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民主、尊重的氛圍培養(yǎng)孩子美德

發(fā)布時間:2021-04-16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每一個小孩都有無限的潛能,家園共育可以讓孩子的潛能更好的激發(fā)出來!教師在一定情況下要進行家訪,了解情況,用心關注,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那么,家長可以配合教師做哪些工作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民主、尊重的氛圍培養(yǎng)孩子美德》,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案例:

又到孩子們吃小點心的時候了,今天吃的是海苔味餅干,孩子們已迫不及待地等著吃了,可今天的餅干是兩個人一包,且里面的數(shù)量不是偶數(shù),怎么分才能體現(xiàn)公平、公正,孩子間也不傷和氣呢?YJS21.coM

張老師忽然靈機一動:何不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同伴,然后兩人結(jié)伴來領取一包餅干,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一起吃呢?就這么著,張老師一聲令下,孩子們紛紛尋找伙伴,領取了餅干,吃了起來。只見孩子們有說有笑,你一塊我一塊吃的特別開心,沒有一個孩子發(fā)生爭吵現(xiàn)象,地面也沒有出現(xiàn)餅干屑之類的垃圾。

以往吃小點心時,張老師總是自己發(fā)給他們或者請孩子來發(fā),但是總感覺孩子們吃的時候比較吵,個別孩子還不注意衛(wèi)生經(jīng)常把紙袋等垃圾扔到地上。幾經(jīng)教育也沒有效果,可在這樣比較寬松、民主的氛圍下孩子反而更開心、更自覺。期間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加強了同伴間的交流,同時促進了孩子們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這以后,在每次的小點心時,張老師又別出心裁給了孩子們更多的自由:在吃芋艿時,讓孩子們自己過來拿3個,加強了孩子對3的感知能力;吃蘋果時,讓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拿,并開展誰的蘋果柄最小的比賽,這樣一來,連幾個平常經(jīng)常吃一半就扔的孩子也津津有味的把半個蘋果吃完;在吃面、粥等小點心時,提倡每個孩子都要吃,如果不是很喜歡這樣食物,可以要求少吃。在這種合理的要求下,本來不敢吃的孩子也主動地盛了一點,吃了起來,漸漸地培養(yǎng)了孩子不挑食的習慣。

專家觀點:

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老師或家長都應該給孩子營造寬松、民主的氛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在這種環(huán)境里成長的孩子能充分認識自我價值,其獨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就像案例當中,張老師給了孩子更多的自由,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加強了同伴的交流,提供孩子的溝通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

專家建議,家長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首先家庭成員之間要和睦相處,特別是夫妻間的互敬互愛、互諒互讓至關重要。父母和孩子之間,更多地應該是以一種平等、朋友般的方式進行相處,而不是以長輩的身份給孩子施壓。家長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對孩子的正確想法和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不斷提高。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尊重他人的5種做法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尊重他人的5種做法

培養(yǎng)孩子尊重他人的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尊重地對待他們。這里的5種做法,能幫助孩子們意識到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因為教師的行動可以讓他們知道教師是多么熱愛、尊重和珍惜他們。

一、把孩子當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來對待

如果您要孩子感受到珍惜,就把他們當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來對待。

二、無條件地給予孩子愛心

沒有哪個孩子非得需要做出努力來贏得教師的尊重的愛心,孩子應該生來就得到尊重和愛心。教師無條件的愛就是不計任何回報孩子,當然,那并不是意味著教師有必要對孩子所有的行為都表示認可。在孩子的行為不妥當時,做教師的需要做出反應,明白無疑地糾正他們。但是,孩子們知道,無論如何教師總與他們在一起,這正是孩子需要感覺到自己真正受到尊重和珍惜的那種愛。

三、全身心地傳遞尊重

大多數(shù)時候,孩子聽教師說話,遠遠不及他們觀察教師的姿勢、手勢、面部表情,以及聽出說話的聲調(diào)來得直接。因此確保做到與孩子說話時,要全身心地傳遞尊重,您可以說:“我想聽聽你的想法?!钡侨绻⒆涌匆娔f話的同時聳聳肩膀,揚起眉毛、假裝或轉(zhuǎn)動眼睛,他有可能認為您在表達相反的意思。

四、樹立正面的自我概念

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犟驢、神經(jīng)病、笨蛋”等標簽會大大降低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天天想到自己沒有用,不管這些標簽是真是還是假,孩子們聽到了就會信以為真。因此教師對待孩子只能用建立肯定的自我概念的標簽,使用標簽有這樣一條好規(guī)則要記?。喝绻b號不尊重孩子、最好別用。

五、與孩子快樂地呆在一起

幫助孩子感到受到尊重的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知道您與他們在一起樂趣無窮。把孩子放在您工作的首位,與孩子共度時光,這樣您就會真正了解孩子。只有在這時候,您才能讓他知道您那么珍惜、熱愛和尊重他的原因。

尊重孩子的天賦


尊重孩子的天賦有家長喜歡問我,你是怎么培養(yǎng)你的孩子的?為什么你們家長不花力氣,孩子也不是埋頭讀書,他的學習怎么還是沒有困難呢?

對這個問題,以前我也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很出色,不過現(xiàn)在我開始反思了,真的是我的功勞嗎?恐怕不見得。

首先我兒子并不特別優(yōu)秀,只是一直不討厭讀書,上學始終高高興興;其次讀書一點不用功,花在彈鋼琴和打魔獸上的時間跟讀書一樣多。第三,他的學習成績只是在初中的時候名列年級第一(因為那所學校真的很爛),小學和高中都不是什么年級排名前三的。小學的時候因為考試總是粗心,高中是因為學校集中了太多優(yōu)秀學生,俺們兒子實在是很普通。大學階段倒也不錯,學習還是有興趣,沒困難,而且還能獲得學校獎學金。

他自己夸自己學習永遠不會遇到瓶頸(但不是最優(yōu)秀的)。

我現(xiàn)在想明白了,除了父母提供給孩子的環(huán)境,和早期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之外,讀書也像音樂、美術、舞蹈一樣是有天賦的。但不等于會讀書的孩子就一定比其他孩子聰明,人家的特長不是讀書罷了,可能是藝術、可能是社交、可能是動手能力,可能就是創(chuàng)造力強、點子多。難道那些就不是聰明?

只是現(xiàn)在的社會對孩子的評價只認讀書這一條,很不理性。以后的中國恐怕要毀在這種單一的價值觀上。如果孩子的每一種天賦都能得到尊重、并得到機會發(fā)展,那么將來的中國才會人才輩出,繁榮昌盛。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孩子讀書一般,那么他一定有別的天賦,請一定要發(fā)現(xiàn)他的擅長之處

尊重孩子──教育孩子的良方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覺是從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別人的意識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過多次的訓練、教育,不斷地強化而逐漸建立起來的。

現(xiàn)在有些年輕父母由于自身受過良好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需求認識得比較到位,在日常生活中能尊重孩子。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雖說也知道一些尊重孩子的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做不到。在他們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子女必須一切聽從大人的安排。這樣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置于完全依附家長自己的位置上,沒有把他們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一旦孩子的行為與他們的意志相左,或達不到他們的期望與要求,斥罵、棍棒隨之而下。對不少家長而言,學會尊重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它不是一朝一夕想學就成,它應建立在正確的認識基礎上,花費百倍心思,萬般功夫,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覺行為。

1.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基本權(quán)利。

隨著社會的進步,尊重兒童權(quán)利的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195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首次通過了《兒童權(quán)利宣言》,1989年又通過了《兒童權(quán)利公約》,明確規(guī)定了兒童的生存權(quán)、發(fā)展權(quán)、受保護權(quán)和參與權(quán)。兒童的生存權(quán)包括生命權(quán)、健康權(quán)和醫(yī)療保健的獲得;兒童的發(fā)展權(quán)是指兒童擁有充分發(fā)展其全部體能和智能的權(quán)利,具體指信息權(quán)、受教育權(quán)、娛樂極、思想和宗教自由、個性發(fā)展權(quán)等;受保護權(quán)提出了反對一切形式的兒童歧視,保護兒童的一切人身權(quán)利;參與權(quán)是指兒童有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quán)利。

《兒童權(quán)利公約》可以說是人類在對待兒童問題上的最重要的文明成果,是約束現(xiàn)代各國兒童政策的國際性公約,也是當今成人正確對待兒童、父母善待子女的指導思想。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父母應該關心和了解這些知識,并努力實踐之。

2.尊重孩子,就要遵循孩子成長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兒童的發(fā)展過程是一個自然的進程,無論是孩子的生理還是心理發(fā)展,均有其自身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違背了孩子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往往會把事情弄得很糟,這樣不僅達不到父母的預期效果,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fā)展。在學齡前兒童的教育中,表現(xiàn)得較為普遍的就是父母缺乏等待孩子自然成長的耐心。許多年輕父母迫不及待地要求幼小的孩子學這學那,過早地讓孩子投入到所謂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把識字、拼音、計數(shù)、外語當成早期教育的全部內(nèi)容。父母這種片面的認識和盲目的舉動,背離了孩子的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加重了孩子的認知負擔和心理負擔,以致產(chǎn)生不良后果。華東師范大學學前兒童學習負擔研究課題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上海市兒童夢囈、磨牙、夜驚、夢游

,五歲以上孩子遺尿等睡眠障礙的發(fā)生率高達46.97%,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習壓力過大。孩子過早進入學習階段,免不了會遭遇種種困境與失敗,而不少父母只是一味地批評、責罵孩子,卻很少檢討自己的心態(tài)和行為。父母在急于求成的心理驅(qū)使下,往往只能接受孩子的成功,不能接受孩子的失敗。在這種狀況下,尊重孩子就談不上了。其實,孩子們需要的是自然發(fā)展的時間表,家長應讓他們逐個地、循序漸進地走完每一個發(fā)展階段。

3.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

身為父母,要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雖然年幼,但他們有獨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識,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父母不能因孩子的弱小、對成人的依賴,而無視他們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的存在。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孩子社會適應性發(fā)展的基礎,沒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就沒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自我意識包括自我感覺、自我評價、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獨立性等。在孩子的早期

請尊重孩子的“磨蹭”


“起床!起床!快去洗臉,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為《媽媽之歌》的視頻在國外網(wǎng)站被瘋狂點播。創(chuàng)作并演唱《媽媽之歌》的,是美國喜劇女演員安妮塔·蘭弗洛。48歲的她是3個孩子的母親,一次靈光乍現(xiàn),她將自己催促兒女的話寫成了歌曲。整首歌只聽到一位母親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聲:“快點啊,快點啊,不然就來不及了!”中國人聽了忍俊不禁——原來普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媽媽之歌》描述了一個不可否認的現(xiàn)實:孩子與大人一樣,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為最基本和理所當然的生活狀態(tài)。曾經(jīng),父母叮囑孩子的口頭禪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著”,現(xiàn)在孩子聽到最多的是“快點吃飯”“快點做作業(yè)”“快點彈琴”“快點睡覺”,甚至“快點玩”。

誰的節(jié)奏被打亂

父母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為父母覺得孩子太磨蹭,打亂了自己的節(jié)奏,于是反過來打亂孩子的節(jié)奏。

少兒科技館里,4歲的夢夢在運動傳送裝置邊,不厭其煩地跑來跑去,轉(zhuǎn)動把手,看小球前進、落下、再前進……在一旁的媽媽煩躁地走來走去:“老玩一個有什么意思?再玩這個就沒時間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說,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則不停地掙扎回頭……

“每次看到兩歲半的女兒笨拙地、慢慢騰騰地舉起小勺子吃飯,我就在一邊按捺不住。盡管女兒也能慢慢地把飯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節(jié)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飯往女兒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態(tài)。”32歲的何女士說,自己也知道這種做法不對,“但只有看到飯菜被女兒吃進肚子里,我才能安心?!?/p>

這樣催促乃至代勞的場景,對大多數(shù)父母來說并不陌生吧?大人總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節(jié)奏行事。其實,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生理節(jié)奏以及生命節(jié)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節(jié)奏,對他們而言,感覺最舒服、最順暢、最有利的就是順應自然的生理節(jié)奏。如果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過快,會影響身體的激素分泌,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損害。

經(jīng)常被打亂節(jié)奏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現(xiàn)為反應遲緩、自我壓抑、對某些事物過分依賴。

第一類孩子學會了取悅他人并優(yōu)先滿足他人的愿望,第二類孩子卻因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壞孩子”,從而失去自信。這兩種情況都容易讓孩子喪失自我。

停不下來的父母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功論導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標準……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標準去催促孩子,就像媽媽帶著孩子匆忙地走在學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緊張。這其中,孩子的節(jié)奏問題普遍被忽視了。

周末、節(jié)假日,父母讓孩子趕緊吃飯,吃完飯趕緊做作業(yè)、畫畫、彈琴……孩子們不僅在學校里承受著各種快節(jié)奏的壓力,出了校門依然不得清閑。家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周末不僅應該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來深切了解孩子各種需求的時機。

42歲的李女士在兒子8歲生日那天大受打擊:孩子想要的生日禮物竟然是“一個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說:“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覺到孩子內(nèi)心的痛苦,這種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32歲的趙女士也面對同樣的情況。她沮喪地說:“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平日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快一點’?!钡X得自己不得不這樣做。她的女兒今年只有3歲。她堅信這種凡事求快的規(guī)則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節(jié)奏慢下來,就很有可能被別的孩子超越。她說:“盡管我也感覺到這種快節(jié)奏不合理,不僅會剝奪我們應有的正常生活,也與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馳?!?/p>

家長催歸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來。教育專家認為,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節(jié)奏看在眼里,是因為他們渴望孩子與自己同步。父母會想,我們是一個家庭,一個整體,有著共同的生活節(jié)奏,這一點是天經(jīng)地義的。這種根深蒂固的潛意識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家長去顧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個慢性子、愛做夢、做事拖拉的孩子讓父母焦慮恐慌,他們似乎從孩子日常行為中的反應速度及活躍性中看到了他的將來。最終讓孩子認識到這是一種欠缺,從而埋下了將來引起孩子焦慮的隱患。父母可能看不到這些,他們看到的只有競爭,以及未來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他們變得緊張敏感,對自己生活中的空洞與空虛充滿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當起孩子的教練,甚至是魔鬼教練。

事實上,對兒童生活節(jié)奏的研究只是近半個多世紀才有的事,以前兒童一直被當做小大人看待。1950年,德國兒科醫(yī)生特奧多·海爾布魯格展開了人類首次針對兒童生物節(jié)律的研究,人類對兒童生活節(jié)奏的特殊性才有所認識。1970年,于貝爾·蒙達涅教授帶領科研團隊,以兒童的生物心理節(jié)律為課題,根據(jù)不同兒童的年齡、發(fā)展及生活環(huán)境展開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發(fā)達國家把學齡前兒童每天有效的學習時間定為3個半小時。這個時間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被延長至4個半小時。一般情況下,小學生每天上課的時間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對于年齡較長、級別稍高,或?qū)π畔⒔邮?、消化更快的孩子,則在下午適當添加幾小時,一般從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它能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適應外部世界。但是,當催促過多地表現(xiàn)在與孩子的關系上時,通常是因為父母自身的焦慮。當父母無法克服這些焦慮,將這些焦慮轉(zhuǎn)嫁給孩子時,傷害就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

經(jīng)常被父母催促來催促去,孩子會質(zhì)疑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要么逐漸認同父母而變成一個同樣焦慮的人,要么以一種極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這種被動拖沓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憤怒。

當然,一味地指責家長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家長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社會現(xiàn)狀已經(jīng)不存在有利于人體自身發(fā)展的節(jié)奏,找到一個適合照顧孩子和指導孩子的方式更是越來越困難。從深層意義上研究,熱衷快節(jié)奏,與時間賽跑是人類的一種潛意識。如果時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節(jié)奏,很累卻不能停下來,那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里需要戰(zhàn)勝某種恐懼:幼年對長輩和老師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對消極狀態(tài)的恐懼,以及對抑郁、空虛與迷茫感的恐懼。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鼻∏〉莱隽耸陿淠景倌陿淙说牡览?。而今,這些好的教育傳統(tǒng)正不知不覺被很多人忘記,社會上“三天學會寫作文”“補習半個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傳廣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群體心理,已影響了家長們的意識,使他們急于看到結(jié)果,這也加劇了他們內(nèi)心的焦慮。

專家指出,從孩子的長遠發(fā)展來看,把競爭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壞性大于建設性:家長和學校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身上的這種壓力又全部反彈給家長和老師,在惡性互動中,雙方都不堪重負。在競爭焦慮氛圍中成長,并被迫進入競爭軌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xiàn)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傊加谕甑母偁幒苌儆汹A家。

作為家長,當務之急是嘗試和孩子一起放慢節(jié)奏去生活。這樣做不僅事關家庭生活品質(zhì),而且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如果父母只教會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體和頭腦,卻沒有讓孩子學會如何產(chǎn)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畫并形成各種概念,豈不是一種失敗?而勾畫并形成各種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戲中獲得的。

放慢速度絕不僅僅是為了停下來喘口氣,而是為了感知和感受周圍,去想象,去思考。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去吃飯、穿衣,從而讓他了解自己是誰,會做些什么。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玩耍,以促進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從而區(qū)分想象與現(xiàn)實,言語與行動。這一切能夠使他發(fā)現(xiàn)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終形成對自我以及世界的認知。

也就是說,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方向,其實并不需要繁雜的指導與指南,父母便可輕松減慢日常生活的速度。專家們強調(diào)游戲在兒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沒有挑戰(zhàn)也沒有家長的幫助,孩子簡單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與食物消磨時間,在房間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閑聊,對著天空的云朵發(fā)呆,無拘無束地抓小昆蟲,看蜘蛛結(jié)網(wǎng)……一些在家長看來也許無趣無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樂趣所在。

家庭民主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好辦法


家庭民主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好辦法

我和媽媽由信任成朋友

山東省張艷雪

原本我一直以為,所有人都像我對媽媽一樣,經(jīng)常說說心里話,聊聊自己在學校的所見所聞,聽聽她的看法和意見。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周圍同學中這種情況很少出現(xiàn),甚至在一些同學眼里,父母就是父母,永遠不會是朋友。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一直被媽媽寵著,不做媽媽不讓做的事,不交媽媽不喜歡的朋友,努力學習。當然,我也會和許多同齡的朋友一樣有自己的某些小秘密。但是我的小秘密我愿意和媽媽分享,因為她會告訴我她的看法,幫我進行分析。高一的時候,有一次因為班級工作太忙,晚上我?guī)б晃荒猩丶页燥?,媽媽并沒有尋根究底、神經(jīng)兮兮地盤問,我知道她相信我。

因此,我認為,決定父母與孩子間是否可以做朋友的關鍵因素在于信任。特別是父母對孩子的信任,這很重要。大人們何必要偷偷摸摸地去翻孩子的日記,查閱上網(wǎng)記錄呢?其實,孩子們的那點小心思大人都懂,那些東西只不過是青春成長的痕跡,越打壓也許會越茁壯。特別是處在叛逆期的孩子,一貫的壓制會讓持久以來的躲避、忍耐、壓抑一股腦爆發(fā),甚至轉(zhuǎn)向仇恨。

當然,孩子也要信任父母。作為子女,我們應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把更多的精力轉(zhuǎn)向?qū)W習,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們的世界需要理解

江西省永豐縣潭頭中學楊淑穎

我們長大了,懂的事多了,不愿意和父母說的事情自然也多了。其實也不是不愿意講,而是有時根本不能講,特別是我們農(nóng)村的孩子。總不能對父母說:“我最近很鬧心,好像喜歡班上的某某了。”那樣,父母你一句我一句的,就不是替你解決麻煩,而是制造麻煩了。所以,還不如不和父母講,省得挨罵,這是我的心態(tài)。

父母總是害怕我們早戀。在學校不能和男生說話,不能晚回家,不能和男生外出……那么多的不能,卻讓我們更加叛逆,變本加厲,甚至從此再也不在父母面前提起自己的事?;蛟S連父母也不會想到,孩子的叛逆和自己有很大關系。當他們從孩子的日記、互傳的小紙條里了解到他們的現(xiàn)狀時,往往會大發(fā)雷霆,很少有父母能冷靜地和孩子們談談,就算不發(fā)火,也是以一種審問、糾錯的口氣來和孩子們交談。這時,父母與孩子出現(xiàn)的是對立的狀態(tài),是互相不理解。

我和同學有心事時往往愿意對朋友講,不愿對父母講??晌乙裁靼?,父母又何嘗不想了解我們的世界,走進我們的內(nèi)心呢?他們也急切地想知道我們的想法,這些都需要互相理解。為什么父母不能對我們多一些理解?為什么我們不能敞開心扉面對父母,試著把他們當成朋友?只有相互理解,主動溝通,彼此才能真正成為朋友。

尊重,讓我和爸爸成了朋友

河北省武安市賀進鎮(zhèn)中學賀占強

在我的心目中,爸爸不僅是良師,更是益友。

我的學習成績不算太好,爸爸也從來不在學習上給我提一些過高的要求。如果成績進步了,他會及時給我鼓勵;如果哪次考試沒有考好,他會和我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別的家長惟恐孩子上網(wǎng),可爸爸卻支持我上網(wǎng)。從爸爸那里,我不僅學會了搜索課件、觀看視頻,也學會了聊天、發(fā)電子郵件。有時候,爸爸也讓我玩一些小游戲。他不贊同我玩一些大型網(wǎng)絡游戲,因為玩大游戲不僅耗時費力,而且很容易上癮。他常對我說:在虛擬世界里找到的快樂,只能是虛擬的快樂。

有時,我也會做一些讓爸爸生氣的事,但爸爸的責備也總帶著一種理解與寬容。今年過生日那天正好放假,幾個要好的同學把我拉到了餐館,非要讓我請客。在餐館里,我喝了不少白酒。爸爸平時不喝酒,也不贊成我喝酒。當我?guī)е鴿鉂獾木茪饣氐郊依飼r,已經(jīng)是下午三點了??粗琅f等在餐桌旁的爸爸,我想他肯定會發(fā)泄出心中的怒氣。爸爸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只是說:“和別人交往難免會有一些應酬,朋友的請求有時也是不便推辭的。酒喝多了傷身體,以后最好不要再喝酒了。”爸爸的話,既讓我內(nèi)疚,又讓我感動。

從爸爸那里,我不僅得到了誠摯的父愛,也得到了朋友般的理解和尊重。

親情不可阻擋

江西省永豐縣潭頭中學董慧

在我上小學之前,爸爸就在外頭打工了,每年只在過年的時候才回來。大家也許會認為,我和爸爸一定很陌生,沒有什么感情吧,那你們可真是錯了,我和爸爸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還不會寫字的時候,我就常和爸爸打電話,問他在外面過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說說家里的開心事,爸爸也會和我講他在外面的事。小學三年級后,我就嘗試著給爸爸寫信,把自己在校的學習情況說給他聽,把自己的學習成績向爸爸匯報,每次考完試后,我都會和爸爸寫信或是打電話,訴說考試的得意與困惑。也許就是這樣一次次的交流使得我和爸爸無話不說?,F(xiàn)在我還常用爺爺?shù)氖謾C給爸爸發(fā)信息:“爸爸你在外工作要保重自己的身體?!薄鞍职郑畠鹤D闵湛鞓?!”“爸爸你又加班了吧?”有時,爸爸回信:“慧慧,學習太累了就休息一會吧。”“考得不好沒有關系,說明你還有進步的空間啊?!闭沁@一條條短信,把我和爸爸聯(lián)得更加緊密了。雖然這么多年了,我們父女聚少離多,但這并沒有妨礙我們之間的感情交流。

現(xiàn)在每年暑假,爸爸都會接我到他打工的地方過假期,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可以天天和爸爸說話,爸爸有空的時候就陪我到城市各處轉(zhuǎn),吃小吃,逛商店,進公園。和爸爸相處的日子,我也更加理解他了。

父母是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的,父母跨出一小步,孩子跨出一大步,沒有什么可以阻擋這種親情的交流。

家長談心

家庭民主是溝通的好辦法

江西省萬安縣羅宏金

女兒上高二的時候,有一天要我給她買手機,說班上一半同學都有手機。說實話,買部手機用不了多少錢,一個月的話費也花不了多少。問題是,手機對還在讀高二的女兒有多少實用性呢?女兒之所以產(chǎn)生了強烈的購買欲望,多半是因為從眾的心理。我仔細地向女兒分析了買與不買的利與弊,最后,女兒欣然接受了我的意見,暫時不要手機。

和所有父母一樣,我希望女兒能平穩(wěn)安全地度過青春期,特別擔心早戀這類問題會困擾女兒的健康成長。這種問題,既不便直接問女兒,也不好明察暗訪。周末的時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起初是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聊天,很自然地,我與妻子談到了過去,談到了我們年輕的時候與異性交往的情況,女兒探究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了,問了我們很多問題:你們早戀過嗎?有自己喜歡的人嗎?有人喜歡過你們嗎?我們自然樂意回答女兒的這些問題,正是這樣的回答,讓青春期的女兒在不知不覺中懂得了如何與異性交往,在遇到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實際問題時,能夠誠懇地征詢我們的意見。如今,女兒已是大二的學生,非常陽光開朗。

從上面的兩個事例中,大家看得出,我與女兒之間的溝通幾乎是沒有障礙的,究其原因,就要平等地對待孩子,信任地對待孩子;孩子有道理,我們就接受,孩子有欠缺,我們就引導。所以,家庭民主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方式。

老師觀點

平等對話才能相互包容

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職教中心吳濤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應該是最親近、最融洽的關系,家庭里應該充滿歡樂、安全、自由的氣氛,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應該注意如下幾點:

第一,父母應該“平視”孩子,而不應該“俯視”孩子,不要覺得身為父母,就可以在家里主宰一切,想讓孩子干什么,就讓孩子干什么。不要過度壓制孩子,身為父母畢竟和孩子成長生活的環(huán)境不一樣,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不一樣,不能機械地拿自己成長、生活的環(huán)境、經(jīng)驗和孩子們相比較。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仔細分析觀察現(xiàn)在的世界,包括電視、網(wǎng)絡、報紙、書刊帶給孩子的影響,從思想上、行為上理解外來世界帶給孩子的影響。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聊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家長們也要聽一聽,聊一聊,盡量多留些時間和孩子們共同度過。

第二,作為孩子,也應該盡量理解父母。父母帶大自己不容易,付出了很多心血。孩子們接觸到的信息、觀念可能跟父母的很不一樣,有時可能會很叛逆,要盡量同父母經(jīng)常溝通,求同存異,多和父母聊聊自己的想法、學校的同學和老師等。多多留意父母的工作性質(zhì)、勞累程度、父母為人處世的方法、對自己的期望,能經(jīng)常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自己應該盡到的責任。

第三,孩子有時候由于社會經(jīng)驗的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引發(fā)與父母之間的“戰(zhàn)爭”。作為父母要經(jīng)常觀察孩子,注意從小教育引導孩子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對于一些“新鮮事物”更要仔細辨別,分析其中的利與弊,不要一概否定,要了解社會各界對此種問題的評論,向積極有利的一面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意見、建議,結(jié)合社會的綜合評價來跟孩子解釋清楚,讓孩子在正確的引導下成長。

總之,只要父母與孩子平等對話、相互包容、就能夠和諧共處。

你的孩子信任你嗎

湖南省岳陽縣步仙鄉(xiāng)鳳凰中學

李慶平

我是一名農(nóng)村學校的初中班主任,想借“校園話題”向家長們問個問題:你的孩子信任你嗎,會向你坦露心事嗎?

在我們這里,很多孩子和爺爺奶奶一起留守在家,我班上有一名女生父母不在家,于是到另外一名女生家(她一個人在家)住了兩個星期,她奶奶也不管,不是老師找上門去還會繼續(xù)的。她們晚上和同村的孩子們一起玩,男男女女在一起,打牌、聊天……這就是農(nóng)村留守孩子的現(xiàn)狀。

那么,家長在家的孩子們的處境是不是好些呢?家長們迷戀于賭博,醉心于六合彩。一到孩子成績不好或是犯了錯,“丟了他(她)的臉”的時候就慌張起來,開始恨鐵不成鋼,通常上去就一頓暴打。我班里的孩子對我說:“老師,我想快點長大,離開這個家?!蓖瑢W們在周記或者作文里經(jīng)常表露出非??释玫礁改咐斫獾男那?,他們?yōu)槭裁床幌氪粼诩依?、不想回家?因為面對他們的不是無休止的責罵,就是忍耐父母間的戰(zhàn)爭。

在農(nóng)村,很多父母和孩子間沒什么溝通,無法交流。對此,僅僅靠班主任是遠遠不夠的,盡管我在盡著我的最大努力,盡管學生也很喜歡我,愿意和我溝通。我想對家長們說的是,多關心你的孩子吧,別再讓他們感到孤獨。

發(fā)現(xiàn)孩子和尊重孩子


發(fā)現(xiàn)孩子和尊重孩子孩子到底“懂不懂事?”無疑,大家都覺得啥事都不懂。

我們所說的“事”,是人情世故,尤其是社會關系這一塊為主。還有很多復雜的,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東西。從這些方面來說,孩子們是不懂事的。但是,我仍然堅信,孩子其實懂得非常非常多。他們有一個無比寬廣的世界。

**的玩具超多。我拿了N個箱子裝,還有部分擺,另有幾個筐的還塞到櫥子里去。每次及時整理,但有些小玩意兒還是容易遺漏。

昨天,**在兒童房玩一套消防工具。有車,有飛機,有云梯等等。但是少了一輛消防轎車。這輛消防轎車只有兩個拇指粗。他問我這車上哪去了,我說不知道。隔了一會,他“命令”我道:“媽媽,你去外面給我把這輛車拿進來?!蔽倚南脒@點東西哪找得著啊?別胡說了。結(jié)果他又說:“你去給我拿下嘛!”我沒好氣地應他:“上哪拿?。 彼行┎荒蜔┑卣f:“在外面,頂上!”后來我抱著他出去,在他的指引上,果然發(fā)現(xiàn)這輛小車子不知道何時被擱置到了客廳外面高高的置物架上,而且,是在一個畫框背后。這么高的地方他擺不上去,他的視力也難以看到啊,他到底什么時候看到的呢?又是怎么記下的?

我正有些小驚嘆,**玩了一會又“命令”我了:“媽媽,你去爸爸房間幫我拿那個小人過來好嗎?”我說:“什么小人兒???”他說:“就是那輛中巴車上的小人,是司機!”——是有那么一輛玩具中巴,是有配著兩個小人,一個表示司機,一個表示乘客。可是,它怎么跑到爸爸房間去了呢?不太可能啊!但是**堅持是在那,而且進一步指明:在抽屜里!我抱著他過去打開第一個抽屜,不在。**不耐煩地說:“是在第二個抽屜!”打開,撥拉了好久,那個塑料小人露了出來!

所以我發(fā)現(xiàn),孩子會觀察事物嗎?非常會!他有他的世界,他只觀察、關注屬于他世界里的東西。

孩子確實是有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的。孩子確實是“懂”很多的。說孩子啥事也不懂的人,是因為沒有找到那條通往孩子心靈的道路。

也有人經(jīng)常嘆服:“現(xiàn)在的孩子啊,精著呢!”事實上,孩子全部是“精”的,有過去和現(xiàn)在之分,是因為過去的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更低(各方面原因所限),而現(xiàn)代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視而已。

明白孩子確實有他自己的世界這個問題有什么重要意義嗎?我覺得最關鍵的是,父母會因此更明白尊重孩子的價值與必要。最簡單的就是吃飯的問題。

**不好好吃飯,一直是我最頭疼的問題。相反,每當他生病的時候,吃飯的態(tài)度反而更好些。不僅吃得快些,而且還會主動要吃的。仔細一想,因為他一生病,我就會想,他生病肯定胃口不好,愛吃多少吃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吧。于是,吃飯對**來說不再是負擔,少了威逼,多了尊重。

**常喝豆?jié){,他每次喝豆?jié){,都是用吸管直接刺破豆?jié){袋再喝,但如果偶爾我不是刺破袋子而是直接打開袋子插入吸管讓他喝,他就會哭鬧。尊重他的敏感期,尊重他的習慣,就可能少了一次對孩子的責罵和訓斥。換來了孩子順利的成長。

……

總而言之,我經(jīng)常覺得孩子的世界很寬,而且,頗為神秘。很有意思。我們是不是不要再武斷地覺得自己比孩子強大很多,甚至要籠罩在孩子的世界之上了呢?

尊重每個孩子的專屬方式


尊重每個孩子的專屬方式

前兩天和朋友聚餐,看她愁眉苦臉,一副悶悶不樂的姿勢,便問起她最近和孩子同處的狀況。一講起孩子,她的心境就變沮喪,沮喪的原因是由于世人給予的壓力,讓她突然之間不知道要怎么經(jīng)驗孩子。

尊重每個孩子的“專屬方式”

朋友在前年生下孩子后,就辭掉作業(yè)盡心在家照顧孩子。孩子現(xiàn)在1歲半,對任何事物都覺得新鮮幽默。良久沒有見到孫子的婆婆,日前帶了許多朋友到家里來看孩子,臨走時,婆婆要孫子揮手向咱們說再見。只見孩子兩個眼睛專注腸盯著許多客人看,卻不見他把手舉起來向咱們說再見。婆婆當時覺得很沒有面子,過后不由得責怪起兒媳婦來,問她整天都在教小孩,怎樣孩子連揮手說再見都不會!

長期和孩子同處的朋友非常了解孩子,知道孩子不是不會說再見,而是當時孩子的專注力都放在客人身上,每位客人都是生疏面孔,咱們不斷對他說話,這對他來說,是件特別又幽默的事。當時孩子專注調(diào)查著每位客人的臉部表情、聲音和動作行為,底子無暇理睬大人再三敦促的“揮手說再見”的指令。當客人都走了之后,孩子才沉著地舉起手,悄然揮著手。

朋友向婆婆解說孩子當時沒有說再見的原因,但婆婆卻以為街坊的孫子才1歲3個月就很會說話,更別說“揮手說再見”這么簡略的動作,而自己的孫子年紀比他大卻學不會這些動作!她無法了解兒媳婦說的特別狀況,一味以為是兒媳婦沒有教好孩子。除了婆婆的責難之外,當了全職媽媽的朋友發(fā)現(xiàn),許多父母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做比較,當孩子的才干和同齡的孩子有落差時,便急著練習孩子,要孩子迎頭趕上。

其實,在孩子的世界里,“會哪些技能”和“不會哪些技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事物幽默”、“哪些東西特別”、“哪些人特別有吸引力”,是這些日子中的元素不斷牽引著孩子往學習之路邁進。在任何時刻,孩子都有可能因某些特別有吸引力的事物,而張大眼睛,那是學習的動力和開始。假設父母把專注點落在和其他孩子比較,要求孩子迎頭趕上,馬上學會某項技能上,不只會損壞孩子的學習興致,更會由于逼迫孩子學習而損壞出色的親子互動關系。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別,有專歸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發(fā)展,當令的引導和提示是促進學習的潤滑劑,但過多的壓力和煩擾卻會阻撓學習。父母應該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學習的進程,而不應該拿孩子的學習效果,作為大人之間彼此比較的東西。

學習對每個孩子來說,應該是愉悅而夸姣的,而學習的主導權(quán)應該回歸孩子身上,它不歸于任何人,只專歸于孩子。

家長請尊重孩子的磨蹭


家長請尊重孩子的磨蹭,別對孩子說“快點”。

“起床!起床!快去洗臉,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為《媽媽之歌》的視頻在國外網(wǎng)站被瘋狂點播。創(chuàng)作并演唱《媽媽之歌》的,是美國喜劇女演員安妮塔·蘭弗洛。48歲的她是3個孩子的母親,一次靈光乍現(xiàn),她將自己催促兒女的話寫成了歌曲。整首歌只聽到一位母親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聲:“快點啊,快點啊,不然就來不及了!”中國人聽了忍俊不禁——原來普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媽媽之歌》描述了一個不可否認的現(xiàn)實:孩子與大人一樣,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為最基本和理所當然的生活狀態(tài)。曾經(jīng),父母叮囑孩子的口頭禪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著”,現(xiàn)在孩子聽到最多的是“快點吃飯”“快點做作業(yè)”“快點彈琴”“快點睡覺”,甚至“快點玩”。

誰的節(jié)奏被打亂

父母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為父母覺得孩子太磨蹭,打亂了自己的節(jié)奏,于是反過來打亂孩子的節(jié)奏。

少兒科技館里,4歲的夢夢在運動傳送裝置邊,不厭其煩地跑來跑去,轉(zhuǎn)動把手,看小球前進、落下、再前進……在一旁的媽媽煩躁地走來走去:“老玩一個有什么意思?再玩這個就沒時間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說,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則不停地掙扎回頭……

“每次看到兩歲半的女兒笨拙地、慢慢騰騰地舉起小勺子吃飯,我就在一邊按捺不住。盡管女兒也能慢慢地把飯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節(jié)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飯往女兒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態(tài)?!?2歲的何女士說,自己也知道這種做法不對,“但只有看到飯菜被女兒吃進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這樣催促乃至代勞的場景,對大多數(shù)父母來說并不陌生吧?大人總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節(jié)奏行事。其實,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生理節(jié)奏以及生命節(jié)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節(jié)奏,對他們而言,感覺最舒服、最順暢、最有利的就是順應自然的生理節(jié)奏。如果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過快,會影響身體的激素分泌,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損害。

經(jīng)常被打亂節(jié)奏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的特征,

或截然相反,表現(xiàn)為反應遲緩、自我壓抑、對某些事物過分依賴。

第一類孩子學會了取悅他人并優(yōu)先滿足他人的愿望,

第二類孩子卻因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壞孩子”,從而失去自信。

這兩種情況都容易讓孩子喪失自我。

停不下來的父母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功論導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標準……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標準去催促孩子,就像媽媽帶著孩子匆忙地走在學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緊張。這其中,孩子的節(jié)奏問題普遍被忽視了。

周末、節(jié)假日,父母讓孩子趕緊吃飯,吃完飯趕緊做作業(yè)、畫畫、彈琴……孩子們不僅在學校里承受著各種快節(jié)奏的壓力,出了校門依然不得清閑。家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周末不僅應該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來深切了解孩子各種需求的時機。

42歲的李女士在兒子8歲生日那天大受打擊:孩子想要的生日禮物竟然是“一個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說:“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覺到孩子內(nèi)心的痛苦,這種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32歲的趙女士也面對同樣的情況。她沮喪地說:“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平日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快一點?!钡X得自己不得不這樣做。她的女兒今年只有3歲。她堅信這種凡事求快的規(guī)則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節(jié)奏慢下來,就很有可能被別的孩子超越。她說:“盡管我也感覺到這種快節(jié)奏不合理,不僅會剝奪我們應有的正常生活,也與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馳。”

家長催歸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來。教育專家認為,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節(jié)奏看在眼里,是因為他們渴望孩子與自己同步。父母會想,我們是一個家庭,一個整體,有著共同的生活節(jié)奏,這一點是天經(jīng)地義的。這種根深蒂固的潛意識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家長去顧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個慢性子、愛做夢、做事拖拉的孩子讓父母焦慮恐慌,他們似乎從孩子日常行為中的反應速度及活躍性中看到了他的將來。最終讓孩子認識到這是一種欠缺,從而埋下了將來引起孩子焦慮的隱患。父母可能看不到這些,他們看到的只有競爭,以及未來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他們變得緊張敏感,對自己生活中的空洞與空虛充滿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當起孩子的教練,甚至是魔鬼教練。

事實上,對兒童生活節(jié)奏的研究只是近半個多世紀才有的事,以前兒童一直被當做小大人看待。1950年,德國兒科醫(yī)生特奧多·海爾布魯格展開了人類首次針對兒童生物節(jié)律的研究,人類對兒童生活節(jié)奏的特殊性才有所認識。1970年,于貝爾·蒙達涅教授帶領科研團隊,以兒童的生物心理節(jié)律為課題,根據(jù)不同兒童的年齡、發(fā)展及生活環(huán)境展開了完整的研究?;诖?,西方發(fā)達國家把學齡前兒童每天有效的學習時間定為3個半小時。這個時間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被延長至4個半小時。一般情況下,小學生每天上課的時間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對于年齡較長、級別稍高,或?qū)π畔⒔邮?、消化更快的孩子,則在下午適當添加幾小時,一般從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種正?,F(xiàn)象,它能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適應外部世界。但是,當催促過多地表現(xiàn)在與孩子的關系上時,通常是因為父母自身的焦慮。當父母無法克服這些焦慮,將這些焦慮轉(zhuǎn)嫁給孩子時,傷害就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

經(jīng)常被父母催促來催促去,孩子會質(zhì)疑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要么逐漸認同父母而變成一個同樣焦慮的人,要么以一種極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這種被動拖沓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憤怒。

當然,一味地指責家長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家長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社會現(xiàn)狀已經(jīng)不存在有利于人體自身發(fā)展的節(jié)奏,找到一個適合照顧孩子和指導孩子的方式更是越來越困難。從深層意義上研究,熱衷快節(jié)奏,與時間賽跑是人類的一種潛意識。如果時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節(jié)奏,很累卻不能停下來,那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里需要戰(zhàn)勝某種恐懼:幼年對長輩和老師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對消極狀態(tài)的恐懼,以及對抑郁、空虛與迷茫感的恐懼。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鼻∏〉莱隽耸陿淠景倌陿淙说牡览?。而今,這些好的教育傳統(tǒng)正不知不覺被很多人忘記,社會上“三天學會寫作文”“補習半個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傳廣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群體心理,已影響了家長們的意識,使他們急于看到結(jié)果,這也加劇了他們內(nèi)心的焦慮。

專家指出,從孩子的長遠發(fā)展來看,把競爭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壞性大于建設性:家長和學校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身上的這種壓力又全部反彈給家長和老師,在惡性互動中,雙方都不堪重負。在競爭焦慮氛圍中成長,并被迫進入競爭軌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xiàn)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傊加谕甑母偁幒苌儆汹A家。

作為家長,當務之急是嘗試和孩子一起放慢節(jié)奏去生活。這樣做不僅事關家庭生活品質(zhì),而且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如果父母只教會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體和頭腦,卻沒有讓孩子學會如何產(chǎn)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畫并形成各種概念,豈不是一種失敗?而勾畫并形成各種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戲中獲得的。

放慢速度絕不僅僅是為了停下來喘口氣,而是為了感知和感受周圍,去想象,去思考。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去吃飯、穿衣,從而讓他了解自己是誰,會做些什么。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玩耍,以促進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從而區(qū)分想象與現(xiàn)實,言語與行動。這一切能夠使他發(fā)現(xiàn)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終形成對自我以及世界的認知。

也就是說,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方向,其實并不需要繁雜的指導與指南,父母便可輕松減慢日常生活的速度。專家們強調(diào)游戲在兒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沒有挑戰(zhàn)也沒有家長的幫助,孩子簡單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與食物消磨時間,在房間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閑聊,對著天空的云朵發(fā)呆,無拘無束地抓小昆蟲,看蜘蛛結(jié)網(wǎng)……一些在家長看來也許無趣無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樂趣所在。

一行禪師說:“從容地讓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睂议L來說,讓禪宗哲學在忙亂的早晨給自己帶來一絲恬靜的氣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課。

作為母親,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對兒童的節(jié)奏格外尊重,并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個人事業(yè)與母親角色之間的沖突,感動和啟迪了無數(shù)讀者。她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道:“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個性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幼兒教育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家長們關心的是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再就是孩子的智力.興趣,而孩子們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家長們認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化的。錯了,家長們大錯特錯了,幼兒時期的孩子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終生。

今年我擔任小班的教學工作,我發(fā)現(xiàn)一個叫鳳杰的女孩特別膽小.特別害羞,當時來幼兒園的時候沒怎么引起我的注意,因為孩子剛剛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當鳳杰的媽媽走時,鳳杰很恐懼的眼神以及雙手拽住媽媽的衣服不放,我好說歹說把他勸到座位上,在以后的一.二周里,我發(fā)現(xiàn)鳳杰還是這個樣子

,一點變化也沒有,總是低著頭走路,也不和小朋友們交談。我擔心孩子長時間這樣下去會妨礙她的的成長的。于是,我和鳳杰的媽媽商量制訂了一些辦法。

一.家庭教育

1.在家中為鳳杰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

我告訴鳳姐的媽媽讓她多給孩子愛,多給她鼓勵,家長要言傳身教,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心情愉快,才會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tài)。

在家中教育孩子時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強制性的讓孩子干什么,這樣會搞得孩子疲憊不堪,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及時給予孩子以鼓勵。由此看來要學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二.培養(yǎng)孩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我告訴鳳杰的媽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平時我們要慢慢地培養(yǎng)孩子的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多帶孩子到外面去玩,教孩子一些禮貌用語,慢慢地孩子就會感受到與伙伴們交往的快樂的。

家園共育《民主、尊重的氛圍培養(yǎng)孩子美德》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幼兒園教師要給孩子營造民主氛圍 案例: 又到孩子們吃小點心的時候了,今天吃的是海苔味餅干,孩子們已迫不及待地等著吃了,可今天的餅干是兩個人一包,且里面的數(shù)量不是偶數(shù),怎么分才能體現(xiàn)公平、公正,孩子間也不傷和氣呢? 張老師忽然靈機一動...
    2021-05-02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創(chuàng)設民主的家庭氛圍 育兒心得:創(chuàng)設民主的家庭氛圍 尊重、理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條件。愛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洞察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孩子在成長期可能發(fā)生這樣那樣的問題,父母是事事去干預,還是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2020-10-10 閱讀全文
  • 班級中如何營造相互尊重的氛圍 發(fā)布者:秦憶琳尊重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中文明人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尊重也是社會性發(fā)展重要的內(nèi)容。作為教師,要做尊重他人的模范。一次畫蝸牛的美術活動中,繪畫水平仍處于涂鴉期的小寶興高采烈地交上她的作品。孩子們看到...
    2021-01-25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長輩 尊重長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這種美德在一些獨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現(xiàn),常??梢钥吹竭@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后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里忙碌著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東西,父...
    2020-12-08 閱讀全文
  • 尊重、關注、培養(yǎng)、發(fā)展 擔任園長職務已4年,我一直在追求成為一名有思想的領導者。近年來,我堅持以自我敘述的方式把管理中感觸最深的行為記錄下來,為的是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專業(yè)敏感度,同時也為了記錄自己管理過程的足跡...
    2021-05-08 閱讀全文

案例: 又到孩子們吃小點心的時候了,今天吃的是海苔味餅干,孩子們已迫不及待地等著吃了,可今天的餅干是兩個人一包,且里面的數(shù)量不是偶數(shù),怎么分才能體現(xiàn)公平、公正,孩子間也不傷和氣呢? 張老師忽然靈機一動...

2021-05-02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創(chuàng)設民主的家庭氛圍 尊重、理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條件。愛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洞察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孩子在成長期可能發(fā)生這樣那樣的問題,父母是事事去干預,還是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2020-10-10 閱讀全文

發(fā)布者:秦憶琳尊重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中文明人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尊重也是社會性發(fā)展重要的內(nèi)容。作為教師,要做尊重他人的模范。一次畫蝸牛的美術活動中,繪畫水平仍處于涂鴉期的小寶興高采烈地交上她的作品。孩子們看到...

2021-01-25 閱讀全文

尊重長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這種美德在一些獨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現(xiàn),常??梢钥吹竭@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后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里忙碌著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東西,父...

2020-12-08 閱讀全文

擔任園長職務已4年,我一直在追求成為一名有思想的領導者。近年來,我堅持以自我敘述的方式把管理中感觸最深的行為記錄下來,為的是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專業(yè)敏感度,同時也為了記錄自己管理過程的足跡...

2021-05-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