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為什么不放寒暑假。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以積極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放飛夢想!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孩子為什么會磨蹭拖拉?”,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當家長們發(fā)現自己孩子的拖延,往往直接認定孩子是故意拖延,是因為懶、因為貪玩才耽誤了正經事,因而對此十分惱火,認為孩子出了問題。
但其實,多數孩子的拖延情況,和家長有脫不開的關系,不是家長耐心不夠、催促太多,就是家長根本不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也就做不到對癥下藥。
所以,別把這事兒一股腦兒怪罪于孩子。
再說拖延癥太常見了,不僅孩子身上有,成人同樣也有,算不上什么大惡難赦的罪行。
只不過,孩子更多地是反對父母的要求或安排,成年人則更多是與環(huán)境和自己為敵。
需要強調一下,有些情況不是「拖延」,而是孩子真不會,他沒有辦法自己完成,又或者是因為「不敢」,孩子害怕去做或者害怕事情的結果。
[sifotography141000129-900.jpg]
如何解決孩子的「拖延」?
如果發(fā)現自己的孩子有拖延現象,家長們不妨按照下面的步驟來處理:
1
檢查是不是自己不夠耐心
這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
其實,我們成人對時間的估計有時候并不準確,孩子的動作也無法如我們預期般那樣快。
舉兩個例子讓我們來看一看家長自己的耐心和期望值。
第一個例子,孩子游泳出來在淋浴。媽媽沒有游泳,雖然脫了羽絨服,但在更衣室的高溫中還是感覺很熱,因此不停地催孩子快點洗。
她的女兒 9 歲左右,自己在里面洗頭發(fā)(扎成馬尾辮的長發(fā))、洗澡。跟她同時進去的大人只比她稍快一些出來,按說速度已經很快了,但媽媽在外面卻是不停地催促。穿衣服的時候,因為身體比較濕,地方又比較狹窄,孩子穿衣的速度并不慢,但是效率不高,顯得笨手笨腳,再加上媽媽在一旁嘮叨,孩子越想快越出錯,母女倆都是一頭大汗,滿面怒容。
第二個例子,父親和 5 歲的兒子。爸爸喊兒子去跑步,兒子出來在門口穿鞋,一下一下地系鞋帶。在我看來,系得相當不錯,但他爸爸的要求是,當他喊兒子的名字時,兒子應該立刻放下手中的書,喊「到」;當他發(fā)出「穿鞋出發(fā)」的指令時,兒子應該小跑著到門前「唰唰」踢掉拖鞋,蹬上跑鞋,迅速利落地系鞋帶。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那是相當地大。可惜爸爸沒有去修正自己的理想,而是責怪兒子的動作不像真正的士兵那樣雷厲風行。
2
看看孩子是不是確實不會
(1)父母有時會高估孩子的能力
也有時候是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力低,父母總以為自己的孩子應該在中上水平。
可是,一來孩子的智力、能力發(fā)展不均衡,不一定樣樣精通;二來總有孩子在中等偏下的。
所以,有的孩子可能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對家長的指令不熟練或者不明白。
(2)更多的時候是家長不了解孩子。
因為缺少專業(yè)的訓練,缺少多子女或大家族聚居環(huán)境,父母們無法做橫向比較,有時會用 5 歲的標準要求 3 歲的孩子,用 10 歲的標準去衡量 6 歲的孩子等等。
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3)期望值隨著朋友圈水漲船高。
經常有傳說中的或朋友圈中曬出來的「別人家的孩子」做楷模,父母更容易對自己的孩子要求過高了。
3
了解拖延背后的真實原因
排除了以上兩個「不怨孩子」的因素之后,我們來看看,為什么有時候父母要求正常,孩子明明能做到卻不愿意做。
這便涉及到動機問題。
有的孩子會明確地問:「為什么要……呀?」,有些孩子雖然沒有問出口,但其實心里同樣存留著這樣的不滿:「憑什么呀?我不喜歡!」。
拖延的行為本身就是孩子在用行動告訴你他的心聲:他不樂意做這件事。
面對孩子的反抗,家長不僅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更惱火孩子的不服從帶給自己的被冒犯感,覺得自己作為家長的權威受到了挑戰(zhàn)。尤其當家長認為「我這是為了你好,你應該遵從,應該明白是非」的時候,家長會在惱火外感受到委屈,對孩子的不滿就更深了,從態(tài)度上就很明顯表現出來了:批評、指責,甚至惡言相向。
這些都是錯誤的,反而會把事情搞糟。
孩子確如父母所言,他們年紀越小,越無法給自己設立正確的目標和計劃,更不能勤奮地予以執(zhí)行。
孩子雖然仰仗父母的教導,但事實上,孩子也希望信從父母。每個孩子都期待自己的父母強大而且智慧,能夠幫助自己、支持自己去達成目標。
當孩子用拖延行為來說「NO」的時候,身為父母應該意識到,并調整自己的指導風格和策略。
(1)在孩子十歲以前,調動孩子的興趣。
這個階段是孩子的行為由他律轉為自律的時期。這段時間父母要想辦法培養(yǎng)和促進孩子的成就動機,把「應該 + 必須」的事情變得有趣、有成果、有自信,讓孩子「喜歡 + 愿意」。
以稍顯枯燥的學習為例,幼兒園期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學,參與 + 帶領;小學一年級的適應期,父母可以適當陪伴,指導 + 鼓勵,二年級起,鼓勵 + 懲戒要并行。
(2)在孩子十歲之后,了解原因更重要。
仍有拖延,父母可以先和孩子溝通。溝通不是父母講道理,不是說服孩子,也不是逼問孩子,或讓孩子宣泄。溝通的第一步是讓孩子暢所欲言、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我遇到的幾個拖延的十歲以上的孩子是這樣說的:
「跟他們說沒有用,說不過他們,他們有一大堆道理等著你呢?!?/p>
「他們從來不聽我的。不是聽從,是聽一聽我說什么。不論我說什么,他們都說你說的不對,你不能那么想?!?/p>
「無論我說什么,他們都說,我們很理解你,但是……」
這些對話顯示,父母要么自以為是,要么就是懶惰,不愿想辦法找到一個能令孩子信服的解決辦法。
溝通的目的就是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后,父母再來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孩子應該承擔些什么。
從拖延中看到孩子的誤區(qū)和能力狀態(tài),從拖延中看到大家都可以改進的空間。
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消除孩子的拖延行為,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全面成長。
4
別忘記處理孩子的情緒
拖延行為中顯示的情緒是不清晰、不激烈的,常常為家長所忽略。
而事實上,孩子的不愿、不想、不敢、不喜歡等是能讓家長感受到的。由于孩子的個性、年齡等原因,不表達不代表沒有情緒。
所以,當家長講完道理,孩子懶洋洋地拉長聲說「好吧……」,家長不要以為真的好了,一定要追問孩子,「你聽起來并不樂意,能說說原因嗎?」
如果家長不問,裝沒聽見,后面的結果十有八九是孩子不好好做,說了好吧也不執(zhí)行。
所以,當孩子反復用請求、講條件、嘟囔的時候,就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不愿意,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信任和溝通,才能真正解決拖延
想解決孩子的拖延問題,就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
如果是應該做的,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目標,找到動機,增加行為的喜悅度和成就感等。
如果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圍或接受范圍的,家長也要學會靈活處理,降低期望或重設目標,給孩子適合的,而不是家長認為正確的。
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親子間有通暢的溝通,才能真正解決拖延問題。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在實際生活當中,有許多孩子會有這樣的表現。有時,當他們在進行感興趣活動,而爸爸媽媽想讓他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要么不給予理睬,要么磨磨蹭蹭。有時在做作業(yè)的時候,他們也總是寫一會作業(yè),發(fā)一會呆,或做一些別的小動作,諸如擺弄鉛筆、小玩具什么的。這樣的孩子總是讓大人很著急,同時又覺得無能為力,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從孩子心理發(fā)展的角度看,這種磨蹭行為不是一種良好的行為方式,它不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往往會使孩子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以后走向社會也難以適應快節(jié)奏的現代社會生活。因此父母應該認真對待孩子的磨蹭行為,了解其中的原因,幫助孩子改掉這一習慣。
雖然磨蹭在許多人眼中只是一個簡單的行為問題,但是造成孩子磨蹭的原因卻不簡單,主要有以下幾種。先天因素有些孩子的磨蹭行為是由神經興奮機制和抑制機制的強度不同造成的。當神經抑制機制強于興奮機制時,孩子的行為可能就表現為反應慢、不靈活、不敏捷,而當神經興奮機制強于抑制機制時,孩子的行為則會表現為靈活、敏捷、麻利。 》》3周歲的孩子竟然會這個。。
壓力磨蹭很多時候也是由于個體面臨的壓力、矛盾等造成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晚上看電視的時候,心情特別輕松,可是另一方面你心里又很清楚,今晚必須完成一項枯燥的工作,這時你就會磨磨蹭蹭,總想多看一眼電視,碗一些去工作。這種磨蹭行為就是個體在面對壓力時的一種應對行為??从腥さ碾娨暸c做枯燥的工作在個體心理上形成了沖突、矛盾,而又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因而這就給個體帶來了心理上壓力,這種壓力表現在行為上往往就是磨蹭。上面案例中的這個小朋友的問題就是如此。他一方面想玩,另一方面又迫于父母的威嚴和要求,這就在他心理上形成了壓力,進而表現出磨蹭的行為。
不成熟的行為調控方式兒童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對自我行為的反思、監(jiān)控、調節(jié)能力還很低。因此,他對自己的行為是什么樣子,應該是什么樣子還沒有明確的認識,無法做出合理的調節(jié)。這樣即使當他們的行為中出現磨蹭現象時,他們也很難做出及時的調節(jié)首先,要理解孩子的磨蹭 即使是承認在一些問題上也常常會產生緊張情緒,需要心理準備時間來進行調試。
對于正處于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孩子而言,心理上的準備時間久更為重要了。因此,父母要對孩子的磨蹭行為給予適當的理解,這是孩子進行心理自我調節(jié),進而作出行為決定的一個緩沖期。
其次,可以做一些小游戲來鍛煉孩子做事高效的習慣。比如和孩子比賽揀黃豆。放一盆大米在桌上,里面摻些黃豆,爸爸和孩子比賽誰揀得快而準,媽媽在一旁數數,數到50時雙方停止。經常做諸如此類的游戲,可以鍛煉孩子在做事時神經充分興奮、精神高度集中的習慣。 》》教育孩子有好方法,趕緊學起來
第三、給孩子一段必要地心理緩沖時間。
對于有磨蹭習慣的孩子,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事情之前,可以事先告訴他待會要做什么了,適當給他一個緩沖時間,然后在規(guī)定時間到的時候,果斷地督促孩子從事某一項活動,使他逐漸改掉磨蹭的習慣。比如,在吃飯前,父母可以說:時間到了,我們應該吃飯了。再給你5分鐘玩電腦的時間,5分鐘之后你自己關了電腦,去吃飯。如果孩子不照你說的做,你可以再警告他一次,你現在可以玩電腦,也可以去吃飯,到底要什么你自己想一想,想好了告訴我。當然,父母在語氣上定要輕柔而決斷。要讓孩子知道你的立場很堅定,沒有緩和的余地。不要讓孩子看到你的猶豫或不堅定,使他有機可乘。
第四、懲處體驗法。 》》這么大的孩子一天一個樣,因為。。
對于有些磨蹭的孩子可以使用懲處體驗法。比如有的孩子做家家庭作業(yè)時磨磨蹭蹭,別的孩子半小時的作業(yè),他2個小時完不成,而且又沒有改正的意思。這時父母可以給他規(guī)定9點鐘之前必須做完,做不完也不給時間做了。等到9點鐘,父母準時讓他停止,不管做完做不完。萬一真做不完,他第二天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就會體驗到磨蹭的壞處,這樣才會主動去改正了。當然使用這一方法要注意兩點:首先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前,要和孩子一起商定,從而防止他到時心里不服氣;其次要事先和老師溝通好,希望老師給予配合,共同幫助孩子糾正壞習慣。
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家長們對此無可奈何。這是很多家長的困擾:孩子玩起來比誰都瘋,學習起來比誰都拖拉。大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拖拉是孩子故意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其實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很多種。
招數一:超越畏難情緒
原因
孩子畏難情緒,認為任務給他的心理壓力超過自己的上限。我接觸到的7歲孩子玉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讓她描紅數字,她立馬就在那里左顧右盼的說:“太多了太多了。我肯定描不完。”我于是鼓勵她說:“你描完了,我就獎勵你玩一會你最愛玩的拼圖?!?/p>
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我發(fā)覺孩子真的從心理上認為自己完不成任務,于是只讓她做其中四分之一就讓她玩拼圖,她爽快地答應了。后來我又接著讓她做另外四分之一,她有了上次成功的經驗,更加爽快答應,后來的任務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分配給她。下一次我就鼓勵她一次做三分之一,慢慢地二分之一,最后一面全做完。孩子的自覺性越來越強了。
方法
孩子因為覺得任務太多而遲遲不肯動手時,家長需要把任務分成幾個小塊,每次只完成其中一個小塊就給予孩子一定的休息時間,這樣孩子就更有信心開始著手學習。
招數二:關注孩子身體能力
原因
孩子身體能力不足,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7、8歲的孩子,坐一兩分鐘,就會隨意走動,左顧右盼,需要動好一會才能安靜片刻。導致這樣的原因一般是孩子的前庭不穩(wěn)定,刺激不足,需要通過不停的動來讓自己平衡。后來我們讓孩子多進行一些拍球、走平衡木、蕩秋千等運動,刺激孩子的大腦,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
方法
當發(fā)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拖拉時,就需要去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身體能力,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千萬不要訓斥孩子。只要做到提醒孩子他們偏離目標就夠了。一開始不要對孩子安靜下來的時間要求過高,引導孩子漸漸“刷新紀錄”。應當讓孩子動靜結合,在孩子學習15分鐘至30分鐘后安排活動,這樣更能保證安靜的“質量”。
招數三:清除環(huán)境中的誘惑
原因
環(huán)境中誘惑太多。例如當孩子在寫作業(yè)時,旁邊卻還放著動畫片,動畫片這個誘惑就吸引著他,他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學習。要想讓孩子能夠把學習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減少環(huán)境中的誘惑是很重要的。
方法
當環(huán)境中有太多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一定要去根除。例如,做作業(yè)的房間最好不要有電子產品和零食。
招數四:獎懲要明確
原因
獎懲不明確,孩子主動學習和拖拉的代價一樣的。就如我們成年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公司的工作,明明提前一個星期就交代了,我們卻要拖到最后一天晚上熬夜完成。因為并沒有影響到工作,所以很多人就并不會太在意。要是影響到工作了或者公司的制度是越早完成越好,大家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說他們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和積極主動完成,結果都一樣,他們可能就會習慣拖到最后一刻。
方法
鼓勵孩子積極主動的學習,獎懲要明確,這樣孩子才會更加主動。比如提前完成,就實現他的一個心愿,按時完成就表揚一下,沒有按時完成就有一定的懲罰。形成這樣一個獎懲梯度,時間長了,孩子為了獲得獎勵,也慢慢養(yǎng)成了提前完成事情的好習慣。
招數五:克服學習困難
原因
孩子學習存在困難。針對這樣的情況,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扎實基礎知識。家長總是會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學習不好和我沒關系。可是學習真的只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嗎?顯然不是的。當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很多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自控力也比較差,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孩子學習不好。
方法
扎實孩子的基礎知識,使孩子學習更輕松自如,孩子學習更主動。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和孩子談談理想與人生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想解決孩子的拖拉,一定要先理清孩子拖拉的原因,對癥下藥,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拖拉磨蹭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詳細了解一下造成拖拉的原因有哪些,或許你家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不止一個——
1、父母包辦代替
這個是最常見的原因了,父母幫孩子做的太多,為孩子安排的太過周詳,孩子失去了主觀思考的能力和行動力。
當我們要求孩子“快些做”的時候,他卻并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是不是挺悲哀的?
2、習慣已養(yǎng)成
孩子小的時候自控力確實會差一些,有些家長就容易監(jiān)督、催促和幫助。慢慢的,孩子的獨立性就會變差,習慣于依賴父母的督促。
3、沒有承受過結果
不知道拖拉的后果,或者沒有真的體驗過拖拉后的問題延續(xù),就是沒有觸及到孩子的切身利益,并且,一般到最后家長總還是會給孩子“擦屁股”。孩子肯定意識不到拖拉磨蹭是個問題需要改正。
4、榜樣效應
父母自己是否拖拉,對孩子的影響極大,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卻沒有做到時,就別怪孩子了。
5、沒有時間觀念
年齡小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他們普遍缺少對時間的認知,對自己的能力估計也不足,不知道怎樣利用時間。比如,讓孩子做一篇閱讀理解,孩子會覺得需要半小時,但事實上1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抵觸、認知都會影響孩子的時間觀念。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對于拖拉磨蹭,通常問題最多的是8歲左右的孩子,也最讓人鬧心,他們正進入人生第二個叛逆期。
這個時期,孩子正在上小學,獲得了更多的生活經驗,學會了更多的文化知識。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對父母的耳提面命很反感,經常和父母對著干。
所以,當孩子出現拖拉的情況時,家長應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01 就事論事,不展開,不比較
很多媽媽們習慣“見微知著”、“舉一反三”,比如孩子吃飯磨蹭了,媽媽就不單單會教育孩子吃飯的事,有時還會吧早上起床磨蹭、晚上寫作業(yè)拖拉的事情全部拿出來說一遍……這樣展開問題,一定會讓孩子反感。
所以,當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拖拉了,就指出他這一個問題好了,“不需把戰(zhàn)火延伸到其他戰(zhàn)場”。
孩子需要被肯定,被夸獎,不喜歡被比較,尤其是別人家的孩子?!澳憧茨荴XX,人家一放學就把作業(yè)寫完了……”這類的話家長就別說了。
可以公平的討論,指出問題,制定方案,把孩子當成成年人來對待,給予孩子一定的信任、空間,也要給自己一個信念,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完成。
02 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試著讓孩子自己承擔一定結果,不要盲目幫孩子決定。尊重你們討論后制定的方案,嚴格執(zhí)行,溫柔而堅定。
溫柔——不管孩子犯了怎樣的錯誤,當然,你可能會生氣,但請盡量不帶有情緒,和孩子平靜的闡述事實就好了,畢竟誰也不愿意挨罵。
堅定——嚴格執(zhí)行計劃,不能因為各種原因而改變,說好的獎勵與懲罰也一并實行。
習慣培養(yǎng)是個艱難的戰(zhàn)役,在建立的過程中,家長要善于使用夸獎,這是比怒吼、懲罰更要實用的“武器”。那我們“夸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為了讓孩子能夠保留好的行為,形成習慣,對于這一點,千萬別吝嗇。
需要注意的是,夸獎不能太過于形式,一定要指出孩子做的哪件事比較好、為什么好、如果接著做會有什么樣更好的事情發(fā)生……
03 時間概念
時間是個抽象的概念,一般要等到三四年級的孩子才能有相對正確的認知,在這之前能,我們就要想辦法讓孩子了解時間的概念——用具體內容和事物去表示代替抽象的時間讓孩子直觀了解到時間的多少。
比如:
一分鐘 = 尿個泡的時間
刷個牙 = 一首歌的時間
洗個澡 = 一集動畫片的時間
除此以外,還可以買一些例如沙漏、計時器等輔助計時道具,用倒計時和輪次來加強時間與次數的概念。
幫助孩子加深對時間的認識就一定別說“就一會兒”“一下下”“快一點”這類模糊時間的詞語。
最后,想要強調的一點是,想要孩子擺脫磨蹭,不斷催促一點幫助都沒有。
快點吧、這個吧、那個吧……如果家長總是不斷地進行著信息重復,就成了無效信息,左耳進右耳出。孩子只會越催越磨蹭。
所以,當孩子拖拉磨蹭時,該怎么做告訴他一次就好,最多再解釋一遍,說清楚的事情,還是做不好的話,那就讓他自己承擔后果吧。
常常聽家長埋怨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抓緊時間,那么,我們仔細推敲一下,怎樣才算有時間觀念呢?我們自己有嗎?就我的觀察,有一部分人的時
間管理的確很到位,但也有許多人的時間觀念是模糊的。你也許不同意這種說法,那么,不妨問問自己:昨天一整天是怎么安排的?是否有清晰的計劃?這些安排是
否合理?每件事情分別花了多少時間?對自己的時間安排能精確到什么程度?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善于管理時間,那么,也只能空洞地說教孩子,于是,“抓緊時間”就成了最正確的廢話。孩子困惑的,往往是怎樣才能“抓緊”?就算善于管理時間的人,怎樣將自己的方法教給孩子,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查一下“時間觀念”的概念,按照三分法來分,可分為自然時間、人文時間和心理時間。人文時間的核心是歷史時間,與我們的討論關系不大,在此略
過。而自然時間的核心是鐘表時間,是客觀的;心理時間的核心則是體驗時間,是主觀的。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并非總是重合,愛因斯坦那個著名的笑話恰好說明了
這一點:如果你在一個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個小時,你只覺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個熱火爐上,片刻就像一小時。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如果讓孩子看
喜歡的動畫片,兩小時都不嫌多;如果讓他做不喜歡的作業(yè),半小時都度日如年。
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的沖突,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貞浳业男W和初中階段,二者的沖突是那樣的激烈——上課時,時間像個蝸牛;走神時,時光卻快
如閃電?;剡^神來,總是懊悔不已。那時候,心中很困惑,也很苦惱,卻解釋不了這個矛盾?,F在終于明白了,我們的心理時間像個自由散漫的孩子,跟著感覺走,
在喜歡、高興、愉悅的時刻,它過得飛快;在排斥、沮喪和煩惱的時刻,卻漫長得要死。
如此說來,我們所謂的培養(yǎng)時間觀念,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至少包括兩個方面,即培養(yǎng)對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的感覺。關于怎樣培養(yǎng),我來說說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改變心理時間。
通常,人們在做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心理時間過得最快,內心感覺也最愉悅。人物傳記中常常有這樣的情節(jié):許多天才人物,像玩兒一樣,就達到了一般
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我們羨慕這些人,既享受了過程,又收獲了結果。他們?yōu)槭裁茨芏呒娴媚??除了天賦和勤奮等因素以外,興趣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當一個人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內心的阻力是最小的,甚至接近于零,這時心理時間自然是很快的,在我們眼里千難萬難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卻是小菜一碟。孩子也一
樣,如果對一件事有興趣,完全沉浸其中,根本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這再次印證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正是所有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
家高度重視培養(yǎng)興趣的原因。興趣不但關乎做事的效率,最最重要的,它直接左右了生命的質量。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時間不知不覺過去
了,內心感到充實而愉悅,這樣的生命歷程自然洋溢著幸福感。相反,如果被迫去做厭惡的事情,心理時間便被人為拉長,做事的過程讓人倍感煎熬。經歷這樣痛苦
的過程,就算最后取得成功,也不算完整的勝利。那么,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改變心理時間最核心的方法,都是培養(yǎng)興趣。
此外,心理預期也是影響心理時間的重要因素。通常,心理預期與時間的實際變化是相反的。比如,孩子越盼著下課,感覺時間過得越慢。家長也容易陷
入這個誤區(qū),越希望看到孩子的快,結果總是發(fā)現慢的證據。在上一本書中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催出來的慢性子》,專門討論這個問題。越急躁的家長,越容易培養(yǎng)
出慢性子的孩子。其實,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時間管理,并不全是孩子的錯。一方面,這正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內容;另一方面,往往是大人的心理狀態(tài)干擾了
孩子。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有合理的時間觀念,雙方都要降低心理預期,不要太急躁,我們越希望快,心理時間就越慢,這便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而且,心理預
期會干擾我們正常的判斷,有的家長給我寫信,說孩子做事很慢,問應該怎么辦。我問慢到什么程度,家長的描述并不具體,于是,我就讓家長完整記錄孩子一天做
各項事務所用時間??吹接涗洠S多家長忽然醒悟,其實孩子并不慢,只是自己太急躁,不知不覺用成年人的速度衡量孩子。由此可見,有很大一部分“沒時間觀
念”的孩子,是大人不恰當的時間觀念“制造”出來的。
情緒也在心理時間中扮演重要角色。孩子面對不喜歡的事,總是會極力轉移注意力。這時我們便會認為孩子“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其實,孩
子只是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事情上。面對這種狀況,家長最容易產生挫敗感,并責罵孩子。家長運用說教、責備、打罵、恐嚇這些手段,短時間內會有些許效
果,但破壞了孩子的心理時間,增加了心理阻力,只會越催越慢、越慢越催,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huán)。有些孩子的心理時間已經很慢,比如一讓他做作業(yè)便度日如
年,這時候,如果繼續(xù)運用責罵的方法,只會繼續(xù)拉長孩子的心理時間。我們不妨重新尋找對策,采用正強化的方式,去發(fā)現孩子的細微進步,并及時予以肯定。這
個方法也許不會立竿見影,但絕對可以春風化雨,慢慢改變孩子的心理時間。遇到不喜歡做作業(yè)的孩子,我們需要一些規(guī)則來約束,但最根本的,還是發(fā)現學習的樂
趣,增強孩子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其次,對自然時間保持覺察。
在生活中,我們很難對每件事情都保持高漲的熱情,當我們不那么熱愛的時候,就需要對自然時間保持覺察,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我開始認真探索這個
問題,是在考研的時候,我在書中也描述過。當時離考試還有100天,需要看的書,摞在一起有一尺高。在極度焦慮中,我最關心的,是怎樣利用好每一分鐘。我
想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記下每件事情的起始時間,并且記下這一段的工作量,比如“9:03——9:15,看《教育學》,共27頁”,一天下來,所有的
時間安排都一目了然,每天晚上,我都分析自己的時間利用情況,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循環(huán)往復,不斷提高,真正對自己的時間實現了數字化管理。我監(jiān)測
出,最開始看一頁書需要3分鐘,后來只需要一分鐘多一點,這給我?guī)砹司薮蟮某删透校沂冀K處于一種興奮狀態(tài),每天和自己的速度賽跑。這個方法,成就了我
人生中最不可思議的一次跨越?,F在,我依然每天記錄自己做事的起始時間和工作內容。如果哪天不記,就會效率低下,稀里糊涂地過了一天,根本不知道時間浪費
到哪里去了。
在時間管理上,我們不要過度苛責孩子。哪怕是成年人,對日常行為所用時間,往往也缺乏覺察。不信,我們不妨寫出自己寫一頁字、做一頓飯、早起洗漱、整理一次衣柜等生活小事所用的時間。如果寫不出,不妨估計一下然后再核對,就會發(fā)現,我們的感覺未必準確。
我也常常建議家長用這個方法,悄無聲息地幫孩子記錄。連續(xù)記錄一個星期,就會發(fā)現很多問題,比如,孩子會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低估了作業(yè)的難
度,或者因為邊寫邊玩耽誤了很多時間。這個觀察,也會修正我們的判斷,孩子的許多問題,不是因為態(tài)度不端,而是能力不夠。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提示孩子早
點開始做,為難題多留出一些時間,而且,關于提前多長時間,這個記錄可以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另外,還可以監(jiān)測孩子的單項效率,比如通常做一頁練習需要多
少時間,最快是多長時間。這樣,孩子慢慢就能把握自己的速度了,然后,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間管理的方法慢慢過渡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記錄,自己分析,這樣,便
可逐漸養(yǎng)成高效的習慣。當然,我們希望用這個方法幫助孩子,而不是苛責孩子,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如此。千萬不要把這個
記錄,當做監(jiān)工的手段,如果用最高標準要求孩子,總是能找出不足,那樣,孩子肯定會苦不堪言。
第三,在疲倦之前休息
有的孩子喜歡一鼓作氣,比如,連續(xù)兩三個小時做作業(yè),中間不休息。這樣看起來,似乎非常專注,一口氣做完,心里也會有成就感。不過,從用腦衛(wèi)生的角度來看,我不贊同這樣的方法。
我們自己都有這樣的體會,開始的時候,效率很高,漸漸的,就有了疲憊的感覺,只是強迫自己打起精神,這種硬撐著的狀態(tài),效率肯定會大打折扣,而
且,這樣也會人為拉長心理時間??佳械臅r候,我始終保持學習25分鐘休息5分鐘的節(jié)奏,這樣頻繁地休息,似乎很麻煩,不過,效率非常高。因為學習時間短,
我可以保持高度專注,在疲倦之前休息,內心能始終保持斗志昂揚的狀態(tài)。對于孩子,我一般建議學習30分鐘休息10分鐘,如果始終保持這個節(jié)奏,孩子不會有
特別疲憊的感覺。古人所謂的“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是非常有道理的。
有節(jié)奏的休息會讓孩子感到有盼頭,比如到27分鐘的時候孩子可能累了,但一想到還有3分鐘,便可自我激勵,堅持到底。如果孩子覺得一小時內都沒
機會休息,那么,他便會主動拖延,在做事的過程中,用走神、偷懶的方式悄悄給自己“放假”。時間仿佛是有重量的,時間越長,給人的心理壓力越大,當超出孩
子的承受能力的時候,在言語和肢體動作方面,就會發(fā)生變化,比如自言自語、抓耳撓腮、心不在焉、情緒低落。有的家長在運用這個方法的時候,最開始會出現效
率進一步降低的情況:孩子在30分鐘的作業(yè)時間內繼續(xù)偷懶,對10分鐘的休息卻堅決不放過。有位媽媽面對這樣的情況感到很焦慮,問我該怎么辦。我勸她繼續(xù)
堅持,如果孩子偷懶,等一會兒仍然沒有改變,就簡單提醒一下,比如輕輕敲下桌子,或者默默收走孩子手中的玩具,并不多說什么,也不批評,如果孩子做得好,
則及時肯定。一段時間過后,孩子30分鐘內的效率開始大幅度提高。孩子的父母感到很吃驚,從前劍拔弩張都沒解決的問題,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消失了。道理很簡
單,如果我們主動滿足孩子的休息需要,他們就沒必要偷偷給自己“放假”了。如此說來,因為孩子作業(yè)不認真,便逼著孩子“連軸轉”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
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有的孩子喜歡在作業(yè)中間問還有幾分鐘休息,多數家長都會將其理解為心浮氣躁、光想著玩。在我看來,浮躁只是其中一種可能,也有可能是孩子想印證
自己某項作業(yè)所用時間。所以我總是建議家長,如果孩子問得不是特別頻繁(比如2分鐘問一次),便告訴孩子,不管孩子問的目的是什么,都將收獲一個結果:孩
子對自然時間的感覺越來越準!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的嗎?
【孩子做事為什么拖拉?】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特別是很多幼小銜接和小學生的家長,更是為此而憂心焦慮,通常聽的最多的就是下面這些話:
你的動作實在太慢了,快點快點!
你這樣子以后怎么辦?
再不快點我就……
你能不能快點寫?你的同學都比你寫的快,就你寫的最慢,看你明天怎么向老師交代……
你不好好學習,將來掃大街!
然后下面是咨詢中得到的:
你不知道啊,要是不催他,他可以一晚上不寫作業(yè),一直玩到睡覺……
不可能的,要是不監(jiān)督他,他可以磨蹭幾天都不刷牙,那牙肯定蛀掉了……
他會自覺?我才不相信!
不可能的,他可以一直餓著不吃飯……
有沒有感覺上面的話很熟悉?雖然上面這些話不能覆蓋全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家長過分的焦慮是孩子拖拉最大的成因!
拖拉的原因:
一、催、督促
孩子的動作并非像成人一樣那么迅速,并且孩子并不知道拖拉某件事情的后果是什么,當家長正在催促孩子去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們或許還沉靜在他們自己的專注當中,而此時家長過來打破了他們的專注力,他們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修復他們的專注力,花更多的時間去完成他們想完成的事情。
”學習“或”做某件事情“與孩子的內心之間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聯系(學習興趣),最后這種來自內部動力的聯系被家長的焦慮和意志所切斷,孩子的學習變成了為父母而學,而不是因為發(fā)自內心的好奇和喜歡而學。最后孩子也吸收到了父母的負面信號:父母怕我不如別人,父母怕老師的情緒!父母怕…… 于是我也怕……
人的精神胚胎天生是向上向善發(fā)展的,如果你不催不督促孩子,讓孩子去經歷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后果,他們必然知道該怎么做。但是,目前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家長用外部動力取代孩子的內部動力!
所以越是督促越是催,孩子就越拖拉,這是因為他內部天然的動力被外部家長的意志所取代,沒有誰愿意活在被監(jiān)督的生活中;也沒有誰可以在被監(jiān)督中自然成長好!
二、父母焦慮的投射源于缺乏自信
曾經有過一個20年的跟蹤調查報告,那是在一所幼兒園里給孩子們做智力測試,跟蹤的就是那幾個智力得分最高的孩子,當然最后是20年后這些孩子都非常的有成就,自信滿滿,個個名牌大學畢業(yè),最后事業(yè)有成!可結果把當年的報告拿出來一看,真是不可思議,他們根本就沒有給孩子們做什么智力測試,只是挑選了其中一些智力很平常的孩子,在幼兒園里,他們的各方面都不是最出色的。
這個跟蹤報告說明了:父母投射怎樣一種信號給孩子,孩子就會往這面發(fā)展!你認為孩子很好,他就會往好的方面發(fā)展!你認為你的孩子很差,他就會往差的方面發(fā)展!
很多父母很焦慮,孩子這樣拖拉,將來上小學怎么辦?將來上初中怎么辦?將來……
不要焦慮將來,要活在當下!要回頭看,孩子今天的錯,源于昨天父母的態(tài)度!越是焦慮的父母,孩子接受到的負面情緒就會越多,就越可能往這個方向走。如果你成天嘮叨孩子、監(jiān)督孩子這里沒做好,那里沒做完,接下來還要做什么什么,快點快點……那么孩子必然會成為一個拖拉大王!這就是焦慮的投射,你在把你的焦慮不斷地投射給孩子,孩子接受到的是你的負面信號,自然無法獨立成長!更不可能把拖拉的毛病改掉。
父母的焦慮,更多的,來源于自己整個人生的經歷,好好的回憶自己的童年,我們那個年代,其實很多人都害怕老師,害怕失敗,害怕不如別人。而”害怕“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們的父母沒有強大的內心力量,便把他們的焦慮投射給了我們,而我們又一次的把我們的焦慮投射給了孩子??蔀槭裁匆淮忠淮娜藭绱私箲]呢?
我想起了一位家長以前對我說的一句話,她說:你什么都不給孩子學,將來他讀書發(fā)現自己不如別人,會沒自信的,自信會被打擊的,老師也會不喜歡的……
自信是自己內心向上的一種感受!這種感受不為別人的看法或任何”風吹“所動搖!這才是自信!靠別人的認可來增添的自信,不叫自信,叫”為別人而活“! 因為自信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掌握在別人手里!
如果你的自信或感受掌握在別人的手里,你必定不是為你自己而活!就如上面這位家長一樣,他給孩子報那么多興趣班,學那么多知識,原來都是為了別人而學,因為他害怕別人的評價!害怕老師!如果他根本就不在乎任何人的評價,我想他也不會發(fā)表這樣的意見。
當年我們的父母告訴我們讀不好書就會怎樣怎樣,老師就會怎樣怎樣,其實沒誰會把誰怎樣,能把你怎樣的,只有你自己!
毀掉孩子自信的,往往就是父母的焦慮。原本一個不在乎別人情緒的孩子,被父母天天嘮叨“你快點呀,你看誰誰都比你快多了,你這樣下去怎么辦……老師要說你的……同學要看不起你的……別人會笑話你的……
接著,孩子就開始注意并害怕別人的情緒了,老師會不會批評我?小朋友會不會笑話我?我這樣做別人會不會說我……完了,好端端一個孩子,最后重蹈覆轍父母的軌跡,為別人而活了……
如果我們繼續(xù)把這種焦慮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最好的結果是我們的孩子也不會超越我們。(當然你要喜歡從物質經濟角度上考慮,而不從人格發(fā)展的角度考慮的話,那么”爆發(fā)戶“型的除外?。?/p>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正視自己內心焦慮的根源,這只巨大的魔鬼!看著它!接納它!理解它的存在!把它轉化為我們的信心!變成我們人生的養(yǎng)分,讓它成為我們成長的奠基石,我們才不會把這種焦慮投射給孩子!我們家長,也需要成長!
當孩子有了充足的自信以后,他就不會害怕任何人的情緒!不會害怕失?。「粫ε伦约翰蝗鐒e人!老師的情緒算個鳥?。孔孕艥M滿的孩子會想:不會!就學貝,我學東西很快的,我會學的比他們更好的!
這樣的孩子會像沒有焦慮的爸爸媽媽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自信滿滿!
三、父母不習慣放手,為了不承擔后果,甚至事事包辦
人的精神胚胎是天然向上向善的,我始終堅信這一點!所以我對孩子一直放手,在兒子以前的幼兒園的園長眼里,是放任??烧l都知道,我的孩子像是他們眼中被放任的孩子嗎?
我不贊同任何懲罰孩子的觀念,除了一點: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后果!其實這就是放手!也是很多人眼里的放任!
目前最典型的,就是家長不能忍受孩子寫作業(yè)拖拉,他們用的還是老一套,督促和催!滿滿的”焦慮“塞滿了孩子的大腦,他們哪里還有時間和空間去思考”這件事情不做的后果是什么“? 他們的滿心全是反抗家長的壓制!討厭讀書!討厭學校!討厭老師,甚至討厭同學!
”放手“不是一種教育方法,而是人類本來就有向上的精神胚胎,讓孩子做回自己,他就會自然的向上發(fā)展!你的督促和催,就是一種壓制,壓制下的精神胚胎必定會扭曲!
不管孩子今天要寫多少作業(yè),還是他完全玩游戲去了,你都可以不用管。告訴孩子,到了9點你就睡覺,其他事情都不要做了,有的孩子可能就會睡不著,因為作業(yè)沒做,他很可能會把作業(yè)做了再睡;而有的孩子,可能真的就不做了,剛開始幾天他會覺得輕松,父母不管我,沒關系,你就讓他承擔自己的行為后果,幾天交不了作業(yè),他必定要自己去面對,而面對自己的行為后果,孩子必定會思考該怎么辦,這就是孩子天然的內趨力,這種力量是每個人都有的、天然的。慢慢地,你會發(fā)現,孩子的自尊和天然的上進心會督促他去完成他該做的事情。當然,你也可以不信任他的這種天然的能力,那么你可以繼續(xù)用你的”焦慮“殺死他的”精神胚胎“!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在自由有愛的空間里成長到最后頹廢掉!這是不可能的!成長也需要時間,不要指望立桿見影的效果,人的一生都在成長,作為父母,我們也需要成長!
當然你也可以以愛的名義替孩子事事包辦,完了之后你還可以加上一句:我不叫他刷牙,他就不去刷!
好象沒了你,孩子就會一輩子不刷牙似的。(這里插個小話題,蛀牙和不刷牙沒有必然的關系,父母有蛀牙的,孩子就是天天刷牙不吃糖,也會有蛀牙)
還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情,例如吃飯啦、睡覺啦,起床啦……BALABALA……好象這些事情你不督促,孩子就一輩子不吃飯,一輩子不起床,一輩子不睡覺似的。完了之后你事事包辦,等你包辦習慣了,放不下手了,你還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你會覺得是孩子太依賴你了,其實是你自己不愿意放手!
切記:不要用外部的動力(家長的督促)取代內部的動力(孩子天然的動力)!
四、父母沒有以身作則
父母對孩子的延遲滿足 同樣是孩子”拖拉“的成因,常見的情況是:父母在上網(甚至打游戲啦打的火熱時),孩子喊:爸爸……媽媽……過來一下……我要……5555555……我哭了……………………
結果父母還掛在電腦上下不來,要么不回答孩子,有的父母一直對孩子說:”乖寶貝,等一下哈……“結果等到天黑都木有來……
我們不能忍受”孩子讓我們等等“,但我們卻不斷地讓孩子等待我們。而不善于表達的孩子,他/她會用行動來證明父母給了他什么。
孩子做事磨蹭,是一個令家長困惑和頭痛的問題。下面列舉了一些孩子磨蹭的原因,看看您家的孩子屬于哪一種?
1、 因天生的慢性子(敏銳度低的孩子:他只是反應慢一些——需要家長多一點耐心)
這并不是在給孩子貼標簽,我們不得不承認每個人天生的差異性,有些孩子天生就喜歡慢條斯里的生活,這恰恰也是他們的優(yōu)勢所在。
2、 因貪玩(體覺型的孩子:喜歡用身體去操作去感受——可以通過游戲互動讓他學習到東西)
貪玩也是一個信號,它暗示著孩子可能需要更多有意思的活動和玩伴。
3、 因不想做這件事情(主見執(zhí)著型的孩子:堅持自己的想法——改變想法是關鍵)
有些時候,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也會成為磨蹭的原因,如早上不想上幼兒園,晚上不想睡覺、不想刷牙。
4、 因過于專注目前的事情(專注倔強型孩子:必須先完成自己的事情才會進行下一步——提前做好計劃,立規(guī)矩很重要)
叫了半天趕緊穿衣服出門,結果孩子就跟沒聽見一樣,很有可能這個時候孩子正專注于他的游戲或想象而沒有聽見。
5、 因家長的態(tài)度或方式無法接受(聽覺型的孩子:喜歡聽肯定的語言——如何跟孩子說話是關鍵)
有時候,家長嘮叨、說教、責備、威脅的態(tài)度容易讓孩子的關注點從事情本身轉移到對家長的態(tài)度上來,孩子很容易產生對抗的情緒。
6、 因尚未形成獨立自主的能力(好學單純型的孩子:沒學習過,就不會,一旦學習過后就很容易吸納——家長需要多教導,讓他自己吸收)
孩子的事情被包辦過多,某些技能沒有得到發(fā)展,因此動作緩慢。
7、 因生活不夠充實,無精打采提不起興致
這一點值得我們思考,為什么磨蹭成了現在孩子的普遍問題?或許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在物質生活上幾乎沒有得不到滿足的地方。
在同一個問題上孩子的不同表現,展示了他不同的性格特征與學習特點,應對這些不同的表現又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
例如性格類型:認知型的孩子他更關注自我感受,模仿型的孩子會顯得特別隨和變通,開放型的孩子雖然單純但學習能力又特別強,逆思型的孩子就特別的標新立異,與別不同。
例如學習管道:聽覺型的孩子主要依靠聽覺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視覺型的孩子主要依靠聽覺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體覺型的孩子主要依靠觸覺和動覺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互動型的孩子主要依靠和他人交流、互動、回饋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構思型主要依靠構思策劃、提煉整合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
喜歡《孩子為什么會磨蹭拖拉?》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為什么不放寒暑假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在實際生活當中,有許多孩子會有這樣的表現。有時,當他們在進行感興趣活動,而爸爸媽媽想讓他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要么不給予理睬,要么磨磨蹭蹭。有時在做作業(yè)的時候,他們也總是寫一會作業(yè),發(fā)一會呆,或做...
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家長們對此無可奈何。這是很多家長的困擾:孩子玩起來比誰都瘋,學習起來比誰都拖拉。大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拖拉是孩子故意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其實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很多種。 招數一:...
常常聽家長埋怨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抓緊時間,那么,我們仔細推敲一下,怎樣才算有時間觀念呢?我們自己有嗎?就我的觀察,有一部分人的時 間管理的確很到位,但也有許多人的時間觀念是模糊的。你也許不同意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