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校有學校的妙處,兩者結(jié)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教師應(yīng)當定期開家長會,進行溝通協(xié)商,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用什么來代替對孩子的指責”,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情景A
一年級小學生貝貝有個丟三落四的毛病,這不,一張試卷又不見了,媽媽幫著在她的書包里和書桌上翻了半天也沒找到,不由得惱火:“你把試卷放哪兒了?”“就放在書桌上!”貝貝沒察覺媽媽已經(jīng)生氣了,居然還沒心沒肝地拿起一本童話書看起來。
“你的頭怎么沒丟掉啊?試卷弄丟了還有心思看童話書?現(xiàn)在,我告訴你,你怎樣弄丟的怎樣找回來,我可沒功夫幫你找……”貝貝媽一邊說一邊搶走了貝貝手中的童話書。“我放書桌上的,可是作業(yè)做好了就不見了……”貝貝委屈地哭了。就在貝貝低頭抹眼淚的時候,發(fā)現(xiàn)床角有張紙被風吹得輕輕顫動。拉出來一看,正是她失蹤的試卷。
分析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可謂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一味責怪孩子有點不公平。貝貝媽更不該責問貝貝“頭怎么沒丟掉”,因為這樣責罵除了令孩子更不知所措外,對于找試卷一點用處也沒有。
建議
正確的做法是先教孩子利用排除法(發(fā)現(xiàn)試卷丟之前是在家里的哪個地方),將搜索空間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nèi),然后一步步搜索:桌子、椅子、書柜上沒有,就要看看地面,門縫和床上也要檢查一遍,防止被風吹到某個角落。
讓孩子知道丟三落四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及時提醒孩子,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避免要用的時候找不到,比如:
①寫備忘錄:將自己要用的東西寫下來,這樣才不會忘記。
②學會整理收拾:將自己要用的東西歸類收攏好,用好的東西應(yīng)歸還原位。
③睡前自查:在臨睡覺之前,將自己的書包檢查一遍,有沒有遺漏的東西;紅領(lǐng)巾可以扎在書包的背帶上。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yǎng)成習慣,自我管理能力和記憶力也會提高。
如果東西確實找不到了,就讓他承擔這個后果。品嘗到丟三落四的“苦果”,孩子才會長記性。
情景B
樂樂媽媽帶著樂樂去參加朋友聚會。媽媽們坐在一起聊天,孩子們湊在一起玩,不一會兒,調(diào)皮的樂樂鉆到了餐桌下,“當心撞到頭!”樂樂媽媽的話音剛落,就聽到“砰”的一聲,樂樂哭著從桌子底下爬出來?!敖心阕⒁?,你卻不聽,活該撞到頭!”媽媽真生氣。
聚會快結(jié)束了,還沒等招呼,樂樂已搶先跑了出去,把小臉貼在玻璃門上,對著大家做鬼臉。突然,樂樂大哭了起來,原來,有個人推門,把他的手壓在兩扇門中間了??粗请p破了皮、腫得很厚的小手,樂樂媽既心疼又惱火,沖著樂樂吼:“別哭了,死不了!你說,誰讓你先跑出去的?誰讓你把手放在門縫里的?”結(jié)果,樂樂哭得更厲害了……
分析樂樂在皮肉受苦、飽受驚嚇之時,不僅沒有得到媽媽及時的安撫,反遭受指責,對他的身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樂樂媽雖然是因為著急而“口不擇言”,但卻沒辦法讓樂樂接受她的“良苦用心”,因此,教育孩子“良藥”也不能太“苦口”。
建議
孩子受到驚嚇或傷害時,父母首先要安撫好孩子。安撫孩子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傾聽孩子的訴說,握住孩子的手傳遞力量,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或關(guān)切的眼神。
等到孩子情緒平息后再講道理,讓他記住這些教訓(xùn)。
生活中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飯不嬉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等等。平時應(yīng)該注意對孩子進行這些生活細節(jié)的訓(xùn)練。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心得-以引導(dǎo)來代替控制
說真的,雖然自己身為冬冬的父親,在面對自己的工作時我有很多的辦法,可以很完美的完成各種工作,但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卻常會束手無策。因為我工作的性質(zhì),孩子的教育主要靠的是他母親,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深感愧對孩子和老婆,我也很需要別人來指點迷津,更希望能有更多的同齡家長朋友一起探討。我家冬冬在家一向是自由發(fā)展,沒有特別對他嚴格的要求,但是我每天都在反思如何教育兒子。我相信孩子在自由、平等、寬松的氛圍中會對父母說謝謝,并以一顆感恩的心快樂的成長。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少不了必要的規(guī)則。身為家長,不僅要為孩子提供溫暖的港灣,也要為孩子設(shè)定清楚的家規(guī),如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小時,這些規(guī)則定得很明確,讓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必須做的,什么行為是不允許的。父母也應(yīng)該解釋清楚如此要求的原因所在,讓孩子了解遵守規(guī)則對自己和他人的好處。但是規(guī)矩的拿捏,并非易事。過于刻板,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長大后走向逆反;過于放任,又少了引導(dǎo),讓孩子走向任性。
有一次,全家吃完飯就9點了,本來讓兒子在床上醞釀睡意,答應(yīng)得好好的他,不知怎地,發(fā)現(xiàn)我在看電視,電腦沒關(guān),他立刻睡意全無地定坐在電腦前,自己打開游戲玩上了。我馬上走到他跟前,先曉之以理:“只有放假才能玩電腦呀!你忘記和媽媽的約定了嗎?”他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電腦,央求地說:“就玩一次好不好?就一次!”我再動之以情:“不行哦,再不睡覺,明天就不愿意起床的哦!”他屁股都沒動一下,嘴巴就說:“爸爸,就一下,我玩半個小時就不玩了?!薄昂冒?,你就再玩一會吧”我說,“不行,你答應(yīng)過媽媽的,我們一定要守約定啊?,F(xiàn)在就要關(guān)掉電腦去睡覺?!眿寢寯?shù)數(shù)了,“1、2……”兒子雖說不愿意,孩子很聽話,就關(guān)了電腦,但是很不高興。這時,我靈機一動,馬上對孩子說:“冬冬,爸爸知道你很想玩,但是你跟媽媽約好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放假的時候才能玩。如果你現(xiàn)在玩,放假就不能玩了。而且今天已經(jīng)很晚了,如果你選擇今天玩,只能玩一會。如果你選擇周末玩,可以玩半個小時。你是選擇現(xiàn)在睡覺呢還是玩電腦呢?”他聽了后,想了想,就問:“爸爸,放假真的可以玩半個小時?”我微笑著點了點頭,他立刻高興的去睡覺了。作為父母,我認為應(yīng)該靈活而又有原則地執(zhí)行事先約定好的規(guī)則,我們是要以引導(dǎo)來代替控制。因為所有規(guī)則的遵守,要讓孩子發(fā)乎內(nèi)心才是真正有約束力的。
孩子從小就有虛榮心,喜歡爭第一。開始玩五子棋時,他看到自已不能得第一就賴皮,說我沒讓他,有時還哭鬧。這時我就教育他:第一是要靠自已努力爭取才能獲得的,而不是靠別人讓給你白得的。在幼兒園也是一樣,學習要認真,講求方法,反之就失敗,別人得第一也為人家而高興,我們也不要氣餒!
還有就是不要用暴力“征服”孩子,要學會耐心教育孩子。老婆常因兒子做事太拖太慢,把她說的話裝作沒聽見,而對他大發(fā)脾氣。例如做作業(yè),放學回家還未完成作業(yè)就玩,晚上讀書沒興趣,有時不太愿意去讀,甚至教了好幾次還不會讀,有時要求他做的課外作業(yè)還討價還價等等。這時候老婆就會更加嚴厲的教育兒子,雖然很快就讓兒子聽話,作業(yè)完成了,但每次都讓他很不高興,容易產(chǎn)生對立情緒。我一直勸老婆不要對孩子那么大聲說話,要心平氣和的,不要一味去強求,命令孩子,對于頑皮的兒子,從他身上我學會了要耐心的教導(dǎo)。
其實,我并沒有要他有多聰明,多能干,順其自然,希望告訴他生活的常識,做人的道理,這就夠了。幼兒園是孩子最快樂的地方,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讓他有節(jié)制的玩耍,認知,讓他知道尊老愛幼,親切待人,友愛同學,關(guān)心別人,做個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學習,身心健康就夠了。我知道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會努力不會放棄的!
總之,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非常感謝幼兒園,特別是老師們對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教會了他許多我所欠缺的知識,從而使我的兒子成為一個健康,可愛,陽光,善良的孩子!
鬧鐘的妙用
鬧鐘可幫助孩子了解“時間的概念”以建立規(guī)律的作息,及安排活動。它有助于孩子起床、上床、撿拾地上物品、喂魚、擺好餐桌、泡完澡離開浴缸,穿衣等。
用在哪種情況?
當家長想要孩子做某事時,與其說:“有空時,把東西整理一下!”不如說:“花五分鐘,把東西全部撿起來!”或者“鬧鐘響時,爬出浴缸!”就算孩子會發(fā)牢騷,鬧鐘也不為所動。
為什么鬧鐘這么好用?
小朋友本能地會想要打敗發(fā)出“滴答”聲的機器。當小莉的媽媽說:“我現(xiàn)在把鬧鐘設(shè)定十分鐘,我打睹你一定不會在鬧鐘響之前,把衣服穿好?!逼匠]什干勁的小莉,一聽到這句話,馬上往房間跑去?!暗艿?,你有兩首詩要背,我把鬧鐘設(shè)定15分,看看你能不能在鬧鐘響之前背出來!”“好!跟你賭我辦得到!”
當然,游戲的目的是要孩子盡一切努力達成目標,因此設(shè)定的時間要充足,但又不過分寬松。
家里有超過一個以上小孩的家長,通常會讓孩子彼此競爭:“最先做完的人,可以先挑優(yōu)格的口味!”“第一個先上床的人,可以選要聽的故事!”當你只有一個小孩時,他會與鬧鐘競賽的道理與此相同,不是他贏,就是鬧鐘贏。
除了孩子喜歡和鬧鐘競賽外,用它來管理孩子,還有其它優(yōu)點,一是鬧鐘不會上孩子的當。二是,孩子無法操縱它的情緒。孩子不會測試鬧鐘的“底線”。無法把它逼到極限。管教的問題從家長和子女身上,變成了子女和鬧鐘。如果孩子抗議或爭辯,鬧鐘唯一的答復(fù)只有:“滴答”。
鬧鐘管教法的優(yōu)點不少
包括:
讓孩子有挑戰(zhàn)。
它不會生氣。
孩子也不會氣它。沒得吵,也沒得商量。
設(shè)定的時間不會延長,五分鐘就是五分鐘。
結(jié)果清楚:做完或沒做完。
如果完成,太棒了!若沒完成或孩子不吃這一套,就換另一種方法!
指針
時鐘的指針與鬧鐘一樣,有很多優(yōu)點,比方孩子不會與指針發(fā)脾氣,孩子更不會跟指針商量,想要多看幾分鐘電視。
用在哪種情況?
指針的目的不在于跟孩子挑戰(zhàn),而是定訂規(guī)則。例如,“八點了!該上床啰!”或“看看時鐘,指針已經(jīng)快指向八點啰!差不多要去刷牙了!”“你可以在客廳待到短針指向八,長針指向十二,然后就要上床!你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八點了,去睡吧!”
大聲吼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差勁,看到這個話題,腦海中立刻浮現(xiàn)出一幅大人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孩子,河?xùn)|獅吼的情景,不禁莞爾。這是最常見的中國式的管教法,但是很遺憾,這種方法完全沒效,而且越大聲效果越差。
常常罵、大聲罵、越罵越聽不見
人的大腦有個特性,對習慣性的東西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比如,當父母第一次大聲責罵時,孩子“如你所愿”能被嚇哭,但是次數(shù)多后,他就習慣了,每次被罵的時候注意力都是游離的,他根本沒有在聽,所謂“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
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說到做到,威脅的次數(shù)多了,也就沒有效了。
吼罵孩子是白費口舌
罵孩子的壞處是,他一緊張,大腦會自動轉(zhuǎn)入逃生機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過一劫,父母就白費唇舌了。此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聲吼他,他將來在外面也大聲吼別人,這會使他沒有人緣,交不到好朋友,以后人生的路會很孤寂,而且你吼他,他以后也會繼續(xù)去吼你的孫子。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聽不清楚的,越會注意去聽。因此,要孩子注意聽你說話,不必大聲吼,只要引起他的動機,你越不要他聽見,他越會注意聽。其實最好的溝通方式是身教,因為太小的孩子還不能說理,當大人做給他看時,他便自然會學進去。
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么?
1.耐心傾聽
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yīng)就是破口大罵。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管教孩子,關(guān)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此時家長應(yīng)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jīng)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jīng)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放下身段,同孩子做協(xié)商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但是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這時,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協(xié)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fā),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3.讓孩子去體驗后果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你再怎么吼叫也是無用的。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lǐng)悟到家長的教導(dǎo)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4.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dǎo)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給孩子另一個選擇當孩子犯了錯誤,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說教大道理,而是要給孩子另一個選擇。也就是說,不要只說“不可以”,請指出一條可以的路來給他走。大腦好像一個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條從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這條路,你要先牽他的手走另一條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舊路許久不走,又被長出來的草蓋住,便看不見了。
我們經(jīng)常能聽見這樣的聲音:“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你要不要多考慮考慮,萬一他/她對于感情的理解受到父母的影響了呢?”“他/她的父母離婚了,誰知道他/她會不會“遺傳”父母的婚姻模式呢?”離異家庭這四個字,幾乎成了一頂莫名其妙的帽子被強制性的扣到了很多人的頭上。這些朋友因為生于這樣相對特殊的家庭中,便莫名的承受了許多本不該他們所承受的壓力。
究竟,離異家庭對孩子有著怎樣的影響呢?這些影響,是否真的會映射到下一代的婚姻中呢?
? 父母離婚,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
首先,出于孩子的某種奇怪的邏輯,他們會認為父母的離婚是由于自己的過錯造成的。我想這是由于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于為各種事情而受到責備,以至于在被證明無辜之前,都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犯了錯。
其次,他們會認為離開的父母永遠消失了,并且再也不是自己的父母了。而且,如果離開的父母確實沒有通過各種方式與孩子保持聯(lián)系,孩子就會深信自己不值得愛了,而這種想法會妨礙孩子一生。這就是為什么離開家的父母必須要承諾經(jīng)?;貋硖酵⒆?,并且要把這個承諾作為莊嚴的義務(wù)來履行。如果他住在很遠的地方,也可以通過信件、電話、生日禮物和圣誕禮物甚至情人節(jié)禮物來與孩子保持聯(lián)系。
第三,小孩子會有這樣的恐懼:如果父母中有一方離他而去——在他的心中這是遺棄——另一方接下來也會這樣做,從而使他成為孤兒。
最后,如果父母一方使孩子相信另一方是一個無用的人,孩子就會確信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無用的人,因為他是父母共同所生的。
?父母離婚,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孩子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自卑感、被遺棄感、怨恨感等消極情緒。專家在多個案例中發(fā)現(xiàn),多起因家庭父母離異,子女在情緒、情感上發(fā)生大的變化。他們在父母離異的過程中以及離異后表現(xiàn)出:膽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極端、不相信人等狀況,這些行為和性格表現(xiàn)直接影響到他們與周圍的同學、師長、朋友的交往。
孩子容易缺失生活和學習上的自信心。大多數(shù)離異家庭的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行為障礙。由于家庭的破裂,致使部分孩子喪失生活和學習上的信心,在行為上具有較多的逆常表現(xiàn)。
心靈上受到的創(chuàng)傷有很長時間的持續(xù)性,部分不易平息恢復(fù)。不少離異家庭的子女,父母是在他們讀小學階段就離異的,但當問及他們的父母親時,他們一般都是閃爍其詞,不愿多談父母和他(她)的家庭。
和所有事情一樣,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兩面性。婚姻亦然,雖然夫妻離異對于大部分孩子有著這樣那樣的影響,但離異這件事情,也真的是因人而異,關(guān)于父母離婚,我們來聽聽不同的聲音。
父母離異的孩子未必不能健康成長
以平常心對待單親家庭的孩子
如今離婚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我們的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幾位有過婚姻,但又重新開始新生活的朋友。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陽光向上。絕不應(yīng)以點概面,并不是每一個父母離異的孩子心理都不健康。至于那一部分有些問題的孩子,導(dǎo)致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也絕不只是源于父母離婚這么簡單。一對夫妻以離婚收場,其間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性格不和、第三者插足等。如果這些本就不幸福的夫妻不選擇離婚,而選擇為孩子湊合著過,這個家庭能說是一個氣氛正常的家庭么?在一個氣氛不正常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心理狀況,往往會有更加嚴重的問題。
以平常心對待單親家庭子女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不利影響是無容置疑的。但是當婚姻關(guān)系實在無法維持時,不離婚孩子仍然會受到傷害。有些夫妻,離婚前大打出手,但離異后,卻能常常心平氣和地一起討論孩子的問題。有些家庭的父母離異,反倒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安寧的環(huán)境。所以絕不應(yīng)一味反對父母離異。部分父母離異的孩子仍然能夠健康成長,而且 他們比其他孩子更自立,更懂事,更能吃苦,更體貼父母,學習成績也很好,性格看上去也開朗大方。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雖然離異了,但對孩子的愛沒有改變,并 且離異的父母雙方能夠理性相處,允許對方關(guān)心孩子。所以,父母離異是否會傷害孩子,還要看是怎樣的父母,以及離異過程中及此后怎樣和孩子相處、交流,是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還是消極的心理暗示
最近,“今夜私語時”開展了“私·交”活動,在眾多的報名表中,小編我也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朋友在擇偶欄中特意標注了,“最好非單親家庭”的字樣。抱著好奇的態(tài)度,小編在網(wǎng)絡(luò)上進行了大量的搜索,發(fā)現(xiàn)單親家庭的子女在婚戀上遭遇歧視的現(xiàn)象并不鮮見。
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且不全面的,現(xiàn)在單親家庭非常非常多,很多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子女,反而比那些成長在完整的家庭的孩子更成熟。所以,不論是單親家庭或者是健全的家庭,選擇伴侶方面還是要看這個人怎么樣。
身體接觸的交流方式,對于孩子與家長之間感情的培養(yǎng)相當重要,但是許多家長認為這種方式未免過于簡單。其實,我們在日復(fù)一日地重復(fù)這種方式,但是仔細追究起來,我們很少通過身體接觸來讓孩子體會到家長對孩子的愛。最近報紙上登載的一則消息便可以證明這一點。這則報道講的是一個青少年犯罪團伙覆滅的事件。記者讓其中一名少年講述了自己被引誘入伙的經(jīng)過。
犯罪團伙頭子所使用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如下:在激情洋溢和充滿哥們兒義氣的氛圍里,團伙頭子詢問這位少年的童年時代是否有過痛苦的時刻。少年記起了自己五歲時發(fā)生的一件事。有一天,他從幼兒園回到家里。不知什么原因,他感到有些孤獨和沮喪,他希望從媽媽的懷里得到一些溫暖。但媽媽正忙于其它事情,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這個孩子感到自己被拋棄了。當他講到這里時,犯罪團伙的幾位成員馬上走過來,一邊擁抱他(身體接觸),一邊激動地表示他們的愛。
這是否有些夸大其辭呢?事實上,許多青少年犯罪團伙正是采用這種手段把一些涉世不深的少年拉下水的。這些方法之所以富有吸引力,是因為家長未滿足這些孩子的最基本的感情要求。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大部分加入犯罪團伙的少年是由于從家里得不到溫暖和無條件的愛。
事實上,大部分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這種愛往往是有條件的。我認為無條件之愛應(yīng)該列在教育、引導(dǎo)、示范和管教之首。無條件之愛必須成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最基本關(guān)系。否則,孩子的態(tài)度和行為有可能變得捉摸不定。
但是,我們沒有理由悲觀。我們有條件樹立自信心。首先,我們知道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其次,我們知道如何克服它們。由于絕大部分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他們會很樂意學習一些方法,而最困難的是如何向家長講明白,讓他們透徹地理解這一切。真正的答案應(yīng)該是他們的實際行動。
“還不快點吃!”媽媽一邊自己吃一邊帶著怒氣催促,“快點,等會要遲到了,你看**吃得多快。”**是坐在一桌對面的孩子,看樣子差不多大,應(yīng)該是一個班的,**旁坐著個大女孩,我認識的,是姐弟倆。
這時,被媽媽訓(xùn)斥了的男孩開始飲泣。左手撐著頭,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澳氵€哭,一說你就哭,快吃!我還要上班!”我要的早餐出來了,我端著做到了他們母子的對面,看著那男孩說:“媽媽,他會吃完的。我們來比賽吧,看誰十分鐘內(nèi)能吃完?!闭f著,給他擦掉眼淚。
媽媽看出我是老師,帶著解釋的語氣說:“每次吃飯都是這樣慢,喊都喊不動,中午吃飯也是這樣……”
“今天你一定會好好吃完的,對不對?吃好了早餐才有精神學習玩耍的?!蔽掖驍嗔藡寢尩脑?。孩子的習慣不好,家長有責任的,如果一開始就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又哪會有壞習慣呢?如果從孩子開始會吃飯時就允許了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或是一邊玩,那又怎么可能讓他突然學會安靜地在餐桌上吃飯呢。
當著孩子的面,我不能跟這個媽媽多說什么,只是在看著孩子已經(jīng)在一口一口好好吃的時候說:“真不錯,十分鐘內(nèi)你一定能吃完,你是哪個班的呀?”“**班!”沒等他回答,旁邊的孩子已經(jīng)替他答了,他已經(jīng)快吃完了。我對他說“你吃得很棒,你叫什么名字?”他很快告訴了我。
“那你叫什么名字?”我對著剛才委屈的男孩問,他輕輕的說了句,見我沒聽清,又大聲說了一遍。我重復(fù)了倆人的名字說“你們都很棒,我會告訴*老師,說你們吃早餐吃得可好了?!薄拔颐刻於汲缘每?!”那個由姐姐陪著男孩自豪的說?!澳阋院笠矔缘每斓?,對不對?”我對著對面的男孩說,他沒說話,但是大口地吃起來,哈,用行動來告訴我呢。
家庭教育屬于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間,家長毫無掩飾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被模仿,這種模仿對孩子的品格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在漫長的時間里毫無感覺地完成的。
1
父親的教育是樹立人生的主心骨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爸爸是教學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痹诤⒆?2歲之前,往往會把父親當成自己的偶像。孩子對父親往往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把父親當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孩子會下意識的去模仿父親的行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后,會努力去抵達或者超越父親的高度。
父親往往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孩子有較大的空間去發(fā)揮,也可以鍛煉自立的能力。所以,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無巨細的體貼照顧,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隨著如今教育成本的增加,父親作為家庭的經(jīng)濟支柱,往往承擔著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為了工作,往往很少有時間陪伴家庭,這就造成了孩子教育上的巨大缺失。
幼年缺乏父愛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都說父愛如山,孩子身邊沒有一個堅實的依靠的時候,就會變自卑、焦慮。長大之后,哪怕成為一個健壯的大人,孩子也無法擺脫這種不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在事業(yè)上很容易墨守成規(guī),恐懼失敗,不敢突破創(chuàng)新,不敢做出新的嘗試。
這往往會使得他的事業(yè)受到局限,不能突破固有的局面,打開新的天地,這嚴重制約了個人事業(yè)所能達到的高度。
所以無論再忙,身為父親也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父親的關(guān)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一個足夠堅強的后盾,產(chǎn)生安全感,做事就會自信很多,而不是畏手畏腳。
浙江瑞安市蔡笑晚是父教倡導(dǎo)者,他的六個小孩中學之前都是鄉(xiāng)村生活,可是都取得了很輝煌的成就:
長子蔡天文,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畢業(yè),現(xiàn)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14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25歲博士學位,現(xiàn)為美國高盛公司副總裁
三子蔡天師,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yè),后被美國圣約翰大學錄取,博士學位
四子蔡天潤,華西醫(yī)科大學醫(yī)學系畢業(yè),后就讀于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獲博士學位
五子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碩士
六女蔡天西,18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28歲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
他的育兒秘訣就是:把父親當做事業(yè)來經(jīng)營,他覺得父親是一個終身事業(yè),在所有日常事務(wù)中永遠排第一。他說: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2
母親的修養(yǎng)決定了孩子的品德
奧地利個關(guān)愛女孩協(xié)會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提問:如果一個家庭有一雙兒女,但只有一筆教育經(jīng)費,你投給誰?他們的答案是:投給女孩。
因為教育了一個男孩,你只教育了一個個體,而教育了一個女孩你就教育了一個家庭,教育了一個民族,教育了一個國家。
這并不是虛言,一個人從出生到入小學前所承受的教學和日子閱歷,是一生的根底。這一期間的孩子首要日子在家里,承受家庭教學。孩子在家里和媽媽共處的時刻多,媽媽與孩子互動的每一個細節(jié),從媽媽給孩子哺乳、到穿衣、吃飯、做人、做事都構(gòu)成了一個文化全體,而這個全體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無量的。
一個人素質(zhì)包括身體素質(zhì),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思想道德素質(zhì)。人格品質(zhì)有:自愛、自重、自信、信念、堅持。母親的大愛是成就孩子擁有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和事業(yè)平臺的關(guān)鍵。
嬰兒時期,人的意識極為單純,行為習慣也不固定,在心理上對母親有一種獨有的依戀。母親的行為舉止、思想品德,容易在子女心靈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逐步形成善與惡、真與假、好與壞、是與非的最初概念,這個基礎(chǔ)將決定他們成為怎樣一個人。
正如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學》一書中所說:“孩子道德發(fā)展的源泉在于母親的智慧、情感和內(nèi)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發(fā)展中變得如何,決定于有什么樣的母親。”
我們常說嚴父慈母,母親對待孩子往往更溫柔、更寬厚,父親往往更為嚴厲,女性的特質(zhì)決定了母親在教育中往往更能包容理解,也更有耐心。
所以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如果是由父親帶大的女孩一般比較像男孩子,脾氣往往比較直接。被母親帶大的男孩則一般比較溫柔寬厚,包容性更強,不喜歡咄咄逼人。
老子講,柔能克剛,懂得包容往往比一味剛強更有力量。母親特有的溫柔和寬容,能夠讓孩子養(yǎng)成寬厚待人的處事方式,這樣的孩子不尖銳,在踏入社會之后,往往有很強的適應(yīng)能力。
受母親影響的孩子,成人之后心理健康程度也比平均水平要高很多,事業(yè)發(fā)展、人際關(guān)系都相對穩(wěn)定,不容易出現(xiàn)激烈的變動。
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說正確的家庭教育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如今孩子的教育中,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父親和母親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人。而在家庭教育中,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不可或缺,少了哪一方都可能造成孩子發(fā)展的失衡。
所以,每一位父親和母親,都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在自己擅長的地方,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全面發(fā)展,讓孩子既可以飛得高,也能飛得遠,擁有一個成功而又幸福的人生。
家園共育《用什么來代替對孩子的指責》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愛跑是孩子的天性,次孩子獨去小、洗手時孩子們都會跑著去,盡管我們老師不停地在提醒,在老師可以看到的時,孩子們強忍著慢慢地走,但已離開老師的視線,孩子們又開始跑起來了,有時跑得太快會自己摔一跤,有時會兩...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你往上畫什么就是什么。由于每個孩子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所以每個幼兒的性格和習慣都各異。那么好的習慣需要老師來鼓勵發(fā)揚,那么壞的習慣怎么來改正呢?老師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教育是“它”改正...
華華家里來了一個保姆,是個老實的中年婦女,她家里經(jīng)歷了許多天災(zāi)人禍,三個兒子中有兩個有先天性疾病,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來打工,身上就帶著一張家里的照片,想家的時候就看看。 爸爸媽媽對保姆很好,讓她同吃住,然...
育兒心得-以引導(dǎo)來代替控制 說真的,雖然自己身為冬冬的父親,在面對自己的工作時我有很多的辦法,可以很完美的完成各種工作,但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卻常會束手無策。因為我工作的性質(zhì),孩子的教育主要靠的是他母親...
現(xiàn)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結(jié)構(gòu)的原因,在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個個都嬌生慣養(yǎng)的,自理能力是越來越差,小班的孩子更不用說了。在相處的日子中,我發(fā)現(xiàn)班內(nèi)的孩子雖然在老師、阿姨的幫助下大部分都學會穿鞋子了,但左右...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