《西游記》,取真經(jīng)就是要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難?!饵S河大合唱》《命運》。。
2、要有主動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應變能力。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迅速發(fā)展變化的社會,人的境遇也會隨之迅速變化。主動適應,就會產(chǎn)生順境;被動適應,停滯不前,不如意隨之而來。
我們來看第52頁,《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段。
3、要保持必勝的信念。
我們要學會積極地看待挫折和逆境,要正確看待過去,認真總結經(jīng)驗教訓,積極尋找走出困境的途徑和方法,從失敗中找出成功的因素。
日本一家著名企業(yè)在一次高級管理人才的公開招聘中,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平素成績優(yōu)異,對未來充滿自信的大學畢業(yè)生,因為未被錄取而自殺了。三天后,是電腦發(fā)生錯誤。。
哈佛哲學:1)人生不怕犯錯誤,怕的就是錯得沒有價值。2)只要我們心中還有希望,還有生活的勇氣,還有夢想。我們就會爬起來的。3)堅強能夠把挫折當作挑戰(zhàn),把挫折化為自己銳意
進取,執(zhí)著向前的動力。 以上“各點”部分
1、請同學們列舉勵志歌曲,并進行大聯(lián)唱。(愛拼才會贏、陽光總在風雨后、奔跑等)
2、小作文《我看人生挫折》,不少于
1、第54頁第1題
2、許三多的故事與事跡
800字。
第六課
矛盾觀點與人生動力
[教學目標]
1、了解“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基本含義,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觀點。
2、學會用矛盾的觀點分析問題,處理人生中的問題。
3、正視矛盾,不怕挫折,積極向上。[教學重點]
1、學會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2、正確對待人生矛盾。[教學難點]
1、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fā)展。
2、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也是人生發(fā)展的動力。[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看書中,第57頁,許三多。第55頁,第一段。
網(wǎng)絡對人們來說就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一方面,人們通過它可以快速獲取更多的信息,開闊人們的視野,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另一方面,網(wǎng)絡上的信息真假難辯,會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甚至可以給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具有矛盾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我們人的口。吃飯,說話,我們活著靠它了。但,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們就可以不要嗎?
有關“矛盾”的寓言故事,大家一定聽說過。但這里所講的矛盾,與故事的矛盾有所區(qū)別。這里的矛盾,一般指事物的兩面性,具有即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與生活中的鬧矛盾不同。
一、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1、矛盾是事物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事物內部兩個方面之間或事物之間既存在著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關系。又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哲學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這種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叫矛盾。
游戲:以小組為單位,找到生活中具有兩面性的事例與現(xiàn)象,最多為勝。
結論:比賽中的攻與寧。學習過程中的苦與樂,成功與失敗。自身存在的缺點與優(yōu)點。社會生活中的陰陽,有無,大小,美丑,真假,善惡,福禍,強弱,動靜,正反,生死,興亡,治亂,正氣歪風,自由紀律,先進落后,友好敵對,戰(zhàn)爭和平。自然界中的排斥吸引,遺傳變異,陰電陽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
正確理解的把握矛盾的含義,要注意:1)對立和統(tǒng)一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不可分割。2)對立統(tǒng)一關系既指事物內部,又指事物之間。3)哲學上的矛盾不能與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2、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正因為事物內部有差別和不同,矛盾對立的雙方力量的不均衡,才引起事物的自身調整、變化和發(fā)展。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事物內部矛盾推動的。如果事物內部矛盾不包含不同和相反的因素,事物就會永遠沒有變化和發(fā)展,永遠是原來的樣子。
如果事物沒有變化,沒有發(fā)展,只是暫時的,只是還沒有變化,還沒有發(fā)展。不等于不變化,不發(fā)展。
馬克思曾說:假如沒有小偷,鎖會達到今天這樣完善嗎?假如沒有假鈔票,鈔票的制造會這樣精美嗎?
這樣看,還要感謝它的反面了。
3、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看問題。
學習唯物辯證法關于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學會一分為二和全面地看問題。一方面,看問題、辦事情不能偏激和簡單化,把事物看成是純粹的這個樣子或那個樣子,看不到事物內部存在著矛盾,看不到本質的東西?;蛑豢吹揭环矫妫鲆暳硪环矫?。而要認清事物的兩方面。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差別和不同,還要看到矛盾雙方的相互依賴和相互貫通,只有從對立統(tǒng)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決矛盾,才能找到解決和處理矛盾的正確方法,促進事物的發(fā)展。
曾志偉的故事,引出劉德華的為人。
韓信曾受“胯下之辱”,楊志的牢獄之災。同學們不要認為吃虧,沒有面子,吃虧是福。
二、矛盾是人生發(fā)展的動力。
人生是一個不斷產(chǎn)生矛盾,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是在不斷解決矛盾中度過的。有成長的矛盾;學習中的矛盾,思想上的矛盾。家庭中的矛盾,同學關系中的矛盾等。
故事:一根繩子,兩種命運。說:山里住著一戶以打獵為生的人家,父親摔死后,給兩個兒子一人一根繩子。。
故事:走人之前。不喜歡這單位,罵領導。。朋友告之,偷學技術,再走也不遲。。
故事:伴腳石與鋪路石。黎明鄉(xiāng)長,獨眼龍,一只眼盯著腐敗問題。在他的督促下,做了三件事:修橋、查貪官(把老村支書拉下馬)、辦公樓建設問題。升副縣長。
三、正確處理人生矛盾,積極促進自身發(fā)展。
學生活動:各組代表講述積極面對人生中各種問題,正確處理人生中各種矛盾的故事。
如:同學不喜歡你怎么辦?被老師批評怎么辦?考試考不好怎么辦?班主任叫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怎么辦?
被人誤解的事是很多的。怎么處理?
我的故事:鄰居的毛巾掉了,說是我碰掉的,說是我碰掉的。。
還有看過視頻:開玩笑,并排坐,從側旁打人,認為是后面人打的,大打出手的事有之。。
對待人生中的各種矛盾,歷來有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從同學們講述的各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
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正視生活中的矛盾,從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全面認識和協(xié)調處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積極化解矛盾,消除對立,在解決矛盾中推動人生發(fā)展。
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害怕矛盾,掩蓋矛盾,有兩種傾向:1)簡單化,偏激,激化矛盾。2)回避,消極聽從命運的安排。
聞一多先生說過很著名的話:人家是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是說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不一定說。
說與做就是一對矛盾的問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的人,就會象聞一多先生那樣,正確處理好“說”與“做”的問題。
有人說:眼睛是黑的,心是紅的。如果眼睛變紅了,那心就會變黑了。
一個東西的變化,會引起另一個東西的變化。對抗發(fā)展。
四、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fā)展。
事物發(fā)展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個方面:外部原因,內部原因。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第59頁,最后一段。
再來看第60頁,毛澤東的一段話。
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合適的溫度只有作用到雞蛋上才能孵出小雞,作用到石頭上則不能。
故事:兩個青年一起找工作,他們分別是英國人和猶太人。有一次,他們發(fā)現(xiàn)一枚硬幣,英國人不理睬就走過去了,猶太人趕緊把它撿起來。英國人說:一枚硬幣也撿,沒出自。猶太人則說:看到錢不要,沒出息。
不久兩個人競聘一家的職位成功了,但公司小工作累,工資較低。英國青年不屑一顧走了,猶太青年卻留下了。時隔10年,兩個人在街上又偶然碰上?,F(xiàn)在的猶太青年已升級為老板了。而英國青年卻仍在找工作。
同樣的外部條件,猶太青年成功了,而英國青年卻不成功。主要在于內因不同。
學習事物發(fā)展的內外因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正確處理自身努力與外部條件的關系,一方面要努力爭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條件發(fā)展自己,把握機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內,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記?。浩饹Q定作用的還是你自己,無數(shù)成功的人生都在說明: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促進人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 以上“大點”部分 每個人都寫出自己的優(yōu)點(強項),弱點(弱項),各五條吧!說說自己喜歡做,及能做好的事。
1、每個人都寫出自己的優(yōu)點(強項)和弱點(弱項)各5條。
2、第七課
知行統(tǒng)一與體驗成功
[教學目標]
1、了解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2、理解提高人生發(fā)展能力必須做到知行統(tǒng)一。
3、學會以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為指導,不斷提高人生發(fā)展的能力。[教學重點]
1、辯證唯物主義知行統(tǒng)一觀的基本觀點和方法。
2、在知行統(tǒng)一中體驗成功。[教學難點]
1、做到知行統(tǒng)一。
2、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事例教學法、設疑探究法等。[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播放歌曲《從頭再來》,“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闯蓴?,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p>
這首歌曲告訴我們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成敗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就如同歌詞中說的那樣: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從頭再來。
再來看第64頁,“小陸”的故事。引出新課。
一、堅持實踐和認識的統(tǒng)一。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是一切科學知識的來源。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
映。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不投身于社會實踐,人們的認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實踐出真知。沒有做飯的實踐,能寫好做飯的文章嗎?沒有實踐的醫(yī)治,怎能有醫(yī)學的發(fā)展?
故事:小馬過河。大家小時候都學過。。
牛要下田耕田。一人說:不讓下田怎么會耕田?一個說:不會耕田怎樣下田?誰對?
2、認識指導實踐。
認識是在實踐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又要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正確認識能有效地指導實踐。
體育運動,如:游泳。從實踐中來,形成理論,再來指導實踐,從而使活動越來越科學化,實踐水平也越來越高,認識水平也越來越高。
3、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反復,不斷深化的過程。從上例,游泳的實踐與認識中,可以看出,我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jīng)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第66頁,“從輸羊血到輸人血”的小段。這個事例說明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需要經(jīng)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但,這種無限性不是簡單的圓圈式的循環(huán),而是表現(xiàn)為螺旋式的上升。
將人送入太空,送到月球,都是實踐與認識不斷發(fā)展的結果。生命有限,知識無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學習科學知識比實踐更重要。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的重要性。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行統(tǒng)一。
二、在知行統(tǒng)一中提高人生發(fā)展能力。
1、要不斷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人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要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但,大量的事實表明,每個人的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能力強,有的人能力弱。有的人認識快,有的人認識慢。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來解決各種問題。人的能力是后天學習獲得的,也就是說,人的能力是由人自身的學習能力決定的。
請同學,讀一讀第68頁第一段。
2、提高人生發(fā)展的能力,對實現(xiàn)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的社會環(huán)境為每個人獲得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自身整體素質的高低。因此,人生成功需要在知行統(tǒng)一中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提高人生發(fā)展的各種能力。作為中職生來說,人生發(fā)展能力的高低,不僅決定著現(xiàn)實的學業(yè)成績,而且是今后事業(yè)成敗,生活幸福的決定性因素。
齊白石學畫。原是一個木工,27歲,開始學畫,不斷觀察,臨摩、領會、吸取,不斷提高掌握了山、水、人、物、花等的基本畫法和技巧。經(jīng)過不斷苦練,終于成為名滿天下的書畫家。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在人生發(fā)展的道路上每個人只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發(fā)展能力,勇于實踐,踏實肯干,持之以恒,最終就會像齊白石一樣取得人生發(fā)展道路上的成功。
3、人生發(fā)展的各種能力是在實踐和認識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中不斷鍛煉提高的。是在知行統(tǒng)一的過程中發(fā)展的。
第69頁,藍領專家----孔祥瑞的故事。說明人生發(fā)展的各種能力是在實踐和認識循環(huán)往復中不斷鍛煉提高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做到知行統(tǒng)一,要注意知與行不能割裂,知而不行,只說不做,知就會喪失意義。行受知的指導,行而不知,就是盲
動,效果勢必受到影響。只有知行結合,才能不斷提高,走向成功。
三、成功與失敗伴隨著人生的發(fā)展。
1、成功與失敗相伴。
在人生發(fā)展的道路上,誰都期望獲得成功,避免失敗。但成功和失敗總結相伴而生的。而且失敗往往多于成功。古今中外凡屬成功人士都曾有過失敗的經(jīng)歷。
如:第70頁,中間一段。
人的一生就象是長跑,在跑步的過程中,難免會摔倒或跌傷的。
2、成功與失敗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
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是人們的良好愿望。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天下沒有不經(jīng)過任何失敗就取得成功的人,也沒有從未體驗過失敗的滋味就永遠成功的人。
失敗孕育著成功,成功常常是從失敗中發(fā)展而來的。失敗又造就了成功,失敗是通向成功的途徑。失敗是成功之母。
成功背后隱藏著危險和失敗。不要洋洋自得,也不要故步自封。否則就會導致失敗。
3、對待成功和失敗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
同學們進行思考,列舉一件成功或失敗的事,總結你是采用什么態(tài)度的。
成功不沾沾自喜,失敗不灰心喪氣。當然成功了,可以慶祝,但不躺在功勞薄上睡覺。調整心態(tài)繼續(xù)努力。
第71頁,最后一段,讀一讀。再看第73頁,最后一段。
四、在知行統(tǒng)一中體驗成功。
1、青年學生要做到知行統(tǒng)一,必須終身勤于學習,掌握現(xiàn)代科學文化知識。第74頁第二段。
2、青年學生要做到知行統(tǒng)一,必須積極投身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能力,增長才干。第74頁第三段。
故事:一位哲學家來到一片荒棄的廢墟。看到一尊被遺棄的“雙面神”像。不由感慨萬千。
突然有聲音在問:“朋友,你為何感嘆啊?”
哲學家疑惑不定,原來是神像在說話。哲學家好奇地問:“你為何同時擁有兩副面孔呢?”
雙面神回答:因為我有神奇的功能,一副面孔可以察看過去,吸取曾經(jīng)犯過的教訓,另一副面孔則可以展望將來,描繪無限美好的藍圖。
哲學家說:過去只是現(xiàn)在的殘存,無法再挽留。未來是現(xiàn)在的預演,一個人沒辦法提前迎請。唯有你不放在眼里的現(xiàn)在,才是你能真正把握住的。如果放棄現(xiàn)在,即使你能對過去、未來了如指掌,那大有什么用呢?
雙面神聽了,縱聲大哭,他說:我現(xiàn)在才明白我淪落這種地步的原因了。
哲學家問:朋友,你何故有此態(tài)?
雙面神說:那是很遙遠的事了,那時我鎮(zhèn)守這座城池,我自夸既能一面了解歷史,一面展望未來,唯獨唾棄現(xiàn)在這一關鍵。結果,敵軍一進攻,我無力守住,城池就破滅了,它的輝煌轉眼成為陳年往事,我被拋棄在廢墟中。
這個故事就是教育我們要把握現(xiàn)在,只有珍惜現(xiàn)在才能擁有成功。
3、青年學生要做到知行統(tǒng)一,必須既要學習書本知識,又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把兩者有結合起來。這是人生成功的關鍵。第76頁最后一段。 以上“各點”部分
1、有的同學說自己只要考試成績高,將來就一定會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該同學的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
2、記住這些詞語:我一定,我能行,相信我,現(xiàn)在就開始。忘記:我做不到,我不行,太難了。 第78頁第1題
第八課
現(xiàn)象本質與明辨是非
[教學目標]
1、了解現(xiàn)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
2、理解明辨是非對提高人生發(fā)展能力的作用。
3、學會分析判斷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是與非,掌握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方法。[教學重點]
1、掌握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的方法。
2、識別假象,把握本質,明辨是非。[教學難點] 現(xiàn)象表現(xiàn)本質,具有多樣性與復雜性。[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第79頁,學習第一段內容。
一、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
1、事物都有自己的現(xiàn)象和本質。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現(xiàn)象和本質,是現(xiàn)象和本質的統(tǒng)一體。事物的現(xiàn)象和本質是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
第80頁第一段。
故事:國王,聽過所有故事,只要大家講沒有聽過的故事,女兒送給他,農(nóng)夫,“欠錢,欠女兒”有沒有聽說過?
2、現(xiàn)象和本質的關系。
1)對立。
現(xiàn)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聯(lián)系,是易逝多變,個別具體的,是能被我們的感官或借助儀器觀察到的。本質則不同,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和內部聯(lián)系,是同類現(xiàn)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只能靠抽象思維才能把握。
第80頁漫畫?!疤O果落地”是現(xiàn)象,可以通過我們的眼睛觀察到。“萬有引力”是本質,只能由人理性思維去把握。
春夏秋冬,氣溫在變化;火爐燒水,水溫升高;鋸木摩擦生熱,等等。都只是現(xiàn)象,或是由現(xiàn)象引發(fā)的結果,可以看到,觀察到。而本質的東西,卻是內部的原理與規(guī)律。
2)統(tǒng)一。
兩者緊密相聯(lián),任何現(xiàn)象都是本質的表現(xiàn),本質總要表現(xiàn)為現(xiàn)象。
現(xiàn)象盡管多種多樣,紛繁復雜,但都是由本質決定的,都是本質的外部表現(xiàn)。
比如:我們說班里哪個同學品質不錯,往往是通過他的言談舉止表現(xiàn)得出結論的。同樣道理,一個人的每一個言行都從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現(xiàn)了他的品質。
3)現(xiàn)象表現(xiàn)本質,具有多樣性復雜性。
現(xiàn)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直接表現(xiàn)本質的現(xiàn)象。假象是從反面歪曲地表現(xiàn)本質的現(xiàn)象。
它們都是對事物本質的表現(xiàn),都是客觀的。
成語“聲東擊西”指的是什么意思?聲東是假象,擊西是真象,其本質是迷惑敵人,保存自己。
叫一位同學舉例,真象與假象
大家可以再舉些這樣的成語及故事。如:欲擒故縱,圍魏救趙,項莊舞劍意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
3、指導意義。
1)現(xiàn)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告訴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不能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上,認識了事物的現(xiàn)象不等于認識了事物的本質。
生活情境: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種現(xiàn)象似乎告訴人們太陽在繞著地球轉。
2)現(xiàn)象和本質的統(tǒng)一。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表明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事物的現(xiàn)象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地心說統(tǒng)治1000多年,直到哥白尼日心說。認識不是一帆風順的。
“海市蜃樓”現(xiàn)象。怎么形成的,認識的局限性,而引發(fā)很多的傳說。
二、在認識事物本質的過程中提高人生發(fā)展能力。
1、人的認識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現(xiàn)在能否透過現(xiàn)象把握本質上。
我們經(jīng)??梢钥吹竭@種情況:面對同一個問題,有的人看得比較膚淺,有的人看得比較深刻,有的人能夠列舉一大堆現(xiàn)象,有的人只停留在表面上說不到點。這就說明一個人認識能力的高低了。
第82頁最后一段的故事----驚弓之鳥
2、怎樣透過現(xiàn)象把握本質呢?
1)深入實際,反復實踐,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種現(xiàn)象?,F(xiàn)象是認識入門的先導,認識事物只能從認識它的現(xiàn)象開始。A要有豐富大量的感性材料。B綜合現(xiàn)象,不道聽途說。C不看局部,不看個別。D不輕率下結論。
第83頁,小天使親眼所見的現(xiàn)象是不是真實可靠的,為什么?
故事:《三國演義》有一段寫曹操與陳宮,投宿呂伯奢家,殺其全家。。
2)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運用科學思維,對現(xiàn)象進行科學分析研究。
第84頁的故事。
故事:孔子周游列國時,遇到兩小孩爭論“中午還是早上,太陽遠近”的問題,孔子無法回答。
掌握豐富的知識,具備一雙“慧眼”,開動思想機器,要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條件。先看第85頁,小龍的故事。
1、生活中需要明辨是非。
現(xiàn)實生活中,非常復雜,存在是非混雜,魚目混珠,真假混淆的情況。我們難免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判斷各種各樣的事情。就需要明辨是非。明辨是非是指辨別清楚事情的正確和錯誤。
郭德綱的“板磚論”,對待批評他的板磚,不去理會。。第85頁最后一段,你是如何辨別的。還有: 1)上課時,好友邀你去上網(wǎng)。
2)為了上網(wǎng),朋友要你幫忙向低年級同學勒索。3)有人向你散發(fā)“傳銷”材料,邀你加入。
2、明辨是非的重要作用。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條件。我們只有明辨是非,區(qū)分善惡,才能決定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才能抵制誘惑,做一個正直善良、遵紀守法的人。
寓言故事:兔子長成了,離家前,兔媽媽苦口婆心地說:“在
相信《哲學與人生課件》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哲學人生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我們經(jīng)常會去寫作文,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通過寫作文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感動,寫作前先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文類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怎樣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哲學與人生觀后感六篇”,請收藏并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在拜讀《哲學與人生》之前,我還真沒有深究過哲學的深刻意...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每個老師都要認真寫教案課件。教案是教學創(chuàng)新的必要手段。如果你對“哲學與人生教案”感興趣那么這篇文章一定不要錯過,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一次工作學習即將開始時,我們通常會提前查閱一些資料。資料一般指生產(chǎn)、生活中閱讀,學習,參考必需的東西。參考資料有助于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所以,關于幼師資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編特別為你收集的“哲學課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動動手指請收藏一下!1.認知:了解如...
一部出色的電影能夠給人帶來強烈的沖擊和震撼,觀影之后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很多啟發(fā)和學習。因此,寫觀后感是很重要的,通過記錄下自己的感悟和體驗,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價值觀。那么,如何才能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觀后感呢?欄目小編結合您的需求,為您提供了這份“哲學與人生觀后感”。閱讀本頁后,相信您的認識會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