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關于孩子的初次反抗話題

發(fā)布時間:2021-04-05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那家庭就起了中間作用,安慰并鼓勵孩子!教師在一定情況下要進行家訪,了解情況,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關于孩子的初次反抗話題”,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從前那個乖巧可人的寶寶怎么突然變得不聽話了?面對你家寶寶的“第一次反抗”,你也許心里暗暗高興:寶寶到了值得紀念的第一反抗期!可是,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反抗期”為何出現(xiàn)得越來越早

一個不容忽視的新趨勢是,幼兒的“第一反抗期”的起點,已從兩歲半提前到20個月左右,越來越多兩歲不到的孩子已經學會和父母頂嘴、說反話,大人越是氣急敗壞,小兒越是開心。早教專家研究認為,在家長的過度關愛和電視文化的影響下,幼兒普遍早熟,自我意識萌芽早,提前進入了“第一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提早出現(xiàn)并非壞事,它是孩子自我發(fā)展的需要。在幼兒時期,自我發(fā)展處于“沖動階段”,孩子經常會對每一項來自家長的提議都說“不!”這正是他們希望通過自己對大人觀點和指令的否定,來強調自己的存在,也是尋求大人對他們尊重的一條途徑。他們也希望借此向大人展示自己已具備的能力,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已經很強了。一旦家長覺得他還是小娃娃,什么都想包辦,什么事都想代他做決定,親子沖突就日日上演。

“反抗行為”背后的心理解秘?

“我能干,我能行”

孩子的乳牙出齊之后,就會表現(xiàn)出一種明顯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什么事都想自己干,喜歡模仿成年人或同齡小伙伴所干的事情,你要是不讓他干,他會以哭鬧或其他形式進行反抗。例如,2歲左右的兒童愿意自己用勺子吃飯,不愿意讓人喂飯,如果強行喂飯,孩子會產生反抗情緒。再比如,看到媽媽洗襪子,孩子也要動手洗,要是媽媽擔心她弄濕衣服不讓洗,他就會哭鬧。

應對:小寶寶有好奇心和嘗試欲,孩子父母放手給寶寶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比如,可以給寶寶一個小盆、一塊手絹,讓他自己洗手帕洗襪子。在洗的過程中,媽媽要教他先沾濕手絹,涂上肥皂,兩只手揉搓等等,使寶寶在玩中鍛煉動手能力,以期讓他的實際能力與日益增長的獨立性相匹配。

“我有權為自己做決定”

寶寶到了2歲左右,一般就會出現(xiàn)不聽話的現(xiàn)象,客人讓寶寶挑飲料,大人替他挑的那一樣,必是他哭鬧著不肯要的;大人休息日非要帶他去游樂園,他偏要留在家中看動畫片;你要他穿藍褲子,他非要穿紅褲子……他是如此迫切地表達“為自己做決定”的愿望,就算口是心非也在所不惜。

應對:此時,不問情由地采取粗暴態(tài)度,常常導致孩子更強烈的反抗,形成退縮、孤僻等不良性格。而在孩子反抗時,采取以退為進的方法,暫時依著他,然后通過說服、引導,使其順利度過反抗期,則是有效的做法。

“把媽媽惹急真有趣”

寶寶對每一項來自家長的提議都說“不!”幾乎能把媽媽惹得氣急敗壞,此時,說服自己的情緒不要受到孩子的影響,是第一位的。首先,媽媽應該明確這一點:孩子說“不”,或者和你唱反調的時候,他不是針對你,也不是針對這件事,他只是想表達他有否定權,他能對自己的事做主。

應對:此時,不動聲色地作合理的讓步,能化解相當一部分的反抗。當然,該有的底線還是得有,對寶寶的不合理反抗也要堅決糾正,例如,絕不能讓兩三歲的孩子玩弄電器開關,也不允許他們玩打火機、開關煤氣灶等等。在兒童反抗期,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引導和教育孩子認識他們尚不熟悉的世界,同時,孩子再怎樣撩撥你,你也不動怒,孩子就會對這種“試探媽媽底線”的游戲失去興趣。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孩子“第一反抗期”的應對策略


孩子都上小學了,但是仍舊調皮、不聽話、不愛學習、你說東,他偏向西。這根源追問起來其實是因為第一反抗期沒有很好的把握。既然這樣,那大家一起跟著我的思路認真往下看——

第一反抗期是針對2-4周歲的幼兒?;仡櫼幌挛覀兒⒆釉诘谝环纯箷r的情形:

1.你的孩子大約幾歲時,你忽然感覺不聽話了?

2.對孩子不聽話?你是如何做的?是進行嚇唬?打罵?置之不理?還是把孩子弄哭后,又怕哭壞,最終又去哄呢?

3.在你家庭里,你們夫妻在教育孩子觀念上一致嗎?有沒有因為觀念不一致而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4.你們夫妻之間和老人之間在孩子的教養(yǎng)方面,有沒有觀念上的沖突和方法上的不一致?

對于這四個問題,你們家的情況是怎樣?面對這些問題,那我們要如何應對呢?這一時期所體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一般有:

1.孩子想嘗試一切新鮮事物。

2.吃飯問題。

3.生活方面磨蹭。

不知大家是如何理解反抗之意的,我的片面理解是,在家庭生活中,一方對另一方不滿意,讓他做什么,他偏不聽。這正是2--4周歲幼兒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反抗。大家認真思考下,幾乎2--4周歲的幼兒都會經歷這些現(xiàn)象。如果我們采取打罵,那終是無法解決這些現(xiàn)象的。那這是為何呢?

下面是老師分析的四種原因:

1.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回過頭想想,當孩子一生下來時,完全就是一張白紙,在嬰兒期孩子只會用笑和哭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沒有其它情緒表達,而我們也只是初略孩子的情緒想法,靠我們平時的觀察來猜測寶寶想表達的意思。到寶寶2周歲基本很能說了。(不過我家培洪說話就比較晚,2周3個月才開始說話耶,當然開口后,很快就能說得很流利了)會用語言表達后,寶寶都想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加以表情,說出的話顯得比較夸張,而我們大人卻覺得好玩。老是以笑來應對寶寶,其實這種方式是錯誤的,我們應該主動引導孩子的表達。

還有就是大家抱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孩子能表達后,就想讓孩子開始識字。其實這個時期是寶寶最佳的口語期(0-3),我們只要每天對著寶寶說話,他就能成句成句地學會。這時的記憶力也是相當好。還有我們經常會碰到的問題就是,當寶寶說要某一事物時,當你給他后,他又不要,不知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是為什么?只要是細心的家長,一定都會知道這么大的寶寶,在用詞方面還用得不準,所以產生了答非所問,他要東,你卻給了他西,孩子自然就會有情緒,而我們又不理解孩子的意圖。脾氣急燥的家長,這時就會有情緒,甚至還打孩子,這樣親子矛盾就來了。家長情緒失控時,我們不妨冷處理,細心觀察一下,而不能用傳統(tǒng)觀念,對于第一反抗期的寶寶來說是無效的。

2.家長忽略了游戲心理。

經??吹胶⒆映燥垼瑵M地跑。其實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么要跑?是不是我們先追他,他才跑。孩子還以為我們在和他玩游戲呢?所以這不能怪孩子,只能從自身找原因,吃飯對于一個1歲半以后的孩子,如果餓了本能就會用手去抓東西吃。而我們卻老是怕弄臟衣服及地板,剝奪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培洪媽就是這樣,不過我當時最討厭孩子邊走邊吃,我是讓培洪一邊吃一邊看電視。這方法自然也是錯誤的。)只要我們了解到寶寶剛開始時都是用手來協(xié)調動作,寶寶一般用手感知會持續(xù)2個月,然后用勺子開始模仿我們大人的動作,手和嘴正在協(xié)調配合吃飯,剛開始也許會把飯打到臉上,額頭上……當我們意識到這是寶寶成長中的必須一課時。相信我們的年輕家長們都會滿心歡喜看著寶寶這一巨大變化的??涩F(xiàn)實中像我一樣的人還是比較多,包辦代替了孩子的本能。(終歸還是觀念在作怪)

我們當家長的要有心理準備,你要如何喂養(yǎng)你的孩子?孩子不愛吃飯,有沒有想過為何不愛吃?所以我們家長在遇到情況時應該站在那先觀察、琢磨一下,想想招。怎樣在我們大人的序列中找到節(jié)奏感、責任感。如何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來引導?

3.單向思維。

經??吹竭@一時期的寶寶,護自己的玩具現(xiàn)象。老師給這總結了一句話:“寧要玩具,不要友誼?!逼鋵嵈蠹壹毤毸伎枷麓_實如此,有時家里來了小朋友,是不是經??吹胶⒆硬缓托∨笥逊窒碜约旱耐婢撸咳绻蠹抑肋@是這一時期寶寶的現(xiàn)象,就不覺得奇怪了,這時候我們只要用其它新鮮的東西轉移寶寶的注意力一般就可以了。這當然也需要我們的方式方法。所以對于我們家長朋友學習是很必要的。

4.隔代教育的影響讓孩子學會說“不”

對于這個問題,絕大部分家庭都經歷過,如果我們試圖給寶寶養(yǎng)成好習慣,那必須要有約束力。如果在父母這邊建立好了好習慣,老人那邊卻破壞好習慣。這不難理解,因為我們和老人之間在觀念和方法上不一樣,所以我們就得在這上面作文章。才不會讓孩子生活在夾縫中,讓孩子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

那么我們年輕的父母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1.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告訴孩子“我需要幫助”

當遇到你叫寶寶吃飯或者其它什么事時,如果寶寶專注于他手上的事,這時你如果叫了二遍,寶寶還是沒有反映,這時你就不要再說第三遍了,這時候的寶寶他只專心做自己的事,而完全沒有聽你在說什么,所以我們就沒必要再嘮叨了。我們可以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一起關注寶寶手上的東西,這時,寶寶感覺到你來到他身邊,會抬起頭看你,你就可以面帶微笑,用眼睛看著寶寶的眼睛,用溫和的語氣,簡潔的語言對寶寶說:我需要你的幫助。對于這么大的寶寶,是很愿意幫助人的,當幫你做后,你對他說一聲:謝謝。那效果就更好了。不過,切忌不要用命令的語言。對于小一些的孩子,你用命令的語言可能性有作用,大一些的孩子就會反抗了:你為何自己不做?所以一定得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

2.制定家庭規(guī)則:

很多家長都習慣于對某一件事,嘮叨個不停,而忽略了制定家庭規(guī)則,這對于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是非常不利的。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家庭教育中,大家必須得關注規(guī)矩,當然這規(guī)矩需要全家一起總動員,不能只是孩子一人執(zhí)行,這樣孩子是不會遵守的。

我們已經知道,這時期是處于游戲親子溝通,對于,那些愁于寶寶每天吃飯困難的家長們,你是否了解了寶寶在幼兒園的就餐習慣。我們可以和幼兒園一樣進行分餐制度。為什么會有5+2=0這個說法,就是因為孩子在幼兒園5天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周末2天在家,被父母破壞,又歸為0了。所以說,根源還是在我們家長身上。我們應該在飯前和孩子商量規(guī)定好。吃一餐飯的時間是多少?到點了沒吃完就收碗筷,等到了規(guī)定的時間,就一定得執(zhí)行,這樣孩子經歷幾次后,就明白,不吃媽媽就收走了,中間又沒零食吃。自然就會認真吃飯了。還有一點就是,在吃飯時,不要一家人的眼睛都盯著孩子,這樣過份的關注,會打亂孩子吃飯的就餐氛圍,只有建立良好的就餐秩序,同時有饑餓感,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會形成。

生活中我們一定不要老是嘮叨個不停,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抓不住重點。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么?在和孩子交流時,要眼睛看著孩子眼睛,告訴孩子,你想做什么?或者讓孩子做什么?盡是用簡潔易懂的語言。

3.巧妙運用注意力轉移法應對孩子的單向思維。

“第一反抗期”的寶寶對一切東西在他的眼里都感到新鮮,比如,經??吹綄殞毎褨|西放到嘴里,這其實是寶寶通過嘴來嘗試這個東西,找下感覺。接著通過手來握、撿、放等肢體協(xié)調動作。如果,這時家長不分清紅皂白就上去搶孩子的東西,或者用武力來解決,這是徒勞的。這一舉動還有一危害就是,把孩子的好奇心、觀察力給阻斷了。好奇心一旦沒了,想像力也就沒了。如何避免呢?就像很多人覺得孩子把東西放到嘴巴里臟、不安全??蛇@么小的孩子卻不懂安全不安全;臟還是不臟。這只有在事前先進行家里安全教育和室外教育。并制造孩子探索世界的環(huán)境。讓孩子在這一時期充分發(fā)揮他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千萬不要忘了這一時期是寶寶單向思維時期,所以可以用其它新鮮事物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與教育


有些孩子,反抗行為特別強,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讓他干的事情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尤其是許多3~8歲的男孩子,更加普遍。孩子為什么有反抗行為呢?

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

怎樣看待孩子的反抗行為呢?家長看到孩子這種表現(xiàn),特別生氣,覺得自己怎么攤上這么一個孩子,真是倒楣。

其實,孩子有反抗行為并不稀奇。心理學家認為,3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3歲孩子幾乎是與“反抗”連結在一起的。這期間的幼兒正意味著人生第一次“危機來臨”。此期間孩子不管什么事都要反對,無論叫他做什么,他都說“不”;即使自己喜歡的事物,只要別人先說或先做了,他就不高興。當家長的對這類“反抗”要有正確認識;孩子并非故意反抗,他們是有理由而反抗的。1~2歲時,體力逐漸增強,到3歲時許多事情都可自己做了,他希望能把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但卻被壓制著,因而反抗;2~3歲幼兒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想法”,想把他們的“意欲”表現(xiàn)出來,但常被父母阻止和責罵,孩子的想法被成人社會的“規(guī)范”壓制了,所以他不得不反抗。欲求不滿足,常會發(fā)之于哭、嚷、生氣,大人認為孩子太任性了。這時候的孩子就這樣困擾在自己的意欲與社會規(guī)范的矛盾中,仿佛像個“小大人”了。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反抗行為是孩子必須經過的階段,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反抗行為強的孩子,長大后容易有堅強的獨立意志。心理學家曾在2~5歲兒童中挑選100名反抗性較強者,以及100名幾乎看不出反抗性的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前者有84人意志較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和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能力,后者僅有少數(shù)人意志較堅強,其余的人遇事不能作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反抗行為要有一個正確認識,不要生氣,不要急躁。

二、怎樣教育反抗行為強的孩子

那么,怎樣才能引導、教育反抗行為強烈的孩子呢?教育孩子安然度過這個反抗期,就要讓“自我服務”不偏離“唯我獨尊”的意識,孩子的反抗便會自然地逐漸消失。如果強迫壓制他的反抗,將會“內攻”,反抗心理一旦“內攻”,便長久蘊釀在孩子心里,甚至終使孩子一輩子成為“反抗兒”或懦弱兒。因此,對孩子的反抗行為,要多加以正確引導。

1.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

“自我”心理使孩子什么都要自己做,只要情況許可,應盡量使他“如愿以償”;鼓勵孩子把一事從頭到尾做完,即使成效不好,也要夸他幾句。3歲孩子能把一事做完全是了不起的。例如穿鞋著衣,穿外套等均可訓練。

2.讓孩子幫忙做事

家長可讓孩子幫助做簡單的事,如“抹桌面”,雖然孩子不能把桌面抹得非常干凈,但也要允許孩子去做。家長要注意他們尚不太關心做事是否完美的特點,例如,孩子戴歪了帽子,根本不愿意大人把它矯正過來,他做的事,很不愿意大人重新再做一次。孩子因為嘗到自己可以同大人一樣做事的滿足,就可以保持很長時間的良好情緒。

3.凡事都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

不管做什么,家長要盡可能尊重孩子意見,不要過分干涉他,讓孩子自己來。有些事情明知孩子不可能做得好,也讓他去體驗一次。例如:此期幼兒尚無“大小觀念”,但有時卻會吵著要把大洋娃娃裝進一個比娃娃小的盒子里。成人不要一下就說“這樣不行”,還是讓他自己去試裝一下,等他試過后就會“知難而退”。這些方法并非討好孩子、遷就孩子,而是細心地啟發(fā)。不要用壓制他們來度過“反抗期”,只要堅持下去,不要多久,孩子便會有很大進步的。

如何應對孩子的“反抗期”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樣的“反抗期”,每位家長都要面對這樣的時刻??吹竭@個話題深有感觸,就把之前的兩篇日記找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2008年3月4日晴

這是很早以前的一件小事。現(xiàn)在回想或許正是眺媽使用了溝通的技巧,才很好地解決了眺眺第一個“獨立”時期和我們的“摩擦”。

記得那時,眺眺還不怎么會說話,可已經會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次眺媽給眺眺洗完澡后,讓他幫忙把水里的瓶子拿起來,眺眺卻故意抱著瓶子不給,任憑眺媽怎么給他“戴高帽”都不行。后來眺媽說:“眺眺,先把黃色的瓶子給媽媽,還是先把紅色的瓶子給媽媽?”話音剛落,眺眺馬上把一個瓶子遞給眺媽。謝過之后,眺眺又把另一個也拿給眺媽。

小小的一個順序選擇卻極大地滿足了幼兒的“自尊心”,使原本“對立”的局面很快轉變?yōu)椤昂献鳌钡那樾?。這說明父母多掌握一些“技巧”,能更好地解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個方法我們沿用至今,效果非常理想,這也是我補記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使用此法的關鍵是要設計好自己的問題,既能達到目的又能呵護嬰兒的“自尊心”。問題的答案不應該在“做”與“不做”之間選擇,而是怎樣去“做”。

2008年11月9日晴

眺眺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不再是我們說什么他都照做,更多的時候他都會提出反對的意見,我們選擇堅持,他則采取賴皮的方式。幾經較量,我們摸索出用“緩沖時間”的方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早上帶眺眺去淘氣堡玩,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們招呼眺眺回家吃飯。小子一口回絕:“不要!”我們說:“奶奶在家里飯都燒好了,怎么眺眺還不來呢?就著急了!”眺眺口氣也軟下來:“再玩一會兒哪!”“那再玩5分鐘,爸爸叫你的時候可不能賴皮哦!”為了彼此能守信,我們拉勾為證。5分鐘后,眺眺雖意猶未盡,可也是如約和淘氣堡再見回家。我們對眺眺守信用的表現(xiàn)大加贊賞。

晚上送眺眺去阿婆家,我們照例陪他玩到8點多,臨行告別時小子又盡力挽留:“再陪眺眺玩一會兒哪!”我們告訴他:“爸爸媽媽明天很早要上班,應該回家休息了?!薄澳峭娴?0點鐘?!毙∽佑肿儌€法兒挽留?!澳翘砹?,這樣吧,那個長的針(分針)走到12,眺眺和爸爸媽媽再見好吧?”見我們讓步,小子也見好就收。

網友支招

偉大的外交家周總理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談判是一種妥協(xié)的藝術。和孩子們相處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強壓政策”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適度的讓步既照顧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能緩和他的抵觸情緒,何樂而不為呢?對眺眺而言,還學會了看時間,真是“一塊石頭好幾只鳥”!哈哈!

——網友眺爸

我認為,4歲的孩子本來就不大明白道理,以前聽話是因為出于本能的“愛”,為了讓大人高興,可以給他更多的關愛。當他有自我意識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決定。這個時候大人還用以前命令式的語氣要求他,他自然也會用強硬的態(tài)度來回應。有時候孩子并不是真的不要,只是表明他想擁有自我。

關于小西畫畫只畫5分鐘這件事,我認為4歲孩子的注意力本來就不長,當他對這件事沒興趣時,就會轉移注意力。這個時候家長要弄清楚,孩子是遇到困難了,還是真的有了新想法。我們可以嘗試著要求孩子完成某一個圖形,或是完成某一個輪廓,下次再填色,并對孩子的堅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甚至是獎勵——他已經很努力了。

對于看電視,是可以先約定好的,時間快到時可以提醒他:還有幾分鐘就該關電視了。如果違反約定,可以減少第二天看電視時間,幾次違約,可以取消看電視一次;如果做到了,可以給予獎勵,并經常強化孩子的這個優(yōu)點:說話算數(shù)。

孩子敢于說“不”,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孩子成長了。家長要做的是:改變以前的溝通模式,尊重、理解、接納、適應孩子的變化,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而不是什么都由家長說了算,自己沒主見,從而無法真正成長,直面人生。

——網友宇蕾媽

我覺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是個不錯的辦法,還有就是跟孩子一起親子閱讀,書上有很多正面的反面的形象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像昨天他突然拍打我,很疼。我就拿《我好生氣》這本書和他一起看,告訴他:“你這樣突然拍媽媽,媽媽好生氣的。”他就表示以后不這樣了。有時候孩子不吃飯,我就說:“你看,小波(天線寶寶里的人物)不喜歡吃飯,所以個子最矮;丁丁(兒子最喜歡的角色)吃飯吃得又快又多,所以個子就最高,多好呀!”兒子就乖乖吃飯了。

——網友酒窩陽少爺

以前兒子也很喜歡說“不”,動不動就是“不好”、“不行”、“我不會”。這固然跟孩子的依賴性與叛逆期有關,但仔細檢討一下自己平時的言語,發(fā)現(xiàn)也帶了很多的“不”字。比如,兒子說要買玩具,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行”;兒子要玩手機游戲,我們的第一句回答就是“不可以”……大人的這一舉止在《大衛(wèi),不可以》這本書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所以,我認為孩子的叛逆與我們對他果斷的毫無商量的拒絕有一定關系?,F(xiàn)在我盡量糾正自己的表達,努力讓自己的言語中避開“不”字。

當他提出買玩具時,不再一棒子用“不”字打死,而是先聽完他的購買理由,再向他說明我們不買的原因。幾次討論交流后,基本上他都能改變自己不合理的想法。通過這種正面引導,發(fā)現(xiàn)兒子的確進步不少,至少從他口中蹦出的“不”字已明顯減少了。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都是講道理的,只要我們給他充分表達、充分交流、充分理解的機會,相信孩子也會給我們投桃報李。

——網友lkl2003

你必須教你的孩子學會反抗


已經不止一次在新聞和網絡上,看到有孩子被同學欺負,幾個人,圍著一個孩子一邊打一邊拍視頻。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女孩被同宿舍的同學折磨了三個多月,導致了她現(xiàn)在患有嚴重的抑郁癥。而她被折磨這事,如果不是家人細心發(fā)現(xiàn),還將繼續(xù)下去,也就是說這個女孩,壓根就沒有打算自己開口求助。

想起前幾天,跟一個朋友一起吃飯。她家兩個兒子,年齡相差只有兩歲,正是特別容易為了一個玩具或零食開始爭奪戰(zhàn)的年紀。

大家都知道,作為家長不論什么時候,肯定都是護著年齡小的那一個,因為知道如果打起來,年齡大的那一個肯定占優(yōu)勢,而且,意識里就覺得大的應該遷就小的,所以,這種爭奪一旦發(fā)生了,或者開始打架了,大家都會去責罵這個年齡大的,如果不聽話,甚至會去動手打。

我這個朋友也不例外,我給兩個孩子買了玩具,可是,老二呢,更加喜歡哥哥的玩具,哥哥又不愿意給,朋友就呵斥老大,老二拿了玩具就開始各種用力擰啊,老大心疼玩具就想把玩具拿過來,兩個人就開始爭奪,老二的模式拳打腳踢,外加嘴巴咬,比老二高出很多的老大,被打的嗷嗷直叫,完全沒有反抗的意識。

大家都在說老二實在是太強勢,說老大太老實了。

老二拿了“戰(zhàn)利品”玩的很開心,老大呢,坐在一旁默默流眼淚。兩個孩子不打了,朋友也就覺得沒事了,其實,更大的危機已經潛伏在了她的生活里,那就是她的大兒子,已經不知道反抗是怎么一回事,他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孩子在嬰兒時期,都會去反抗,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后來呢,是最愛他的人,打著為了他好的名義,把這種能力打壓了下去,別人打人是不對的,你不能再還了回去,你是比他們大,得讓著他們……于是,時間久了,他就是一個那個經常被欺負的人。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我們不讓孩子去惹事,但是,如果必須得教會孩子學會反抗,如何做到呢,家長不妨試試以下兩個方法。

第一: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讓你的孩子受委屈

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兒子手中拿了一個警車,帶有音樂,動力也強,可以跑的很遠,不一會小男孩都圍觀過來,爭搶著要玩。

兒子趕緊拿起玩具,誰都不給,一個小朋友頓時大哭起來,她的奶奶慌了,趕緊從包里拿出一把槍,說要跟兒子交換著玩,可兒子不同意,她就跟我說,你跟你家寶寶說一說。

我看著這個奶奶,很認真地說,孩子不愿意,我也沒有辦法。

后來,這個奶奶把孩子抱走了,也許在她心里會覺得我這個人很差勁,商量一下都不可。

我對兒子教育的態(tài)度就是這樣,他的玩具是否愿意分享和交換,都是他的權利,我不會去強迫他。

而且,如果在爭奪中,發(fā)生有小伙伴打他,我對他說,誰打了你,你必須打回去。

我不會為了別人怎么說我,讓我的孩子受委屈。那一時的委屈,會造成多大的傷害,誰都不知道,所以我不會去做。

第二:把這一句“媽媽永遠和你站在一起”時常掛在嘴邊

孩子做錯事了,家長們肯定會責備,甚至打罵,這是正確的做法,但是,平常的時候,你們一定要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不管怎么樣,你都會和她站在一邊。

周末,去婆婆那邊吃飯,大哥家的兒子,因為調皮搗蛋,不小心弄壞了爺爺?shù)淖仙皦?。那一只紫砂壺,是老爺子的寶貝,于是,一頓責罵是免不了的,公婆把他好一頓說,就連我老公也說了幾句,大嫂不樂意了,把兒子護在身后說,這壺我來賠,別再說了。

大嫂帶著孩子回去以后,大家一直在責怪大嫂,不該護著孩子,犯錯了就得管。其實,我在心里為大嫂點贊,大家都在說孩子,如果她不護著,孩子心里得多難受。

后來,大嫂和孩子帶著新買的紫砂壺去道歉。

她告訴孩子,我這護著你,不是為了包庇你犯的錯誤,只是為了告訴你,不管怎么樣,媽媽都會和你站在一起,但是,你也必須接受懲罰。

她對孩子的懲罰,就是承諾帶他去海邊的計劃取消了。

對于大嫂的做法,我十分認可,她不僅教育了孩子,也沒有讓孩子受到傷害,這才是一種理智的教育方法。

幫你走出孩子反抗期的誤區(qū)


許多爸爸媽媽都感覺到孩子在1歲多以后,開始不太聽話,有的愛發(fā)脾氣,有的倔強,不知如何應對。那么,賈老師的小孫女在生活中也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情況嗎?作為一位早教專家,她道出了許多年輕父母因不了解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而出現(xiàn)的教育指導上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說話不注意小節(jié)

孩子會說話以后,成人一些無意識的話語或開玩笑,可能對孩子形成誤導。

西西(賈老師的孫女)2歲時的一個周末,跟爸爸一起回自己家,西西想要吃糖,就說:“爸爸我想要一塊糖?!卑职謸某蕴翘嗖焕⒆拥难例X健康,就說:“沒有了?!蔽魑鞑凰佬?,說:“我估計還有?!卑蠢碚f,2歲孩子能說出像“估計”這樣的詞語,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表達意愿,但西西爸爸卻未意識到自己是在與一個正處于語言和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的孩子講話,說了一句:“你估計個屎!”這一句話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腦海里。直到現(xiàn)在孩子快3歲了,當別人說到“估計”這個詞,她還不能接受。前兩天媽媽、姥爺和姥姥要帶西西去游樂場玩,過去了幾輛公交車,人都很多,媽媽說:“我估計一會兒就能再來一輛。”西西聽了,說:“你估計個屎?!笨梢姡m然時間過了快一年了,爸爸一句不經意的話仍然在孩子腦海里留著深刻的印記,每到別人說起“估計”,西西就要帶出“估計個屎”,后來姥姥和她商量,一致認為那樣說太難聽,大家用“覺得”、“認為”來取代“估計”了。所以,家庭成員在和孩子說話時,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確禮貌的用語,不然孩子馬上就學上口了,成人自己還未意識到孩子從哪里學來的,怎么變成這樣了。

誤區(qū)二:限制孩子的探索

反抗期是孩子心理發(fā)展的一個必經階段,了解這個道理,就不會認為孩子是淘氣、調皮。1。5-3歲是孩子獨立意識十分強烈的一個階段,家長要明白這一點,不應過多強調要孩子聽話。孩子不聽話時,有的家長就用暴力恐嚇,把孩子的自我意識強行壓制回去了,這對孩子的發(fā)展是不利的。

以玩玩具為例,我國由于多年來經濟不發(fā)達,一個玩具常常是老大玩了老二玩,老二玩了老三再接著玩,對玩具十分愛惜,不能破壞。在美國,一次教育專家講座中談到玩具時,指出他們的父母如果看到孩子對買回家的玩具小汽車如果三天還不動手拆拆裝裝,就會著急了,認為孩子不懂得探索。西西在家也喜歡拆自己的玩具。剛開始,遭到爸爸媽媽的反對,覺得孩子把好好的一輛警車的警燈給扭壞了。后來,在大人耐心詢問下,西西說:“我想看看它為什么一打開就轉,就亮?!崩褷斀o孩子解釋了,這是因為警車下面有電池,電線把電傳到了警燈上,一打開開關,警燈就亮了。從那以后,大家理解了西西的想法。當然,成人也不鼓勵孩子無謂地破壞玩具,而是了解孩子對新事物有探索的愿望時,在大人的協(xié)助下,拆裝玩具。這樣即避免了對物品的損壞,同時又照顧了孩子好奇、探索的自我意識。孩子愉快,家里人也放心。

誤區(qū)三:稱孩子“說瞎話”

孩子到了2、3歲時,當自己的意愿與父母的要求不一致時,會說一些與事實不相符的話,這時成人會以為孩子是說瞎話。其實,這是孩子主觀意愿的一種表達,不是存心說瞎話。在“非典”時期,回到家以后,人人都要洗手,換家居服。2歲多的西西也嚴格遵守這些衛(wèi)生紀律,還時時提醒大人要這樣做。也許因為天天這樣都做,時間長了,孩子也有想違規(guī)的時候。有一天,媽媽領西西進了姥姥家的門后,西西說:“姥姥你看,我在外面玩兒的時候,哪兒都沒摸。”媽媽一聽急了,覺得孩子整個兒在說瞎話,就質問西西:“你再說哪兒都沒摸!”西西也不示弱,說:“就是哪兒都沒摸!”一看母女倆要起爭執(zhí),姥姥接過話茬,讓西西好好想一想。西西想了想說:“我是有一天哪兒都沒摸,那是昨天和姥姥在外面散步,天下雨了,我和門口的賈奶奶問了好,就回來了。我這次和媽媽出去呀,天沒下雨……我還是去洗手去吧,跟媽媽出去我摸外面的滑梯了,我記錯了?!痹诮涍^了一翻回憶之后,西西修正了自己的論斷,主動去洗手了。

可見,孩子在回憶表達時,會有記憶錯位或以主觀愿望代替事實的現(xiàn)象。父母不要一下斷定孩子說瞎話,可以讓孩子再想一想,或提供一些回憶線索,這樣孩子就能逐漸辨明真相,避免和父母起爭執(zhí)。同時,這樣也有利于保護孩子用語言表達的愿望。

誤區(qū)四:單調重復的識字、識數(shù)

當孩子表現(xiàn)出對周圍環(huán)境的濃厚興趣和學習的能力后,許多爸爸媽媽都熱衷于教孩子識字或識數(shù)。然而,并不是每位家長都是天生的好老師,有的爸爸媽媽也許采用的方式方法過于簡單,孩子不太感興趣,就認為孩子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不聽話。其實,孩子更重要的是在玩中學,在主動意愿下學習。

西西在家也受到識字的早期啟蒙,家里的阿姨為了吸引西西識字的興趣,告訴她:“把這些字念出來,就給你蘋果吃。”西西認了不一會兒,就煩了,可阿姨卻不想放棄,依然用食物為獎勵。西西這時就不吃這一套了,哭起來。姥姥一問之下,知道西西是想玩一會兒汽車。于是讓西西和阿姨商量,先玩兒一下汽車,再看識字卡片。經過重新安排,孩子學習的興趣比以前提高了,哭鬧也少了。因此,熱衷于讓孩子學習的父母應該注意方式和方法,發(fā)揮孩子的主動意愿,靈活安排孩子的學習、游戲,以達到良好效果。

誤區(qū)五:強調孩子的弱點

孩子在2歲時會說話了,歡欣鼓舞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禮貌大方,對人熱情。但孩子有時偏不給面子,就是不愿意跟人打招呼。這時,成人會說:“這孩子怎么不愛叫人?!倍铱赡芊磸驮诤⒆用媲爸赋鏊@樣那樣的弱點。

西西有一段時間,也是出門后,不理睬人,不喜歡和人打招呼。家里人都有些急了,這可怎么辦呢?姥姥看了,先給西西講了一個《小帽與小狗》的禮貌待人故事,鼓勵西西學習故事中講禮貌的小花貓。然后和家里人打好招呼,不要總提西西“見人不叫”,“沒禮貌”的事,減小孩子的心理壓力。這樣,西西漸漸地由原來因害怕叫人拒絕出門玩耍,變?yōu)橹鲃右蟪鲩T,見到樓里熟悉的奶奶也主動打招呼了。

因此,在孩子出現(xiàn)一些弱點時,家長不要因為著急而反復念叨,強化孩子的弱點。那樣,只能使孩子產生抵觸心理,形成較大心理壓力??梢缘幚?,孩子慢慢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總之,孩子從1歲半到3歲期間,由于自我意識的不斷發(fā)展,對成人的建議和指令會有不聽從,固執(zhí)或不聽吩咐的現(xiàn)象,心理學家稱之為“反抗期”。作為成人,要認識到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F(xiàn)象。在面對孩子出現(xiàn)的一些“反抗”行為時,注意以平常心對待,不大驚小怪,不過多限制孩子,適當提合理要求,孩子的自我見解會逐漸萌芽,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關于孩子的初次反抗話題》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孩子反抗說明發(fā)育良好 導讀:反抗是孩子正在順利成長的標志。所以,若被孩子反抗,做父母的應該感到高興?!?自發(fā)性順利發(fā)展的孩子,在兩歲前后便開始動不動就說:“不?!边@意味著孩子即將進入第一反抗期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存在...
    2021-11-16 閱讀全文
  • 孩子“第一反抗期”的應對策略 孩子都上小學了,但是仍舊調皮、不聽話、不愛學習、你說東,他偏向西。這根源追問起來其實是因為第一反抗期沒有很好的把握。既然這樣,那大家一起跟著我的思路認真往下看—— 第一反抗期是針對2-4周歲的幼兒?;?..
    2021-10-08 閱讀全文
  • 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與教育 有些孩子,反抗行為特別強,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讓他干的事情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尤其是許多3~8歲的男孩子,更加普遍。孩子為什么有反抗行為呢? 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 怎樣看待孩子的反...
    2022-01-18 閱讀全文
  • 反抗是孩子的必修課 有些孩子,反抗行為特別強,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讓他干的事情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尤其是許多3~8歲的男孩子,更加普遍。孩子為什么有反抗行為呢? 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 怎樣看待孩子的反...
    2021-08-06 閱讀全文
  • 如何應對孩子的反抗言行? 導讀:孩子有自己生長和發(fā)育的規(guī)律,如果確實發(fā)生問題,也不能任由問題的發(fā)展。你可以尋求醫(yī)生和專業(yè)人士幫助。易怒、情緒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但是如果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tài)就不是正常現(xiàn)象了。也許,...
    2021-09-09 閱讀全文

導讀:反抗是孩子正在順利成長的標志。所以,若被孩子反抗,做父母的應該感到高興?!?自發(fā)性順利發(fā)展的孩子,在兩歲前后便開始動不動就說:“不?!边@意味著孩子即將進入第一反抗期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存在...

2021-11-16 閱讀全文

孩子都上小學了,但是仍舊調皮、不聽話、不愛學習、你說東,他偏向西。這根源追問起來其實是因為第一反抗期沒有很好的把握。既然這樣,那大家一起跟著我的思路認真往下看—— 第一反抗期是針對2-4周歲的幼兒?;?..

2021-10-08 閱讀全文

有些孩子,反抗行為特別強,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讓他干的事情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尤其是許多3~8歲的男孩子,更加普遍。孩子為什么有反抗行為呢? 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 怎樣看待孩子的反...

2022-01-18 閱讀全文

有些孩子,反抗行為特別強,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讓他干的事情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尤其是許多3~8歲的男孩子,更加普遍。孩子為什么有反抗行為呢? 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 怎樣看待孩子的反...

2021-08-06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有自己生長和發(fā)育的規(guī)律,如果確實發(fā)生問題,也不能任由問題的發(fā)展。你可以尋求醫(yī)生和專業(yè)人士幫助。易怒、情緒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但是如果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tài)就不是正?,F(xiàn)象了。也許,...

2021-09-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