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2020如何控制離園前的騷動

發(fā)布時間:2020-05-29

幼兒園離園活動方案。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家長與教師需要多溝通交流,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態(tài),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資源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2020如何控制離園前的騷動”,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每當快放學的時候,孩子們總是歸心似箭,說話聲、桌凳聲混雜一片。這個時候我們總是一個頭就變成兩個大,怎么解決這個煩人的問題呢?

有一天,快放學時,我組織幼兒做了一個有趣的游戲--看口型,猜朋友,效果很好。endrikfelipe.com

我先告訴孩子們要做的游戲方法:我不發(fā)出聲音說出班上某個小朋友的名字,讓孩子根據(jù)我的口型來辨別我說的是誰。然后請孩子們猜一猜是誰,猜對了,得到表揚。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一個個屏息凝視,爭大眼睛專注地看我的口型,搶著回答“某某”,小朋友猜對了,游戲再重新開始!孩子們愉快地做著這種游戲。直到家長來到教室門口才恍然大悟,急著要回家呢!

我覺得這種方法不錯,既穩(wěn)定了幼兒離園前那種焦躁不安的情緒,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注意力、觀察能力、聽力和表達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看來,有問題就有可以解決的辦法。只要我們善于動腦想辦法,什么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2020快樂的離園活動——捉尾巴


每次快要到離園的時候,孩子們早早的就坐不住了。他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伸長脖子向外張望,還有的交頭接耳。每當這時,我經(jīng)常和孩子們玩?zhèn)€小游戲,比如:搶椅子、做做口算題或腦筋急轉彎等,孩子們都非常喜歡。今天我看到孩子們的小手絹,忽然想起我們小時候特別愛玩的一個游戲——捉尾巴。就是把小手絹分別塞到兩個小朋友的褲子里一個角,讓小手絹垂下來,就成了尾巴,互相捉尾巴,誰先把對方的尾巴捉下來,自己的尾巴沒有被捉就贏了。但我和孩子們把這個游戲一說,他們的熱情馬上高漲起來,開始了一對一的“PK”。你看,范思遠和徐家豪隨著我的一聲令下,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他們兩個都不簡單,緊緊地抓住對方的衣服,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到是范思遠喊了一聲,“你的鞋帶開了?!痹谛旒液赖皖^的一瞬間,他一把就把徐家豪的尾巴捉了下來,真是“兵不厭詐”,連三十六計孩子們都用上了;鄧平平和周開奕的比賽中,周開奕還沒有進入狀態(tài)就被鄧平平把尾巴捉了下來,真是“大意失荊州”呀;而鮑天恒和胡濤的比賽達到了高潮,他們你轉我也轉,誰也不松手,最后只好宣布他們都贏了這才罷休。

在我們的笑聲中,時間過得真快,一會兒家長們來接孩子了,他們也被我們這熱火朝天的氣氛感染了,加入到拉拉隊的行列。我們的心都跟著孩子回到了童年。一個老游戲,它的價值是這樣的大,是我沒有想到的,我和孩子們的心貼得更近了。

2020一日活動之幼兒離園


1、愉快地參與區(qū)域活動,有針對性地向家長提出指導性建議,共同配合教育。

6、高度負責,把每一個幼兒安全地交給家長,嚴禁出現(xiàn)幼兒自己離班、離園、被陌生人接走現(xiàn)象。有陌生人接幼兒時,首先與家長(父母)取得聯(lián)系,確實得到家長同意,并請陌生人在交接記錄本上書面簽字后,方可把幼兒交給陌生人。慎重對待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幼兒。

7、幼兒離園后,做好活動室物品、材料的整理,檢查水、電、門窗是否關好。

1

1、指導并幫助幼兒整理儀表。

2、整理好幼兒的衣物。

3、協(xié)助老師組織好幼兒的區(qū)域活動。

4、下班前將室內外地面、樓梯徹底清理干凈,關好水、電和門窗。

5、清洗口杯

如何控制易怒的父母和咆哮的孩子?


首先問問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是管多一些?還是教多一些?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核心是“教”,管是管不了一輩子的。

遇到孩子犯錯,有時家長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再加上孩子自己也容易暴躁,本來很小的一件事,在情緒的催化下,事情就可能變得比之前嚴重了。

原來人在沖動的時候一般都是自己的邊緣腦在主導外在行為,邊緣腦又叫做動物腦。而原本的高級腦早就被氣憤吞噬。易怒的父母咆哮的孩子,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如何不把情緒帶到交流中?就是我們今天的話題。

我們常存在的誤區(qū)

在平時教育孩子時,我們常見的一個誤區(qū)就是:只關注行為,不關注情緒。

家長教育孩子,有時會帶著情緒,其實是一種應急反應,就像地震要跑,這是一種無助的發(fā)泄。但當你帶著情緒去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就不是你原本想的“解決問題”的出發(fā)點了,這個時候就由不好的情緒在制造矛盾點。

因為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他自己也可能帶著情緒,家長在管孩子之前,要先卸掉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從動物腦切換到高級腦進行思考。

孩子有情緒講道理有用嗎?

有一個男孩脾氣很壞,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當他想發(fā)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40根釘子。慢慢地,男孩可以控制他的情緒,不再亂發(fā)脾氣,所以每天釘下的釘子也跟著減少了,他發(fā)現(xiàn)控制自己的脾氣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一些。終于,父親告訴他,現(xiàn)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的釘子都拔出來了。于是,父親牽著他的手來到后院,告訴他說:“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那此圍墻上的坑坑洞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從前的樣子了,當你生氣時所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子一樣,會留下很難彌補的疤痕,有些是難以磨滅的呀!”

故事雖小,卻蘊含了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人在有情緒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就像釘子一樣釘在了別人身上。即使釘子能拔掉,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能化解,但留下的疤痕卻是無法彌補的。這個場景,像極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易怒的父母、咆哮的孩子,結果都是兩敗俱傷。

人在有情緒的時候,其實是在用動物腦進行思考,喪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所以有情緒的父母和有情緒的孩子,他們之間的溝通,本質上跟兩只動物在互相咆哮沒多大區(qū)別,這里自動腦補一下動物世界里的場景。所以,父母想要和孩子進行一次良好的溝通之前,一定要先卸掉自己和孩子的情緒,也就是從動物腦切換到高級大腦進行思考。接下來,我們講一講如何才能把自己和孩子從情緒中抽離出來。

用鈍感力卸掉自己的情緒

什么是鈍感力?

“鈍感力”一詞其實是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發(fā)明。按照渡邊淳一自己的解釋,“鈍感力”可以直接翻譯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鈍感(dùngǎn),是心理學名詞,與“敏感”意思相對,詞性相同,兩者互為反義詞。鈍感是人的動作活動反應慢度的標尺,是用來描述人活動速率的。鈍感雖然有時給人以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by渡邊淳一

今天我們就運用鈍感力的五項鐵律之一:“迅速忘卻不快之事”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想要在即將憤怒的時候讓高級腦主宰我們的外在行為,就要想辦法卸掉父母自身的情緒,這里推薦一個三連問的辦法。在與孩子溝通之前,冷靜的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我溝通的目的是什么?

2、我怎么做才能達到我的目的?

3、我這么做能不能達到我的目的?

這個方法,本質上是希望父母通過問自己這三個問題,從動物腦切換到高級大腦,讓自己的高級大腦運轉起來,從而擺脫自己情緒的困擾。

也就是說,家長通過自問三個問題來拖延時間,讓自己的情緒不要反應的過快,給自己冷靜的時間,學會使用自己潛在的鈍感力。

如何卸掉孩子的情緒

接下來我們說說,怎么卸掉孩子的情緒?!白尯⒆痈惺艿奖桓惺堋保还苁菍τ诤⒆舆€是對于成年人,與之“共情”是很重要的。

比如自己的好朋友不順心,她來找你傾訴,當她傾訴的時候能讓她感受到你很理解她,隨著你與她感同身受,對方的情緒也會有很好的調整。

這里推薦給父母一個工具:情感連接循環(huán)。情感連接循環(huán)有四部,分別是:安慰、認同、傾聽、反射。

安慰:身體接觸、放低視線

我們都有被安慰和安慰別人的經(jīng)歷,很多家長不太知道怎么安慰孩子,生活中家長安慰孩子的時候總是自己在不停的說啊說啊說啊,也不知道孩子當時能不能聽進去。

其實我們在安慰別人的時候過多的語言是沒必要的,重要的是身體的接觸。這個時候的孩子是需要幫助的,你給孩子一個擁抱、將自己的語調變溫柔,再給孩子一個溫柔的眼神,這些做法都能融化他的心。安慰孩子的時候,要讓自己蹲下來,放低自己的視線,平視、或者仰視孩子,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被尊重的。

認同:認同孩子感受

孩子的感受是需要你來認同的,怎么做呢?你可以把他的感受嘗試著說出來,讓他知道你是懂他的,認同他的,通過你的行為向孩子傳達“我會在你身邊一直支持你?!苯o孩子安全感,讓他可以敞開心扉與你交流。

一定有家長會說,我怎么知道他什么感受呢?這里有一句屢試不爽的話,簡直萬能到爆:“我感受到你很委屈,你這樣我很心疼啊?!?/p>

傾聽:少說多聽、沉默

當你跟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后,很多家長就會覺得我是不是還要多說幾句,其實不用了,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傾聽孩子,而不是自己一直說啊說啊說啊……家長通過認同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敞開心扉,對于孩子來說這個時候自己開始有一些傾訴的需求,他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跟你說,這說明他已經(jīng)當你是自己的好朋友,愿意與你分享自己的憂傷。

反射:重復孩子的話

傾聽完孩子的委屈后,我們不要馬上跟孩子講道理,要將自己聽到的內容反射給孩子,也就是將我們聽到孩子講述的事情,再重復一遍說給孩子聽。讓孩子知道,你是在認真聽他的訴說,增強你在他內心的信任感。

當孩子情緒平復后,當你已經(jīng)得到孩子的認同后,你再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道理慢慢講給孩子聽,將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這可以讓他受益終身。其實這個方法不只適用于家長和孩子之間,當伴侶或者朋友遇到問題,情緒變得不好時,也要可以通過安慰、認同、傾聽、反射的方式來幫助對方、安撫對方。

如何讓孩子能夠控制好自己的行為


自控力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你可以幻想一下這樣的一個場景:

在一次聚會上,大家侃侃而談,其中有個人在說話的時候一直針對你,讓你覺得非常不舒服,這時候你要做的是什么?是不管不顧大聲和他爭論,破壞這次聚會,還是利用自制力控制好自己,讓這次聚會能夠順利進展下去?相信大家都會選擇前者。

當孩子說“可恨的東西”的時候,孩子一般情況下都是針對那些聽到或看到的某個對象。

這種表達情緒的學習從出生之后就已經(jīng)開始了,可是孩子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摸索才會逐漸開始學會說話。如今,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年僅15個月的嬰兒其實也會感覺到憤怒,然后孩子會用憤怒這個情感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上述研究發(fā)表在認知發(fā)展的十月雜志上,這是首次表明年輕的幼兒能夠使用情感和視覺多個線索,來了解他們周圍的人的動機。在寶寶15個月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想要開始了解這個花花世界,想要知道別人的反應了。

威斯康星大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說:“在我們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就算是那些還不會說話的幼兒也開始學會使用可視化和社會線索了解其他人,對于15個月大的孩子來說這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成就?!?/p>

調查結果還顯示了幼兒的沖動傾向還有他們傾向于忽視其他人的憤怒,這說明孩子在生命的早些階段比較討厭遵守相應的規(guī)則。

1.自我控制能力研究過程

自我控制能力是孩子在來到這個世界后首先要學會的一項重要的技能,調查發(fā)現(xiàn)非常多的孩子都能夠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但是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預測孩子的不同,甚至還可以預測到孩子上學后的發(fā)展情況。

在實驗中,有150名15個月左右的幼兒,其中有男孩和女孩,然后讓他們分別坐在父母的腿上,看著實驗者坐在他們對面的一張桌子上演示如何使用幾個不同的玩具。

每個玩具都可以發(fā)出的聲音,如塑料珠做的一個撥浪鼓,將彈珠投進一個塑料杯和一個小盒子里、用木棒擠壓活動部件。孩子們都會不自覺地探出頭來只為更清楚地看到。

接著又一個人走進了房間,并在桌子旁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然后使用抱怨和憤怒的聲音斥責實驗者,實驗者聽了這些話就停止玩玩具。

等到兩個人都走了以后,把這些玩具發(fā)給孩子們,孩子們會迫不及待地開始玩玩具,在孩子玩得起勁的時候,讓第二個人再次進入房間,跟訓斥第一個人一樣訓斥孩子們,有趣的是一些孩子馬上就停止玩玩具,而絕大多數(shù)孩子在遲疑兩至三秒后繼續(xù)他們的娛樂。

2.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結果

根據(jù)這個研究,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那些在家庭暴力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通常會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更叛逆,而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huán)境可能會讓孩子脫離不守規(guī)則的叛逆性格,讓孩子懂得遵守規(guī)則,尊重他人。

研究人員還懷疑孩子的氣質起到了一定作用,他們制作了兒童早期行為問卷讓爸爸媽媽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填寫,使用的問題是“孩子做決定前停下來思考的時間是多少?”這樣可以判斷出孩子的沖動程度是什么樣的。事實證明,更加沖動的孩子更容易忽視規(guī)則。

8招教育孩子如何養(yǎng)成控制情緒的能力


在現(xiàn)今忙碌社會生活中,有些父母常因忙于生活大小事而忽略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導致孩子不知該如何管理、更別說認識自己的情緒。

有些家長或許認為小孩子本來就會有那些狀況發(fā)生,長大以后慢慢就好了!其實,一個人所有的習慣會互相影響,好習慣或壞習慣都一樣,而自我控制能力則是養(yǎng)成好習慣的重要因素。事實上,孩子若從小沒有培養(yǎng)自我控制的能力,長大后容易因缺乏專注力造成意志力薄弱、無法自律或不能遵守紀律。自我控制能力較低的孩子也會無法產生責任感,同時因為沒有責任感而缺乏規(guī)劃的能力。除此之外,甚至會影響孩子因沖動而產生的暴力行為問題、心理上的焦慮、情緒表達能力、挫折感、憂郁、健康狀況以及壽命減短等。因此,增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01采用適當方式教育孩子

四歲以后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懂得一些淺顯的道理了,爸爸媽媽可以采取說理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從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到了睡覺時間,孩子執(zhí)意要吃自己喜歡的糖果,不給就不睡覺。家長如果采取強硬的態(tài)度,會適得其反,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如果睡覺前吃了糖,就會有蛀牙,牙會很疼很疼,以后再有不能吃好吃的了。在誘惑面前,也許說理不能立刻見效果,但是讓孩子明白事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真正的自控來自于孩子的理解。家長只要堅持下去,孩子會逐漸學會控制自己。另外,家長也可以通過故事、動畫等方式教育孩子。

02運用正確的處理技巧

延遲滿足。當孩子提出某種要求時,家長可以延遲滿足他們的需要,等過一段時間再實現(xiàn)他的愿望。如家里要來客人了,媽媽做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孩子忍不住要吃,媽媽就告訴孩子要等客人來了再吃,表現(xiàn)好的話可以獎勵一小塊巧克力。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或學會耐心,這是自我控制力形成的前提。

合理宣泄情緒。自我情緒的控制是自控能力的重要內容。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弱,難免會有發(fā)脾氣的表現(xiàn),父母不能壓抑孩子情緒,要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宣泄途徑如運動、在紙上涂鴉、大喊等。只有這樣,孩子的情緒才能得到有效疏導,更好地控制自己。家長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發(fā)掘更多的技巧對付孩子的不合理的行為。

03 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

孩子只有具備了規(guī)則意識,才能提高自控水平。家長可以現(xiàn)在生活常規(guī)方面著手,制定規(guī)則如按時起床、睡覺,不挑食等。家長要長期堅持一貫的要求,孩子就會逐步約束自己。除了生活常規(guī),爸爸媽媽還可以給孩子訂立一些規(guī)矩并堅決執(zhí)行。如帶孩子逛商場前,給孩子明確說不能亂買東西。盡管如此,孩子可能還會亂要,這時家長就要果斷拒絕。孩子經(jīng)過一次次失敗的體驗,自然不會胡亂要了。

04通過游戲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游戲中常常蘊含著規(guī)則,孩子通過這種有趣的形式,更容易形成自控能力。如媽媽可以和孩子玩“木頭人”的游戲,孩子通過扮演“木頭人”,學會控制自己的動作,進而產生自我控制的意識。

05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人的成長不但需要物質,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只有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你才會發(fā)現(xiàn)孩子道德品質方面是否發(fā)生了偏差?好的行為習慣是否有待于進一步養(yǎng)成?也只有與孩子經(jīng)常性的溝通,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孩子從心底里感覺幸福,促成好的習慣的養(yǎng)成。

06家長要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樣

爸爸媽媽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現(xiàn)好的話,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如帶孩子外出,遇到堵車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戲消磨時光,避免把焦躁情緒傳染給孩子,讓等待的過程變得有趣。想對孩子發(fā)火的時候,深呼吸并說:“我要冷靜,不能發(fā)火。”這些言行都會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07循序漸進,及時表揚

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能力,首先,爸爸媽媽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漸進,切忌操之過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內心世界,與孩子之間建起了絕對的信任,以便于樹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效地增強了父母的教育影響,對于孩子的不良表現(xiàn),要給予耐心的說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訓斥、壓制。再有,對于孩子表現(xiàn)良好的自控行為,要給與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08培養(yǎng)孩子頑強的毅力

頑強的毅力是一個人良好自制力的重要保證,所以要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意志。比如,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參加“戶外拓展訓練”等活動,訓練孩子堅強的意志。平時,也要注意不要過分的溺愛孩子,而要理智的去愛孩子。

自我控制能力是孩子以后順利學習和生活的必要素質,培養(yǎng)孩子的這項能力已經(jīng)成為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爸爸媽媽只要掌握了小竅門,就能加強孩子的自控能力,多多關心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增強其正向思維,與孩子一同學習,共同成長,才能讓孩子擁有良好自我控制的能力,培養(yǎng)出好習慣,健康快樂長大!

如何讓2歲寶寶學會控制情緒


導讀: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歲寶寶的注意力往往只能持續(xù)很短的時間,因此,父母們往往會感覺他的情緒波動非常大。這時的寶寶正在學著獨立,對他們而言,每一次成功都會為他們帶來無以倫比的快樂。當他完成一項新任務,比如:用蠟筆畫畫,做拼圖游戲,他會感到非常自豪。

但當拼圖拼不好,或被阻止在墻上畫畫時,他又會表現(xiàn)出非常不滿和沮喪。

但對爸爸媽媽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是既要幫助寶寶自立又要使他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那些消極情緒。

挫折感:讓寶寶的情緒像在“蕩秋千”

盡管2歲寶寶已經(jīng)開始有了語言表達能力,但與人交流的能力還是十分有限,常常不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寶寶生氣的原因,常常是因為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另外,2歲寶寶遇到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時自控能力往往比較差。當?shù)貌坏剿胍臇|西時,感覺就像到了世界末日。當媽媽對他說不能做什么事時,他感到完全沒有可選擇的余地。

所幸他們的沮喪不會維持太長時間。他很容易對某件事物發(fā)生興趣,但注意力很快又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分鐘。因此,聰明父母只要充分利用寶寶注意力分散的特點,就能從容控制寶寶的情緒。

如果寶寶不高興或是遇到了挫折,你可以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去。例如:當思思在廚房里吵鬧著要玩小刀時,媽媽會把她帶到一水池的肥皂泡面前分散她的注意,她很快會安靜下來。另外,場景的迅速改變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安靜地把思思從廚房帶到房間里去,那里有許多吸引她注意的東西,玩具恐龍、圖書都可以讓她忘記剛才的不愉快。

和寶寶談感受,教他區(qū)別不同的情緒

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教他如何表達自己,“那件事一定讓你很生氣”,或是“你看上去很傷心”,諸如此類的話能幫助寶寶認識到有很多的語言能描述自己的內心感受。最終,寶寶會認識到這些感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比如:如果每次寶寶都拼不好拼圖,你說,“哇,你真的很生氣”,多重復幾次,寶寶就會把這句話和他自己的感受聯(lián)系起來。當寶寶快3歲時,開始能理解像生氣、傷心等詞的意思,很快,他就能談論他的感受了。

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忽視寶寶那些不正確的行為。你需要了解寶寶的感受,例如,詢問寶寶對丟了東西是否很傷心,或是對媽媽占著電話聊天感到生氣,然后你應該讓他知道因此而尖叫或打人都是不被允許的。盡管寶寶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訊息,但是這種交流能為他形成一種理念奠定基礎,那就是:過激的情緒,甚至消極情緒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但是傷害和破壞性的行為是絕對不被允許和容忍的。

要教寶寶區(qū)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當寶寶滿意高興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看你真的很喜歡吃冰淇淋”或者“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讓你很快樂,對嗎?”這可以幫助寶寶區(qū)分積極和消極的情緒,可以教會他認知所有的情緒,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生活中很正常的。

學會控制情緒,學會理解他人

2歲的寶寶大都以自我為中心,不明白別人也有情感。一旦寶寶能夠區(qū)別自己的情感,他也會將那些表述的詞語用于其他人。

一個2歲大的寶寶如果曾和媽媽談論過生氣,便會了解生氣的感受。當媽媽說:“寶貝,我也生氣”時,寶寶就會意識到媽媽也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這就是體會別人情感,識別他人感受的開始。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常漫長的循序漸進、持續(xù)整個童年的過程。

嬰兒時期是教寶寶去理解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最佳時期,因此早教應多談情感問題,當你在教寶寶一種行為為什么是對的或錯的時候,就是在向寶寶展示其他人的感受,如“我們不可以打人,因為這會傷害到別人,讓別人感到難過”或者“他這種事發(fā)生在你的身上你不會難過嗎?”。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感受,與人為善,這些對寶寶將來在社會上獲取成功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如果寶寶沒有學好這一課,那么未來的生活對他來說會非常困難。

運用游戲的情感力量,擴大情感視野

還有一種方法是設法擴大寶寶的情感視野:坐在地上用玩具或毛毛熊和他玩角色扮演的游戲。這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例如,你可以描述其中一只動物如何喜歡被搔癢癢而另一只卻不喜歡。如果寶寶時常感害怕,角色游戲是一種最好的辦法,你可以扮成媽媽去上班,讓寶寶想下一步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然后你們共同去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游戲能深植于寶寶的頭腦里,假扮的游戲雖然簡單卻是十分有效的獲取信息的活動,它讓你了解寶寶在想什么并感受到了什么,為你和寶寶之間建立更為融洽的關系提供極好的機會。

學齡前兒童如何學外語


學前兒童能否學習外語,又該如何學習外語?這一直是人們關心的重要問題。

科學研究表明,學前兒童的腦具有相當大的潛力,其主管語言活動的區(qū)域處于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中,不僅具備學習外語的能力,而且在語音辨別、語音模仿等方面還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盡管與年齡較大的兒童或成人相比,學前兒童在學習的目的性、堅持性、理解力等方面都處于較低水平,但是,不可否認他們在語言學習上具有的良好的潛力。

那么,學前兒童從多大開始適于學習外語呢?如果處于一個完全的雙語環(huán)境,例如父母一方說英語,另一方說漢語,而其他同伴也說兩種語言,那么,學習兩種語言可以自然地同步進行。但在我國,很少具備完全的雙語環(huán)境,兒童主要是在漢語的環(huán)境下,在有限的時間、地點,以有限的方式接觸有限的外語。在這種環(huán)境下,兒童在較好地掌握了母語后(一般在兩三歲),開始外語的學習較為適當。

那么,學前兒童應當如何學習外語呢?

首先,應當培養(yǎng)學前兒童學習外語的興趣,并初步具備進行簡單生活與日常活動交流的語言應用能力。重點是積累大量聽的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初步發(fā)展口頭表達能力,而字母的背誦、單詞的拼寫、句式的強記不應成為學習的主要內容。在這一點上,家長應當保持足夠的清醒和耐心,容忍孩子的沉默,接受孩子的延遲模仿行為,不要從一開始就催促或強迫孩子“說呀”、“認認這個詞”、“快寫字母”,以免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把外語的學習當成苦差、負擔。

其次,學前兒童學習外語,應與兒童的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結合起來。一方面,學習的內容必須是兒童感興趣的、熟悉的,例如畫畫、過家家、吃冷飲、串門;學習的過程要能充分調動兒童的視覺、聽覺和身體活動。下面以英語為例,介紹幾個有效的方法。

全面活動反應法(TPR)這種方法主要是由成人用英語發(fā)出活動的指令,如“Closeyoureyes,andnodyourhead(閉上眼,點點頭)”然后逐步由孩子自己來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使用TPR教學法,兒童不會因為聽不懂或不會說而產生焦慮、擔心而回避,他們往往會應用自然的動作模仿積極地參加到活動中去,經(jīng)過多次“指令動作”的聯(lián)系,自然地聽懂、學會表達。在活動過程中,指令要求的動作越特別、有趣,兒童活動的興趣就越高,其學習語言的效果也就越好。

游戲活動熏染法將語言學習與兒童日常的游戲活動結合起來,由成人用英語來組織兒童畫畫、數(shù)數(shù)、手工制作、玩娃娃家等。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成人完全用簡單的英語加上手勢來引導兒童游戲,只對兒童用英語提出的請求和意見進行反應,因此在特定的時候為兒童創(chuàng)設了一個微型的英語環(huán)境。在兒童學習的初期,成人應使用大量的手勢、動作和圖畫來幫助兒童理解活動的目的、要求和方法;隨著學習的進行,成人可逐漸減少輔助方法,促使兒童學會以英語與他人進行溝通。

動畫片學習法如果家長或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有限,不能有效地應用英語組織活動,則可以借助于錄像帶、VCD或游戲軟件來為孩子提供學習英語的良好工具。在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盡管兒童的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人物、絢麗的色彩和滑稽的情節(jié)上,但他們在反復觀看的過程中,就能熟悉英語的語音,并能自動地將語音與情節(jié)逐步地對應起來,這就為其進一步地學習奠定了基礎。在觀看時,成人不要反復詢問“說什么了”、“什么意思”,也不要性急地為孩子講解,而要鼓勵他們根據(jù)畫面來猜測人物對話的含義,模仿人物的評議。在此基礎上,成人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猜,或者對照故事的說明和他們一起討論,幫助他們逐步將對話和情節(jié)結合起來。在有條件時,也可以請英語較好的成人帶著孩子一起看,重點聆聽、了解、喜歡英語的目的。

此外,成人還可以利用英語歌曲、歌謠、兒歌的形式,使孩子有機會接觸廣泛的英語語言材料,獲得豐富的視聽經(jīng)驗。

學齡前如何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


很多父母總是抱著“孩子還小”的心態(tài),讓孩子遠離家務勞動,如此做法卻讓孩子失去對家關心的機會。其實父母可以依孩子年齡,試著讓孩子學習做家務,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舍不得讓他一起參與家務,等到覺得孩子大了,可以幫忙才開始指揮、吆喝孩子做這做那,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參與家務意愿低落。追 根究底即是沒讓孩子在小時養(yǎng)成良好習慣,或是過去總是在父母催促、吆喝中完成指定工作,毫無樂趣而言,而導致不美好經(jīng)驗,造成不愛做家務。

依孩子年齡學做家務

“做家務”對三歲左右的幼兒而言,并不是和大人所想的家務范圍一樣,其實還包括生活處理能力,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試著讓他學習做些游刃有余且覺得相當有趣的事。

一歲以前的嬰兒,可以讓他自己拿湯匙吃飯,拿拖鞋或遞物品給大人,收集垃圾、把衣服、玩具放進籃子里等。

二歲的幼兒可以讓他擦桌子、練習洗自己用過的盤子、杯子,在限定的空間范圍內掃地、擦地板,或將同樣式、同顏色衣服疊好放在一起、將垃圾丟進垃圾桶內 等等。三歲的寶寶已經(jīng)要開始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可以訓練其將用好的毛巾、牙刷掛好、放整齊,清理自己吃完飯后的桌面等,這些對孩子來說都不是難事,父 母可以放手讓孩子學習。

一歲半至三、四歲左右,正是孩子發(fā)展自理能力的階段,如果發(fā)展的好,孩子的自主性會提高,且有助于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這個階段應盡量讓孩子學習自己動手做。若此時未能建立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將會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在人格的發(fā)展上也會出現(xiàn)問題。

從生活中培養(yǎng)

讓孩子做家務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它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養(yǎng)其責任心。然而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習慣時,需要時間與耐心及周詳?shù)挠媱潱尯⒆幽堋白灾髯园l(fā)”地去做,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生活中有什么方法可以培養(yǎng)呢?

1、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

父母不妨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臟衣服放進籃子里;讓孩子慢慢習慣其實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2、工作計劃表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工作計劃表,并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3、從趣味活動(游戲)中學習

A.清潔隊員與收購員。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清掃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后交給收購員(即媽媽)處理。借由游戲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興趣。

B.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盤、湯匙、鍋)等與孩子玩做家務游戲?!巴尥?,平常都是媽媽做飯給你吃,今天你也炒個菜給媽媽吃好嗎?”“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將桌子、盤子、碗收干凈好嗎?”借由游戲達到教育效果。

4、引導

(1)擇菜:讓孩子一起參與,從擇菜到洗菜,讓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經(jīng)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從學習中教導孩子做家務。

(2)洗米、煮飯:從打開米缸舀米,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并告訴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時,也可以告訴孩子,這水除洗米外,還可以留著做其他用途,如洗菜,讓孩子除了參與家務外,還能教育孩子節(jié)約概念。

(3)掃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塊孩子專用的抹布及掃把,讓孩子試著去做家務,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將桌子、地板弄干凈。

(4)曬、收、疊衣服:曬衣服時可請孩子幫忙拿衣架,由媽媽晾衣服;收衣服時,孩子還小,可由他負責拿自己的衣服;疊衣服時,孩子也可以學習折疊及分類放好。

做家務的態(tài)度

為了讓孩子以做家務為樂,父母可以制作一份家務成績單,逐項打分數(shù),并給予適當?shù)墓膭睿沧尯⒆恿私飧改钙綍r做家務的辛苦。

父母在引導孩子學習做家務時,也應留意一些事項,包括:

1.各年齡的幼兒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對孩子做家務的要求,應視孩子能力范圍,不宜超過,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

2.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做家務,面對孩子越幫越忙,把現(xiàn)場搞得一塌糊涂、亂七八糟時,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確示范方法。

3.“多容忍、少責備”,在指導孩子的時候,口氣要溫和,不宜破口大罵,有耐心、有步驟地、以游戲的方式和心態(tài)教導孩子學習。

4.父母本身對做家務的態(tài)度要端正,勿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察覺出做家務是件令人討厭的事情。此外,夫妻倆對家務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產生 “做家務是女孩的事情”的錯誤觀念,應讓孩子有正確認識,“家”是屬于每個人的,所以屋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義務去做。

5.在滿足寶寶好奇與學習的動機時,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不讓孩子自行拿取危險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較大孩子可教其正確使用方法和動作,以確保安全。

6.無論孩子做得如何,別忘了給予他贊美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因為年紀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純熟。但是沒有關系,熟能生巧,媽媽知道你很努力了。

融入游戲中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生活就是游戲,游戲就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學習做家務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游戲。此外,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的習慣是需時間和耐心 的,唯有愉快、自主自發(fā)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而在孩子做家務同時,讓孩子感受到他的種種作為對全家人都有很大的幫助,他是不可少的一份子。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與孩子交流和溝通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憤怒到失去理智,冷靜后又開始覺得很自責,我想全天下的父母大概都曾體會過這樣的感覺。真的沒什么了不起,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十全十美的父母完全不存在,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也有自己的情緒。

是的,父母有自己的情緒,那么我們就得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在我們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當孩子從蹣跚學步到他們能夠獨立的生活,我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更像是相互合作的過程,良好的合作是成功的開始。

作為家長,我們在日常行動中必須模擬我們期望的孩子的言行舉止,我們不必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我們努力嘗試從孩子的角度聽他們內心的聲音。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平和、不容易發(fā)脾氣,我們自己就必須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與他們打交道時,自己要做到是一個平靜的父母。

孩子總讓我們生氣,可是在我們要發(fā)怒之前,請先想想,我們?yōu)槭裁匆獞嵟??我們真的有認真聽孩子在說嘛?我們是因為孩子生氣還是因為自己的狀態(tài)?當問清楚這些問題之后,一切都會變的簡單起來。

一、認清自己的憤怒到底是什么?

當孩子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或者沒有達到我們理想的預期時,我們會沮喪、不開心。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孩子的行為舉止是他們某個年齡段的特有表現(xiàn),但是還是抑制不住的生氣。

比如:孩子在一歲左右喜歡不停的撕書、家里到處亂翻,這只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一種表現(xiàn)。

這種情況下他們把家里變的一團糟會讓我們憤怒、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讓我們憤怒、孩子太愛看電視讓我們憤怒……

如果我們意識到孩子的行為舉止只是他們某個年齡段的特有表現(xiàn)時,那么停下來找到解決方案。我們的憤怒會讓孩子感覺不安,而且憤怒并不能幫助我們把事情變的更美好,憤怒甚至會讓我們說出臟話,這種以憤怒表達我們的情緒并“傷害”孩子的行為甚至都可能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二、學會傾聽孩子到底在說什么?

當孩子的一些行為舉止讓我們很不爽時,我們很自然的就會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這樣的判斷是很多父母事后后悔的主要根源),事后我們總是說這樣的行為很愚蠢。孩子可能只是對某些事物有自己的好奇,或者他們只是想嘗試一些新的游戲玩法……

孩子嘗試的某些行為會把事情搞的一團糟,但是他們把事情搞的更糟糕的動機往往并會讓我們生氣(大部分時候他們只是在探索世界),所以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陳述自己的想法、動機,即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也要學會聽孩子說他們?yōu)槭裁磿@樣。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孩子可以自由的做任何想做的事,那些危險的、不能被允許的事我們也要明確的告訴孩子,no!

三、把憤怒推遲一分鐘

只需要一分鐘,強迫自己深呼吸,告訴自己不要生氣。如果內心還在生氣,也不要有任何行為的表現(xiàn),給自己一分鐘的時間來評估自己的行為并決定要怎么辦。如果我們能養(yǎng)成習慣,給自己一分鐘的緩沖期,我們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就會逐漸變的溫和。同樣,給孩子設置規(guī)則,有些事堅決不允許發(fā)生的就一定不能發(fā)生。

四、和孩子交流我們的情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父母如果能坦誠的和孩子交流我們的情緒感受,這是比較有效的處理方式。

孩子在哪些事情上讓我們憤怒、又有哪些事情會讓我們欣喜,我們并不是只會開心沒有生氣的父母,我們也有自己的情緒,當然我們會努力控制自己負面的情緒爭取不傷害到你。

但是,你的某些行為真的讓我們很生氣、憤怒、想有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沖動,但是我們沒有這么做,我們把情緒告訴了你,希望你引以為戒。和孩子交流情緒,不是個壞主意,可以試試看。

五、給自己一些獨立的時間

身邊很多的女性經(jīng)常會感慨自己“對付”孩子太情緒化了,不管是看起來很有時間的全職媽媽,還是在職業(yè)女性,我們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和不得已,我們都在努力做個好媽媽,可是總是有很多事讓我們崩潰。

對于全職媽媽來說,全部的時間耗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甚至還得不到理解,會讓我們憤怒。

對于職業(yè)女性來說,繁重的工作讓我們沒有時間更多的陪伴孩子,多重壓力所至,我們也很憤怒。

可是憤怒又能解決什么呢?沒有日子會比現(xiàn)腳下更為艱難,不管是全職/職業(yè)女性,在各種日程安排中,為自己找出一些獨處的時間,哪怕只有短短的半小時,讓我們有時間思考如何讓自己的生活變的更好,也非常有意義和價值。

不管生活多艱難、不管日子多不開心,作為父母我們應該保持著積極的態(tài)度努力的追求幸福,我們的孩子也會感受我們積極的力量,學著我們處理情緒的方式長大!

喜歡《2020如何控制離園前的騷動》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離園活動方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離園前的快樂游戲1 幼兒每天離園前有一段等待家長來接的時間,一些晚走的孩子往往非常失落。在這里我們搜集整理并設計了一些合適的小游戲,希望孩子在離園的時光里也能快樂,并希望對老師們開展這一時段的工作有所幫助。 開心動物園(...
    2019-12-19 閱讀全文
  • “怒吼”前控制好情緒 很多女性發(fā)現(xiàn)自己當了媽媽后脾氣變暴躁了,遇到寶寶調皮、闖禍的時候,忍不住就會沖著寶寶怒吼。吼過之后,心里又非常后悔。是什么原因讓媽媽們難以控制好情緒呢? 怒吼中培育出3類問題寶寶 1.膽小 經(jīng)常對寶寶...
    2021-02-22 閱讀全文
  • 幼兒離園前的5分鐘檢查 多年的從教經(jīng)驗使我養(yǎng)成了一種教育習慣,那就是每天離園前總讓孩子們作自主檢查,我的做法是: 每天幼兒離園前5分鐘,我先給孩子們重點提一提值得注意的安全問題,然后總要對孩子們說:“請小朋友們看看自己的柜子...
    2020-09-19 閱讀全文
  • 2020快樂的離園活動——捉尾巴 每次快要到離園的時候,孩子們早早的就坐不住了。他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伸長脖子向外張望,還有的交頭接耳。每當這時,我經(jīng)常和孩子們玩?zhèn)€小游戲,比如:搶椅子、做做口算題或腦筋急轉彎等,孩子們都非常喜歡。今天...
    2020-05-29 閱讀全文
  • 中班游戲課教案《離園前小打節(jié)拍》 【活動目標】 1、學習一邊拍節(jié)奏一邊說出動物園里的動物名稱。 2、大膽模仿動物的動作。 【活動形式】集體或小組進行。 【活動規(guī)則】 1、輪流說出動物園里的動物名稱。 2、一邊說動物名稱,一邊模仿動物的...
    2020-09-18 閱讀全文

幼兒每天離園前有一段等待家長來接的時間,一些晚走的孩子往往非常失落。在這里我們搜集整理并設計了一些合適的小游戲,希望孩子在離園的時光里也能快樂,并希望對老師們開展這一時段的工作有所幫助。 開心動物園(...

2019-12-19 閱讀全文

很多女性發(fā)現(xiàn)自己當了媽媽后脾氣變暴躁了,遇到寶寶調皮、闖禍的時候,忍不住就會沖著寶寶怒吼。吼過之后,心里又非常后悔。是什么原因讓媽媽們難以控制好情緒呢? 怒吼中培育出3類問題寶寶 1.膽小 經(jīng)常對寶寶...

2021-02-22 閱讀全文

多年的從教經(jīng)驗使我養(yǎng)成了一種教育習慣,那就是每天離園前總讓孩子們作自主檢查,我的做法是: 每天幼兒離園前5分鐘,我先給孩子們重點提一提值得注意的安全問題,然后總要對孩子們說:“請小朋友們看看自己的柜子...

2020-09-19 閱讀全文

每次快要到離園的時候,孩子們早早的就坐不住了。他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伸長脖子向外張望,還有的交頭接耳。每當這時,我經(jīng)常和孩子們玩?zhèn)€小游戲,比如:搶椅子、做做口算題或腦筋急轉彎等,孩子們都非常喜歡。今天...

2020-05-2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學習一邊拍節(jié)奏一邊說出動物園里的動物名稱。 2、大膽模仿動物的動作。 【活動形式】集體或小組進行。 【活動規(guī)則】 1、輪流說出動物園里的動物名稱。 2、一邊說動物名稱,一邊模仿動物的...

2020-09-1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