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左傳讀后感精選9篇

發(fā)布時間:2023-12-03

左傳讀后感。

經(jīng)過學習我們對作文的寫作應該比較熟悉了,寫作絕對是一件有益身心的好事。優(yōu)秀的作文需要有中心思想以及合理的框架。寫好一篇作文需要我們做哪些準備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上左傳讀后感精選9篇,僅供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左傳讀后感 篇1

以五代十國為界,中國古代史正好可以看成對稱的兩個階段,前一個更工整,后一個稍牽強。從周至唐,都是先有一個長達幾百年的紛亂之世迸發(fā)出絢爛的思想,并由之引發(fā)制度思考,之后一個制度創(chuàng)新的朝代架構出社會發(fā)展的基本雛形,繼而雄漢盛唐。而宋元明清四代,都是先一個漢族政權將自身在經(jīng)濟、對外領域所能達到的成就發(fā)揮至極致時陡現(xiàn)疲軟,外族政權蠻橫地破立,延續(xù)帝制國家的命數(shù)。之后的晚清、民國時期,恰似又一個春秋戰(zhàn)國,細品下來,不知這是輪回抑或必然。

如果說,從晚清至新中國建立,定義了今天中國的制度概念,那么自周公制禮而一脈相承至春秋時代的禮樂制度則定義了中國人的概念,甚至定義了從內(nèi)心價值參考到行為衡量準則的一系列標準,有些雖然隨著社會結構、生活方式的轉變而逐漸被剝落,但仍有部分價值取向如數(shù)學定理般嚴苛而真實地在生活中體現(xiàn)。中國人對部分禮儀矯情式的執(zhí)著從春秋就開始,外交場合對話都是用詩經(jīng)斷章取義,因此也難怪楚國君臣在最初的幾次出場中,都透著一幅初進大觀園的感覺。

梁漱溟先生說,中國沒有宗教,是因為中國人在上古時代就將對自身理性的思考發(fā)揮至極致,需要由宗教樹立的超我形象由深刻的自身內(nèi)省所代替。但如果這種內(nèi)省太過偏執(zhí),就會產(chǎn)生如申生、介子推那樣被自身道德追求綁架,直至自我肯定到只有死路一條。直白地說,文明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一個定義了我們思考與行為的時代,正是這種生活方式的源頭。酒自古就是拿來說事的最好手段,無論是正式場合還是日常交往。春秋宴飲,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叫做“無算爵”,顧名思義就是敞開喝,但喝酒并不是都無節(jié)制,齊桓公在招待田氏高祖陳敬仲時,二人喝得特別投緣,齊桓公主動要求晚上點上火把,接著來下半場,陳敬仲以來之前對晚上喝酒沒算卦委婉推辭。

讀了《左傳》后發(fā)現(xiàn),非但日常生活和理性思考,就連國際關系都是深植在中國人血液中,現(xiàn)今國際社會中的諸多問題,在春秋時代都能找到表征。在此單舉二例,晉文公踐土之盟前后的一次君臣對話中,晉國大夫就明確提出,作為霸主就應當成為其所代表的“國際秩序”的倡導者與維護者,應當積極地推行正當?shù)恼沃贫?,而干涉他國?nèi)政當然是實現(xiàn)這種目的的必要手段,晉國討伐齊國時,提出的議和條件就是將齊國國內(nèi)的田壟由南北向改為東西向,以方便日后行軍。春秋時的大國可以如此霸道地宣揚自身的價值體系,而小國則由于地緣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只能成為大國割據(jù)的戰(zhàn)場。晉國夷之蒐前后的政局大幅動蕩,上卿級別的官員變動頻繁,楚國利用這一時機頻繁北上,晉國國內(nèi)局勢稍顯穩(wěn)定便立刻召集同盟國家開會,通過攻打雙方勢力交界處的陳、鄭二國打壓楚國崛起。最終,鄭國在短短的五年時間,逐年與晉、楚兩國講和,這種外交政策的頻繁轉向連鄭國當權者都找不到合理應對的方法。在一次面臨楚國進攻時,無奈到進行占卜,神靈的指示是全體當權者到太廟去哭并將戰(zhàn)車充塞街道,以示誓死捍衛(wèi)國家的決心。

有人說春秋時代雖然產(chǎn)生了偉大的思想,但這種思想不足以讓我們走出絲綢之路,只有漢唐那種宏偉和包容才能容納如此的夢想。但這思想從不是那般無力,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可乎”,作為“身長九尺,人稱長人”的孔子可能覺得這是個坑,老頭直接就懟回去,“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所以,正是這個仿佛紛亂攪擾的時代構筑了漢唐最基礎的精神世界,也正是這種看似淡薄綿軟的黃老、儒法造就了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左傳讀后感 篇2

千百年前那些蓬蓽生輝的大殿之中,離權力核心最近的皇子間的關系,基本上就是——爭斗。而莊公和段這對一奶同胞的兄弟生于此,便注定了將要奔向這既定的宿命。

整篇文章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所寫,沒有一句褒貶,可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那鮮明的人物性格卻淋漓盡致,讓人讀完一遍,便有了自己的見解。

莊公自然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這是一個復雜而心計深沉的人。

莊公的心思實在教人琢磨不透。對于弟弟段不知滿足地不斷擴張自己勢力的作為,無論大臣們?nèi)绾我?guī)勸,他都毫無動搖,直到最后弟弟的軍隊整裝待發(fā),意欲將王城一舉拿下之時才反攻——這樣的做法,究竟是對弟弟的疼愛寬容,還是處心積慮?

我想,后者的可能較大。

以莊公之能,能夠早先得到段之大軍準備攻打的消息,就說明他早已在段的人手中安插了自己的心腹。他看似與世無爭,實則將段的一舉一動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他從未信任過段,又何言疼愛?

莊公利用了段的自私,任由其擴張版圖,最終與其致命一擊。若段未曾擁有過希望,那失敗則不算失敗,可眼見成功近在眼前,到頭來卻只是南柯一夢——剎那間榮華不再,由天堂直墜地獄,由一方龍頭化為倉皇逃犯,曾執(zhí)掌翻覆的一片江山如今卻連容身之地都全無,對于一個視權力為畢生所求的人來說,又是何其大的打擊!

未曾擁有,便不會真正體味到其樂,然而擁有后又瞬間失去,這樣的空與痛又怎能言喻。

所以我想,這或許就是莊公的一場報復——報復姜氏對段的偏愛。

由后文可以看出,“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边@說明莊公對母親的愛是真實而由衷的,所以他很快就后悔了自己的所言。

人類對母親的愛以及渴求母愛的心,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本能,而莊公或許不過是一個想要依賴母親,獲得母親青睞的孩子,所以母親對弟弟顯而易見的偏愛大大傷害了他,黑暗的種子就此萌發(fā),日益扭曲著他的心靈,終于根深蒂固,成為了鑄成這場驚天報復的始作俑者。

一向被寵上了天的段或許永遠不會明白,莊公渴求母愛的心,一個孩子渴求母愛的心,有多么可憐,又有多么可怕。

情感的積蓄與爆發(fā),足以摧毀一切。一句“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便能看出姜氏對兩個兒子的態(tài)度的天壤之別。

正所謂由愛生妒,由妒生恨,被母親厭惡的痛,與對被母親寵溺的弟弟的妒隨著時間肆意生長,終將歸結為一個字——恨。

這幾十年積蓄的情感足以湮沒理智,于是莊公親自導演了一出叛戲,將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間。當大軍壓境,看似無力回天,實則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命令下達的一刻,他親手為弟弟創(chuàng)造的幻夢頃刻崩塌,他的報復落下帷幕,可他真的快樂么?

或許將弟弟逐走于他而言是快樂的,因為他從未對弟弟施以衷心,而他也并不明白何為手足之情。但與母親決裂所帶來的,卻是莫大空虛。所以他會被潁考叔的孝心所感染,發(fā)自肺腑地道出:“爾有母遺,繄我獨無!”

莊公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孤獨的孩子。縱然他萬人之上,母親依然為弟弟處處著想;縱然他城府深藏,他也無法謀來母慈子孝的美好幻想。

常言道種什么因、得什么果,若不是姜氏的偏愛,或許,就沒有后來親兄弟兵戎相見的悲哀場面。

被愛,是一件何其有幸的事。我們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就算失敗,也有所依賴、有所慰籍;就算被全世界背叛,也會有人站在背后,給予支持、給予信任。我們擁有愛,便擁有了一個莫大的避風港,為我們遮風避雨,為我們指引方向。

莊公性格上的扭曲與偏執(zhí)自幼形成,他渴求母愛,卻不明白自己得不到母愛的原因,其實并不全在弟弟身上。愛本來是很美好的東西,但物極必反,當愛與被愛嚴重失衡,必定會招致一場空前的災難。

所以,在我們理所當然地接納著愛時,我們也要去愛,愛是雙方的,因此付出它的同時,我們也能得到它。

莊公之孤獨,在于他縱然群臣環(huán)繞、美女搭肩,也無一人給予他真愛。而對于我們來說,即使孤軍奮戰(zhàn),只要還有所愛之人,只要還有愛著我們的人,我們就擁有了拼搏的意義,就擁有了永不磨滅的信念。

只要有愛相牽,人與人間便維系著永不會斷的羈絆,就算相隔兩地,有愛相伴,有所信念,一如并肩。

左傳讀后感 篇3

春秋佳作,道破諸侯爭霸,寫盡滄桑歷史,推究天地之本。入德之門,透橋風云戰(zhàn)事,彰顯圣人之禮,探求民生之基。此書妙也,凝聚諸子風流,體悟世事變幻,有言道,左氏敘事,紛者整之,孤者輔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運化之力,斯為大備。果真如此。

《春秋左傳》這本書記敘了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時期各重要歷史事件,從東周遷移到三家分晉,春秋時期雖然互相爭戰(zhàn),但不失禮信德行,這是我對春秋時期感興趣的原因。各諸侯互相爭戰(zhàn),才成為霸主,但他們時刻不忘修身,修行,修德,這是難能可貴的。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落難時受到楚國的優(yōu)待,當上君主也不忘諾言,避三舍,晉文公就做到了守信。

《春秋左傳》中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道理。在為人處事時這些道理就會發(fā)揮用處,像晏嬰叔向論齊晉季世這篇文章,通過齊國疋相晏子與大夫叔向的交談來反應春秋末期的社會現(xiàn)象。晏子說:山上的木材運到市場,價錢不比山上高;魚鹽蜃蛤運至市場,價錢不比海邊高,百姓的人才財一分為三,兩分歸于公室,只用一分維持生計。而叔向也嘆息我們公室也是末代了。戰(zhàn)馬不駕戰(zhàn)車,卿不統(tǒng)領軍隊,公室的戰(zhàn)車沒有御手和車右,步兵沒有得力的長官,而王室愈加奢侈,百姓困倦疲病,昔日能隨便發(fā)出萬余的百金,王室卻還用著千金、萬金之類的額票。作者通過幾句話便寫出了不用賢者的后果,實為妙筆,也讓世人知道一心貪圖享受,即使再多的財力也早晚會枯竭的。

《春秋左傳》,實為絕筆,不得不看。

左傳讀后感 篇4

千百年前那些蓬蓽生輝的大殿之中,離權力核心最近的皇子間的關系,基本上就是——爭斗。而莊公和段這對一奶同胞的兄弟生于此,便注定了將要奔向這既定的宿命。

整篇文章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所寫,沒有一句褒貶,可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那鮮明的人物性格卻淋漓盡致,讓人讀完一遍,便有了自己的見解。

莊公自然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這是一個復雜而心計深沉的人。

莊公的心思實在教人琢磨不透。對于弟弟段不知滿足地不斷擴張自己勢力的作為,無論大臣們?nèi)绾我?guī)勸,他都毫無動搖,直到最后弟弟的軍隊整裝待發(fā),意欲將王城一舉拿下之時才反攻——這樣的做法,究竟是對弟弟的疼愛寬容,還是處心積慮?

我想,后者的可能較大。

以莊公之能,能夠早先得到段之大軍準備攻打的消息,就說明他早已在段的人手中安插了自己的心腹。他看似與世無爭,實則將段的一舉一動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他從未信任過段,又何言疼愛?

莊公利用了段的自私,任由其擴張版圖,最終與其致命一擊。若段未曾擁有過希望,那失敗則不算失敗,可眼見成功近在眼前,到頭來卻只是南柯一夢——剎那間榮華不再,由天堂直墜地獄,由一方龍頭化為倉皇逃犯,曾執(zhí)掌翻覆的一片江山如今卻連容身之地都全無,對于一個視權力為畢生所求的人來說,又是何其大的打擊!

未曾擁有,便不會真正體味到其樂,然而擁有后又瞬間失去,這樣的空與痛又怎能言喻。

左傳讀后感 篇5

《鄭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鄭莊公設計并故意縱容其弟共叔段與其母武姜,其弟驕縱,于是欲奪國君之位,莊公便以此討伐共叔段。莊公怨其母偏心,將母親遷于穎地。后來自己也后悔了,又有穎考叔規(guī)勸,母子又重歸于好

姜氏厭惡其子鄭莊公始于莊公出生時的難產(chǎn),可是她對于共叔段,卻又非常溺愛,屢次請求鄭武公廢長立幼,雖遭武公拒絕,但姜氏并不就此罷休,這就充分說明這個女人不僅愚蠢而且頑固。姜氏的一惡一愛,始終貫穿于矛盾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激化的過程,正是行文的脈絡所在。

鄭莊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給共叔段。制,地在虎牢,形勢險要,姜氏居心何在,莊公是十分清楚的,當然不能允許,告訴姜氏:“制他邑唯命”據(jù)說虢叔恃險不修德政,結果被鄭武公所滅,對于莊公這段話中所包含的殺機,姜氏未必能夠完全參透。求制不及而求京,也在莊公意料之中,由此可見,姜氏的籌篡一開始就落入莊公的掌握之中了。

歷史上封建統(tǒng)治者,總是把維護自己的權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即使是母子兄弟之間,也絲毫不有緩解他們之間的權力之爭,鄭莊公即位到共叔段外逃,共經(jīng)過二十二年,這漫長的歲月,突出表現(xiàn)了莊公蓄謀已久,甚至連他的大臣也覺察不出其心跡,被蒙在鼓里,當祭仲提出京的制度不合規(guī)定時,莊公卻說:“姜氏要這么干,我有什么辦法呢?”裝出無可奈何的樣子。等到祭仲提醒他“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時,他才說:“多行不義”的話,這個“斃”字和“虢叔死焉”的“死”字是一脈相承的,即使在這一點透露之中,也遮上了一層帷幕:表明這是在自殺,而非他殺,企圖逃避殺弟的罪責,可說既狠毒又狡猾。 莊公沒下的陷井,就是養(yǎng)共叔段之驕,縱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斷膨脹,逐步發(fā)展到自我毀滅,權力欲望的溝壑是永遠填不滿的,鄭莊公竭力容忍共叔段的得寸進尺,從表面看,好像處于被動地位,實際上主動權仍然在莊公手里,如果加以扼制,共叔段就會收斂,鄭莊公企圖使其自我毀滅的目的就會落空,因此,不管共叔段使“西鄙北鄙貳于已”也好,還是進而把二邑歸為已有,封地擴展到稟延也好,莊公都不露聲色,聽之任之,即使他的心腹公子呂連續(xù)向他提出警告。其至說出:“欲與太叔,臣請事之,若不與,則請除之”這樣的話來激他,他都不為所動,這說明莊公的深藏不露,已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等到共叔段完成了進攻國都的準備,并得知姜氏開城作內(nèi)應的時間之后,才“可矣”。公子呂伐京后,共叔段逃到鄢,莊公親率軍攻鄢,終于使共叔段徹底垮臺,對于姜氏當然也不放過,把她放逐到城潁,且誓曰:“不及黃泉,天相見也!”怨恨之深溢于言表,再也用不著掩蓋了。

和鄭莊公的極端冷酷相此,共叔段則表現(xiàn)為極度狂熱,這種狂熱,既表現(xiàn)了攫取權力的野心,也表現(xiàn)了施展權術的低能,共叔段的步步副近,實際上都是在步步落入莊公為他設下的陷井,爭權奪利,可以使人變得冷酷無情,也可以使人變得驕橫狂熱,從本質(zhì)上來說,它們是封建統(tǒng)治者罪惡本質(zhì)的表現(xiàn)。因此,這一對親兄弟,猶如一根毒藤上結出的一雙惡果,其胚胎并沒什么大的區(qū)別,不過一個是勝利者,一個是失敗者而已。

姜氏共叔段母子的密謀及活動,在文章中并沒有作正面描寫,只是通過簡要的記敘和鄭莊公與祭仲、公子呂的對話表現(xiàn)出來,這樣寫不僅使文字顯得十分簡潔,而且突出了鄭莊公在這場斗爭中的主導地位,對于姜氏、共叔段的密謀活動,鄭莊公了如指掌;而姜氏,共叔段對鄭莊公的險惡用心及嚴密布置卻毫無所知。妙在似明實暗,似暗實明。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的對話,鄭莊公這個奸雄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遂為母子如初”的結尾,讀來使人感到十分滑稽,有人稱之為丑劇,亦不為過,像姜氏母子這樣早已失去了普通人性的典型人物,在經(jīng)過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掙斗之后,能夠毫無芥蒂再敘什么天倫之樂嗎?何況在剛出生之時就埋下了怨恨的種子,“遂為母子如初”的“初”字就缺乏依據(jù),顯得勉強了,血腥的廝殺早就把統(tǒng)治階級竭力宣揚的那層薄薄的“孝悌”的外衣撕得粉碎了。無怪乎史官對此事的評論也感到為難了。“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這是作者針對潁考叔而說的。將孝道永賜予汝之族類,似乎是鄭莊公受到潁考叔孝母的感染,其實不過是莊公借此就坡下驢。他之所以欣然接受潁考叔的建議,不過是企圖縫補這些破碎的外衣,掩蓋已經(jīng)充分暴露的骯臟的軀體和丑惡的靈魂。這也是千古奸雄的伎倆,因為在這里鄭莊公又集中地表現(xiàn)了他的偽善,而偽善是永遠和丑惡伴隨在一起的。

秦晉殽之戰(zhàn)是左傳描寫的另一場重要戰(zhàn)役。春秋時代是兼并戰(zhàn)爭極為頻繁的時代,弱肉強食,大國爭霸是這邊一時代的特點。當時秦晉是大國,鄭是小國。僖公三十年(前630年)秦晉圍鄭,鄭大夫燭之武利用秦晉爭霸的矛盾,游說秦穆公,分化了秦晉聯(lián)盟,使秦與鄭另訂盟約,加深秦晉見的矛盾,這是秦晉之戰(zhàn)的原因。

故事按戰(zhàn)爭的起因、發(fā)展和結局展開,而且在情節(jié)中塑造了秦穆公、蹇叔、弦高、先軫等幾個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

文章以卜偃傳命——假托君命為開端,告誡晉國大夫們“將有西師過軼我”,渲染戰(zhàn)爭即將到來的緊張氣氛,從中可以看出秦晉兩國間爭霸中原的矛盾已十分尖銳,就象箭在弦上一般,這是爆發(fā)崤之戰(zhàn)的根本原因。晉文公卒于魯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而在三十三年春,秦師就已過周北門了??梢娗匾u鄭是早有準備,而晉對此并非一無所知,它也獲得了秦襲鄭的情報,所謂“柩聲如?!钡难b神弄鬼不過是耍弄迷信手段來進行戰(zhàn)爭動員而已。

杞子密報是秦襲鄭而導致秦晉崤之戰(zhàn)的直接原因。秦穆公一心追求霸業(yè),得到杞子“掌其北門之管”作“潛師”內(nèi)應的密報后,秦穆公的野心立刻膨脹起來,準備勞師襲鄭了。他假惺惺的“訪諸蹇叔”只不過是希望得到一個元老重臣的附和而已,但當蹇叔陳述利害表示反對時,他非常惱火,仍一意孤行,悍然襲鄭,點將出師于東門之外。在蹇叔哭師時,秦穆公竟惱羞成怒,咒罵蹇叔“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寥寥數(shù)語,把秦穆公的剛愎自用、利令智昏、表現(xiàn)的活靈活現(xiàn)。

蹇叔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有政治遠見的老臣形象,他竭力勸阻秦穆公出師伐鄭,從戰(zhàn)略上作了深謀遠慮的分析,毫不猶豫地否定“勞師襲鄭”錯誤做法,指出秦方——“師勞力竭”,結果只會是“勤而無所,必有悖心”;鄭方——“師之所為,鄭必知之”,“遠主備之”,潛師偷襲的意圖必然不可行,而且還會喪失杞子內(nèi)應這樣有利的條件;晉方——“且行千里,其誰不知”,晉國必然會密切注意秦師態(tài)勢,抓住有利戰(zhàn)機,利用有利地形,“御師于崤”。蹇叔抓住秦晉爭霸的利害關系所進行的戰(zhàn)略分析,是很中肯而有預見性的,但秦穆功完全聽不進去。雖然蹇叔的進諫失敗了,但并沒就此放棄,他哭送與師出征的兒子并做了“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的預言,他希望秦穆公能醒悟,停止侵略戰(zhàn)爭,以免國家和人民蒙受巨大損失。蹇叔哭師這一個故事情節(jié)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不計個人得失、忠誠為國的老臣形象。

下文敘述了秦軍在行軍途中的驕橫和襲鄭無功的情況,這里有王孫滿觀師、弦高犒師和皇武子辭客三個故事情節(jié),并一一驗證蹇叔“師之所為,鄭必知之”,“遠主備之”的預言。

秦軍過周北門表現(xiàn)極為驕橫傲慢,作者通過王孫滿的議論暗示秦軍驕兵必敗的結局。作者在這里塑造了一個聰穎敏銳的人物形象。王孫滿年紀尚小,但他有著非凡的智慧,他不為秦師表面的威武和強大所嚇倒,而是透過現(xiàn)象看到了秦軍紀律渙散驕傲輕敵的本質(zhì),得出“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的結論。

秦軍在滑地碰上鄭國商人弦高,弦高是一個愛國重義的人,當他知道自己的國家有被偷襲且會有亡國的危險時,急中生智假脫君命,慷慨地“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并“使遽告于鄭”,阻滯了秦軍的進軍,使鄭消除了內(nèi)患,做好了防備圖象的準備。

鄭公得到情報,覺察到杞子等人的內(nèi)應行動,于是皇武子一番巧妙的外交辭令,驅逐了杞子、逢孫、揚孫,使秦軍陷于“攻之不克,圍之不繼”的困境,被迫撤軍。至此,秦軍遠涉千里,襲鄭無功,“師勞力竭”,失敗的征象已露端倪。 文章最后部分寫秦晉崤之戰(zhàn)的爆發(fā)和結局,這是戰(zhàn)爭的第二階段。包括先軫論戰(zhàn)、秦軍敗師、文嬴請三帥、先軫怒唾于朝、孟明請賜、穆公悔過等幾個情節(jié),進一步驗證了蹇叔“晉人御師必于崤”,“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的預言。 秦軍襲鄭無功,“勤而無所”,已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在回師途中還是要經(jīng)過晉過險要之地崤山,對此晉國絕不會放棄削弱霸敵的良機。先軫論戰(zhàn)就集中反映了晉國統(tǒng)治者的這一愿望。他抓住了秦國“以貪勤民”師出不義的弱點,駁斥了欒枝“未報秦施而伐其師”的所謂仁義之說,認為“敵不可縱??v敵患生”、“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明確指出秦晉爭霸中原的利害關系。此外,他由提出伐秦的另一理由是“天奉我也”、“違天不祥”,用天命論來激勵士氣。先軫的鼓動完全代表了晉國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晉襄公聯(lián)合了姜戎部落,帶孝親征,表明晉國動員面之廣,爭霸決心之大。秦晉兩軍,一勞一逸,一驕一慎,一方“入險而脫”,另一方據(jù)險而伏,秦軍全軍覆沒,三帥被俘,結果完全在蹇叔的預料之中。

同時在結尾中通過先軫怒唾于朝、孟明請賜、穆公悔過等幾個情節(jié)和細節(jié)的描寫,將這三個人物形象刻畫的更加完整和豐滿。如先軫的耿直忠誠和深謀遠慮已在他和欒枝的論辯中表現(xiàn)出來了,尾聲中有增添了他問秦囚時盛怒之下的怒唾于朝的細節(jié),就把先軫的魯莽暴烈突現(xiàn)出來。又如秦穆公,作者在蹇叔哭師的情節(jié)中主要刻畫他剛愎自用的一面,而在穆公向師而哭引咎認錯的尾聲中又表現(xiàn)了他勇于改過的一面。這樣,崤之戰(zhàn)由秦穆公一意孤行而起,又由他總結教訓承認錯誤結束。故事和人物性格就顯得比較完整了。

左傳廣泛描寫了各種人物,其中許多人物寫得個性鮮明。晉文公是左傳著力描寫的人物,他由一個貴公子成長為政治家,由四處流竄到一代霸主,人物性格有一個曲折成熟的過程。楚靈王是左傳中被否定的形象,它在即位前爭強好勝,野心勃勃,弒王自立,即位后殘暴驕奢,確實是個昏君。但是作者又表現(xiàn)了她寬容納諫,知錯能改的形象,刻畫了一個復雜的君主形象。

齊桓公也是左傳中詳細記錄的一個人物。春秋時期,周王室的.勢力逐漸衰落,失去了控制諸侯的力量,各諸侯國展開激烈的競爭和兼并,形成了大國爭霸的局面。其中,地處黃河中下游的齊國是最早稱霸的國家。齊國是姜尚(即姜太公)的封國,是西周設置在東方的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從姜尚下傳到第十四個君主齊襄公當政時,荒淫無道,政治腐敗,并且由于他賞罰不明,誅殺不當,臣民人人自危,甚至連他的親兄弟也害怕被害,公子糾由管仲輔佐逃往魯國,公子小白由鮑叔牙輔佐逃往莒國。公元前688年,齊國發(fā)生政變,齊襄公在政變中被殺死。yjS21.coM

齊襄公死后,齊國一時沒有了國君。各派大臣都開始了策劃擁立君主的活動。管仲和鮑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現(xiàn)在都想輔佐他們各自的主子奪得齊國國君的位置。這時,齊國的大貴族國氏和高氏偷偷派人到莒國去,召公子小白回國;而此時魯國也正派軍隊護送公子糾回國,另派管仲率軍去莒國通往齊國的道路邊守侯,阻攔公子小白回國。管仲趕到莒國邊境時,正好遇見鮑叔牙和公子小白匆匆往齊國趕去。管仲見此,忙拿出弓箭,對準公子小白射了一箭,但箭只射到銅制衣帶鉤,沒在有傷著身子。小白為了迷惑對方,假裝中箭,大叫一聲,倒在車上。魯國護送公子糾回齊國的軍隊聽到小白已死的消息,覺得已經(jīng)再沒有人和公子糾爭位了,便放緩了行軍速度。而公子小白和鮑叔牙一行卻加快速度,日夜兼程地趕到齊國的首都臨淄,登上了國君的寶座,這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后,隨即發(fā)兵在乾時大敗魯軍,并要求魯君殺死公子糾,囚送管仲回齊國。齊桓公為什么不殺管仲呢?原來,鮑叔牙知道管仲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對他非常敬重和愛惜,便向齊桓公舉薦。齊桓公虛心接受了鮑叔牙的意見,果然拜管仲為相國。

管仲當了齊國相國之后,協(xié)助齊桓公在經(jīng)濟、內(nèi)政、軍事等三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齊桓公依靠強大的經(jīng)濟和軍事力量,對外擴張,還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所謂“尊王”就是尊重周王室,承認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的地位;“攘夷”則是聯(lián)合中原各個諸侯中的力量,共同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進攻和阻遏楚國向北發(fā)展的勢頭。當然,這實際上是利用天子的名義來號令其他諸侯,以稱霸于中原。齊桓公通過舉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果然奠定了齊國在中原地區(qū)的霸主地位。

左傳讀后感 篇6

《左傳》看似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描寫,但在描寫當中又參雜著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總結與經(jīng)驗教訓,為人們提供了歷史的借鑒。

在個人方面,用理性去看待問題,用邏輯去征服他人。在《燭之武退秦師》中,秦晉聯(lián)合攻鄭,燭之武說秦伯,剛開始是把鄭國的存亡問題放在一邊,先對秦、晉、鄭三國的利害關系進行著重的具體說明,其次敘述保存鄭國對秦的好處:“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最后在述說晉國的狼子野心與對秦國的忘恩負義:“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一步步地敘述,把秦、晉、鄭三國的利害關系清晰地擺在秦穆公的面前,最后打動秦穆公,不僅使得秦國退兵,而且還留了秦將杞子三人帥軍助鄭守衛(wèi)鄭國。

一個國與國之間的戰(zhàn)爭都可以運用嚴謹而周密,委婉而多姿的邏輯思維去熄滅戰(zhàn)火,更何況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呢?,F(xiàn)在的中小學,往往過一段時間就會有相關的某某因為打架而受傷住院或者殘廢,這都是因為一點小小的摩擦而導致的。有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打架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要學會運用理性的觀點去看待問題,用嚴密的邏輯去征服別人。

在教育方面,循循善誘,有足夠的耐心去對待每一個人。在《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中,莊公一生下來就被其母武姜所厭惡,而他的弟弟則一直被其母偏愛,先王在位之時,其母就想要廢除莊公而改立段為王。莊公上位時,其母又私地下各種陰謀來阻撓莊公持政。段因受其母的偏愛而驕縱無忌,大臣們害怕段會釀成禍害,紛紛請旨想除去他,莊公卻泰然處之。其實莊公不是不明白段和其母的禍心,只不過他的略是令其養(yǎng)癰為患,“多行不宜必自斃”。終于,段被莊公寬容的假像所迷惑,利令智昏地率兵伐京,最終被莊公所滅。

其實莊公如果能夠對段有一定的教育,或許段也不會養(yǎng)成驕縱無忌的性格。老師是教書育人的偉大職業(yè),它對學生有很大的啟蒙作用,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但有的老師卻對一些性格比較惡劣、老師的勸告不聽、漠視課堂紀律的學生采取自由放養(yǎng)的方式,認為老師的話你現(xiàn)在不聽,那就等到到了社會由法律制約吧。其實,對于學生來說,他調(diào)皮只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只要老師抓住學生的心理,有足夠的耐心,循循善誘,那么一定可以讓學生認真起來。

在國家方面,杜絕腐敗行賄之風,建立高效廉潔、勤儉節(jié)約型政府?!蛾鞍РG納郜鼎》中,宋莊公因為殺了死馬孔文嘉以及宋殤,為了取得魯國的支持,把郜國的大鼎送給了魯國作為賄賂,魯莊公接受了它并將它置于太廟中。魯大臣臧哀伯就對此表示魯莊公這種行為是明示百官可以納賄,是國家衰敗的象征。

“國家之敗,由官邪也?!边@個道理不僅對那時的魯國有用,即使拿到現(xiàn)在也一樣具有普遍意義。就如一個當代的管理者,如果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的話,那么他的下屬也同樣這么做,那么他的管理可以說是一個失敗。同樣在我國現(xiàn)在的反腐進程中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我國的反腐要從高層抓起,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治本,哪些地方的官員也就不會腐敗,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腐糜之風,構建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

每一部史書,每一篇文章,每一個內(nèi)容,只要能用心地去品嘗,細細體會其中所蘊含的道理,那么它就是一部好的作品。正如《左傳》,它起于魯隱公元年,迄于魯哀公二十七年,記載了豐富多彩的歷史事件,描寫了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每一個篇章,都揭示了其中所蘊涵的大大小小的道理,對現(xiàn)在的個人、社會與國家都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左傳》標志著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為先秦散文“敘事之最”。偶爾無聊的時候看看史書,尤其是像《左傳》這樣優(yōu)秀散文典范,可以從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的,進而完善自己,做一個完美的人,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左傳讀后感 篇7

《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者稱《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是中國現(xiàn)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迄于魯?shù)抗哪?前464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

讀《左傳》是特別增加我們學識的,是作為文學院的學生必讀的書籍,正好有這次機會,將自己讀《左傳》的想法做如下總結?!洞呵镒笫蟼鳌肥茄芯肯惹貧v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它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對后世的史學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補充并豐富了《春秋》的內(nèi)容,不但記魯國一國的史實,而且還兼記各國歷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賬式的記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統(tǒng)、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不但記春秋時史實,而且引征了許多古代史實。這就大大提高了《春秋左氏傳》的史料價值。有關于當時人民起義、戰(zhàn)爭、諸侯爭霸,制軍制改革,著名歷史人物事跡的記載以及春秋以前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時期甚至其以前歷史的重要史書。

《左傳》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民族交往的活躍和民族融和的進程。它大致記載了華夏族和華夏以外的各族的分布以及分支的情況;記載了這些民族在軍事上的沖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聯(lián)系,經(jīng)濟、文化上的交流以及廣泛的通婚,展現(xiàn)出春秋時期各族的大致狀況?!洞呵镒笫蟼鳌凡粌H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蹲髠鳌纷髡咧匾暯淮龤v史事件的原委,注意記錄各種歷史人物的政治主張,歷史見解的宗教觀點,《左傳》描寫人物細致生動,特別重視戰(zhàn)爭活動的記錄,它敘述的不少戰(zhàn)役的過程都已成為中國戰(zhàn)史的有名戰(zhàn)例。

《左傳》寫戰(zhàn)爭不單純地寫軍事行動,而是著眼于政治、注重戰(zhàn)爭的性質(zhì),爭取與國的援助、戰(zhàn)爭的政治動員與思想準備,表明作者把戰(zhàn)爭首先看作是政治問題而非單純的軍事行動問題?!蹲髠鳌吩跉v史表達上以寫戰(zhàn)爭、寫辭令尤其突出。如: 僖公22年的宋楚泓之戰(zhàn),先寫宋襄公兩次坐失戰(zhàn)機以至造成宋軍大敗的惡果;接著又寫出他為自己的指揮失誤而辯解,說什么“君子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的愚蠢做法。把宋襄公的迂腐固執(zhí)描寫的淋漓盡致。又如僖公28年的城濮之哉,這是一次規(guī)模很大的戰(zhàn)役。作者先寫楚晉雙方對戰(zhàn)爭形勢的估計,接著刻意寫了晉文公派人穩(wěn)住草、衛(wèi)二國,命晉軍退避三舍以報所謂的“楚君之惠”。最后,寫戰(zhàn)役的本身:晉軍以其下軍、上軍、中軍分別與楚軍的右?guī)?、左師、中軍對壘,最后寫晉軍先擊潰楚國的同盟軍陳、蔡的軍隊,然后一舉打敗了楚軍。作者不僅寫出了后發(fā)制人的戰(zhàn)略思想,而且還寫出了多種戰(zhàn)術的具體運用,使人有一種歷歷在目之感。

《左傳》在編撰上對編年體有很大的發(fā)展,有集中記錄一件事的本末原委的,有集中寫一個人的活動經(jīng)歷的。如隱公元年記鄭伯克段于鄢,就從鄭武公娶婦寫起,寫出了鄭莊公與其母其弟的矛盾的原委始末及事件的歷史結局。而僖公十三年則記錄了晉國公子重耳出亡的坎坷經(jīng)歷。這不僅豐富了編年體史書在記事、記人方面的容量,也有助于彌補事件經(jīng)過、人物活動被年代割裂的不足,增強了歷史表述的藝術性。

《左傳》是一部史學巨著。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長于記述戰(zhàn)爭。其聲律兼有詩歌之美,言辭婉轉,情理深入,描寫入微,是中國最為優(yōu)秀的史書之一。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有些瑕疵。首先是較明顯地存在多體雜糅。《左傳》基本以編年為主干,但同時兼采人物傳記、本末記事、以言述史等手法,且于此類人、事、言的記述中常常缺少時間界標以為限制,致使編年體式受到削弱。其次是評論尚未能完全把握歷史文體?!蹲髠鳌吩u論史事,基本上以禮的違合為標準,“禮也”“非禮也”一類論斷充斥全篇,還未能通過編年記事,從歷史的變化發(fā)展和統(tǒng)治的成敗得失來立論,讀后使人有誦倫理書之嫌,而少觀史策之得。最后是過多地收錄奇聞軼事和頻繁地使用遙體人情的筆法致使閨房私語、個人獨自、密至陰謀之類時有所聞。

《左傳》就是這樣一部偉大的古典著作,它開拓了中國記事、敘史許多新的方式和領域,是值得我們反復仔細學習的。

左傳讀后感 篇8

左丘明的《左傳》作為中國最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它代表了先秦文化和文學的最高成就,晉代學者賀循稱之“史之極也”,宋代學者呂祖謙稱之“接三代之末流,《五經(jīng)》之余派。學者茍盡心于此,則有不盡只用矣?!弊阋钥梢娖鋵笫喇a(chǎn)生的深遠影響。

《左傳》的史料價值是非常巨大的。記載非常豐富,記載了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很多諸侯的治國霸業(yè)。所以《左傳》是我們了解先秦時期的列國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寶貴資料。特別是詳細記載了諸侯、王室之間的明爭暗斗,這些資料都曾作為后世史學家們的原始參考,如司馬遷和班固等著《史記》和《漢書》的時候,都以《左傳》為原始材料整理,《左傳》的史料價值是得到公認的,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這部史學上第一部編年體形式的書籍,拓寬了我國史學發(fā)展的長河,開創(chuàng)了先河。值得一提的是,《左傳》中記載的戰(zhàn)爭非常之多,多達四百多次,其中不乏一些膾炙人口的典故,如城濮之戰(zhàn)、鄢陵之戰(zhàn)、殽之戰(zhàn)等,戰(zhàn)爭的時間,背景,起因,戰(zhàn)爭的經(jīng)驗等都記述的非常詳實。更值得稱道的是左丘明對于戰(zhàn)爭始終抱著客觀的態(tài)度,不帶個人感情色彩,做到了不偏不倚。我想這些經(jīng)典的戰(zhàn)爭也是后世兵家早期研究的對象吧。

我們可能太注重《左傳》的史料價值,而忽略了其文學價值。其實,《左傳》的文學性同樣不容小覷。他能將那么多雜亂的歷史事件有條不紊的敘述出來,并且對于歷史中人物個性的描寫也非常突出,生動還原了歷史的本來面目?!蹲髠鳌芬埠芎玫膫鞒辛丝鬃拥娜寮宜枷?,一直以來認為這是對《春秋》的最完美的注解,“民本”的思想顯得尤其突出。

它是我們文明古國的文化瑰寶,歷代的學者們將其與《史記》并稱,不是不無道理的。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部“歷史散文”的魅力。

左傳讀后感 篇9

《左傳》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宋朝時就已列入“十三經(jīng)”,是古代讀書人的必讀書目。《左傳》的文字與歷史記錄歷來為人推崇,我自己讀了之后,也覺著這種推崇是不無道理的。不過既然它是儒家的經(jīng)典,那我們可以想見,它的許多觀點,肯定是符合儒家學說的。左傳讀后感。jpg

我讀書功力不夠,現(xiàn)在第二次讀至“僖公二十四年”時,覺著《左傳》借助歷史至少體現(xiàn)了三個觀點,即,一、治國當以德為先,得民心者得國;二、善惡到頭終有報;三、天道已定,人不可違。這三點從我對儒家的了解來看,都是符合的。雖然貌似《左傳》作者沒有明說自己認可這三個觀點,但是《左傳》在借它所述的二百多年的歷史事件及人物中,多次表述了這三點且基本貫穿于整本書。我簡單地從《左傳》的記述來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得民心者得天下”,貌似這是中國人最常掛在嘴邊的話。不過我覺著從歷史來看,得民心得天下不是完全對的。得民心者不一定能得天下,不得民心者也不一定就會立馬便失天下??赡堋蹲髠鳌返囊馑家膊皇钦J為這句話是無條件的正確,因為《左傳》中也有一些事情證明,不得民心不一定就失天下。

衛(wèi)懿公好鶴雖然亡了國,但是他好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衛(wèi)國人不喜歡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然而如果不是狄人打進來,他也不一定就亡國了。晉惠公對大臣刻薄寡恩,但是他雖在韓原一戰(zhàn)被秦國打敗以致被俘,但是最后也還是又被本國人設法給弄回國繼續(xù)做晉國國君了。衛(wèi)懿公和晉惠公我覺著應該是那種不得民心的人了,我記著就連《左傳》中都記載了有人說晉惠公不得民心這種話。

“善惡到頭終有報”這種說法,我覺著是《左傳》中最為明顯的觀點。因為這個道理在我眼里很不靠譜,所以我在《左傳》中多次讀到這種表述就會印象更深?!蹲髠鳌吩谥v到這點時,有時是與“得民心者得天下”配合著的。比如說,某人不得民心,他最終一定是失掉所有的東西的。至于其它例子也很多,不過我暫時記不清具體事例?!疤煲獠豢蛇`”這種觀點,大概現(xiàn)在很少有人認可了,因為這種觀點其實本質(zhì)上是承認命的。而現(xiàn)在人據(jù)我觀察,大部分都是認為“人定勝天”的。“僖公二十二年”楚、宋泓之戰(zhàn),宋襄公在表示要與楚國大戰(zhàn)一場前,有人就勸宋襄公說“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僖公二十三年”,晉重耳逃亡在楚國時,有人勸楚成王殺掉重耳,成王說“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其它例子還有很多。

這三種觀點,不從現(xiàn)在的角度看它對不對,單從《左傳》來看,會發(fā)現(xiàn)史事都基本上是一一印證了這三點的。所以,就算我們現(xiàn)在不認可它們,但是古人認可它們,我們也應該很能理解的。畢竟他們讀到的史書是反映了這些事的。

我現(xiàn)在印象很深的一點就是為什么古代有皇帝會追求長生不老。從我們現(xiàn)在人的角度考慮,人怎么可能會長生不老?那些皇帝是不是太無知了?但是《史記 封禪書》中有一段我覺著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件事。漢武帝曾問手下人說“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手下人回答說“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從此處可見,至少漢武帝是認為之前有人不死的。那黃帝既能不死,我漢武帝為什么不能呢?

史書的作用,在此處可以說是很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一件事,當你在對它一無所知時,有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你不信也會信了。如果他有目的地把他想表達的表達給你,把他不想說的又不告訴你,你就會不自然地向著他的觀點靠攏,因為從他所說來看,他的表述確實是因果有據(jù)的。青蛙坐在井底,它當然只能看到井口的那一片天空??膳碌恼`導就在此處了。

相關推薦

  • 左宗棠讀后感(精選8篇) 任何時間皆可讀書,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約定時間地點,在閱讀完作者寫的作品后,我相信很多讀者的內(nèi)心是難以平靜的。此時我們可以將感悟用文字表述出來,讀完作品后,我們是否自主寫過讀后感?請你閱讀我們輯為你編輯整理的《左宗棠讀后感》,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2023-02-02 閱讀全文
  • 水滸傳讀后感300字精選9篇 以下內(nèi)容是欄目小編整理,主題為“水滸傳讀后感300字”。優(yōu)秀的人常常喜歡閱讀和思考,生活的苦難永遠沒有盡頭,這是我看完作品這本書一個最大的感觸。此時就可以通過寫讀后感來分享我們的想法。相信你參閱以后一定會有所收獲!...
    2023-02-15 閱讀全文
  • 納尼亞傳奇讀后感(精選9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專門講述“納尼亞傳奇讀后感”的好文章,思想傳遞給身邊的人便會創(chuàng)造出更美好的世界。書是人類的明燈,幫助人類打開黑夜的大門,在閱讀了作品后,我們大家都對這個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寫讀后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nèi)容。...
    2023-08-20 閱讀全文
  • 人物傳讀后感精華9篇 作文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不可說出口的心事就寄托在作文里吧,有些同學經(jīng)常想到什么寫什么,導致作文邏輯不通。那么寫好一篇作文需要注意些哪些問題呢?考慮到你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人物傳讀后感精華9篇”,或許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水滸傳》這本書大家都應該讀過吧,它就是施耐庵老先生寫的一本名著,書里面的...
    2023-04-27 閱讀全文
  • 《毛澤東傳》讀后感(精華9篇) 我們針對您的實際需要認真策劃了“《毛澤東傳》讀后感”,讓我們齊心協(xié)力提升自身能力。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這部作品,我深深被作者創(chuàng)造的場景所吸引,深感震撼。讓我們來陳述一篇心得體會,將所思所悟都記錄下來吧。...
    2023-10-03 閱讀全文

任何時間皆可讀書,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約定時間地點,在閱讀完作者寫的作品后,我相信很多讀者的內(nèi)心是難以平靜的。此時我們可以將感悟用文字表述出來,讀完作品后,我們是否自主寫過讀后感?請你閱讀我們輯為你編輯整理的《左宗棠讀后感》,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2023-02-02 閱讀全文

以下內(nèi)容是欄目小編整理,主題為“水滸傳讀后感300字”。優(yōu)秀的人常常喜歡閱讀和思考,生活的苦難永遠沒有盡頭,這是我看完作品這本書一個最大的感觸。此時就可以通過寫讀后感來分享我們的想法。相信你參閱以后一定會有所收獲!...

2023-02-15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專門講述“納尼亞傳奇讀后感”的好文章,思想傳遞給身邊的人便會創(chuàng)造出更美好的世界。書是人類的明燈,幫助人類打開黑夜的大門,在閱讀了作品后,我們大家都對這個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寫讀后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nèi)容。...

2023-08-20 閱讀全文

作文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不可說出口的心事就寄托在作文里吧,有些同學經(jīng)常想到什么寫什么,導致作文邏輯不通。那么寫好一篇作文需要注意些哪些問題呢?考慮到你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人物傳讀后感精華9篇”,或許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端疂G傳》這本書大家都應該讀過吧,它就是施耐庵老先生寫的一本名著,書里面的...

2023-04-27 閱讀全文

我們針對您的實際需要認真策劃了“《毛澤東傳》讀后感”,讓我們齊心協(xié)力提升自身能力。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這部作品,我深深被作者創(chuàng)造的場景所吸引,深感震撼。讓我們來陳述一篇心得體會,將所思所悟都記錄下來吧。...

2023-10-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