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為什么不放寒暑假。
幼兒園,是孩子快樂的家園;家庭則是孩子理想的起點。家長與教師之間要互相協(xié)助,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態(tài),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外國幼兒為什么玩地理小游戲”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外國幼兒為什么玩地理小游戲
在美國,很重視寶貝對外在世界的興趣。為了樹立全球觀念,專業(yè)地理工作者根據(jù)寶貝的年齡特點,圍繞一些主題來設(shè)計了活動和游戲。
地理中運用最多的一個概念就是地方。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特點,沒有兩個地方是完全一樣的。當寶貝了解了當?shù)氐臉淠?、道路、建筑,也就知道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是很特別的。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寶貝周圍環(huán)境中的地形、水體、土壤、植物、氣候,讓寶貝明白自己居住地的特點。
認識地方的小游戲:YJs21.COm
1、通過感覺來認知世界。
寶貝往往通過感覺來認知世界,因此,讓寶貝玩耍水、沙、土甚至泥,寶貝會了解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物理特性。當帶寶貝外出時,也可以讓他觀察各種質(zhì)地、式樣、風格不同的房屋。
2、從沙的改變領(lǐng)悟世間的滄海桑田。
一小堆的沙,足以讓寶貝感受到自己也具有改變一個地方特點的能力,給寶貝一些帶蓋或者不帶蓋的塑料容器、舊塑料瓶、勺子、鏟子、篩子或是一些小小的平底鍋或者煮鍋。寶貝能使用這些器具把沙整成不同的形狀,從容器中倒進倒出,從自己的手指間滑過,從篩子的小孔中漏過。
3、水也是寶貝學習地理的一種奇妙物質(zhì)。
通過玩弄水,寶貝能夠了解水的特性:能夠流動、能夠被容器容納、能夠噴灑。如果在水中加上幾滴洗浴液或者肥皂水,冒出的泡泡讓寶貝更加著迷。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實在是不想浪費這么晴朗的一個周末,于是,洗漱完畢,就問xx:今天想去哪兒玩呢?
本來,我只是隨口一問,沒想到,這個小小的孩子竟然脫口而出:去平臺上種花去吧。
我楞了半天,不明白xx怎么會突然間蹦出了這么一句話,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原來是昨天在平臺上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幾個孩子湊在一起,有的挖土,有的澆水,有的種樹,通力合作,一起種了一棵小苗??磥?,這個小苗還真的成了他的心病了呢,睡了一覺之后,還在惦念著這個事。
說走就走吧,和xx一起提著小桶,拿著鏟子,就出發(fā)了。
走到樓下,我問xx:今天準備種個什么樹呢?
xx沒說話,直接就跑了。
正當我莫名其妙的時候,xx回來了,一臉的笑容,哈哈,這個淘氣的小子,不知道從哪兒檢來了兩個長長的樹枝??粗怪鴺渲Φ臉幼?,我的腦海里一下就蹦出了“豬八戒背芭蕉扇”的樣子。
拿著兩個樹枝到了平臺上,找到了一顆大樹下面,安頓下來,準備開始我們的植樹工程。
我扶著樹枝,xx用鏟子鏟土,放在桶里面,再間或的澆澆水。很快,那個本來很干凈的小桶里就成了一堆泥巴。xx興高采烈的玩著,滿手的泥巴,再加上樹枝上本來就帶著的土,就更成了個泥巴孩子了。他可不管這么多,一會澆點水,一會挖挖土,一會再用手拍一拍。
小區(qū)里的其他孩子看到xx玩,也都湊過來,想和他一起玩。這兩個長長的樹枝成了孩子們心中最好的玩具了,幾個孩子竟然為了這個樹枝打了起來,最后,哇哇的哭成了一團。
有個家長立刻就跑過來,一把奪過了他們孩子手里的樹枝,嘴里不停的說著:快扔了,多臟啊,看弄的一身的土。而孩子,因為他手里的樹枝被搶走了,立刻就不高興了,大哭了起來。而這個家長一看孩子哭了,馬上就改口說:好好,就玩一會啊,不過我先給你弄干凈再玩啊。說著,就把樹枝放在路邊使勁的敲著,似乎是想把樹枝上的土敲掉。
再看看其他的孩子家長,也基本上都是同樣的反映,都是覺得樹枝太臟,孩子不應(yīng)該接觸這么臟的東西,都是緊著要把孩子手里的樹枝搶過來。
我不明白這些家長為什么要有這樣的反應(yīng),為什么孩子一接觸到這些東西,本能的就會覺得臟呢?
他們的反應(yīng)讓我也覺得很無趣,我提著滿是泥巴的桶,拉著xx的手就回家了。本來是還想再接著玩的,但是,看到他們的反應(yīng),讓我興趣索然,再也沒有繼續(xù)的興趣了。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活的金貴了,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好的,玩的是最好的,當然,孩子們所付出的代價就是遠離了大自然,再也不能象我們小時候那樣整天的光著腳丫子在泥里跑,爬樹,下河。我實在是不明白,這本來是孩子的本性,家長們?yōu)槭裁匆J為臟呢?為什么又要強迫孩子聽從他們的意愿呢?在這種干干凈凈的一點塵土都沒有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能健康嗎?
我很不贊成他們的觀點。
但是,現(xiàn)實讓我很悲哀的發(fā)現(xiàn),孩子們同在一個小區(qū)里玩,如果xx整天的在玩土,玩樹棍什么的,其他的家長就不太情愿讓他們的孩子和xx一起玩,因為,他們會覺得xx臟。那么,為了不讓xx在孩子們中孤立,我也只得放棄我的堅持,也盡量的讓xx做一個干凈的孩子,雖然這不是我的本意。
我很無奈,但是,無可奈何。
拖拉磨蹭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詳細了解一下造成拖拉的原因有哪些,或許你家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不止一個——
1、父母包辦代替
這個是最常見的原因了,父母幫孩子做的太多,為孩子安排的太過周詳,孩子失去了主觀思考的能力和行動力。
當我們要求孩子“快些做”的時候,他卻并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是不是挺悲哀的?
2、習慣已養(yǎng)成
孩子小的時候自控力確實會差一些,有些家長就容易監(jiān)督、催促和幫助。慢慢的,孩子的獨立性就會變差,習慣于依賴父母的督促。
3、沒有承受過結(jié)果
不知道拖拉的后果,或者沒有真的體驗過拖拉后的問題延續(xù),就是沒有觸及到孩子的切身利益,并且,一般到最后家長總還是會給孩子“擦屁股”。孩子肯定意識不到拖拉磨蹭是個問題需要改正。
4、榜樣效應(yīng)
父母自己是否拖拉,對孩子的影響極大,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卻沒有做到時,就別怪孩子了。
5、沒有時間觀念
年齡小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他們普遍缺少對時間的認知,對自己的能力估計也不足,不知道怎樣利用時間。比如,讓孩子做一篇閱讀理解,孩子會覺得需要半小時,但事實上1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抵觸、認知都會影響孩子的時間觀念。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對于拖拉磨蹭,通常問題最多的是8歲左右的孩子,也最讓人鬧心,他們正進入人生第二個叛逆期。
這個時期,孩子正在上小學,獲得了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學會了更多的文化知識。他們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對父母的耳提面命很反感,經(jīng)常和父母對著干。
所以,當孩子出現(xiàn)拖拉的情況時,家長應(yīng)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01 就事論事,不展開,不比較
很多媽媽們習慣“見微知著”、“舉一反三”,比如孩子吃飯磨蹭了,媽媽就不單單會教育孩子吃飯的事,有時還會吧早上起床磨蹭、晚上寫作業(yè)拖拉的事情全部拿出來說一遍……這樣展開問題,一定會讓孩子反感。
所以,當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拖拉了,就指出他這一個問題好了,“不需把戰(zhàn)火延伸到其他戰(zhàn)場”。
孩子需要被肯定,被夸獎,不喜歡被比較,尤其是別人家的孩子。“你看那XXX,人家一放學就把作業(yè)寫完了……”這類的話家長就別說了。
可以公平的討論,指出問題,制定方案,把孩子當成成年人來對待,給予孩子一定的信任、空間,也要給自己一個信念,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完成。
02 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試著讓孩子自己承擔一定結(jié)果,不要盲目幫孩子決定。尊重你們討論后制定的方案,嚴格執(zhí)行,溫柔而堅定。
溫柔——不管孩子犯了怎樣的錯誤,當然,你可能會生氣,但請盡量不帶有情緒,和孩子平靜的闡述事實就好了,畢竟誰也不愿意挨罵。
堅定——嚴格執(zhí)行計劃,不能因為各種原因而改變,說好的獎勵與懲罰也一并實行。
習慣培養(yǎng)是個艱難的戰(zhàn)役,在建立的過程中,家長要善于使用夸獎,這是比怒吼、懲罰更要實用的“武器”。那我們“夸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為了讓孩子能夠保留好的行為,形成習慣,對于這一點,千萬別吝嗇。
需要注意的是,夸獎不能太過于形式,一定要指出孩子做的哪件事比較好、為什么好、如果接著做會有什么樣更好的事情發(fā)生……
03 時間概念
時間是個抽象的概念,一般要等到三四年級的孩子才能有相對正確的認知,在這之前能,我們就要想辦法讓孩子了解時間的概念——用具體內(nèi)容和事物去表示代替抽象的時間讓孩子直觀了解到時間的多少。
比如:
一分鐘 = 尿個泡的時間
刷個牙 = 一首歌的時間
洗個澡 = 一集動畫片的時間
除此以外,還可以買一些例如沙漏、計時器等輔助計時道具,用倒計時和輪次來加強時間與次數(shù)的概念。
幫助孩子加深對時間的認識就一定別說“就一會兒”“一下下”“快一點”這類模糊時間的詞語。
最后,想要強調(diào)的一點是,想要孩子擺脫磨蹭,不斷催促一點幫助都沒有。
快點吧、這個吧、那個吧……如果家長總是不斷地進行著信息重復(fù),就成了無效信息,左耳進右耳出。孩子只會越催越磨蹭。
所以,當孩子拖拉磨蹭時,該怎么做告訴他一次就好,最多再解釋一遍,說清楚的事情,還是做不好的話,那就讓他自己承擔后果吧。
寶寶的哭聲你聽懂了嗎?
嬰兒的啼哭除了代表著眼淚、聲音、情緒等等,難道還有其他的含意嗎?如果有一種寶貝哭聲轉(zhuǎn)換器,你會需要嗎?讓它做自己寶貝的特殊翻譯,能夠從他們的哭聲里,辨出不同的含意。
如果我們把新生兒的每一次哭聲都精確記錄和計算的話,他們每天大約要哭3個小時。吃驚嗎?你是否想過你的寶貝會哭這么久?他們當然不是一次把哭的時間用完的,他們每一次的哭聲也不是在訴說著同一件事,如果你聽不懂也沒關(guān)系,畢竟這種語言太難了,你需要花些時間來學習。
1.“我餓了,快開飯吧!”
在出生后的頭3周里,大部分健康新生兒的哭是因為饑餓,而且大部分新媽媽聽到寶貝哭聲的第一反應(yīng)也是趕緊喂奶。只要含上乳頭或奶嘴,小家伙馬上就安靜下來,露出急不可待的樣子。
餓哭的典型“聲音效果”是,低音調(diào),有節(jié)奏,而且重復(fù)著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哭一聲,然后有個停頓,再短哭一聲,再停頓,就像在說“餓——餓——”一樣,直到被媽媽抱起來喂奶,哭聲才停止。
如果此時嬰兒同時張開嘴向四周尋覓,一旦有人抱他,馬上把嘴扎到懷里,直奔主題,這也可以幫助判斷寶貝是否因饑餓而哭。
2.“我太累了,快讓我睡吧!”
累了就睡是嬰兒大多數(shù)時間的本能反應(yīng),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撫,他們很快就能睡著。勞累(真不知道他們怎么會勞累)的寶貝會打哈欠,揉眼睛,如果你沒有發(fā)現(xiàn)他的這些暗示,還是一相情愿地哄他,逗他、抱他,那可就不妙了,寶貝大發(fā)脾氣在所難免,誰讓你不識實務(wù)呢。
因為疲勞而發(fā)出的哭聲很難讓人想到他只是想睡覺,因為這種哭聲一般很強烈,而且像花腔一樣還帶著顫抖和跳躍,此時最明智的做法是趕緊讓周圍安靜下來,把他放到小床上,拍拍他,讓他盡快入睡。
寶貝越疲勞,他就越不容易安靜下來,抗議的哭聲也就越強烈。所以,照顧寶寶時,要全神貫注地觀察他的一舉一動,一旦發(fā)現(xiàn)他想睡覺的信號,就別再逗他開心了,否則只能好心辦錯事。
3.“我就想讓你抱著我!”
難道寶貝大哭只是想讓你抱著他?太有可能了,這是那些比較“磨人”的寶寶的慣用手段。正哭得熱鬧的寶寶剛被抱起來就停止了哭泣,像音響開關(guān)一樣有效,那就說明他或許需要皮膚與皮膚的接近。畢竟在長達9個多月的時間里,寶貝一直在一個溫暖狹小的空間里生活,也許他還在懷念媽媽子宮里的幸福生活呢,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那不是他熟悉的世界,適應(yīng)還要慢慢來。
有一些嬰兒需要比其他寶寶更多地被抱著,也許你會覺得很累,但換個角度想,你還得到了比其他母親更多的與寶貝親近的機會呢。在寶寶3個月以內(nèi),你也不必擔心這樣做會寵壞他,他只不過是喜歡聽到媽媽的聲音,聽到熟悉的心跳聲,聞到媽媽的味道,這太正常了。
但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比較纏人的寶貝,也會在要求被抱的次數(shù)和頻率上有所改變,也許上次他哭是想抱,而下次卻是想讓你放下他。很多嬰兒哭是因為他想改變現(xiàn)狀,你抱起他或放下他之后,看看他是否能安靜下來,如果他不哭了,那就說明你做對了。
4.“真難受,快給我換尿布吧!”
嬰兒對臟尿布的忍耐程度是有個體差異性的,有的寶寶會在第一時間讓你知道出狀況了,他需要“場地清潔服務(wù)”,也有的寶寶對這些小小的不適根本不放在心上,只要他的小屁股不紅不腫不癢不痛,你稍微晚點換尿布沒什么關(guān)系,要知道,很多情況下,真正更在意的是父母而不是寶寶,照顧不周會讓父母有一種負疚感,這比寶寶的臟尿布還讓人不舒服。無論如何,這種需求很容易發(fā)現(xiàn)和滿足,只要打開看看,一切全都明了了。
在寒假中,很多中國家長會給孩子安排課外補習或者特長培訓(xùn),孩子的時間表總是排得滿滿的。那國外的學生假期呢?是不是和我們有不一樣的過法?
馬來西亞參加“制服團體”
年底的總考試結(jié)束后,馬來西亞的中小學生將迎來7周左右的長假。當然,氣候是24℃-32℃的怡然夏日。馬來西亞的家長為了保持孩子的童真,很少讓孩子在假期補習或者參加特長班。
參加“制服團體”是能影響馬來西亞學生升學和就業(yè)的假期活動?!爸品F體”包括像童子軍、少年警察、少年軍等等,男生和女生都能參加,并且是自愿參加,學習爬山、野外生存、急救等技能?!爸品F體”在馬來西亞是非常重要的組織,如果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可以通過完成“制服團體”規(guī)定的技能考試來給自己加分,如果在“制服團體”中表現(xiàn)優(yōu)秀,很多大學都會搶著要。所以,在馬來西亞,參加“制服團體”的學生數(shù)量眾多,但它不是讓你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所有考核,而是從升入初中開始,一直持續(xù)好幾年,每個假期考核一到兩項。所以,馬來西亞學生的急救知識儲備、自理能力、野外生存能力都比較強。
澳大利亞假期忙打工
12月初到1月底,在澳大利亞,年底這8周左右的美好長假,是孩子們最喜歡的。
中小學生的爸爸媽媽一般會利用年底放的四周年假,帶著孩子們一起去海邊過圣誕和元旦。
補習,是很多中國孩子假期中不得不做的事,但在澳大利亞,假期補習班的數(shù)量極少,只有在快到高考時才有補習。
澳大利亞的大學生雖然年底假期比中小學生長一個月,但也不算輕松。暑期課程或者打工是他們的常見選擇。打工需要大學生自己去找工作,鍛煉融入社會的能力的同時,還能賺到一些錢。打工的地方一般是超市、快餐店、加油站。大學里的學生會有時也會貼出一些招工的信息。
另外,在澳大利亞,年齡只要超過14歲零9個月,就可以打工了,所以有些高二、高三的學生也在假期打工,鍛煉自力更生的能力。因為付給他們打工的報酬比成人低,所以商家也樂意給他們一個鍛煉的機會。
英國出國游很簡單
在英國,節(jié)假日很多,對孩子來說有暑假、復(fù)活節(jié)假期和圣誕節(jié)假期等法定節(jié)假日。其中,冬季的假期就要數(shù)圣誕節(jié)假期了,一般來說就在圣誕節(jié)前后一兩周。
寒假里,多數(shù)有條件的家庭還會帶孩子一起去歐洲各國旅游。歐盟國之間不需要護照,所以出國游很簡單。沒上小學的孩子也拉個小拉桿箱,背個小包,雖然包里沒什么東西,不過態(tài)度在那里——從小你就得自己拿自己的東西。
英國學校普遍重視閱讀,因而會布置一定(依據(jù)孩子年齡不同而有所差別)的閱讀作業(yè),并要求每本書要撰寫上千字的讀書報告。但是補習班在英國不普遍,家長一般不會強迫孩子去上補習班。而且請家教價格昂貴,條件好的家庭給孩子請的家教也多是音樂、美術(shù)等藝術(shù)類的。只有課業(yè)特別困難、趕不上學校進度的學生,才會在寒假上補習班。
美國假期聚會多
如果說美國孩子的寒假,那就只有為期一兩周的圣誕假期,雖然時間不長,但非常Relax(放松)。
在圣誕節(jié)假期,父母會帶孩子到處走親訪友,參加各種Party,并引導(dǎo)孩子提高社交技能。在美國家長看來,12歲前的孩子可以少學些知識,但必須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分辨是非,而假期聚會就是一個好機會。
在圣誕夜,有條件的家庭還會邀請無家可歸者來家里一同過圣誕,孩子也可以借此深刻理解圣誕的分享精神。此外,去教堂也是圣誕假期里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這里孩子們會讀圣經(jīng)、做禮拜。有些孩子還會組成小的唱詩團,挨家挨戶去敲門唱圣歌,以此來賺些零花錢。
假期里美國的初中和小學生基本沒有作業(yè)。有些地方可能會組織冬令營,如農(nóng)場冬令營、野外求生冬令營和冬泳冬令營等,但因為時間短,參加的人不是很多。
常常聽家長埋怨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抓緊時間,那么,我們仔細推敲一下,怎樣才算有時間觀念呢?我們自己有嗎?就我的觀察,有一部分人的時
間管理的確很到位,但也有許多人的時間觀念是模糊的。你也許不同意這種說法,那么,不妨問問自己:昨天一整天是怎么安排的?是否有清晰的計劃?這些安排是
否合理?每件事情分別花了多少時間?對自己的時間安排能精確到什么程度?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善于管理時間,那么,也只能空洞地說教孩子,于是,“抓緊時間”就成了最正確的廢話。孩子困惑的,往往是怎樣才能“抓緊”?就算善于管理時間的人,怎樣將自己的方法教給孩子,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查一下“時間觀念”的概念,按照三分法來分,可分為自然時間、人文時間和心理時間。人文時間的核心是歷史時間,與我們的討論關(guān)系不大,在此略
過。而自然時間的核心是鐘表時間,是客觀的;心理時間的核心則是體驗時間,是主觀的。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并非總是重合,愛因斯坦那個著名的笑話恰好說明了
這一點:如果你在一個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個小時,你只覺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個熱火爐上,片刻就像一小時。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如果讓孩子看
喜歡的動畫片,兩小時都不嫌多;如果讓他做不喜歡的作業(yè),半小時都度日如年。
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的沖突,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貞浳业男W和初中階段,二者的沖突是那樣的激烈——上課時,時間像個蝸牛;走神時,時光卻快
如閃電。回過神來,總是懊悔不已。那時候,心中很困惑,也很苦惱,卻解釋不了這個矛盾?,F(xiàn)在終于明白了,我們的心理時間像個自由散漫的孩子,跟著感覺走,
在喜歡、高興、愉悅的時刻,它過得飛快;在排斥、沮喪和煩惱的時刻,卻漫長得要死。
如此說來,我們所謂的培養(yǎng)時間觀念,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至少包括兩個方面,即培養(yǎng)對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的感覺。關(guān)于怎樣培養(yǎng),我來說說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改變心理時間。
通常,人們在做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心理時間過得最快,內(nèi)心感覺也最愉悅。人物傳記中常常有這樣的情節(jié):許多天才人物,像玩兒一樣,就達到了一般
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我們羨慕這些人,既享受了過程,又收獲了結(jié)果。他們?yōu)槭裁茨芏呒娴媚??除了天賦和勤奮等因素以外,興趣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當一個人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內(nèi)心的阻力是最小的,甚至接近于零,這時心理時間自然是很快的,在我們眼里千難萬難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卻是小菜一碟。孩子也一
樣,如果對一件事有興趣,完全沉浸其中,根本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這再次印證了我們耳熟能詳?shù)哪蔷湓挘号d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正是所有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
家高度重視培養(yǎng)興趣的原因。興趣不但關(guān)乎做事的效率,最最重要的,它直接左右了生命的質(zhì)量。我們不妨設(shè)想一下,如果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時間不知不覺過去
了,內(nèi)心感到充實而愉悅,這樣的生命歷程自然洋溢著幸福感。相反,如果被迫去做厭惡的事情,心理時間便被人為拉長,做事的過程讓人倍感煎熬。經(jīng)歷這樣痛苦
的過程,就算最后取得成功,也不算完整的勝利。那么,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改變心理時間最核心的方法,都是培養(yǎng)興趣。
此外,心理預(yù)期也是影響心理時間的重要因素。通常,心理預(yù)期與時間的實際變化是相反的。比如,孩子越盼著下課,感覺時間過得越慢。家長也容易陷
入這個誤區(qū),越希望看到孩子的快,結(jié)果總是發(fā)現(xiàn)慢的證據(jù)。在上一本書中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催出來的慢性子》,專門討論這個問題。越急躁的家長,越容易培養(yǎng)
出慢性子的孩子。其實,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時間管理,并不全是孩子的錯。一方面,這正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另一方面,往往是大人的心理狀態(tài)干擾了
孩子。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有合理的時間觀念,雙方都要降低心理預(yù)期,不要太急躁,我們越希望快,心理時間就越慢,這便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而且,心理預(yù)
期會干擾我們正常的判斷,有的家長給我寫信,說孩子做事很慢,問應(yīng)該怎么辦。我問慢到什么程度,家長的描述并不具體,于是,我就讓家長完整記錄孩子一天做
各項事務(wù)所用時間。看到記錄,許多家長忽然醒悟,其實孩子并不慢,只是自己太急躁,不知不覺用成年人的速度衡量孩子。由此可見,有很大一部分“沒時間觀
念”的孩子,是大人不恰當?shù)臅r間觀念“制造”出來的。
情緒也在心理時間中扮演重要角色。孩子面對不喜歡的事,總是會極力轉(zhuǎn)移注意力。這時我們便會認為孩子“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其實,孩
子只是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事情上。面對這種狀況,家長最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并責罵孩子。家長運用說教、責備、打罵、恐嚇這些手段,短時間內(nèi)會有些許效
果,但破壞了孩子的心理時間,增加了心理阻力,只會越催越慢、越慢越催,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huán)。有些孩子的心理時間已經(jīng)很慢,比如一讓他做作業(yè)便度日如
年,這時候,如果繼續(xù)運用責罵的方法,只會繼續(xù)拉長孩子的心理時間。我們不妨重新尋找對策,采用正強化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細微進步,并及時予以肯定。這
個方法也許不會立竿見影,但絕對可以春風化雨,慢慢改變孩子的心理時間。遇到不喜歡做作業(yè)的孩子,我們需要一些規(guī)則來約束,但最根本的,還是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
趣,增強孩子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其次,對自然時間保持覺察。
在生活中,我們很難對每件事情都保持高漲的熱情,當我們不那么熱愛的時候,就需要對自然時間保持覺察,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我開始認真探索這個
問題,是在考研的時候,我在書中也描述過。當時離考試還有100天,需要看的書,摞在一起有一尺高。在極度焦慮中,我最關(guān)心的,是怎樣利用好每一分鐘。我
想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記下每件事情的起始時間,并且記下這一段的工作量,比如“9:03——9:15,看《教育學》,共27頁”,一天下來,所有的
時間安排都一目了然,每天晚上,我都分析自己的時間利用情況,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循環(huán)往復(fù),不斷提高,真正對自己的時間實現(xiàn)了數(shù)字化管理。我監(jiān)測
出,最開始看一頁書需要3分鐘,后來只需要一分鐘多一點,這給我?guī)砹司薮蟮某删透?,我始終處于一種興奮狀態(tài),每天和自己的速度賽跑。這個方法,成就了我
人生中最不可思議的一次跨越?,F(xiàn)在,我依然每天記錄自己做事的起始時間和工作內(nèi)容。如果哪天不記,就會效率低下,稀里糊涂地過了一天,根本不知道時間浪費
到哪里去了。
在時間管理上,我們不要過度苛責孩子。哪怕是成年人,對日常行為所用時間,往往也缺乏覺察。不信,我們不妨寫出自己寫一頁字、做一頓飯、早起洗漱、整理一次衣柜等生活小事所用的時間。如果寫不出,不妨估計一下然后再核對,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感覺未必準確。
我也常常建議家長用這個方法,悄無聲息地幫孩子記錄。連續(xù)記錄一個星期,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比如,孩子會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低估了作業(yè)的難
度,或者因為邊寫邊玩耽誤了很多時間。這個觀察,也會修正我們的判斷,孩子的許多問題,不是因為態(tài)度不端,而是能力不夠。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可以提示孩子早
點開始做,為難題多留出一些時間,而且,關(guān)于提前多長時間,這個記錄可以給出一個具體的數(shù)字。另外,還可以監(jiān)測孩子的單項效率,比如通常做一頁練習需要多
少時間,最快是多長時間。這樣,孩子慢慢就能把握自己的速度了,然后,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間管理的方法慢慢過渡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記錄,自己分析,這樣,便
可逐漸養(yǎng)成高效的習慣。當然,我們希望用這個方法幫助孩子,而不是苛責孩子,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如此。千萬不要把這個
記錄,當做監(jiān)工的手段,如果用最高標準要求孩子,總是能找出不足,那樣,孩子肯定會苦不堪言。
第三,在疲倦之前休息
有的孩子喜歡一鼓作氣,比如,連續(xù)兩三個小時做作業(yè),中間不休息。這樣看起來,似乎非常專注,一口氣做完,心里也會有成就感。不過,從用腦衛(wèi)生的角度來看,我不贊同這樣的方法。
我們自己都有這樣的體會,開始的時候,效率很高,漸漸的,就有了疲憊的感覺,只是強迫自己打起精神,這種硬撐著的狀態(tài),效率肯定會大打折扣,而
且,這樣也會人為拉長心理時間??佳械臅r候,我始終保持學習25分鐘休息5分鐘的節(jié)奏,這樣頻繁地休息,似乎很麻煩,不過,效率非常高。因為學習時間短,
我可以保持高度專注,在疲倦之前休息,內(nèi)心能始終保持斗志昂揚的狀態(tài)。對于孩子,我一般建議學習30分鐘休息10分鐘,如果始終保持這個節(jié)奏,孩子不會有
特別疲憊的感覺。古人所謂的“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是非常有道理的。
有節(jié)奏的休息會讓孩子感到有盼頭,比如到27分鐘的時候孩子可能累了,但一想到還有3分鐘,便可自我激勵,堅持到底。如果孩子覺得一小時內(nèi)都沒
機會休息,那么,他便會主動拖延,在做事的過程中,用走神、偷懶的方式悄悄給自己“放假”。時間仿佛是有重量的,時間越長,給人的心理壓力越大,當超出孩
子的承受能力的時候,在言語和肢體動作方面,就會發(fā)生變化,比如自言自語、抓耳撓腮、心不在焉、情緒低落。有的家長在運用這個方法的時候,最開始會出現(xiàn)效
率進一步降低的情況:孩子在30分鐘的作業(yè)時間內(nèi)繼續(xù)偷懶,對10分鐘的休息卻堅決不放過。有位媽媽面對這樣的情況感到很焦慮,問我該怎么辦。我勸她繼續(xù)
堅持,如果孩子偷懶,等一會兒仍然沒有改變,就簡單提醒一下,比如輕輕敲下桌子,或者默默收走孩子手中的玩具,并不多說什么,也不批評,如果孩子做得好,
則及時肯定。一段時間過后,孩子30分鐘內(nèi)的效率開始大幅度提高。孩子的父母感到很吃驚,從前劍拔弩張都沒解決的問題,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消失了。道理很簡
單,如果我們主動滿足孩子的休息需要,他們就沒必要偷偷給自己“放假”了。如此說來,因為孩子作業(yè)不認真,便逼著孩子“連軸轉(zhuǎn)”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
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有的孩子喜歡在作業(yè)中間問還有幾分鐘休息,多數(shù)家長都會將其理解為心浮氣躁、光想著玩。在我看來,浮躁只是其中一種可能,也有可能是孩子想印證
自己某項作業(yè)所用時間。所以我總是建議家長,如果孩子問得不是特別頻繁(比如2分鐘問一次),便告訴孩子,不管孩子問的目的是什么,都將收獲一個結(jié)果:孩
子對自然時間的感覺越來越準!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的嗎?
這么小的孩子,哪里那么多脾氣呢,要想知道孩子為什么發(fā)脾氣,我們不應(yīng)該只關(guān)注表面現(xiàn)象,我們要透過孩子發(fā)脾氣來了解孩子發(fā)脾氣的緣由,來參透他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我們需要時刻記住,孩子無法用詞語和口頭方式告訴你他的煩惱和不快,而情緒和行為采石他們的語言,為了傾聽他們,我們必須學會破解這種語言。
而這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的新書《孩子愛發(fā)脾氣,父母怎么辦》將給我們打開一道參透孩子的大門。
這本書就孩子發(fā)脾氣的11種潛在原因及解決辦法進行了闡述。非常實用,如果你家也有個愛發(fā)脾氣的孩子,那么真的有必要拿來讀讀。
就在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好也趕上家里三歲的孩子在我發(fā)脾氣,因為老家有事情,我?guī)е龤q多剛上幼兒園八天的孩子回了東北老家一周,回來后,重新上幼兒園的第二天,小妞就表現(xiàn)出不肯再去上幼兒園,而且在吃飯?zhí)岬接變簣@就開始發(fā)脾氣,弄得本來就沒啥耐心的老公也發(fā)開了脾氣,我們夫妻還鬧得不痛快,但是我敏感的意識到,本來喜歡上幼兒園的朵朵忽然表現(xiàn)出不想去,甚至提到就哭泣,就發(fā)脾氣,肯定是因為在幼兒園發(fā)生了什么不開心的事情,不然不會無緣無故的鬧。于是,我耐心問她是不是老師批評她了,還是有小朋友欺負她了,還是沒睡覺,在都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知道我是不能得到答案了。只有求助老師,但是因為已經(jīng)較晚了,不方便跟老師聯(lián)系,于是在第二天也就是今天奶奶送朵朵去幼兒園的時候向老師咨詢了昨天的情況,得知,小妞中午不想睡覺,在床上滾來滾去,翻跟頭,最后掉下了床,哭了。在了解到這一訊息后,我對女兒昨晚的脾氣有了了解,小妞是因為對于摔下床這一事實,對于幼兒園產(chǎn)生了一些印象,所以才會抗拒去幼兒園。在了解到這一訊息后,我就可以有針對的進行疏導(dǎo)。如果當時我不是敏感的意識到原因,而是只是看到他表面的脾氣,就沒辦法讓小妞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
而這種去根據(jù)脾氣背后來解決脾氣的辦法,在這本書第一章就有了介紹。
這本書主要從“我不是搗蛋鬼,我只是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我因為變化和轉(zhuǎn)變發(fā)脾氣;我拍的過敏癥影響我的感覺和行為;我不喜歡規(guī)則;我是一個坐不住的人(多動癥);我在學校控制不住自己;我對任何事都擔憂;我可能又抑郁癥;好像人人都比我學得快;可我喜歡比我小的孩子玩;我的襪子穿的不對勁;我累了”等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非常實用的一本書。這本書在京東,當當,卓越上都有出售,可能也會有部分電子版,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去購買,或者去閱讀。相信會給你帶來不小的收獲,其實,我覺得對大人也同樣的有效。
孩子做事磨蹭,是一個令家長困惑和頭痛的問題。下面列舉了一些孩子磨蹭的原因,看看您家的孩子屬于哪一種?
1、 因天生的慢性子(敏銳度低的孩子:他只是反應(yīng)慢一些——需要家長多一點耐心)
這并不是在給孩子貼標簽,我們不得不承認每個人天生的差異性,有些孩子天生就喜歡慢條斯里的生活,這恰恰也是他們的優(yōu)勢所在。
2、 因貪玩(體覺型的孩子:喜歡用身體去操作去感受——可以通過游戲互動讓他學習到東西)
貪玩也是一個信號,它暗示著孩子可能需要更多有意思的活動和玩伴。
3、 因不想做這件事情(主見執(zhí)著型的孩子:堅持自己的想法——改變想法是關(guān)鍵)
有些時候,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也會成為磨蹭的原因,如早上不想上幼兒園,晚上不想睡覺、不想刷牙。
4、 因過于專注目前的事情(專注倔強型孩子:必須先完成自己的事情才會進行下一步——提前做好計劃,立規(guī)矩很重要)
叫了半天趕緊穿衣服出門,結(jié)果孩子就跟沒聽見一樣,很有可能這個時候孩子正專注于他的游戲或想象而沒有聽見。
5、 因家長的態(tài)度或方式無法接受(聽覺型的孩子:喜歡聽肯定的語言——如何跟孩子說話是關(guān)鍵)
有時候,家長嘮叨、說教、責備、威脅的態(tài)度容易讓孩子的關(guān)注點從事情本身轉(zhuǎn)移到對家長的態(tài)度上來,孩子很容易產(chǎn)生對抗的情緒。
6、 因尚未形成獨立自主的能力(好學單純型的孩子:沒學習過,就不會,一旦學習過后就很容易吸納——家長需要多教導(dǎo),讓他自己吸收)
孩子的事情被包辦過多,某些技能沒有得到發(fā)展,因此動作緩慢。
7、 因生活不夠充實,無精打采提不起興致
這一點值得我們思考,為什么磨蹭成了現(xiàn)在孩子的普遍問題?或許是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在物質(zhì)生活上幾乎沒有得不到滿足的地方。
在同一個問題上孩子的不同表現(xiàn),展示了他不同的性格特征與學習特點,應(yīng)對這些不同的表現(xiàn)又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
例如性格類型:認知型的孩子他更關(guān)注自我感受,模仿型的孩子會顯得特別隨和變通,開放型的孩子雖然單純但學習能力又特別強,逆思型的孩子就特別的標新立異,與別不同。
例如學習管道:聽覺型的孩子主要依靠聽覺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視覺型的孩子主要依靠聽覺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體覺型的孩子主要依靠觸覺和動覺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互動型的孩子主要依靠和他人交流、互動、回饋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構(gòu)思型主要依靠構(gòu)思策劃、提煉整合來獲取、理解和記憶信息。
第一,孩子吃母乳已經(jīng)到一周二,我覺得吃的時間夠長了。
第二,孩子有些母乳依賴。表現(xiàn)在,只想吃母乳,但對別的食物一點也不想嘗試。
第三,我的乳汁減少了。
事實上,斷奶我也非常猶豫。我是在猶豫中做出的草率決定。為什么猶豫?
第一,現(xiàn)在是毒奶粉時期,買不到安全奶。
第二,斷奶后我得重新探索和孩子的相處模式,這樣很勞累。
**還問:我該不該斷奶?
我的回答:完全不必要!你的孩子才四個月大你就斷奶,我認為,不管是孩子還是你個人,都完全沒做好這個準備。可是不斷奶,怎么辦?
首先,我覺得你的情緒非常非常焦慮。但焦慮的情緒對哺乳媽媽而言非常糟糕,越是焦慮,奶會越少。你需要好好休息一番,而不要每天關(guān)注孩子到底吃了多少奶。
其次,調(diào)整你的飲食。
再次,多給孩子吸。
隨時能上網(wǎng),連大人都難專注
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電玩,聯(lián)手養(yǎng)出了我們無法理解的網(wǎng)絡(luò)時代小孩。身為三個小小孩的爸爸,電視主持人聶云對大環(huán)境改變有很深的感觸。
「比方看新聞,除了主播和正在播的新聞標題,螢?zāi)贿€有上、下、左、右等四條跑馬燈一直跑;外加股票指數(shù)跟天氣預(yù)報,進廣告還切成小螢?zāi)唬茈y不眼花撩亂。
現(xiàn)在你也很難跟一個人單獨吃飯,因為手機里跟三個朋友在 WhatsApp,另外兩個在微信。訊息過多,別說小孩了,就連大人也經(jīng)常無法專注?!?/p>
黑板比不過電玩,上課好無聊
一出生就處於快速變換的聲光環(huán)境,現(xiàn)代小孩的大腦習慣了強度高的外界刺激,一進到學校,眼前換成了墨綠一片的黑板跟語氣平淡的老師,刺激強度立即少了三倍。
難怪小朋友常跟老師抱怨:「上課好無聊」。教育體制要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比方偏靜態(tài)的「閱讀」能力,刺激程度當然比不上孩子平常在家看的電腦電玩。
除了生活環(huán)境正在飛快改變,學校環(huán)境也更加凸顯孩子的好動問題。擁有專注力反倒變成頂尖孩子的特有能力。
劉明麗說,撇開被確診為過動癥的孩子不談,這些年普通班里偏好動的孩子明顯變多了,很多班級一走進去就鬧哄哄的,感覺孩子比以前躁動。每班學生人數(shù)雖然大幅減少,事情卻沒有變少,老師班級經(jīng)營的難度還一年一年提高。
學校的活動和學習科目愈來愈多,轉(zhuǎn)接緩沖的時間不夠,於是孩子們?nèi)菀自谶@些關(guān)卡出狀況。
劉明麗說:「學校有校內(nèi)活動,還要配合局里、部里的政策推活動,科目單元不斷推陳出新,除了九年一貫課程,另有課程跟議題要顧。以前學校步調(diào)慢,孩子分神看窗外的云也沒關(guān)系,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沒辦法等了。」
「不專心」是孩子發(fā)出的求救訊號
趕進度、趕活動的節(jié)奏下,即便每個老師上過了十幾個小時的專注力研習課程,也沒時間停下來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即使家長經(jīng)常在媒體上讀過不少關(guān)於注意力與過動的相關(guān)報導(dǎo),遇上自己孩子每天寫作業(yè)寫到十二點,慢吞吞、管不住,還是難免發(fā)怒受挫,處理失焦。
大人們忙著處理「表面」的不專注行為,卻忘記深入追究,孩子其實有更迫切的難處需要處理。不專心像一個煙霧彈,其實是孩子發(fā)出的求救訊號,需要大人深入去找出核心問題。
核心問題可能有:學習遇到障礙,數(shù)學課的四則運算聽不懂。過敏體質(zhì),異位性皮膚炎的部位很癢。暫時性情緒低落,肌耐力不足,身體支撐力量差,因此常改變坐姿或趴在桌上。位置出現(xiàn)問題,隔壁同學很愛找人聊天。逃避心理作祟,乾脆慢慢拖。追求完美,容易卡在細節(jié)上等等。
不專注對孩子的影響是全面的。正因?qū)W習是不斷累積的過程,不專注的負面影響第一是反映在學習表現(xiàn)上。專注牽涉到高階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無法專注的孩子在小學中低年級的成績可能還沒有太大問題,但學習難度加深加廣後,落差可能會逐漸拉大。
過動癥(大陸一般稱作多動癥,)的孩子在學校生活會遇到三大挑戰(zhàn):第一是學習障礙。根據(jù)統(tǒng)計,過動癥的孩子有三分之一會合并有學習障礙,聽說讀寫算可能都出現(xiàn)問題。第二,過動、沖動的特質(zhì)也容易造成人際困擾,小孩會因經(jīng)常插話、無法控制言行,而變成班上的討厭鬼。第三,生活能力差,孩子經(jīng)常丟三落四,動作不是太快就太慢。
「不專心」或是「過動」的孩子,需要大人真心的理解和幫忙。但大人往往用錯力,弄得師生或是親子關(guān)系緊張。
1 專注非天生,技巧可補強
專注的「風格」是天生,人人不同,但專注「技巧」可以後天加強,而且可以在家做起。
嬰兒一出生就能追蹤聲音,專心喝奶,這些專注的能力都是跟著感官成長慢慢發(fā)展出來。專注力跟寶寶的其他能力一樣,也有其發(fā)展順序,才能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
比如醫(yī)學統(tǒng)計,七到十歲的孩子可專注二十分鐘;十到十二歲是二十五分,十二歲以上可專注三十分。
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從幼兒園升到小一,常常是一個很大的關(guān)卡?!感∨笥言谟變簣@吃吃喝喝每天都很開心,一到小學整整四十分鐘卻要坐在教室里,極不能適應(yīng)。因此進小一是許多孩子專注力出狀況的重要關(guān)卡,考驗老師的教學變化能力,
除了去了解不同的兒童發(fā)展階段,家長也要觀察孩子的專心風格??春⒆釉谑颤N時候吸收最快,就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學習優(yōu)勢路徑,找出技巧幫助孩子更專心
比如「視覺型」的孩子喜歡閱讀,看黑板不會跳漏字。臺灣的精英幾乎都是視覺強勢,因為我們的教育體制相當注重閱讀理解。「聽覺型」的孩子語文能力普遍不錯,用耳朵擷取資訊能力好,
比如歌手周杰倫可能屬於此型。「操作型」的孩子喜歡動手玩積木、組裝玩具、操作實驗,什麼事情都要動手做過一次才學得好。
不過,家長也別急著用這種三類將孩子定型,因為大腦對不同資訊的吸收路徑有別,有時是綜合型。重要的是找出孩子特有的專注風格,在旁加以輔助,必可事半功倍。
2 好動非過動,輔導(dǎo)可改善
好動指的是孩子的天生氣質(zhì),有些孩子本來就活潑外向調(diào)皮。但「過動癥」在醫(yī)學上則是有嚴格的定義,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天生好動的孩子慢慢隨年齡長大,加上老師的輔導(dǎo)與家長的管教,調(diào)皮搗蛋的行為會逐漸減少,學業(yè)表現(xiàn)跟人際互動也維持一定的水準。
但有些孩子的心叫也叫不回來,即使叫回來了也好像斷電一樣空白。一般性介入策略的效果都不明顯,這些過動癥孩子可以對老師教導(dǎo)的沖突策略倒背如流,但遇到?jīng)_突還是忍不住。他們經(jīng)常無法控制住自己的行為,所以一直在道歉懺悔,學業(yè)、生活和人際都出現(xiàn)困難,讓孩子也無力挫折。
3 分心不是病,吃藥非必須
帶去給醫(yī)生評估,不一定就是過動癥,吃藥也非第一選項。
陳錦宏說,通常孩子要到四~五歲才會開始做診斷,學前兒也很少有確診的案例。學前兒有過動傾向,大多會建議先用行為管理、認知行為治療、生活環(huán)境安排或感覺統(tǒng)合治療,并加強家長的互動知能。
有經(jīng)驗的兒童心智科醫(yī)師都會長期收集孩子的在校在家訊息,經(jīng)過全面的審慎評估才會下診斷。等到前面所說的策略都無效,且病癥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生活學業(yè),醫(yī)生才會給藥。
4 避免貼標簽,親師需互信
專注力問題在校園相當敏感,很容易引爆親師(親師溝通指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大陸使用此概念較少,常使用家校溝通、家校合作之類。)沖突,變成大人間的戰(zhàn)爭。
每個小孩都是從好奇的心出發(fā)看世界,這個很新鮮、那個好好玩。一旦找到了有興趣的事情,小小孩也能很專注。
專注的風格人人不同,但永遠能在有興趣的事物上,逐漸培養(yǎng)專注的技巧。然而在孩子還沒熟悉專注技巧,還沒發(fā)展出自我提醒能力時,家長就得適時扮演外在警醒的規(guī)劃者角色,幫他們打造容易專注的心。
喜歡《外國幼兒為什么玩地理小游戲》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為什么不放寒暑假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引言:玩沙游戲是幼兒童年的歡樂、自由和權(quán)利的象征。豐富多彩的形式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且能增長幼兒的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 游戲是兒童早期特有的一種學習方式...
親子游戲:蠟燭為什么會熄滅 ●場景一:幼兒提出問題 幼兒:媽媽,今天在電視上看到消防員叔叔救火,可厲害了!我長大也要當消防員,可是消防員叔叔是怎 樣滅火的呢? 媽媽:寶寶真棒,知道動動你的小腦袋想問題...
一、小手小手變變變 功能:鍛煉小肌肉的協(xié)調(diào)與靈活,訓(xùn)練思維反應(yīng)能力。 玩法: 1.爸爸媽媽和寶寶都把手藏在各自身體的后面。 2.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說“小手小手藏起來,小手小手變變變!”3.每次都鼓勵寶...
這一時期的寶寶不僅認知能力迅速增強,小手的精細動作能力也處在快速發(fā)展的時期。人體的每一塊肌肉,在大腦中都有相應(yīng)的區(qū)域(神經(jīng)中樞)與之相對應(yīng)。其中。手指的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所占的區(qū)域最為廣泛。常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