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經歷了風雨,才知道您的可貴。教案是保證課堂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依據(jù),教案實際上是一種教學論上的預見和根據(jù)。你懂得教案的結構嗎?經過收集并整理,我們?yōu)槟愠噬献钚滦W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僅供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教學目標
1.理解100以內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
2.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探索活動中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3.運用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獲得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口算大賽
6+30= 60+8=
40+3= 50+7=
3+90= 20+5=
師:同學們表現(xiàn)得真棒,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1.課件展示教材第11頁情境圖。
(1)觀察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學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師選擇性地板書例1的問題。
2.學習例1。
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1)學生列出算式:35+2
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學生數(shù)和本班帶隊老師數(shù)合起來”就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怎樣計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計數(shù)器分別試一試。
學生獨立嘗試。
組織匯報: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過擺小棒算出來的,先擺3捆和5根,再擺2根,5根和2根合起來是7根,7根與原來的3捆合起來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過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算出來的。
……
師:撥計數(shù)器的過程可以用一種形式展示出來,那就是豎式。
3.學習豎式。
師生拿出計數(shù)器,一邊操作一邊提問:
算35+2時,先在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加2時應在哪一位上撥幾個珠子?
師講解豎式的寫法:先寫第一個加數(shù)35,再在35的下面左側寫上“+”,右側寫2。你們認為“2”應對著35的3還是5呢?(通過計數(shù)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應該不困難)最后在加數(shù)下面畫上一根橫線,表示等號。
師:你認為應該從什么數(shù)位開始計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議一議。
學生說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小結:為了以后計算進位加法的方便,我們在豎式計算時都從個位開始計算。個位上5+2=7,7應對齊個位,十位上的3要寫在橫線下面,對齊十位。
小組討論加法豎式計算時,應怎樣對位?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明確: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
4.變式訓練。
(1)二(2)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三、鞏固新知
1.第12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先獨立嘗試,再說說是怎樣對位的。
六、教后反思
教學內容:
信息窗1,第二個紅點問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并學會除法豎式的寫法。
2.在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稱和意義的基礎上,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3. 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意義與作用,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
重點難點:
掌握除法豎式的計算方法,會正確書寫乘法豎式,能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步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求商,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 下。 指名背誦2-5的乘法口訣。
2. 指名口答 42≒ 63= 84= 155= 124≒ 204= 93= 164≒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同學們采集動植物標本的情景。 教師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兩個問題,還有哪個問題沒解決? 生回答: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2.引導學生把相關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交流,引導明確:學生交流完整問題:3人一共捉了15只蝴蝶,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3. 請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指名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交流明確:求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列出算式:153=?
4. 提問:你會用乘法口訣計算這個算式嗎?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獨立想一想、算一算、集體交流,指名回答:想3和幾相乘得15,想乘法口訣三五十五,商是五。
5. 引導:乘法可以寫成豎式,除法可以寫成豎式嗎? 板書,并講解,除法豎式的正確寫法。 課件按步驟演示講解: 15 3 =5 5商 3)15被除數(shù) 15 0 這就是除法豎式,很 奇怪吧!仔細觀察,同桌互相說說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質疑: ①為什么要有3個5? ②0是從哪里來的 ? 師:孩子們,你們的問題提的非常好。 交流明確:豎式要向上面那樣寫完整。
6. 試一試:把第一個紅紅點問題的除法算式寫成豎式。
學生獨立寫寫,集體訂正。 教師巡視,選擇學生作業(yè)展示。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補充練習: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164= 33= 204=
84= 105= 62=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說一說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shù)學事實。
3、解決問題:通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分析、討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估測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品質。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教具:學生尺、課件。
學具:學生尺一把,小方塊一個,三角形學具一個、方格紙一張。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小朋友,我們又見面了,能小朋友一起學習數(shù)學知識,老師感到非常高興,你們高興嗎?咱們接觸時間不多,彼此還不太了解。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和大家有什么不同?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數(shù)學故事,想聽嗎?
(播放小裁縫的故事)
咦,怎么回事?衣服怎么做小了?(裝做不知道)
2、噢,原來是這么回事啊,老裁縫的一拃和小裁縫的一拃是不一樣的,量出的結果也不同。看來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有統(tǒng)一的工具?,F(xiàn)在我們一般用什么來量長度?
三、探索實踐,建構新知
1.認識尺。
小朋友都有學生尺,(指著尺)這也有一把,是一把放大的尺。
觀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尺。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有數(shù))有哪些數(shù)?讀一讀。
還有呢?
(生:有線)這些線都一樣長嗎?有的——長,有的——短,這些長短不一的線是刻度。
每條長刻度下面都對著一個數(shù)??潭?表示起點。(這是刻度1,這是刻度5)
細心的小朋友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字母)(板書:cm)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板書: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今天咱們就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認識)
2.認識厘米。
(1)看這把放大的尺,從刻度0到刻度1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瞧,(課件演示1厘米長度)這就是1厘米。
真正的1厘米有多長?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找到嗎?
自己說說是從刻度幾到刻度幾的長度是1厘米。
還有誰找得不同,但也是1厘米?
(3—4人)指名說一說。(師注意糾正第一個學生:從刻度幾到刻度幾之間的長度是幾厘米。)學生說的同時,教師在投影上指出來。
(停一會兒)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每相鄰兩個數(shù)之間的長度都是1厘米。(指著課件)
(2)1厘米到底有多長,咱們用小手來比劃比劃?
這個小正方體每條邊的長正好都是1厘米,用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拿住它,手指不能動,哦,輕輕抽開它,瞧,兩個手指之間的距離就是1厘米。自己試一試。
把你比劃出的1厘米放到尺上比一比,手指不能動,再拿一看。
(3)好,放下手,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再用手比劃比劃,放到尺上看一看你比劃得準不準。
(4)小朋友都能比劃出1厘米了,找找咱們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學生說到的第一第二個教師拿出尺幫他量一量。)
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有沒有留意到,咱們手指的寬度大約也是——1厘米。(拿出尺放到手指上)
3、認識幾厘米。
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了,2厘米呢?到尺上找一找。
你為什么認為它是2厘米?(如果學生說不出來,師自己說。)
有2個1厘米,就是2厘米。
還有誰也找到2厘米了?(指名學生回答,2個)
伸出小手比劃出2厘米。
小朋友比劃得挺準確的,你還能找到幾厘米?指著尺子說給同桌聽聽。
(學生說了3厘米)你怎么找到的?有3個1厘米是3厘米。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①(都從0開始)你們?yōu)槭裁炊紡目潭?開始?
②(不是從0開始的)你數(shù)得真仔細,從刻度8到刻度15是7厘米。(數(shù)一數(shù))還有誰也找到8厘米了?哪種方法更好?
③(找的短的)還有誰找得長一些?
看來,從刻度0到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我們一般都從刻度0開始看起,這樣非常方便!
(6)看,這枝鉛筆長幾厘米?你是怎么看的?線段呢?
(7)剛才小朋友認識了1厘米,還知道看幾厘米時一般從尺的刻度0開始?,F(xiàn)在厘米和尺是咱們的好朋友了嗎?和咱們的好朋友唱首歌,怎么樣?請出咱們的好朋友。(師也拿出尺和cm卡片)
4、課間活動:唱《找朋友》
(師舉起cm卡片)還把它送回去。(示意學生放回抽屜)
咱們認識了直尺、厘米,現(xiàn)在和好朋友玩?zhèn)€闖關游戲好嗎?
5、第一關:量一量。(課件出示)
(1)準備好了嗎?(停一下)
(出示學具三角形)
用尺量量這條最長的邊是幾厘米。把你的方法和同桌小朋友說說。
誰想上來量。
(沒有對準0的)老是看到有的小朋友這樣量,你有什么意見?
(一般把刻度0對準線段的一個端,看另一個端對準幾就是幾厘米。)
(2)(師舉起紙)再量一量方格紙的長邊是幾厘米,比比看,誰量得又快又準。
(放歪,師隨意把尺往方格紙上一放。)尺子這樣擺行不行?尺要放平
小朋友覺得在量長度時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板書:量:對準放平。)
(3)再來量一量手掌寬和一拃長。(出示:手掌,一拃)量手掌寬時要五指并攏,從最寬的地方,平平地量。
那你看這個手掌寬大約是幾厘米?說說你的想法。正好6厘米嗎?(更接近幾厘米?)可以說大約6厘米。
如果比6厘米多一點點呢?接近幾厘米可以說大約幾厘米。
(4)你能像圖上這樣量自己手掌和一拃大約是幾厘米嗎?
自己量一量,寫下來。(師下去指導學生量)
這就是咱們身上的尺,每個小朋友手不一樣,量出的結果也不同,就象老裁縫和小裁縫,他們的一拃也不同,咱們要記住自己身上的尺。讀一讀,記一記。
真棒,恭喜你們順利闖過第一關,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課件演示)(耶?。┫旅孢M入第二關。
6、第二關,畫一畫。
(1)畫一條長4厘米的線段。(切換視頻)
畫完后,自己量一量,檢查一下是不是4厘米。
誰想畫看?一邊畫一邊說。
這是放大的4厘米,真正的4厘米只有這么長。(指著學生作業(yè))
(2)再畫一條比它長3厘米的線段。你畫了多長?
同桌交換,互相量量,畫對的,給他畫一個五角星,夸夸他。
7、第三關估一估。
小朋友真能干,順利闖過第二關,放個鞭炮慶祝一下。(耶)有沒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戰(zhàn)?
(1)小朋友還記得第一關量的身上的尺了嗎?有哪些身上的尺?(手掌寬、一拃長、食指寬)記住身上的尺了嗎?
咱們來做個游戲好嗎?比眼力。
先把尺藏好,放到抽屜里。
(等學生收拾好,注意力都集中后,再開始)
估一估這塊橡皮大約有多長?
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指名回答)(板書學生答案)
小朋友,你們看他會用自己身上的尺或剛才量過的東西幫自己估計,真會動腦筋。
(也可以借助對1厘米或2厘米的認識進行估計。)
老師幫小朋友量一量?(板書正確答案:6厘米)(指名學生回答)
一般前后相差不超過2厘米的,比較接近的都稱得上是估計高手。是估計高手的請舉手,真棒。
(2)小朋友們,你們都會估計了嗎?沒有尺,可以怎么辦?用這樣的方法自己試一試,好嗎?
咱們估計2個,(出示課件表格)估計自己的中指長和數(shù)學術封面短邊的長,把估計的結果填在這2個括號里。
小朋友估計得怎么樣呢?拿出尺來量一量。
(把學生作業(yè)放到投影上)看他估計得怎么樣?(如果相差遠:沒關系,咱們剛估計了2個,以后多觀察,估計能力會越來越強。
這次估計得比較接近,是估計高手的站起來,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自己。
小朋友,咱們第三關也過了,(課件演示放禮花)耶!
四、全課,拓展延伸
今天咱們和誰交了朋友?這個新朋友能幫我們干什么?(量物體長度)
小朋友都量了什么的長度?你還想量什么?自己量一量。
給老師幫幫忙,量量教室的長好不好?怎么了?
看來,用厘米做單位是量一些比較——(短)的物體。
量比較長的物體還要用到其他的長度單位。還想再繼續(xù)研究嗎?
課后: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根據(jù)9的數(shù)目特性編制和記憶乘法口訣。
2、在計算、觀察和比較中探究9的乘法口訣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編制9的乘法口訣,理解9的乘法口訣的含義并記憶。
教學難點:正確運用9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課前交流。
師生談話:喜歡看動畫片嗎?你能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看這部動畫片嗎?仔細觀察片中出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字?
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那些數(shù)學信息呢?
生1: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
生2:還有九九八十一難。
師:對呀!孫悟空運用自己七十二般變化,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剛才在動畫片中我們看到了這兩個數(shù)字: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和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告訴你個秘密,這兩個數(shù)字和我們今天學的9的乘法口訣有關系呢。(板書課題:9的乘法口訣)
2、準備鋪墊。
談話導入:(板書:9)9是一個特殊的數(shù)字,等一下我們學了9的乘法口訣你就知道了。(板書:18)18是怎么得到的?
18再加9是多少呢?
這樣每次加9,你愿意幫老師算下去嗎?(填在書上,完成后匯報交流)
想一想:9里面有幾個9?18里面呢?27里面呢?
你能按1個9是9,2個9相加是18,3個9相加是27這樣讀一讀嗎?
這一豎排數(shù)字,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
剛才老師說了9是一個特殊的數(shù)字,9接下來再數(shù)一個數(shù)就滿幾了?10是一個什么數(shù)?整十數(shù)還有哪些?那我們來看看9和這些整十數(shù)有什么關系呢?
3、探究新知。
媒體出示:(出示10個方格的圖片)這里面有幾個空格呢?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媒體再出示:(出示一排五角星圖)一排有幾顆五角星呢?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
★
★
★
★
★
★
★
★
(教師板書:1個9,比10少1,就是9。)
媒體出示:(出示二排五角星圖)二排一共有幾顆五角星呢?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
★
★
★
★
★
★
★
★
★
★
★
★
★
★
★
★
★
討論:你怎么看的這么快呀,你有什么好方法?
(板書:2個9,比20少2,就是18。)
師:剛才我們一排五角星就是一個9和10比,比10少1,是9;
二排五角星就是2個9和20比,比20少2,是18。
(逐步出示五角星圖)
三排五角星和幾十比呢?少幾?是多少?
四排、五排呢你也能這樣比一比、填一填嗎?
生:填寫課本,匯報交流。(學生填對了,用點頭來表示)
師:剛才用每次加9,現(xiàn)在跟幾十來比,得到的結果一樣嗎?看來9真的是一個特殊的數(shù)字。你能幫這個特殊的9編出乘法口訣嗎?
4、編記口訣。
師:一個9是多少?你能編出乘法口訣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一九得九
提問:一九表示什么意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
師:2個9相加是18,乘法口訣是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二九十八
提問:二九表示什么意思?十八表示什么意思?
師:原來9的乘法口訣就是這樣編出來的。你能把下面有關9的乘法口訣編完嗎?編寫口訣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編寫口訣并把口訣填在書本第83頁上,填寫后匯報交流。)
師:這些就是9的乘法口訣,有幾句?我們一起來讀一遍,邊讀邊想9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guī)律?
提問:9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guī)律?同桌先說說,再交流。
師:你能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背出9的乘法口訣嗎?我們閉起眼睛來試著背一背,背不出來的可以睜開眼睛偷偷看一看。(學生背口訣)
師:剛才你在背9的乘法口訣的時候,覺得哪句口訣最好記?
師:哪句最難記呢?我們想什么辦法把它記住呢?現(xiàn)在你能根據(jù)這些好方法把9的乘法口訣記住了嗎?(學生記口訣)
師:現(xiàn)在老師來看看你9的乘法口訣是不是記得很熟練?(師生對口令,用桌對口令,男女生比賽對口令)
師:記憶9的乘法口訣,還有一個好辦法,這個好辦法就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指導學生手指記憶法。
5、練習應用。
(1)、你知道一句9的乘法口訣能算幾道乘法算式?幾道除法算式?(媒體出示例題,完成試一試,想想做做2,生填寫課本。)
(2)、算一算。
(3)、小朋友你去過超市買東西嗎?今天老師帶你去一個特殊的超市好嗎?9元超市(媒體出示),9元超市是什么意思呢?你想買什么?買幾件一共要付多少錢?(先同桌說說,再全班交流我買幾件什么,一共多少元。)
6、總結拓展。
師:有關9的知識很多,你在什么地方見過和9有關的知識呢?
(1)、你背過古詩嗎?你背過這樣的古詩嗎?(媒體出示)這樣的古詩叫九言詩。你知道為什么叫九言詩嗎?每句有九個字的叫九言詩,每句是7個字的是七言詩。這樣的4句九言詩一共有多少個字呢?8句呢?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覺得9是個特殊的數(shù)字嗎?
1、認識時間
(1)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走得快的,較長的是分針;走得慢的,較短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個大格有5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
(3)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時=60分;
(4)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鐘
(5)時間的讀與寫:如3:30,可以讀作3時30分,也可以讀作3點半;8時零5分應寫作8:05。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按著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事件,時間上不能重復。
(2)問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先要讀出現(xiàn)在是幾時,再推算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幾分。
(3)時針和分針能形成直角的時刻是3時和9時。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第一課,是常見量教學。這節(jié)課教學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鐘面和整時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與幾時半,同時也為學生以后學習時、分、秒的認識及相關計算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分析,依據(jù)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明確時、分的含義,能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2、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操作與演示,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的過程,理解常見的時間單位,掌握基本的時間知識和技能。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體驗時間的知識就在身邊,形成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能準確數(shù)分(5分5分地數(shù))。
2、能讀、寫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
1、理解1時=60分。
2、概括認識時間的方法。
3、正確認識“幾時差幾分”的時間。
(四)教具和學具的準備
課件,鐘表模型,制作鐘表
二、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對于時間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時上學、放學、看動畫片、睡覺,經常接觸時間,并已掌握了關于時間的一些知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供學生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
三、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jù)“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理念,我以學生參與研究為主體,給學生提供放手的思維空間,創(chuàng)建新型的教學結構。
運用演示法,通過直觀而形象的動畫,演示時針分針運轉過程,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實踐、合作交流中,達到知識的自我構建。
運用引導法,概括看時間方法時,適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進而得出結論,扶放結合,相得益彰。
運用延遲評價,讓學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識的同時收獲成功,建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說學法
根據(jù)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學習方法,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選取的學習方法是:
讓學生探究思考,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充分利用鐘表模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撥一撥、認一認、想一想、試一試中完成對新知的探究。
讓學生合作交流,通過小組討論看時間的方法,撥鐘練習,相互糾錯,獲得知識的同時,達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說教學過程
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思,做中悟,親歷“做數(shù)學”的過程,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構建知識,形成能力,塑造品質的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設計了以下步驟:
(一)整體設計,有以下4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2、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3、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4、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二)環(huán)節(jié)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
以猜謎的形式引出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學生興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參與學習,為這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做好心理準備。
2、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這是本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由于本課容量大,知識點多,因此我設計了5個活動,我將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獲取知識。
活動一:復習舊知,認識鐘面
讓學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8時,1時),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過認讀已經學過的時間,讓學生們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小組內交流匯報。(設置組長,監(jiān)督員,分享員)(12個數(shù)、時針、分針、格子。)
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鐘面,同時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通過學生觀察和交流可以說出:鐘面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有5個小格。
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
這一問題是本課重點部分的第一個突破口,學生可以通過加法、剛學過的乘法等各種方法來計算出12個大格里有60個小格,給接下來的認識分針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礎。
活動二:認識時
課件演示:閃動時針,從數(shù)12走到數(shù)1。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1時。
時針從12走到1是1小時,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學生發(fā)散思維,任意說出時針從幾到幾也是1小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思維得到張揚。
(課件演示:1時多)現(xiàn)場操作演示時針指向幾時多,引導學生說出時針是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如果時針指向學生不確定,可以延長指針,讓學生明白確定時針的指向。
這是本課的一個亮點,通過靈活的現(xiàn)場教學演示,讓學生更加明確時針的指向,為后面學習認識幾時幾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三:認識分
師: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邊說邊演示。
利用課件邊演示邊提問:
分針從12走向任意一個數(shù)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針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認識每個數(shù)字各表示幾分,是本課的關鍵,因為學生前面對鐘面上數(shù)60個小格掌握了各種方法,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學以致用,遷移轉化,得出每個數(shù)字各表示幾分,分針走1圈是60分,比較輕松的突破了這一關鍵點。
活動四:認識時、分的關系
理解1時=60分的含義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根據(jù)前面掌握的時針走1大格是1時,和分針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動畫的形式,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時=60分。這里沒有讓學生動手撥鐘表,并非削弱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是考慮到學生在紛亂的針與格中觀察時分的關系,其效果不如多媒體演示更加生動,直觀。在學習中尋求的學習方式,以期待的學習效果。
活動五:學會認、寫鐘面時間
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出示例二3個鐘表,請學生試著認識鐘面上的這3個時間,和同桌互相說說各自的方法
學生們學到新知后渴望實踐,出示這3個時間,形成新的認知沖突,而這些新問題正是學生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可以解決的,例如:時針是走過4,是4時多,分針是指向9,是45分,和起來就是4時45分。通過再次的小組合作交流,去發(fā)現(xiàn)、經歷和體會認讀幾時幾分的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即提高了學生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來是在黑板上出示了這3個時間,讓學生認讀,指導書寫方法
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從認識時間到會讀時間,再到會記錄時間,全面而又系統(tǒng)的把認識幾時幾分這一知識重難點突破了。
3、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動手實踐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1、讓學生撥出第一節(jié)課下課的時間8時40分。
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撥鐘,另一個同學說時間。
2、撥出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的時刻,讓小伙伴猜一猜
學習生活中的數(shù)學是新課程標準精神的體現(xiàn)。注意根據(jù)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一些基本的練習,既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又有利于培養(yǎng)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時間觀念。
4、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讓學生自己總結,不但使學生學會了認識時間,而且懂得了操作實踐,合作交流,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同時滲透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尋找時間的不同表示。打通書本與生活,使數(shù)學知識融入學生生活之中,實現(xiàn)有效的溝通。這樣,學生將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無盡的數(shù)學知識,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學生最豐富的學習資源。
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使學生覺得數(shù)學就在身邊。我不是為了教學而教學,而是遵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精心設計,讓學生懂得學好數(shù)學就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同時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運用多媒體與實物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構建教學模型,使原來抽象的概念更加具體化、生動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認識時間”是在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由于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時,我注意選取富有情趣的學習素材并借助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間概念。教學開始,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和課本的主題圖引入,使學生感受到時間與生活的關系,并提高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新授部分分為這幾個層次:首先,多媒體展示了一個鐘面,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鐘面上有12個數(shù)、指針和格子。緊接著,通過圖像的閃爍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個小格。然后,再通過動態(tài)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了時和分。接著,通過動畫演示和xx的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周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等于60分,較好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最后通過“小芳的一天”、給小動物找座位、“吃”水果,認時間這幾個活動來鞏固新知,貼近學生生活,體現(xiàn)了“生活數(shù)學”的新理念。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地處市中心邊緣的普通學校,學校是首批小班教學的實驗校,學校的教學條件比較好,學生大多數(shù)是來自大專院校教師的子女,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知識面較廣。
〖課堂實錄片斷〗
師:讓我們一起欣賞幾幅圖。(看數(shù)學書上的圖)你喜歡這些圖案嗎為什么喜歡
生1:這些圖案顏色特別鮮艷,我喜歡它。
生2:這些圖案有立體感,我喜歡它。
生3:這些圖案看著特別美,我喜歡它。
師:誰來說一說第一幅圖里有哪些我們學過的圖形
生:第一幅圖里有我們學過的正方形和三角形。(學生邊說教師邊用彩色筆勾出圖形的輪廓。)
師:第二幅圖里有哪些學過的圖形在小組里說一說。(學生在小組說。)
師:哪組同學來匯報。(學生邊說教師邊用彩色筆勾出圖形的輪廓。)
生1:第二幅圖里有三角形和正方形。
生2:第二幅圖里有長方形和梯形。
生3:第二幅圖里如果加一條線還有平行四邊形。
師:請你來加上它。(學生到前面來畫,并指出平行四邊形。)
師:要是你畫這些圖形,你會怎么畫
生1:我先畫左面大長方形這一部分,然后向右對著一個一個畫。
生2:我先畫上面的大長方形,然后向下對著畫。
生3:我先畫左上部分的正方形,然后向右對著畫,再向下對著畫。
師:咱們一起看看。(教師用電腦演示。)
〖編者點評〗
欣賞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使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現(xiàn)實世界。學生不僅僅將發(fā)現(xiàn)圖案中所包含的熟悉圖形,還將學習用數(shù)學的眼光分析圖案的組成。本案例及上面一個案例在此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嘗試。上面的案例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案中所蘊含的規(guī)律;本案例是讓學生充分討論要是你畫這些圖形,你會怎么畫,這些對于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的特征也大有好處。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3頁及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體會建立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會用計量工具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建立1厘米長度觀念的基礎上,較正確、靈活地估測出較小物體的長度。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展示臺、皮尺、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長度單位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咱們先來聽一個童話故事。
(出示課件)畫外音:在螞蟻王國里有一座小橋,有一天,一陣狂風把小橋的一個扶手刮斷了,這可怎么辦呢?小螞蟻們準備再用木頭做一根扶手。同學們,你們知道扶手有多長嗎?
師:扶手到底有多長呢?在你們桌上每人都有一根和扶手一樣長的小棒,請四人小組合作,選用盤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長。
(學生操作:選用橡皮、大小回形針、硬幣等量出扶手的長度)
師:誰愿意大聲告訴大家你量得扶手有多長?
生:我量得扶手有三張紙條那么長。
生:我量得扶手有四個1角硬幣那么長。
生:我量得扶手比兩個大回形針短一點兒。
生:我量得扶手比三個小回形針長一點。
師:奇怪了,同樣長的扶手,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生:因為我們選用的工具有的長,有的短,所以結果不一樣。
(二)質疑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tǒng)一的結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認識厘米
(一)認識尺子
師:下面咱們就來認識尺子。請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教師課件演示,使學生了解尺子的結構。)
生:在尺子上有很多數(shù)。
(課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等數(shù))
師:對,有數(shù)。你們按順序自由地讀一讀。
(生自由讀)
師:你們看,尺子最左端的數(shù)是幾?
生:是0。
師:0咱們以前已經認識了,那你們猜猜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課件閃爍0)
生: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師:對,0對著的這根長刻度線就表示起點,咱們給它取個名字,叫0刻度。(課件閃爍0刻度并板書)
師: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尺子上還有很多線,有的長有的短。
生:尺子上還有字母cm。
師: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今天咱們就一塊兒來認識厘米。
(板書課題)
(二)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
師:(出示課件)你們看,螞蟻們?yōu)榱耸剐蚋?,還給它涂上五彩的顏色,你們想想看,綠色這一段是多長?
生:是1厘米長。
生:是2厘米長。
師:到底是多長呢?我們聽聽小精靈是怎么樣說的。
(小精靈:同學們,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師:請你們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同桌可以相互驗證。
師:你們再看看,尺子上還有哪段也是1厘米長呢?
生:從刻度1到刻度2。(師點擊課件反饋)
生:從刻度2到刻度3。(師點擊課件)
師:從這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它們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長。
師:對,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其實,每一小格的長度也可以用一種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咱們以后來認識。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1厘米是多長,下面我們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
生:小紙條的短邊長是1厘米。
生:圖釘?shù)拈L是1厘米。
生:小方塊每邊條的長是1厘米。(全體驗證小方塊每條邊是不是1厘米長)
生:手指的寬約是1厘米。
(全體學生比一比自己哪個手指的寬最接近1厘米,之后匯報,投影反饋。)
師:用手比畫一下,1厘米是多長呢?
(學生比畫出1厘米的長度)
師:互相看一看。記住了嗎?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呀?(生閉眼想像)
(三)認識幾厘米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幾厘米又是多長呢?(出示課件)你們看,這一段是幾厘米長?
生:2厘米。
師:(出示課件)那4個1厘米是多長?
生:4厘米。
師:你們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長的一段嗎?
(生指出后匯報是怎么指的)
三、用厘米量
(一)估幾厘米
師:請你們把藍紙條舉起來。咱們先估計一下,它大約是幾厘米長?
生:6厘米。
生:4厘米。
生:5厘米。
(二)量幾厘米
師:究竟是幾厘米長呢?咱們用尺子來驗證一下。
(學生試著用尺子進行測量,量好了的可互相說說自己是怎么量的。指名學生上臺邊演示邊介紹量法,其他學生評價他量得怎么樣。)
師:請大家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然后在括號內填數(shù)字。
師:請同學們按剛才的量法,趕緊幫助螞蟻們量出扶手的長度吧。
(學生測量扶手的長度)
師:大聲告訴小螞蟻,扶手長幾厘米?
生:9厘米。
師:螞蟻們知道了扶手的長度,一定能很快做好一根新扶手,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四、鞏固練習
(一)判斷
(出示課件)畫外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橋比以前更漂亮了,從那以后,螞蟻們深深體會到尺子的作用,于是螞蟻王國舉行了一個測量大賽。同學們,你們來當評委,如果你們認為選手量對了就舉對牌,不對就舉錯牌。好,比賽開始了。
師:請1號選手來量,請評委亮牌。
生:對。
師:誰能說說你為什么舉對牌。
生:因為1號選手把鉛筆的左端對準了0刻度,右端對到了刻度7,所以鉛筆長7厘米。
師:請2號選手來量,請評委亮牌。
生:錯。
師:為什么舉錯牌?
生:因為2號選手沒把瓶底對準尺子的0刻度。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咱們幫它糾正過來,(課件演示正確的量法)你們看,現(xiàn)在瓶子的高度是不是正好6厘米?
生:不是。
師:那瓶口對著的刻度是更接近6厘米,還是更接近7厘米?
生:更接近6厘米。
師:像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它高大約6厘米。最后咱們請3號選手來量,請評委亮牌。
生:對!
生:錯!
師:看來大家有不同意見了,為了公平,請評委們相互商量商量。(學生討論,之后匯報。)
生:我們可以把刻度1看做0刻度,再往下數(shù),所以3號選手量對了。
生:小刀剛好有4個1cm長,所以3號選手量對了。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有道理,其實3號選手的量法也可以,關鍵是你得看清楚,小刀占了幾個厘米長。剛才,螞蟻王國的測量大賽舉行得熱火朝天,你們想不想也舉行個測量比賽呢?
生:想。
(二)測量
師:(課件展示)下面請四人小組合作,量出正方形紙片的邊長,鉛筆的長,練習本的寬和墨水瓶的高,比比哪組量得又快又準。
(學生合作開展測量比賽,反饋測量結果。)
(三)拓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厘米,學會了用厘米量,同學們的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老師想請你們幫個忙。前幾天,我做衣服的時候,需要知道手腕一圈的長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可以用紙條繞手腕一圈,然后量出紙條的長度就行了。
生:也可以用繩子先量手腕的長度,再來量繩子的長度。
生:可以用軟尺量。
師:對呀!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呢?其實人們?yōu)榱藴y量更方便,不僅發(fā)明了直尺、三角尺、還發(fā)明了皮尺、卷尺等(教師邊介紹邊演示),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尺子。在你們抽屜里都有一把軟尺,拿出來看一看。下面你們可以用軟尺,也可以用直尺,選擇你最想量或最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可以離開座位,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著量。
(學生開始測量,有的量自己鞋底有多長,有的量同伴的肩寬,有的量自己的腰圍,有的量手臂長,有的量桌子的長,有的量椅子的高之后匯報自己的測量結果。)
五、布置課外練習
師:同學們都特別能干。最后我還想給大家介紹個小知識:在很久很久以前,沒有尺子的時候,人們是用什么進行測量的呢?他們有時是有手和腳來量。(課件展示:一拃、一步圖樣)今天的課外練習,請大家量出自己一拃和一步分別有多長。
教學設想
未來的社會既需要學生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而知識也只有在能夠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識。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這節(jié)課目的在于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之后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引導學生用計量工具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進行了以下處理。
1.創(chuàng)設童話情境,發(fā)揮情境教學的優(yōu)勢。
如果把一堂課比做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那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好比是悠揚的和弦。由于厘米是長度單位中較小的,所以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以螞蟻王國為主題的童話故事貫穿于整堂課中,不論是用不同工具測量扶手的長度,還是擔任螞蟻王國測量大賽的評委,學生個個都興趣盎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2.循序漸進,引導、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引導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在教學設計上通過猜一猜、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長度觀念。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幾厘米的長度觀念。
3.緊密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體驗數(shù)學價值。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課堂教學應該著力體現(xiàn)小課堂,大社會的理念,為此,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測量方法之后,我讓他們用軟尺或直尺選擇最感興趣或最想量的物體量一量,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以及作出決策的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lián)系的,從而體會到數(shù)學的內在價值。
一、 教材分析和學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結合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的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
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加深他們對角的認識?!稊?shù)學課程標準》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是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梢?,能熟練地掌握這部分內容將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2、學生分析:對于學生來說,在認識角之前,已經具備了有關角的感性經驗。但是,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這部分內容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接受起來較為困難,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形成角的表象,我們依據(jù)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及年齡特點,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二、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經歷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角,認識角的過程。
認識常見的各種角,學會畫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由于學生對角的認識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tǒng)的認識,因此,我們確立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角,難點是:正確畫角。
三、 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以上分析,為達到確定的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我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為學服務這一思想,采用互動導學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媒體演示輔助教學。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找角、體驗——摸角、小組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做角、嘗試探究——畫角等數(shù)學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有關知識,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 教學流程
為實現(xiàn)以上教學設想,我們做了如下設計: (一) 引出概念——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感知角
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多媒體出示熟悉的校園生活圖片。從圖片中找角,并讓學生列舉生活中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角,借助電腦演示從實物中抽象出角,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也滲透了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理念,促使學生從實物圖形的認識上升到抽象圖形的認識,實現(xiàn)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二) 建立概念——聯(lián)系生活,探索新知 1、
角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首先,啟發(fā)學生用語言來描述角,揭示出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這樣設計讓學生體驗到了自主探索的喜悅,使他們談到的是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收獲,幫助孩子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其次,又讓學生嘗試體驗摸三角尺的角,又一次加深對角的特征的認識。緊接著設計了判斷角和指出身邊角的練習,通過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和判斷能力,使學生對角認識完成了質的飛躍。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
2、
嘗試操作、實踐體驗
我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實踐制作角。學生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或自己身邊的物體制作出角,這是放手讓學生把“想”和“做”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意識。鼓勵學生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獲得成功體驗。在展示角時,讓學生操作活動角得知角的大小與兩邊分叉的大小有關,又借助電腦演示角的大小與長短沒有關系,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為下面畫大小不同的角及以后學習銳角、直角、鈍角打下基礎。
基于學生對角的認識,讓學生嘗試探究自己畫角,教師通過電腦演示形象生動的畫角過程突破本課難點,再由學生復述畫角的過程及自己畫角來再次鞏固加深對角的抽象認識。
(三)、豐富概念——組織練習、應用拓展
多媒體展示幾種平面圖形,讓學生來數(shù)角,在課堂上拓展提高學生對角的認識。最后又設置一個實際操作問題進行課外延伸,改變以往用總結本節(jié)課的方法結束課程。
五、 教學預想:
我想通過以上教學設計的分步實施,預期的教學目標將會得到很好的落實,學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圍中能充分地活動起來,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大部分學生對角有充分的體驗和感受,并形成角的表象。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整理,進一步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通過知識的系統(tǒng)復習,溝通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并整理乘法表中的規(guī)律,能正確、合理、靈活地運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解決問題。
2.在經歷整理、找規(guī)律、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會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
3.滲透數(shù)形結合思想,感受數(shù)學規(guī)律美。
學情分析
這節(jié)課是學生已經學習了1~9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對乘法口訣進行整理與復習。人教版教材第101頁第2題主要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借助乘法數(shù)表鞏固乘法口訣,使得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乘法口訣。二是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乘法數(shù)表中的規(guī)律,進一步熟記乘法口訣,并感受其中的思想方法。三是運用規(guī)律。應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完成一些變式練習。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學生已系統(tǒng)地學習完了表內乘法,對乘法口訣基本上都已熟悉,學生基本上已了解乘法的意義,乘法口訣的含義,也進行了關于乘法口訣的各種形式的練習。
重點難點
重點:
進一步理解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乘法表中的規(guī)律
難點:
運用乘法表中的規(guī)律進行填數(shù)
教學過程
活動1【活動】一、建構乘法數(shù)表
1.出示1、4、9、16、25、36、49、64、81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9個數(shù)寶寶,我們一起輕輕地讀一讀這些數(shù)。
生讀
師:這些數(shù)讓你想到了什么?
生:乘法口訣、乘法算式
2.揭題:今天我們要對表內乘法進行復習,板書:表內乘法復習
3.溝通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的聯(lián)系
出示空的表格
師:你看得懂這張表格嗎?如果現(xiàn)在要把9填在表格中,你知道它在哪兒嗎?為什么填在這兒?
生可能有:1×9=9?????9×1=9?????3×3=9
師:1×9=9?和?9×1=9都可以用哪句口訣計算?3×3=9呢?
師:9我們找到了3個位置,那16呢?你又能找到幾個位置呢?
指名上來指一指
師:猜他可能想到了哪句口訣?
根據(jù)生的交流板書:四四十六????二八十六
師:看來有時候看到一個數(shù)可以讓我們想到兩句不同的口訣。
師:那你知道二八十六可以計算哪兩道算式嗎?四四十六呢?為什么二八十六可以計算兩道算式,而四四十六只能計算一道算式呢?
生:四四十六是同數(shù)相乘。
師:二八十六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畫圖表示它的意思嗎?
生畫圖后展示
師:看來二八十六既可能表示2個8相加,也可以表示8個2相加。
4.指導填表
師:1、4、25、36、49、64、81這7個數(shù)寶寶,它們的位置又在哪兒呢?你能找到它們的位置嗎?
師:看到25,讓你想到了幾和幾?看到36呢,你又想到了哪句口訣?
指名指一指,師課件演示7個數(shù)寶寶的位置。
師小結:看來想口訣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這些數(shù)寶寶的位置。
5.獨立填寫表格
出示要求:
①想一想,怎樣填又對又快。
②查一查,是否已全部填對。(同桌檢查)
③找一找,有什么規(guī)律。
師:你覺得怎樣填可以填得又對又快?
指名交流,生交流師課件演示
師:我們可以一行一行地填,也可以一列一列地填。
師:現(xiàn)在你能獨立完成這張表格嗎?我們來比賽看誰填得又對又快,計時開始。
生獨立填寫后同桌檢查。(預計4分鐘)
師出示完整的口訣表
師:說說你是怎么填得那么快的?引導學生說出口訣和順序。
師小結:看來乘法口訣非常重要,想口訣可以快速完成表格。
活動2【活動】二、探究規(guī)律
1.自主探究規(guī)律
師:剛才在填表格的時候,有很多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許多秘密,現(xiàn)在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看誰找的規(guī)律多。
活動規(guī)則:
①找一找,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②與同桌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2.反饋:
預設:①橫著看,第一行逐漸加1,第二行逐漸加2……
追問:你知道為什么第二行為逐漸加2嗎?
生:第二行都是與2有關的口訣。
師追問:第5行會逐漸加幾?
師小結:橫著看,第幾行就是幾的乘法口訣,所以就多幾。
②豎著看,第一列逐漸加1,第二列逐漸加2……
追問:你知道為什么第四列為逐漸加4嗎?
生:第四列都是與4有關的口訣。
追問:第8列會逐漸加幾?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課件演示
師小結:豎著看,第幾列就是幾的乘法口訣,所以就多幾。
師:原來橫著看和豎著看的規(guī)律是一樣的(課件將兩張橫看豎看的表格合并在一起)
師小結:不管是橫著看還是豎著看,第幾行或第幾列就會多幾。
③斜著看,1、4、9、16、25、36、49、64、81都是同數(shù)相乘的積。
生說出相應的口訣。
師:這些口訣能計算幾道乘法算式?為什么?
師:斜線上的這些數(shù)都是由兩個相同的乘數(shù)相乘得到的積。像這樣的數(shù)叫做正方形數(shù)。
師:1、4、9、16、25、36……都是正方形數(shù)。?想一想,還有哪些數(shù)也是正方形數(shù)?
學生交流后課件演示正方形數(shù)。
3.師:認識了這些特殊的正方形數(shù)寶寶,我們再來看看這張表格,如果以這些正方形數(shù)為界線,仔細觀察斜線兩邊的數(shù),你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1、4、9、16、…、81這一斜行兩邊的數(shù)是相同的。
課件演示把它沿著這一斜行對折,引導學生觀察重疊在一起的數(shù)都是相同的。
師:原來,斜線左邊的數(shù)和右邊的數(shù)是一樣的,那這張表只要記一半就可以了。
4.出示乘法口訣表,溝通乘法數(shù)表與乘法口訣表的聯(lián)系。
師:其實這和乘法口訣表是一樣,同樣我們只要記住這45句口訣,就可以計算81道算式。
活動3活動】三、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我們先由數(shù)想到了乘法口訣表,并在乘法表中找到規(guī)律,并應用規(guī)律填數(shù)。
相關推薦
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提前把教案準備好。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要熟知教材和作業(yè),您一定也對寫好教案很感興趣吧!在這里,你不妨讀讀最新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幼兒教師教育網精選專題推薦:“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互聯(lián)網時代,就是有很多在線文檔等著我們處理,在日常寫作中范文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范文為我們的寫作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套路,范文您知道該怎么寫了嗎?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花時間特意編輯了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電子版,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連加連減》教學反思課后隨筆》《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連加連減》教學反思課后隨筆》這是一篇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連加連減》這個教學內容是在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
又是一年過去了,馬上就要邁入新學期了,所有的教師準備開始在制定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有助于老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你知道教學計劃怎么書寫嗎?你也許需要"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學計劃"這樣的內容,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提前做好準備絕對是一個好習慣,教師在上課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如何編寫一份規(guī)范的教案呢?推薦你看看以下的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可能你會喜歡,歡迎分享。...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