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關于親子關系:陪伴是最重要的

發(fā)布時間:2021-07-24

幼兒園的游戲的重要性。

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家庭與學校合作,可以實現(xiàn)教育的質量最大化!教師有樹立正確的家長觀,有時候成績并不意味著一切,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是家長與教師的目標之一!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關于親子關系:陪伴是最重要的”,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關于親子關系:陪伴是最重要的

剛剛看過電影《我爸比我小四歲》,講的是一個父親為了讓處于叛逆的女兒與他更親近一些,假裝車禍后失憶,智力跌至五歲(所以比九歲的女兒還要小四歲),由女兒陪著他流落街頭、到建筑工地打工。經此災難,女兒當然成長了也懂事了,與爸爸的心也貼近了。待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這是父親一手設計出來的游戲。

雖有劇透之嫌,卻不得說,這個構思值得一提,它指出這場陪伴的性質:這不是一場被動的、被逼的陪伴,而是一個父親的思考和主動選擇。表面看來,是孩子在陪父親,事實上,是父親陪孩子。

父親是一個事業(yè)有成的工作狂,在電影中,女兒對父親進行控訴,說他的工作是個殺人的工作,因為他沒有時間照顧家里,母親為了給他送文件遇到車禍去世,之后,孤獨又怨恨的女兒只能做各種叛逆的事來引起父親注意。

但是身為一個父親,為什么要等到女兒都出現(xiàn)問題了,才費盡心思,絞盡腦汁,吃盡苦頭來上演一出關于陪伴的大戲呢?他之前到底干嘛去了?不是這個父親奇葩,其實這樣的父親比比皆是,所以“爸爸去哪兒”才成為那么熱門的節(jié)目,光是這個節(jié)目名都讓人心有戚戚焉。而這也不僅僅是中國社會的問題,更不僅僅是都市成功人士的家庭現(xiàn)狀。在一部叫《單車少年》的美國電影中,也寫了一個成長中的少年苦苦索求父親陪伴而不得的故事。片中的父親,與妻子離異,生活困苦,四處打工,無奈中還賣掉了兒子的單車。兒子從收養(yǎng)院逃出來,千辛萬苦地找到了他,他竟然說:“你以后不要再來找我了?!眱鹤訂枺骸盀槭裁??”他說:“因為我很困難,我管不了你。”

看電影的時候,我曾與同伴討論,孩子為什么那么眷戀父親呢,即使這個父親一向不關心自己?也許,渴望父母的陪伴是由生物本能,何況對于并沒有在世界上建立強大的的關系功能的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核心人際關系的全部,與父母的關系是他們在世界上一切親密關系的預習,所以他們本能地需要抓緊這種關系。同理,如果在孩子的幼年,一個父親執(zhí)意要疏離孩子,切割孩子的依戀,那么他造成的傷害,可能是他遠無法預計的。

片中的父親(即白凱南飾的陳總)看到后果是女兒的叛逆,其實,這個父親是幸運的,因為他的孩子尚在童年,要修復仍有機會,并沒有造成不可逆的創(chuàng)傷。我有過一個朋友小M,美麗聰明,善良有趣,但在戀愛問題上,表現(xiàn)出令人詫異的癖好。她的每一任男友都很忙碌又很冷漠,表面看,他們的冷漠是以忙碌為由,但深入的相處就覺得,忙于工作只是一種借口,這種鐵板一樣的冷漠是一種冷暴力,會讓身邊人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但是,即使受傷分手,小M再尋找的,仍是一個這類型的男人。

作為朋友一開始我不明白小M為什么這么喜歡自找苦吃,這不就是一種斯德哥爾摩癥狀么?人家說吃一塹長一智,她倒好,每次都在同一個問題上摔跤。后來有機會聽了小M說及她的父親,原來,她的父親與她的歷任男友,都是同一類人。

她父親聰明,帥氣,事業(yè)有成。小時候,她每天晚上睡著了父親還沒有回家,因為事業(yè)如日中天,自然疏于家庭。但后來父親的生意破產了,本以為會回歸家庭,但他又迷上賭博,更加徹夜不歸。對于小M母女來說,這個男人就像一個惡夢。但是,在內心的深處,小M一直羨慕那些可以在父親跟前撒嬌賣萌的小朋友,她似乎是恨父親的,內心卻有無法擺脫的戀父情節(jié),甚至于投射到男朋友身上——她只被這一類男人所吸引。

一個父親的影響何等之大,我們在小M身上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但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父親的缺失,不僅對于自己自己是一種遺憾,對于父親本人來說,也是一種遺憾。

以影片中白凱南所飾的老陳來說,錯過對孩子的陪伴,他確實得到了很多,比如事業(yè),比如財富。但是,人生的成就感,其實是多種多樣的。事業(yè)和財富確實可以帶來成就感,孩子的成長,也可以帶來成就感。

我自己的體驗確實如此。生孩子之前,全吃喝玩樂去了,生孩子之后,同時面臨著事業(yè)和養(yǎng)育孩子的雙重壓力,我不是全能的人,孰取孰舍,頗費思量。

出于沒辦法,也出于本能,我只能將陪伴孩子放在首位。這種本能如果加以思考,無非是因為,孩子是一個人,而工作不是。還有什么能比一個生命的成長、一個靈魂的豐富和發(fā)展、兩個人的交流和共同進步——更重要呢?我想象不出有什么比這更重要的事。我們多數(shù)人都看重戀愛,看重成人之間的相互交融,因為那樣的交融,會馬上得到回報——成人懂得表達,他會很快地回應你,給你快樂。但我們總是輕視與孩子的交融,因為孩子的回報,往往是滯后的,是不直接的。

但是,這回報肯定有的。這回報不僅是收獲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而是,在對一個人的陪伴中,你感到人生溫暖的底座。我自己,也是在對孩子的陪伴中修復自己的很多問題的,這種陪伴,表面看來是一個大人在付出,實際上,也是對人性的審視,對自己的反省,也是一種修煉。所以,即使它不能創(chuàng)造財富,不能推動GPD,不能增加點擊率,但是,對一個人的深切了解和深入交融,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也最能讓我覺得,這樣活著是充實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夫妻與親子關系哪個重要?


你的最愛是丈夫還是孩子?

親子重要還是夫妻重要?

圣經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lián)合, 二人成為一體。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yǎng)大,不是為了自己分享這一結果,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推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則勢必會找一個伴侶,也會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長大后,他也會向父母學習,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寬廣的世界。

愛,就在這樣的循環(huán)中不斷地傳遞,從我們的原生家庭傳遞到我們的新生家庭。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

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從父母傳給孩子,再由孩子向下傳遞。不過,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應是親子關系,而是夫妻關系。夫妻關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系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fā)言權,那么這個家庭就會穩(wěn)如磐石。

相反,如果親子關系(包括公婆與丈夫、丈夫與孩子、妻子與孩子)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就會產生最常見的兩個問題:

1.糟糕的婆媳關系;

2.嚴重的戀子情結。

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其實,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個糟糕的婆媳關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斷,在婆婆以前的那個"新家庭"中,也曾有一個糟糕的婆媳關系。而那個糟糕的婆媳關系,讓婆婆與其兒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系。對這個婆婆而言,兒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親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當兒子要分離,去找一個愛人,并建立一個自己的新家庭時,作為婆婆,她會是多么難過。她會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會有意無意地阻止兒子與媳婦建立最密切的關系。

而兒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親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對于母親而言,他比爸爸還要重要。以前,他為此而自得,現(xiàn)在,他要"回報"母親。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親而與妻子建立最親密的關系。

這是很多婆媳關系難以相處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兒子,那么兒子的分離,就不是那么難受。相反,她會欣喜地看到,兒子找到了他最愛的人,他可以擁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這時,這個婆婆會祝福媳婦,祝福媳婦和兒子即將走上她和丈夫曾經走過的幸福之路。

溫馨提醒:

不健康的家庭關系模式

模式1.煩丈夫,愛兒子

模式2."沒"丈夫,愛兒子

模式3.太愚孝,輕妻子

——勢必要分離的,不是最愛

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tǒng),必須將夫妻關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但是,不管你多么敬愛父母,你終究要離開他們,去過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愛兒女,他們也終究要離開你,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個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并且,為了父母的健康,我們不要太戀父母的某一方,認為自己與他(她)的關系勝于他們的關系。為了兒女的健康,我們也不要太戀他們,認為自己愛他們勝于愛配偶。因為,最愛的我們都必然是最難割舍。所以,勢必要割舍的,不要讓它成為最愛。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要把最多的資源留給配偶。相反,當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時,我們必須要把更多的資源給他們。但是,我們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們一生的伴侶,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如果是兒子,就要對自己說,爸爸才是媽媽最愛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兒,就要對自己說,媽媽才是爸爸最愛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親,就要對女兒說,我愛你,但媽媽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親,就要對兒子說,我愛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親子關系比教育更重要


很多時候,孩子長大后出現(xiàn)的問題,多半來自童年,某一件事,某一句話,某一個人,在孩子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從而使其性格和人生發(fā)生重大轉變。這其中,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最為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則孩子最重要的啟蒙導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和思想,也在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塑造著孩子的未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但是第一個老師并不代表就是最好的老師。正如文中所說,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的修為,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效果和質量。當你聽到”控制是最壞的教育“、“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類似話語的時候,當你看到本文的時候,你是否會反思?又是否會有所改變呢?

父母是孩子問題的根源

“我們自己想象孩子應該是什么樣,然后再想象出對付孩子的辦法?!边@是非??膳碌挠齼河^。那么,什么是正確的育兒觀呢?

我想說的是:親子關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么決定性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系會內化到孩子的心里成為內在的關系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系模式就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母嬰依戀關系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關系模式,與我們今天的事業(yè),婚戀,親子關系,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這么說好像人生是決定論,實際上親子關系決定的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孩子需要被看見和傾聽

我們先說說孩子的“存在感”。存在必須在關系中才能產生。如果嬰兒對媽媽笑,媽媽沒有反應,嬰兒就會不知所措。他會想,“我存在嗎,媽媽存在嗎,這個世界怎么了?”如果嬰兒的各種反應得不到媽媽的回應,那嬰兒會活在一個感覺里,就是整個世界都是支離破碎的。

那么,通常的回應有哪幾種,并分別有哪些后果呢?

第一個就是重復對方話語中跟情感有關的詞。

比如說寶寶跟你說,“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那媽媽可以回應說“媽媽看到了,真可愛!”

這就是重復他說的話。重復對方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彼此都會很幸福。

第二種是無關反應。

比如一個小孩子說,“媽媽,我剛才看見了一只狗,好可愛的!”有的媽媽會說:“你作業(yè)寫了沒?”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媽媽的溝通中,經常得到無關反應,那么,長大后,他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于是變得冷漠。當然,他也可能會非常聰明,在自閉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時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覺得跟別人聊天是很無聊的事情。

第三種是情感逆轉。

“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報紙上剛報導一個人因為狂犬病死了?!钡鹊阮愃七@種反情感的話,你們會感覺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擰回去。

當我們成年之后,我們不會記得這個憤怒的,但這個憤怒一直藏在心理,后來就會通過情感逆轉表達出來。

第四種,就是不想回應。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做過一些惡夢,比如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險,就會呼喊“媽媽”,但是媽媽沒有回應。這讓孩子會感覺“要死了,媽都不會來救我”。

如果你想暫時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應孩子,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想跟媽媽互動,你的要求很好,但由于媽媽自己的原因,媽媽想自己待一會,這不是你的錯。半個小時后媽媽再陪伴你好嗎?”

控制是最壞的教育

下面,我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些兒童的行為習慣:

孩子吃手指,要不要制止?

首先,孩子為什么吃手指,有人研究發(fā)現(xiàn)胎兒在肚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吃手指了。嬰兒覺得把手舉起來,然后還可以放進嘴里,他會非常喜悅,就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是一項壯舉。

孩子在1歲之前,探索世界的工具就是嘴巴,他會把所有的東西放到嘴里去試探。

有的家長很緊張,其實孩子是非常非常小心的,處在全然覺知的狀態(tài)當中的,只要他們不被打擾,就不會有什么問題。我們只要保證周邊的環(huán)境安全衛(wèi)生,就盡量讓孩子們自由探索。

有的孩子就是比別的孩子行動得晚,那是因為你的孩子有獨特的特點,不要把他糾正成流水線產品,千篇一律,孩子所有的東西都是需要我們呵護的,而不是去改變。

別讓你的控制欲成為孩子的枷鎖

只有我們體驗過了,我們的智力才會發(fā)展。我爸爸對我很好的一點就是爸爸很少用結論嚇唬的方式教育我。我小時候跟他一起釘釘子,刨木頭,這些看似危險的動作成了我童年有趣的回憶。

孩子天然地處在覺知的狀態(tài)中,他不會有事沒事把自己弄傷了。比如小孩愛玩刀,我們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這種感覺。有過刀子體驗的孩子,外出時被繩子纏住,他才會尋找類似刀子的尖銳物品去割斷繩子,這就是智力發(fā)展。而只學習過刀子很危險這個結論的孩子,是沒有能力自救的。

如果我們只是學到了一些結論,我們的智力是沒有發(fā)展的,我們發(fā)展的是恐懼和制約。我見過很多小孩,長得很高,樓梯都不敢下。媽媽時刻處在焦慮當中,孩子覺得探索新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摸索新事物覺得危險,孩子從小學會了恐懼和制約。

控制就等于扼殺精神生命。你如果管他吃飯,他覺得吃飯就是痛苦,你如果要管他學習,他覺得學習就是痛苦。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是我的意志。

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就會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痛苦。

要不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

很多家長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當時我想的是法律說合同的主體是要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定合同。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行為人,怎么跟你定合同呢?怎么跟你定一個交換的條件去執(zhí)行?這是不合理條約。規(guī)則的意義就是維護雙方的感受。

有的媽媽問我,她的孩子都會刷牙了,還要她幫忙一起刷。我問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過程中,你們的感受是什么,她說都很開心啊,我說這有什么問題嗎?孩子如果學到遵守規(guī)矩等于難受,那他以后怎么自覺遵守這個規(guī)則呢?如果這個規(guī)則讓孩子很開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結果。規(guī)則就是這樣產生的,兩個人的感受都被照顧到,這個時候的規(guī)則就等于舒服,當沒有人監(jiān)管的時候,他還是會愿意遵守規(guī)則的。

孩子有了壞習慣怎么辦?

每一個乖孩子都很可怕,他們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規(guī)矩做事,他們認為自己是乖孩子,別人一定要愛他。當他們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沒人愛,乖的邏輯被沖擊到崩塌,就會發(fā)生很可怕的事情。

我有一個朋友,要離婚,他說我過去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我想做一件父母沒有安排的事情,那就是離婚,他其實不是沒有感情了,就是因為他被壓制的太久了。

任何控制都會遭遇反彈,不管是多么正確的控制。

每一個頑固壞習慣的背后,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吶喊。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壞習慣,你可以告訴他“寶貝,你不管怎么樣,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律,我沒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見?!?/p>

每個靈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個使命,這個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愛和自由,他自然就會體驗。

家長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愛?

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對他是最好的。我們有多少人是活在焦慮中,就是因為現(xiàn)實跟我們想象得不一樣。

為什么說要信任,因為大家看一下這個寓言,干旱時節(jié),小樹為自保把葉子蜷縮起來。園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質,及時補水;園丁B什么也不管,小樹熬到雨季也活下來了。園丁C學了很多知識,認為樹葉伸展是健康的正確的,所以不辭辛勞把葉子一片片掰開——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可以不懂得教育,我們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們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就是你永遠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對他來說是最好的。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我們對自己的覺察體驗有多深,就會有多謙卑??匆姾⒆拥那疤?,是看見自己。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親子關系對夫妻關系的重要性


經??吹揭恍┬睦韺W家、家庭心理醫(yī)生、公號號主,宣揚一個理論——夫妻關系應該在親子關系之上。

大意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是夫妻關系,只有夫妻關系良好,愛才能在家庭中流動,這樣的家庭才能培養(yǎng)出人格健全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最佳關系應該是等腰三角形,而如果等腰三角形成了斜三角形,家庭關系中的平衡就會被打破,給家庭成員帶來傷害。

這一點我認同,但是我做不到。

在我們的家庭關系里,已經不是說把親子關系放在夫妻關系之上了,如果沒有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可能早就沒有了。

有些東西說起來全是理,但與人的天性相悖。勤快時我會去搏斗一下,斗一斗發(fā)現(xiàn)人定輸天,果斷放棄。

我娃六歲了現(xiàn)在會認很多字,會用拼音給我寫信(很簡單但也挺有邏輯),英語講得呱呱叫,我每天一看到她我就眉開眼笑,一股慈祥的暖流由內而外洗滌我靈魂,整個人溫軟喜悅得像一朵大棉花糖??吹嚼瞎羞@效果嗎?不可能的我給你講,不嫌棄就不錯了。

我娃送給我的禮物,哪怕是一張不知所云的畫,我都欣喜若狂視若珍寶,我男人送我禮物我一向無動于衷,有時還內心咆哮,這特么是什么審美,我怎么嫁給了一個總是能買到最丑禮物的男人?到底是我瞎還是他瞎?

娃生病了我恨不得代她去疼,男人生病了我通常都是:“你別回來啊,你就在你媽那兒住啊,別傳染給我娃了?!?/p>

我男人跟我吵架時他不止一次說,踏馬的,要不是因為我娃,你以為我還會跟你過。

我的那一點點愧疚頓時煙消云散,生出一種英雄所想略同的盟友感。

有一次我說,我們這樣不行啊,我們必須表現(xiàn)出恩愛,要不然孩子還以為天下的夫妻都像咱這樣只會一天到晚抬杠呢。于是那天晚上我們說著話,我男人忽然親了我一下。我娃驚呆了,生氣地看著我說:“那是我爸爸!”

我倆笑到岔氣。那一點點虛情假意的甜蜜遠遠敵不過孩子吃醋的可愛勁兒。于是我們那幾天變得格外友好,我和我男人一提到這事就心花怒放,維持了好幾天都沒吵架??吹經],親子的力量太無窮,強大到可以將兩個看對方極不順眼的人又搓到一團去,這力量反正我是斗不過的。

夫妻關系高于親子關系的家庭有沒有呢。我在前幾年當記者的時候見過一對兒。男人再婚,帶著和前妻的兒子,找了一個比他年輕的現(xiàn)任,又生了個兒子。一家四口很窮,男人在外面做工,女人在農村家里帶繼子和自己的兒子。有一天因為一點小事兒,女人忽然對繼子大發(fā)雷霆,順手操起旁邊的剪刀扎繼子的背,戳出好幾個血窟窿。然后她還騎電瓶車送繼子去上學……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背上有血,趕緊送去縫針,并報了警。女人被拘留15天。

我通過熟人進拘留所見了那女人。其實我當時特別生氣但是我不能說“你怎么這么惡毒你不怕遭報應嗎”這種話,這不是記者說的話。我問她當時的情況,她說家里窮心情壓抑,孩子又不聽話,她當時在氣頭上,巴拉巴拉,然后說她對繼子挺好的,買衣服都是一個孩子一套,吃東西也絕對平均。

但是不管她怎么辯解,我還是覺得她完蛋了,她出來要被她老公打到半死吧。沒想到她告訴我,她老公還給她送餃子!怕她在拘留所吃得不好!

我馬上聯(lián)系到他老公,他真的講得出“哪有大人不打孩子的呢”這種話,他說等她拘留期滿了他就去接她,還是要好好跟她過日子。出事后他前妻把兒子接走了,感覺他長吁了一口氣。

我和另一個老記者坐車回城的路上我真的是被雷死了,噼里啪啦罵了一路。老記者說:“他有什么辦法呢?!?/p>

說來很可悲,這是我見過的唯一一例夫妻感情高于親子感情的家庭,而他們是被生活壓榨得不得不如此。因為娶妻成本太高(性的成本對這個男人來說也高),因為還有一個孩子,必須把日子過下去。所以他的選擇很明確:女人最重要。

官員、商人、學者、大咖,各行各業(yè)我都少許認識一點,也會聊私人話題,從來沒有、是的從來沒有聽過一句“我愛我老婆超過愛我孩子。”放在平行的位置已經很難得了,更多的回答是“沒有什么可比性,現(xiàn)在肯定是孩子更重要,可能孩子自立以后夫妻關系會回歸到第一位吧。”

我覺得這才是理性而自然的回答。孩子年幼的時候,必須親子關系第一位啊。所以現(xiàn)在去強調“夫妻關系重于親子關系”干嘛,就算知道是真理你能做到嗎,又不是我想健身我就去擼鐵、我想戒煙我就天天嚼口香糖這么簡單。感情的事情強求不得,偽裝吧,自己雞皮疙瘩掉一地,退讓吧,對方得寸進尺賊能嘚瑟,還不如倆人坦誠相見,大人爽快,孩子看著也覺得真實。

而且共同(注意是共同)把親子關系放到第一位很棒的。都說婚姻是愛情轉化為親情,是怎么轉化的呢,是過著過著就懶得過了但是忽然來了一個小天使,你每天跟伴侶說,哎呀今天娃學會了一個詞兒,哎呀你看娃這張相片簡直小明星,喲喲喲我的娃怎么這么能耐,伴侶在旁邊配合著大呼小叫,感情同步得天衣無縫,這樣才轉化過來的呀。你沒事兒到別人面前去顯擺娃試試,兩天就把別人煩死了。

共同把親子關系放到第一位,就相當于你們把夫妻跟孩子關系的那個銳角等腰三角形,變成了鈍角等腰三角形,家庭關系頓時穩(wěn)如泰山。

在婚姻越發(fā)朝不保夕的今天,我覺得兩口子能齊心協(xié)力愛自己的娃,已經可以打90分了。我要為我以前老覺得不完美的婚姻鼓一下掌。

關于建立親子關系的分享


“6歲皓皓主持寒假讀經典活動:”一起跟讀,每天一個腳步,每周一個臺階。讓我們五年之內輕松讀完全套經典。

讓讀經成為一種樂趣,成為一種快樂,成為一種習慣,成為成長的階梯。

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你將是我們的主角。我們?yōu)槟阋黄鸷炔?,我們因你一起鼓掌,我們?yōu)槟阋黄鸸恼?,我們因你參與而感到自豪。

您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乘著經典的翅膀走進古圣先賢學習圣人智慧,讓我們共同擁有幸福智慧的人生。

下面我為大家宣讀今天參加yy頻道的經典寶貝,經典誦讀的名單,他們是遼城軒宇寶貝成語接龍、山東林峰寶貝易經。吉林炳生寶貝論語,廣東瑩瑩寶貝孝經、武漢逸軒寶貝三字經,山東田旭朱子治家格言,洛陽晶晶寶貝孝經,宣讀完畢。

下面有請遼城軒宇寶貝成語接龍,用熱烈的掌聲、美麗的鮮花邀請他上麥,遼城軒宇寶貝,聽不到你的聲音嗎?你在嗎?遼城軒宇寶貝,你在嗎?

大家能聽到軒宇寶貝在讀經嗎?我這邊聽不到,能是吧!他們能聽到、對啊,這邊沒聽到??!

好了,好了,大家好,剛剛那個是錄音是那個皓皓寶貝在主持的,過程中有一些小朋友沒有上麥,好大家能聽到嗎?是他第一次主持的錄音哦,我需要管理員把我們大教室的實心圈邀請進來。

這一節(jié)課程非常的重要,我們的管理員我們的四一老師,我們的那個指導老師把講課的老師不要亂調動,就是那些實心圈家長,已經請經典的把他們調進來,他們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外面還有200人呢!啊,好,我們現(xiàn)在開始?。?/p>

尊敬的小己老師早上好!

各位親愛的家人們大家早上好!

這個家人那這一回是真正的請經典的,所有的家人們,在實心圈大家看到嗎?啊,這個實心圈群的這個群。大家都在嗎?牛郎老師實心圈用戶群,首先大家呢,全部要加進來。 牛郎老師實心圈群首先大家要都加進來,我們今天要講主題課程。以后每個周一都會講這個主題課程,每個星期的主題可能不一樣,大家多關注群里的信息。

今天我們講的主題是如何建立親子關系

先說說我自己吧!在沒有學習經典以前,我是不太會處理這種親子關系的。我沒有來這個平臺學習以前,我也學習傳統(tǒng)文化,但是學得比較僵硬,對孩子總是有很多要求,而且認為他沒有按照我說的那樣去做,我就會去糾正。然后我們關系就搞得很惡劣,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是變成了一種命令吧,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個階段,在他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是不懂的,我認為我說的是對的,他們就應該聽 ,他們沒有聽,我就很難受。

后來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我的這種愛,變成了一種傷害,因為我不懂得愛,也不會愛,因為不懂得愛,不會愛,那孩子就很難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他就害怕你,拒絕你,那你說什么,他怎么可能聽你的呢?他都不接納你,我以前就是這樣,以前也打過孩子,后來慢慢地,我找到了是自己的原因。

后來我慢慢的明白了:當孩子在我們父母的身上,他感受到的是滿滿的幸福感,滿滿的愛,當他的內心有美好的感覺的時候,就能激發(fā)他自己成為人生的那個志愿軍,他自己就是太陽了你就激發(fā)他,他自己就有這種積極上進的這種心態(tài)了。

因為這個是世界是完整的,陰陽和合的,沒有完全的黑,也沒有完全的白,我們自己也不是完美的人,千萬千萬不要要求孩子,當我們有所求的時候,那就變成了交易,所以孩子的世界是感性的。他這會不高興,下一秒他又好了,想一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很感性啊,這一會很有正能量,下一會,遇到什么事情,我們又該難過了吧,自己也該哭鼻子了吧。這就是人性啊,不要說孩子,我們自己也是感性的,我們自己也是在用情緒,用自己的感性在教育孩子,那是很可怕的,那么你學會了用這個感性,其實有時候也是件好事。比如說你順著孩子的思維去說話,孩子的世界很感性,他們其實任何時候都是憑著一種感覺去做事的,對吧?他們都是跟著感覺走的,你想跟他有這種良好的親子關系,你得知道他內心想要什么,渴望什么,拒絕什么?

你得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對于忙碌的父母來說,太難了,停不下來耐心地傾聽,很多的父母,也沒有學習經典,或者說沒有落實圣賢教育,那他們就按照自己的人生經驗,按照自己的習氣,來對孩子做決定。其實也是很可怕的,我們任何時候都是助緣,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的發(fā)展需要有獨立的思想。如果你什么都給他安排好 了,那么他以后的人生將成為一個永遠都沒有主見的人生,那也是很可怕的,很多的道理孩子是聽不進去的。什么時候他能聽得進去你給予他的正知正見,給予他的引領呢,就是停下腳步,走進他的內心,走進他的世界, 學會去傾聽,去覺察,去觀察他害怕什么,他渴望什么,他需要什么。他喜歡的正確的,我們加以鼓勵。對吧?當他的內心啊感覺到特別信任你、依賴你的時候,你說什么他都接納的。孩子是憑著心靈的那個感覺去接納我們的,大家說是這樣嗎?

其實你發(fā)現(xiàn)每次你耐心好好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從來不拒絕你,對吧?不管再大的事,只要你不發(fā)脾氣,只要你好好說,只要你用愛他的角度去說話,他基本上不會拒絕你,他比你還懂道理呢,對吧?是我們自己太浮躁了。

他感覺心里很舒服、很信任、很安全,他愿意把自己完完整整的交給你,你才能幫他。我們大人也是這樣的,當你認為這個人不可靠不安全,你會接納他嗎?你愿意把你自己交給他嗎?你也不愿意,對不對?當你認為你心里面覺得很信任很安全,你才愿意那樣去把自己交給對方呀!

所以有時候孩子呢,他表達的情緒也好,他只是在告訴媽媽。我現(xiàn)在有這個需要,或者說我遇到困難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辦,我想得到幫助,我想要解決問題,我并不是要鬧,你為什么不懂我的心呢?這是瀅瀅皓皓經常講的話,我又不是那個意思,為什么你就不懂呢?我被這些話無數(shù)次的把我自己都給融化了。

我問問我自己難道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遇到迷茫的時候,我也需要有這么一個人。我只是需要幫助,我只是需要聆聽,我只是需要愛,我不想要批判,我不想要聽道理,我知道去接納。對吧,然后一點點的讓他情緒釋放出來,這個時候你才能幫助他。

所以更多的時候孩子是需要被接納的,而很多的人啦,他不懂得去把握孩子這個興趣點,孩子喜歡的,你認為非常棒的,我們就天天鼓勵。他找到那個興趣點,他就沒有那么多時間煩惱了,孩子跟我們是一樣的。他喜歡的你又認為不能做,你可以先讓他做,再讓他回頭。對吧!給他制造一點點,讓他覺得這個事做了之后,不能再做了。

比如說像這段時間,寒假天天看電視,放寒假這一個多月,瀅瀅皓皓沒有一天不看電視,而且每天都在看。因為爺爺奶奶在看,所以每天都在看。那原來我們就不是這個樣子,因為原來可能就沒有看電視,后來慢慢的,他們也知道,他說唉呀,這個電視看得心好亂啊,我說你是不是看上癮了?看個夠!其實看久了也不想看了,當你什么都不說的時候,其實他能看24小時嗎?其實他自己也膩了,哦膩了,沒意思,不好看。

真的,反正這段時間我估計他們也是看得頭暈啊。你一直不說,他一個早上坐到那里四個小時,然后再回到房間的時候,問他累不累?其實很累的。然后我就跟他講,其實啊如果你對這個電視上癮啊,將來你的人生是可怕的。你一輩子啊你對這個讀經典對學習上癮,或者你找到一個比較好的興趣點來上癮。比如說你練書法,你這個可以上癮,你可以當成一種興趣。比如說你畫畫,你可以上癮,很喜歡,這些方面你可以在這方面找到那個跟電視同樣的感覺,你可以上癮。

如果你對這個電視上癮啊,反正媽媽是幫不了你了。反正呢我是不敢對電視上癮的,如果你對這些上癮,你自己第一,視力也會越來越差,這個人生啊是會走彎路的。當然啦,也不是一點都不能看,看半個小時那你再關掉,你除非你有這個控制能力,如果沒有那你就不看了,事實上孩子沒有控制能力,他需要父母的監(jiān)督,為什么?我們自己都沒有控制能力,他能有控制能力嗎?沒有。現(xiàn)在有電視,看電視不就那么回事嗎?他們已經體驗過了,就那回事。

這個寒假手機也玩了,游戲也玩完了,體驗過了吧,該收心啦,好好學習啦。這些東西呢,經歷過了也未必是壞事,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用一種思想去看待一件事情,后來他手機也玩了,昨天晚上說媽媽,我把那些游戲都卸掉了,卸載了,不玩了。其實也就那么回事嘛,手機游戲玩膩了,玩夠了,或者說反正就知道玩游戲,也嘗試過了,電視也已經嘗試過,那樣的看電視了。他其實已經知道是什么感覺了。那么這時候你再幫助他去收回來,不那么的難的。

當他愿意說,你愿意聽,這個親子關系才能建立好。一個人愿意說,另外一個人愿意聽,陰陽合和,你才能真正把他教好。所以他喜歡的事情,我們要給予幫助,然后去挖掘他,認可他,讓它變成一種愛好。

找到了人生的目標,他的精力投進去了,他有興趣點了,他其實很有目標,他就不會胡思亂想。他也不會說,很迷茫,其實孩子也是迷茫的。無聊啊,要不找朋友玩,總得找點事情做吧。對不對???其實興趣也是孩子很好的老師,大家說是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我們就是助力助緣。

孩子喜歡的事情,在我們的把控下,他喜歡的事情挺好,那就變成了我們關注的那個點,你才能跟他同頻。他喜歡電視游戲,那我們肯定不能去幫助他們喜歡啊。你不能幫助他喜歡,你一下子就把電視關了,然后我就跟他說不能看電視,他也沒嘗試過怎樣去看電視,他也不知道看電視給他帶來怎樣的傷害,對吧,所以呢,你讓他去體驗體驗,然后跟他交流,你就能同頻。

那一天了,我就和瀅瀅他們倆交流,我說你們怎么那么喜歡看電視?。克f電視里面很好玩啊,講這個故事那個故事啊。然后她說電視里面也能學東西的,“媽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有個老太太呀,他很老啦,然后能跟他的兒子要錢,他兒子把他趕出去了,那個老太太好可憐??!就拿個碗,出去外面做乞丐去了。”他說“我看了就很難過,”我說“那你覺得你有什么感受呢?”他就講,我們不能做那樣的人。那么他看動畫片又是另外一回事,他看一些,比如說比較勵志的故事,一些比較好的片子,像昨天他爸爸,就帶她去看電影去了,就是說選擇什么樣的頻道也是很重要的。

孩子呢,不是不能看電視的,看什么頻道,看什么片子 父母可以選擇??匆恍┑掠墓适?,選擇一些比較好的電視劇,也是能看的。周末陪他一起看一看,看部電影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也不能給他作為一個天天的這樣一種興趣。但是你也不能就把電視,反正你一看電視就有罪了,那不是都走極端嗎?

所以呢,那什么樣的興趣,能夠成為你們倆同頻的這個點。那你就看他的愛好。比如瀅瀅皓皓他們寫字,畫畫,這些是他們的興趣。他們一回來,你一抓到你們家孩子那個興趣點的時候,你就往那方面去發(fā)展,他就會很幸福,他就有動力。

你說你當然了啊,你就給她說百科全書的書呢的,我們買了一些課外書,你看百科全書。然后呢,書里面有什么,書里面也有故事,也可以學東西,而且你能夠在這些書里面找到你,心靈的那個世界,過一段時間她就好好讀經。經典里面也是很美妙的,然后呢,我們每天讀經很享受,當然他可能也做不到,那你就給他灌輸嗎?慢慢地一點點的來,我們都三四十歲才開始讀經。他都那么小了,不管怎么樣都已經比我們強,你說對嗎?無論如何他已經比我們優(yōu)秀的多了。

那我就把他們引導了,讀經典多么好,然后我們每天找一本書陪著孩子閱讀。慢慢的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他又要讀經半個小時,他又要看書半個小時,他又要練書法,她又要畫畫,他哪有時間無聊啊,這是成為他心靈的一種愛好。不是說要去排名啊,寫了書法就去比賽呀,拿名次,然后就要怎么樣呀!不是壓力是幸福,是一種精神的需要,我們有我們精神的需要,孩子有孩子的需要。這樣你就可以跟他同頻了。你不跟他同頻,他肯定不會喜歡你,他不喜歡你,你就帶不好他呀。

很多父母愛孩子的方式,要不就是溺愛,他想做什么,你就滿足他,做什么都對。無條件,無原則,最后這個孩子,忘恩負義,忘記感恩,也不孝順父母,很可怕。也沒有接受圣賢的教育,只知道愛,只知道滿足。孩子忘記了要自己去走自己的人生,最后變成了啃老族,很可怕,這是典型的。

還有一些父母怎樣?打罵。我學了傳統(tǒng)文化,他說這句話不對,對父母不敬,然后打、罵、壓。他不會接納的,你要等到他平靜,他和你的關系比較好,開心的時候,我們再去交流,慢慢的自己還是要去做。有的父母說讀經啦,他讀的沒有想象的那么好,你就開始罵,這就是走極端了。或者是你學習了以后,你有比較高的要求,孩子受不了,這個時候反而孩子跟著你學習,他更痛苦了。你不學習,可能原來你沒有意識他可能還活得比較快樂。你一學習了吧,你所有的東西你自己不做,建立在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做,這個時候,孩子是很痛苦的。

你把你知道的,希望孩子做到,請問你,你自己做到了嗎?我問我自己,我也沒有做到。我接納孩子做不到,因為我自己也沒有做到。我也沒做好,所以我看著孩子的問題,我就知道我的問題在哪里,我要成長的點在哪里,修正了自己,孩子也就好了。對吧!

所以說打罵走極端,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的,不顧孩子心靈的需要,這種生活在父母的強迫下,他的內心是壓抑的,是迷茫的,是痛苦的,他的生活是沒有動力的,是個機器人。一輩子的生活沒有了生機。

對 萬物的改變,從我做起,因為父母沒有學習如何愛。要么生硬要么溺愛,那這就需要智慧了。每個家里的孩子不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激發(fā)他找到人生興趣的那個點。每個階段不一樣的,比如說我記得以前瀅瀅她們兩三歲的時候,他們興趣的那個點可能就是玩?zhèn)€積木呀,玩?zhèn)€小玩具,那個時候他們興趣的那個點就是那個點,聽聽故事啊,有什么好玩的玩具,或者媽媽帶他們出去玩,他們就覺得很好,因為有陪伴有安全感。到了三四歲,上幼兒園,他們興趣的點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已經接觸同學了,他就需要有伴了,要交流。對吧!

所以咱們要正常的上學,不主張上體制外的學校,正常上學和平常人一樣,不要說你看我一學習就把孩子弄私塾去,反正我是不這么干的!因為孩子需要正常的交往?;蛘呶覍W習了之后,我孩子不上學了就在家里面,也不是這樣的!他需要有交往,需要有同齡人的陪伴,所以3歲以上就可以上幼兒園了。皓皓是兩歲多就上幼兒園了!有些人說:要五六歲才去,太小了。其實不是的,他只是需要同齡人的陪伴!在家里你給不到他需要的東西。大家認可嗎?

現(xiàn)在瀅瀅皓皓是很典型的:兩姐弟還需要找朋友!有些人說:有媽媽陪著你不好嗎?為什么還需要找朋友?他就是需要朋友,因為那個朋友、那個同學,三天兩頭他就要找同學玩,因為那個同學跟他一樣,同頻。他倆能玩到一起去,他認為跟他在一起時最幸福最快樂的事情!最近我們有時出去吃飯或干其他事情,皓皓就會說:能不能把多多也給帶上?寒假的時候,他們經常去找多多玩,多多是圓圓老師家的兒子。說:帶上他比較好玩,我們三個人下棋比較好玩。他們就知道找樂!

所以孩子需要什么?他真的需要伴!所以你如果不讓孩子上學,他是很孤獨的。我們只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我們自己回憶一下:我們自己有工作、有我們的朋友圈、我們有我們的愛好,孩子也沒有變成我們的全部呀。是不是這樣!

所以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接納每一個人,沒有任何的對抗,人總有無數(shù)個道理,種種的理由,這些都能對人講,但是規(guī)律、因果、災難、疾病不講理。所以人應該改變自己,應該修行自己,而不是找理由!你看到孩子就能看到我們自己!

什么樣的人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呢?那肯定是要具備這種品德、具備這種素養(yǎng),真正的走修行這條路!我們父母在家庭的教育是正面教育、正面的鼓勵,那我們就會把孩子帶向正確的道路,走向光明大道。讓我們生命成長!正面的是營養(yǎng),反面的就是給孩子帶來苦難!而這個孩子的命運真的是掌握在你手里!你的情緒,你的情商決定了你孩子的命運!所以在你有情緒的時候,一定不要去處理任何的問題!更不要去處理孩子的問題,處理之后絕對沒有什么好結果!這一點,我吃了不少虧!反正打也打過、罵也罵過、脾氣也發(fā)過,你們干的事情我都干完了,經歷過了!現(xiàn)在我是走回頭路了,我再也不那么干了!

孩子這一塊,這幾年學習下來基本上摸透了這個規(guī)律。情緒真的是魔鬼,或者說沒有一個孩子是被你打罵糾正過來的!這一招一點都不管用。因為我們的父母曾經也許就是這么對我們的!孩子內心真正接納你的時候他就改變過來了!所以我們只有自己每天的聽課、學習,才能讓我們的后代一代比一代強!所以我們要給孩子正確的愛,不要溺愛又不要太強硬,走中庸之道。

要給孩子傳遞一種信息,我記得前幾天晚上準備睡覺時,我說:好渴。皓皓去幫我倒水。結果那個水很燙,結果把整個床都弄濕了,他很緊張說:怎么辦?怎么辦?我說:不要著急,事事是好事!皓皓說:難道杯子打爛了也是好事?難道這水撒在了被子上也是好事?奇怪!我說:沒事,事事是好事!幸好我當時比較平靜,如果我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你看看我不揍他才怪。

說實話啊,如果我情緒不好,我絕對先給劈兩下。自己慢慢的學習,慢慢的知道發(fā)脾氣沒啥意思?!鞍?,沒事兒,沒事兒啊,事事是好事,我來換個床單,別著急啊,沒關系”。然后我們又很快樂的換了個床單。這個時候其實你就教會他,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學會了你這種處理問題的這種態(tài)度,你要的是他學習這個。要不然他有事你就罵,你就發(fā)脾氣,那他遇到事情他也就跟你一樣。

然后昨天我們吃飯,我打爛了一個碗,昨天我們家打爛了一個杯子打爛了一個碗。然后我說“沒事兒,碎碎平安”。然后你趕緊穿鞋掃干凈就行了,歲歲平安,以后咱們那個小心點,謹慎一點啊,不要緊的,生活啊就是會有點點滴滴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這些點點的事情,點點滴滴的事情就煩惱啊,這樣的煩惱就沒完沒了。就把這些生活的小事你處理過掉,你就沒有那么多煩惱,這孩子也是看在眼里的。

父母是家庭生命的依靠,人沒有依靠還能發(fā)展嗎?父母是我們家庭生命的依靠,社會呢,是我們生活的發(fā)展。如果人沒有依靠,那沒有發(fā)展,沒有依靠,想發(fā)展那就是空中樓閣,空中樓閣,住不了人吶。所以我們不要住在空中樓閣,真的不安全。

我們的生命需要什么呢,人啊,孝順第一,不管怎么樣,千條道理,保家第一,家庭永遠是第一的,任何時候永遠排在事業(yè)的第一位。應該是家庭第一,事業(yè)第二。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這樣去做,這個社會就會越來越和諧。

你想家庭亂糟糟,你能有好心情工作嗎?你能為這個國家服務嗎?你能為這個社會服務嗎?不能啊。你根本就沒心情,什么都看不進去了,你說孩子天天給你找麻煩,夫君天天吵架,婆媳天天吵架,你覺得你有心情做什么?說實話什么心情也沒有。

昨天我就很感慨,我就跟我夫君說,我說,哎呀,其實我特別感恩他,我這么多年來,我能夠在這里面這么安心的推廣,你看從早上講到現(xiàn)在。然后呢,能夠每天這么幸福的把這些精力投入到推廣當中來,是我夫君給了我很大的動力,他幫助了我,因為如果沒有的話,如果他在那里找麻煩,你看你整天就做這個,那我也做不了,大家認同嗎?因為這種關系你已經處理好了,他理解你了,他懂你了,你怎么做都可以。如果天天給我找麻煩,你看你天天就推廣經典,天天就忙,天天就講課,早上起來都沒跟我說句話?那我還能講課嗎,我六點半講課的時候,他們上學的時候,我是說不到話的。

我講課這幾年來都是這樣,每次那個時候他們都是自己那樣子走了。之前也是這樣啊,我起來的時候他睡覺,我講課的時候,我跟他們是講不了話的。一直是這樣啊,然后他就知道,理解你啦,你這是在幫助別人對吧,那就沒有意見。

這個關系要處理好了,你才能踏踏實實地去做工作,踏踏實實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孩子要教好了,老人要孝順好,父母要孝順好了,那你更多的精力就把這個小家,慢慢的放到這個大家對不對。

就剛開始嘛,把自己的家里面搞好,一點一點的,然后呢,慢慢的放大。為大家為國家,這樣子呢,一步一步的走過來,你的人生啊,就會幸福圓滿。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走出家門,出來參加游學。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在家里面也是沒有什么,他沒有什么見過什么世面,包括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沒見過什么世面,我們通過出來跟這些讀經的家長一起交流。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從他們身上能夠得到一些啟發(fā),大家認同嗎?也就說其實你不是說來聽課的。你來游學,你不是說我來坐在那里拿個小板凳聽老師講課的,當然了,這只是一部分。有一部分是有一些家人,你要上臺去分享,你這么多年你走過的彎路,你走過正確的路,好的不好的,有些東西你分享給別人。我呢,如果聽你,哎呀,你走了那么多彎路,我一聽我可不走這個彎路了,你是不是明師,你就是明師啊。對不對!

所以有些人看不起人家的分享,他說我去游學,都是在那里分享。我請問你去社會上你聽得到那么真實的分享嗎,大家可以互動啊,你能聽到那些分享嗎,他會把他四十年來的寶貴的人生經驗,他會那樣對你敞開嗎,沒有,你聽不到。因為他不會講。第一,他害怕別人知道。第二,他也不想你比他強。所以在咱們這個平臺,咱們的游學呢,是不一樣的,不是有這么多家長在一起,然后呢,每個人都要上臺去分享。每一個人都要講自己的經歷,不是那種專門的培訓,一去你就坐在那里幾個小時,你就是學生來聽課的。那就不是太陽啦。

親愛的家人們,你也是太陽啊,你也是主角啊,你也要上臺介紹你自己呀,你是誰呀,然后你這段時間學習有什么收獲呀,你以前是什么樣啊,所以那個游學群啊,我們已經在自我介紹了,我昨天看到山東的昭然媽在介紹了,對吧,昨天我看到好幾位媽媽已經開始介紹了,在網(wǎng)上就要開始自我介紹,不是等來了才游學啊,這個五一的游學,三月份的游學,我們已經開始了,現(xiàn)在還可以報名,在網(wǎng)上先認識,先了解,來到地面上要大膽的上臺,搶麥分享。

平時呢,只有國家的一些領導人啊,公司的一些干部啊,董事長啊,單位的領導啊,他們才有機會上那個舞臺,拿著話筒講話對不對,可是咱們這個平臺,頻道里你只要請了經典,你可以上麥分享。游學呢,每個人至少要上麥五次,要搶麥五次,上來那個臺上說你自己對吧,而不是來到這里,聽所有人講完之后回家啦,那就沒有效果。

這個游學三月份的現(xiàn)在還可以報名,我把這個游學群打上來。所以我們培養(yǎng)孩子呢,三月份的游學是沒有帶孩子的,父母可以先來學習。五一的這個游學,到時候名額很快就會滿了,就兩三天的時間。如果你真的想要把孩子好好教好,好好想在這里成長,如果你有條件的話,我建議大家走出來。因為走出來以后啊,面對面的這種課程啊,也許觸動到你了,感動到你了,他會成為你人生當中一個轉折點,大家認同嗎?也就說你通過游學,哦!看了那么多人的孩子,然后看了那么多的家長,那么多的老師,哦!原來這一群人,他們是這樣生活的,原來那個媽媽走了那么多的彎路啊,我可不能跟他一樣,原來這個老師他成功是這樣走的,那我就跟他學對吧。

所以,游學是我們這些請經典的,成長的第二個階梯,就從網(wǎng)絡到地面落地。原來我們在網(wǎng)上聽課吧很好,來面對面游學以后,我們找到了另一種感覺,激發(fā)了自己心靈深處的東西。然后呢,促進我們自己學會了育兒,學會了做一個智慧的媽媽,那這樣子的學習呢,他是能夠幫助到你的。

好啦,那今天的課程我就講到這兒。每個父母呢,你只要用心的讀經,用心的聽早課,學習,那么,你的心清靜下來,能夠時刻的覺察自己,你就能夠和孩子建立好一個親子關系。親子關系的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那就是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這關系好了,一切都好,整個家就好了。

所以他是這個課程啊,你看小漫老師第一節(jié)課程是夫妻關系處理好了,然后你學會給孩子定位,做孩子一生的貴人。接下來才是建立親子關系。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這個是有先后的,今天我是第三次講課,對不對,夫妻關系好了,親子關系自然就好了,這個課程你幾節(jié)課你要連續(xù)去聽,我們的實心圈可以整理啊,我建立一個整理群。大家呢,也可以加進來,就是周一的整理群,這三節(jié)課大家可以用這個文字來整理,整理之后你會更有收獲,更有感覺,更能幫助到你。

好了!下周一早上我們繼續(xù)相約在智慧父母親子大學,小漫老師呢,在惠州等待大家。再見,我把這個群發(fā)上來啊,稍等一下,我發(fā)到精英群里面去,好,大家看到這個群號啊,請大家加入到這個小漫老師育兒課程整理組進來。這里面只有實心圈才能進來,空心圈是不能進來的啊。

那這三節(jié)課大家呢可以整理,怎么整理呢,我們的那個老師會教大家。這是每一周的,大家可以慢慢整理,整理之后呢,大家都可以學習,要不然聽完就忘記了?。【瓦@樣,再見!

親子關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親子關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

“我們自己想象孩子應該是什么樣,然后再想象出對付孩子的辦法”,這是非常可怕的育兒觀。那么,什么是正確的育兒觀呢?——其實,我想說的是:親子關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么決定性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系會內化到孩子的心里成為內在的關系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系模式就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母嬰依戀關系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關系模式,與我們今天的事業(yè),婚戀,親子關系,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這么說好像人生是決定論,實際上親子關系決定的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孩子需要被看見

我們先說說孩子的“存在感”。存在必須在關系中才能產生。如果嬰兒對媽媽笑,媽媽沒有反應,嬰兒就傻掉了。他會想,“我存在嗎,媽媽存在嗎,這個世界怎么了?”如果嬰兒的各種反應得不到媽媽的回應,那嬰兒會活在一個感覺里,就是整個世界都是支離破碎的。

那么,通常的回應有哪幾種,并分別有哪些后果呢?

第一個就是重復對方話語中跟情感有關的詞。

比如說寶寶跟你說,“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那媽媽可以回應說“媽媽看到了,真可愛!”

這就是重復他說的話。重復對方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彼此都會很幸福。

第二種是無關反應。

比如一個小孩子說“媽媽,我剛才看見了一只狗,好可愛的!”有的媽媽會說:“你作業(yè)寫了沒?”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媽媽的溝通中,經常得到無關反應,那么,長大后,他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于是變得冷漠。當然,他也可能會非常聰明,在自閉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時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覺得跟別人聊天是很無聊的事情。

第三種是情感逆轉。

“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薄皥蠹埳蟿倛髮б粋€人因為狂犬病死了!”等等類似這種反情感的話,你們會感覺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擰回去。

當我們成年之后,我們不會記得這個憤怒的,但這個憤怒一直藏在心理,后來就會通過情感逆轉表達出來。

第四種,就是不想回應。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做過一些惡夢,比如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險,就會呼喊“媽媽”,但是媽媽沒有回應。這讓孩子會感覺“要死了,媽都不會來救我”。

如果你想暫時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應孩子,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想跟媽媽互動,你的要求很好,但由于媽媽自己的原因,媽媽想自己待一會,這不是你的錯。半個小時后媽媽再陪伴你好嗎?”

控制是最壞的教育

下面,我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些兒童的行為習慣:

1.孩子吃手指,要不要制止?

首先,孩子為什么吃手指,有人研究發(fā)現(xiàn)胎兒在肚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吃手指了。嬰兒覺得把手舉起來,然后還可以放進嘴里,他會非常喜悅,就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是一項壯舉。

孩子在1歲之前,探索世界的工具就是嘴巴,他會把所有的東西放到嘴里去試探。有的家長很緊張,其實孩子是非常非常小心的,處在全然的覺知當中的,只要他們不被打擾,就不會有什么問題。我們只要保證周邊的環(huán)境安全衛(wèi)生,就盡量讓孩子們自由探索。

如果孩子在1歲之后,它還要吃手指,那怎么辦?答案還是:不作為,就讓他吃。有可能是因為口欲期尚未探索夠,有可能是通過吃手指彌補對母乳不夠的缺憾。無論什么原因,我們只能深深的允許而不是制止。有的孩子就是比別的孩子行動得晚,那是因為你的孩子有獨特的特點,不要把他糾正成流水線產品,千篇一律,孩子所有的東西都是需要我們呵護的,而不是去改變。

2.怎樣讓孩子避免危險?

只有我們體驗過了,我們的智力才會發(fā)展。我爸爸對我很好的一點就是爸爸很少用結論嚇唬的方式教育我。我小時候跟他一起釘釘子,刨木頭,這些看似危險的動作成了我童年有趣的回憶。

孩子天然地處在覺知當中,他不會有事沒事把自己弄傷了。比如小孩愛玩刀,我們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慢慢達到傷害的臨界狀態(tài),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這種感覺。有過刀子體驗的孩子,外出時被繩子纏住,他才會尋找類似刀子的尖銳物品去割斷繩子,這就是智力發(fā)展。而只學習過刀子很危險這個結論的孩子,是沒有能力自救的。

如果我們只是學到了一些結論,我們的智力是沒有發(fā)展的,我們發(fā)展的是恐懼和制約。媽媽時刻處在焦慮當中,孩子覺得探索新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摸索新事物覺得危險,孩子從小學會了恐懼和制約。

控制就等于扼殺精神生命。你如果管他吃飯,他覺得吃飯就是痛苦,你如果要管他學習,他覺得學習就是痛苦。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是我的意志。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就會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痛苦。

3.要不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

很多家長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當時我想的是法律說合同的主體是要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定合同。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行為人,怎么跟你定合同呢?怎么跟你定一個交換的條件去執(zhí)行?這是不合理條約。規(guī)則的意義就是維護雙方的感受。

有的媽媽問我,她的孩子都會刷牙了,還要她幫忙一起刷。我問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過程中,你們的感受是什么,她說都很開心啊,我說這有什么問題嗎?孩子如果學到遵守規(guī)矩等于難受,那他以后怎么自覺遵守這個規(guī)則呢?如果這個規(guī)則讓孩子很開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結果。規(guī)則就是這樣產生的,兩個人的感受都被照顧到,這個時候的規(guī)則就等于舒服,當沒有人監(jiān)管的時候,他還是會愿意遵守規(guī)則的。

4.孩子有了壞習慣怎么辦?

每一個乖孩子都很可怕,他們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規(guī)矩做事,他們自認為是乖孩子,別人一定要愛他。當他們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沒人愛,乖的邏輯被沖擊到崩塌,會發(fā)生很可怕的事情。

我有一個朋友,要離婚,他說我過去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我想做一件父母沒有安排的事情,那就是離婚,他其實不是沒有感情了,就是因為他被壓制的太久了。

任何控制都會遭遇反彈,不管是多么正確的控制。每一個頑固壞習慣的背后,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吶喊。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壞習慣,你可以告訴他“寶貝,你不管怎么樣,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律,我沒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見。”

每個靈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個使命,這個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愛和自由,他自然就會體驗。

家長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愛?

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對他是最好的。我們有多少人是活在焦慮中,就是因為現(xiàn)實跟我們想象得不一樣。

為什么說要信任,因為大家看一下這個寓言,干旱時節(jié),小樹為自保把葉子蜷縮起來。園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質,及時補水;園丁B什么也不管,小樹熬到雨季也活下來了。園丁C學了很多知識,認為樹葉伸展是健康的正確的,所以不辭辛勞把葉子一片片掰開——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可以不懂得教育,我們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們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就是你永遠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對他來說是最好的。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們對自己的覺察體驗有多深,就會有多謙卑??匆姾⒆拥那疤幔强匆娮约?。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了。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親子關系是麻煩還是禮物


一個孩子生下來,他有些東西被接納,有些東西不被接納,他可能很多地方、很多純真都不被接納。他被要求很多、被應該很多。像我們70年代和之前,包括現(xiàn)在生的孩子,還是有很多的“應該”。他不被接納的時候,尤其是他嘗試做自己,遭遇到很大的痛苦和恐懼的時候,他就退縮回來,隱藏、壓抑這一部分,甚至會合理化:人就不應該這樣,人就應該那樣。合理化之后,就成為他的模式——只要遇到這個事情,想都不想就這樣反應。

然后,當他長大以后,他做了父母。這個時候,他的孩子引起的那些焦慮,就是觸碰了他封鎖起來的原本自己的那些生命本來要舒展的部分。

比如有個觀念:孩子必須要好好上學。實際上生命本身是什么?不識字也可以很快樂、很幸福!但是如果這個人,他在他的生活環(huán)境,他從小就被教導、被教育:如果他不上學,就會非常地受打壓,或者他目睹到什么后果。總之他形成了非常根深蒂固的觀念——孩子不上學就壞了。

這時候他碰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非常刺激這部分的焦慮。這就是反應了父母對自己生命中禁錮起來的能量。有的是在學業(yè)上,有的是在關系上。(現(xiàn)在不能想一個貼切的畫面和例子說明這個問題)反應在關系上也是非常常見的。

總之,孩子在最初的呈現(xiàn),讓父母感到很多的壓力、很多的麻煩,很多無能為力、很多無奈、很多恐懼,其實是(父母)讓自己打開生命之門的機會。

如果父母去做一個權威的話,這個游戲就是個陷阱。你只要是做孩子的權威,就是個陷阱。因為你并不比孩子聰明,并不比孩子多太多的有價值的東西。關于社會化方面,是肯定(比孩子強),但是社會化有很多破壞性的東西。社會化本身也沒那么難學,而社會化的局限性非常大。我們70年代的社會化是這樣的、90年代的社會化是那樣的,回到60年代、40年代,社會化都不同。所以這個社會化的建設并不是那么特別地有價值、有力量,或是必要的。所以我們對孩子來講,談不上優(yōu)勢。我們本身是平等的心靈。

當我們企圖去做孩子權威的時候,在這里也是沖突非常非常大的。我們總想去帶領孩子、教導孩子,為孩子負責、把控孩子,去把孩子扶上馬!不管那個馬是孩子自己選的,還是我們(父母)指定的,我們要幫著孩子上路。有可能孩子根本就不想騎馬,他喜歡下水呢?完全另外一個生活方式。

如果是權威的話,就會出現(xiàn)非常大的沖突,非常多的焦慮,非常多的麻煩。(孩子)身體疾病、厭食癥、暴食癥,心理問題、人生的痛苦非常多的花樣百出,萬花筒般的困境和麻煩。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不是沒有希望的。

希望在于——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心靈,孩子是另外一個心靈,我們是平等的。然后把孩子的出現(xiàn),當成“他向我展示生命的可能性”。

我尊重他的主體性,我做好自己的主體性。我也不去用自己的認知去限制他,我也不要他為我負責。在這種平等,和孩子的相處中,去了解生命本身、去連接遺忘的自己,去重新體會生命的滋味。這就是孩子來教會我們的。

(媽媽:這有點像是“無條件養(yǎng)育”,我一樣的困擾: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不去教導他任何東西,他是自己的生命,同時滋養(yǎng)了我的生命。那這個怎么做呢?這和放任不管的區(qū)別在哪里?他一生出來就是個嬰兒,我不用去教導他,我和他一樣大?)

在生理上,具體的生活常識上、社會常識上,我們要盡父母之責,是有相當?shù)囊徊糠謨热荩ㄒ袚模?。最簡單就是錢,我難道能讓他自己去賺錢,供自己上學嗎?不是的。就是我們該做父母的那部分,還是必然要做的。但是從心靈上來講,從人格上來講,從主體性上來講,我們是完全平等的。我并不覺得自己有資格真的教導孩子,從心靈和思想層面教導他。

(媽媽:那我不要對他說:“你應該怎么樣,你不應該怎么樣”,是這意思嗎?)

我們不需要去套牢一個詞匯,“應該”也不是說就不能說。哪種形式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內涵——當我這樣去說的時候,我是出于愛,還是出于恐懼而生出的限制?

發(fā)現(xiàn)了嗎?絕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都是焦慮的。焦慮程度不同,但是絕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都有非常明顯的焦慮的。極少部分父母,對孩子是充滿驚喜、感謝和驚嘆的。

推薦一本書,周國平的《寶貝、寶貝》。這個就體現(xiàn)了一個人在成熟期:“我”基本上沒有人生困境了,也沒有特別多的匱乏感,“我”是作為一個生命和另外一個生命相處?!拔摇辈恍枰⒆觼斫o我掙面子,他的行為和別的孩子不同,我不覺得有什么事。老師如果打電話給我,說孩子表現(xiàn)怎么怎么樣,我不會在意自己的自我形象,不會產生對自己的評判?!拔摇睂⒆記]有這方面的依賴,需要他來證明我是個好家長;或者他要表現(xiàn)出色,我就自我感覺良好。“我”沒有這些需要,“我”覺得自己可以了。對自己的心靈上的完整、成熟,還有社會和人生追求上的基本滿足?!拔摇币膊粸殄X也不為前途那么焦慮。

這個時候就能做一個生命和另外一個生命相處,去看他眼光中的生命是怎么樣的,他眼光中親子關系中的愛是怎么流動的。有很多這些例子,可能對所有父母來說占比很少,但是有一批父母是這樣的。顯示出一個生命和另外一個生命是這樣的關系——充滿了欣喜、感激和學習:今天孩子教會了我這個,今天我發(fā)現(xiàn)生命是可以這樣的,他帶給我如此多的快樂。

這個是一個狀態(tài),但是大部分還是處于前者:唉呀!孩子怎么就是達不到我的期待?孩子怎么不聽我的?都不愛和我說話,連話都不跟我說了。后者就是互相教會和滋養(yǎng),我們從孩子身上獲得很多滋養(yǎng)。然后前者就是反應了我們過去的被禁錮和被隱藏的生命的創(chuàng)傷。

有的父母特別本分,孩子就特別地叛逆;有的父母特別剛硬,孩子就特別地柔軟。不是說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形成這樣的對比,但這是一類。在這里面,(孩子)就是來幫助父母去拾回自己壓抑和否認的力量:一個人是完整的,既可以很強大,又可以很柔軟。

相信《關于親子關系:陪伴是最重要的》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的游戲的重要性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夫妻與親子關系哪個重要? 你的最愛是丈夫還是孩子? 親子重要還是夫妻重要? 圣經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lián)合,二人成為一體。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yǎng)...
    2021-07-31 閱讀全文
  • 親子關系比教育更重要 很多時候,孩子長大后出現(xiàn)的問題,多半來自童年,某一件事,某一句話,某一個人,在孩子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從而使其性格和人生發(fā)生重大轉變。這其中,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最為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則...
    2021-07-15 閱讀全文
  • 親子關系對夫妻關系的重要性 經??吹揭恍┬睦韺W家、家庭心理醫(yī)生、公號號主,宣揚一個理論——夫妻關系應該在親子關系之上。 大意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是夫妻關系,只有夫妻關系良好,愛才能在家庭中流動,這樣的家庭才能培養(yǎng)出人格健全的孩...
    2021-08-06 閱讀全文
  • 關于建立親子關系的分享 “6歲皓皓主持寒假讀經典活動:”一起跟讀,每天一個腳步,每周一個臺階。讓我們五年之內輕松讀完全套經典。 讓讀經成為一種樂趣,成為一種快樂,成為一種習慣,成為成長的階梯。 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你將是我們...
    2021-07-28 閱讀全文
  • 親子關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親子關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 “我們自己想象孩子應該是什么樣,然后再想象出對付孩子的辦法”,這是非??膳碌挠齼河^。那么,什么是正確的育兒觀呢?——其實,我想說的是:親子關系比教育...
    2021-06-30 閱讀全文

你的最愛是丈夫還是孩子? 親子重要還是夫妻重要? 圣經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lián)合,二人成為一體。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yǎng)...

2021-07-31 閱讀全文

很多時候,孩子長大后出現(xiàn)的問題,多半來自童年,某一件事,某一句話,某一個人,在孩子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從而使其性格和人生發(fā)生重大轉變。這其中,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最為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則...

2021-07-15 閱讀全文

經??吹揭恍┬睦韺W家、家庭心理醫(yī)生、公號號主,宣揚一個理論——夫妻關系應該在親子關系之上。 大意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是夫妻關系,只有夫妻關系良好,愛才能在家庭中流動,這樣的家庭才能培養(yǎng)出人格健全的孩...

2021-08-06 閱讀全文

“6歲皓皓主持寒假讀經典活動:”一起跟讀,每天一個腳步,每周一個臺階。讓我們五年之內輕松讀完全套經典。 讓讀經成為一種樂趣,成為一種快樂,成為一種習慣,成為成長的階梯。 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你將是我們...

2021-07-28 閱讀全文

親子關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 “我們自己想象孩子應該是什么樣,然后再想象出對付孩子的辦法”,這是非??膳碌挠齼河^。那么,什么是正確的育兒觀呢?——其實,我想說的是:親子關系比教育...

2021-06-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