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為您介紹“三年級倍的認識課件”的所有方面接下來請看,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為您的決策提供支持和協(xié)助。教案課件是老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也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每位老師應該設計好自己的教案課件。若老師寫的教案非常優(yōu)秀,也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動中,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shù)的必要性;并會正確地讀寫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shù)
3、在數(shù)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yǎng)合作意識。
4、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結合平均分,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幾分之一”的表象,從而達到初步認識和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
1、使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幾分之一”的表象。
2、利用實物操作、圖形直觀等手段,在數(shù)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學過程:
(請你用數(shù)學語言來描述一下今天聽課的老師。)
一、基本練習
1.用分數(shù)表示一份或涂色部分。
平均分2份 (為什么是 ,而不是 ?引導學生體會4份平均分的份數(shù)與分母的關系。)
2.請你說一個分數(shù),它表示什么意義?
看來大家已經(jīng)掌握了不少分數(shù)知識,知道把一個物體平均平成幾份,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一。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認識分數(shù)”。(板書)
二、思考實踐,探究新知。
1.出示4個蛋糕情景圖
①初步感知,認識整體的
(師出示1盒蛋糕)這是什么?有幾個?可以看成是一盒蛋糕?,F(xiàn)在把這一盒蛋糕要平均分給4個同學。你有話想說嗎?(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
現(xiàn)在分的是一個蛋糕嗎?把這一盒蛋糕平均分給4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得這盒蛋糕的幾分之幾?
引導:每個同學分幾個?是幾份?1份占這盒蛋糕的幾分之幾?另一份呢?課件展示。
板書:把一盒蛋糕平均分成給4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得這盒蛋糕的
②動手操作,認識整體的
還是這盒蛋糕,如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得這盒蛋糕的幾分之幾?怎么分?請同學們動手分一分,邊分邊說。同位交流。
集體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得出 ?另一份呢?課件展示
③觀察分析感悟。課件出示2幅圖。
思考:同樣的蛋糕,為什么得到的分數(shù)不一樣呢?體會平均分的份數(shù)不一樣,每次得到的分數(shù)也不一樣。平均分幾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2.拓展一個整體的含義。
剛才我們是把4個蛋糕看作一個整體。其實,還有好多東西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比如6個香蕉、10個蘋果、50名同學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請你舉個例子,還可以把哪些物體看作是一個整體?
3.6個桃子的情景圖,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課件出示一盤桃子。一盤桃子(6個)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嗎?把一盤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子的幾分之幾?
學生動手操作,同位交流。
集體交流,你是怎么分的?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子的幾分之幾?
課件展示。
板書:把一盤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子的
還可以平均分給幾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子的幾分之幾?
課件分別展示。 3只 6只
4.提升領悟。
課件出示一筐桃子。這是一筐桃子,不知有多少個,把一筐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筐桃子的幾分之幾?平均分給8只小猴呢?還可以怎么分?為什么不知有多少個桃子,我們也可以知道得到分數(shù)呢?
5.看書,質疑問難。P64
三、實踐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為什么是 ?
2.第2題。注意第2圖的理解與辨析。
3.第3題。先平均分,再涂上顏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數(shù)。
4.第4題。
準備12支彩筆。把12支彩筆看作一個整體。請你拿出彩筆的 。還需要可以拿出彩筆的幾分之一?
老師這兒有一堆彩筆,看作一個整體。猜猜看有多少支。
拿出這個整體的 ,是3支。拿出這個整體的 ,是5支。
拿出這個整體的 ,是3支。拿出這個整體的,是3支。
5.智慧樹。(10個智慧果)
獎勵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智慧果。獎勵給你智慧果的,,等。先平均分并說出怎樣得到分數(shù),后摘智慧果。
四、個人交流學習收獲。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五冊98-1000頁內容
教學目標:1,能結合直觀圖初步認識分數(shù),能用折紙涂色與實際操作表示相應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會讀寫分數(shù);
2,學會運用直觀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分數(shù)的大??;
3,體會分數(shù)來自生活實際需要,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
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分子是1分數(shù)大小的比較
教學理念:1,創(chuàng)設情境,感覺生活中的的數(shù)學,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
2,小組合作,提供材料,主動探索;
教學設計: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興趣
故事引入:CAI出示故事動畫
故事梗概:一只猴媽媽帶兩只小猴子上山郊游,到了半山猴媽媽分了一只蛋糕,明顯示一大一小。小猴子一只高興,一只沮喪;到了山頂猴媽媽把一只蛋糕半均分給兩只小猴子,小猴子都高興的吃了起來。
學生仔細看故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2)談話:看完故事思考為什么兩次分蛋糕小猴子表現(xiàn)不一樣?
第二次兩只小猴子分的一樣多,這樣分的方法叫做平均分(板書)
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人能分到多少?我們學過表示半個的數(shù)嘛?
要表示半個就要學習新的數(shù)也就是分數(shù)(板書:分數(shù))
學習自由發(fā)言
學生嘗試回答
二
動手操作
主動探索
1、認識二分之一
(1)提問:半個可以用那個數(shù)表示?
出示平均分一個蛋糕的CAI動畫
談話: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其中一份就是一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寫作
(板書)猴哥哥拿了蛋糕的二分之一,猴弟弟拿到了蛋糕的多少呢?(CAI動畫出示)
(2)對于分數(shù)這個朋友新朋友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2、提供材料,進一步認識二分之一
(1)談話: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好的正方形紙,用折紙的方法來表示二分之一,在小組中交流一個你折的二分之一在哪兒?
實物投影儀出示幾種正確折法,并讓折的同學說說誰是誰的二分之一;
(2)CAI出示下列圖形判斷圖中陰影部分是不是整個圖形的二分之一,并說明理由。
(3)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的例子
3、深化操作,認識幾分之一
(1)談話:誰來猜一猜分數(shù)王國中除了二分之一還有哪些分數(shù)?
學生看課本認識分數(shù)線分子分母,小組中同學交流
動手操作,小組交流
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表示的?
學生口答,教師相機板書出...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2)談話:老師提供一些材料給大家請折一折畫一畫表示出自已喜歡的分分數(shù)。
(3)談話:把你表示的分數(shù)介紹給小組同學。
(4)指名幾個小組代表把找到的分數(shù)介紹給大家,說說找的過程,同時實物投影儀演示。
(5)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4、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1)談話:我們一起一做個游戲,拿出老師發(fā)的圓紙片先比較大???
小組中選擇兩名同學分別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涂色.
怎么比較兩張紙片中涂色部分的大小?各用什么分數(shù)表示?誰大誰?。?板書)還可以怎么說?
CAI再次出示比較過程
(2)談話:請小組中第三名同學折出八分之一.
你想用與哪個分數(shù)比較?與小組中的同學交流一下.
(3)出示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動手,老師指導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教師參與小組活動
1題直接填寫集體訂正
2題用手勢表示
學生用語言表述或是到前面來動手操作演示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討論
三
組織練習
深化認識
1、出示CAI
畫面為上面是空白的兩幅同樣的圖,下面是分數(shù),學生口頭判斷填或,再由CAI出示正確涂色圖直觀驗證。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3、CAI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
(1)《科學天地》大小約是黑板的幾分之幾?(變色閃爍顯示)
(2)《藝術園地》大約點黑板的幾分之幾?(變色變色閃爍顯示)
(3)哪一部分大?怎么想的?
2
集體討論
學生口答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四
全課總結
課外延伸
談話:通過全課的學習你對分數(shù)有哪些認識?
今天學的分數(sh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還想學習什么樣的分數(shù)?
指名回答
別的同學可以補充
教學理念(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認識幾分之一,和會用較直觀的手段來表示幾分之一。所以本課的設計從學生的感興趣的故事入手首先重點突出了平均分這個概念,再認識二分之一與學生生活實踐聯(lián)系較多的分數(shù),再用直觀手段來認識較抽象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最后通到學生自已動手來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教學過程中輔以CAI教學軟件,使學生在學生的過程中能充分調動各種感覺器官來參與到學習中來,享受一個快樂的腦力運動過程。
一、說教學背景
1、教材分析
“認識分數(shù)”是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7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萬以內整數(shù)的基礎上,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需要,先從學生們熟悉的野餐均分食物的情境出發(fā),聯(lián)系平均分蛋糕的結果,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shù),然后讓學生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折紙,并涂出它的1/2,進一步體會意義,接著又在操作活動中教學幾分之一的大小比較。這是學生對數(shù)的認識的一次重要擴展。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不僅可以使理解并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也可為今后進一步深入學習分數(shù)和小數(shù)打下基礎。
2、學情分析
小學生從認識整數(shù)發(fā)展到認識分數(shù),是一次飛躍,學生在生活中聽說過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們并不理解。分數(shù)的產(chǎn)生是從等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兒童生活里有這樣的經(jīng)驗,但不會以分數(shù)來表述。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地反思并獲取知識。
二、說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對這節(jié)教材的要求是這樣的: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根據(jù)教材地位、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直觀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形成關于幾分之一的表象,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直觀地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方面:經(jīng)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通過一系列操作、討論等數(shù)學學習活動,體會到認識分數(shù)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3)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培養(yǎng)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
2、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一的含義
3、教學難點:在頭腦中建構起幾分之一的表象。
三、說教學策略
1、突出數(shù)學概念形成的一般過程。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分數(shù)的概念是一個原發(fā)性概念,學生頭腦中沒有與之對應的上位或下位概念,因此必須遵循數(shù)學概念形成的規(guī)律,按照實例觀察、分析共性、抽象屬性、符號表示、具體運用的流程充分展開教學過程,尤其是要通過大量的操作實踐,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比較豐富的表象。
2、突出數(shù)學學習方式的綜合運用。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學習方式。本課教學從教師的教來看,要做到設情引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想學、樂學;要創(chuàng)造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善學。從學生的學來看,要注重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注重同桌互學,小組研討,集體交流。整個教學過程著眼于一個“探”字,貫穿一個“疑”字,突出一個“動”字。
(1)自主學習,著眼一個“探”字。
數(shù)學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要讓他們擁有強烈的學習欲望,親身感受探尋數(shù)學的樂趣,用自己的方式去主動學習。例如:表示半個蛋糕時,讓學生嘗試著想辦法表示它。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生成和發(fā)展。
(2)巧妙引導,貫穿一個“疑”字。
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使學生“于無疑處生疑”把學生思維引到焦點上,使他們動腦筋,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當認識了二分之一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除了能折出這張紙的1/2,你還能折出它的幾分之一呢?這樣設疑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
(3)實踐操作,突出一個“動”字。
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擺學具等實踐活動,在思維活躍和情緒高漲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顒又?,學生不單單是在動口、動手、動腦,更重要的是通過“動的過程”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外在“動”的形式,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感悟更為深刻和完善。
四、說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
1、談話出示情境圖,說說準備了哪些食品?怎樣分能讓兩人都滿意?(突出平均分)
2、學生共同平均分野餐的食品,匯報分法和結果。
(二)、探究新知:
1、認識1/2。
(1)組織學生利用學具小圓片動手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初步形成1/2的表象。
(2)老師小結揭題,規(guī)范表述分數(shù)意義的語言,并指導寫法、讀法和各部分的名稱、含義。
(3)通過反例(沒有平均分的情況)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4)折紙游戲:表示其他學具圖形的1/2,體驗不同折法,設問:大家看黑板上這幾幅作品,他們的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可以用1/2來表示,那是為什么呢?并觀察發(fā)現(xiàn):平均分的圖形大小相同,他們的1/2也相同;平均分的圖形大小不同,他們的1/2也不同。教師重點指出“要講清是誰的1/2”。
2、認識幾分之一。
過渡:除了能折出這些紙的1/2,你還能折出它們的幾分之一呢?(相機板書:1/3、1/4、1/5……)讓學生利用各種學具紙片等材料通過折一折、畫一畫,表示自己喜歡的分數(shù),貼上黑板上相應的分數(shù)下面,并說說分數(shù)表示的意思。
3、在辨析中深化認識。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4、辯論驗證,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
(1)談話引出辯論問題:媽媽買了兩個同樣的大餅,弟弟吃了一個餅的1/2,哥哥吃了一個餅的1/4,他們誰吃得多?引發(fā)不同意見,引導學生通過折紙來加以直觀驗證,也允許學生進行單純數(shù)學思考,即從平均分的份數(shù)上理解其中一份的大小。
(2)媽媽吃了餅的1/8和兄弟倆比一比,是多還是少呢?
(3)整理本堂課上用圓片表示的分數(shù),進行排列,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同樣大小的圓片,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shù),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再出示一整個全部涂滿顏色的圓,體會幾分之一與“1”的關系。
(三)鞏固新知:
1、聽寫分數(shù)的練習。(教師說分數(shù)的方式是多樣的,如A、八分之一;B、一個分數(shù),分母是10,分子是1;C、把一塊糖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這塊糖的幾分之幾。)
2、從身邊的事物中找一找分數(shù),并具體說明一下,老師可以先舉個實例作啟發(fā)。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四)總結拓展。
1、全課總結。
2、發(fā)散練習:表示出每個小圖形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叫..,來自......。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噸的認識》。
一.說新課標
噸的認識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生學習了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對質量單位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習本課知識,應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一噸重的觀念,會進行質量單位的簡單計算,為日后解答應用題和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的數(shù)學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說教材
1、教學內容: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一單元測量的認識的第三課時“噸的認識”。
2、教材所處地位和作用本單元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過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單元中繼續(xù)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計量單位的認識。通過這一單元的教學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就學全了,可以使學生對這兩種計量單位有比較全面的認識?!皣嵉恼J識”之所以安排后講,是按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分別編排的。教材所展現(xiàn)的知識結構,層次清楚,由易到難,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3: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通過不同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建立對噸的認識,認識噸與其他重量單位間的關系,并能比較熟練到進行簡單化的計算。 過程方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利用遷移和對比來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并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立志建設家鄉(xiāng)的教育。
4: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建立對噸的認識,認識噸與其他重量單位間的關系,并能比較熟練到進行簡單的化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利用遷移和對比來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并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根據(jù)概念教學的特點,為了更好的突出本節(jié)的重點,突破難點,我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及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采用的教法是:
1、情景教學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提取一些具體感性的材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知覺動腦、動手、動口,去感知和體驗知識。
2、運用新舊知識遷移法,啟發(fā)引導學生層層深入,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取新識。
3、開放式教學法,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研究問題,積極發(fā)言和敢于質疑。
五.說學法
1、通過本節(jié)教學,使學生從生活實際的體驗中學會觀察、推理和空間想象。2、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整理、反思的學習方法。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一套,課件,學生自帶實物若干。
學情分析: “噸”這個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為了幫助學生對質量單位“噸”有具體感性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結合生活實踐進行學習;噸與千克的單位換算同千米與米的換算推理過程相同,這部分知識主要由學生自己嘗試完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展示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吧?(媒體出示曹沖稱象的照片)曹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稱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卻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媒體播放曹沖的問題:同學們,我是曹沖,我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后,發(fā)現(xiàn)二年級學過的重量單位用起來很麻煩,你能幫幫我嗎? 生討論應該使用什么來做單位。 師:看來噸與我們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單位有所不同,它和我們以往學過的千克和克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噸。
2. 出示課題:噸的認識 通過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共同認識重量單位“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
2.熟記1千克=1000克。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
2.熟記1千克=1000克。
學具準備:1枚二分硬幣、1袋食鹽(1千克)。
學習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你已經(jīng)學習過那些質量單位?你能說一說嗎?
2.請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食鹽,感受一下有多重。
3.你還能掂出你身邊的物品有多重嗎?(隨便找)
(二)認識質量單位克
1.建立質量單位克的觀念
A.請用手掂一掂1枚二分硬幣有多重,你能說出它的質量大概是多少千克嗎
B.1枚二分硬幣太輕了,用千克表示它的質量不太方便,我們用一個新的質量單位克來表示它的質量。記住哦:1枚二分硬幣大約重1克??诉€可以用g來表示。
C.你還能列舉其它例子,說一說1克有多重嗎?
D.通過用天平稱量我們知道:兩粒普通的花生米,大約1克。還有
E.察看身邊物品的質量:(用手掂一掂)
一袋方便面的質量是()g,
一袋餅干的質量是()g,
一塊巧克力的質量是()g,
一袋牛奶的質量是()g,
2.認識克與千克的關系(1千克=1000克)
A.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千克和克,那么千克和克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
1千克=1000克
B.結合身邊的例子,說一說,1千克有多重。
()袋方便面1千克,
()幾袋牛奶1千克,
C.克和千克的辨析
填上合適的單位。(克和千克)答案
2()300()150()450()
(三)練習
1.是真是假,請根據(jù)下面有關物體質量的敘述,判斷這些敘述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寫出正確的答案。
前前今年9歲,長得特別健壯,體重已達61克,他每天早上能吃掉50千克的雞蛋一個,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200kg的饅頭3個,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能把將近1g的米飯吃光。
體重已達61克()
吃掉50千克的雞蛋()
250克的牛奶()
200kg的饅頭()
將近1g的米飯()
2.1千克=()克1kg=()g
3.填空:
學校 通師二附小 教者 施丹瑾 年級 三 時間 05.8.18
課題 認識周長 等第
教?學?過?程 教學建議
一、初步感知周長
1、由現(xiàn)實情景引出周長
視頻:大頭爸爸和小頭兒子游南通濠河的影片。
電腦畫面:濠河全貌,動畫演示繞濠河一周。
大頭爸爸提出問題:在豪河岸邊每隔10米裝一盞射燈,要裝多少盞?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要知道什么?
學生在圖片上指出濠河一周的長度
師:這一周的長度叫作什么?
板書課題:認識周長
出示游泳池和網(wǎng)球場的圖片,學生指出周長。
每個學生跟著電腦指一遍周長
師:在教室里找一找周長的例子,并指一指。
學生匯報,并指一指周長
2、遷移類推,自主感知平面圖形的周長
師:剛才指的說的都是物體表面的周長,平面圖形的周長你能找到嗎?
出示影片中游泳池、網(wǎng)球場的畫面,點擊后隱去實物,留下圖有填充色的兩個平面圖形。
師:物體表面的周長都可以看作相應的平面圖形的周長。
想想做做2
學生在作業(yè)紙上描出周長
小結:這些圖形所描的一周邊線的總長就是這些圖形的周長。
二、探索測量的方法
師:已經(jīng)知道什么是圖形的周長了,但你求出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嗎?
出示
師:這兩個平面圖形的周長各是多少?
同桌合作,學生想辦法算出周長。
交流測量方法和結果。
師: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怎么求周長?
出示:
5厘米
4厘米?????????????4厘米
5厘米
師:怎么算周長?
學生列出算式,老師板書。
生1:2*4+2*5=18(厘米)
師: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2:(4+5)*2=18(厘米)
是: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3:4+4+5+5=18(厘米)
生4:4*4+2=18(厘米)
師:方法各不相同,結果一樣,為什么?
小結:計算方法盡管不同,但求出的都是這個平行四邊形的4條線段長度之和。
2、探索求物體表面周長的方法
視頻:小頭爸爸和大頭兒子游覽生態(tài)公園的影片
小頭兒子的問題:樹葉的周長是什么?
學生上來指出樹葉的周長
師:怎么測量這個樹葉的周長?
小組合作,測量樹葉的周長。
出示活動要求:
1、小組活動,先討論測量方法,在動手測量。
2、活動結束后選出代表匯報。
3、比一比,哪個小組想的方法多。
小組活動
學生在視頻展示臺上匯報測量的方法。
學生的方法:1、繩子繞樹葉一圈,在量出繩子的長度。2、軟尺繞樹葉一周,直接量出長度。3、樹葉對折,量一半樹葉的長度。
三、交流收獲體會
今天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能和法家交流交流嗎?
四、解決實際問題
視頻:枕席圍邊,量腰圍,做像框,織毛線帽子等生活場景。
師:跟我們今天學的周長有什么聯(lián)系?誰來選一幅說一說。
說:你還能找到類似的生活問題嗎?
師:回家之后找到這樣的問題,解決它,并填好下表。周長用處多
想要解決的問題:
解決方法:
結果:
幼師資料《最新三年級倍的認識課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三年級認識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撰寫優(yōu)秀的教案和課件是保證老師上好課的基礎,因此在撰寫過程中不能馬虎草率。教案規(guī)定了教學流程,所以我們應該追求什么樣的教案課件呢?我發(fā)現(xiàn)了一篇網(wǎng)絡上的好文《三年級倍的認識課件》,非常值得一讀。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評論或者分享,對其他人也會非常有幫助!...
老師的部分工作內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課件,因此我們老師需要認認真真去寫。教案是教學過程的詳細設計,你是否在為不會寫教案課件而煩惱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細致地篩選為大家整理出了最新的“三年級倍的認識課件”,你絕對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指南!...
相信大家都知道,如果想要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提前備好教案和課件。老師對于要寫的教案、課件都非常熟悉。此外,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可以幫助老師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最近,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篩選出了一個精品教案“三年級倍的認識課件”,相信大家在閱讀本文之后,會有所收獲!...
研究與“認識角課件”有關的話題是本文的中心。教師的一項職責是制作個人的教案和課件,所以我們的教師需要投入心力去完成這項工作。學生的反饋是教師調整教學方法的依據(jù)。我們很高興能夠見到您,希望這里的內容能夠吸引您的閱讀興趣并獲得您的收藏!...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