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當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遇到難題時,我們經常會用提前準備好的資料進行參考。資料主要是指生活學習工作中需要的材料。參考資料會讓未來的學習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所以,關于幼師資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你不妨看看導入語課件(范本十篇),可能你會喜歡,歡迎分享。
1.熟讀課文,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句。
2.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了解課文內容。
3.體會本文的寫景文字,賞析語言特色。
理解文中的難詞、句,掌握寫景文字內容。
1.對景物的感悟。
2.本文的語言特色。
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錄音機、投影儀
一、 導入新課:
祖國名山大川很多,旅游黃金周時,若想乘船賞山水之景,你準備去哪里呢?
(學生自由回答:長江三峽、桂林漓江,……)
還有一個好去處,山水景色也很美。
(用投影儀,投影出:
這個去處就是錢塘江上游的一段,叫富春江?,F(xiàn)在讓我們隨著吳均到那里去游覽一番。
(板書作者,課題)
二、 釋題:
學生解釋:“與……書”是什么意思?
教師補充:既是信又不符合信體的原因。(語言要簡潔)
三、 檢查預習效果:
(重點查文言字詞、句等內容的理解)
學生之間互動:
1. 預習時,你遇到了什么障礙?請你提出來,讓我們大家來幫你解決。
(學生提出自己的疑難字句,由其它同學解決)
2. 一個同學自己設計一個問題,自己指名讓另一個同學來回答,看是否能難住對方。
教師小結。
四、 初步感知課文:
1. 放錄音,先欣賞課文。
(學生閉目聆聽,初步感知、體會課文的優(yōu)美寫景)
2. 這一江段山水之美,文中,作者用了八個字進行了高度概括,是哪八個字呢?
(學生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
(教師指名回答,同時明確,且板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3. 教師進一步提問:文中寫水,體現(xiàn)了水什么特點?
(學生概括,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回答,明確后板書:清澈、急猛)
聯(lián)系——四人一組討論后回答:(1)《小石潭記》是如何寫水清的?
(2)《三峽》是如何寫水急的?
(每組可以寫在題板上,看哪一組寫的準確又快)
4. 再分組討論(仍四人一組):文中又是如何寫山的呢?具體都寫了什么內容?又是從什么角度來寫的?(或各寫出了景物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后,讓一組中的一個代表來回答。
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回答,明確后板書:
樹——競上、爭、直指
泉水:
鳥:
猿:
5. 置身于這樣的環(huán)境,作者有什么感悟?(學生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
明確后,教師板書: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然后要求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五、 進一步感知課文:
1.(品味語言)
教師提問:你認為作者什么地方寫得最好?簡要說明你自己的理由。
(給學生留思考余地,然后回答,過后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3. 設計情境(一)
(一學生扮演朱元思,一學生扮演吳均。)
情境:朱元思接到吳均的信后,來到此地,吳均作為導游,兩人一同乘船,邊走,邊看,邊介紹。
(學生準備2分鐘)
(注意:學生表演時,重在表現(xiàn)人物在船上的神態(tài)、動作等)
4. 設計情境(二)
(學生準備5分鐘)
(讓大家推薦二至三名同學到前面作宣傳介紹,同時,可以播放風光片作背景)
(都介紹完之后,由大家進行評判。注意:不合格的可要被炒魷魚的。)
六、 總結:
祖國如此美麗,請熱愛她吧!請欣賞她吧!
七、 作業(yè):
寫一篇游記,記自己的一次旅游活動。
與朱元思書
吳均
樹:負勢競上、爭
奇泉水:天
好鳥:聲
山蟬:音感下
猿:
悟
異清澈獨
急
水猛絕
(1) 學生課前必須充分的預習課文。
(2) 運用新的教學理念,能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本課的情境設計,提高了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幼兒數(shù)學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數(shù)學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更好地引導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并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每個數(shù)學活動教案都需要精心設計展開和導入的步驟。本文將詳細探討幼兒數(shù)學活動教案的展開和導入過程。
一、導入
導入是數(shù)學活動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巧妙設計的導入內容和方法,可以讓幼兒迅速進入數(shù)學思維的狀態(tài),培養(yǎng)他們對數(shù)學問題的敏感度和求解能力。
1. 導入目標的明確
在導入之前,教師需要明確導入的目標。例如,如果本節(jié)課要教授幼兒加法運算,那么導入內容應該與加法運算有關,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
2. 導入內容的生動有趣
導入內容應具體生動,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例如,可以通過故事、游戲或實際物品來引入數(shù)學概念,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
3. 導入方法的多樣性
不同的導入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數(shù)學活動。例如,對于加法運算的導入,可以使用物質操作法、圖形表示法、邏輯推理法等多種方法,讓幼兒通過多種角度來理解數(shù)學概念。
二、展開
展開是數(shù)學活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通過展開內容的設計,培養(yǎng)幼兒的數(shù)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確保他們在參與活動時能夠積極思考和互動。
1. 展開步驟的詳細規(guī)劃
在展開之前,教師需要詳細規(guī)劃活動的步驟,確保每一步都能夠順利展開,并能夠引導幼兒逐步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概念。
2. 展開內容的有針對性
展開內容應該有針對性,既符合課堂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能夠引發(fā)幼兒的思考和探索欲望。通過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和實際情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
3. 展開方法的靈活運用
在展開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和教學手段,靈活運用不同的資源和工具,幫助幼兒理解和應用數(shù)學概念。例如,可以利用教學卡片、教學游戲、實物模型等進行教學,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4. 展開過程的互動與引導
在展開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幼兒進行積極互動,引導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通過提問、討論、探究等方式,幫助幼兒建立起數(shù)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鼓勵他們嘗試不同方法來解決數(shù)學問題。
總結:
幼兒數(shù)學活動教案的展開和導入是培養(yǎng)幼兒數(shù)學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導入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導入目標,設計生動有趣的導入內容,并運用多樣化的導入方法,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展開過程中,教師需要詳細規(guī)劃活動步驟,設計有針對性的展開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以及與幼兒進行積極互動和引導,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精心設計的展開和導入步驟,可以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氛圍,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
執(zhí)教者:化州市合江中學?
教學目標?:
1、? 了解解詞的相關常識,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 品味詞的語言,揣摩詞的意象,體會詞中的意境。
3、? 感受詩人博大的情懷和革命壯志,培養(yǎng)胸懷祖國的情感。
4、? 教學重點:
1、? 品味詞的語言,揣摩詞的意象,體會詞中的意境。
2、感受詩人博大的情懷和革命壯志,培養(yǎng)胸懷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1、? 品味詞的語言,揣摩詞的意象,體會詞中的意境。
2、感受詩人博大的情懷和革命壯志,培養(yǎng)胸懷祖國的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用具: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沁園春·雪》導入??。
二、講授新課。
1、? 簡略講介作者毛澤東。
2、? 由“沁園春·雪”和“沁園春·長沙”的比較,學習詞牌和詞標題的常識。
詞牌:又稱詞調,是詞的格式的名稱。每個詞牌都規(guī)定了這系列詞的段數(shù)、句數(shù)、韻律,每句的字數(shù)、句式等。所以,人們寫詞又叫填詞,即按照詞牌的格式把內容填進去。
而詞的標題即是與詞的內容有關。
3、? 多形式誦讀課文,掌握詞的讀音、節(jié)奏,初步感知內容。
4、簡述這首詞的寫作背景。
這首首詞寫于1925年,當時農民運動蓬勃興起,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先后建立了20多個農協(xié)會,并創(chuàng)建了湖南省第一個黨支部——韶山支部,把貧苦農民發(fā)動起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斗爭。而這引起了當時土豪惡霸的恐慌,湖南反動軍閥趙恒錫通緝毛澤東。毛澤東被迫離開家鄉(xiāng)來到長沙,同年秋天去廣州接辦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時,他重游橘子洲,看到絢麗的秋色,面對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回憶起當年在此求學和革命斗爭的生活,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滿懷,于是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詞。
4、? 賞析課文。
(1)?????? 上片
1)??????? 分析品讀第一句的“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的語序及這一變序的作用。
參考答案:平常的語序應為“寒秋,(詩人)獨立(于)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這一變序凸現(xiàn)了詩人“獨立”于天地間的形象。
2)??????? 詩人獨立于此,還看到了哪些景物?
(見板書)]
參考答案:
a、? 多角度地觀察事物:遠眺、近觀、仰視、俯瞰。
b、? 景物中動景和靜景互相映襯。
c、? 選材典型。
d、? 語言極富表現(xiàn)力。
e、? 一改 “悲秋”的傳統(tǒng),描繪了一個色彩斑斕、生機盎然的壯麗秋色。
4)從“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句,點明詩人此時此景的發(fā)問。
(2)?????? 下片
1)??????? 詩人和朋友們的“崢嶸歲月”具體是怎樣的?
(見板書)
2)“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體現(xiàn)了詩人和戰(zhàn)友們哪些精神品質?
參考答案:以天下為己任,英勇無畏,蔑視反動軍閥等黑暗勢力的精神品質。
3)“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體現(xiàn)了詩人和戰(zhàn)友們的志向?
參考答案:決心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4)從“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句,點明詩人對“誰主沉浮”的暗答。
三、課堂小結:
《沁園春·長沙》通過對長沙壯麗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的生活的回憶,抒發(fā)了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決心改造舊中國的壯志豪情。
四、鞏固練習。
1、? 有感情朗讀全文,再次感受詩中的豪情壯志。
3、? 背誦全文.
1、積累一些文言知識,準確掌握本文的重點文言詞語及句子。
2、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3、學習抓住特點有層次的寫景的方法。
1、指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重視朗讀訓練,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能力。
2、反復誦讀理解課文內容,品味賞析文章,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鑒賞水平。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寫景方法進行探求。
1、欣賞富春江山水的奇麗多姿的優(yōu)美景色,體會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1、在準確朗讀的基礎上疏通文意,背誦課文。
2、品味文章描寫山水的巧妙手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1、正確理解作者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寫景方法進行探求。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一課時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面對祖國的名山大川,無數(shù)文人墨客寫下許多優(yōu)美的詩文,請同學們說說你所知道寫山水的詩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寫山水的美文吳均的《與朱元思書》。
吳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他文章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文詞清拔有古氣,人稱吳均體,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是一篇優(yōu)美的山水小品。
把你不認識的字或者不容易記住的字寫在黑板上。 明確:文中注音的字及邈(miao)、窺(kui)
明確:喜愛、贊美、陶醉
(1)、結合課文注釋,疏通文意,理解文句,合作交流,讓學生板書你認為重點的詞語和句子,點撥釋疑。
教師釋:奔、軒、邈、東西、好鳥
本文是一篇模山范水的美文,請前后一桌的同學合作探究,品味賞析文章,用《與朱元思書》真美,美在句式,說說對課文美點的發(fā)現(xiàn)。
提示:從描寫角度、修辭方法、詞語運用、表現(xiàn)手法等角度,任選一點,揣摩妙處,體會寫法。
示例:《與朱元思書》真美,美在語言,你看句式整齊、音韻和諧,讀來瑯瑯上口,節(jié)奏感極強。(泉水激石,冷冷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與朱元思書》真美,美在結構,你看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總領全文,第二段分寫水之美,第三段分寫山之美,先總后分,脈絡清晰,嚴謹完整。
仿吳均體,寫一段文字記錄幻燈圖片所述的場景或者自己經歷的趣事。教師點評學生作品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仿吳均體,寫一段文字記錄自己所見的景色或者經歷的趣事。
21與朱元思書
吳 均
異水清、急
景 天下獨絕
奇山高峻、樹密、景美
情 向往大自然 鄙棄功名
一、課堂導入語設計的指導思想——“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根據(jù)課標理念,使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知識是7-9年級地理教育的目標取向。因此新教材內容的選擇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時代氣息,知識的講述不再是概念和原理出發(fā),而是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問題出發(fā)。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不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能深切地體會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初中學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更易接受以感性材料為主和賦予情感色彩的地理內容。因此依據(jù)新的課標理念、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不管是在章節(jié)導入語還是具體內容的教學中,都應盡可能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時代特征,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思考?!皩W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既是新課程導語設計的指導思想,也是課程教學的主要方向之一。筆者圍繞這一指導思想設計的章節(jié)導語,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效果很好。
二、課堂導入語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提綱享領,引人入勝
做到提綱摯領并不難,而且過去很多教師的導人語也是按這一要求來設計。但由于受重知識傳授這一傳統(tǒng)教學目標的影響,有的導語過分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備性,往往以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識結構和知識點的相互聯(lián)系以及一些地理專業(yè)術語來組織材料。實際效果是“精煉枯燥”,雖能很好地概括章節(jié)內容但卻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與新課標不強調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注重知識的代表性和趣味性的理念是不相符的,而且脫離生活的說教只能讓人生“厭”。初中生對趣味性強的內容比對知識性強的內容更感興趣,這里借用上海市中學生問卷調查結果說明這一點:
初中生感興趣的內容:地理奇聞趣事、各地風土人情、名勝古跡、各自然帶的珍奇動物。
初中生不感興趣的內容:板快運動、地殼變化的內外營力、氣候成因、工農業(yè)鄧經濟地理知識。
因此從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來說,“引人入勝”比“提綱摯領”更有實際意義,而且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由于初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表現(xiàn)出穩(wěn)定性差和可塑性大的傾向,因此激發(fā)學習地理的興趣是新課標所確定的初中階段的地理教育的目標之一。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導入語更適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并對他們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起到較好作用。因此,章節(jié)語既要提綱摯領,更要引人入勝。
2.源于生活,用生活解讀地理
新教材內容的切入點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歷和體驗,很好地體現(xiàn)了課標理念。在具體教學與導語內容的設計中,也應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fā),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這易使學生產生共鳴,激發(fā)學習和探究地理的積極性。而且,用生活解讀地理,既讓學生感到親切真實,又可降低一些抽象知識的難度。如在第一章(地球和地圖)中,筆者是這樣設計的:“你是否知道,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正說明了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卻原來是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地球不停自轉帶來了晝夜的更替和不同地方的時間差異,因此你會感嘆‘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你又不得不在深夜觀看小巨人姚明的精彩表演……”通過列舉學生身邊鮮活的事例和親身體驗,使學生對地球自轉和公轉這一初中地理中最大的難點由身邊熟悉的感性認識引入到理性的探究,大大降低了初中生抽象思維的坡度,既讓學生產生了探究的興趣又收到了化難為易的效果。因此,通過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不僅可激發(fā)興趣降低知識點難度,而且也使學生明白原來生活中蘊含有豐富的地理知識,“學習地理對生活有用,對終身發(fā)展有用”,從而將對地理的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機。將對地理學習的需要從興趣上升為動機正是新課程建設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3.形散而神不散
既然導語的內容源于生活,而“大干世界無奇不有”,身邊的點點滴滴和國內外大事都可作為素材,因此導語的表達形式以散文文體為宜,不必過于追求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嚴密的推理。但形散而神不能散,所舉生活實例,不能游離于課程目標之外海闊天空不著邊際,這會導致主題的不明確削弱地理課堂的“地理性”。因此,應圍繞課程標準并與教材緊密聯(lián)系,以課文主要知識點為線索,將生活實例由聯(lián)起來,并可巧妙靈活地將章節(jié)標題嵌入到導語中,做到既具備地理性又不乏趣味性和生活氣息(詳見例文)。
4.個人風格與教材風格相結合
教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往往因各自的教育思想、業(yè)務水平、教學經驗、生活閱歷、文化底蘊及性相愛好等不同而形成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單從語言來說,不同的教師就有不同的風格特點。如有的是熱情奔放型,抑揚頓挫慷慨激昂;有的屬哲理學者型,深沉穩(wěn)重邏輯嚴密;有的是輕松自如型,娓娓道來不溫不火不緩不急。而新教材的語言風格是平實生動,有親和力,符合學生的閱讀習慣。因此,不管個人風格如何,都應與教材風格相結合以至相融合。如熱情奔放慷慨激昂又不失生動活潑;富于哲理又要通俗易懂:輕松自如娓娓道來也要親切生動力避平鋪直敘??傊獜某踔猩哪挲g出發(fā),充分考慮他們的心理特征,尊重學生的語言習慣和審美情趣,在個人風格中融入教材風格,不要板著臉孔說教,盡可能避開生澀的地理專業(yè)術語,做到朗朗上口通俗生動又富有親切感。如(聚落》的導人語筆者是這樣設計的:“或許你生活在鄉(xiāng)村,傍三方水田依兩口池塘聽取蛙聲一片,門前的小溪屋后的果林留下了你兒時的腳??;你若住在城市,高樓林立的水泥森林里商店、學校、醫(yī)院各種設施一應俱全,路似棋盤人來車往川流不息……”
5.滲透學法指導
從滿足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會學地理”比“學會地理”更重要。新的課標明確提出“改變地理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因此.教學中必須重視學法指導,解決學生的發(fā)展問題。在章節(jié)導語中也應有針對性地提醒學生每一章節(jié)的學習將主要用到哪些方法,以讓學生首先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尤其是一些重難點部分的方法指導尤為重要。如在第一章的導語中,可以提出“我們將借助地球儀、采用實驗演示法探究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通過動手畫圖和制作模具,從實踐中學會判讀等高線地形圖。”以此來強調和提示學習和探究的方法。當然,學法指導的滲透主要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進行,但在導語中增加適當?shù)漠孆堻c睛式的方法指導也是必要的。格和學法指導等方面談了本人對新課程導入語設計的一些初淺的看法,在實際教學中要視具體章節(jié)而定。下面例文是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的導入語,供大家參考。
例文:(天氣與氣候)就在我們身邊,留心生活細心觀察你會受益非淺?!皷|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說的是《多變的天氣)。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明天的天氣怎樣?”是人們最關心的一個話題。衛(wèi)星云圖能幫助我們預知天氣的變化;熟悉天氣符號你也能勝任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節(jié)目主持人。大家都希望呼吸著潔凈的空氣,保護大氣環(huán)境于己于人都有利。
晨涼午熱、寒來暑往,(氣溫和氣溫的分布賭訴我們氣溫既有日變化也有年變化?!霸绱┟抟\午穿衫、圍著火爐吃西瓜”是新疆氣溫日變化的真實寫照;三九寒天、七月流火、春光明媚、秋高氣爽,是一年中氣溫變幻的容顏。從熱帶大陸非洲到世界寒極南極洲,從海陸的氣溫差異到高處不勝寒,這便是世界各地的冷熱炎涼。
“黃河之水天上來”并不是李白的夸張,黃河正是匯集了降落于地表的雨、雪、冰雹而滔滔不絕奔向大海。從“春雨貴于油”的華北到‘’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原來降水既有季節(jié)變化也有地區(qū)差異。林深樹密葉尖滴水的雨林集中在赤道附近,南極洲雖是地球上最大的“固體水庫”卻又被稱為“白色沙漠”;從長白山到陰山、天山,翻山越嶺一路走過,你會見到森林、草原和荒漠;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乞拉朋齊迎著印度洋的西南季風而成為世界“雨極”。各地降水多少不一樣,(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會為你細說端詳。
《世界的氣候》復雜又多樣——緯度位置的差異使得赤道地區(qū)與南極洲的氣候截然不一樣;山青水碧魚肥稻香江南好風光,是人人稱羨的魚米之鄉(xiāng),而同緯度的西亞卻是一毛不拔的戈壁沙漠,人跡罕至處處荒涼,只因為江南西亞分居大陸東西兩岸;地形的高低起伏也會使氣候變模樣……氣候對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全球變暖警示人們保護環(huán)境刻不容緩。天氣和氣候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要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動手畫好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用綜合分析的方法結合地圖分析緯度、海陸、地形因素和氣溫、降水。氣候之間的因果關系。
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技能的選擇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技能的優(yōu)化是為了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求,在教學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變得尤其重要。讓學生進入到探究學習的氣氛中,進行發(fā)現(xiàn)、探索、探究。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技能的教學原則是進行有效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老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應當采用科學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法,應當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應當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直觀化,讓學生易于接受。老師應當善于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學,在導入教學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不斷幫助學生們鞏固已學知識,做到因材施教。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技能的選擇應當堅持的原則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導學氛圍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技能的有效運用,首先需要老師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良好、民主的師生關系是營造和諧教學氛圍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證學生在老師的教學導入下獲得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小學數(shù)學教學導入技能的選擇,要求老師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互動關系,老師還應當引導學生之間形成互助、友好、競爭有序的關系,創(chuàng)造出歡快、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導學相結合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技能的運用,需要老師堅持導學相結合的有效原則,老師應當將“導”同學生的“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師生雙方應當在融洽、合作的氛圍中產生共鳴。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化、主動的自主學習。在導學的過程中,老師應當以學生運用知識以及發(fā)展學習能力為目標,強化師生交流與對話,把學生作為課堂主題的重要性,相信學生的潛能,并且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然后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重點指導。
(三)注重針對學生的思維訓練的運用
小學數(shù)學教學導入還應當注重對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進行鍛煉和培養(yǎng),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養(yǎng)成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品質以及學習習慣。老師應當在導入的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數(shù)學題目,讓學生動手、動腦來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討的模式。廣泛交流的學習習慣,運用多種有效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鼓勵學生進行方法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運用經典案例
運用經典案例進行教學導入,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點的記憶深度,通過經典案例的引導,學生的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因此,老師應當從已經選定的范例中,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案例,融合教材中的數(shù)學知識,通過問題情境導入,讓學生們從回答問題過程中探究數(shù)學知識,不但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數(shù)學知識,還應當注重讓學生舉一反三。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技能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運用情境導入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情境導入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為實現(xiàn)老師的教學目標,老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運用各種手段,精心設計導學環(huán)節(jié),讓導入過程生動化、情景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這需要老師根據(jù)教材特點、知識內涵、學生的實際、教學條件等等來決定,老師應當通過運用情境導入,讓每一個學生都在老師的指導下獲得發(fā)展。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測量”的時候,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讓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讓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shù)剡x擇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在實際操作中,老師應注重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fā)展實踐能力。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應當從生活情景出發(f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靈活選用導學資源,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測量活動。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老師可以考慮為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咱們的課本有多長?”、“咱們的書桌有多長”、“你們的身高是多少”等等問題,引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吸引起學生們對學習方法的興趣。讓孩子們用已經準備好的教學器材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進而開展本單元的教學。
(二)強化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的運用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欲望得到了激發(fā),那么學習效率的提升也就變得水到渠成。老師在進行教學導入的時候,應當善于從學生的生活體驗以及生活實際出發(fā),運用學生經常接觸到的生活現(xiàn)象,進行概括總結,將數(shù)學知識滲透到其中,讓數(shù)學知識更加生活化。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四邊形”教學時,老師應當通過情境圖片以及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讓學生們回答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四邊形,如校園、家庭、公路上有哪些事物是四邊形,讓學生們感受到四邊形就在我們的身邊,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抽象知識具體化,讓學生易于接受
數(shù)學知識很多都具有抽象化的特征,不但要考驗學生思維能力,還要考驗學生的辨別能力。老師應當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實際,應當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具體化,在實際的教學導入中,應當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看到數(shù)學、摸到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讓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思路更加清晰,讓學生們覺得數(shù)學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科目。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結合具體情景初步認識幾分之幾,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幾,并學會運用直觀與多媒體演示的方法比較這類分數(shù)的大小。分數(shù)本身對于小學生是比較抽象的,學習起來也比較困難,老師應當在導入中讓學生體會到分數(shù)來至于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分數(shù)同生活的聯(lián)系。比如“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個蘋果就是蘋果的一半6,這一半改用”二分之一“來表示”,然后讓學生擴展如果平均分成三份、四份、五份等等應當該怎么表示,讓學生舉一反三。
(四)完善教學理念,教學導入藝術化
教學導入在實踐上雖然很短,但是它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處處考驗著老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藝術。在導入的過程中,老師應當完善教學理念,注重引導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求知欲望變成學習的動力,這也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老師應當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促使教學環(huán)節(jié)藝術化,老師應當運用風趣幽默的話語、良好的修養(yǎng)感化學生,在整個教學中不但要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還應當體驗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魅力的同時,配合老師的導學策略的運用。
總而言之,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學策略的有效運用需要老師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老師的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鍛煉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老師應當在教學導入中豐富教學活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最終可以解放學生的思維,促使教學導入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新穎性以及簡潔性,讓導入過程成為整個課堂的良好開端。
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技能的選擇
皋蘭縣文山小學:魏萬星
《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代著名駢文家吳均的一篇精美散文。作者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動逼真地描繪出富春江沿途的綺麗風光,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吧酱ㄖ溃艁砉舱劇?,吟誦此文,但覺景美,情美,辭美,章法美,如此短的篇幅,卻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令人嘆為觀止。
教學目標。
1、學習先總后分的描述方法。學習層次分明,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2、體味精美清新的語言,積累描繪山水的詞語。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物者,窺谷忘反”一句的含義。
3、培養(yǎng)誦讀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4、體會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音樂起,幻燈片展示一組圖片)和著優(yōu)美的音樂我們彷佛置身于藍天白云高山流水間。仰望:層巒疊嶂,俯視:流水淙淙。怎不讓人流連忘返忘懷得失。
這里的水很清,可見錦鱗游泳,當風乍起時,可卷起千堆雪;這里的山很高,遮天蔽日;這里的樹很茂盛,直入云霄。這就是喂魚錢塘江上游的富春江。它與長江三峽,桂林漓江并稱為“中國最著名的三條江河風光游覽線”。富春江到底有多美,現(xiàn)在我們就隨吳均游一次美麗的富春江。
二、簡介作者并解題。
吳均,吳均南朝梁,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杜c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現(xiàn)在看到的已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只留下這段優(yōu)美文字。當時人們寫信都習慣開篇描寫一下景色,以烘托自己的心情,并達到打動對方的目的。就像我們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描寫一樣。
三.解析全文:
1.讀文。明確讀音和句讀。
2.關鍵詞語釋義并譯句。
3.學生讀文并質疑。
4.文有文眼。本文的文眼時哪個詞語?(奇山異水)。
5.文章那段寫奇山?哪段異水?為什么不先寫山后寫水?第一段和后面兩段是什么關系?
6.概括總結水的特點以及作者的寫作手法(正側結合)。
7.讀這段文字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你聯(lián)想到哪些詩句?(知識拓展)。
8.山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哪些手法寫的?
9.讀這段文字應什么語氣?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10.怎樣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甭?lián)系生活實際或自己的體驗談談你的感想。(聯(lián)想“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11.可見吳均是個什么樣的人?再預見一下,他寫信的內容。(當時政治黑暗,社會紊亂。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遁跡山林,避世隱居。吳均一生仕途不如意。梁武帝時,他因私撰《齊春秋》武帝惡其實錄,焚其稿,免其職。他在《與顧章書》中說:“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表明自己辭官引退后,將要到石門山去中去隱居。因此,這篇文章不單純是寫景,在寫景的字里行間,抒發(fā)作者當時的情感。)。
13.為什么不把最后寫景的那句話搬到抒情句前?(言有盡而意無窮。像電影片尾展示的越來越遠的景物鏡頭)。
四.小結全文,總結手法。
駢散相間,動靜互見,正側結合。
富春江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感謝吳均給我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小品文,讓我們認識了富春江。有機會希望大家能夠親游富春江,感受一下山奇水異,天下獨絕的富春江。
五.作業(yè):
給吳均寫幾句話-----書想書之言。
板書:
水(異):清深急。
山(奇):山高樹寒鳥鳴禪囀猿鳴。
感想:息心忘返。
中學數(shù)學論文情境分析教學
一、誘發(fā)主動性:
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告誡我們:教育應以學生為本。面對當今新時期的青少年,服務于這樣一種充滿生氣、有真摯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學習活動主體,教師決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識的講授替代主體的活動。情境教學就是把學生的主動參與具體化在優(yōu)化的情境中產生動機、充分感受、主動探究。如在復習函數(shù)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的教學情境:
案例:“我”在某市購物,甲商店提出的優(yōu)惠銷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銷售,而乙商店提出的優(yōu)惠方法是凡一次購滿500元可領取九折貴賓卡。請同學們幫老師出出主意,“我”究竟該到哪家商店購物得到的優(yōu)惠更多?問題提出后,學生們十分感興趣,紛紛議論,連平時數(shù)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很好地被調動了起來?;顒菪纬?,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
曾有人說:“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數(shù)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學生的思維活動有賴于教師的循循善誘和精心的點撥和啟發(fā)。因此,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以啟導學生思維為立足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維情境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熱情,所以,課堂上不論是設計提問、幽默,還是欣喜、競爭,都應考慮活動的啟發(fā)性,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如何使學生心理上有憤有悱,正是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所要達到的目的。
二、強化感受性:
情境教學往往會具有鮮明的形象性,使學生如入其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這一點,可以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間制造一種“不和諧”,將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心理學研究表明:“認知矛盾時動機的根源?!闭n堂上,教師創(chuàng)設認知不協(xié)調的問題情境,以激起學生研究問題的動機,通過探索,消除劇烈矛盾,獲得積極的心理滿足。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應注意要小而具體、新穎有趣、有啟發(fā)性,同時又有適當?shù)碾y度。此外,還要注意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必須與課本內容保持相對一致,更不能運用不恰當?shù)谋扔?,不利于學生正確理解概念和準確使用數(shù)學語言能力的形成。教師要善于將所要解決的課題寓于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懸念,把問題作為教學過程的出發(fā)點,以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
案例:在對“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創(chuàng)設出如下誘人的問題情境:
在△ABC中,AB=AC,倘若不留神,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沒了,只留下了一條底邊BC和一個底角∠C,請問,有沒有辦法把原來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畫出來?學生先畫出殘余圖形并思索著如何畫出被墨水涂沒的部分。各種畫法出現(xiàn)了,有的學生是先量出∠C的度數(shù),再以BC為一邊,B點為頂點作∠B=∠C,B與C的邊相交得頂點A;也有的是取BC中點D,過D點作BC的垂線,與∠C的一邊相交得頂點A,這些畫法的正確性要用“判定定理”來判定,而這正是要學的課題。于是教師便抓住“所畫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嗎?”引出課題,再引導學生分析畫法的實質,并用幾何語言概括出這個實質,即“△ABC中,若∠B=∠C,則AB=AC”。這樣,就由學生自己從問題出發(fā)獲得了判定定理。接著,再引導學生根據(jù)上述實際問題的啟示思考證明方法。
除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外,還可以創(chuàng)設新穎、驚愕、幽默、議論等各種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這正象贊可夫所說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p>
三、著眼發(fā)展性:
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和邏輯嚴密的學科,正由于這一點令相當一部分學生望而卻步,對其缺乏學習熱情。情境教學當然不能將所有的數(shù)學知識都用生活真實形象再現(xiàn)出來,事實上情境教學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實體的復現(xiàn)或忠實的復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簡化的形體,暗示的手法,獲得與實體在結構上對應的形象,從而給學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識上進一步深入發(fā)展,以獲取新的知識。
案例:在學習完了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之后,如何進一步運用這些定理去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否為平行四邊形的習題課上.我先帶領學生回顧平行四邊形的定義以及四條判定定理:
1、平行四邊形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
(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對角線相互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分析從這五條判定方法結構來看,平行四邊形定義和前三條判定定理的條件較單一,或相等、或平行,而第四條判定定理是相等與平行二者兼有,如果將它看作是定義和判定(1)中各取條件的一部分而得出的話,那么從定義和前三條判定定理中每兩個取其中部分條件是否都能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呢?這樣我創(chuàng)設了情境,根據(jù)對第四條判定定理的剖析,使學生用類比的方法提出了猜想:
1.一組對邊平行且另一組對邊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一組對邊平行且一組對角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一組對邊平行且對角線交點平分某一條對角線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一組對邊相等且對角線交點平分某一條對角線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一組對邊相等且一組對角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6.一組對角相等且連該兩頂點的對角線平分另一對角線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7.一組對角相等且連該兩頂點的對角線被另一對角線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在啟發(fā)學生得出上面的若干猜想之后,我又進一步強調證明的重要性,以使學生形成嚴謹?shù)乃季S習慣,達到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要求學生用所學的5種判定方法去一一驗證這七條猜想結論的正確性。
經過全體師生一齊分析驗證,最終得出結論:七條猜想中有四條猜想是錯誤的,另外三個正確猜想中的一個尚待給予證明。學生在老師的層層設問下,參與了問題探究的全過程。不僅對知識理解更透徹,掌握更牢固,而且從中受到觀察、猜想、分析與轉換等思維方法的啟迪,思維品質獲得了培養(yǎng),同時學生也從探索的成功中感到喜悅,使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得到了強化,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
四、滲透教育性:
教師要傳授知識,更要育人。如何在數(shù)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學中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法國著名數(shù)學家包羅朗之萬曾說:“在數(shù)學教學中,加入歷史具有百利而無一弊的?!蔽覈菙?shù)學的故鄉(xiāng)之一,中華民族有著光輝燦爛的數(shù)學史,如果將數(shù)學科學史滲透到數(shù)學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于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素質,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風氣有著重要作用。
教師應根據(jù)教材特點,適應地選擇數(shù)學科學史資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案例:圓周率π是數(shù)學中的一個重要常數(shù),是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比。為了回答這個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數(shù)學家鍥而不舍,不斷探索,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其中我國的數(shù)學家祖沖之取得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為了讓同學們了解這一成就的意義,從中得到啟迪,我選配了有關的史料,作了一次讀后小結。先簡單介紹發(fā)展過程:最初一些文明古國均取π=3,如我國《周髀算經》就說“徑一周三”,后人稱之為“古率”。人們通過利用經驗數(shù)據(jù)π修正值,例如古埃及人和古巴比倫人分別得到π=3.1605和π=3.125。后來古希臘數(shù)學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利用圓內接和外接正多邊形來求圓周率π的近似值,得到當時關于π的最好估值約為:3.1409
為了使同學們認識科學的艱辛以及人類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我還進一步介紹:同學們都知道π是無理數(shù),可是在18世紀以前,“π是有理數(shù)還是無理數(shù)?”一直是許多數(shù)學家研究的課題之一。直到1767年蘭伯脫才證明了是無理數(shù),圓滿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然而人類對于π值的進一步計算并沒有終止。例如16德國人路多夫根據(jù)古典方法,用262邊形計算π到小數(shù)點后第35位。他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花在這項工作上。后人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個數(shù)刻在它的墓碑上。至今圓周率被德國人稱為“路多夫數(shù)”。1873年英國的向客斯計算π到707位小數(shù),194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弗格森分析了向克斯計算的結果后,產生了懷疑并決定重新算一次。他從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用了一整年的時間來做這項工作,結果發(fā)現(xiàn)向克斯的707位小數(shù)只有前面527位是正確的。后來有了電子計算機,有人已經算到第十億位。同學們要問計算如此高精度的π值究竟有什么意義?專家們認為,至少可以由此來研究π的小數(shù)出現(xiàn)的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對π認識的新突破進一步說明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無窮無盡的。幾千年來,沒有哪一個數(shù)比圓周率π更吸引人了。根據(jù)這一段教材的特點,適當選配數(shù)學史料,采用讀后小結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人類對圓周率認識不斷加深的過程也是學生深受感染,興趣盎然,這對培養(yǎng)學生獻身科學的探索精神有著積極的意義。
五、貫穿實踐性:
情境教學注重“情感”,又提倡“學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熱烈的情感驅動下進行實際應用,同時還通過實際應用來強化學習成功所帶來的快樂。數(shù)學教學也應以訓練學生能力為手段,貫穿實踐性,把現(xiàn)在的學習和未來的應用聯(lián)系起來,并注重學生的應用操作和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充分利用情境教學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寬闊的數(shù)學教學空間里,創(chuàng)設既帶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實際價值的操作情境,讓學生扮演測量員,統(tǒng)計員進行實地調查,搜集數(shù)據(jù),制統(tǒng)計圖,寫調查報告,其教學效果可謂“百問不如一做”,學生產生頓悟,求知欲得到滿足更加樂意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了。同時對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交際能力、應變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和訓練。
案例:“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就可以通過實踐操作的辦法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已經有了角的有關概念,三角形的概念,還具有同位角、內錯角相等等有關平行線的性質。這些都是學習新知識的“固著點”,但由于它們與“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并不十分明顯,大部分同學都難以想到要對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進行一番研究,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數(shù)學情境:首先,在回顧三角形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會不會存在某種關系呢?”這是綱領性提問,對學生的思維還達不到確定的導向作用,學生可能會對角與角的相等、不等、兩角之和(差)與第三個角的大小比較等等問題進行研究,當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只對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義時,他們的思維可能會指向“三個內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規(guī)律?”我適時地提出:“請同學們畫一些三角形(包括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個角,觀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有什么聯(lián)系?!苯洔y量、計算,學生發(fā)現(xiàn)三個內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再進一步提出:“由于具體測量會有誤差,但和數(shù)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是否為180°呢?請同學們把三個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構成了一個怎樣的角?”學生在完成這一實驗后發(fā)現(xiàn),三個內角拼在一起構成一個平角。經過上述兩步實驗,提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著,我指出了實驗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學生給出嚴格的邏輯證明。在尋找證明方法時,我提出:“觀察拼接圖形,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示?”學生可憑借實踐操作時的感性經驗,找到證明方法。實踐操作不但使學生獲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證明定理的啟發(fā),顯示了很大的智力價值。又如:我在初三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時,為了讓學生明白學數(shù)學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yǎng)思維和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的最后出了一道開放型命題:
將一個50米長30米寬的矩形空地改造成為花壇,要求花壇所占的面積,恰為空地面積的一半。試給出你的設計方案(要求:美觀,合理,實用,要給出詳細數(shù)據(jù))。這題是一道中考題,是應用數(shù)學的典型實例,既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討論得十分激烈,不斷有新的創(chuàng)意冒出來,有的因無法操作而被別人否定,也有不少十分不錯的設想。通過這次討論,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是有潛力可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雖有強弱,但我們教師更應該多培養(yǎng)多點撥多激勵,以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主要方式
一,創(chuàng)設應用性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命題(公理、定理、性質、公式)
案例1在“均值不等式”一節(jié)的教學中,可設計如下兩個實際應用情境,引導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關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論.
①某商店在節(jié)前進行商品降價酬賓銷售活動,擬分兩次降價.有三種降價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銷售,第二次打q折銷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銷售,第二次找p折銷售;丙方案是兩次都打(p+q)/2折銷售.請問:哪一種方案降價較多?
②今有一臺天平兩臂之長略有差異,其他均精確.有人要用它稱量物體的重量,只須將物體放在左、右兩個托盤中各稱一次,再將稱量結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體的真實重量.你認為這種做法對不對?如果不對的話,你能否找到一種用這臺天平稱量物體重量的正確方法?
學生通過審題、分析、討論,對于情境①,大都能歸結為比較pq與((p+q)/2)2大小的問題,進而用特殊值法猜測出pq≤((p+q)/2)2,即可得p2+q2≥2pq.對于情境②,可安排一名學生上臺講述:設物體真實重量為G,天平兩臂長分別為l1、l2,兩次稱量結果分別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l1G=l2a,l2G=l1b,兩式相乘,得G2=ab,由情境①的結論知ab≤((a+b)/2)2,即得(a+b)/2≥,從而回答了實際問題.此時,給出均值不等式的兩個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證明過程完全可以由學生自己完成.
以上兩個應用情境,一個是經濟生活中的情境,一個是物理中的情境,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觀察、聯(lián)想、抽象、概括、數(shù)學化的過程.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下,再注意給學生動手、動腦的空間和時間,學生一定會想學、樂學、主動學.
二,創(chuàng)設趣味性情境,引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案例2在“等比數(shù)列”一節(jié)的教學時,可創(chuàng)設如下有趣的情境引入等比數(shù)列的概念:
阿基里斯(希臘神話中的善跑英雄)和烏龜賽跑,烏龜在前方1里處,阿基里斯的速度是烏龜?shù)?0倍,當它追到1里處時,烏龜前進了1/10里,當他追到1/10里,烏龜前進了1/100里;當他追到1/100里時,烏龜又前進了1/1000里……
①分別寫出相同的各段時間里阿基里斯和烏龜各自所行的路程;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烏龜?
讓學生觀察這兩個數(shù)列的特點引出等比數(shù)列的定義,學生興趣十分濃厚,很快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三,創(chuàng)設開放性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案例3直線y=2x+m與拋物線y=x2相交于A、B兩點,________,求直線AB的方程.(需要補充恰當?shù)臈l件,使直線方程得以確定)
此題一出示,學生的思維便很活躍,補充的條件形形色色.例如:
①|AB|=;②若O為原點,∠AOB=90°;
③AB中點的縱坐標為6;④AB過拋物線的焦點F.
涉及到的知識有韋達定理、弦長公式、中點坐標公式、拋物線的焦點坐標,兩直線相互垂直的充要條件等等,學生實實在在地進入了“狀態(tài)”.
四,創(chuàng)設直觀性圖形情境,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數(shù)學概念
案例4“充要條件”是高中數(shù)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并且是教與學的一個難點.若設計如下四個電路圖,視“開關A的閉合”為條件A,“燈泡B亮”為結論B,給充分不必要條件、充分必要條件、必要不充分條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以十分貼切、形象的詮釋,則使學生興趣盎然,對“充要條件”的概念理解得入木三分.
五,創(chuàng)設新異懸念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案例5在“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一節(jié)的教學中,引出拋物線定義“平面上與一個定點F和一條定直線l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叫做拋物線”之后,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初中已學過的一元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就是拋物線,而今定義的拋物線與初中已學的拋物線從字面上看不一致,它們之間一定有某種內在聯(lián)系,你能找出這種內在的聯(lián)系嗎?
此問題問得新奇,問題的結論應該是肯定的,而課本中又無解釋,這自然會引起學生探索其中奧秘的欲望.此時,教師注意點撥:我們應該由y=x2入手推導出曲線上的動點到某定點和某定直線的距離相等,即可導出形如動點P(x,y)到定點F(x0,y0)的距離等于動點P(x,y)到定直線l的距離.大家試試看!學生紛紛動筆變形、拚湊,教師巡視后可安排一學生板演并進行講述:
x2=y(tǒng)
x2+y2=y(tǒng)+y2
x2+y2-(1/2)y=y(tǒng)2+(1/2)y
x2+(y-1/4)2=(y+1/4)2
=|y+14|.
它表示平面上動點P(x,y)到定點F(0,1/4)的距離正好等于它到直線y=-1/4的距離,完全符合現(xiàn)在的定義.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訓練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無疑是非常珍貴的.
六,創(chuàng)設疑惑陷阱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
案例6雙曲線x2/25-y2/144=1上一點P到右焦點的距離是5,則下面結論正確的是.
A.P到左焦點的距離為8
B.P到左焦點的距離為15
C.P到左焦點的距離不確定
D.這樣的點P不存在
教學時,根據(jù)學生平時練習的反饋信息,有意識地出示如下兩種錯誤解法:
錯解1.設雙曲線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由雙曲線的定義得
|PF1|-|PF2|=±10.
∵|PF2|=5,
∴|PF1|=|PF2|+10=15,故正確的結論為B.
錯解2.設P(x0,y0)為雙曲線右支上一點,則
|PF2|=ex0-a,由a=5,|PF2|=5,得ex0=10,
∴|PF1|=ex0+a=15,故正確結論為B.
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辨析:若|PF2|=5,|PF1|=15,則|PF1|+|PF2|=20,而|F1F2|=2c=26,即有|PF1|+|PF2|<|F1F2|,這與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矛盾,可見這樣的點P是不存在的.因此,正確的結論應為D.
進行上述引導,讓學生比較定義,找出了產生錯誤的在原因即是忽視了雙曲線定義中的限制條件,所以除了考慮條件||PF1|-|PF2||=2a,還要注意條件a<c和|PF1|+|PF2|≥|F1F2|.
通過上述問題的辨析,不僅使學生從“陷阱”中跳出來,增強了防御“陷阱”的經驗,更主要地是能使學生參與討論,在討論中自覺地辨析正誤,取得學習的主動權.
總之,切實掌握好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原則、重視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過程的特性,合理應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方式,充分重視“情境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通過精心設計問題情境,不斷激發(fā)學習動機,使學生經常處于“憤悱”的狀態(tài)中,給學生提供學習的目標和思維的空間,學生自主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可能.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忘經常創(chuàng)設數(shù)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著關鍵的作用.把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認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為的、價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讓學生進入一種全新的情境境界,學生自主學習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師生融洽,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的發(fā)展,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在認知和情意兩個領域的有機結合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柳斌《學校教育科研全書》(九州圖書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3、肖柏榮《數(shù)學教育設計的藝術》(《數(shù)學通報》10月)
4、章建躍《關于課堂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的幾個問題》(《數(shù)學通報》1994年6月)
5、盛志軍《今天,我沒有完成授課計劃》(《數(shù)學教學》第11期)
6、馮克誠《中學數(shù)學研究:3+x中學成功教法體系⑧、⑨》(內蒙古出版社,9月)
7、錢軍光、過大維《從錯誤中發(fā)現(xiàn)、在探索中建構》(《數(shù)學教學》20第10期)
8、曲培富《數(shù)學教學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認識與實踐》(《中學數(shù)學雜志》1993年第1期)
內容提要:本文著重闡述了中學數(shù)學素質教學中的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設情境的五個原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過程五個方面的特性,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七種主要方式,并通過大量的案例展示分析,揭示了中學數(shù)學素質教學中的情境教學的意義。
《化石吟》教學導入設計
《化石吟》贊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詩歌節(jié)奏鮮明,語調和諧,富有音樂美。
一、導入新課
晉代葛洪《神仙傳·王遠》中寫道:“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贝蠛W?yōu)樯L铮L镒優(yōu)榇蠛?。在地球的歷史上,真的如此嗎?如果真的這樣,何以為證呢?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茖W家們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贊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二、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目標(即教學目標,投影顯示)。
2、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
3、范讀課文(或放錄音帶)。
⑴學生聽讀,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詩歌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⑵小組討論,完成上述題目。
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贊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第1、2節(jié)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fā)讀者的想像;第3~6節(jié)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第7節(jié)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jié)。結構上首尾呼應。
⑶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兩遍,體會詩歌的特點。
三、重點研討
1、指名朗讀3~6節(jié),思考問題(投影顯示):
⑴“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⑵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⑶“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⑷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體出示恐龍、猛犸的復原圖片)
2、四人小組討論以上題目,然后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
3、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質疑釋疑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探討,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光盤等,并宣讀自己撰寫的`介紹古生物的短文。
六、布置作業(yè)
1、將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等辦成手抄報,在班內交流。
2、當參觀自然博物館或在翻閱介紹古生物的資料時,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寫一首小詩,來抒發(fā)你的思想感情?
拓展閱讀:《化石吟》朗讀節(jié)奏劃分
最早的/魚兒/怎么沒下巴?
最早的/鳥兒/怎么嘴長牙?
最早登陸的魚兒/怎么沒有腿?
最早的樹兒/怎么不開花?
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
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
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
描繪出/一幅幅/生物進化的/圖畫;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
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
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
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海枯,石爛,日轉,星移……
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fā)。
復原的恐龍、猛犸仿佛在引頸長吼,
重現(xiàn)的遠古林木/多么蔥蘢、幽雅,
啊,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法師,
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xiàn),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
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
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
言不可言說之道
——《庖丁解?!方虒W設計
當涂二中
陳穎慧
【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精彩的場面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把握庖丁形象。2.學習莊子富有特色的言說技巧。3.體悟本文蘊含的莊子的養(yǎng)生道理。【教學重點】
1、品味本文精彩的場面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把握庖丁形象。2.學習莊子富有特色的言說技巧?!窘虒W難點】
體悟本文蘊含的莊子的養(yǎng)生道理?!窘虒W方法】 讀議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ppt:《莊子·知北游》一段
莊子認為萬物生于道,又復歸于道,道無形無聲又無處不在。在《莊子》內、外、雜篇中莊子反復闡述了道之“不可言說”的特性,同時又對這超越時空的永恒和無限、這絕對自由的存在本體“再三言說”。
二、文本推進
(一)創(chuàng)造形象
詩文有別 1.場面描寫
明確:莊子通過這個場面寫活了庖丁解牛的境界。他用手按著牛,用肩靠著牛,用腳踩著牛,用膝蓋抵著牛,動作熟練流暢;牛皮骨分離時發(fā)出和諧、富有韻律的音響。莊子連用了七個四字句,前四個句子寫動作,后三個句子寫音響,竟讓庖丁解牛成為一次神妙的音樂舞蹈藝術表演!
2、神態(tài)描寫
明確:庖丁遇到難解之處,神情警惕,目光集中,行為遲緩;成功解牛之后,四下張望,悠然自得,心滿意足。庖丁先后的神態(tài)既有變化又有對比,非常傳神。文章的第一段只見境界不見人,而這幾句則把庖丁的形象具體化了,使人過目不忘。
3、橫向對比
縱向對比(1)ppt:良庖
歲更刀
族庖
月更刀
臣之刀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
明確:良庖用刀割肉,族庖用刀砍骨頭,庖丁能在牛骨節(jié)間發(fā)現(xiàn)空隙,讓薄而鋒利的刀刃在寬綽的空隙中游走,因此十九年屠牛數(shù)千而鋒刃如初。
(2)ppt:始臣之解牛之時
所見無非牛者
三年之后
未嘗見全牛
方今之時
吾見其難為
明確:此三“見”出現(xiàn)于庖丁解牛的三個階段上。一“見”是庖丁初操牛刀時,他見到的是牛的表面,是一整只牛,也是常人之“見”;二“見”是在庖丁經過三年的解牛實踐后,他洞悉了牛的全身結構,能透過表面現(xiàn)象,將注意力集中在牛的內部構造上,已屬行家之“見”;三“見”凝結著庖丁十多年來豐富的解牛經驗,他能眼到神至,“每至于族”就能迅速作出判斷,此時的“見”已是技藝高超、反應敏捷的通人之“見”了。
(二)寓言
重言
卮言
問題:《庖丁解?!肥且粍t富有哲理的寓言,莊子如何實現(xiàn)通過“言說”而達到“不可言說”目的的?
明確:“庖丁”雖然只是一個廚子,但莊子筆下的他又不是一個普通的廚子,他是一個可以在“文惠君”面前“解牛”的人。并且他的一番慷慨言說贏得了顯貴君主的肯定,這足以讓人忘卻庖丁的身份而順著文惠君的意思去揣摩“養(yǎng)生之道”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同時也延續(xù)了莊子寓言的一貫風格,本應是一個充滿血腥的屠牛故事,莊子卻將它演繹得充滿藝術美感,看似不著邊際、像醉話,讀者卻也十分認同。
三、養(yǎng)生之道
處世之道
問題:從《庖丁解?!分心惬@得了哪些養(yǎng)生的啟示或是處世之道? 明確: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技經肯綮之未嘗
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
四、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yè)
(一)聞一多先生說:“讀《莊子》,本分不出那是思想的美,那是文字的美。那思想與文字,外型與本質的極端的調和,那種不可捉摸的渾圓的機體,便是文章家的極致;只那一點,便足注定莊子在文學中的地位?!?/p>
(二)課后搜集寓言故事,以《我讀〈莊子〉 》為題寫一篇小短文。
板書設計:
庖丁解牛
莊子
言:
創(chuàng)造形象
寓言、重言、卮言
不可言:
道
幼師資料《導入語課件(范本十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導入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有提前準備可能會使用到資料的習慣。資料的定義范圍較大,可指代生產資料。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或許"導入語課件"是你正在尋找的內容,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顒幽繕耍?、感受“...
幼兒教師教育網特別選擇的“論語十則課件”一定值得您一試,請將此頁收藏以便您下次訪問。老師會根據(jù)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成教案課件,因此老師最好能認真寫好每個教案課件。?設計專業(yè)優(yōu)質的教學課件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