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怎樣教育孩子。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有時候成績并不意味著一切,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是家長與教師的目標之一!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孩子告狀你怎樣看待”,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人是生活在社會里,而不是在真空中。因此,當孩子從家庭進入社會后如何為人處事,將是一大課題。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老師,應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孩子由于長期在家中倍受父母長輩的痛愛,或多或少地處于優(yōu)越地位,因其智力正處于發(fā)育和開發(fā)時期,小腦袋中只有優(yōu)越環(huán)境條件下的為人處事的概念。當孩子剛離開父母的襁褓,學會走路,獨立玩耍,使用語言與別人交流,走出了原先狹小的、簡單的空間,生活內容一下子豐富起來,與外界同齡的朋友有了接觸和交流的天地。然而許多前所未遇的矛盾就接踵而來,習慣于被父母保護的孩子感到自己正處在一種不安全的環(huán)境中。因此遇到與小朋友發(fā)生糾紛時,為了維護自己的安全,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向大人或自己的父母告狀,其目的是求得保護和幫助。這時作為父母首先要使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讓孩子將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講清楚,然后對孩子進行疏導。要幫助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的方法,要善于原諒別人的過錯,要建立與他人共享歡樂的意識。千萬不能聽到孩子告狀就憤怒地譴責他人或責罵孩子的玩伴,小題大做和沖動都會強化孩子的告狀行為,使孩子養(yǎng)成不良的性格。

較大年齡的孩子告狀,大多數(shù)是由于孩子在家中養(yǎng)尊處優(yōu),受父母的寵愛,長期處于以我為中心的地位。當與他人交往時容易出現(xiàn)心理障礙,因為同伴不可能像父母及長輩那樣以他為中心,而產(chǎn)生了委屈、吃虧感。因此希望借助于父母的力量來維持自己的中心地位。當然,也確有孩子被人欺侮而正常的告狀行為。因此家長在處理時,切記要理智行事,不可粗魯,應對當事人的父母陳述自己的觀點,講清道理,給孩子和他人都留下好的印象,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通過分析事情的原因,既不要一味地責怪他人,也不能不批評自己的孩子,要幫助孩子協(xié)調好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善于與他人合作。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英國媽媽怎樣看待孩子價值觀


好朋友曉聰在英國留學,前不久回國探親,硬是拉著我在她家住了幾天。正巧,她的表姐也帶著兒子頂頂過來玩。這天,頂頂跟曉聰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回來時,我們給他買的玩具槍沒了,手上卻多了一個用布縫的小沙包。問他怎么回事,他說是和鄰居家小朋友交換了。還沒等我們說話,他媽媽的訓斥便劈頭蓋臉地落下來:“你怎么這么傻啊?好好的玩具槍去換人家一個小沙包,真是笨死了……”看著頂頂一張委屈而無辜的臉,我和曉聰也一臉無奈。

等表姐走后,曉聰給我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我留學期間,曾受雇到一個當?shù)丶彝ィo女主人教中文。主人家有一個很可愛的女兒叫艾瑪。有一天,我正和女主人在家里一會兒中文、一會兒英文地閑聊,艾瑪回來了。她一邊跑,一邊很開心地對著媽媽大喊:‘媽媽,媽媽,你看,我今天得了一個好東西!’女主人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張手工做的卡片,上面畫著簡單的畫,還有幾行歪歪扭扭的字。我問艾瑪,這是誰送給你的啊?沒想到艾瑪說:‘這不是別人送的,是我用媽媽送我的那頂帽子和小朋友交換的?!倚睦镆惑@,下意識地擔心:這下艾瑪肯定要挨罵了,那頂帽子我見過,非常精美,聽說是花了不菲的價格買下來的,艾瑪居然用它去換了一張不起眼的小卡片……唉,這個傻丫頭!就在我心里暗暗為艾瑪不值和擔心時,女主人卻親了親艾瑪?shù)念~頭,對她說:‘小寶貝,這卡片真不錯!這一定是那個小朋友很珍貴的東西吧?’艾瑪仰著頭:‘媽媽,你怎么知道的?對啊,這是她最珍貴的東西呢!所以,我也愿意拿我最珍貴的東西——就是你送的那頂帽子,去和她交換,這樣才算公平。媽媽,你說對不對?’女主人說:‘嗯,小寶貝,你做得對!所以,你要將這張卡片好好珍藏哦!’”

聽了曉聰?shù)闹v述,我很受觸動。是啊,也許從價格上來看,一張卡片和一頂帽子、一個沙包和玩具槍無法劃上等號。但孩子純潔的心靈并不是以物質為標準論輕重的,在他們看來,這些小玩意兒有著同樣珍貴的意義和價值。當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在您身邊,您會像英國媽媽一樣理解孩子獨特的“價值觀”,包容孩子的純真的童心嗎?當孩子能把一張手工卡片看得和精美帽子一樣重要時,他長大后便能在困難時不忘施舍他人,危難時不忘幫助他人,甚至在父母老去時,對他們的尊敬、關愛和依賴仍一如當初。這些,不正是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后為人處世的標準嗎?您又如何能在孩子年幼時就將他的純真和善良狠狠抹殺呢?

在中國,特別是在一些深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影響的家庭里,當孩子做出一些在家長看來不可取甚至不可思議的選擇、決定或者行為的時候,家長往往以過來人自居,對孩子抱怨、責備或訓斥,而不去考慮孩子的內心感受或愿望,扼殺了孩子最珍貴的童心和智慧。有感于這兩個事例的鮮明對比,現(xiàn)在就讓我們都學學這位英國媽媽吧,別用成人的思維去限制或打壓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善意地給出點評和建議,一切以保存孩子珍貴純潔的心靈為原則。這樣,孩子才能從我們的身上深刻地理解“價值”的意義。

家長怎樣正確看待孩子的發(fā)問


家長怎樣正確看待孩子的發(fā)問

成長中的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心,他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來問爸爸媽媽,有的問題連爸爸媽媽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面對孩子的喋喋不休的提問,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父母該怎樣對待孩子的提問

孩子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經(jīng)常會問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家長十分為難。有些問題說淺了會誤導孩子,說深了又會引出一大堆新的問題。無暇回答時,更是煩不勝煩。那么究竟該如何對待孩子喋喋不休的提問呢?

弄清孩子想知道什么

孩子對未知世界總是懷有強烈的探知欲,提問就是其中一種反應。之所以問題稀奇古怪,是由于孩子年幼,思維和表達能力有限,往往無法提出一個有效地問題來獲得他要的答案。因此父母應該先確認孩子到底想問什么,或設置一個類似或接近答案的問題來幫助孩子確定。例如當孩子對母雞伏在草堆上的行為感到疑惑時,父母可以問他“你想知道雞蛋是從哪里來的?”或“你想問雞在那里呆著干什么?”以這種方式來鎖定孩子的疑惑,回答起來就有的放矢了。

回答問題實話實說

許多父母都忌諱回答一些敏感的問題,尤其是涉及到性。殊不知這樣會造成孩子錯誤的認知,影響他長大后的思維。其實孩子對事物的了解只需要一個雛形,父母只需用適合他年齡的詞語,簡單回答就可以了。譬如父母在親吻被孩子看見,他也許會問:“爸爸你在做什么?”父親可以大大方方跟孩子說:“爸爸喜歡媽媽,所以吻吻她。爸爸也同樣喜歡寶寶?!闭f完也在孩子臉上親一下,讓孩子明白親吻是一種愛的表現(xiàn),而不是什么丑惡的事。這既簡單而誠實地解答了孩子的問題,又避免了尷尬,孩子也能接受。

答不上怎么辦

遇到回答不上的問題,父母千萬不要胡亂解釋或搪塞了事。先承認自己不知道,然后引導孩子和自己一起去尋找答案,或者參閱一些相關書籍,或者向別人請教。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孩子明白,個人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也有不懂的時候。二是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孩子誠實品質。三是告訴孩子,了解事物的途徑有多樣性,每個人都要盡可能地通過各種途徑學習。

善待孩子的提問

孩子愛提問是好現(xiàn)象,說明孩子具有學習意識。父母一定要耐心,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問題。無論孩子的問題讓你多么心煩,也不要有厭惡的言行,這樣會挫傷孩子的探知欲,甚至使他們喪失進取心。確實很忙時,可以告訴孩子:“媽現(xiàn)在很忙,等媽媽忙完了再回答你的問題好嗎?”要知道,大人們回答問題的方式、語言甚至技巧,將會對孩子今后如何學習、智力開發(fā)等產(chǎn)生決定性的影響。

你怎樣詢問孩子?


你怎樣詢問孩子?[短鏡頭]

鄰居的孩子**,在幼兒園上中班,每次回家,他媽媽差不多都會這樣問:“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雖然長得不算高大,但很結實,性格也比較強硬,有些小朋友還怕他呢!可是他媽媽總是怕他被人欺負。一次,**回家時沒精打采的,媽媽一見,立即問道:“今天有人欺負你了?”**搖搖頭。“**,到底有沒有人欺負你,你同媽說呀!”“沒哪。”兒子不耐煩地答道?!皼],那你為什么一聲不吭?”媽媽進一步追問說?!班拧拧眱鹤又岬馈寢屢詾橛惺裁葱碌那闆r,立即警覺起來,俯下身去焦急地問:“**,你說,到底是誰欺負你了?是不是你后面的張挺?”“媽,沒吶!我肚子餓了,我要吃飯了?!薄拔也恍?,肯定有人欺負你了?!闭f著,年輕的媽媽扯著兒子的手,直奔幼兒園。兒子不肯去,一個勁地說肚子餓。媽媽卻越來越堅決地認為,一定有人欺負兒子了。到了幼兒園,媽媽先問小朋友,再問老師,結果什么也沒有,都說**一整天都好好的??删褪沁@樣,媽媽還是不放心,返回的路上對兒子還是說了好幾遍:“以后如果有人欺負你,你一定要跟媽媽說的?!?/p>

[畫外音]

像**媽媽這樣過分的家長也許并不多,但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欺負,經(jīng)常詢問孩子有沒有被人欺負的家長,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是為數(shù)不少的。有些家長,包括小學生的家長,或因孩子身體瘦小,或因孩子比較稚嫩,或因性格懦弱,或因孩子過于頑皮,或是有那么一次遭遇欺負的經(jīng)歷,等等,他們總是在擔心,在經(jīng)常詢問。這實在是很不明智的,而且對孩子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首先,這樣詢問會給孩子造成認識上的誤解。孩子需要友誼,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應該是快樂的,許多孩子也確實是快樂的?!敖裉煊袥]有人欺負你?”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欺負人的事,在幼兒園里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不是你欺負我,就是我欺負你,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和敵人差不多,在幼兒園是很可怕的。孩子一旦有了這樣的誤解,那他自然就不可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自然就會懷著敵意來看待其他小朋友,這樣,他的人際關系肯定不會好,久而久之,他可能被孤立,也真的可能被人欺負。

其次,會影響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尊心,助長孩子的不良心理。經(jīng)常這樣詢問的家長,肯定會參與到孩子們的是是非非之中去。孩子之間的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家長是不應該插手,應該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孩子實在無法解決的,也應該由老師解決。如果家長一插手,事情往往會變得復雜起來,也會影響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家長到幼兒園或學校里哇啦哇啦一講,這影響多不好,其他孩子會怎么看呢?或多或少要影響自己孩子的自尊心。另外,家長直接參與孩子的是非,還會助長孩子的不健康心理。孩子不太懂事,有了家長的幫助,有的就滋長出有恃無恐心理、霸道驕橫心理等。

再次,這是對幼兒園教育嚴重的不信任。對孩子的教育,幼兒園(學校)與家庭應該互相配合,充分信任,只有這樣,才可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互相排斥,你不相信我,我不信任你,怎么會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這也容易使孩子無所適從。“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經(jīng)常這樣詢問孩子的家長,無疑是對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存在著不信任感。家長對孩子所在的幼兒園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不信任,其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還會對幼兒園有好感嗎?

家長愛自己的孩子是應該的,問問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也是可以的,但沒有必要這樣經(jīng)常詢問,要問,你可以換一種問法:今天有什么新鮮事,講給大家聽聽?今天班級里誰表現(xiàn)最好?你今天向老師提問了嗎?等,即使孩子偶爾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一次,家長也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直接插手替孩子去解決,要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

孩子,我該怎樣尊重你


孩子,我該怎樣尊重你

在談論尊重孩子的問題之前,我們先問問自己,是否懂得尊重別人:在別人對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是否用心在聽?在別人征求我們意見的時候,我們是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打算,還是在敷衍?在別人做出決定的時候,我們是否尊重了他的決定,根據(jù)具體的情況或者支持他,或者為他提出反面意見,促進他更全面的考慮問題?我們再問問自己,對自己是否保持著適當?shù)淖宰?,沒有自卑同時也沒有自負?再問自己一句,當感覺到別人對我們特別尊重的時候,是怎樣的快樂和滿足?

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了,他長大了和我們一樣,要求被別人尊重。雖然,現(xiàn)在他還小,可面對著這樣一個處于弱勢的小人兒,你是否給了他足夠的尊重卻將直接影響到他長大了的性格和成就。

曾經(jīng)看過一部叫《談情說案》的香港劇,講的是一位女警和年輕教授戀愛的故事。里面的教授很年輕就取得了特別大的成就,他的爸爸媽媽對他非常尊重,即使對他談的女朋友不愿意,也從不曾正面拒絕,也同意他自由發(fā)展,雖然在暗地里用了一些陰招想拆散他們,但也沒有像別的家庭那樣爆發(fā)戰(zhàn)爭。或者這個劇情是虛構的,仍然能引起我們的思考,可以看出來,劇中教授的父母從小就對兒子十分尊重,兒子取得的成就絕對與他受到的尊重有關。

前幾天周末在公園里見到這樣一個情景,媽媽和小姨帶著兩個孩子在公園玩兒,姐姐看上去十歲左右,看到許多和她差不多的孩子都在放風箏,就跟小姨說:“小姨,咱們也買個風箏吧?!毙∫陶f:“買風箏干嗎?”女孩:“放啊?!毙∫蹋骸澳銜艈幔俊迸ⅲ骸皶?!”小姨:“你會放個屁!”女孩滿臉通紅,氣鼓鼓得走開了,小姨在后面還洋洋自得。這時,我和表妹正帶著各自的孩子玩兒,我們向對撇了撇嘴。這個小姨,對孩子太不尊重了,同時她自己的人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對于孩子,你不能太打擊他,否則他長大了會太沒有信心,同時你又不能事事依他,這樣就是過分嬌慣。那么怎樣對待孩子才能恰到好處呢?

對于一些事情,該讓孩子拿主意的就鼓勵他自己拿主意,從小事做起,一旦他拿定了主意就依他,讓他在鍛煉中成長。記得一次帶著兒子回娘家,我正在廚房刷東西,兒子手臟了,弟弟給他洗手,弟弟問媽媽:“還用給他搓香皂嗎?”媽媽說:“問你姐姐?!蔽艺f:“你問他自己,他說搓就搓,不搓就算了。”于是弟弟問兒子:“搓香皂嗎?”兒子說:“不搓?!庇谑蔷蜎]有搓。隨后弟弟跟媽媽感慨:“你們老嫌我不會拿主意,我的主意就是小時候讓你管沒的?!逼鋵嵲谝恍┬∈律?,真的沒有必要那么認真,能放手鍛煉的就讓孩子自己來。同時需要強調一點,一旦讓孩子自己決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依著他的決定,讓他決定完了不依著他,還不如開始就不讓他決定。

別怕孩子犯錯誤,孩子一個重要的學習模式就是在錯誤中學習。這一點,外國父母比中國父母做得要好,中國父母說的最多的是:別怎么怎么樣,要不你就會怎么怎么樣。外國父母說的最多的:Tryit,試試看。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適當?shù)某袚约哼x擇的后果,這點對于太小的孩子不適用。比如孩子跑得快,那就讓他嘗嘗摔跤的滋味。記得在書上看到這樣一件事,作者帶著女兒和同事結伴出游,當時已經(jīng)初夏,女兒卻堅持穿著她喜歡的粉色毛衣,作者就依她了。開始爬山的時候,女兒開始大量出汗,不時得對媽媽說太熱了。這時,媽媽說為她準備了一套爬山的衣服,她很開心,她們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換上衣服,開心得爬山,回家,一直媽媽都沒有對女兒說什么,但是下次出行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了女兒會根據(jù)天氣自己準備恰當?shù)囊路=o孩子一個在錯誤中學習的機會,有的時候,走點彎路對孩子來說沒有什么不好,我們是孩子的手杖,但是我們不能代替孩子實路,如果走直路一直需要爸爸媽媽這跟實路的手杖,而這手杖總有離開孩子的一天,到那時候再讓孩子鍛煉他將會連彎路怎么走都不知道,因為那時他面臨的不會再是洗手、穿衣服的小問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們不要充當事后諸葛亮的角色,其實犯了錯誤,孩子心里明白得很,用不著什么都說出來的,就算說也要選擇方式,不要對孩子冷嘲熱諷,因為犯了錯誤孩子心里本來就不高興,我們再說什么無疑是傷口上撒鹽,或者在他看來是否定他的能力,打擊他的自信,有可能下次他就不再自己做決定了。

孩子需要我們的支持和肯定,但有些事情不需要我們代替他去做。在《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里,提到這樣一件事情:小豆豆的錢包掉到學校的廁所里去了,他們學校還是那種老式的廁所,于是她就把廁所后面的蓋子揭開,找了一個專門掏糞的勺子,把坑里的東西掏出來,找錢包。這時,校長過來了,問小豆豆在干什么,小豆豆說明了原因,校長只說了一句那你要小心啊,要把里面的東西還都放回去,就走了。這件事如果發(fā)生在自己孩子的什么,你會怎么做?如果在以前,父母肯定會不說二話,揪過孩子先揍一頓,現(xiàn)在的父母多半會忍著臭氣和孩子一起“施工”,但是那樣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再看校長并沒有對小豆豆過多關注的后果,小豆豆把坑里的東西都掏出了,卻沒有找到錢包,可是她一點都不失望,又按校長說的把那些東西都放了回去,同時她覺得自己很有能力,很有成就感呢,她覺得自己長大了。對于這樣不予過度關注的第三種做法,有多少父母能想得到呢?而這第三種做法,對孩子的成長又是多么重要?。?/p>

對于激將法一定要慎用。激將法對于有的孩子是很管用的,你說我不行,我偏要證明我行來給你看,但是一旦用不好,激將法會起到反作用,打擊孩子的自信,甚至讓他破罐破摔。在一本書上看到,有個孩子特別調皮,整天跟老師作對,后來父母帶他去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師發(fā)現(xiàn),最初引起他逆反的原因就是老師用的激將法。這個老師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卻得到了相反的結果。用激將法一定要注意方式、語氣,如果察覺效果不對,趕緊喊停。

即使是父母,也要跟孩子講道理,別用父母的身份來壓孩子。不要輕易對孩子說:“因為我是你老子,你就得聽我的!”即使,你為孩子選擇的是一條對他最好的路。畢竟孩子的路要他自己來走,孩子的生活也是他自己的,我們也只是或者只能他的拐杖,他的引導,并不能代替他去走路,去生活。做父母的更不能隨便打罵孩子,打孩子傷害他的身體,罵孩子傷害他的心靈。最要不得的,是一個打,一個護著,這樣不但孩子的揍白挨了,還會讓孩子覺得有保護傘,以后會變本加厲的。

當然了,尊重孩子,還表現(xiàn)在對孩子的說話語氣、態(tài)度等各方面,別總對孩子說你這個不會,那個也不行,給他積極的心理暗示。對于孩子的要求,要考慮一下再決定是否拒絕(前面寫過一篇日記,專門討論怎樣對待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是一門大學問,讓我們謹慎得求證,小心得執(zhí)行,共同探討,交流經(jīng)驗,一起進步吧。

怎樣看待寶寶的吃手行為


小寶寶出生后,都不同程度的有一個習慣,就是“吃手”,對這一現(xiàn)象,媽媽們意見不一。有的媽媽說:“俗話說‘小孩手上三斤蜜’!非得都吃完了才不吃手?!庇械膵寢屨f“那是老觀點了,不科學,吃手多臟啊,會拉肚子的!”“是啊,要趕緊糾正了,你看俊俊已經(jīng)4歲了,還在吃手,現(xiàn)在都長出齙牙了……”到底誰對呢?

寶寶認識這個世界,首先是通過嘴開始的,而手對于大腦還沒有完全發(fā)育的寶寶來說,只是一個外在的東西,而不是自己身體的一個器官。因此寶寶常會用嘴來吃手、啃玩具、咬衣角。從一開始吸吮整個手,到靈巧地吸吮某個手指,這說明:孩子大腦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而能夠促進大腦、手和眼的協(xié)調能力。對于2~3個月的寶寶來說,吃手標志著寶寶的心理發(fā)育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協(xié)調階段,是智力發(fā)展的一種信號。家長應該為他高興才對呢!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后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fā)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吃活動是嬰兒期獲得滿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徑。2~3個月寶寶正處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會影響其身心發(fā)展,長大以后,很容易出現(xiàn)咬指甲、吸煙等不良習慣,甚至容易產(chǎn)生脾氣暴躁、心理焦慮、對人缺乏信任感等現(xiàn)象。家長若能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當寶寶感到不安、煩躁、緊張時,吃手會鎮(zhèn)靜寶寶的情緒。有的寶寶在淺睡狀態(tài)時,會用吮手指來尋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傊允质菍殞毘砷L過程中一種心理需求和一過性行為,是寶寶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在正常發(fā)育情況下,寶寶不會養(yǎng)成吃手的習慣,家長不必擔心,也無需設法阻止。

雖然吃手是孩子的學習行為,但當孩子吃手時,家長還是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要注意孩子的手與玩具的衛(wèi)生。家長要勤為孩子洗手,把玩具進行消毒處理,使孩子吃得“衛(wèi)生”,避免傳染?。环乐巩愇飩⒆?。孩子能夠到的地方,不要放鈕扣、豆子等可能放入口中引起氣管或食管異物的小物品,玩具等也要無銳角、邊,否則會傷害孩子;注意“孤獨”引起的吃手行為。有時家長忽視與嬰兒的交流,孩子會由于缺少愛撫,以吃手的方式自我慰藉,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表明孩子感到孤獨,需要與大人交流,應引起家長的注意。

孩子到了3~4歲還吸吮手指,則是一種倒退的行為表現(xiàn)。當孩子焦慮和緊張時便會倒退回嬰兒時期,用吸吮來滿足口腔的欲望,以減少其內心的憂慮。在這背后往往隱藏著許多潛在的原因:孩子的身體問題是孩子體內缺少微量元素,象鋅、鐵等;孩子的心理問題是孩子心理不健康,表現(xiàn)為壓抑、焦慮、強制、逆反等;孩子感覺無聊時也會吃手指;孩子的好奇心養(yǎng)成吃手的嗜好。對于已有這種不良習慣的孩子,家長在家里要注意用適當?shù)姆椒▽⒆舆M行糾正:首先要帶孩子進行微量元素檢查,若是因缺少微量元素引起就要及時補鐵鋅類微量元素;請心理醫(yī)生看看是否有心理上的毛病,若有問題的話,就要進行心理治療;對吃手的孩子不能采取強硬措施,任何形式的打罵或懲罰都無效,且?guī)砀弊饔?。要以鼓勵的方式來促進孩子改掉壞習慣;口頭表揚:當發(fā)現(xiàn)孩子吃手時,你要提醒他,“好孩子是不吃手的?!彼舭咽址畔虏怀?,就要表揚他;物質獎勵:當孩子在大人的提醒下不吃手,最好的促進作用是以物質刺激來鼓勵他要除掉壞習慣的勇氣,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比較奏效;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吃手的時候,以某種特別引人注目的事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使他的心思想著另一有趣的事,而停止吃手;要培養(yǎng)孩子的多種興趣。象畫畫、寫字、彈琴、下棋、做游戲和其他體育活動等。讓孩子把精力投入到這些有趣的活動中,而將吃手的嗜好逐漸淡忘。

吃手會影響孩子的齒型發(fā)育?0~3歲寶寶吃手,父母不必太過擔憂!3歲之前,寶寶正處于乳牙的初步發(fā)育階段,在這個階段寶寶的吃手行為,還不至于對寶寶日后的齒型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每個人都有第二次的長牙機會,即便乳牙長得參差不齊,只要長恒齒時多加注意,還是有機會長出一口漂亮的恒齒來的。但是,乳牙若發(fā)育不良,還是會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后遺癥,所以,父母最好能讓寶寶在3歲前改掉吃手的毛病,確保日后的牙齒健康。3~4歲是寶寶牙床發(fā)育的關鍵期,吮吸手指的動作可能會導致恒齒前傾。因此,如果3~4歲的寶寶過度地吃手,就有可能導致恒齒的齒型缺陷,父母除了用各種方法來協(xié)助寶寶改掉惡習外,也可以每天用手指有意識地為寶寶做牙齒按摩。按摩的方法是,用食指朝寶寶吃手時手指的反方向,做緩慢的按壓動作,并注意確保成人的手部清潔。

最后讓我們來做個測試,針對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危險和傾向: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害怕父母減少對他的愛;父母之間的感情出現(xiàn)不和諧的表現(xiàn);家中發(fā)生了較大的變故,例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父母對孩子吸吮手指過于緊張,過于夸大;孩子初入幼兒園等陌生環(huán)境;與孩子同齡的小伙伴比較少;在幼兒園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該得到的批評或委屈;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長期與父母不見面。如果上述10條中有超過一半的現(xiàn)象,那么作為父母應該更為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盡快糾正寶寶的“吮指癖”。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兒科主治醫(yī)師

孩子,你的節(jié)日想怎樣過?


禮物承載孩子的心理滿足

第65個國際兒童節(jié)馬上要到了,可是有多少孩子知道他們的節(jié)日的來歷呢?不管什么年代的兒童節(jié),給孩子禮物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不管是自制的玩具還是買來的玩具,都傾注著長輩對孩子呵愛之情。

在經(jīng)濟不太富裕的年代,兒童在自己的節(jié)日里收到禮物,哪怕是一支筆、一本練習冊、一本書,都會喜出望外,開心好一陣子。家長給了禮物就算完成一大任務,干自己的事去了,陪孩子玩是極少的。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后,一家一個孩兒,每家的孩子都是寶貝,家長都盡其所能給孩子最好的,無論是吃喝玩樂,還是教育投入。喬紅是“75后”,是實行計劃生育的第一代,如今她已為人母。她回憶自己的童年,說記憶最深的兒童節(jié)是1984年她9歲的時候,那會兒爸爸媽媽掙錢不多,在爺爺奶奶的幫助下,全家人送給她一個大件:雅馬哈電子琴。她說當時那感覺就跟飛上天一樣,兩只手不敢著實落在琴上,在琴上虛無地撫摸著。然后抱著爸爸媽媽轉好幾個圈,嘴里不停地喊著謝謝、謝謝。晚飯時,爺爺奶奶來家里,她殷勤地給爺爺奶奶盛飯、端菜,感激得不知如何表達。她也很珍惜那架琴,細心呵護。直至現(xiàn)在,雖然不能用了,她還是把它規(guī)整地放在臥室靠近窗戶的地方,把它當成自己的好朋友。她說,那時候的禮物,尤其是貴重的大件禮物,從心里就把它當成一生不可拋棄的朋友。

家長是孩子的鏡子

流年似水,一代孩子有一代孩子的生活。很多人說現(xiàn)在的孩子獨性、自私、霸道。這怎么會是孩子天生的品行呢?這都是父母的品行啊。帶孩子去游樂園玩,買票插隊,孩子很快就能坐上他喜歡的過山車,孩子高興。但孩子同時也會明白,不管多少人排隊,只要我插在前面,我就能早玩。這樣的想法和壞習慣就播下種子了。還有很多家長帶孩子到公共場所游玩,嘴里叼著煙,喝完的礦泉水瓶子往草地上扔,把孩子抱上各種雕塑作品照相。大人以為孩子只知道玩,不會想別的。其實孩子會想的,孩子認為大人不阻止的事情都是對的。

孩子會把自己的節(jié)日看得很重要,家長要把孩子的每一天看得很重要。每一天都主動給孩子做榜樣,讓孩子每一天都進步,都能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如果家長不只是給孩子一堆禮物,而是陪伴孩子一起體驗,相信孩子會在心里充滿感激之情的。一位作家朋友回憶他的兒童節(jié)時,他說: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都在工廠上班的爸爸媽媽請假陪我逛馬路。這逛馬路可不是小事,過人行橫道、扶老人過馬路、幫自行車癟帶的師傅找自行車修理鋪,還要觀察路人的神色,還要知道交警是怎么工作的?;丶抑?,吃完晚飯,像過電影似的,都寫下來,還要寫感想。我記得當時得出的結論是:人活著真不易,安全第一,遇到困難能自己解決的不麻煩別人。那時我10歲,是1980年。至今,那種體驗還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兒童節(jié)是孩子成長的節(jié)點

6歲的桐桐上幼兒園大班,我問他:桐桐,兒童節(jié)你準備怎么過呢?他說:“我想讓菲菲跟我去旅行?!蔽覇枺骸叭ツ哪??”他說:“水邊的森林,那里有小鹿、小兔和蘑菇,還有小花。我要送菲菲花?!边@孩子顯然是文學作品的實踐派。

王子涵上小學六年級。今年是他最后一個兒童節(jié)。我問他:“最后一個兒童節(jié)打算怎么過?”他說:“對于節(jié)日本身沒什么想法,但是想把那一天能夠清晰地留在記憶里,會照照片,錄像,畢竟那是自己兒時的最后一扇門?!边@孩子是善良的純情派。

無論孩子在節(jié)日里要什么或做什么,這都是他成長的點點滴滴。逛圖書館也好,玩游樂園也好,開聯(lián)歡會也罷,形式不重要,孩子能從中理解什么、感悟什么更重要。除了每年一次的生日之外,六月一日是孩子最看重的節(jié)日,在心理上,孩子們有各種期許,因為他知道兒童節(jié)過一個少一個。他渴望長大,渴望突破自己,渴望自己的成長是自身價值的增長。單純的物質形式恐怕難以滿足他們迫切增長的心理需求。

現(xiàn)在的孩子生長在蜜罐里,吃穿住用行的條件都很好。平時也過得很愉快,但是“六一”,是孩子成長過程里的亮麗節(jié)點,如果孩子有自己需要的,那么這一天就讓他自己決定怎么過,家長這天不妨退到幕后。孩子得到尊重,從頭到腳處理自己的事,這樣的機會孩子都會珍惜,都會記憶深刻的。所謂成長,此舉欣然。

兒童節(jié)怎么過?沒有定式,沒有模板,孩子的收獲和感受應該是好的標準。

怎樣讓孩子對你掏心掏肺


怎么樣跟孩子聊天?既然名為聊天,想當然,就必須要“你來、我往”,“有聽、有說”。這時,很多媽媽就感到苦惱了:“既不能否定孩子的說話內容、又不能對他說教、講道理,那我除了聽他說,還可以講些什么呢?”把孩子當朋友,你的經(jīng)驗能讓孩子放心傾訴其實很簡單,只要在聊天的當下,暫時把孩子當成平行朋友般聊聊“自己的事”,就不愁沒有話題了!孩子們都是喜歡聽故事的。當故事的主角是自己的爸爸、媽媽、老師,尤其是聽到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也有出糗、丟臉、考試不及格、被處罰的經(jīng)驗……通常他們都會杏眼圓睜、目瞪口呆,聽得極為專心。別擔心你的過往經(jīng)驗會讓孩子把你看扁了,事實上,發(fā)現(xiàn)大人也有脆弱的一面或出糗的過去,往往能在剎那間消弭你跟孩子年齡、地位的差異,而讓孩子視你為“同一國”,對你掏心挖肺,依賴信任。案例:我在作文課上必講的、最受歡迎的一個故事,就是我小學二年級時,上課偷吃同學送我的“王子面”被老師抓到、罰站了一整節(jié)課,下課后還被媽媽當著全班的面,再臭罵一頓的故事。每當我極盡所能地形容當時幼小的我是多么羞辱、丟臉、困窘時,學生們總是會投以了解、同情的目光,彷佛故事中的我就是他們的化身,他們再熟悉不過。因此,接下來的作文題目“一次慘痛的經(jīng)驗”,就可以看到他們大膽地寫出自己的心聲,描述自己經(jīng)歷過最悲慘的事情,一點也不隱瞞。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們會認為,一個有過相同經(jīng)歷的老師,絕對不會取笑他們,所以他們可以放心傾訴。展現(xiàn)同理心樹立孩子的自信與行為模范每次我跟學生們聊天、或是跟心理輔導的孩子個別談話時,便經(jīng)常以自己的經(jīng)歷開頭,好讓他們放心,知道這個大人曾經(jīng)跟他們一樣胡涂,好讓他們卸下心防,面對過去、不必膽怯。我經(jīng)常尋找回憶中的自己,跟他們分享的有:案例暗戀隔壁班的男生啦、忘記寫作業(yè)啦、考試考不及格啦、聯(lián)考落榜啦、跟爸媽吵架啦、逃家啦、說謊被捉到啦、打弟弟妹妹啦、作弊啦……等等。這些過來人的經(jīng)驗,不但展現(xiàn)著你的同理心,也可以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導向:雖然我曾經(jīng)做錯事,不過我還是有機會可以變好;一時的迷途不代表永遠的失敗,過去的錯并不影響現(xiàn)在的對。這無形中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力量:我還有大把的機會,不要輕言放棄。有時候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經(jīng)驗,也是勸誡孩子最好的例子,比說什么大道理都有用。教會孩子交流從父母那學習經(jīng)驗我輔導過一個孩子,習慣用打人的方式與人溝通。無論生氣、憤怒或開心,他都會以打或撞別人的方式來表達,讓同學無法接受,老師也很困擾。案例:有一次,聊天時聊到“色盲”的話題。我說:“我以前的男朋友就是色盲?!边@個男孩突然問我:“以前的男友?那后來為什么分手了?”我順口回答:“喔!因為他喜歡打人?!睕]想到,男孩竟因此而靜默了半晌:“真的嗎?他打你,所以你跟他分手嗎?”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因為我的經(jīng)驗而開啟了“反省”的機制,因此我立刻佯裝未知覺地說:“是??!沒有女孩喜歡暴力的男生?。∷晕揖蜎Q定跟他分手了。從此以后,我發(fā)現(xiàn)晤談的時候,這個男孩動手的次數(shù)便少了很多。我想,這也是一個很有效的例子。案例:還記得有一次,女兒最要好的朋友晴晴,不知道為了什么小事突然間對她不理不睬。無論女兒怎樣好言好語詢問、熱情主動地示好,晴晴就是不理她。于是最后,她終于忍不住放聲大哭,哭得震天價響,怎么勸都勸不住。我靈機一動,把女兒拉到膝蓋上坐下,低聲在她耳邊說:“桐桐,你知道嗎?媽媽小時候有一次也跟你一樣,我最要好的朋友忽然生氣不理我了。她一直到畢業(yè)都不跟我講話!我那時候就跟你現(xiàn)在一樣傷心,一直去找她想要和好,可是她就是不理我!”女兒聽到我的話,哭聲乍然停止。她一邊吸著鼻子一邊問:“媽媽,那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嗎?”“我跟你一樣,因為她沒有說出來,所以我也不知道?!薄澳悄銈兒髞碛泻秃?,媽?”女兒已經(jīng)忘記了哭泣,追問我。“當然有??!她就是上次我們去她家吃火鍋的XX阿姨啊!你還記得她嗎?”女兒狐疑地望著我:“那你們是怎么和好的?”“聯(lián)考后,我們在校門口碰巧遇到。是她先叫我的,我很高興,我們就和好了。后來,我問她當時到底為什么生氣?她說她早就忘記了,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吧!不過因為當時功課壓力太大,所以她心情不好。”女兒聽完之后沒有說話。于是,我接著說:“晴晴現(xiàn)在可能也是心情不好,不見得是因為你真的做錯了什么嚴重的事。不過,你要相信,你們是認識這么久的好朋友,所以我想她明天就會忘了這件事,你們一定還是會和好如初的!”女兒聽完后,終于破涕為笑,于是我拿了一本繪本講給她聽。沒多久,晴晴也靠過來,一起聽我講故事。半小時后,兩個小女孩又一起去玩耍了?!拔覌寢屢策@樣”滿足孩子好奇、安慰別人我還記得女兒三歲的時候,我順口跟她說過以前家里遭小偷的故事。她聽得十分入迷,一再問我是不是真的?后來她常常要求我重講那個小偷的故事。我在講了第八百遍時,有次忍不住不耐煩地問:“這有什么好聽的???我已經(jīng)講過很多遍了?。 苯Y果,女兒竟靦腆地說:“因為我沒有看過真正的小偷嘛!”常跟女兒分享我小時候故事的結果是,她現(xiàn)在偶爾也會用“我媽小時候也有過”來勸慰其他小孩。比方說,有小朋友跌倒了,哭得很大聲,她會安慰她:“不要哭,我媽有一次跌一跤還跌斷了骨頭呢!”話說到一半,還會回頭問我:“媽!你高中跌斷骨頭時,都很勇敢,沒有哭,對不對?”害得我啼笑皆非呢!

相信《孩子告狀你怎樣看待》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怎樣教育孩子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怎樣看待孩子撒謊 怎樣看待孩子撒謊一直來**還算是比較誠實的,我甚至經(jīng)常拿他的一些例子來跟親朋好友說笑,印象特別深的就是每天吃晚飯,他經(jīng)常跟我討價還價“再吃10口就不吃了”,有時候我會同意但是必須是大大的10口,哪怕我...
    2020-10-30 閱讀全文
  • 英國媽媽怎樣看待孩子價值觀 好朋友曉聰在英國留學,前不久回國探親,硬是拉著我在她家住了幾天。正巧,她的表姐也帶著兒子頂頂過來玩。這天,頂頂跟曉聰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回來時,我們給他買的玩具槍沒了,手上卻多了一個用布縫的小沙包。問...
    2021-04-19 閱讀全文
  • 家長怎樣正確看待孩子的發(fā)問 家長怎樣正確看待孩子的發(fā)問 成長中的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心,他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來問爸爸媽媽,有的問題連爸爸媽媽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面對孩子的喋喋不休的提問,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父母該怎樣對待孩子的提問...
    2020-09-30 閱讀全文
  • 你怎樣詢問孩子? 你怎樣詢問孩子?[短鏡頭] 鄰居的孩子**,在幼兒園上中班,每次回家,他媽媽差不多都會這樣問:“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雖然長得不算高大,但很結實,性格也比較強硬,有些小朋友還怕他呢!可是他媽媽總是...
    2020-10-2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如何正確看待幼兒“愛告狀”的現(xiàn)象 歷經(jīng)歲的沉淀,在教師的成長路上我已走過了近六個年頭,從最開始的懵懂青澀到如今的沉著冷靜,我最想感謝的就是我的那幫可愛的孩子們,我教給了他們知識,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他們如同一面鏡子,給我警示教會我成長...
    2021-05-22 閱讀全文

怎樣看待孩子撒謊一直來**還算是比較誠實的,我甚至經(jīng)常拿他的一些例子來跟親朋好友說笑,印象特別深的就是每天吃晚飯,他經(jīng)常跟我討價還價“再吃10口就不吃了”,有時候我會同意但是必須是大大的10口,哪怕我...

2020-10-30 閱讀全文

好朋友曉聰在英國留學,前不久回國探親,硬是拉著我在她家住了幾天。正巧,她的表姐也帶著兒子頂頂過來玩。這天,頂頂跟曉聰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回來時,我們給他買的玩具槍沒了,手上卻多了一個用布縫的小沙包。問...

2021-04-19 閱讀全文

家長怎樣正確看待孩子的發(fā)問 成長中的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心,他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來問爸爸媽媽,有的問題連爸爸媽媽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面對孩子的喋喋不休的提問,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父母該怎樣對待孩子的提問...

2020-09-30 閱讀全文

你怎樣詢問孩子?[短鏡頭] 鄰居的孩子**,在幼兒園上中班,每次回家,他媽媽差不多都會這樣問:“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雖然長得不算高大,但很結實,性格也比較強硬,有些小朋友還怕他呢!可是他媽媽總是...

2020-10-28 閱讀全文

歷經(jīng)歲的沉淀,在教師的成長路上我已走過了近六個年頭,從最開始的懵懂青澀到如今的沉著冷靜,我最想感謝的就是我的那幫可愛的孩子們,我教給了他們知識,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他們如同一面鏡子,給我警示教會我成長...

2021-05-2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