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和白玉蝸牛的“親密接觸”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幼兒園區(qū)域教案。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游戲成為幼兒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兒園游戲有益于發(fā)展幼兒的潛能,提高幼兒教育質量。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以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指導游戲的水平。對于幼兒園游戲的好處你了解多少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兒園區(qū)域游戲:和白玉蝸牛的“親密接觸”》,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科學領域的指導要點強調: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幼兒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而我班孩子和白玉蝸牛的“親密接觸”就是這樣一次有益的探究活動。

在雨后初夏的墻角,當孩子們進行戶外活動時,他們三五成群地蹲在那里觀察蝸牛,當我準備領著他們回班時,他們還戀戀不舍不愿離開……于是,我決定將自己心愛的白玉蝸牛帶到班里與孩子們共同飼養(yǎng)。

親密接觸“初體驗”——認識白玉蝸牛

周一的早上,當我端著一泡沫紙箱的“神秘嘉賓”來到班里時,孩子們把我團團圍住,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

借著孩子們如此高漲的興致,我開始引入話題:“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新朋友,現(xiàn)在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它們。你們仔細看,它們和你們平時看見的蝸牛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孩子們開始仔細觀察蝸牛?!八鼈兊亩瞧は裱┮粯影住!蔽奈拇鸬??!八鼈兊纳眢w好大好大,如果全部伸開的話,有我一個手掌那么長呢!”樂樂在一旁邊比劃邊描述。

我說:“你們觀察得都很仔細,這些蝸牛的肚皮潔白如玉,有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白玉蝸牛。從這學期起,白玉蝸牛將和小朋友們在一起生活,你們愿意做它們的好朋友,照顧它們、保護它們嗎?”“我們愿意!”孩子們紛紛答應著。我也舒了口氣,看來今天認識白玉蝸牛的“任務”暫時宣告成功,孩子們對于白玉蝸牛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好奇心和興趣已經調動起來了。

親密接觸“飼養(yǎng)篇”——照顧白玉蝸牛

孩子們以前有過飼養(yǎng)動物的經驗,關于蝸牛吃什么、住在哪里,都會自覺地利用各種方式去查找相關的資料。通過調查孩子們了解到,蝸牛喜歡吃菜葉,喜歡潮濕的地方。于是,每天給蝸牛喂菜葉、灑水,就成了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

一天活動區(qū)活動時,我看見幾個小朋友圍著裝白玉蝸牛的盒子在討論著什么,于是悄悄地走到旁邊也想聽聽。“你看,白玉蝸牛這幾天吃了好多菜葉呢,拉出來的屎到處都是,臭死了。”“你看,它們的窩好臟啊!”小家伙們聊得火熱,我站在旁邊,卻沒有去打擾他們的談話。

“老師,你幫我們想想辦法,看看怎么樣才能讓白玉蝸牛干凈些?別弄得哪兒都是屎,臟兮兮、臭烘烘的?!眽褖巡恢裁磿r候看見了我,為難地對我說?!笆前。蠋?,白玉蝸牛是我們的好朋友,可我們不想看見它們那么不講衛(wèi)生,有什么辦法嗎?”孩子們一下把希望全寄托在我身上。

一開始我想自己親身做一次示范,讓孩子們看看如何為白玉蝸牛做清潔的工作,可是轉念一想,孩子的學習特點是自我體驗、自主實踐,如果引導他們想出照顧蝸牛的辦法再付諸行動,豈不是更有教育意義?于是我試探性地問了一句:“咱們在中班的時候是怎么飼養(yǎng)烏龜的,你們還記得嗎?”孩子們這時像是受到了啟發(fā),都紛紛打開了話匣子,壯壯說:“我知道,一周給烏龜喂一次食。”“還有,給烏龜換水時,要先把烏龜從盒子里拿出來放在一邊,然后把盒子里的臟水和垃圾倒掉,盛上清水。”蔓蔓在一邊搶著說?!拔疫€有補充,換完水后,還要用軟毛刷給小烏龜清洗身體,然后輕輕地把它放進盒子里,最后再撒幾粒飼料,這樣就完成了?!比谝慌耘d沖沖地答道。聽完孩子們照顧烏龜的經驗后,我很欣慰,接著問:“可是現(xiàn)在我們養(yǎng)的是白玉蝸牛,它們不吃飼料,吃的是菜葉,菜葉沾水后很容易就腐爛了,那樣的話不到一周的時間,白玉蝸牛的盒子就會充滿爛菜葉,就會變得很臟,怎么辦呢?”“老師,我們能不能2到3天為白玉蝸牛做一次清潔工作?這樣它就不會那么臟了。”蔓蔓在一旁提建議?!爱斎豢梢裕贿^,飼養(yǎng)白玉蝸牛和飼養(yǎng)烏龜還是有區(qū)別的,比如,白玉蝸牛不能長時間呆在水里,它們喜歡待在潮濕陰暗的地方,這個問題又怎么解決呢?”我故意“考考”身邊的小家伙們?!班牛热凰鼈兿矚g待在潮濕陰暗的環(huán)境中,我們換完清水后再在清水上面為蝸牛鋪上一些濕的菜葉,這樣它們既能吃到東西又不會感覺不舒服。老師,這樣行嗎?”壯壯邊思考邊用征詢的眼神看著我?!爱斎豢梢?事實上,照顧蝸牛的方式和飼養(yǎng)烏龜的方法類似。不過剛才我也提醒了你們,飼養(yǎng)蝸牛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地方?,F(xiàn)在,請你們自己動手來為白玉蝸牛做一次清潔工作吧!”我非常期待地對孩子們說。

孩子們按照剛才討論的方法開始為蝸牛做清洗工作??墒俏野l(fā)現(xiàn)孩子們愿意給蝸牛換菜葉,卻不愿意清洗蝸牛。我看著幾個孩子嫌棄的表情,明白了他們在顧慮什么。于是我問他們:“孩子們,給蝸牛換菜葉就行了,為什么還要用水洗它?”“我要是出汗了或者身體弄臟了,就要每天洗,要不然又臟又臭,媽媽該說我不香了?!比t腆地說?!拔蚁氚子裎伵R矏鄹蓛?,我們也要定期給它們洗澡,讓它們變得干凈整潔,才不會生病?!甭谝贿叴鸬馈!翱墒抢蠋煟子裎伵@氖河殖粲峙K,我不想給它們洗澡……”慶慶無奈地說?!熬褪?,它們的屎還弄在身上,好惡心,我可不給它們洗。”旁邊的喬麥嗤之以鼻。“哦,那你們是嫌蝸牛臟不愿意照顧它們嘍?”我有些失望地問道。孩子們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我。

我并沒有直接給小朋友提出要求,而是對他們說:“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在你們特別小的時候,你們也有把屎、尿弄在褲子上的時候,你們的爸爸媽媽也會因為惡心、臟而不管你們,讓你們就一直那么呆著嗎?”我試著換一種方式和孩子們交流?!皼]有,爸爸媽媽不管我們有多臟多惡心,他們都會給我們洗干凈屁股,換上整潔的衣服。”慶慶說?!八裕矣X得咱們對待白玉蝸牛也一樣,既然它們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就有義務把它們照顧好。我相信你們每一個人都能照顧好白玉蝸牛,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嗎?”“有!”孩子們又一次異口同聲。正是他們的一次次“異口同聲”感動了我,讓我從孩子們身上看到了責任和義務,體會到了他們的任務意識,以及對于照顧白玉蝸牛的信心和勇氣。我真為他們感到驕傲!后來孩子們都紛紛爭著照顧白玉蝸牛,并一直堅持著。

親密接觸之“意外”——蝸牛死了

周三下午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喬麥和暢暢帶著其他幾個小朋友提著裝蝸牛的盒子正準備去給蝸牛清洗。孩子們通過幾次給蝸牛換食和清洗,現(xiàn)在能夠熟練地為蝸牛做基本的日常照料工作,這一點讓我很欣慰。

只見暢暢輕輕地將蝸牛從盒子里一只一只拿出,突然,他一不小心,將一只蝸牛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蝸牛的殼瞬間裂了,也因為受到驚嚇,蝸牛的頭全縮回殼里去了。這一幕的發(fā)生,讓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 “呀!暢暢把蝸牛摔死了,暢暢你真不小心!”“就是就是,就怪暢暢,誰讓你沒拿穩(wěn)把蝸牛摔地上的?”孩子們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數落起暢暢來。暢暢眼睛里噙著淚,委屈地說:“我不是故意把蝸牛摔地上的,剛才蝸牛身體特別滑,我沒拿住就摔地上了,對不起……”聽了暢暢的話,我也語重心長地對孩子們說:“暢暢不是故意要摔蝸牛的,他是不小心沒拿穩(wěn)才把蝸牛摔下去的,而且他已經跟蝸牛道歉了。再說蝸牛并沒有摔死,你們看,它還會動呢。”說著,我用手指輕輕碰了碰藏在蝸牛殼里的蝸牛,只見它還往里縮,顯然是被剛才發(fā)生的這一切給嚇壞了。孩子們也都松了口氣,有些小朋友也安慰起暢暢來,這才平息了這次“意外”。

不過好景不長,沒過幾天,當慶慶給蝸牛換食換水時,卻大叫了起來:“那天那只受傷的蝸牛死了,一動不動?!毙∨笥褌兞⒖潭紲惿锨叭タ?。這次,這只蝸牛是真的死了?!袄蠋?,它為什么還是死了?剛開始受傷時還是好好的啊……”身邊的朵朵一邊傷感一邊好奇地問我。

對于白玉蝸牛的死,我是知道答案的,不過我希望他們自己去找出蝸牛死的原因。于是我提議道:“其實老師也不太清楚為什么蝸牛會死去,要不,咱們這兩天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查閱一些資料把答案找出來,好不好?”“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過了幾天,班里居然有一半的小朋友將自己搜集到的有關白玉蝸牛死因的資料帶到了幼兒園里。通過分享和交流,我們了解了蝸牛身體的構造、蝸牛易得的一些疾病以及當蝸牛受傷后我們應該如何照料等內容,同時我們還制作了觀察記錄本,專門針對白玉蝸牛的生長和飼養(yǎng)情況進行細致地觀察和總結。每天當孩子們去照顧蝸牛時,都會在記錄本上填寫當天白玉蝸牛的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是如何解決的。

雖然白玉蝸牛的死給孩子們帶去了遺憾和難受,但是通過查閱資料了解白玉蝸牛死亡的原因,也讓孩子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能夠更加坦然、平靜地去接受,懂得在以后的生活中,要照顧好小動物,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理解生命的短暫和重要性,更加珍惜生命。

親密接觸之動人“瞬問”——白玉寶寶的到來

又是一個天氣晴朗的周一,當孩子們照例像往常一樣給蝸牛進行清潔換食的工作時,又發(fā)現(xiàn)一個大秘密:菜葉上有一粒粒綠豆大小像小珍珠一樣的東西。孩子們忙把我喊去看看。“咦,老師,菜葉上這一粒粒的白色小球是什么東西啊?”孩子們好奇地問我?!拔乙膊恢滥?。”對于這些珍珠大小的東西,我也是第一次看見?!皶粫俏伵@氖喊?”慶慶問道?!安粚Σ粚Γ伵3缘氖遣巳~,拉出來的屎應該是細細長長、綠綠的,怎么可能是白色的圓球呢?”暢暢在一旁嚷道。“那,是不是白玉蝸牛吐的泡泡呢?”文文小聲說道?!拔铱匆膊幌癜。菖輵撌擒浀耐该鞯?,可是剛才我碰了碰,感覺這個圓的東西還有點兒硬?!眴帖溁卮鸬馈!鞍?白玉蝸牛是不是生病拉肚子了?”壯壯驚呼道,“那個白色的小球是不是白玉蝸牛拉肚子時留下的啊?”孩子們這時已經爭得有些面紅耳赤了。于是,我建議孩子們回家后上網去查閱一些關于這些圓圓的白色小球的資料,第二天帶來幼兒園大家一起來揭曉答案。孩子們都同意了。

次日,我剛進教室,就被孩子們里三層外三層地圍住了:“老師,那個白色的小球原來是白玉蝸牛下的卵,我上網查資料看到了!”“老師老師,那個白玉蝸牛的卵可以被孵出來嗎?”“老師,白玉蝸牛的卵是它媽媽孵的嗎?”就在經過孩子們上網查資料、確定那個白白的小圓球是蝸牛卵后,一個接著一個問題隨著蝸牛卵的出現(xiàn)又產生了。于是,我建議孩子們利用周末的時間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資料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一周過后,班中幾乎所有小朋友都帶著答案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例如,白玉蝸牛的卵怎么孵出來,蝸牛寶寶孵出來后需要注意什么、能吃什么等等。這些問題和答案就像一本“探秘白玉蝸牛”的百科全書,深深吸引著孩子們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

讓大家驚喜的是,通過我們的努力,按照查閱的資料上所列舉的如何飼養(yǎng)白玉蝸牛寶寶的方法和應具備的孵化條件,蝸牛寶寶現(xiàn)在已經順利孵出來了。不過它非常小,孩子們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它。于是就如何照顧蝸牛寶寶健康成長又成為我們新的小課題。孩子們在對待這件事情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究各種科學方法的精神讓我感動。

通過近一年對白玉蝸牛的飼養(yǎng)、照顧和觀察,孩子們了解了白玉蝸牛的習性,學會了很多飼養(yǎng)蝸牛的知識,還見證了蝸牛寶寶的誕生,我相信這些已經深深地印在孩子們的記憶中。同時,我還發(fā)現(xiàn)幼兒針對白玉蝸牛的一些提問和討論不僅涉及到科學探究的范圍,而且還涉及對已故生命的同情、對新生命的贊嘆。我相信今后孩子們在為人處事時,也能像照顧白玉蝸牛一樣,有一顆探索的好奇心,有一顆善良的愛心,有一顆執(zhí)著的平常心,更有一顆投身社會的自信心。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游戲閱讀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蝸??疾礻?/h2>

幼兒有了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探究意識后,常常會提出一連串問題;在區(qū)角中,也常見到孩子們模仿記者,饒有興趣地向同伴提問。這些幼兒自發(fā)的提問行為表現(xiàn)了學齡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之一——喜歡在具體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觀察、詢問尋求答案,并提出新的困惑。從追求事實真相的角度,幼兒的提問與新聞采訪活動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在成人世界中,新聞采訪是專業(yè)記者為取得新聞材料而進行的觀察、調查、訪問,并通過文字、影像等手段進行記錄的信息傳播活動。如何將這一專業(yè)活動轉變?yōu)檫m合孩子的活動呢?

我園一直秉承首任園長張雪門先生的行為課程教育思想,重視幼兒的實際行動,能夠讓幼兒實際行動的都讓他們去行動。正如張雪門先生所說:“常常運用自然和社會的環(huán)境,以喚起其生活的需要,擴充其生活的經驗,培養(yǎng)其生活的能力。”基于行為課程的理念,我組建了幼兒調查團,并以“蝸??疾礻牎泵?,把開展幼兒采訪活動也納入課程內容。

蝸牛雖小且爬行緩慢,但其有敏銳的觸角和執(zhí)著不懈的精神,處在幼兒期的兒童如同小小的蝸牛,需要成人的細心呵護,但他們也如蝸牛般執(zhí)著與堅強、敏感與好奇,喜歡用自己的“觸角”主動探索周圍的大干世界。開展采訪活動讓幼兒真切地感到成人對他們提問的重視、由衷的贊賞和鼓勵,并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種鼓勵發(fā)問、大膽交流的氛圍,使幼兒像小蝸牛般隨時擁有探索的心境。

采訪活動和一般教學活動相比,環(huán)境更開放,不確定因素更多。為讓幼兒掌握相關的關鍵經驗和技能,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利用四大漸進策略,發(fā)展了一套“漸進式”的幼兒采訪活動組織體系,促進幼兒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提升能力。從隨意到規(guī)范的方法漸進

豐富幼兒對社會的認識,提升其語言表達、社會交往、觀察分析等能力是我們安排、組織大班幼兒采訪活動的主要目的。除了讓教師和家長明晰這些目的;如何讓大班的孩子們理解“我為什么要去采訪”,也是我們一直關注的。比如,在一次去中山廣場采訪進行鍛煉的爺爺奶奶后,我們問了孩子們以下問題:“你以前關心過爺爺奶奶的業(yè)余生活嗎?”“你以前會主動和陌生人說話嗎?”“這次采訪活動中自己變大膽了嗎?”“你以前注意過自己說話的方式嗎?”

通過討論,孩子們有了反思及新的認識:從“很少關心”到“經常關注”,從“偶爾主動”到“主動出擊”,從“有點禮貌”到“句句有禮”。師幼的深入對話使孩子們逐漸梳理出采訪活動的好處,清晰了對“我為什么要采訪”的認識。

采訪行動剛開始,幼兒表現(xiàn)得相對隨意,常常不成功。有的孩子一開口,沒有得到理睬,就不敢再問;有的孩子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或者說不清;有的孩子說著說著,就變成回答對方問題,而忘了自己是來采訪別人的……于是,我們經常在采訪活動之后,和孩子們共同討論,記錄有用的辦法,為孩子們搭建一定的經驗支架。比如,針對采訪內容,確定合適的采訪對象;主動上前,介紹自己;有禮貌地采訪別人,面帶微笑,聲音響亮;采訪前可以說“您好,打擾一下,我想采訪您可以嗎”;采訪后可以說“謝謝您的配合,祝您愉快”;如果別人沒有空接受采訪,也要表示謝意。

采訪活動初期,孩子們還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采訪時記不住原來想好的問題;采訪后,也常常記不住別人說過的話。有的孩子模仿電視里的記者采訪,拿著紙筆,但因為不會快速記錄,就畫一些簡單的符號,之后自己也認不出來。于是,我們啟發(fā)大班孩子設計采訪表格,一來在采訪前梳理采訪頭緒,二來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采訪問題,三來能在采訪時幫助及時記錄。最初,確定采訪主題后,我們提供現(xiàn)成表格,讓幼兒設計問題并記錄回答。當幼兒有了一定的采訪經驗,對表格比較熟悉后,我們盡量讓幼兒自行設計,比如“警察的工作”、“國慶那些事兒”的采訪記錄表。針對大班幼兒處于文字敏感期,我們還一起研發(fā)了歸納記錄法、諧音記錄法、首字記錄法、特殊符號記錄法等,節(jié)省幼兒的記錄時間,解決記完了卻看不明白的尷尬問題。從預設到自主的內容漸進

為了讓采訪活動更趨挑戰(zhàn)性和豐富性,我們將主題活動與采訪活動相互滲透,預設了每個主題相關的采訪內容,一來孩子們能通過此形式獲得更多的主題知識與經驗,二來可以運用已有知識經驗拓展采訪能力。例如,在《走進傳統(tǒng)》主題中,預設了“爺爺奶奶咪索西”、“中藥的秘密”的采訪活動;在《熱鬧的活動》主題中,預設“春日印象園本節(jié)”、“南塘鬧元宵”采訪活動;在《好看的電視》主題中,預設“你眼中的春晚”、“年代秀、動畫情”采訪活動等。

隨著預設活動中幼兒采訪能力的提升,我們逐漸減少預設內容的比例,更多鼓勵幼兒進行自發(fā)、自主的采訪行動,比如遇到小朋友帶來新玩具,植物角里的小魚少了一條等就可以自己去采訪。我們鼓勵孩子們多發(fā)問,多思考,并且積極回應別人的提問。同時,生活中突發(fā)的有價值事件,如果符合幼兒的認知,我們也會隨機生成采訪活動。比如,某老師參加市運動會排舞比賽獲得第一名,孩子們受成人高度關注的氛圍感染,對此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發(fā)向參加排舞的老師們進行采訪。采訪中,孩子們不但對市運動會有了一定的了解,更為重要的是懂得了付出與收獲的含義。最后,師生共同命名此活動為“老師是我們的驕傲”。

從熟悉到陌生的環(huán)境漸進

調查采訪需要有明確的采訪對象,并且與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為了幫助孩子們克服與陌生人交往的膽怯,我們先讓幼兒從采訪周邊認識的同伴、家人人手,如采訪好朋友的興趣愛好、采訪爸爸的一日工作作息等等。然后,我們幫助幼兒逐漸面對陌生的人,先是面向園內的陌生幼兒、教職工、家長,如采訪老師的新年愿望、食堂叔叔阿姨的職責。最后,我們帶領幼兒走進社會,鼓勵幼兒面對陌生人進行采訪活動,如國慶幸福指數調查、采訪超市工作人員等等。

同時,開辟“小記者在行動”的論壇版塊,將采訪實錄及反思及時記錄在班級的網絡論壇上,讓家長了解我們的采訪行動,并對家庭采訪活動予以指導。從“陌生”到“熟悉”的體驗對孩子來說,不僅是一種新鮮的快樂,更是一種有意義的挑戰(zhàn)。從平行到團隊的合作漸進

除了個人采訪,我們還鼓勵幼兒以分組的形式進行采訪活動。剛開始,哪怕是大班幼兒也往往以平行活動為主,很少有協(xié)商、互助等合作行為。

比如,在大班的“安全特搜別動隊之滅火器在哪兒”考察采訪活動中,孩子們分成4組進行考察采訪。行動前,為了讓幼兒對幼兒園的結構有一番了解,教師從事務老師那里借到了一張幼兒園的平面設計圖。讓教師驚訝的是,一些男孩的空間方位感特別強,居然能看懂平面圖?,F(xiàn)場考察中,第1、2小組由于意見不統(tǒng)一,浪費了很多時間,也多走了不少回頭路;第3小組為確定采訪對象,爭論不停,最終沒有完成采訪任務;第4小組是唯一一組借助教師指導而圓滿完成任務的。教師有意識地運用攝像機記錄下來并回放給孩子們看,以此案例分析了團隊合作應注意的方面,如發(fā)揮男孩會看平面圖的優(yōu)勢,合理分工,互相協(xié)作;先制定搜索路線及采訪對象,做好計劃再行動;有意見分歧時,能及時溝通等。

有了挫折體驗和成功經驗的分享,我們逐漸提高了小組合作式的考察采訪活動頻率,孩子們互相模仿、學習他人在考察采訪中的好經驗、好方法,合作意識不斷激發(fā),逐漸摸索出有效的合作方式,學會了分工、協(xié)商、分享、等待、幫助等關鍵經驗。從單一到整合的氛圍漸進

采訪活動常態(tài)化后,我們將采訪活動整合進幼兒園方方面面的活動,構建從單一到整合的采訪活動氛圍。

例如,每到園內大型活動時,大班都會組織若干幼兒化身小記者,到活動現(xiàn)場進行采訪,并在園報中刊登小記者們的采訪內容,同時攝錄小記者們的采訪視頻在各個班級巡回播放。同時,我們在教室、走廊、大廳等處設置“小記者在行動”的墻面版塊,請每個幼兒可以隨時將自己的采訪調查結果、照片展示在上面,這既方便了孩子間的交流,更為重要的是使他們更有信心開展采訪實踐活動,也讓家長不斷了解幼兒采訪活動的理念和目的。這樣充分挖掘墻面的展示功能,可以讓越來越多的家長理解并支持采訪活動。

我們發(fā)現(xiàn),家庭的影響對孩子采訪興趣的持續(xù)時間和投入程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于是,我們提出采訪活動向家庭延伸的設想,以“采集信息,快樂訪問”為突破口,向家長發(fā)出創(chuàng)立“家庭蝸??疾礻牎钡某h,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響應。正如一名家長在論壇上的留言:“現(xiàn)在,我的女兒儼然成了一名小小記者,樂此不彼地進行采訪,我們也盡可能地給予女兒鍛煉的機會,旅途中的游記采訪、節(jié)假日的走親訪友、一起制定采訪表格等等,我還想把她每一次的采訪都用錄音筆記錄下來,這將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p>

家庭配合下的延伸采訪調動了家長參與的積極性,也進一步強化了幼兒敢表達、敢質疑和樂于交往的積極品質。

——學前教育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研究計劃


研究內容:

1.幼兒園區(qū)域游戲分類、各區(qū)域對幼兒發(fā)展的主要價值及案例分析。

2.區(qū)域活動環(huán)境的特點及與各環(huán)節(jié)教育活動環(huán)境的有機聯(lián)系。

3.運動區(qū)域、生活區(qū)域活動的特點、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材料提供、教師指導等研究。

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

1.合理調整一日作息時間,保證區(qū)域游戲的開展。

2.規(guī)劃創(chuàng)設幼兒園整體環(huán)境。結合幼兒園班級物品配備,因地制宜創(chuàng)設區(qū)域環(huán)境,并與一日個環(huán)節(jié)教育活動有機結合。

3.借助區(qū)課程研究班、區(qū)域游戲研究班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組織全園教師學習、探索,實踐、反思,以整體課程觀為指導,初步開展“主題背景下區(qū)域活動”的實踐研究。

4.組織各層次教師參觀學習上海及南京區(qū)域研究特色幼兒園,并與全園教師及時分享、研討;提高教師對區(qū)域活動的認識,為教師開展區(qū)域活動的研究提供豐富的直觀經驗。

第二階段:

1.調查本園教師區(qū)域活動開展中的經驗、困惑及問題等現(xiàn)狀,成立專題教研小組定期開展區(qū)域活動的實施研究。

2.組織幼兒區(qū)域活動發(fā)展專項評估,引導教師關注區(qū)域游戲中兒童的真實狀態(tài)、發(fā)展現(xiàn)狀;反思我們教育怎樣更切合孩子們發(fā)展需求。

3.邀請專家來園指導,把脈診斷;為本園區(qū)域活動的研究方向、關注重點及存在的問題等給予具體指導。

4.結合話題關鍵經驗及本班實際,設置區(qū)域標識,強化師幼區(qū)域意識。

第三階段:

1.就本園教師的主要困惑和問題開展教研,借助省游戲研究組的研究經驗及專家資源由園區(qū)域活動研究中心組先行研究,逐個突破、解決問題。

2.開展觀摩研討,并邀請區(qū)教研員參與;關注區(qū)域活動研究現(xiàn)場中孩子的現(xiàn)狀,真正了解孩子們的實際需求;為更有效地教育提供依據。

3.提高區(qū)域活動的觀察能力,并結合有目的觀察設計相關量表,為更好的進行區(qū)域活動的研究提供幫助。

4.開展沙龍研討,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暢所欲言,反思自身區(qū)域認識及思考,分享經驗、呈現(xiàn)問題。

第四階段:

1.學習探討用適宜的方法觀察、記錄、評價幼兒區(qū)域活動,提升區(qū)域游戲的研究水平。

2.結合課程及兒童關鍵經驗,有目的選擇區(qū)域活動內容,關注兒童發(fā)展目標;提高課程整體意識。

研究小組人員:侯金萍陳靜冒媛萍王錦辰張蓓蓓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紙杯游戲


游戲是幼兒自發(fā)、自主、自由的活動。近年來,開展自主游戲已成為幼教界的共識,我們也在這方面不斷地進行著探索。

一天,翔翔從家里帶來幾個用紙杯自制的啤酒桶與好朋友冬冬玩了起來,他們或各自滾著玩,或兩人合作推著玩,不時發(fā)出快樂的呼喊聲。他們的玩樂吸引了小朋友的圍觀,不少人躍躍欲試。

教師發(fā)現(xiàn)紙杯具有易收集、易整理、安全、環(huán)保等特點,不失為一種好的游戲材料,于是決定投放一些紙杯供幼兒一試。以下是幼兒紙杯游戲的進展情況和教師的支持過程。

一、嘗試壘高,平面建構

自主游戲時,教師投放了很多材料,其中紙杯最受歡迎。松松用很多透明杯子在桌面上壘高,當當和幾個小伙伴合作在地面上將很多杯子不斷往上搭,蝴蝶跟佳佳合作用紙杯做了電話機……15分鐘過后。教師發(fā)現(xiàn)萱萱和圓圓等幾個開始用杯子在地面上平鋪建構,便問:“這是什么?”萱萱說:“我們在做迷宮。”一邊回答一邊將杯子一個一個按著他們的設計思路排隊,最后竟搭成了一座小兔外形的迷宮。

孩子們第一次玩紙杯游戲便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和初步的創(chuàng)作意識,搭建了不錯的作品,如壘高塔、做迷宮、做電話機等。雖然,他們建構的方式比較單一,個別游戲及兩兩合作游戲較多,搭建也是單層和單面居多,但他們的游戲空間包括地面和桌面,并且在地面上已經有擴散、延續(xù)、整體建構等意識,這給了教師小小的驚喜。

在幼兒進行第一次紙杯游戲時,教師沒有介入,只是在不斷地觀察、記錄孩子們的游戲情況,如材料論:為什么用紙杯搭建的東西容易倒?用積木搭建的東西有那么容易倒嗎?為什么?怎樣保護用紙杯搭建的作品?以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紙杯的特性及搭建作品容易倒的原因,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結合顏色,花樣建構

紙杯游戲規(guī)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深入。一次,一位家長來班里助教.與幼兒一起欣賞了日本畫家草間彌生的“點點畫"。于是,孩子們突發(fā)奇想,要給杯子也畫上點點。教師立即滿足幼兒的需要,投放了一部分杯子供幼兒涂色。經過幼兒的勞作,這些杯子變身為了各種彩色。五顏六色的杯底或杯身給孩子們的游戲增添了很多可變性和趣味性,孩子們的游戲變得更加豐富了。佳佳、樂樂、婷婷在建城堡時用了兩種杯底顏色不一的杯子,一層黃一層紅,而在建城堡通道時則一個黃一個紅地間隔排列?;刍矍擅畹乩帽椎募t色,在杯身上畫上五官,使之幾分鐘變身為“小紅帽衛(wèi)士”。還有揚揚、松松等七八個孩子利用各種有色、無色的紙杯搭建了“超級大城堡”。

多彩的紙杯不但激發(fā)了幼兒的游戲熱情,也帶給幼兒的游戲無限的可能,排序、集合、分類等學習活動也在游戲中自然而然地發(fā)生。杯子有了色彩以后,教師的觀察點也有了變化,著重觀察、比較、記錄在杯子無色和有色兩種情況下幼兒游戲的不同效果和創(chuàng)意,了解有色彩的紙杯給游戲帶來了什么效應(如游戲興趣的提高、探究領域的增多、作品內容的豐富等)。游戲后,教師還組織幼兒交流了對游戲材料變化的感受,一起欣賞了帶有點點的各種創(chuàng)意作品,鼓勵幼兒更加大膽地想象、創(chuàng)造。同時,教師還利用杯子的色彩、大小引導幼兒分類。

五、增加輔材,借物建構

隨著游戲的不斷開展,有一天,教師突然發(fā)現(xiàn)孩子們結合玩具架、椅子、桌子搭建出了更大更復雜的立交橋、海洋公園等作品。有些孩子搭寶塔時還用了立體三層、錐體、橫向搭建等方法,思路越來越廣……

紙杯游戲仍在繼續(xù),孩子們的興致仍然高漲?;仡櫷婕埍螒虻恼麄€過程。我們認為孩子們之所以對紙杯游戲熱情不減,并能夠持續(xù)地搭建出高水準作品,以下兩個方面非常關鍵:

第一,幼兒具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探索、創(chuàng)造的空間。

此次紙杯游戲來源于幼兒的自發(fā)興趣——翔翔自制的啤酒桶,教師抓住這個興趣點后,嘗試投放了一些紙杯,結果引發(fā)了幼兒的一系列自主行為:自主選擇材料和游戲伙伴,自主構思游戲主題,自主發(fā)展游戲情節(jié),自主解決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難,充分體現(xiàn)了游戲是幼兒自發(fā)、自主、自由的活動的特點。

第二,教師充當了真正意義上的觀察者、支持者。

我們的許多教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但不經意間常常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指揮者、控制者。在紙杯游戲中,教師幾乎不直接干預和介入幼兒的游戲,而是退位于幼兒背后,密切關注幼兒的游戲進展,給予必要的支持。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重點做了這幾件事:第一,欣賞幼兒的游戲。仔細觀察記錄幼兒的游戲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亮點和問題。第二,在幼兒求助時給予適當幫助。第三,在每次游戲結束后,組織幼兒觀看游戲錄像,欣賞創(chuàng)意作品,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游戲中的亮點和問題,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無疑,這些做法既給予了幼兒自主游戲的空間,又對幼兒的游戲進行了有效引導,推動了幼兒游戲的發(fā)展。

淺議幼兒園區(qū)域游戲活動


淺議幼兒園區(qū)域游戲活動

摘要:我園在區(qū)域游戲活動的創(chuàng)設、指導中,從幼兒出發(fā),強調自主快樂地學習,通過與活動區(qū)域中環(huán)境、材料的互動,加強教師的個別指導,從而達到實實在在地促進每個幼兒個性全面發(fā)展的目標。首先從幼兒的學習生活需要出發(fā),因地制宜地創(chuàng)設適宜的物質環(huán)境;其次投放豐富開放的材料,促進幼兒自主性學習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再者加強教師的個別指導,促進幼兒個性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區(qū)域活動 環(huán)境 材料 教師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發(fā)展水平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活動環(huán)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與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要方式的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活動。區(qū)域游戲活動立足于幼兒,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發(fā)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也是進行個別化教育的最佳手段。與集體教育活動相比,區(qū)域游戲活動以其組織形式的靈活、活動內容的豐富,而有力地推動著幼兒教育向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向發(fā)展?!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教育應該尊重幼兒的發(fā)展適宜性,開展主動性學習?!爆F(xiàn)在,這一理念已經深入幼兒園教學、游戲的各個方面,那么,如何在實踐中更好地引導幼兒自主快樂地學習呢?針對這一問題,我園從幼兒的學習生活需要出發(fā),強調讓幼兒自主快樂地學習,通過與活動區(qū)域中環(huán)境、教師、同伴的互動,從而達到實實在在地促進每個幼兒個性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一、從幼兒的學習生活需要出發(fā),因地制宜地創(chuàng)設適宜的物質環(huán)境

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與其發(fā)展相適應的區(qū)域游戲環(huán)境,能給幼兒營造一個更為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我園在創(chuàng)設區(qū)域環(huán)境時首先從幼兒的學習生活需要出發(fā),整體考慮后各班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開放式與間隔式相結合,并充分利用陽臺、樓梯拐角等空間增加幼兒活動區(qū)域的場所。由于我園午睡室采用活動室閣樓的形式,因此給幼兒的活動區(qū)域留出了相對充足的空間。

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fā),為其創(chuàng)設了角色區(qū)、探索區(qū)、美工區(qū)、音樂區(qū)、閱讀區(qū)和運動區(qū)等不同形式的區(qū)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利用墻面,讓墻飾成為幼兒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主要以幼兒參與為主,充分調動積極性,讓他們與環(huán)境產生互動。例如:在“我喜歡的動物”主題活動中,老師將主墻面設計成了春游時參觀動物園的背景,由幼兒繪畫自己喜愛的動物以及和父母一起收集的動物郵票而成。我們將運動區(qū)域設置在走廊外,在地面畫上了各種圖形和格子、字母、數字等,貼上寫有數字的小花,孩子們可進行跳躍運動。各班利用櫥柜、桌面及窗臺、廢舊材料等,做好隔斷,根據幼兒活動的需要和特點布置成封閉的、半封閉的、開放的活動環(huán)境,既能使活動不受干擾,又能滿足不同個性幼兒的需要。如在“周圍的人”的主題活動中,我們利用隔斷,把教室創(chuàng)設成一個個類似居住的小區(qū)環(huán)境,其中有開放的面包房,也有較封閉的兒童醫(yī)院等,讓幼兒的活動既能獨立開展又能相互聯(lián)系。教室上空吊掛了各種具有教育性和裝飾性的物品,如:“春天來了”主題活動中,我們在屋頂掛了多根柳條,將孩子們和家長自制的迎春花和樹葉吊掛起來。小小的自然角里,盛開的旱水仙、仙客來,嫩綠的綠蘿、山芋苗,再加上靈活的小魚、小蝦,共同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豐富而鮮活的微型自然界;探索區(qū)里,天平、量杯、地球儀、放大鏡等都成了幼兒了解自然、認識世界的操作器材,孩子們一次次的探索、操作,不斷地激發(fā)了更多的智慧火花。

二、投放豐富開放的材料,促進幼兒自主性學習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自主性學習與創(chuàng)造活動自然是離不開操作材料的,操作材料是開展游戲的物質保證,也是豐富游戲內容、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必要條件。豐富開放的材料可直接關系到幼兒活動的質量,能使孩子盡興、盡情地“研究”他們的世界。如把一些泡沫、碎布、貝殼、樹葉、空瓶、紙盒等廢舊材料,投放到操作區(qū)后,孩子們會把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在他們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小手中變化莫測,轉眼間會被制作成娃娃、汽車、蝴蝶、螃蟹等他們所喜愛的玩具,在制作過程中體驗成功和快樂。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甚至同一年齡的孩子,他們之間也存在著能力上的差異,并且發(fā)展速度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在提供材料時,既考慮到“吃不了”的孩子,還兼顧到“吃不飽”的孩子,使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獲得發(fā)展。如孩子剛升入中班以后,為了有助于孩子學習使用筷子和促進小肌肉的發(fā)育,我們設置了“練習使用筷子”的內容,根據孩子的不同水平分成①夾海綿蔬菜②夾蕓豆③夾黃豆三個不同層次,按難易程度分裝在三個小筐內,同時在最簡單的小筐上貼上一顆五角星,表示這是最簡單的,依次貼上兩個、三個五角星。這樣既能改變材料投放的無序、雜亂現(xiàn)象,又能使教師對哪個孩子達到何種水平做到心中有數。

單調、枯燥、一成不變的材料會使幼兒失去興趣,因此,我們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調整、補充。如在大班幼兒“蘇州園林真好看”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剛開始對在美工區(qū)中模仿畫漏窗很感興趣,可是畫了幾次后就覺得沒勁了。于是老師就提供了彩泥讓幼兒做花窗,之后又在美工區(qū)里添加了一些剪好的卷紙芯和鞋盒,請幼兒進行拼搭塑形,雖然一開始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經過多次的擺弄、嘗試,孩子們一下子來了靈感,“啊,這個像瓦片……” “看,我搭了一個太陽的漏窗!”“看我的,我搭的是花型漏窗!” ……美工區(qū)的孩子又興奮起來。隨著主題活動的深入,我們經過和幼兒的討論,又試著在美工區(qū)里增加了一些由基本幾何形體構成的大、中、小型的積木;金屬的、木制的操作材料、膠粒、插片等,還把一些廢舊材料也用于了我們的美工區(qū)活動。并鼓勵幼兒進行多種加工和操作,增加材料使用時的開放性,讓幼兒充分利用多種原材料進行加工,把這些原材料變成需要建構的具體事物,這樣既充實了游戲的內容,又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三、加強教師的個別指導,促進幼兒個性全面發(fā)展

要實現(xiàn)幼兒真正的自主性學習與創(chuàng)造,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計劃與支持,在幼兒制定了自己的“工作計劃”并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意愿,扮演好觀察者、引導者和鼓勵者,盡可能多的為孩子留出充分探索、質疑的時間和空間,激發(fā)幼兒不斷探索。

首先,首先教師要用尊重的態(tài)度來對幼兒的活動進行觀察,如:幼兒當前的興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兒這么做的原因,了解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有什么困難等等。了解了這些之后,不是急于介入指導,而是以間接指導的方式與幼兒進行互動,通過材料替換、假設問題的方法來引導幼兒去探索發(fā)現(xiàn)。例如:在搭建亭子的活動時,孩子們有的說:“老師,我們不知道用什么東西做亭子的柱子?!庇械恼f:“老師,這個頂怎么裝上去呢?”面對幼兒的困難,我們引導孩子們去材料箱找材料,自己嘗試想辦法,解決問題。最后,在孩子們的多次嘗試后,一座由魔法玉米搭建的屋頂、卡紙卷在吸管外做成柱子的亭子完成了。剛開始時,孩子們想用吸管做柱子,但是發(fā)現(xiàn)吸管太細,這時老師適時遞上的卡紙給了孩子們啟發(fā),幫助他們更好、更滿意地完成了柱子的制作。又如:在中班智力區(qū)探索排序的方法時,重點是要求幼兒自己尋找出物體間的規(guī)律,進行簡單地排序,好長一段時間的探索結果卻不外乎于AB、BA這幾種方法,幼兒的探索的熱情也慢慢地消退。這時,教師適時地介入幼兒的活動,指導幼兒嘗試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兒通過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可以根據物體的規(guī)律進行多種方法的排序。由此可見,教師的適時介入不僅拓寬了幼兒的探索途徑,更是提高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其次,教師要對幼兒抱有具有彈性的可變的期望,不要生硬地去搶幼兒的“球”,只在幼兒把“球”拋向自己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去接,并以適當方式把球拋回給幼兒,從而不露痕跡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如:我們在美工區(qū)中投入了許多大小不一的廢舊紙盒,鼓勵幼兒制作玩具。孩子們擺弄著各式各樣的盒子思索著,拿起筆添畫上眼睛、鼻子、嘴巴成為了盒子娃娃后,高興地展示給老師看,我在肯定幼兒的同時,啟發(fā)他們將盒子組合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玩具。孩子們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陸續(xù)制作出了手機、汽車、小轎車、卡車……。在這里,教師時刻關注幼兒的活動創(chuàng)意,對于幼兒只是單一的盒子繪畫造型給予充分肯定后,再引導幼兒進一步嘗試空間思維的探索,激活了幼兒天性中的大膽想象,從而取得了豐富的和更有價值的創(chuàng)作成果,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發(fā)展。

最后教師要以鼓勵、開放的評價,來促進幼兒自信心的發(fā)展和個性的張揚,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個別的過程評價中,我們根據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孩子進行不同的適當評價:能力強的孩子,評價是為了下次更高層次的活動,因此要激勵其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你這么聰明,下次肯定還能做出更好的、不一樣的作品,老師等著你的新作品哦!”,使其不滿足于現(xiàn)狀,追求更好的表現(xiàn)。而對一些能力相對弱一些的孩子,評價是為了其自信心與積極性的建立與提高:“喲,你今天真能干,這個問題都解決了,真棒!”“今天你的想法真不錯,等會兒小朋友肯定都會向你學習的!”在集體評價中,我們除了讓孩子展現(xiàn)各自的作品與個性外,更多的則是引起孩子的共鳴、分享成功的快樂(內容可以是孩子的作品、熱點、認識的障礙、難點、解決的辦法等等),開放性地展開一些討論,激發(fā)孩子繼續(xù)在活動中探索的欲望。

區(qū)域活動為幼兒的自主化學習和探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只要樹立正確的區(qū)域活動觀念,把區(qū)域活動作為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基本活動,不斷開拓活動空間,解放孩子,讓孩子們在玩中求發(fā)展,發(fā)揮區(qū)域活動的實效性,使每個區(qū)域真的活起來,那么個體素質的形成發(fā)展和提高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讓孩子們在自由選擇、自主探索中得到真正的發(fā)展。

以上的這些思考與探索,彼此相互相接,相輔相成,幼兒的個體活動與集體互動變得越來越有意義,我們將繼續(xù)地努力學習、回眸、反思、探索,以不斷的提高我園教師獨立駕馭區(qū)域活動的能力,使區(qū)域活動這一教育形式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發(fā)揮更有效的作用。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桌下 帳篷 醫(yī)院


多年來,四川成都市第十六幼兒園一直堅持開展關于游戲的研究。他們以“讓幼兒在游戲中玩出智慧、玩出自我、玩出自信、玩出創(chuàng)造,成為‘會玩、勇敢、自信、快樂的兒童’”為目標,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豐富的、有意義的游戲環(huán)境和條件,滿足幼兒的發(fā)展需要。幼兒在游戲中逐漸形成了專注、合作、分享等良好的學習行為和品質,體驗到了自己的力量,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在與小班幼兒共同生活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孩子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會自主學習,挑戰(zhàn)自我。他們身上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是一個個有自信有能力的探究者。觀察、解讀、支持幼兒游戲的過程,既是發(fā)現(xiàn)幼兒興趣、需要的過程,也是我們走進幼兒內心、獲得專業(yè)成長的過程。本文以一個小班幼兒開展的游戲活動為案例,分享我們的所思所想。

桌下娃娃家

●怪獸來了,快躲到桌子底下去

晨間游戲時,天天大喊:“怪獸來了,我們快躲起來!”達達、璇璇跟著天天鉆到了桌子底下。隨后,他們拿了一些海洋球、雪花片、紙筒等材料在桌子底下玩了起來。這樣的游戲持續(xù)了好幾天。

教師相信,孩子的行為背后一定隱藏著某種興趣或需要,所以,教師對于孩子的這一游戲沒有加以簡單制止,但一時還把握不準孩子鉆到桌子底下游戲的原由,所以準備作進一步的觀察和分析。

那天,教師為孩子們講了一個有關怪獸的故事,還提供了一些有關怪獸的圖書,但教師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后續(xù)游戲中并沒有涉及有關怪獸的內容。為此,教師又通過錄制孩子們的這一游戲視頻進一步解讀孩子們的游戲,發(fā)現(xiàn)他們的桌下游戲內容跟怪獸并不相關,“怪獸”只是他們鉆到桌下的一個理由,他們熱衷的是把玩具搬到桌底子下躲起來玩。

●我們有個大大的家了

那天,教師把班級所有的桌子拼在了一起,試探性地制造了一個半隱蔽空間。連續(xù)幾天,教師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這個大大的桌子底下玩起了娃娃家游戲。天天說:“我出去買點水果。”達達說:“我們可以在這里養(yǎng)寵物?!笨悼祮枺骸拔铱梢詠碜隹蛦?”璇璇說:“當然可以,請進!我請你吃水果,我家還有寵物呢!”至此,教師確定了孩子們是對在桌子底下開展這種半隱蔽私密空間中的游戲感興趣。

3月,乍暖還寒,涼涼的地面不是孩子們久待的地方。孩子的腿腳也大多露在桌子外面,面臨絆倒同伴或被同伴踩踏的風險。找一個替代的辦法!教師突然想到了孩子們并不陌生的帳篷,帳篷既能滿足孩子們在半隱蔽空間游戲的需要,也能延續(xù)他們的娃娃家游戲。于是,教師向家長發(fā)出了征集帳篷的信息。

初搭帳篷

◆帳篷被擠垮了

家長很快捐贈了2頂帳篷。那天,教師搭好了一個帳篷,孩子們爭先恐后地鉆進了帳篷,帳篷里瞬間擠滿了人。一次又一次,帳篷被扶起又被擠垮。璇璇果斷地把帳篷的門關上了:“不能進來了!”可是還是不斷有孩子想進去。

教師讓孩子們安靜下來,組織起第一次討論來,讓大家商量進帳篷活動的規(guī)則。教師先問璇璇:“為什么其他小朋友不能進來了呢?”璇璇回答說:“裝不下那么多人。”碩碩接口說:“人太多,帳篷會倒的?!笨劭塾终f:“帳篷垮了,就誰也玩不成了。”教師趁機問:“那怎么辦呢?”碩碩說:“可以再搭一個帳篷!”看來孩子們在遇到困難時并未像教師設想的那樣會馬上建立規(guī)則,而是有自己的解決方法,教師決定采納他們的方法。

●我們自己搭帳篷

于是,教師拿出另一個帳篷,但想著孩子大多剛滿三歲,決定仍然替他們搭好這頂帳篷,沒想到,孩子們這回強烈要求自己搭。“我看爸爸搭過,要把管子穿進帳篷里。”“我家就有帳篷,要把管子穿好撐起來。”“我跟爸爸媽媽出去玩就住過帳篷,我沒有搭過,但我可以學習。”

此時孩子們的興趣已從在帳篷里玩轉移到搭帳篷了,雖然教師并不相信小班孩子可以獨立搭好帳篷,但決定尊重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嘗試一番,并期待他們能由此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

這是一頂需要穿三根管子才能搭建起來的帳篷,碩碩和扣扣剛把帳篷拉起來,璇璇就鉆了進去,碩碩和扣扣著急地一放手,帳篷就倒塌了,就這樣,孩子們反復搭了兩三次仍沒有成功,看起來孩子們有些心急而不夠理智了,于是教師便組織他們開展了第二次討論。教師問大家:“帳篷怎么塌了呢?”碩碩說:“管子還沒有穿進去,中間沒有立桿!”扣扣說:“應該有個人把上面提起來,另一個人來穿管子!”璇璇說:“要合作才行!”于是,康康提著帳篷,璇璇負責穿管子。可穿了很久,璇璇只穿進了一根管子,帳篷仍然撐不起來,孩子們開始失去耐心。

孩子們的失敗在教師的預料之中。孩子們只有搭帳篷的間接經驗,大肌肉小肌肉的發(fā)展水平都還不足以支持他們一次性完成這樣具有挑戰(zhàn)的任務。

●我們試試工具吧

正當璇璇為撐不起帳篷發(fā)愁時,碩碩從娃娃家里拎來了工具箱:“搭帳篷需要工具,我爸爸就是用工具搭的。”達達說:“這樣肯定可以,小豬佩奇的爸爸就是用榔頭釘帳篷的?!庇谑?,孩子們拿起玩具榔頭、鉗子、螺絲刀等工具,開始在帳篷頂面敲敲打打起來。

孩子們的“理論”天真幼稚,雖然教師明白孩子們這樣使用工具根本無益于帳篷的搭建,但沒有制止,而是給予孩子積極思考、大膽嘗試的機會,以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孩子們就這樣沉浸在反復敲打帳篷的樂趣中,似乎忘記了敲打的目的。顯然,孩子們的興趣已從搭建帳篷轉移到了玩工具上來了,這很符合小班孩子的特點,他們探究的目的性并不是很強的,目標容易轉移,而且容易沉浸在簡單動作的重復上。待孩子們略顯滿足之后,教師嘗試將孩子們的注意力重新引向問題解決上,于是發(fā)起了第三次討論。教師問大家:“你們用工具敲,帳篷立起來了嗎?”孩子們說:“沒有?!苯處熥穯枺骸盀槭裁茨?”孩子們無人能作出回答,顯然,孩子們不理解其中的關系。

●我們合作搭帳篷

孩子們在繼續(xù)思考。達達說:“工具沒有用,還是得把管子穿進去才行?!辫f:“對,剛才我們只穿了一根管子,帳篷肯定立不起來。碩碩,你幫忙拿著帳篷的上面,我再來穿?!庇谑?,孩子們有了第一次合作。此時,班上年齡最大的璇璇成了這個搭建帳篷團隊的領導者,她自信、主動、不急躁、有想法、會組織,孩子們很信任她。

穿了兩根管子,眼看帳篷就要立起來了,孩子們又一窩蜂地往帳篷里鉆了,帳篷不停地晃動起來,璇璇說:“還有一根管子沒穿好!”,她很生氣。

小班幼兒想問題做事情更多是從自我中心出發(fā)的,還不太會考慮他人的感受。這樣的矛盾沖突正是讓他們學習同理心、學習合作的契機。于是,教師叫停了游戲,組織了第四次討論,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璇璇生氣了,感受自己的行為給璇璇帶來的困擾,學習站在璇璇的立場思考問題,學習彼此傾聽。教師問大家:“璇璇為什么生氣了?”“我們太吵了。”“我們不該擁擠?!辫仓v了她生氣的理由:“這個帳篷要穿三根管子,現(xiàn)在還有一根管子沒穿進去,這樣帳篷還是會倒塌的!”教師總結道:“合作就是要大家一起努力,然后一起分享,你們能等穿好了再進去嗎?”孩子們紛紛點頭。

過后,孩子們再次合作搭帳篷,有的拉住帳篷頂讓帳篷立起來,有的拉住帳篷身體不讓帳篷搖晃,有的拿起管子后端助力璇璇穿管子,還有的主動擔任秩序維護者,提醒旁觀的小朋友不要靠近。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帳篷終于搭建起來了。這個成功體驗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

在以后的日子里,搭帳篷成了娃娃家游戲最重要的內容。孩子們每天都井然有序地分工搭建帳篷,越搭越熟練。孩子們的表現(xiàn)超出了教師的預期,其實小班幼兒也有合作學習的能力,關鍵是看教師是否相信幼兒能合作,是否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合作的機會,是否能耐心等待幼兒,讓幼兒慢慢學會合作.是否能有效引導幼兒學會合作。

●我們學習遵守規(guī)則

吃完早飯,璇璇和幾個小伙伴又開始搭帳篷。可倫倫不停地搖晃帳篷,讓孩子們無法順利搭建,大家開始急躁起來。教師問倫倫:“你為什么要一直搖晃帳篷?”倫倫說:“我想進去玩?!边_達說:“只有搭帳篷的小朋友才能進去玩?!眰悅愅獠辉贀u帳篷,但也沒有參與搭建。

后來,帳篷搭好了,孩子們都進去玩了,倫倫卻在一邊哭泣起來,原因是他沒有參與搭帳篷而不能進去玩,有小伙伴在一旁安慰倫倫。遵守共同約定的游戲規(guī)則,是孩子順利加入同伴游戲的前提,這是需要體會和學習的。相信倫倫被同伴拒絕的經歷會讓他懂得這個道理,并學習融入團隊的技能。

●用自己的方式融入游戲

這天,小米來晚了,她非常清楚沒有參與搭建帳篷是不能進去玩的.于是她來到帳篷門口喊著:“打雷了,下雨了?!蓖瑫r把頭伸向帳篷問里面的伙伴:“我可以進來玩嗎‘?”但孩子們拒絕了她。

小米并沒有因此而沮喪,她自言自語道:“太陽出來了,我不進來了!”調整好情緒后,小米又說:“怪物來了,怪物來了,我可以進來嗎?”孩子們仍以相同的理由拒絕了她。

接著,小米開始給帳篷里的小朋友送東西,一會兒送飯,一會兒送玩具,想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到帳篷里小朋友的游戲中。

小米既要遵守規(guī)則又想參與游戲的過程充滿了學習的機會:一是她試圖通過制造“躲雨”“躲怪獸”的情景進入帳篷,二是反復被同伴拒絕依然樂觀、堅持.三是嘗試以與同伴互動的方式努力加入同伴游戲??梢姡螒蛑信龅降睦щy正是幼兒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契機。

再搭帳篷

一天,有個孩子對教師說:“帳篷太小了,我也想進去玩,可是都沒有位子了,可以再給我們一個更大的帳篷嗎?”孩子的興趣是支持孩子深入探究的內驅力,教師決定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搭建方法完全不同的新帳篷。搭建這個新帳篷時,孩子們需要先分清帳篷身、帳篷頂,把帳篷身體打開擺正立起來,然后打開帳篷頂,將其與帳篷身體連接起來。教師相信孩子們有了合作經驗的支持,定能接受這一新的挑戰(zhàn),這也是他們需要的遞進式學習。

●學習看說明書搭新帳篷

新帳篷是長方形的,由于孩子們的經驗還停留在之前的圓形帳篷,他們嘗試了好久,帳篷仍然東倒西歪立不起來,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帳篷的底部在哪里,不能擺正這個帳篷底。雖然孩子們碰到了困難,但教師沒有急于介入,因為孩子們表現(xiàn)出的搭建耐心和通力合作讓教師對孩子們充滿期待。

這時,天天發(fā)現(xiàn)裝帳篷的袋子里有說明書:“這里有圖,我們可以看圖來搭?!焙⒆觽冮_始研究起說明書來。天天說:“這個帳篷不是圓的,是長方形的,它的頂也像真的房頂一樣?!睒窐氛f:“這個帳篷和我們以前搭的不一樣?!贝T碩說:“我們要搭成像圖片上的這樣才算成功!”

孩子們重新把帳篷擺在地上,對照著說明書區(qū)分出了哪一部分是帳篷的身體,哪一部分是帳篷的頂部,并商量決定要先把帳篷身體立起來。幾個孩子負責扶著帳篷身體的一邊,通過反復看說明書,他們知道尖的部分要朝上。就這樣帳篷身體很快穩(wěn)穩(wěn)地立起來了。

孩子們接著開始搭帳篷頂,可是因為身高的原因,他們無法把帳篷頂放到帳篷的身體上去,反復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教師見狀,便幫忙將帳篷頂放了上去,可是一放上去它就滑落,反復多次依然如此,孩子們覺得很奇怪。璇璇圍著帳篷看了一圈,指著帳篷身體與帳篷頂之間的連接處,興奮地告訴大家:“這里有好多扣子,要把它們扣起來才行!”邊說邊演示起來。因為先前娃娃家就有用于鍛煉手眼協(xié)調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的扣扣子操作材料,孩子們馬上遷移了已有經驗,齊心協(xié)力搭好了帳篷。

就這樣,教師通過及時回應幼兒,并通過材料的投放向幼兒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從而將幼兒的探究引向了深入。

讓新帳篷不倒

帳篷是搭好了,但孩子們發(fā)現(xiàn)大家一進去帳篷就會被擠倒,根本沒辦法在里面游戲??吹綌D在帳篷里東倒西歪的孩子們,教師決定組織大家再次討論,一起想辦法怎么讓帳篷不倒,期望孩子們再次接受新的挑戰(zhàn)。

●方法一:放小球與雪花片

借鑒之前行之有效的看說明書搭帳篷的經驗,諾諾仍然想通過說明書尋求辦法:“你們看說明書,好像要往帳篷里面放海洋球,帳篷才不會倒!”其實,說明書上的海洋球只是裝飾。只見孩子們馬上找來游戲區(qū)里的海洋球往帳篷里放,可是帳篷仍然倒了。

教師見狀,引導孩子們進一步深入思考:“為什么要往帳篷里放小球呢?”諾諾說:“說明書上是這樣畫的!”涵涵等幾個孩子說:“帳篷下面要放東西,帳篷才能穩(wěn)?!边_達說:“底部要重,帳篷才可以站穩(wěn)?!痹瓉砗⒆觽儞碛械撞吭街卦椒€(wěn)的已有經驗。于是,教師進一步提問:“為什么放了小球還是倒呢?”諾諾說:“可能球不夠多,要多放一點,最好再放點雪花片?!庇谑牵⒆觽冇址湃肓艘恍┬∏蚝脱┗ㄆ?,可帳篷還是倒了。璇璇說:“我們再想想其他辦法?!?

●方法二:分腿坐

孩子們一時看上去一籌莫展了。為了維持孩子們探究的興趣,支持活動的持續(xù)深入開展,教師決定引導孩子們聚焦到核心問題上來:“達達說要讓帳篷的底部重一些才行,那怎么才能讓底部變重呢?”孩子們立馬想各種辦法:“把桌子放進去?!薄鞍崾^進去?!薄胺藕芏嗪芏鄸|西進去。”……最后大家決定試試璇璇提出的“找?guī)讉€小朋友分腿坐在帳篷里”的辦法。達達、悠悠、銘銘小心翼翼地進入帳篷,先坐好,再把腿分開,這次帳篷確實沒有倒,還很穩(wěn)當,大家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但很快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一是分腿坐的孩子只能坐著玩,如果一移動身子或躺下,帳篷就會倒。二是帳篷里面全是分開的腿,其他孩子沒法在里面游戲。最終大家認為這個辦法不是最好的辦法。

●方法三:墊毯子

看上去,孩子們有點沮喪,教師正想著怎么啟發(fā)孩子們,璇璇抬起頭來問我:“娃娃家的帳篷和這個一樣,為什么娃娃家的帳篷不會倒呢?”教師趕緊鼓勵孩子們自己去觀察發(fā)現(xiàn):“是呀,你們去看看有什么不同。”孩子們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反復看了很久,終于發(fā)現(xiàn)帳篷里墊有一塊像地毯一樣的軟墊,這是孩子們平時鋪在地上玩結構游戲時用的軟墊。于是,孩子們學樣把墊子鋪在了新帳篷的底部,新帳篷穩(wěn)穩(wěn)地站起來了,帳篷里的游戲總算可以開始了。

孩子們探究讓新帳篷不倒的過程讓教師深刻體會到:困難正是孩子們學習的機會。作為教師,應該給予幼兒遷移與運用已有經驗或大膽猜想并驗證的機會,這正是發(fā)展幼兒探究能力的契機。

帳篷醫(yī)院游戲的萌發(fā)

至此,班里有了三頂帳篷,孩子們沉醉于玩熟悉的娃娃家游戲。

一天,一只“兔子”到娃娃家做客時說:“我生病了,發(fā)燒了?!薄皨寢尅遍_始為“兔子”量體溫、看病。接下來的日子里,每天都有生病的“兔子”去娃娃家看病,帳篷就在“娃娃家”和“帳篷醫(yī)院”之間不斷切換。

慢慢地,孩子們開始用積插玩具等制作體溫計、針筒、聽診器,給病人貼“退燒貼”、按摩、打針,醫(yī)院游戲現(xiàn)出雛形。目前,孩子們對帳篷里的醫(yī)院游戲依然很著迷。教師也被這群如此富有游戲精神的孩子們感動著,思考著后續(xù)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們的游戲……

反思與啟示

1.懷著敬畏之心去發(fā)現(xiàn)兒童的興趣和需要

關注幼兒的生活和游戲,對幼兒始終懷有敬畏之心是發(fā)現(xiàn)幼兒興趣的前提。本活動不是教師預設的,而是教師根據幼兒的游戲行為作出相應的價值判斷后不斷生成的。我們相信幼兒的一切行為都是有原因的,都反映了他們的某種興趣或需要,正是這種信念引導我們去走近幼兒,解讀幼兒。當幼兒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強烈的內部動機會促使他們投入極大的熱情,表現(xiàn)出極強的主動性,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體驗到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因此,在支持幼兒持續(xù)探究的過程中,把握與追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至關重要。

2.心中要有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地圖

在觀察、解讀幼兒的過程中,我們既要以一般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思維水平為依據,又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本案例讓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到,小班幼兒的探索不是那么有目的性的,他們的興趣容易發(fā)生轉移,容易受同伴的影響,因此,教師的及時接納、介入、引導非常重要。只有知道幼兒需要發(fā)展哪些知識或技能以及相關的學習品質,了解幼兒既需要自我建構也需要社會建構,才會在幼兒探究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去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比如在本活動案例中,引導幼兒學習遵守游戲規(guī)則、與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積極嘗試和思考、遇到困難要堅持到底等都成了幼兒的學習內容,所以,教師心中要有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目標,也即心中要有與幼兒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學習與發(fā)展地圖,從而在一日生活中靈活把握教育契機,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

3.抓住各種有益于兒童探究的問題情境

幼兒的主動探究和學習是從產生疑惑并試圖解決問題開始的。從本活動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精彩的學習幾乎都發(fā)生在幼兒面臨困難、產生疑問、解決問題之際。只有真實的問題情境才能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潛力,幼兒每一次面臨困難、解決問題時都能調動已有經驗,獲得新的知識經驗,積累集體生活的智慧。因此,教師要隨時關注、把握活動的走向,抓住恰當的時機引發(fā)幼兒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幼兒的思考,讓幼兒的探究更加聚焦,從而讓幼兒獲得有效的學習與發(fā)展機會。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規(guī)則與創(chuàng)新


在中國的幾乎所有大小城鎮(zhèn),“棋牌室”隨處可見,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在所謂的“棋牌室”中,沒有“棋”只有“牌”。究其生發(fā)之因,則頗耐人尋味,似與規(guī)則和創(chuàng)新有關,寓意著人們的追求取向,對當今教育有著重要的警示。

棋類游戲具有較強的規(guī)則意識。中國象棋有32枚棋子,將有將法,兵有兵招,千古不變,圍棋亦如是。這些棋類游戲的共同特點是,一局終了,重新開始,大家又回到同一個起點上來面對相同的棋盤,依循相同的規(guī)則行棋;水平差的,即使殫精竭慮,依然沒有什么獲勝的機會。與棋類相比較,牌類則有較多的創(chuàng)新。作為游戲的撲克和麻將,雖然也有固定的張數,但各地有各地不同的玩法,變化多端,新規(guī)疊出??v觀當下社會大眾娛樂的興趣愛好變化,喜歡“棋類”的人越來越少,大家更喜歡玩的是“牌類”。究其因,就在于牌類游戲中,一局終了可以重新洗牌,即使水平略遜一籌,只要拿到一手好牌,就可以有贏得勝利的機會。

娛樂遠離“棋類”而親近“牌類”這一變化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提醒:在人們希望擁有更多機會、渴望更多自主權力的當下,教育究竟應該為未來做怎樣的準備?我們應如何在規(guī)則與變化中保持平衡?我們將如何回應創(chuàng)新意識的喚醒、創(chuàng)新能力的挖掘、創(chuàng)新活動的呼喚?

教育要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力

在強調對基本社會規(guī)則遵守的前提下,教育需要培養(yǎng)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有兩層涵義,一層是為整個社會、文化帶來有價值的變革;另一層是對個人而言,是指給個人帶來的新經驗。通俗地說,凡是解決前人未能弄清的問題,改變前人已認定的東西,提出前人未能解決的問題的辦法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而在已知的基礎上去探求未知,創(chuàng)造新知,改變已知的進程與結果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不管是哪個層面上的創(chuàng)新意義,都離不開對傳統(tǒng)的繼承。

在倡導終身學習的今天,學校教育在傳承先人智慧的同時,更需要的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性學力與創(chuàng)造性學力。季羨林先生曾說:“一個文化,不管在某一時期內發(fā)展得多么輝煌燦爛,如果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又沒有外來的新成分注入,結果必然會銷聲匿跡?!碑斚碌幕A教育中,因為受制于未來應試的考量,基礎性學力的培養(yǎng)著力過多,也過猛,而發(fā)展性學力與創(chuàng)造性學力的關注不夠。學生每天都要做題,而學習中的問題,大致都是提供一定的情景(條件),學生借助于一定的方法來獲得結論,即情景(條件)一方法一結論。在我看來,方法的來源與應用,即創(chuàng)新思維與實踐能力,遠比方法本身重要。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情景一方法”環(huán)節(jié)。課堂應該暴露知識的形成過程,暴露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而現(xiàn)實的課堂里,得出方法的過程總是相對簡單生硬,而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在“變式訓練”上。把已知的方法“炒熟”固然重要,但會占據大量時間,會造成學生思維定勢,會增強學生的依賴性,會導致學生厭惡學習。波利亞認為:“貫穿在任何科學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思維過程,主要是合情推理?!敝挥袕摹耙阎獥l件”和“問題情境”的分析,到得出方法的思維過程,體現(xiàn)出一種相對的確定性和必然性,學生才不會感到突然和害怕。一味的方法操練,與大棚蔬菜、45天的速成雞沒有什么兩樣,反映出人們的急功近利。長此以往,我們永遠只能等著別人發(fā)現(xiàn)公式,掌握核心技術,而我們只是運用公式,培養(yǎng)“操作工人”,生產“貼牌產品”。

教育更應遵道而行

敢于打破既定的規(guī)則、善于展現(xiàn)靈活的變通,這固然有利于個人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揮,但也為社會的發(fā)展埋下了隱患。因為這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人們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的投機心理。

在大力倡導創(chuàng)新的今天,教育者更要明白不是所有的規(guī)則都可以打破的,不是所有的規(guī)則都適合創(chuàng)新。社會基本規(guī)則是人類的共識,是維系人類有序生活的基礎,是人類相互誠信的前提。這些規(guī)則不但不可以打破,而且應該加強遵守的力度,如對個體生命的敬畏,對個人隱私的尊重,對既有契約的遵守等。不能因為在既定規(guī)則內比不過別人,就寄希望于游戲規(guī)則的改變,而是要積極地通過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

教育的道理都是古老的大道理??鬃釉缭谥袊`社會末期就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他倡導所有人不論貧富、貴賤、善惡、智愚,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當時,只有貴族階層才能接受教育,而孔子開辦私學,廣招學徒。所招收的學生中,既有像子貢這樣的貴族子弟,也有像顏回這樣交不起學費的寒門之子,充分體現(xiàn)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大眾性和教育對象的普適性?!坝薪虩o類、因材施教”的內涵十分豐富,這是千百年來經過歲月的淘洗后沉淀下來的教育準則,倘若我們能夠依循于此,就不會有太多的“齊步走”,就不會有太多的童心提前“硬化”。依據多元智能理論,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有的擅長形象,有的擅長動手……可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偏重于邏輯,總是把孩子依照邏輯能力來分成三六九等,總是重科學輕人文,總是醉心于對學生時空的占領,一味放縱提升分數的才能,而忽視對學生心靈的培養(yǎng)。

每個人的成長發(fā)展足跡是不同的,但人的成長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教育應遵道而行。我以為,教育的“道”就是兩條,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如果規(guī)律是求真的結果,價值是向善的追求,那么教育就應該是求真、向善、尚美的事業(yè)。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長期的貧窮,人們總是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只顧“術”的變換創(chuàng)新,缺乏“道”的堅守。在這樣的背景下,高品位文化的生存空間被大幅收窄,只有現(xiàn)實的取向,沒有終極的關懷;就學校而言,所有的競賽、保送、加分、自主招生,都會演變成學校的沽名釣譽,家長的賭博,甚至演變成權力的附庸。作為教育人,在這浮躁的社會現(xiàn)實里,應該有所堅守。在規(guī)則面前要保持一份敬畏,在機遇面前要保留一份淡定。

規(guī)則和創(chuàng)新看似矛盾,實則是辯證的。從規(guī)則來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就是繼承必須繼承的規(guī)則,打破可以打破的規(guī)則,完善能夠完善的規(guī)則,從而實現(xiàn)在規(guī)則中尋找突破,突破后創(chuàng)造新的規(guī)則。故,創(chuàng)新有道,乃規(guī)則之化!對尚處于知識積累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渴求卓越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持之以恒的行動更是創(chuàng)新的保證!為了我們的將來,我們應該在規(guī)則中求生存,在創(chuàng)新中謀發(fā)展。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搖鈴鐺》等


《搖鈴鐺》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聽聲音記數,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心算能力;

2、發(fā)展幼兒的聽覺系統(tǒng)、記憶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游戲內容:

1、在游戲前準備鈴鐺一個。

2、家長拍手引起幼兒注意,并問"我拍了幾下"引起幼兒游戲興趣。家長說"好,你注意聽,拍完我要問拍幾下。"幼兒回答正確后家長說"我現(xiàn)在敲鈴"敲一回,問一回。然后讓幼兒敲鈴,并說出自己敲了幾下。

游戲指導:

1、鈴聲不宜過大,以免影響幼兒的聽覺系統(tǒng)。

2、盡量讓幼兒敲鈴,邊敲邊說出敲了幾下,提高幼兒的游戲興趣。

二、《看誰數得對》

游戲目的:

1、使幼兒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義;

2、訓練幼兒的聽覺能力、反應能力、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內容:

1、家長準備小貓、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張(可自選)。

2、家長先拿出小貓卡片說:你們是小貓,先叫幾下(幼兒會叫"喵、喵")現(xiàn)在我們做游戲。我說小貓叫一聲,你就叫"喵",我說小貓叫2聲,你就叫"喵、喵",依次說到4聲。做完游戲后,家長和幼兒對換角色繼續(xù)下去。說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繼續(xù)游戲,直到幼兒熟練掌握。

游戲指導:

1、游戲時,幼兒叫聲不對,家長可以引導幼兒。不能直接叫所要的聲數。

2、此游戲可以多個小朋友一同進行?!?/p>

三、《看誰的記憶里強》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數數的能力,強化實物點數的能力;

2、鍛煉幼兒的記憶力及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游戲內容:

1、準備1個蘋果,2個皮球、3個梨、4個橘子;報紙若干張(其他幼兒熟悉物品皆可,家長可據情況引申)。

2、家長將準備好的物品散亂的放在桌子上,讓幼兒向后轉,等家長用報紙把這些物品覆蓋起來布置好之后,再請幼兒轉過身來坐好。游戲時,家長對幼兒說"報紙下面覆蓋了許多樣小物品,把報紙掀開之后,很快的看幾分鐘,并要記住這許多物品的名稱和個數"說完后,就打開報紙,讓幼兒仔細觀察約3分鐘,然后用報紙遮蓋起來。最后讓幼兒把物品一件件的說出來,有幾個同類物品要說出同類物的總數??词欠裾f得多,說得對。

游戲指導:

1、家長布置物品時,幼兒不許回頭窺看。

2、物品的體積不要太大,以小物品為宜,而且是幼兒認識并能叫出名字的。

3、觀看的物品根據幼兒的反應能力,可多可少,難度提高。比如:兩個蘋果、三個梨、三塊積木、四只筆。

4、可以請小朋友來家中一同玩游戲。看誰說得多,看誰說得快?!?/p>

四、《小貓釣魚》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點數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準確的判斷力。

游戲內容:

1、家長先要準備好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

2、家長告訴幼兒。"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幼兒拿起釣桿開始釣魚(這種玩具是一直轉動的,而且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可以鍛煉幼兒)當幼兒釣到一條時,家長就問"釣到幾條?"幼兒會回答"1"條。當幼兒再釣到一條魚時,家長說"一條與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幼兒回答"2條"。第三條時引導幼兒說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當幼兒釣到第4條魚時,家長問幼兒:一共釣了幾條魚?并且讓幼兒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說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條魚"。

游戲指導:

1、幼兒釣魚時,家長要鼓勵幼兒不慌不忙的釣魚,鍛煉耐心。對于釣不到魚的幼兒,家長可以手把手的幫助。

2、幼兒在達到游戲目標時,若有興趣,把魚放在里面重新進行。 

五、《卡片數字游戲故事》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對數字大小的認知能力。

2、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內容:

這個數字游戲故事,可以在睡前也可以在飯后散步時??梢院蛯殞氶_始講了:

小蜜蜂,小蝴蝶,小蜻蜓比賽誰飛得快。

開始,它們不相上下,分不清誰飛得最快。

突然,小蝴蝶驚叫一聲,摔了下來。"你怎么了?"小蜜蜂,小蜻蜓連忙停下來,關切地問。

原來,剛才小蝴蝶不小心撞在一根樹枝上,翅膀受傷了。小蜜蜂,小蜻蜓替小蝴蝶包扎好傷口,讓它好好休息。"都是我不好,害得你們也玩不成了。"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說。"沒關系,我們在這里也可以玩的。"小蜻蜓說:"讓我們來玩卡片游戲吧。"小蜻蜓找來四張硬紙,在每張硬紙上分別寫上:1,0,5,2,這樣便組成了四張卡片。"我們怎么玩呢?"小蜜蜂,小蝴蝶同時問。

小蜻蜓想了想,出的題分別是:

1)用這幾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大的數。

2)用這幾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小的數。

3)用這幾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數?

4)用這幾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數?

(這題中的數字任選,看寶寶年齡)寶寶也來和小蜜蜂,小蝴蝶一起來想一想吧,看看你快還是小蜜蜂小蝴蝶快。

游戲指導:

關于這個數字卡片游戲,可根據寶寶的年齡來選數字定難易程度。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管子總動員


游戲材料不僅能豐富幼兒游戲的內容和形式,還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游戲動機和游戲構思,引起幼兒的游戲聯(lián)想和游戲行為。為了激發(fā)幼兒與材料積極互動,從而獲得自主的體驗和經驗的提升,教師需要在投放材料時客觀地觀察幼兒的游戲,較為準確地去判斷、把握幼兒現(xiàn)有的經驗和發(fā)展需求。我們在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管子總動員”時,追隨幼兒的興趣,基于幼兒的游戲經驗和需求調整材料,使幼兒在與價值隱藏、功能多元的材料的互動中生發(fā)出多種探索行為,玩出快樂,玩出智慧。

游戲緣起

教師與幼兒一起收集了一批粗細不同的管子放在建構區(qū)。教師發(fā)現(xiàn)多名幼兒對管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一會兒用管子當傳話筒,一會兒用管子當望遠鏡,一會兒又用細管子玩起了“高爾夫”……不亦樂乎??磥?,管子因其可以穿透等特征而蘊藏著許多創(chuàng)意玩法。

于是,教師進一步思考以下問題:如果多提供一些管子,孩子們會怎么玩?他們已有哪些經驗?將管子與哪些材料組合起來能玩出更多的花樣?如何能讓孩子更有興趣、更積極……基于此,教師最后決定以管子為主體材料,提供長管子、短管子、粗管子、細管子、雙通管等,同時基于對幼兒已有經驗及發(fā)展需求的初步判斷,提供小球、小汽車玩具、木板、彩色水瓶等多種輔助材料。

通過細致的觀察和一系列的思考,教師對幼兒當前的游戲生成取向、幼兒的興趣需要等進行了初步的判斷,在游戲開始之初為幼兒提供了一個符合幼兒當前需要的、幼兒感興趣的“材料群”。

游戲第一階段

投放長短不一的管子后,孩子們很快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忙開了:浩浩在多根短粗的管子上面放上一塊木板搭成車子,在反復移動“車子”的過程中探索管子的滾動特性。寧寧和楠楠一起用管子、木板和彩色水瓶玩起了“保齡球”的游戲,楠楠拿起一段粗管子說:“我用很大的力氣,一下子就可以把這些瓶子擊倒!”寧寧試圖多放幾個水瓶,給楠楠增加難度,可惜水瓶不夠了。

遠遠、賽賽等幾位幼兒對管子通透、可以傳輸物體等特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遠遠不斷嘗試著往管子里投球、灌水等,還利用雙通管讓長長的管子轉彎了。每當發(fā)現(xiàn)球或者水從管子一端進入,從另一端出來時,孩子們都會歡呼雀躍。當球進入管子時,賽賽便馬上趴在地上,試圖看到球在管子里的情況,嘴里還不時地說著:“里面黑乎乎的,小皮球是在坐滑梯嗎?”遠遠回應道:“看不清楚啊,小皮球好像是在玩過山車吧!”一旁的牛牛則說:“過山車的軌道復雜多了,四通八達的,像立交橋一樣。這幾根管子才不能做過山車呢!”說完也把頭探到管子的另一端,想對管子里面探個究竟。

通過多次游戲,孩子們從最初的隨意擺弄管子,到漸漸熟悉管子的特性,并根據其特性出現(xiàn)了一些探索行為。比如,浩浩、寧寧、楠楠通過與材料的多次互動,開始較好地把握管子“滾動”的特點;遠遠、賽賽等孩子則受到管子的穿透性的啟發(fā),開始關注進入管子內部的物體的狀況。由于管子兩頭通透、中間封閉,他們不能觀察到管子內部的物體滾動時的變化,因而感到遺憾。同時,由于管子只能在兩頭轉接,基本以“延長”和“轉彎”的方式進行搭建,難以實現(xiàn)孩子們所說的類似“過山車”等復雜物體的建構,因而限制了孩子們的游戲內容和創(chuàng)造行為。怎樣進一步支持孩子們的游戲呢?教師試圖對材料進行調整與加工,游戲很快進入到了第二階段。

游戲第二階段

根據第一階段的游戲觀察,基于幼兒的游戲需求,教師和幼兒一起對一部分管子進行了截面、鏤空等處理.以便幼兒能夠觀察到管子內部物體活動的情況。這些經過加工的管子被孩子們稱為“怪管子”。另外,教師還根據幼兒的需要增加了水量不同、大小不同的彩色水瓶。

孩子們很快就喜歡上了“怪管子”,開始進行各種組合搭建,出現(xiàn)了各種諸如水渠、高架橋、隧道之類的建構作品。比如,柯柯與楠楠合作完成了管子渠道的搭建,又試圖用各種材質的球在管子里進行比賽,看誰的球滾得快。亮亮、威威、多多和媛媛等幼兒則用管子和木板組合搭建了高架橋和水渠,探索水流動的秘密。經過截面的管子能讓幼兒清晰地看到管子內部的情景,這大大地提高了孩子們的游戲熱情,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嘗試,樂此不疲。但遺憾的是,由于管子比較硬,在管子中穿越的物體不能任意轉彎,常常需要幼兒用手去撥動,因而讓幼兒略顯失望。

在教師通過鏤空、截面,改變了一些管子的形態(tài)后,孩子們出現(xiàn)了更為豐富、更具探究性的游戲行為。同時,通過兩個階段的游戲,幼兒開始出現(xiàn)多角度的游戲構想,游戲主題趨于穩(wěn)定,合作行為不斷發(fā)生,他們開始試圖通過管子的連接、拼插、組合等方式不斷建構新的游戲經驗,木板、球類、水瓶等輔助材料也越來越多地被幼兒所利用。但由于管子質地較為堅硬,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作品的構造與游戲的推進。

游戲第三階段

教師根據對幼兒現(xiàn)有經驗的分析和未來游戲需求的判斷,決定添加軟管子。

在發(fā)現(xiàn)新材料后,幼兒非常興奮,三三兩兩地開始擺弄粗細不同的軟管子。很快,多多和媛媛等幾名幼兒發(fā)現(xiàn)了軟管子“軟、易彎”等特性。教師對多多和媛媛說:“你們前天的水渠不是不能轉彎嗎?看看這根管子能不能幫你們的忙?!辨骆埋R上回應道:“對啊,我們再來造個水渠,讓水流到很遠的地方去吧!”游戲進行二十多分鐘后,孩子們在轉彎處接上了軟管子,“水渠”能轉彎了,水真的流到了很遠的地方。多多激動地叫道:“我家的自來水就是這樣流過來的吧!”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并未過多地強調軟管子的特性,而是讓幼兒自主操作與發(fā)現(xiàn),并通過適時的提問推進游戲主題,培養(yǎng)幼兒堅持、合作等品質,提高建構水平,豐富“水的流動”等經驗。

在這次游戲中,寧寧和楠楠再次合作,協(xié)商建構高架隧道。只見他們先用截面的硬管子架好了高架橋的第一層,再用軟管子架起了第二層。教師也參與到他們的游戲中。教師發(fā)現(xiàn)高架橋缺少上橋的斜坡,便提醒道:“這么高的橋,汽車該怎么上去呢?"孩子們很快發(fā)現(xiàn)高架橋還需要上橋口和下橋口。不一會兒,一座錯落有序、四通八達的高架隧道呈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大家歡呼起來,馬上有人拿起小汽車玩具玩起了游戲。

通過幾個階段的游戲,幼兒的游戲經驗不斷得到提升,他們開始出現(xiàn)持續(xù)而深入的游戲主題和游戲行為,逐步進入真正自主的游戲過程。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不僅給予了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與自主選擇材料的權利,并適時調整材料支持幼兒的游戲,還發(fā)揮“年長一點的游戲伙伴”的作用,給予適宜的引導與幫助。

“管子總動員”游戲仍在進行著,孩子們不斷地玩出新花樣,而教師的思考、調整也從未停止……

分析與思考

觀察“管子總動員”游戲的進程,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積極、主動、快樂,教師則始終作為一個支持者追隨著孩子們的興趣、需要,助推著游戲的發(fā)展。

一、判斷游戲需求,及時調整材料

幼兒的自主性游戲水平,不僅有賴于教師的適度引導,也有賴于根據需求逐步調整的游戲材料。

在該游戲過程中,教師對材料做了多次調整,而每一次調整都是以對幼兒前期游戲經驗的判斷與把握為基礎的。例如,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很想知道管子內部物體的活動情況,便及時對管子進行了鏤空、截面等處理;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希望管子能自如地轉彎,便及時增加了軟管子等。這樣的調整及時滿足了幼兒的游戲需求,推進了幼兒游戲的發(fā)展。

二、基于不同經驗,投放多結構材料

材料的外在特征決定著材料對幼兒行為及發(fā)展的顯性功能,“結構性”是材料的外在重要特征之一。材料的結構性主要是指材料使用方法的規(guī)定性,材料的結構性程度即教師對材料使用方法的規(guī)定性程度。從結構性角度而言,主要有“高結構、低結構、非結構”三種材料類型。那么,在自主性游戲中,怎樣的材料結構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并使幼兒獲得發(fā)展呢?

通過“管子總動員”游戲我們可以看到,材料的“結構性”決定了幼兒探索行為的創(chuàng)造性和多樣性。材料的結構性越多樣,幼兒的游戲行為就會越豐富?!案呓Y構”“低結構”“非結構”的材料并沒有好壞之分,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游戲群體、不同的游戲情境,選擇“結構多樣”的游戲材料。同時,應積極倡導“以低結構材料為主、其他結構性材料為輔”的多結構材料投放方式,從而激發(fā)幼兒多角度的游戲動機和游戲構思,引發(fā)幼兒更為豐富的游戲聯(lián)想和游戲行為。例如,在“管子總動員”游戲的最初階段,教師及時關注到了幼兒當前不同的經驗水平,既提供了單個的、低結構的管子,又提供了高結構的汽車玩具、球類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結構多樣、能誘發(fā)多種游戲可能的“材料群”。

三、關注游戲進程,優(yōu)化游戲材料

在“管子總動員”游戲中.教師通過添加、組合、加工、保存等多種調整策略,優(yōu)化游戲材料。

添加材料往往能夠引發(fā)幼兒新的探索活動,使游戲出現(xiàn)新的轉機。例如,教師在游戲之初只提供了白色管子,后來逐步添加了花管子、軟管子等,不斷以添加材料的方式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

組合材料是指將各種不同結構程度的游戲材料組合在一起,以引發(fā)幼兒新的活動,形成新的游戲(如下表)。例如,在游戲中,教師根據前期對幼兒經驗的判斷,從空間擺放的角度對“材料群”進行了多種組合。

加工材料主要是指通過切、割、挖等方法,改變材料的部分形態(tài),使其具備更為豐富的游戲功能。例如在游戲中,教師根據幼兒的需要對管子進行截面、鏤空等加工處理,從而引發(fā)幼兒更多的游戲聯(lián)想和游戲行為。

保存材料是指將幼兒暫時不需要的材料轉移到材料庫中,以便幼兒根據游戲需要自由取放。

總之,在“管子總動員”的游戲中,教師始終以游戲支持者和游戲伙伴的身份發(fā)揮著作用,不斷拓寬幼兒的游戲思路,而幼兒則始終是自由的、自主的,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來生成游戲的主題、情節(jié)等,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積累了經驗,提高了能力,獲得了愉快的體驗。

2020幼兒園區(qū)域游戲教案《郵局》


活動背景

現(xiàn)代社會通信技術高度發(fā)達,使得人們借助郵局傳遞信息的傳統(tǒng)做法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郵局畢竟還存在著,從幼兒園的門衛(wèi)叔叔那里,孩子們看到了從各地寄來的各種各樣信件:在自家的信箱中,孩子們也發(fā)現(xiàn)了郵遞員叔叔送來的報刊和雜志,因此,郵局就自然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產生聯(lián)系。于是,在主題活動“我們的城市”中,我們就設立了一個名為“銀杏小郵局”的活動區(qū)域。

活動目標

1.了解郵局有收寄信件與包裹的功能。

2.初步了解書信的書寫格式,寄信的方法和步驟。

3.了解并體驗郵遞員的工作。

4.運用觀察、討論、體驗、參觀等手段,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區(qū)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有關郵局的圖片展示和介紹,如郵遞員、郵箱、信封等。

2.設置“小小集郵冊”版面,張貼各種郵票。

3.自制若干郵箱。

活動過程

[活動一]設計郵票

材料準備:事先制成的、大小不同的郵票形紙張:記號筆、油畫棒、彩筆等各種繪畫工具。

活動內容:幼兒自由選擇各種紙張和繪畫工具制作郵票。

重點觀察:

1.幼兒對郵票基本特征,如面值、“中國郵政”的字樣等認知程度。

2.幼兒能否大膽想象并設計郵票。

3.引導幼兒有主題地成套設計郵票,如奧運郵票。

[活動二]離園悄悄話

材料準備:自制的郵箱、紙張、記號筆、油畫棒、信封等。

活動內容:

1.在標準信紙上,仿照信的格式,用符號、繪畫或者文字的形式記錄與好朋友分別時想說的悄悄話,并塞入信封。

2.書寫信封并投入自制的信箱。

重點觀察:

幼兒在寫信、寫信封以及寄信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興趣。

[活動三]辨信

材料準備有錯的信封、設立信件分類標志和區(qū)域。

活動內容:分辨信封上的錯誤并分類擺放到相應區(qū)域。

重點觀察:

幼兒對信封上各種信息的認知能力。

[活動四]小小郵遞員

材料準備:在自制郵箱上依次張貼數字1~6。

活動內容:

1.郵遞員檢查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是否有詳細的地址并張貼郵票。

2.信封背面張貼加減試題一道,幼兒運算后將信封投入與答案相同數字的郵箱。(信封內藏有正確答案,幼兒可及時驗證答案。)

重點觀察:

1.幼兒對郵遞員工作的認知程度,并能按照規(guī)則開展模仿游戲。

2.幼兒能否快速進行十以內加減法的口算。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幼兒園區(qū)域游戲:和白玉蝸牛的“親密接觸”》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游戲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區(qū)域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在游戲中與數學親密接觸 1、適合1歲前寶寶的數學游戲 球到哪里去了 幫助寶寶感知空間位置,發(fā)展其對物體的認識、對空間的認知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好奇心等。 準備:玩具、口袋、枕頭等。 玩法:和寶寶一起躺在床上,手里拿個球(或其他...
    2019-12-16 閱讀全文
  • 讓孩子與顏料親密接觸 讓孩子與顏料親密接觸自從我買回來顏料,小妞就很給面子,也比較喜歡玩,當然了,我們不是每天都玩,可能玩過一次,下次再玩是在一個月之后。小妞喜歡要我們陪著,無論那次玩基本都會分給我一只筆,要我拿著,她自己...
    2020-11-02 閱讀全文
  • 撫觸,與寶寶“親密接觸” 撫觸,與寶寶“親密接觸” “哇”一聲,新生兒呱呱墜地。抱著新生兒,護士沒有直接走向父母,而是徑直走進了一間特殊的屋子。屋子里整齊地排放著幾張潔凈的新生兒床,幾位父母已站在新生兒床旁,不時地用手輕輕撫摸...
    2021-11-16 閱讀全文
  • 0—8歲幼兒與電視的親密接觸 2歲以下的寶寶 【時間】越少越好!此時孩子更需要面對面交流,親自探索世界。可嘗試接觸電視,但一天不要超過30分鐘到1小時。 【內容】內容不是特別重要,對此時的孩子來說,電視節(jié)目新奇而又模糊不清。鮮艷、...
    2021-10-27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孩子與鵝的親密接觸 教育隨筆:孩子與鵝的親密接觸 剛到幼兒園門口,孩子都叫起來:“余老師,我們幼兒園有一群鵝?!痹捯粑绰溆袔讉€孩子已一擁而上,他們一見到鵝就興奮地拍手呼叫,他們高興極了。孩子們開始興奮地觀察著、討論著:“...
    2021-05-28 閱讀全文

1、適合1歲前寶寶的數學游戲 球到哪里去了 幫助寶寶感知空間位置,發(fā)展其對物體的認識、對空間的認知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好奇心等。 準備:玩具、口袋、枕頭等。 玩法:和寶寶一起躺在床上,手里拿個球(或其他...

2019-12-16 閱讀全文

讓孩子與顏料親密接觸自從我買回來顏料,小妞就很給面子,也比較喜歡玩,當然了,我們不是每天都玩,可能玩過一次,下次再玩是在一個月之后。小妞喜歡要我們陪著,無論那次玩基本都會分給我一只筆,要我拿著,她自己...

2020-11-02 閱讀全文

撫觸,與寶寶“親密接觸” “哇”一聲,新生兒呱呱墜地。抱著新生兒,護士沒有直接走向父母,而是徑直走進了一間特殊的屋子。屋子里整齊地排放著幾張潔凈的新生兒床,幾位父母已站在新生兒床旁,不時地用手輕輕撫摸...

2021-11-16 閱讀全文

2歲以下的寶寶 【時間】越少越好!此時孩子更需要面對面交流,親自探索世界??蓢L試接觸電視,但一天不要超過30分鐘到1小時。 【內容】內容不是特別重要,對此時的孩子來說,電視節(jié)目新奇而又模糊不清。鮮艷、...

2021-10-27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孩子與鵝的親密接觸 剛到幼兒園門口,孩子都叫起來:“余老師,我們幼兒園有一群鵝?!痹捯粑绰溆袔讉€孩子已一擁而上,他們一見到鵝就興奮地拍手呼叫,他們高興極了。孩子們開始興奮地觀察著、討論著:“...

2021-05-2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