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童話。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教師與家長在教育中,應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觀念,及時注意孩子情況,幫助孩子積極健康地成長!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總要買買買,孩子愛攀比的毛病算誰的”,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有位朋友李先生,他的兒子八歲了,喜歡騎自行車。最近,他看到同學買了一輛新的自行車,就覺得自己買了兩年的自行車過時了,纏著父母,要換一輛。
很多年輕人認為騎專業(yè)自行車出門是一件很拉風的事情,一輛好一點的自行車也非常貴,三四千元是等閑事。此時,李先生覺得,孩子的自行車還能騎,有些性能還不錯,完全沒必要買新的。
于是,他直接告訴孩子,其實新的自行車也沒什么好的,舊的還不錯,還是不要買吧??墒呛⒆硬豢?,認為新的就是好,于是開始鬧情緒。
面對這父子之間的矛盾,李先生也有點惱羞成怒,“就是不買,小小孩子要求這么高,互相攀比,喜新厭舊,以后怎么辦?”權(quán)威姿態(tài)出現(xiàn)了,父親開始“以老賣老”,兩人不歡而散。
從孩子剛剛懂事的一兩歲開始,我們作為父母的就會常常遇到類似的事情,孩子喜新厭舊,愛與其他小朋友攀比,老是想買新的玩具;有的父母受不了孩子“鬧”,或者為了在大庭廣眾前顧全面子而采取息事寧人的做法,而理性的父母則認為,不能永遠無條件滿足。
面對這種矛盾,父母應該怎樣利用這個機會教育孩子?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孩子攀比亂要東西的原因。
孩子總要買買買 這愛攀比的毛病到底算誰的?
價值比較能力,必須從父母灌輸?shù)胶⒆有睦?/p>
心理學有一個理論叫“同儕壓力”,我們來看一個案例。美國有一個叫艾琳的女孩,出生于中產(chǎn)家庭。家人好不容易才讓她上了貴族學校,但是她一上了這個學校,迅速地變得愛攀比、甚至跟家人鬧矛盾。父母和她的對立越來越嚴重。
她提出很多匪夷所思的要求,例如穿性感衣服,要美容、減肥等等,如果有一次要求沒有被滿足,就大吵大鬧,甚至認為父母把她給毀了。就這樣16歲時她就因為嚴重心理問題,加上結(jié)石并發(fā)癥去世了。
誰是殺死艾琳的真正兇手?答案已經(jīng)昭然若揭,其實就是“同儕壓力”。我們有時不能判斷出一件東西對自己的價值,只能從與身邊人的比較中,獲得短暫快感。這是大多數(shù)人為什么追求當下的快樂甚于追求長遠意義的原因。
艾琳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xiàn),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父母沒有價值比較能力。試問,為什么要送自己的子女去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貴族私立學校呢,中間是不是有這種攀比的意思呢?
價值比較能力是指通過對比,能夠識別什么事情是對我人生比較重要,而這個價值的比較必須是從父母移植、復制、影射孩子心里,是別人無可替代的。
就算把孩子送到學校,老師也只能從側(cè)面教導,真正對孩子價值觀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還是父母。父母的價值比較能力,他們對金錢的態(tài)度,他們是否能平衡當下快樂,為未來目標延時滿足,直接影響孩子的財商,也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幸福能力。
孩子總要買買買 這愛攀比的毛病到底算誰的?
要教育孩子財商,父母必須具備這個能力。我不妨問大家?guī)讉€問題:
第一,是今年買一部豪華轎車比較重要,還是能夠提早5年實現(xiàn)人生自由比較重要?本來50歲我可以實現(xiàn)人生自由、財務自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買完這個轎車,可能就晚了5年,要到55歲。這兩個事情,哪個對你的人生更有價值?
第二,時下很流行早教,有的早教是孩子的需要,有的則是因為父母出于“人有我有”的壓力,因為攀比心態(tài)而報名的。你覺得這種攀比式的早教重要,還是為孩子準備一筆高達200萬教育金,當孩子拿到普林斯頓、劍橋的錄取通知書時不用擔心費用問題,哪一個對我們的人生、對孩子的幸福比較重要?
我們不反對早教,但早教當中,有哪些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哪些是來源于攀比的同儕迷思?這兩件事情的比較,我們嘗試去思考,才有可能談得上有價值評估能力。
家長應理解孩子,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一個懂得基本財商教育理念的家長,在孩子為了買不需要的東西鬧情緒時,應該用這種方式與孩子溝通。
首先,是接納孩子的情緒。
每個人都有欲望,想要得到更好的東西,這是天性,可以接納?!皟鹤?,爸爸了解你的心情,你很想要一輛自行車,因為新的自行車很酷炫,騎起來很帥,是嗎?”首先是理解孩子的愿望,去爭論新自行車和舊自行車哪個更好,這顯然是一個愚蠢的問題。毫無疑問,新的當然比舊的好,沒有必要去否定孩子,非把白的說成黑的。
其次,與孩子溝通,陳述利弊,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你現(xiàn)在擁有的自行車,是你的財產(chǎn),如果你想擁有一輛新的自行車,可以選擇將這輛舊的自行車拿到網(wǎng)上二手市場賣掉,不夠買新車的話,拿出你其它的零花錢,一起來換一部新車。這是你的選擇,與我們無關。當然,如果你這樣選擇的話,零花錢會花掉一大半,你買其他玩具的機會就少了。你自己看著辦?!备改覆]有剝奪孩子選擇的權(quán)力,而是給了孩子機會,讓他來選擇,買不買這輛新的自行車。
用這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是讓孩子明確與父母的界限,自己的財務自己負責。由擁有所有權(quán)和支配權(quán)的人,來承受所有選擇帶來的利益和損失,他才會開始思考、學習如何負責。
財商教育,其實是一種控制和責任的教育。如果孩子能夠清楚購買新自行車后,自己可能會遭到的損失,還有其他無法得到滿足的遺憾,而選擇了不再去換自行車,這就是財商進步的表現(xiàn)。endrikfelipe.com
我們作為父母,與其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暗示“爸媽不想給你付錢買你喜歡的東西,我們認為沒用”,還不如把一部分錢給孩子支配,讓他來負起責任,做出正確或錯誤的選擇。這樣做是不是更有教育意義?
孩子總要買買買 這愛攀比的毛病到底算誰的?
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區(qū)分“想要”和“需要”
據(jù)我的觀察,包括我對自己孩子(6歲)的觀察,當給予他對零花錢的絕對支配權(quán)時,他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想要”和“需要”的糾結(jié)中,然后衡量該優(yōu)先買哪個。
樂樂的學校里有一個“merit store”,平時積攢的merits可以用來兌換禮物。樂樂并沒有一下子花完,而是比較了各個小禮物的價格,太貴的就主動不買了。老師覺得很驚異,還寫在了留言本上。
其實他也不是一個“鐵公雞”,平時逢年過節(jié),媽媽過生日,他都會主動拿出零花錢,與爸爸媽媽一起請大家吃飯。因為他覺得這是值得做的事情。
其實需要和想要,本無絕對界限,從小養(yǎng)成這種思維習慣很重要:這究竟是我一時興起想要,還是真正有價值我需要,孩子擁有這種平衡能力,正是我們想看到的。
網(wǎng)上有很多讓孩子擁有區(qū)分“想要”和“需要”能力的文章,坦白講都是毫無價值,萬般說教不如切身感受來得直接。
要讓孩子認識零花錢就是這么多,買了這個,就不能買那個,父母的界限已經(jīng)劃得很清楚,孩子經(jīng)歷多次的失望,自然而然就會思考,之前浪費的錢是不是買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還是一時興起想要的東西。
其實,區(qū)分需要和想要是個永恒的話題,即便是到了成年,也不可能完全分清楚。成年人在這個問題上搞得一團糟,最終經(jīng)常因為自己的一時興起而浪費資源,使得很多重要目標無法實現(xiàn)的人,往往就是從小沒有得到財商鍛煉的人。
所以,與其等到孩子成年之后,犯重大的錯誤,不如讓TA在小小的失望中反復磨練,與父母反復溝通,建立區(qū)分“想要”和“需要”的思維習慣。
孩子總要買買買 這愛攀比的毛病到底算誰的?
在物質(zhì)上與孩子劃清界限
這個過程中,父母也可以學會,什么是真正地和孩子劃清界限。與孩子劃清界限,很多家長都聽得很多了。但執(zhí)行起來,很多父母還是不清楚,何為與孩子劃清界限。
作為一個財商教育倡導者,我認為,與孩子劃清界限最重要的就是,在物質(zhì)上與孩子劃清界限。你用自己能夠駕馭的財富,滿足自己所要的物質(zhì)追求,而父母的責任在于提供教育環(huán)境。
這個基本的界限,如果能在3-6歲開始劃清,相信孩子未來的獨立性會大大增強,懂得為自己下決定,減少對父母的不良依賴,開句玩笑話,將來“啃老”的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總結(jié)一下,首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建立一套規(guī)則,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錢。
我們要劃清界限:哪些是孩子自己負責的,哪些是父母的責任。要與周圍的親人達成一致,不該支付的錢,就統(tǒng)一都不支付,讓孩子自行決定。
當孩子撒潑打渾時,父母和善而堅定地陪伴TA度過情緒的波動期,直到他能理性面對,自己做出選擇。
允許孩子在選擇中犯錯,父母只是加以引導,不作過多干涉。通過反復溝通,反復刺激,讓孩子提高財商,在人生成長過程中,在價值觀的建立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為什么孩子會磨蹭拖拉?
1、孩子缺少時間概念
孩子由于生活閱歷少、心智不成熟,對時間缺少概念,1分鐘、半小時、3小時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數(shù)字,他們不知道具體是多長時間,也沒有一個比較的概念。所以往往時間到了,他們還沒意識到。
2、幼兒注意力分散
越小的孩子,專注力越差。他們可能在臨出門穿鞋子時,會被旁邊的玩具吸引而轉(zhuǎn)移了注意力;又或者要穿衣服時,被身體接觸被單的奇妙感覺所吸引而忘記了穿衣服……并不是孩子故意跟大人作對而故意而為之的行為。
4招讓孩子“勤快”起來
讓孩子對時間產(chǎn)生緊迫感
大人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從10開始倒數(shù),也可以從3開始倒數(shù)。比如“睡覺倒計時開始了,你現(xiàn)在只有三秒的時間,3,2,1”。
倒數(shù)能給孩子留出過渡時間,讓他們有所準備,無論從心理上還是行動上,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讓孩子得到肯定
一味的批評、催促只會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當孩子哪件事做得好就應該適當表揚,引導孩子以此為榮,通過一件事慢慢擴散到更多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孩子受到表揚高興的時候潑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為。
讓孩子對事情產(chǎn)生興趣
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很快。
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樣就是離自己最親近的父母。
讓孩子承擔“后果”
家長不妨規(guī)定做事情的時間,甚至可以給孩子列一個時間表,要求孩子按時完成,同時讓孩子承擔做不完事情的后果。
比如遲到、吃不飽、完不成作業(yè)等。只要養(yǎng)成習慣,以后孩子的生活就會有規(guī)律了。
相比之下,孩子拖拉磨蹭時,如果大人指責打罵孩子會有什么危害?
有家長問:現(xiàn)代嬰幼兒由于環(huán)境、社會、條件的因素,在生活中突出表現(xiàn)出“自私”的天性。請問,在教育歷程中家長該怎樣正確引導?
小孩子“顯得”很“自私”的實質(zhì)
現(xiàn)在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從小就顯得很“自私”。自己的玩具不許別的孩子玩,自己的食品不許別人吃,自己的東西不許別人動。
我的外孫子小時候到孫女家,外孫子要玩孫女的玩具,孫女一把就奪了過去,說“這是我的”,不讓玩;孫女到外孫子家,同樣也是這樣,孫女一動外孫子的自行車,外孫子就拽孫女下來,也說“這是我的”,也不讓騎。
對于這種情況,不能簡單地扣上“自私”的帽子加以訓斥。一是因為孩子并不知道錯在哪里,講大道理,等于對牛彈琴;二是孩子總說“我的”,并不都是因為“自私”,是年齡特征決定的。
家長們可能注意到了:孩子從剛學會說話起,就愛說“我的”或“這是我的”等。其實,一兩歲的孩子還不大懂得“我”字的含義,自我和外部世界還沒有明確分化開來,一切體驗都成為主體本身的活動,把每一件事物都與自己關聯(lián)起來,好象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樣,處在“自我中心”年齡階段。
你看,是自己的東西,小孩子說“是我的”,他剛從別人手里搶過來的東西,也說“是我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管是屬于誰的,孩子都認為“是我的”。
因此,不能把總是說“我的”定性為“自私”的品性;而是這個年齡階段必然產(chǎn)生的心理特征,應看做是“所有權(quán)”這個模糊概念的初步形成。
小孩子“自私”原因和糾正辦法
小孩子既不是天生的“自私自利”,也不是天生的“慷慨大方”。孩子太過“自我”,讓人感覺很“自私”,也是后天環(huán)境影響的結(jié)果。
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沒有與孩子共處、共享、合作、攜手、相互謙讓的經(jīng)歷,所有大人都讓著他,寵著他。存在決定意識。比如買來好吃的,家長就說“這是寶貝的”;買來玩具,就說“這是給你買的”。久而久之,孩子從小養(yǎng)成一切獨占、獨霸、獨享、壟斷的習慣。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主要是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比如,買了好吃的東西,讓孩子主持進行“分配”,大人、孩子每人一份,并鼓勵孩子把大個的、好的讓給爺爺奶奶吃。如果爸爸還沒下班,要啟發(fā)孩子主動地給爸爸留一份。
還可以采取“請近來,走出去”的方式,多讓小孩子共處,有小朋友到家里來做客,事先教孩子主動拿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玩,并鼓勵孩子與小朋友一塊玩。帶孩子到別人家玩,要事先囑咐跟小朋友團結(jié)友愛,不爭搶玩具,或帶玩具去跟小朋友交換玩具玩。
孩子這樣做了,就及時給予表揚。別的孩子做得好,也表揚別的孩子,引導自己的孩子學習好榜樣。經(jīng)過不斷地強化,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就漸漸地心里有別人,學會與人分享了。
家有孩子做事拖拉、磨磨蹭蹭怎么辦呢?我們知道,孩子由于年齡的特性所致,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沒有概念,所以他們并不懂得浪費時間的危害。要想改變孩子的磨蹭行為,爸媽可以這樣做:
1、父母以身作則
有的孩子早晨起床晚,磨磨蹭蹭地等父母為他們穿衣服、準備早飯、送他們上學,其實這是在助長孩子的磨蹭心理。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事情,并在一旁告訴孩子,再不抓緊時間就要遲到了。
2、樹立孩子的責任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定出計劃及規(guī)定出完成任務的時間。
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有許多,關鍵在孩子自身。平日里經(jīng)常見到家長急得不得了,為孩子的事忙得團團轉(zhuǎn),孩子仿佛與此事無關,像個局外人一樣。這樣長此以往,孩子無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后果更加不可想象。
家長不妨嘗試讓孩子自己寫下自己的需求,調(diào)動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針對自己的問題制定出近期目標與努力方向,并大膽表達實現(xiàn)后的愿望。最好是具體到細節(jié),比如什么時間起床,洗漱需要多長時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放學后做作業(yè)和看電視多長時間,幾點休息等,都要嚴格制定,這樣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jiān)管的作用。對時間管理越嚴越細,效率越高。
當然,一次不要太多,先制定幾條,家長和孩子都要確認,便于隨時提醒,然而在慢慢增加,不斷強化。當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于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同時孩子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也會提升。當然,對于孩子的進步家長一定要及時鼓勵和表揚。
3 、榜樣法
父母還可以通過講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讓孩子認識到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只有珍惜才能讓它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還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貼上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提醒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家庭教育小結(jié)】
對于做事喜歡磨磨蹭蹭的孩子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要樹立起他們的責任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切不可包辦代替,要知道正式由于你們的溺愛才使得孩子變得拖拉、磨蹭的,同時父母也一定要做好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起一個好榜樣,讓孩子有樣學樣。
孩子總要玩具怎么辦
我們可以針對孩子對于玩具的不同需求而采取不同的做法。
*如果孩子要玩具,是內(nèi)心對隨時擁有新玩具的渴求:那么我們就需要“延遲滿足”他的需要。例如要孩子在滿足某種條件后才能獲得玩具,這樣我們就能在這個游戲中控制局面,也就是由被動轉(zhuǎn)變?yōu)橹鲃?。例如孩子說:“媽媽,我想要那個玩具。”此時,你可以說“這個玩具非常好,我也很喜歡,但是我們需要這個月每天完成XX任務,就能擁有了?!边@句話的技巧在于父母對于這個玩具的認可,這樣就不會讓孩子認為你反對他擁有玩具,而是條件阻礙了玩具的獲得。如果你的孩子這方面的需求特別大,你也可以每個月答應他擁有一個玩具,然后提出條件。這樣會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意識。在這個“Yes-No?”的游戲中,我們需要首先控制這個局面,而不是被孩子所左右。
當孩子以“玩具”為條件的時候,你不能因為周圍環(huán)境而屈服于孩子的條件。比如說,在商場里,如果你不答應他的需要,他就會哭鬧。很多時候由于我們礙于情面就向孩子妥協(xié),看上去僅僅是一次妥協(xié),卻為孩子的教育留下了隱患,因為孩子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在什么樣的場合用什么樣的方法提出要求是容易被滿足的。所以,建議父母這個時候需要非常堅定自己的“不同意”。但是請注意方法,建議使用“溫柔的嚴厲”,也就是“態(tài)度是好的”,但是“絕對不同意”的。
*如果孩子要玩具,是因為其他小朋友的影響:幼兒園里如果有一個小朋友因為某種玩具而大受歡迎,就會導致班里每一個孩子會對爸爸媽媽提出相同的請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所需要的并不是玩具本身,而是玩具所帶來的認同感和滿足感。如果孩子在班里處于跟隨性比較強、膽小的孩子,在最開始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時,父母可以同意購買,需要注意的是回家后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弄清楚這個玩具的玩法。第二天他到幼兒園之后也許會因為自己的玩法出色而大受歡迎。
對于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可以首先詢問他希望購買玩具的理由,當他能清楚表達之后,你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同意或者否決,重要的是孩子獲得了一個表達自己的機會,也會讓你的否決建立在他的理由之上,這對你們的溝通都非常有幫助。當孩子已經(jīng)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內(nèi)心需要的是別人的認同時,你可以教孩子一兩個可以帶領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戲,讓他能夠在班里獲得同樣認可的機會。
*如果孩子要玩具,是因為有收集此類玩具的愛好:這將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機會,建議你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這個系列玩具的信息,然后和他一起規(guī)劃如何才能完成收集工作。例如,如果該系列玩具一共12個。你可以大方的告訴孩子,你愿意提供6個,但剩下的必須由他自己爭取獲得。這樣,也就是你們?yōu)榱送粋€目標而努力,可以在家里進行積分制,把對他的部分要求轉(zhuǎn)變成積分。這樣他能感受到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同時也能構(gòu)建良好的親子關系。
溫馨提示:當孩子們提出需要玩具的時候,請分清他們隱藏在玩具身后的內(nèi)心需要。我們在這場游戲中需要掌握主動權(quán),同時讓孩子擁有表達自己的機會,最后讓“獲得玩具”的過程變成一種教育機會。
所以,玩具不僅僅是孩子的玩伴,同時也是父母們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好幫手,也許,我們需要從這一刻開始,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玩具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
(1) 訓練孩子專心做題。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jù)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guī)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yè)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小題。(計算不僅練速度,還鍛煉專注力)
(2) 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shù)纳?,看孩子在一分鐘?nèi)最多能寫書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并進行對比。
(3) 一分鐘寫數(shù)字訓練。我班上一個孩子的數(shù)字書寫特別差,而且非常慢。這學期,我讓他每天練習一分鐘“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他給我看了最近幾天的練習成績,原來一分鐘最多能寫5組,現(xiàn)在最多可以寫9組,而且還寫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時間。同時也提高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的速度。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習三至五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并進行對比,練習時間以一星期為宜。
可以通過獎勵積分機制引導孩子參與,因為孩子可能第一次有興趣,第二次好玩,第三次就不新鮮了。設定挑戰(zhàn)小目標不斷激勵嘗試。
第二招:停止催促,堅持表揚。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jié)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來,家長就更生氣,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揚。如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道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要作大吃一驚狀呼道:“還不到一分鐘呢!”總之,很夸張的樣子。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艾F(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現(xiàn)在收拾書包快多了?!薄@樣的話。但千萬不要說成“現(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寫作業(yè)也這樣快就好了”。只表揚,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過表揚,會激發(fā)孩子內(nèi)在快的動力。
我還是認為表揚與批評相結(jié)合,孩子畢竟小,一畏的表揚會迷失方向,也不利于心理承受力的成長。哪件事做得好就表揚,做的拖沓的也要及時指出來。但避免孩子受到表揚高興的時候潑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為。要是批評那就在錯誤正當時,孩子體會到拖沓不好的時候趁熱打鐵。
第三招:節(jié)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布置一些家庭內(nèi)部的作業(yè),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家長會布置什么讀英語,孩子剛讀完英語,家長又安排做奧數(shù)題。等等??傊议L給孩子安排得相當充分。孩子也看出問題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閑時間,家長就會安排任務。所以,孩子的對策是,化整為零,在寫作業(yè)的時候邊寫邊玩。這樣拖很長的時間,由于老師的布置的作業(yè)沒有完成,家長也不會另外安排任務。孩子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就玩了。
對策: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時候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布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么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就是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隨著孩子長大,會越來越希望獨立和自主,逐漸給孩子自主的空間,去決定自己要做的事情,這也更利于孩子成長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第四招:從生活習慣訓練。
只能從生活習慣抓起啊,先給他規(guī)定時間,要求他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兒。一位家長說,她女兒早上起床穿一雙襪子要十分鐘,孩子在床上把襪子理呀理,理得家長冒火。什么吃飯,穿衣,洗漱能拖時間,盡量地拖時間。
對策:通過訓練縮短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在比賽之間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練。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jīng)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樣就是離自己最親近的父母)
也可以用記時完成某一件事情,規(guī)定時間完成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第五招:規(guī)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拖延時間到晚上十點,減少了睡眠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降低了學習效率。周而復始,造成惡性循環(huán)。這時,我覺得可以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yè)完成的最后時間。要保證孩子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很多家長規(guī)定孩子九點鐘上床睡覺。所以到了晚上九點,孩子的作業(yè)還沒有完成,就不再寫了,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yè)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后,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這個是狠招,家長要具體分析孩子作業(yè)的量,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超標了,就不能用這個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這一招。
總之,對孩子磨蹭,家長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任何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更何況糾正一個壞習慣重新建立好習慣?家長們別著急,給自己也給孩子一點時間。)要注意總結(jié)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孩子的速度。
膽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生性膽小,一種是后天膽小。
后天的膽小不一定是壞事,孩子知道害怕,說明他的思維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從某個角度講,他的想象力增強了。
當然,讓孩子時常有恐懼感總不是件好事,避免這類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首先從看護者入手,看護者害怕的通常也是孩子害怕的,因此,看護人不要把自己認為害怕的情事灌輸給孩子。
比如,我以前也過一個帖子:地上有只菜青蟲,我興奮的跑過去,并招呼元寶“快來看呀!這里有只菜青蟲!”元寶也跟著跑了過來,隨著我的視線,他看到了這個肉肉的大蟲子,我把蟲捏起來放到手背上,“涼涼的!”,元寶也伸出小手躍躍欲試;同樣是這只菜青蟲,如果是保姆見到,就是另外一種情形了,“啊!蟲子!快走快走!”,從此元寶一見到蟲子就躲的遠遠的。
其次,要從客觀的角度教孩子認識事物,孩子在1歲多的時候害怕生人,那么就不要用“你如果不乖,外面的老爺爺就來找你!”這類話嚇唬孩子,這樣只會使孩子更加怕生。你可以說“大灰狼專吃小兔子、小羊,是個大壞蛋”,卻不能說:“大灰狼來吃你啦!”
再次,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保護者,一旦孩子遇到了可怕的事物,他會想到有比壞蛋更厲害的人來保護他,而不會因為無助而陷入恐慌。爸爸是最適合擔當這一角色的人。平??梢栽谥v故事的時候告訴孩子,爸爸是獵人,獵人專門打大灰狼、狐貍、老虎……之后家長甚至可以給孩子設計一個場景,遇到了害怕的事物 ——媽媽處理不了,也很害怕——喊來爸爸——爸爸把怪物驅(qū)除,這樣,爸爸的超人形象在孩子心中就根深蒂固了,也會時刻伴隨這孩子給他壯膽。
另外一種是生性就膽小,元寶就是這種類型,辦事非常謹慎,顧慮太多。對這種膽小也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就說元寶,他的天性使他免去很多皮肉之傷,也讓我們對他比較放心,但我還是認為這種天性弊大于利。天性是很難改變的,我所做的只能是幫他削減種種顧慮。比如今天他在幼兒園的滑梯上遇到了一點小危險之后就再也不碰這個滑梯了,我不能強拉他繼續(xù)玩,我能做的是明天去幼兒園接他出來,自己首先跑去玩滑梯,消除他之前的顧慮,繼續(xù)挑戰(zhàn)這個在他眼中的“危險物”。生性膽小,如果控制不當,會使人變得懦弱,但如果家長能鼓勵孩子消除顧慮,勇于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那么在克服膽小的同時,另一種更優(yōu)秀的性格也就隨之形成了。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總要買買買,孩子愛攀比的毛病算誰的》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愛的童話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要犯錯,都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年幼孩子也難免會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小毛病。對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給予嚴厲的責備,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點都是源于父母的過失。因此,為了...
1、愛攀比的呼嚕豬的故事 幼兒園里真熱鬧,小朋友們做早操。草莓兔戴頂花草帽,大家都說好。 呼嚕豬,哭又鬧,追著媽媽說:“我要,我要,我要草莓兔的小花帽!”媽媽買了小花帽。 小豬戴上小花帽,腦袋胖又大,...
尤女士的孩子4歲多一點,以前放在老家讓爺爺、奶奶帶著,后來才把她帶到自己身邊,也送進了幼兒園。也許爺爺奶奶跟她說過,爸爸媽媽在外面賺好多好多錢給你買好吃的,現(xiàn)在孩子變得愛攀比了。有一天她氣喘吁吁地從幼...
教育隨筆:孩子的攀比心理 近日,發(fā)現(xiàn)我班孩子之間都在進行攀比,且日漸增長。 一天小智小朋友帶來一盒彩色熒光筆,離園活動時,小智拿了新買的熒光筆做畫,畫了一個很大的生日蛋糕,的確很 漂亮。大家都來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