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孔雀東南飛》教案經(jīng)典

發(fā)布時間:2024-09-12

新入職的老師需要備好上課會用到的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應該他細設計教案課件。教案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我們的推薦無需多說“《孔雀東南飛》教案”實至名歸,希望您能夠認真閱讀并收藏此文備用!

《孔雀東南飛》教案 篇1

一.解題及“樂府”

1.《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篇杰出的長篇五言敘事詩,也是古樂府民歌代表作之一。最早見于南朝徐陵編的《玉臺新詠》。全詩通過對焦仲卿、劉蘭芝這對青年夫婦在追求和諧的家庭生活和愛情生活中所作的種種努力以及最終雙雙殉情的描寫,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家長制度的黑暗面,熱情地歌頌了主人公對真摯愛情和美滿生活的追求以及在此過程表現(xiàn)出的反抗精神。

2.所謂“樂府”,原是漢朝皇帝的音樂機關的名稱,主要是采集民間歌辭以供朝廷制作禮樂之用。后來這些采集來的歌辭也叫“樂府詩”或“樂府”,成為一種新的詩歌體裁?!犊兹笘|南飛》和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二.能力訓練

1.下列紅色字的注音或釋義有誤的一項是()

A、躑躅(zhízhú,緩慢不進)日冥冥(míng,生命終結)

否泰(pǐ,壞運氣)

B、婀娜(énuó)赍錢(lài,贈送)

嬌逸(yì,文雅)

C、伶俜(pīng,孤單的樣子)

磐石(pán,磐石,厚而大的石頭)流紈素(wán,綢子)

D、愆違(qiān,過錯)令才(lìng,美好)

明月珰(dāng,耳墜)

2.解釋句中紅色的字

A、兒已薄祿相()B、枝枝相覆蓋()

C、誓不相從許()D、好自相扶將()

E、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3.下列各句中不含偏義復詞的一項是()

A、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B、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C、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D、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4.下列各句中紅色的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可憐體無比B、交語速裝束

C、葉葉相交通D、汝豈得自由

E、共事二三年F、進退無顏儀

G、既欲結大義H、寡婦起彷徨

5.解釋下列紅色的詞語

A、三日斷五匹()B、妾不堪驅使()

C、堂上啟阿母()D、何意致不厚()

E、何及太區(qū)區(qū)()F、卿但暫還家()

G、以此下心意()H、足下躡絲履()

I、事事四五通()J、卻與小姑別()

K、君既若見錄()L、逆以煎我懷()

M、不圖子自歸()N、始適還家門()

6.下列紅色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暗沉沉的樣子)

B、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憤恨到極點)

C、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繁盛的樣子)

D、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依依不舍的樣子)

E、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沉甸甸的樣子)

F、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如此如此)

7.下列對有關表時間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歲食貧(多年)

B、往昔初陽歲(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C、雞鳴外欲曙(相當于四更,午夜1-3點)

D、初七及下九(每月的十九號)

E、尋遣丞請還(尋找)

F、登即相許和(立刻就)

G、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相當于21-23點夜深人靜時)

三.背誦下面的漢樂府詩。

上邪

漢樂府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古歌

漢樂府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胡地多飆風,樹木何修修。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附參考答案

1.B(赍,jī)

2.A命相;B互相;C你;D她;E幫助。

3.C(A作息;B公姥;D牛馬)

4.F(A可愛;B準備;C交錯在一起;D自作主張;E在一起過日子;G婚姻;H不安定)

5.A截下來;B不能勝任;C告訴;D料到;E愚拙;F只是;G使……下,委屈;H穿;I遍;J退出來;K我;L逆想;M料想;N出嫁。

6.E(甸甸,車聲)

7.E(尋,不久)

《孔雀東南飛》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背誦默寫詩歌中的名句。

4、掌握文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幾個文言實詞

[教學重點]

1、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fā)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教學難點]

學習本詩的鋪陳、比、興手法。

[媒體設計]

運用多媒體將故事重現(xiàn)。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語

由該課文的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導人新課。

二、簡介有關文學常識

1、樂府和樂府詩:概念略。舉例:《上邪》《戰(zhàn)城南》

2、漢代樂府與南北朝樂府

3、“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4、《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三、結合小序簡介本文故事情節(jié)

開頭小序,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jīng)過。故事發(fā)生在漢代末年的建安年間,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

四、導讀全詩,把握情節(jié)和人物

課文較長,重點引讀,理清情節(jié)線索,鑒賞人物對話。

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善牌沤鼓敢蚍N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

五、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注解通讀一遍

解決下列問題:

1、基本解決翻譯問題;

2、理清故事脈絡和矛盾沖突的變化和激化;

3、注意人物對話的特點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六、教學后記

第 二 課 時

一、結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故事結構

開頭兩句:托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二、人物形象和對話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的藝術形象,除了他們的悲劇行為外,對話在表現(xiàn)典型性格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劉蘭芝:堅強、持重,不為威逼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

“十三能……十六誦詩書”——知書達禮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卑不亢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薄馊醿葎?/p>

2、焦仲卿:忠于愛情,忍辱負重,但膽小怕事。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堅貞不逾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她既極端的蠻橫無理,又一味的獨斷專行。對焦劉的婚姻強行拆散,對兒子軟硬兼施。(對話鑒賞略)

4、劉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此人性行暴戾,趨炎附勢,尖酸刻薄,冷酷無情。(對話鑒賞略)

三、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

1、人物對話的個性化;(見二)

2、鋪陳排比的手法;

3、起興和尾聲

四、本文出現(xiàn)的“偏義復詞”

便可白公姥:意義偏“姥”

晝夜勤作息:意義偏“作”

我有親父母:意義偏“母”

逼迫兼兄弟:意義偏“兄”

五、本文出現(xiàn)的古今異義詞

共事二三年:共同生活(一起工作)

可憐體無比:可愛(值得同情)

汝豈得自由:自作主張(沒有約束)

本自無教訓:教養(yǎng)(失敗的經(jīng)驗)

處分適兄意:處理(處罰)

便可作婚姻:結為親家(結為夫妻)

葉葉相交通:交接(與運輸有關的)

六、歸納“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參見有關資料與練習。

七、作業(yè)布置:

1、背誦課文精彩語段;

2、課后練習二三題;

3、《知識與能力訓練》

《孔雀東南飛》教案 篇3

24.詠華山

教學思路:

《詠華山》是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2冊第7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是蘇教版小語教材采用的一種古詩教學的新課型--“文包詩”。它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詩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淺近的現(xiàn)代白話短文中,“詩”是“文”的話題由頭和故事中心,“文”是“詩”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說明,“詩”與“文”渾然一體,相映成趣。

首先,《詠華山》一文以平實淺近的短文故事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濃厚興趣,學生讀了故事短文進而學習古詩,就好比在已知和未知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很容易登堂入室,進入詩境,這就自然地降低了坡度,化難為易,為兒童學習古讀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其次,《詠華山》以一篇完整的閱讀課文的形式出現(xiàn),學生必須像閱讀其他課文一樣,首先認真讀好課文,借助語言文字,讀懂課文內容,捕捉有效信息,學習課文語言,提高閱讀能力,然后借助短文研究古詩,領悟詩的豐富內涵,接受美的熏陶,一篇課文既讀文又學詩,可收到讀文、學詩一箭雙雕的功效。

再則,學生在讀文與詩的過程中,勢必要以文詩對照進而比較學習,尋找文與詩的內在聯(lián)系,了解古詩寫作的來龍去脈,探索理解古詩的豐富內涵,體會古詩句法結構的特點,這就可以從多角度地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對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發(fā)揮綜合效應。

基于以上認識,針對新大綱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和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3、學習本課14個生字,理解本課新詞。

教是為學服務的,如何能讓學生學有所獲,并且學得輕松愉快呢?在設計整個充滿靈性感悟的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他們在讀中自悟,自己悟出課文中蘊含的情感、道理,感悟出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情為上,情愈濃,感悟愈深;讀為主,情、理、法盡在讀中悟出,在讀中體現(xiàn)。教師只需當一名導游,引導學生游歷于詩文的意境中,讓學生自己體會文章之美妙。文第2段詩文的體會領悟是本課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在鉆研教材、研究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我在教學中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步驟:

(一)談話揭趣,引入情境。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導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導入時我說:哎呀!華山可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呀!小朋友們你們想去看看嗎?我們這節(jié)課就跟著小寇準和先生一塊去登華山好嗎?幾句話就讓學生都做個局內人,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之感,使課堂上的氣氛輕松愉快。

(二)學習第2段

學習這段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首先,整體感知。我們都知道這一程序設計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定的,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在這里我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后讓他們說說,你覺得華山怎么樣?讓學生初步感知華山的高,并且十分自然地引出了第三段的中心句:“??!華山真高??!”和既是描述華山的高大,又是下文古詩意思的兩句話。

然后循文明像,體情悟道。自然過渡華山到底有多高呢?我們一起到山頂上去看一看,再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你站在山頂上看到什么?這樣就將課文的語言文字還原成是具體的形象,將遠在天邊的華山美景一下子拉到了學生眼前,再用生活實際與在華山上的所看到的情景作比較,借助圖文質疑,學生就自然地領悟出這些都是因為華山是太高太高了。

再精讀品味。人類的學習一般都經(jīng)過形象一-抽象--形象,具體--概括--具體,語言--思維--語言的過程,因此在引導學生感悟華山的高后,這時再引導學生讀出感覺。這個過程 的設計就要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參與下,對語言文字描寫的具體事物進行理解、加工,當他想象出畫面又把自己體會出的情感抒發(fā)出來時,這時的形象是高層次,而此時學生抒發(fā)的感情也就與課文表達的感情融為一體了。

接著背誦積累。如果說培養(yǎng)語感是學習語言的前提和關鍵,那么積累語言則是學習語言、積累語感的基礎和目的。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在學生入情入境之時,我順理成章地引導學生把這幾句話背下來,真正達到讓學生話記樂背。在指導背誦時,則是按照提供拐杖(看圖)到去掉拐杖讓學生練習熟讀成誦,積攢語言。

最后詩文對照,讀懂詩句。本課的文意即詩意,沒有必要將詩剖開分析。我便將前文的兩句話與古詩放在一起,提醒他們這首詩有兩句話,這里也有兩句話,聯(lián)系起來,讀讀想想,看誰能自己讀懂這首詩,充分地相信學生,讓他們在讀中自悟,再一齊說說詩句的意思。

在指導朗讀背誦時,我引導學生移情入境,將自己想象成小寇準,練習吟誦古詩,并且讓他們自己做動作讀,增加了情趣,更調動了氣氛。

(三)學習第3、4段 3、4兩段通俗易懂,我同樣引導學生換位來讀,讓學生一起來當先生夸夸他,同時自然地悟出小寇準語文學得認真又好,我們都要向他學習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2課,讀課題。

2、上節(jié)課我們借助拼音讀通、讀熟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大概意思,還學習了第1自然段,知道了古時候有個小孩名叫--(寇準),他跟著先生一起去登華山。哎呀!華山可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呀!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著小寇準和他的先生一塊去登華山,好嗎?

二、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你覺得華山怎么樣?

2、指名說。

3、出示:?。∪A山真高呀!

學生讀一讀,讀出華山的高來。

4、出示: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是那么近,山腰飄著朵朵白云。

(1)自由讀讀,邊讀邊想:你在華山頂上看到些什么?

(2)指名說。

(3)為什么遠遠近近的山都到了我們腳下了呢?這是怎么回事,你們知道嗎?

(4)(出示投影)你們看,登上了山頂,我們看到遠遠近近的山都在我們的腳下,只有藍天在頭頂上,這是因為華山太高了,也正是因為華山太高了,所以太陽才會顯得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夠著似的,一朵朵白云都飄在山腰間。

(5)指導朗讀。

5、小朋友們站在山頂上,看到這幅美景,一定會跟小寇準一樣,會從心底發(fā)出驚嘆:出示:??!華山真高呀!

(1)齊讀。

(2)指導:驚訝的聲音是從心底發(fā)出的。讀得輕一些。

6、練習背誦這三句話。

7、游戲:山頂來電。

8、出示古詩: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1)聯(lián)系前面學過的課文,讀一讀,想一想,看能不能自己把它讀懂。

(2)指導學生理解詩意。

(3)學生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這首讀寫得太好了!小朋友們知道小寇準那年幾歲?

2、才七歲就能一下子做出這么好的詩,難怪先生聽了連連點頭稱贊。我們一起來當先生夸夸他。

3、這首讀寫得多好呀,老師想,小寇準的語文一定學得很好,很認真,小朋友們都要向他學習呀!

四、總結

剛才我們一起去登了華山,欣賞了華山的高與美,收獲真不小。下面我們把課文連起來有感情朗讀一下,再來回憶一下華山的美景。

五、作業(yè)

把華山上看到的美景講給身邊的小朋友聽。

教學反思:

1、課堂一開始可以讓學生展示他們課前搜集的有關華山的圖片,使學生腦海中形成華山險、高、峻的整體印象,由古語“自古華山一條路”導入正文,為學生更好地隨課文入境做好鋪墊。

2、在進行游戲“山頂來電”時,應讓學生小組之間進行練習,做到生生互動,不應僅僅局限于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小組活動時,老師可以進行指導,使學生的說話練習不僅僅局限于課本,讓他們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訓練。

3、課堂上學生有感情朗讀、背誦都十分到位,如果再加入讓學生抄一抄第二段里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或古詩,這樣,整堂課既有朗朗的讀書聲,又有寫字、抄詞訓練,讀一讀、寫一寫,使學生整堂課十分充實。

解碼:1239

《孔雀東南飛》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樂府詩特點,主要篇目

2、了解本詩情節(jié)及人物

3、通過對比詩歌和戲曲電影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學習其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學重點:

目標三

教學難點:

體會對比兩種文學樣式

課時安排:

3第一課時接觸本詩,了解大概。完成目標1、2。

第2、3課時看電影完成目標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一句營造怎樣的氣氛?全詩籠罩一股悲劇氣氛,以仲卿蘭之的別離抗婚殉情為線索敘述故事,塑造了幾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他們對封建家長制的反抗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之情。

1,情節(jié)(誦讀):

起興開頭,奠定悲涼的感情基調

開頭:蘭芝自遣

發(fā)展:夫妻誓別

發(fā)展:蘭芝抗婚

高潮:雙雙殉情

尾聲:告誡后人。

2,人物形象:結合課后作業(yè)和文中語句分析(保留學生見解):

劉蘭芝:勤勞、聰明賢惠、知書達理、忠貞不渝、有反抗精神。

焦仲卿:懦弱、愚孝、外柔內剛、忠貞不渝、克盡職守。

焦母:專橫不講理

小結:一起回憶詩歌內容

作業(yè):找出文中的偏義復詞和同義復詞以及“相”的不同用法

第二課時

復習上節(jié)內容,提問:

1,文學常識,主要內容,提出小序的作用

2,情節(jié)回放:誦讀鋪陳排比部分。講解末段浪漫主義手法以及它的作用(使悲劇氣氛更濃郁)

講解本節(jié)課內容:點出文中難點字詞,如古今異義等

1,同義復詞:謂言無罪過女行無偏斜會不相從許伶俜縈苦辛留待作遺施今日被驅遣不久當歸還逼迫兼弟兄卿當日勝貴

2,偏義復詞:便可白公姥晝夜勤作息我有親父兄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其日牛馬嘶

3,“相“字用法:

a,副詞,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偏指一方:可代指“你“我”“他”等

比如:(你)會不相從許還必相迎取誓天不相負

誓不相隔卿(與卿復指)

(我)及時相遣歸嬉戲莫相忘

(她/他)好自相扶將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

b,副詞,互相

例如:相見常日稀久久莫相忘六合正相應葉葉相交通

枝枝相覆蓋仰頭相向鳴黃泉下相見

c,xiang4名詞,相貌兒已薄祿相

d,名詞“宰相“或者動詞“輔佐“

4,互文修辭(注意翻譯)

作業(yè):全詩以故事情節(jié)為線索展開敘述,塑造了幾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同學們要注意觀察文中塑造人物的方法,找出其中的重點段落,體會人物性格。我們將觀看戲劇《孔雀東南飛》,比較詩歌和戲劇在表達方面的不同特點。

《孔雀東南飛》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成就。

⑵ 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2、能力目標⑴ 培養(yǎng)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⑵ 培養(yǎng)學生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3、德育目標: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操。

【教學重點】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教學難點】

1、體味人物性格及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2、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

1、運用誦讀法,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初步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點。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感情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孔雀東南飛》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理清故事線索,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二、加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三、落實實詞,側重于一詞多義、偏義復詞、古今異義。

教學重點:

學會通過賞析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一: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先秦的《詩經(jīng)》起源,就拉開了中華詩歌的悠久歷史和傳統(tǒng);中國是一個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傳久遠、深入人心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而且大多以愛情為主題,表現(xiàn)的是“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種最樸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結為夫婦,死后也要同墳臺。這樣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如“白蛇傳”、“梁?;?、“牛郎與織女”、“董永與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導語二:在標題下面寫下兩行字:一個斷人心腸的故事,一曲唱絕千古的悲歌。其實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劇“悲劇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僅僅是悲劇,而是永遠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動地的梁?;褪沁@種悲劇的延續(xù),而千年過去了,這樣的悲劇并沒有隨著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終結,勞燕分飛的《釵頭鳳》仍在上演著……

投影:陸游《釵頭鳳》,師生齊讀,教師簡介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一個叫沈園的地方,一個叫陸游的詩人,娶了一個叫唐婉的女子,伉儷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對神仙眷屬。然而,這一切,并不隨陸母之意,逼迫夫妻離異。幾年后的一個春日,陸游滿懷郁悶踽踽獨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陸游滿懷傷感,詞成《釵頭鳳》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保?/p>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有著不同的不幸,我們的文章演繹的是怎樣的一段愛情呢?讓我們隨著錄音走進課文——

(悲劇的魅力,在于它毀滅的美。)

二、釋題

1、最早的長篇敘事詩,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

2、漢樂府

原指漢武帝劉徹設立的“樂府”,就是掌管音樂的官府。它的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和訓練樂工。后來,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chuàng)作的歌詞也稱“樂府”或“樂府詩”,就成了一種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了,其中屬于漢代的叫“漢樂府”。

漢樂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極高,與《詩經(jīng)》、《楚辭》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國詩歌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繼承、發(fā)展了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傳統(tǒng)、精神,哺育了后代詩壇。

3、詩歌發(fā)展脈絡

《詩經(jīng)》→楚辭→樂府民歌

三、自讀全詩,感知把握

要求:

1、落實字音、詞義,特別是一詞多義(“相”、“謝”、“適”)及古今異義、偏義復詞、通假字。

2、理清情節(jié)線索,根據(jù)故事發(fā)展階段,擬定四字小標題。

3、鑒賞人物語言,體會人物性格特征。

四、學習、探究

(一)字、詞落實

1、一詞多義

謝家來貴門:辭別 始適還家門:出嫁

謝 阿母謝媒人:謝絕 適 處分適兄意:依照

多謝后世人:告訴 適得府君書:剛才

相見常日稀:互相 何乃太區(qū)區(qū):愚拙

及時相遣歸: 我 區(qū)區(qū)

兒已薄祿相:命相、相貌 感君區(qū)區(qū)懷:真情摯意

相 會不相從許:你 君既若見錄:我

好自相扶將:她 見 (例:見笑、見諒)

登即相許和:他 漸見愁煎迫:被

2、古今異義

汝豈得自由:自作主張 可憐體無比:可愛 不久當歸還:回來

本自無教訓:教養(yǎng) 主薄通語言:話語 處分適兄意:處理

郁郁登郡門:繁盛的樣子 葉葉相交通:交疊相通

3、偏義復詞

公姥、作息、父兄、牛馬、弟兄、父母

4、通假字

?。喝?; 簾:奩; 紉:韌; 丁寧:叮嚀; 藏:臟

(二)把握情節(jié)

1、聽名家范讀,進入氛圍

2、由學生復述故事梗概(時間、人物、事件、結局)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可婆婆焦母因種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3、概括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發(fā)展階段 起 訖 小 標 題

開 端 從“十三能織素”至“及時相遣歸” 蘭芝被遣

發(fā) 展 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別

再發(fā)展 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 蘭芝抗婚

高 潮 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 雙雙殉情

尾 聲 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 告誡后人

——發(fā)展線索:全詩是按仲卿、蘭芝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的。

4、明確主題思想

詩歌通過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劇故事的敘述,揭露了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蘭芝仲卿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對壓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眾對被迫害者的無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愛情生活的強烈愿望。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依據(jù):人物語言——個性化語言

2、兩類人:受迫害者;迫害者——

劉蘭芝:富有教養(yǎng)、聰慧美麗、勤勞善良、柔順剛強、從容持重;

焦仲卿:守禮盡孝;幻想→絕望,軟弱→堅強

——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對封建家長制、封建禮教充滿抗爭精神。

焦母:專橫無理;

劉兄:見利忘義、趨炎附勢

——封建家長制的代表,封建禮教的化身。

3、劉、焦兩人的性格差異

①對未來的預想

劉:對命運、前途有清醒認識,有準確的預見力。

焦:等待、幻想。

②別后重逢時

焦:譏諷、責難,且無所作為

劉:通情達理

③殉情場面

劉:義無反顧、干凈果決

焦:遲疑徘徊、拖泥帶水

——劉:始終清醒、堅強;焦:期待、幻想且沒做一件事。

4、劉蘭芝為什么不容于焦母?焦母心目中的媳婦是何種形象?

人格尊嚴 維護權威

(四)藝術特點

1、人物語言個性化

同中有異:劉與焦;焦母與劉兄

2、富有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①序曲的象征性

依戀情調和凄楚氣氛,與劉焦生離死別的神質想吻合,具有提攝全篇的作用。

②尾聲的理想化色彩

加強震撼力量,表達勞動人民美好愿望。

③鋪陳的酣暢淋漓

A、兩次羅列劉蘭芝的成長過程

a、縱向鋪陳,能讓人感受到蘭芝自幼受到良好的教養(yǎng),才藝、品德隨年歲而逐增。

b、印證“自訴”的真實性,強化其良好修養(yǎng);對焦母的蠻橫無理給予批判。

B、遣歸前的精心打扮

橫向鋪陳,突出其外表的美麗,表現(xiàn)她雖受屈辱、遭遇不幸卻鎮(zhèn)定自若、不甘示弱的倔強性格;同時,也是對扼殺“精妙世無雙”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有力譴責。

C、太守府的迎娶場面

既顯示了蘭芝高貴身價,又表現(xiàn)了蘭芝不慕富貴,忠于愛情的高貴品質;同時,又與“生人作死別”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加濃了故事的悲劇氣氛。

五、總結全文

六、課后背誦

七、板書

劉蘭芝:“請歸”:不甘受虐,洞察世情,柔順剛強

焦仲卿:“求情”:愛情堅貞,心存幻想,委曲求全

個性化語言 “別母”:傷心絕望,痛切哀怨,以死抗爭

焦 母:“逼遣”:惡語訓斥,專斷蠻橫,霸氣十足

“阻死”:軟語誘哄,聲淚俱下,苦苦哀求

劉 兄:“逼嫁”:貪財慕勢,自私冷酷,市儈嘴臉

八、資料補充

1、《木蘭詩》中的鋪陳

①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②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2、關于封建禮法

①《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卑串敃r制度,“婚姻”是指兩個家族建立通婚的關系,作為當事人的男女雙方都只是家長、族長手中的工具而已,根本不能自主。

②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逐漸占統(tǒng)治地位。到了東漢時期,“三綱五?!保ň秊槌季V、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三從”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工”。)更成了神圣不可動搖的道德原則?!缎⒔?jīng)》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guī)范,“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同時還把封建道德規(guī)范與封建法律聯(lián)系起來,認為“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③《大戴禮記本命篇》:“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七去”又命“七出”,是儒家經(jīng)典中規(guī)定的休棄婦女的七個條款。

《孔雀東南飛》教案 篇7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3、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握“相”、“自”、“見”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

二、教學設想:

本文語言接近口語,而且注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同時全詩篇幅較長,不宜在課堂內串講。因此,教學本詩可從人物命運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

三、教學時數(shù):

2教時(總第 課時)

四、課前預習:

1、通讀全詩,利用工具書和注釋,掃除詩中文字障礙。

2、了解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悲?。ü适虑楣?jié))。

3、找出詩中含有“相”“自”“見”字的句子,解釋這些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第一教時:

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入題:

1、勾勒詩歌發(fā)展脈絡:《詩經(jīng)》——楚辭——樂府民歌

2、樂府雙璧:《木蘭辭》《孔雀東南飛》

3、《孔雀東南飛》簡介(見課文)

補充:《玉臺新詠》是《詩經(jīng)》、《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二、簡述故事情節(jié),分析詩歌結構

1、請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詩歌的故事情節(jié)。

要點:劉蘭芝的美德,兩情相依的重要情節(jié),蘭芝抗婚,雙雙殉情,化鳥雙飛的愿望。

2、詩歌結構:

層次章節(jié)標題情節(jié)段落

起興首 句托物起興

第一部分“十三能織素”—“及時相遣歸”蘭芝自訴開端

第二部分“府吏得聞之”—“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發(fā)展(一)

第三部分“入門上家堂”—“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發(fā)展(二)

第四部分“阿母謂阿女”—“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高潮

第五部分最后一節(jié)化鳥雙飛尾聲

三、歸納“相”、“自”、偏義復詞的用法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之詞,偏指一方,有稱代作用,可稱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①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代“你”)

②及時相遣歸(代“我”) ③還必相迎?。ù澳恪保?/p>

④好自相扶將(代“她”) ⑤嬉戲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負(代“你”) ⑦不得便相許(代“你”)

⑧登即相許和(代“它”) ⑨躡履相逢迎(代“他”)

⑩悵然遙相望(代“他”) ⑾誓不相隔卿(代“你”,與“卿”復指)

(2)副詞,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見常日稀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應 ④葉葉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蓋 ⑥仰頭相向鳴

⑦黃泉下相見

(3)名詞,命相,相貌。如:

兒已婚薄祿相

(二)偏義復指

①晝夜勤作息 ②勤心養(yǎng)公姥 ③我有親父兄

④逼迫有弟兄 ⑤其日牛馬嘶

(三)“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釋外,還可作副詞、介詞、連詞、助詞等。詩中的“自”字解釋如下:

①我自不驅卿(本) ②本自無教訓(本是)

③自可斷來信(即) ④葳 自生光(且,還是)

⑤自名秦羅敷(其) ⑥自名為鴛鴦(其)

⑦好自相扶將(親自) ⑧物物各自異(助詞,無義)

(四)歸納部分古今異義詞的用法

例: 古義 今義

汝豈得自由

雖與府吏要

可憐體無比

適得府君書

卻與小姑別

千萬不復全

好自相扶將

何意出此言

舉手長勞勞

奄奄黃昏后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梯度學練》第一課時練習

2、熟讀全詩,并背誦規(guī)定的片斷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分析人物性格與命運,分析詩歌的賦比興的手法,理解詩歌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分析人物形象。

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主要塑造了哪兩個人物?(焦仲卿和劉蘭芝)從上文語言和語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樣一個人?(忠于愛情,對幸福生活熱烈追求,對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專制充滿叛逆精神)

劉蘭芝是一個聰明、善良、愛勞動、重感情,忠于愛情的人。面對封建家長制的專橫和兇殘,她無所畏懼。她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

劉蘭芝是一個堅強、持重,不為威迫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的女性。她明白婆婆要驅逐她,就主動要求“遣歸”,對仲卿說“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對婆婆說“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亢不卑,很有教養(yǎng)。阿兄逼婚,她說“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外柔內剛,自有主意。劉蘭芝還是個溫順善良的婦女。她對仲卿體貼諒解,一方面忠于愛情,“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一方面設身處地,“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焦仲卿個性也非常鮮明,他忠于愛情,而不敢直接抗爭,只能消極反抗,忍辱負重。他深愛蘭芝,揚言“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無怪乎焦母聽到后“槌床便大怒”。后來不得不與蘭芝暫別,他又鄭重聲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負”。他還說“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諱,態(tài)度明朗。而最后的辭別母親與“自掛東南枝”的行為則表現(xiàn)了他的反抗性格。

焦母是一個突出的反面形象。是一個極端蠻橫無理的封建家長的典型。對于蘭芝的美德,仲卿夫妻的愛情毫無同情和認識,獨斷專行。對兒子,她一會兒惡語威脅,一會兒又軟硬兼施。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長制的丑惡本質。

劉兄著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趨炎附勢,丑態(tài)畢露。他對蘭芝所說話的態(tài)度既粗暴訓斥,盛氣凌人,又見利忘義,不顧兄妹親情。其尖酸刻薄,冷醒無情,是一副典型的市儈的面孔。

(要求學生結合詩歌具體的描寫,從外貌、勤勞、重情、堅強等方面進行分析。)

二、現(xiàn)實主義要求刻畫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從而達到反映生活本質的目的。

我們從焦、劉身上可以看到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由學生討論,然后總結。)

故事發(fā)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封建制度漸趨嚴密,在家庭生活方面,家長制成為清規(guī)戒律。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這一時代氛圍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蘭芝一邊,表明與蘭芝“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tài)度,實在是難能可貴的。面對儒家所規(guī)定的封建家長制度、封建禮教,焦仲卿舉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幟,無疑是茫茫長夜中的一道閃電!

三、本詩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以時間為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矛盾沖突為線索,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四、分析賦、比、興手法的運用(以具體問題探討的形式分析)

1、本詩開頭兩句(第1段)游離開情節(jié)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明確:不能刪。這是民歌習用的起興手法。它為全詩制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情調,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可參照《艷歌何嘗行》: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十十將五五,羅列行不齊。忽然卒疲病,不能飛相隨。五里一反顧,六里一徘徊。)

2、①第2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煩瑣?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關系?

明確:不煩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這里寫得簡練而有層次,意在強調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yǎng),為下文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

②要求學生從詩中再找出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

明確:第13段是第2段內容的重復,都是強調蘭芝從小聰明,很有教養(yǎng),但轉換了敘述的角度,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

第9段寫蘭芝臨別“嚴妝”又用了一段鋪陳,意在表現(xiàn)蘭芝被逐離開焦家前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無雙”,又為下文太守的兒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鋪墊。

③第2段從時間上(13歲—17歲)作了縱的鋪陳,第9段則從妝束、服飾、姿態(tài)上作橫的鋪陳。無論那一種鋪陳,都對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jié)起了積極的作用。

同學們初中時學過的樂府詩《陌上?!罚诿鑼懬亓_敷的美貌時,也是用了橫的鋪陳。

3、詩中兩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劉蘭芝比作蒲葦,是否顯得累贅?這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何關系?

明確:這個比喻第一次出自劉蘭芝之口,表示劉蘭芝對愛情堅貞不渝,永不變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說的,他用這個比喻來責問劉蘭芝為什么改變初衷。表明人物之間產(chǎn)生了誤會,出現(xiàn)了分歧。這兩次比喻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瀾,使情節(jié)曲折起伏,生動感人。

小結:賦、比、興是樂府詩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它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學習樂府詩時應予以重視。

五、細節(jié)鑒賞:理解“黃泉共為友”的含義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黃泉共為友”的含義。

明確:在揭示了婆媳之間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確地表示要與蘭芝“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以此來向焦母求情。說明仲卿對愛情的珍惜和忠貞。

2.聯(lián)系全文,理解“黃泉共為友”。

明確:

①向焦母求情時,仲卿表示與蘭芝永不分離的決心:“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②在焦母的壓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則表示了他堅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婦,終老

不復娶!”

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變初衷,對幸福生活還存一線希望:“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p>

④在送別蘭芝的途中,仲卿還是信誓旦旦:“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⑤在得知蘭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線希望已絕,他毅然表示:“吾獨向黃泉!”

⑥蘭芝已死,活著又有什么意義?于是他——“自掛東南枝?!?/p>

由此可見,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愛情生活。后來的一切活動,都發(fā)端于“黃泉共為友”??梢韵胍姰敵跽f這句話時,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愛情破滅,就以死相抗!

3.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進一步理解“黃泉共為友”。

小結:對語境體察得越充分,對語言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就越豐富。那么,我們對作品閱讀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相關章節(jié)。

2.以“惜別離”為題,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擴寫第9至12段。

《孔雀東南飛》教案 篇8

一、 故事導入

1、出示詩《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2、請同學說說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神話傳說:

七仙女與董永、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或白蛇與許仙)、牛郎與織女

愛情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傳誦著各種各樣的愛情故事,有如《靜女》般美好的,有如《氓》般悲慘的。而我們將要聽到的這個愛情故事也被人們用文字記載著,用影視表演著,用音符傳唱著。我們這節(jié)課要講述的愛情故事也被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演繹著,我希望我們同學也用話劇的形式將這個故事表演出來。

二、文學常識

1.《孔雀東南飛》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選自南朝宋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卷一,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它與北朝的《木蘭詩》被宋代文人并稱為“樂府雙璧”,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

2.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jīng)》《楚辭》之后而興起的一種新詩體。

三、通讀全文,感知大意

1. 學生自讀自譯課文

(1)字音

公姥 伶俜 腰襦 葳蕤 聘禮 磐石

拊掌 否泰 赍錢 躑躅 冥冥 摧藏

晻 窈窕 仕宦 箜篌 玳瑁

(2)結合注釋,通讀全文

2. 簡要復述故事情節(jié)。

3. 結合小序,理清故事情節(jié)

小序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jīng)過。故事發(fā)生在漢代末年的

建安年間,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

學生復述:“孔雀”起興——蘭芝自請回家——仲卿為妻求情——焦母怒而不許——蘭芝辭別婆、姑——夫妻路口分手——蘭芝回家見母——阿兄逼妹改嫁——焦劉相約同死——兩人雙雙殉情——合葬化鳥雙飛

教師陳述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善牌沤鼓敢蚍N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

布置作業(yè):熟記的文言知識點

在這篇課文中,我們除了要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還要熟記在課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文言知識,因為考試經(jīng)常涉及到這些知識點。

(要學生拿出一張紙,分成四個板塊,在每個板塊上分別寫上:通假字、偏義副詞、古今異義、一詞多義。)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孔雀東南飛》教案經(jīng)典》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孔雀東南飛教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

  • 《孔雀東南飛》教案(系列11篇) 請你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輯為你編輯整理的《《孔雀東南飛》教案》,在閱讀后還請您收藏本網(wǎng)頁網(wǎng)址。為了教學更有順利,老師會需要提前準備教案課件,需要大家認真編寫每份教案課件。只有寫好上課用的教案課件,才能展現(xiàn)更完整課堂教學。...
    2023-04-18 閱讀全文
  • 孔雀東南飛課件11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的定義比較廣,可以指生活學習資料。資料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你不妨看看孔雀東南飛課件11篇,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 孔雀東南飛教案認識漢樂府民歌主要繼承了《詩經(jīng)...
    2024-06-05 閱讀全文
  • 2023孔雀東南飛讀后感 您知道如何寫好作品讀后感呢?在讀作者的作品時我陷入了忘我狀態(tài)。?讀后感是對書中情節(jié)的回顧和歸納,也是對作者理念的思考,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現(xiàn)在推薦你閱讀一下“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希望這些模板有助于你更快的完成任務!...
    2023-07-15 閱讀全文
  • 孔雀東南飛的教案合集4篇 教案課件在老師少不了一項工作事項,因此教案課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寫。教案是為加強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提供的有效支持??赡苣阆肟纯?quot;孔雀東南飛的教案"這種類型的文章,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3-04-21 閱讀全文
  • 讀后感孔雀東南飛1000字模板 在作品這本書當中描述的一些情節(jié),讓閱讀者會留下深刻印象。寫讀后感不是簡單地復述原文,應該寫出自己的體會,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敬請瀏覽本文內容!...
    2023-08-19 閱讀全文

請你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輯為你編輯整理的《《孔雀東南飛》教案》,在閱讀后還請您收藏本網(wǎng)頁網(wǎng)址。為了教學更有順利,老師會需要提前準備教案課件,需要大家認真編寫每份教案課件。只有寫好上課用的教案課件,才能展現(xiàn)更完整課堂教學。...

2023-04-18 閱讀全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的定義比較廣,可以指生活學習資料。資料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你不妨看看孔雀東南飛課件11篇,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 孔雀東南飛教案認識漢樂府民歌主要繼承了《詩經(jīng)...

2024-06-05 閱讀全文

您知道如何寫好作品讀后感呢?在讀作者的作品時我陷入了忘我狀態(tài)。?讀后感是對書中情節(jié)的回顧和歸納,也是對作者理念的思考,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現(xiàn)在推薦你閱讀一下“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希望這些模板有助于你更快的完成任務!...

2023-07-15 閱讀全文

教案課件在老師少不了一項工作事項,因此教案課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寫。教案是為加強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提供的有效支持??赡苣阆肟纯?quot;孔雀東南飛的教案"這種類型的文章,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3-04-21 閱讀全文

在作品這本書當中描述的一些情節(jié),讓閱讀者會留下深刻印象。寫讀后感不是簡單地復述原文,應該寫出自己的體會,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敬請瀏覽本文內容!...

2023-08-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