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寶寶。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校有學校的妙處,兩者結(jié)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及時注意孩子學習情況,幫助孩子在學習的樂趣中不斷成長!那么,家園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課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寶寶偶爾患感冒未必是壞事”,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據(jù)國外兒科權威機構(gòu)的統(tǒng)計,一個孩子在他長大成人前,可能會患很多次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單是2歲前,大多數(shù)孩子就可能患8~10次感冒。若是上托兒所或者幼兒園的,感冒的機會還更多。
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出生后第一年多與外界接觸,雖然感染機會增多,但卻有助于使罹患白血病的幾率減少一半。如果不跟其他兒童接觸,兒童免疫系統(tǒng)就不會得到充分發(fā)育。
這個消息,是否讓你的感覺好過一些?對孩子的免疫系統(tǒng)來說,感冒未必是壞事。另外,你可考慮每年秋冬季節(jié)給孩子打一次流感疫苗,醫(yī)學證實,這樣做對一些體弱的孩子有保護作用。
典型的感冒癥狀
·流鼻涕,開始是清水樣,后來變成濃濁的鼻涕
·打噴嚏
·輕度發(fā)燒,尤其在夜間
·食欲下降
·咽喉腫痛,吃東西下咽困難
·咳嗽
·脾氣變壞或者沒精打采。
如果沒有并發(fā)癥,上述的癥狀會在3~4天內(nèi)逐漸消失。感冒不是嚴重的疾病,一般來說,孩子感冒并不需要去醫(yī)院看病。但是,感冒可以降低人的抵抗力,引起支氣管炎、哮喘和肺炎。后三種是比較嚴重的疾病。如果你的孩子還是一個嬰兒,或者感冒的癥狀特別嚴重,應及早就診。如果嬰兒出現(xiàn)下列情況,應立即去醫(yī)院:
·呼吸時伴隨鼻翼張大、翕動,看上去呼吸困難
·嘴唇和指甲發(fā)青,清鼻涕變濃濁
·持續(xù)咳嗽1周
·耳部疼痛
·體溫超過39℃
·昏睡或者狂躁。
預防感冒有辦法
·勤洗手
飯前、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進托兒所和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是洗手,嚴防病從口入。
·隨時添減衣服
秋天慢加衣,春天慢減衣;早晚多件衣,出門進門加減衣。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經(jīng)常參加戶外活動的孩子患感冒的機會明顯少于戶外活動少的孩子。戶外活動給孩子增加鍛煉的機會,戶外新鮮空氣可減少生病的機會。
·開窗睡覺
開窗睡覺有三大好處:①保持臥室內(nèi)空氣流通和新鮮;②室內(nèi)的病菌等能通過空氣對流及時排出;③晚間寒冷空氣徐徐進入房間,可增強孩子對冷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利于防止感冒。
·勤曬被褥
人體新陳代謝會排出不少汗水和油脂,使被褥受潮,這有利于被褥里的細菌、病毒繁殖生長。經(jīng)常翻曬被褥,可讓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把病菌殺死,去除水分濕氣,這對預防感冒很有好處。
·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泡腳搓腳各5分鐘。注意:泡腳時水要沒過腳面,泡后雙腳發(fā)紅才有效。
·冷水洗臉
用手掬冷水清洗鼻孔臉部,上下按摩鼻翼兩側(cè),反復多次,然后用干毛巾擦干。這可以增加孩子對冷刺激的適應能力。
·多喝雞湯
雞湯富含蛋白質(zhì),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建議喝放入大蒜的雞湯。
·多吃西紅柿
西紅柿富含維生素C,能幫助白血細胞增強抵抗病毒(菌)的作用,從而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生吃大蔥
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食物拌著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懂事了,不再是個小寶寶了,所以孩子們應該很明白自己說的話是事實還是謊言。
其實不然!事實上,說謊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xiàn)象。其實,5歲以下的孩子常常說大話,因為他們不能把事實和幻想?yún)^(qū)分開來,說大話完全不同于說謊;5歲以上的孩子不再有說大話的情況存在了,他們會因為種種原因而說謊。
2—4歲:愛說大話
孩子為什么說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象力,生活在一個幻想的世界里,所以他們常常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當你帶孩子從公園回家的時候,他告訴你他在公園里看見了獨角獸。他并不是在有意欺騙你。換個角度想,這說明他的智力還在處于不斷發(fā)育的階段。你的孩子還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虛假的,他也同樣不能把他的夢和真實生活區(qū)分開。
也有的孩子說一些小慌是害怕父母的責備和懲罰。他們會指責那些自己想象出來的朋友,告訴父母是他們做出了這些錯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淘氣會使爸爸媽媽不高興的,所以撒了個謊。
聽到謊言怎么辦:這么大的小孩子因為說謊就受到懲罰,不僅沒有任何意義,也許還會有負作用。
事實上,你對誠實和正直的長篇大論,這么大的孩子來說,只是耳邊風;懲罰也不能使他知道問題處在什么地方。而且,以后他肯定也不愿意讓你知道那些淘氣的事了。所以,更加關注他的不良行為效果會更好一些。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我知道你是怕我不高興,所以不想告訴我真相。但是我親眼看見你打了小朋友。如果你下次對他有禮貌些,我想他會把他的玩具給你玩的。
另外,要向孩子解釋清楚他想要的東西并不意味著就屬于他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商場拿到喜歡的玩具就說是他自己的,那么你就要清楚地告訴他:“我知道你非常非常想擁有這個玩具,但是它并不真正屬于你,它屬于這個商場?!甭?,孩子將學會把事實和幻想?yún)^(qū)分開來。但是,如果你對孩子的小小謊言過于在意的話,將會或多或少地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與其揭穿孩子的謊言,不如把它看作孩子學習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機會。做父母的肯定不想壓制孩子的幻想,因為有了幻想,才會有創(chuàng)造力。因此,父母惟一應該做的就是確保孩子的幻想不會傷害自己和他人。比如說,父母可以讓孩子相信圣誕老人,但是必須讓孩子知道人是不能飛起來的,即便插上翅膀也不能。如果孩子的話總是不著邊際,那么父母最好給孩子講一講《狼來了!》的故事了,讓孩子懂得待人誠實很重要。 5—7歲:逃避訓斥孩子為什么說謊:快到上學年齡的孩子,他們就會意識到說謊是解決問題或者逃避懲罰的一個好辦法。因為孩子們要讓他們的謊言更加可信,所以他們的謊言就會經(jīng)過更好的加工了。
6歲的孩子已經(jīng)知道如果他告訴老師他的家庭作業(yè)被狗吃掉了,那老師肯定不相信,但是,如果他說“我病了,所以沒有做作業(yè)”,那也許能夠蒙混過關。
毋庸置疑,孩子肯定會不斷提高他的欺騙技能,試探他欺騙的限度有多大。這個時候,父母的“殺手锏”就是不能讓孩子因為說了慌、解決了問題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脫掉。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輸誠實的美德的時候,最好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盡可能地自己先做到誠實,不說謊。另外,也要讓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
聽到謊言怎么辦:告訴你的孩子有時候善意的謊言是為了不傷害其他人的感情。
然而,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說謊只是為了掩蓋他的錯誤和做的錯事的時候,你就應該立刻清楚地告訴他你不允許他這樣說謊。父母立場鮮明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那么孩子說謊了是不是就應該受到處罰呢?也不一定。
如果孩子針對有沒有刷牙的話題而說謊,那么父母可以提醒他趕緊去刷牙,并且以后多多檢查和監(jiān)督他。慢慢地,孩子就不會因為刷牙問題而說謊了。反過來,如果父母因為這些無關痛癢的謊言而把孩子痛斥一番,甚至懲罰他,那么,父母的這些做法就能促使孩子變成一個更棒的謊言大師了。因此,應該說處罰孩子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辦法。
如果孩子偷了別人的玩具或者做了其他行為極其惡劣的事情,而且為了掩蓋這些行為對你說了謊,那么,這個時候就是孩子必須受到懲罰的時候了,并且要讓他知道第一天剝奪他看動畫片的權利是因為他的行為,第二天則是因為他說謊了。但是,父母應該明白,懲罰并不能使孩子馬上意識到他的錯誤;想讓孩子真正改正錯誤是需要時間和父母的信任的。
我們的應試,較之英美是小巫見大巫
我總是在想我們教育的根本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從前兒子在國內(nèi)讀書時,我會簡單地將其歸結(jié)為應試教育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可是兒子在英國三年,加之美國大學的申請過程,我最深的感受是,其實到了高中這個階段,無論哪個國家的教育“應試”氛圍其實都很濃烈。
就大學錄取而言,我們的所謂應試,較之英美的應試那是小巫見大巫。因為英國的好大學,學生們還要過面試這一關,絕不是一考定終身,要幾考才能定終身呢。美國的大學就更不必說了,他所考核的方方面面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一味地遷怒于應試教育,未必是找到了真正的根源所在。
幫助他們建構(gòu)一個強大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我兒子在北京讀小學時,正是小升初競爭最慘烈的時期。我身邊的家長們挖空心思地要孩子進名校。那真是一段驚心動魄的記憶。在我的感覺,對一部分北京家長而言,孩子未來要是不進北大、清華,就好像沒考上大學一般。
曾有一度,我?guī)缀跻脖还鼟镀渲?,迷失了方向。我不知道堅持自己,會將孩子的未來導向哪里。但最終令我冷靜下來的,是我眼前的這個孩子。我知道他的所長和不足,我沒有辦法犧牲他的才華,讓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課本知識的學習,在無止無境的做卷子中浪費生命。放棄北大清華,又何妨?
其實,在我的身邊有很多家境條件非常好的家庭,他們完全有能力送孩子去國外接受教育,但他們說,北大清華,是積攢人脈的地方,孩子到了國外,失了人脈,是重大損失。
對此,我不以為然。我始終認為人的一生,活得好抑或不好,其實是依賴自身的內(nèi)在力量。作為父母,我們必須有能力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去幫助他們建構(gòu)一個強大而豐富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遠遠比一個貌似紛繁的外部世界更可靠。
我們是中國教育的消費
我很平常心地面對孩子的小升初和中考。我不認為我的孩子在學校教育中能夠得到真正有助于他生存的東西,我始終認為他必須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更有效的幫助,養(yǎng)成良好的做人習慣和做事風格。
我在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內(nèi)心感受,心理質(zhì)量。我盡可能少用老師的標準學校的目標來要求孩子,更多地以我對成年人生活的思考,來衡量我孩子此時此刻的生活方式,是否有益于他的一生。
我的孩子有充沛的時間閱讀,有固定的時間消耗在網(wǎng)絡游戲中,還有和小伙伴交往的相對自由。我以為一個未成年人在成年人的指導下,養(yǎng)成這些生存習慣,遠遠比離開我們的視線后才開始,會更少走彎路,更接近幸福人生。
從這個角度,我思考教育的致命問題,其實是我們做父母的,是否有足夠的判斷力,來確定孩子成長中的得失。中國教育,在體制問題無從撼動的前提下,家長們自救的辦法,就是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yǎng)和能力。我們是中國教育的消費者,我們水準的提高,才是整體教育質(zhì)量改善的重要前提。
中國人一直崇尚“好孩子”。在中國人眼中,好孩子的標準無非是“成績好”、“乖”、“聽話”,孩子不必有太多自己的主意,聽家長的話就行了;相反,調(diào)皮搗蛋,凡事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的孩子,卻不一定能受到老師和家長們的歡迎。
不可否認,“成績好”、“乖”、“聽話”這樣的評價標準有他的合理之處,但具備這些優(yōu)點的孩子,將來真的就會出人頭地、成龍成風嗎?
答案卻是不一定。因為凡事都具有兩面性,一味地“聽話”也是有它的弊端的,相反,不聽話的孩子,有時反而會更加有“出息”。
一、一味地“聽話”是一種盲從的表現(xiàn)。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喜歡根據(jù)自己所謂的“過來人”的經(jīng)驗來教導孩子,讓孩子走他們的“老路”,孩子也并不反抗,并照著父母說的做,這就是“盲從”。雖然父母在閱歷與經(jīng)驗上,都比孩子要豐富得多,但是時代是在變化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觀念也在變化,如果父母不考慮自己孩子的性格,就強迫他去做一些他或許不喜歡做的事情,而孩子也許迫于父母的威嚴也不敢反抗,久而久之,他們就“被盲從”了,也就代表他們失去了自主性,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二、一味地“聽話”讓孩子沒了主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比父母更愛自己,父母總是把最好的東西毫不吝惜地留給孩子,所以孩子們往往對父母都是敬重甚至崇拜的。當父母在某件事上沒有征求孩子的意見就為孩子做出決定時,孩子也許會不悅,但是他們完全信任父母,相信父母都是為自己好,也就聽之任之了,這就使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主見,也會讓他們養(yǎng)成惰性,更習慣依賴父母。
三、一味地“聽話”還會扼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由于我國實行了3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他們就成了父母手心里的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出于安全考慮,或者因為某些條件的限制,父母會阻止孩子干一些事情,把孩子的“奇思妙想”扼殺在搖籃中;也有的父母習慣用暴力來解決此類問題,這不僅會壓制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也給孩子做了不良師范,更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
我們不如逆向思維一下,不要以把孩子培養(yǎng)成“乖”孩子為標準,適當?shù)亍胺硼B(yǎng)”孩子,給他們一定的空間,讓他們不僅學會聽話,更要懂道理、講道理。這時候,父母怎么改變就尤為重要了。
一、尊重孩子,不要老想著控制他/她。父母要把孩子和自己放在同一地位去對待,不要總擺出一副長輩架勢,用長輩的威嚴去震懾他/她,而是要像《爸爸去哪兒》中的林志穎和張亮父子,把孩子當成朋友,放低姿態(tài)去了解他們,不隨意替孩子決定事情,尊重他們的選擇,并和孩子一起去完成他們想做的事。
二、允許孩子自主選擇。俗話說得好:距離產(chǎn)生美。父母與孩子也是一樣,雙方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做到“親密有間”,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留適當?shù)目臻g讓他們?nèi)プ鲎约合胱龅氖虑?。如果父母還是不放心,可以在旁引導,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去選擇興趣愛好。
三、允許孩子有不同于父母的見解。父母雖然經(jīng)驗豐富,但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可以在某些事情上給予孩子一些建議,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并能和他們愉快地溝通,然后交換想法,從而通過這種方法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深處。
四、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父母是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一世的,所以在給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和生活能力。雖然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但是父母絕對不能溺愛他們,要讓孩子去艱苦的地方體驗生活,從而讓孩子學會獨立,不僅能在生活上獨立,也能在精神上獨立,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脾氣甚至欲望。
五、鼓勵孩子接觸新鮮事物。常言道:“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家長不能因為一些未知的事情就去否定孩子的現(xiàn)在,要鼓勵他們?nèi)ソ佑|新鮮的事物,因為新事物的吸引力是父母無法給予的,它們的魅力也是孩子無法阻擋的,當孩子走進大千世界,他們肯定會擁有一生難忘的體驗。
一言以蔽之,太聽話未必好,孩子懂道理最合適?,F(xiàn)在“聽話”的孩子一抓一大把,怎樣讓孩子懂道理、講道理才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同心協(xié)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相處方式,來適應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
很長時間以來,“聽話”都被當成好孩子的必要條件,守規(guī)矩、順從的孩子總是得到父母和老師的稱贊,而頂嘴、執(zhí)拗的孩子往往被批評和懲罰。
其實,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順從的孩子雖然成長過程會比較順利,但容易流于平庸,而那些能跟父母頂頂嘴(特別是在逆反期)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可愛之處,這些可愛往往也是走向卓越和成功需要具備的品質(zhì)。
1.更有主見,不盲從。不聽話的孩子往往能意識到“父母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知道事情有一種以上的選擇,這說明他們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洞察力。這種孩子長大了也不會成為墻頭草,而往往能成為意見領袖。
2.更獨立,不依賴。不聽話的孩子往往有“自己是不同于父母的獨立個體”的意識。他們不喜歡被包辦,喜歡自己動手,行動力、獨立處理問題能力因而不斷增強。
3.更抗壓,不做“玻璃娃娃”。對孩子來說,父母老師的權威性不言而喻,能夠在師長面前勇于表達自我的孩子往往更有勇氣、更抗壓、更能經(jīng)受挑戰(zhàn)。
4.更有創(chuàng)造力,不做復制品。多聽話便少用腦,相反,不聽話的孩子往往更喜歡動腦子,因此更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
5.更會表達,不做悶罐子。有些家長抱怨孩子頂起嘴來“歪理一套一套的”,其實這些“歪理”正是孩子在努力表達自己的思想、闡明自己的理由。用語言與外界世界多次溝通、反饋后,他們往往能語出驚人。
最近《虎媽貓爸》熱播,我雖然沒有看過這部劇,但是從很多網(wǎng)友的博文中可以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我個人更覺得,不管是“虎媽”也好,還是“貓爸”也好,總是逃不開對孩子濃濃的愛。身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父人母,更清楚的知道電視劇一般都是來源于生活而超越生活的。所以,一不留神兒我就做了一次真正的“虎媽”,而我并不是特別后悔自己的這次行為,并且以為對孩子,偶爾“狠”一些并不為之過。
事情要從月初開始。上個月兒子的英語學習有所斷續(xù),而這種斷續(xù)間,缺少的連貫性讓他有些跟不上節(jié)奏。正是這種跟不上,兒子開始了自己興趣的一個低谷期,并且漸漸產(chǎn)生了對英語的恐慌與排斥。
原來他到了時間會主動要求聽英語,時不時的也會蹦出兩句對話和我聊??墒亲罱@個月明顯的到了時間就情緒低落,甚至為自己找理由和借口來逃避聽英語。大部分他這樣的舉動都被我嘻嘻哈哈間的化解了,然后他雖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也能夠繼續(xù)下去。這個過程中他一直間接的向我表達,他覺得現(xiàn)在的英語有些難,擔心自己跟不上,也覺得自己已經(jīng)跟不上了。一個簡單的句子,他也說不好。所以,還是暫時放棄吧!
看著他漸漸的產(chǎn)生了不自信,甚至想要放棄,我有些著急,但也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所以中間有幾次我看著他躲避的樣子,也沒有過于的堅持。但是沒有想到正是我的這種默默放縱,讓他自以為得到了可以逃避學習、可以放棄的方法,所以此舉他有越演越烈之勢。
直到前天晚上,他依舊采用了一哭二鬧的方式來躲避,并且更加的堅定自己就是學不會了,也不會學了的念頭。我有些無奈的坐在沙發(fā)上,聽他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依舊沒有辦法跟讀一句話。他自己看著時間到了,倒是自覺地要關電腦。我讓他坐在我身邊稍微等一會兒,他甜膩膩的直接窩到了我的懷里。
我抱了抱他,然后堅定的要求他必須把一個小節(jié)里面的6句話搞定。他的眼淚立即出來:“不,太難了,媽咪。我根本就是不會?。 ?/p>
“你不嘗試怎么能夠確定自己不會呢?”
“就是不會啊!”
“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兒子,我相信你!”
“我不相信我自己??!”
“我相信你就夠了!來吧兒子!”我伸手拉著他來到電腦邊。
他開始自己的小抵觸:第一招:哭鬧,見到無效;第二招:發(fā)飆,見我依舊無動于衷;第三招:抽抽噎噎裝可憐,半天也沒有見到我的動靜。他總算明白了我這次的決心。
再次通過近40分鐘的抗爭,他總算把第一句話斷斷續(xù)續(xù)的搞定了。當他脫口而出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已經(jīng)清晰的看到了他眼中的快樂勝過了過去的沮喪。果然,第二句話,用了不到3分鐘;第三句話,用了不到2分鐘;第四句話,1分鐘搞定;第五句話,聽了三遍就可以跟讀;第六句話,一遍搞定!
這個過程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雖然我表面無動于衷的模樣,只在他無數(shù)次要求“抱抱”的舉動時緊緊的抱抱他。但是內(nèi)心卻一直也在煎熬,兒子的哭,兒子的鬧,兒子的抵抗……最主要是當時時間越來越晚,影響到了他的休息等等??墒俏耶敃r也在想,如果我就這樣放棄了或者再次的任由他去休息,那么他學習英語的信心是不是越來越受影響?他已經(jīng)退縮,如果我不狠心逼他一逼,讓他親自感受到成功,他又如何能夠重拾信心?
終于,在我的“狠心”堅持下,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而我也達到了我的目的。
當天晚上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沒有多談,只是簡單的慶祝了他的最后勝利。當兒子躺在床上的時候,他還在重復晚上的英文句子。快樂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天早上送兒子上學,我問他有沒有總結(jié)過,為什么第一句話用了30分鐘搞不定,后面卻半分鐘都不到就可以完成得很好?兒子用輕松的聲音回答了我兩個詞:認真、信心!
哈哈,我是不是也收獲了意外之喜呢?
名著未必適合孩子 引導閱讀請先讀懂兒童
一位老師曾在一個小學語文教育網(wǎng)站上,看到其他老師在“讀書會”欄目里推薦學生閱讀文學作品《飄》,推薦的熱門書中還包括《簡·愛》、《巴黎圣母院》等名著,他坦言,這些作品雖然都是經(jīng)典,但卻不適合兒童閱讀。
《蒲公英的種子》是收入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的一首詩:“微風輕輕一吹,/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飛呀,飛呀,/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币荒昙墝W生難免會感到納悶:既然“離開了親愛的媽媽”,怎么還會“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呢?這首詩所表現(xiàn)的內(nèi)涵,與一年級兒童的情感產(chǎn)生一些背離。
在最近舉行的“首屆上海兒童閱讀論壇”上,與會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教育專家、教師紛紛提出,倡導兒童閱讀,首先要解決成人世界如何引導兒童學會閱讀的問題,在他們看來,讀懂兒童,是引導兒童閱讀的必要前提。
兒童找不到感興趣的書
寶山區(qū)虎林路小學曾對二年級學生家庭閱讀情況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的閱讀量都不夠大,尤其是家長,他們的閱讀量比學生還少。這樣,就很難形成家庭閱讀的氛圍。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找不到感興趣的書”、“沒有時間看書”、“不愛看書”、“讀書氛圍不夠”,是致使閱讀量過少的主要原因。其中“找不到感興趣的書”比例最高,說明學生還沒有完全培養(yǎng)出閱讀的興趣。
名著不一定適合孩子
在文學教育日益引起重視的今天,小學生課外閱讀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老師已經(jīng)開始注意向?qū)W生推薦一些名著,很可惜,很多老師推薦的成人名著,不一定適合孩子。
縱觀現(xiàn)有小學語文教材,在選文視角上已經(jīng)有較大的改進,但真正的兒童文學作品所占比例非常少,進入教材的我國兒童文學作品,大多也是“偉人做平常事、平凡人有了不起的壯舉”之類,讓孩子們覺得無法親近。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教材中真正關注兒童心靈和情感的兒童文學缺失,導致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假、大、空現(xiàn)象。
一些專家提出,由于傳統(tǒng)的閱讀習慣,再加上教師缺乏兒童文學素養(yǎng),即使有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選入教材,也可能會被教師用成人的視野代替孩子“觀察”,用成人的感悟代替孩子“體驗”。上海教育報刊總社社長吳圣苓認為,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真是一筆終身享用的財富,目前存在的兒童閱讀“成人化”傾向,應該引起教育界的警覺。
不提倡兒童文學縮寫本
模糊兒童認知特征、漠視兒童心理需求和任意拔高的做法,不僅不利兒童閱讀,而且會減少他們正常的閱讀興致。一些專家提出,低年級兒童應該讀讀繪本,因為繪本是“形象”與“語言”的中間媒介。學習語言不應該被動接受,而應該主動建構(gòu)、生動有趣。
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朱自強認為,優(yōu)秀兒童文學,不應該是那些模仿兒童文學的“教材體”作品,由七千多字縮寫成四、五百字的《丑小鴨》不是兒童文學,由一千五百字縮寫成四百字的《小蝌蚪找媽媽》也不是兒童文學。他認為,縮寫本不僅流失了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含量,變得短、小、輕、薄,而且充滿了閱讀障礙,難以構(gòu)成真正富有成效的語文學習。語文特級教師徐根榮指出,兒童文學有著自己的寫作語言和情趣,如果稍長可節(jié)選,而用武斷的辦法“縮寫”或“改寫”,容易走樣。
少年報社《芝麻開門》副主編葉鳳春認為,對兒童閱讀而言,成人要做的一件事是,盡量用最完整、最好的兒童讀物奉獻給兒童,把閱讀材料做地道,這樣正確引導兒童閱讀,才能讓兒童真正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
媽媽一直努力想把寶寶培養(yǎng)成又乖又聽話又懂事的小朋友,可是往往媽媽做的一些事情,無形中會讓寶寶離好孩子遠去了。這就是媽媽好心辦了“壞事”了。下面說到的六件“壞事兒”,就是媽媽們常常不小心犯了的錯誤。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好心做壞事”,本來是出于一片好心去做的事情結(jié)果往往是帶來反效果。這句話用在寶寶的教育上也相當恰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顯得尤其重要,很多時候一些理所當然的做法,往往卻是最應該避免的事情。
1、無意中破壞孩子專注力
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搭積木,紅的黃的藍的,方的圓的尖的,孩子非常享受自己的建筑作品。這時,孩子媽媽忽然興致沖沖的跑過來,拿出一瓶水,遞給孩子:“寶貝,歇一會,玩了這么久渴了吧?快喝口水!“孩子抬頭瞅了一眼,撅著嘴非常生氣地推開媽媽的手,繼續(xù)埋頭苦干,媽媽不解,估計也生氣,心想:這孩子,喝水都不喝,真倔!
點評:很多媽媽說自己的孩子不夠?qū)W?,做事三分鐘熱度,?jīng)常開小差,可當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時,就是在培養(yǎng)自己的專注力呢,如果媽媽一會說“來喝口水”一會說“來吃個蘋果”,這就是嚴重干擾。能不能先等孩子專心地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去“伺候”小皇帝?
2、拒絕孩子的分享
一大盤草莓,孩子一個人端著吃的津津有味,這時,媽媽問:“寶貝,草莓好吃么?給媽媽吃一個好不好啊?”孩子非常大方地拿出一個鮮紅的草莓遞給媽媽。媽媽露出滿意的微笑:“啊,寶貝真懂事呀!謝謝,媽媽不吃!”于是孩子把這個草莓扔進自己嘴里,繼續(xù)獨自享用美味。
點評:既然你問孩子要吃的,就張開嘴大口吃掉孩子分享給你的東西,否則孩子會覺得大人很奇怪,一會要吃一會又不吃,莫名其妙。而且?guī)状沃?,小人精很快就明白你是在給他下套,久而久之會變成真的不懂得分享。
3、輕易當孩子的代言人
電梯里媽媽帶著漂亮的女兒,孩子在唱歌,一位奶奶笑問:“唱得真好聽,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點害羞,沒作聲。奶奶接著問:“幾歲了?”小女孩還是萎縮著不語。媽媽怕失禮,趕忙笑著回答:“叫***,今年4歲了。”奶奶點點頭:“哦,好厲害啊,嗓子真好!呵呵?!?/p>
點評:有些媽媽苦惱自己的孩子膽量不夠大,不敢跟別人說話,幫著“搶答”,其實這樣做是剝奪了孩子發(fā)言的權利和成長的機會。你是越幫忙,孩子以后越膽小越不會主動表達自己。所以,不妨善意的提醒孩子:奶奶在問你話哦,自己告訴奶奶好嗎?
4、對寶寶過于保護
公園里,一個小朋友跑著跑著摔倒了,自己站起來拍拍手,媽媽緊張地湊上前,小心地捧起孩子的手,問:“哎呦,摔疼了沒有啊?紅了!好疼啊!寶貝,媽媽給你吹一吹,呼呼!”孩子本來沒事,媽媽這么大驚小怪,孩子也會跟著嚷嚷疼。
點評:本來孩子自己忽略的傷痛,在媽媽的一個導向之下就被放大了。有些父母面對這樣的情況則會漠視,說:“沒什么大不了的?!边@種做法給孩子的導向是積極的,摔跤不是什么大事,一笑而過。傷在兒身,痛在娘心,這是人之常情,不過,就讓這種“疼”留在娘心里吧,孩子更需要堅強和樂觀。
5、無條件滿足孩子
孩子喜歡吃蝦,每次媽媽都會剝掉蝦殼,把蝦肉喂給孩子吃。孩子把蝦肉給媽媽,媽媽說:“你愛吃就都留給你吃?!焙⒆有陌怖淼玫乩^續(xù)享受媽媽的服務和謙讓。直到有一次,媽媽很隨意地剝完殼后,把蝦仁塞進自己的嘴里,誰知道孩子突然咆哮道:“是給我吃的”,大哭大鬧逼著媽媽吐出來。
點評:只要孩子喜歡的,自己就假裝不要,殊不知這樣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只會造成唯我獨尊、自私霸道的性格,將來唯恐很難與人相處、很難融入集體和社會,而且一旦遇到愿望不能滿足的情況,就會心里不平衡。
6、不給機會孩子去嘗試
小孩見媽媽在拖地,搶過拖把要幫忙,媽媽一看跟大鬧天宮似的,制止:“你就別越幫越忙了,一邊呆著去!”直到有一天媽媽喊:“就知道玩,真不懂事,快來幫我一下啊!”孩子頭也不抬:“我不是越幫越忙嘛?”
媽媽本是一番“好心”,減少麻煩,但是卻辦了一件壞事!
點評:在孩子做不好的時候,如果自己承擔,不給孩子學習和展示的機會,那么在孩子有能力做好的時候,他也不會去做了,思維就有慣性了。
4月3號,就是清明的前一天,老公去了趟小叔子那兒,回來說小叔子這幾天感冒了。半天時間,老公也有點感冒。他趕快喝藥,怕傳染了我們,還采取了一定的隔離手段,可還是無濟于事:4號晚,我開始有感冒癥狀了。老公勸我趕快喝藥,怕厲害了傳染女兒,更怕女兒病大了。說的倒也是,咱們大人得點頭痛感冒啥的沒什么,就怕孩子有什么,尤其那么小,有難受處,說也不懂得說。。老公再三勸說,但我堅決不吃藥。我的原則是生病能不吃藥抗過去就不吃藥抗過去。這一次,事關女兒,我更得為她著想。
我在專家問答中曾看到,哺乳期間感冒,乳汁中含有豐富的抗生素,不應停止哺乳;母親可以在喂奶時戴上口罩防止傳染嬰兒。所以,我再難受堅決不用藥。因此,我喂孩子吃奶時盡量把頭撇開或用東西捂住嘴,以防把感冒傳給女兒。但第二天女兒還是不正常了:噴嚏間隔短,鼻涕常流,噴嚏一到,鼻涕更厲害,有時稍擦得不及時就和恰好流出的口水混成一圈,看著讓我好不心疼!但我還是堅持不用藥,也不給她喂藥。我覺得還不是太嚴重;而抗過去,女兒的抵抗力就會增強的!
我不用藥歸不用藥,但防止女兒病情惡化的工作就要做得好,對此我是這么做得:注意體溫變化,加強通風,勤于清除家具地板雜物,一天四次拖地(家人少,平時就拖兩次),勤開加濕氣,每天用溫水給女兒擦洗肩膀以上和肚臍以下(沒敢洗澡),勤換衣物,勤喝溫開水,讓她盡量多休息。我認為,感冒后最重要的是要多喝水和多休息(親身體驗)。
算算日期,4月5號下午女兒有感冒癥狀的,直到了昨天中午,期間就按我做的過來的。你猜怎么著?我家閨女感冒基本好了,到今天看起來全好利落啦!當然,這幾天,我門倆也一直在努力戰(zhàn)勝病魔,也好多了。就是能說話,所以還聽得見鼻音。但看著女兒活潑能笑,大喜,神清氣爽多了!
做“壞事”的孩子其實不是“壞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做很多“壞事”,為了讓孩子懂事聽話,媽媽們開始使用自己的辦法,幫助孩子改掉這些“壞毛病”!
一、孩子亂扔東西,亂拆東西
當看到孩子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時,當看到孩子把玩具拆得無法再恢復原樣時,很多家長總會對孩子進行一番教育,還警告孩子說:“你再亂扔,我就不給你買玩具了!”“你把玩具都拆壞,沒得玩時可別怪我不給你買!”……這些說教、打罵似乎并未湊效,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其實,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jīng)歷這個階段。在孩子3歲前,他們會樂此不疲地扔東西,是因為他們想探索不同物品掉落地上時發(fā)出的不同聲音;他們看到能拆的總想拆開一探究竟,是因為他們對未知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心。
如果家長朋友不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看到滿地的廢棄玩具就采取粗暴批評或嚴厲阻止孩子的行為,便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和好奇心,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面對此種情況,家長朋友們也無須苦惱,只需要告訴孩子什么東西可以扔,什么東西是不可以扔的。不妨給孩子提供一些耐摔耐玩的玩具給孩子,把易碎品、貴重物品或者容易傷害到孩子的物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即可。
如果孩子是在憤怒的情況下通過摔東西來發(fā)泄不滿的情緒時,家長們就應該制止孩子的這種“抗議”行為了,并利用科學的方式指導他學會用語言來表達他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千萬不要打罵孩子,因為這種訓斥會澆滅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
二、和小朋友打架
當孩子出門玩耍時,總是會與別的孩子發(fā)生沖突,甚至會動手打別人。很多家長為了避免孩子的這一行為,教育孩子、罵孩子、甚至不讓孩子再出去與別的小朋友玩耍,生怕他再闖禍。
其實,在孩子4歲之前,他們對身體的控制力是非常差的,他們對自己的暴力行為有可能是懵然不知的。他們愛打人并不代表他們的本質(zhì)就是“壞孩子”,有的時候僅僅是因為他們感到好奇或者是不知怎樣表達自己的友好,卻被誤認為打人了。
家長應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千萬不能以暴制暴,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另外,對于愛打人的孩子,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惹事,就減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這樣也是非常不妥的。愛打人的孩子更需要多參加集體活動,需要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正確的社會交往方式。
孩子做的很多“壞事”,有的時候并非是“壞事”,只是發(fā)展中的正常現(xiàn)象,這更像是一個特殊信號,表明他們進入了一個獨特的發(fā)展階段。
若父母誤解了孩子,很可能會親手阻礙孩子的健康發(fā)展;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傳遞的成長信號,就能夠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極佳的外界支持!
孩子愛頂嘴,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做父母的只要善于引導,孩子也不會無理取鬧的,而且這樣還能培養(yǎng)孩子活躍的思維及創(chuàng)造性。
有孩子只要媽媽叫他做點什么,總是與媽媽頂嘴:“為什么非要我做,你自己不能做嗎?”媽媽說:“讓你做,你就做去,啰嗦什么呀?你已經(jīng)6歲了,做這點事還不愿意!”“我已經(jīng)做了很多啦!我不想做,我應該每天都玩才對!”孩子大聲地頂嘴,然后對媽媽理也不理,回到自己房間去了。
媽媽知道,天天跟孩子這樣吵下去是沒結(jié)果的,她決定下次要改變回應的方式了。
“寶貝,幫媽媽把你的臟衣服拿過來,我要洗一下?!眿寢層衷诤昂⒆幼鍪隆!澳阕约翰荒苣脝??我正在忙著堆積木呢!”孩子回應道?!芭叮菃??那你看這樣好不好,你先放下積木,我們來做個比賽。你去房間拿爸爸的衣服,我來拿你的衣服,看我們誰拿得快。如果你拿得快,媽媽就陪你一起堆積木;如果媽媽拿得快,你就陪媽媽一起洗衣服,好不好?”
孩子覺得這個方法很新鮮,以前媽媽從沒這樣過。
“好??!那肯定是我拿得快!”孩子主動從一堆積木旁跑過來,要與媽媽比賽拿衣服。開始,媽媽故意比孩子慢,然后就邊洗衣服邊陪他玩積木;然后兩個人再進行比賽,媽媽又故意比孩子快,孩子也聽話地與媽媽一起洗衣服。結(jié)果一上午,媽媽雖然沒洗幾件衣服,可孩子卻表現(xiàn)不錯,媽媽覺得這樣也值得。以后,只要孩子一頂嘴,不聽話,或無理取鬧,媽媽就會想辦法讓他和自己一起做事,并且還經(jīng)常鼓勵孩子,孩子也變得“合作”多了。
一說起孩子頂嘴,大概沒有幾個父母不唉聲嘆氣的。這些孩子總是說一些與父母的意見或愿望相悖的話,而且大多比較情緒化,不是噎得爸爸媽媽說不出話來,就是惹爸爸媽媽生氣,結(jié)果常常是搞得一家人都不痛快,弄不好,孩子還會挨打。
其實,孩子從小過于聽話并不一定就是好事。過于聽話的孩子常有兩種情況:一是父母過于專制,喜歡用命令壓制孩子,不許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另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常常過于依賴、順從、壓抑,沒有自己的主見或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的孩子一般會比較懦弱、退縮、自卑,做事也缺乏創(chuàng)造性。所以你的孩子愛頂嘴,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做父母的只要善于引導,孩子也不會無理取鬧的,而且這樣還能培養(yǎng)孩子活躍的思維及創(chuàng)造性。
小調(diào)查:
當孩子頂嘴時,您會怎么做?
A.非常生氣,和孩子強調(diào)要聽家長的話,家長說什么,孩子就該乖乖去做。
孩子從三、四起,自我意識大大增強,獨立的欲望也有所提升,不想在父母地壓制下生活,也不再簡單地滿足于追隨大人。也就是在此時,父母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不像是小時候的乖寶寶了,他們不聽指揮、自行其事,經(jīng)常與父母頂嘴、反著來,讓人頭疼不已。其實,父母應該想到,孩子頂嘴是自己沒有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心,沒有找到好的辦法去教育孩子,不能把問題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建議您不要采用太生硬的方法阻止孩子頂嘴,不妨更耐心些,先對孩子表明,自己完全理解他的想法,但是他這么想是不對的,應該怎么樣。不著急、委婉一點效果會更好。
B.好好和孩子講道理,慢慢說服他,使他做家長希望他做的事。
您是很有耐心的家長,點個贊。孩子頂嘴時不能一味反駁,可以先聽聽他的話有沒有道理,如果孩子說的對,要接受孩子的建議。這會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以及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除了耐心講道理外,您也可以像文章中的媽媽那樣,用巧妙的方法鼓勵孩子和自己一起做事,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少了,做事更積極。
喜歡《寶寶偶爾患感冒未必是壞事》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蠶寶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日常兒童心理衛(wèi)生門診里,經(jīng)常會接診一些反復眨眼、吸鼻、歪嘴、點頭、搖頭、聳肩、喉部發(fā)出咳嗽、清嗓子或罵臟話等癥狀的“小病員”。這些孩子大多病期持續(xù)多年,有的是因為已明顯影響學習和生活,才不得已走進醫(yī)院...
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懂事了,不再是個小寶寶了,所以孩子們應該很明白自己說的話是事實還是謊言。 其實不然!事實上,說謊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F(xiàn)象...
我們的應試,較之英美是小巫見大巫 我總是在想我們教育的根本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從前兒子在國內(nèi)讀書時,我會簡單地將其歸結(jié)為應試教育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墒莾鹤釉谟辏又绹髮W的申請過程,我最深的感受...
從事幼教工作幾年來,今年頭一次帶小班。大半學期下來,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性是那么強,比如脫衣服、扣鈕扣等小事也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尤其是每天上、下午放學前一段時間,衣帽屋里就像趕集一樣。...
中國人一直崇尚“好孩子”。在中國人眼中,好孩子的標準無非是“成績好”、“乖”、“聽話”,孩子不必有太多自己的主意,聽家長的話就行了;相反,調(diào)皮搗蛋,凡事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的孩子,卻不一定能受到老師和家...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