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顧明遠 中國當代教育的“大哥大”

發(fā)布時間:2021-04-05

當代教育學筆記。

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家庭與學校合作,可以實現(xiàn)教育的質量最大化!家長要對教師多些理解、多些幫助,實現(xiàn)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那么,家園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顧明遠 中國當代教育的“大哥大””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顧明遠,1929年10月生,江蘇江陰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北師大二附中副校長、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主任、北師大副校長、北師大研究生院院長等。現(xiàn)任中國教育學會會長、世界比較教育聯(lián)合會副主席、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等。主要著作有《魯迅的教育和實踐》、《教育學》、《比較教育》、《我的教育探索──顧明遠教育論文集》等,主編了《中國教育大辭典》、《中國教育大系》、《世界教育大事典》、《中國教育大百科全書》等。

2008年10月11日,北京師范大學舉辦顧明遠從教60周年慶典。顧明遠在發(fā)言時卻坦言,其實他從教不到60周年,其中有的時間在求學,有的時間被“文革”荒廢了。對于自己取得的成就,他說要感謝他的學生,是學生給予他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被稱為中國當代教育的“大哥大”

提及顧明遠,很多人都會肅然起敬。

著名教育學者朱永新教授曾說他是中國教育的“大哥大”,是一個沒有爭議的人物、一個慈祥的老人。“如果顧明遠先生把家中的聘書堆起來,肯定會比他本人高得多?!?/p>

這樣一位堪稱中國“比較教育研究之父”的教育家,第一份工作竟是在上海一所小學代課。

顧明遠祖籍江蘇江陰,9歲喪父,幼時家境貧寒,上高中時靠親戚的資助才得以完成學業(yè)。加之時局動蕩,他歷盡生活的艱辛。1948年,中學畢業(yè)后想做建筑工程師的顧明遠報考了清華大學建筑系。然而好夢難圓,他落榜了。當年才19歲的他,到了上海容海小學任教。

顧明遠說:“我年輕的時候,起初并不想當老師!”可當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走近他后,他開始愛上了教師生活。1949年,他報考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并被錄取。1951年,他被派往蘇聯(lián)留學,赴莫斯科列寧師范學院教育系學習。

5年后,顧明遠學成回國,在北師大附中工作了四年。他認為,這四年是其真正走上教育探索之路的開始。在這里,他接觸了很多優(yōu)秀的教師,并認識到教育是藝術,是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還總結了關于教育的兩條真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1962年,他回到北師大,開始從事教育學的教學,并在1964年參與了《外國教育動態(tài)》(后改名為《比較教育研究》)的創(chuàng)刊和編輯,因此走上了比較教育研究的道路。“文革”期間,他被下放山西勞動。在他看來,下放不但鍛煉了身體,還讓他認識了勞動。

“文革”結束后,顧明遠針對“教育是階級斗爭的產(chǎn)物”的極左觀點,提出“現(xiàn)代教育是現(xiàn)代生產(chǎn)的產(chǎn)物”;針對當時流行的“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是社會主義的教育原則”提出“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是現(xiàn)代教育的普遍規(guī)律”,批駁了教育理論的極左思潮,在全國引起很大轟動,對推動教育界的撥亂反正起到了巨大作用。

很多專家認為: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主體客體統(tǒng)一論”、“比較教育理論”,是顧明遠對中國教育理論的三大貢獻。

在此之前,中國長期只介紹外國教育,而沒有對各國教育進行比較研究。顧明遠是中國比較教育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中國催生了比較教育這門教育學科,他也因此曾擔任世界比較教育聯(lián)合會的主席(兩位主席之一)。他的“主體客體統(tǒng)一論”,是指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這也是顧明遠結合中國國情,對杜威的教育思想做出的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他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等觀點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這些理論大大豐富了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思想庫。

顧明遠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比較教育研究,打開了中國教育國際化的視野。改革開放以來,他參與了我國許多重大教育決策,比如“終身教育”等現(xiàn)代教育思想就是他引入我國的。

平和敦厚的長者

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謙和、樸實、平易近人,顧明遠就秉承了這種氣質和作風。

他從來不會輕易拒絕任何一個老師的請求——無論是請他去一所普通的學校講學,還是為一個普通老師的著作寫序。

顧明遠的平和作風有許多佳話。據(jù)說曾經(jīng)有一位小學生給他寫信,向他訴說自己學習困難、成績差、與同學關系不好、心情很憂郁的苦惱。顧明遠多次去信開導,直至問題解決。至今,仍有不少中小學生給他寫信,訴說自己學習上的壓力、與家長的不和,甚至有想自殺的,他及時回信開導、安慰;有的學生經(jīng)濟困難,面臨失學,他總是寄錢接濟。給顧明遠來信最多的還是教師。凡是來信,他都一一回復,特別是對第一線的教師。

為了拉近與基礎教育的距離,他還經(jīng)常參加各種義務的教育咨詢活動,甚至走上街頭擺攤設點,為家長教育子女釋疑解惑。只要他一出現(xiàn),他的攤前總是排滿了長龍。

他非常關注教師的專業(yè)化問題。1989年,他有一次去外地出差,聽到有人說中小學教師特別是沒太多知識的農(nóng)村教師根本就不是知識分子,他心里很不好受。回京后,他寫了《必須使教師職業(yè)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文,提出教師的專業(yè)化問題。后來,經(jīng)過他多年不懈的努力,1996年,國務院學術委員會通過決議,設置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為中小學教師獲得研究生學位開辟了道路。在他看來,讓教師成為受人尊重的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是提升其社會地位的關鍵。

這是他60年教育生涯中最感欣慰的兩件事之一。另一件事是他從1986年開始,花了12年時間主編《中國教育大辭典》。他曾對人說過,這部800萬字的大辭典,是他和夫人周老師一個一個字地看、一個一個字地改過的。

無論是呼吁為中小學教師設立教育碩士學位,還是主編《中國教育大辭典》,他最看重的就是為提高中小學教師素質做實事。顧明遠說,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提高教師的地位,而提高教師地位的關鍵是讓他們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正確的教育方法,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精于研究教育理論,但對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方法更是孜孜以求,因此,顧明遠被他的學生稱為“真正的學者”。

■顧明遠語錄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教育的現(xiàn)代化是社會現(xiàn)代化的組成部分,而人作為教育的主體,人的現(xiàn)代化又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核心。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的歷史使命是正確處理現(xiàn)代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的關系,正確對待外國思想和經(jīng)驗,創(chuàng)建中國的教育理論體系。

●現(xiàn)代化的教育過程中,教育是終身和全時空的。教育的現(xiàn)代化要求教育不能局限在學校的狹小范圍之內,它包含了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學校與生產(chǎn)的結合,體現(xiàn)的是教育對人生存發(fā)展的全局性的影響。

●做人的態(tài)度,應該像小草那樣學習,隨處生根,不要埋怨人生,不要浪費時間;像大海那樣做人,海納百川,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學會與人和睦相處;像松樹那樣做人,堅韌不拔,不要見風使舵,要正直、誠實;像細雨那樣做事,潤物無聲。不要過分圖名利,要樹立高尚的人生。面對浮躁的社會,要珍惜時間,不要糟蹋青春,應在等待中積累力量。

●教育孩子要學會四個對待,即正確對待自己,要認清自己的優(yōu)缺點;正確對待他人,要尊重他人的價值觀;正確對待社會,要對社會有責任心;正確對待自然,要善待自然。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顧明遠:孩子到12歲還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會很危險


美國鹽湖城召開冬奧會期間,我國奧委會代表團參觀一所學校時,帶去了兩個熊貓玩具。團長對校長說,一個送給你們學校最優(yōu)秀的男生,一個送給你們學校最優(yōu)秀的女生。這一下難為了校長。校長說,我們學校個個學生都是優(yōu)秀的,沒有最優(yōu)秀的。有的學生學習優(yōu)秀,有的學生運動優(yōu)秀,有的學生做義工優(yōu)秀。最后校長只好把兩個熊貓玩具陳列在學校的展覽柜里,寫上“送給最優(yōu)秀的學生們!”供所有學生欣賞。

兒童就是兒童,不能用成人評勞模的辦法來評選兒童。人是有差異的,因此人的發(fā)展是不一樣的,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每個學生。所以要因材施教,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我反對在學生中評選三好學生,樹立榜樣的辦法很多,做了好事可以表揚,學習有進步可以表揚,熱愛體育活動可以表揚,不一定把一小部分學生定格在“三好學生”上。

評選“三好學生”,一小部分學生受到鼓勵,但卻會傷害大多數(shù)學生。當然,也會有一部分學生受到刺激,以“三好學生”為榜樣,爭取也能當上三好學生。但“三好學生”的名額是極少的,因此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可望而不可即,其實是起不到激勵作用的。

什么叫人才?怎么樣的人叫人才?我1980年曾經(jīng)撰文《人才學與教育學》:“教育的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但是,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不一定能成為人才。也就是說,學校的畢業(yè)生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夠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就是一個合格的畢業(yè)生,但他不一定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和能力,不一定成為人才?!爆F(xiàn)在我要補上一句,人才是多樣的,只要熱愛祖國,有社會責任心,勤奮工作,為社會作出一定貢獻的就是人才。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提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钡鯓硬潘阏嬲膼??可能許多家長和老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存在許多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是溺愛,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結果造成以自我為中心,忘乎所以。

近年來某些官二代、富二代表現(xiàn)出來的劣跡,無不與父母的溺愛和放任不管有關。這種溺愛不僅害了孩子,也危害了社會。

誤區(qū)之二是強制,用父母的權勢逼迫孩子,有的甚至用暴力對待孩子,總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

前一陣子熱鬧一時的虎媽、狼爸,都是這一類的父母。表面上看他們的孩子都在學習上取得成功,但他(她)們的人格、心理如何,他(她)們將來的人生道路如何,尚待時間的考驗。

早在80多年以前,魯迅在《上海的兒童》一文中就說中國的中流家庭教育有兩種極端的教育方法:一種自由放任,一點不管,任其跋扈,在家里是暴主,但到了外面就沒有能力了;另一種終日冷遇或呵斥,甚至于打罵,使孩子畏葸退縮,仿佛一個奴才,父母還以為“聽話”,待到了外面,像“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80多年后的今天這兩種方法依然存在,可見傳統(tǒng)習慣之頑固。

誤區(qū)之三是認為每天逼著孩子學習,使他將來能考上好的大學,找到一份舒適的工作,過幸福的生活。

有的老師因為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就動手打學生,受到批評還覺得很委屈,認為“我是為學生好?!笨墒菍W生不領這個情,反而對學習沒有興趣了,厭學了。就算學生在父母、老師強迫下學習進步了,成績上去了,但身體垮了,性格扭曲了,脾氣怪僻了,將來能有幸福嗎?恐怕未必。

真正的愛是要讓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發(fā)展,他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有健全的人格、開朗的性格,這樣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社會學家馬斯洛認為每個人都有五種層次需要:最基本的生理上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會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十多年前,浙江金華有一名學生把自己的母親殺了,記者采訪他時他對殺害自己的母親這件事很漠然,認為自己的什么需要都得不到滿足,母親只逼著他念書,生活沒有樂趣。采訪者哀嘆,實際上她的母親已經(jīng)在精神上把自己的孩子扼殺了。可見,我們愛孩子,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合理的需要要給予滿足,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引導,特別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怎樣才能理解孩子?許多父母往往不等孩子講完,就嘮嘮叨叨地說孩子這也不對,那也不是。長此以往,當然孩子就不愿意與你交流了。為什么學生喜歡與同伴交流、與網(wǎng)友交流?因為與同伴、網(wǎng)友是平等的。而對父母、對老師,覺得你們是大人、是權威,你們永遠是對的,你們總是會教訓人。因此,要放下架子,與孩子交朋友,如果孩子能把心里話講給你聽,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烏克蘭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一個孩子到十二三歲還沒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做老師的要為他擔憂。擔心他長大以后對什么都漠不關心,成為一個平平庸庸的人。

但是我們現(xiàn)在學校中許多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學習變成了為完成父母、老師的任務而學,處于一種被教育、被學習的狀態(tài)。報考大學不是以自己的興趣和志愿為依據(jù),而是以考試的分數(shù)為依據(jù)。摸底考試分數(shù)高,就報考重點大學;摸底考試分數(shù)不高,就報一般院校。這樣的情況怎么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人才?一位華裔美國中學生喜歡數(shù)學,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修學高難的課程,并通過明尼蘇達大學的數(shù)學先修課程考試。到高中二年級他就開始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在網(wǎng)上選擇將來要報考的學校及其各種信息,最終選擇了10所大學。我國現(xiàn)在的中學生很少有這樣的意識和能力。

興趣往往從好奇心發(fā)展而來,父母和幼兒園的老師要保護兒童的好奇心,盡量回答兒童的問題,不要對兒童的提問不耐煩。在小學教育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思考,勇敢地提問。興趣是可以培養(yǎng)的。蘇霍姆林斯基常常用閱讀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有一個學生不愛學習,他就陪他讀書,讀到有趣的地方,就說我有事,你自己讀吧。學生自己讀下去,慢慢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學生活動最容易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有一名學生最不愛寫作文,但一次放風箏后,他寫了放風箏的故事,寫到開始風箏老放不上去,后來在風箏下面加上兩條紙條,風箏就放得很高。老師覺得他描寫得很真實細致,給他這篇作文評了滿分。學生很高興,并從此對作文感興趣了,越寫越好。

▌學生為本

前不久,一位精通外語的老同志告訴我,我國文件中常用“受教育者”這個詞,他說這個詞在國外早已不用了,通常是用“學習者”這個詞。這反映了對教育的理解和觀念?,F(xiàn)代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不是教師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學習者自己學習、自己體悟,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信念。

一位在美國讀書的華裔學生寫了本書《我在美國上中學》,其中提到初中一年級的藝術課。老師說:“這個學期學習傳統(tǒng)的和現(xiàn)代的繪畫藝術。我不會講著名藝術家的知識,而是讓你們自己去調查研究這些藝術家,找出他們的代表作品,找出他們的藝術風格和藝術特色,介紹他們的代表作品與他們的流派,然后給我們全班同學做一個報告與表演?!毕抡n后同學就選自己喜歡的藝術家。第一位同學湯姆選的是達·芬奇,他介紹了達·芬奇的生平、代表作品、風格,然后老師向同學布置作業(yè),用達·芬奇現(xiàn)實主義的方法畫旁邊的同學。

我國的教育要在學生主體地位這個問題上來一個根本轉變。我們往往低估了學生的能力,總是用灌輸?shù)姆绞阶寣W生接受。其實學生的潛在能力是很強的,他們自己能解決很多問題。山東杜郎口中學的崔校長告訴我一個故事,他說他上中學時,有一天老師要到縣里開會,課就讓他來上。當時他很忐忑,但認真準備了就去上了。結果同學很歡迎,說比老師講得還好。他當校長以后,發(fā)現(xiàn)有些老師對,有些課講得不透。他就想起自己的經(jīng)歷,于是提出教學改革,老師少講,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來講,結果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在廣西玉林聽過幾堂用有效課堂模式設計的課,發(fā)現(xiàn)學生的積極性、老師的積極性都很高。學生分小組自己梳理知識點,編制知識樹,然后互相交流、互相補充。個個學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見,學習氣氛很熱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的學習對課文理解得深,知識記得牢,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批判能力。

明星如何安撫大寶:劉燁鼓勵諾一當大哥大


林志穎透露Kimi當哥哥有壓力

林志穎日前宣布太太陳若儀再懷雙胞胎兒子,一舉晉升成一家五口,還希望之后再添個女兒。但是,準備要當哥哥的Kimi似乎吃醋了,還會問:“你們有了小Baby后,那我要怎么辦?”Kimi的擔心提醒了不少即將迎來二胎寶寶的家庭:如果遇到大寶“吃醋”,如何讓大寶快樂地迎接二寶?

林志穎自爆要安撫Kimi吃醋的心情

近日,林志穎在微博透露,妻子懷上雙胞胎弟弟,Kimi即將做哥哥了。隨后,他還曝光一張產(chǎn)檢4D照,“弟弟比了個贊,真是太可愛了”。林志穎透露,自己接下來還希望再生個女孩,“像貝克漢姆那樣,三個兒子后,再生一個小公主。”

作為“人生大贏家”,林志穎近日出席活動時卻透露,這樣的喜訊給6歲的大兒子Kimi帶來壓力,Kimi還會問:“你們有了小Baby后,那我要怎么辦?”對于要安撫大兒子Kimi對未來弟弟們吃醋的心情,林志穎也下了一番工夫。他說:“現(xiàn)在開始我們會買一些小玩具給Kimi,告訴他‘這是弟弟送的禮物’?!?/p>

對此,有網(wǎng)友開玩笑說:“Kimi哥哥內心是崩潰的……說好的弟弟變倆,爸比還想要個妹妹?!本W(wǎng)友們認為作為父母應該理解Kimi,“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很自私,不愿與人分享。”

怎么安撫大寶?

如今不少符合條件的家庭都選擇了二胎,怎么安撫大寶的心情?黃磊[微博]、孫儷等明星爸媽有妙招。

黃磊孫莉:“她對妹妹就像小媽媽一樣”

《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看出,黃磊與孫莉的大女兒多多總是不時照顧著其他孩子。多多在生活里也要擔任其照顧妹妹的職責。說到兩個女兒,黃磊笑稱:“她對妹妹就像小媽媽一樣,說家里最可愛的就是妹妹。”黃磊透露,自己會跟多多講姐姐和妹妹對于父母的不同之處,“一定要和大的說讓著小的,作為姐姐要愛護妹妹。等小的長大了,你要跟她講,姐姐已經(jīng)出去了,你還在爸爸媽媽身邊,所以你要讓著姐姐。其實大的占優(yōu)勢,她享受父母的青春更多,小的享受你的成熟更多。”

孫儷和鄧超:“哥哥常常親妹妹”

孫儷和鄧超的兒子小名叫“等等”,為了化解大兒子等等因為妹妹小花的降生產(chǎn)生的焦慮不安,孫儷專門向有類似經(jīng)驗的母親取經(jīng),“我會經(jīng)常給他看兄弟姐妹相親相愛的東西。有天,我抱著妹妹坐在他旁邊,看見電視里的有愛畫面,他親了妹妹,又親了我,說‘我好愛妹妹’。”經(jīng)過父母的努力,等等對妹妹也非常愛護,近日孫儷在微博透露,哥哥常常親妹妹,“他們天天如此。妹妹每次面帶笑容地叫那一聲哥哥,感覺在叫自己的愛人一般?!?/p>

劉燁和鄒市明:鼓勵孩子當保護弟妹的“大哥大”

劉燁和鄒市明則是鼓勵孩子當保護弟弟妹妹的“大哥大”。在《爸爸去哪兒》第三季里,小男神諾一是個“妹控”,在妹妹霓娜參加節(jié)目時,他一直照顧年幼的妹妹,他把妹妹摟在懷里擦眼淚的那一幕,讓網(wǎng)友們感動不已,“明明自己也很無助害怕,但是為了安撫妹妹,強裝鎮(zhèn)定給妹妹依靠的感覺。”劉燁解釋說:“諾一的英雄是孫悟空,而霓娜的英雄是諾一。”

鄒明軒則是“護弟小萌主”,他在節(jié)目中除了領著弟弟大吃特吃外,更是在做任務時對弟弟格外照顧,時時記得自己哥哥的身份,帶著弟弟努力融入游戲中。鄒明軒的媽媽冉瑩穎透露,教育軒軒時會告訴他要當“大哥大”。

胡軍: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

在教育“二寶”這方面,胡軍就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原因是太寵女兒,胡軍承認,自己跟康康不夠親近,所以才通過上節(jié)目的方式拉近彼此距離,“我也跟他解釋,爸爸也是非常非常愛你的?!?/p>

讓大寶參與到弟妹的成長中

對不少考慮二胎的父母來說,大寶會不會像Kimi那樣擔心“怎么辦”,真的是個問題。畢竟二胎不僅是夫妻的事,還要考慮到對大寶的影響。怎么照顧大寶的情緒?有專家建議要讓大寶參與到二胎的成長中。

一般來說,大寶都跟Kimi一般享受了好幾年“獨享”父母的幸福,孩子的心是異常敏感而脆弱的,他們會擔心即將到來的小寶分走了父母的愛,因此,在照顧小寶之余,如何及時滿足大寶的情感需求,并盡可能公平地對待兩個孩子,對家長[微博]來說是個必修課。

按照專家的建議,可以請大寶來照顧弟弟妹妹,參與到二胎的成長中來。比如說,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家里要多一位新成員”,幫助他做好接納小寶的心理準備。而且,可以帶著大寶一起幫小寶布置房間等,這樣能夠引導大寶進行角色轉變,便于他成為一個好哥哥或者好姐姐。小寶出生后,還可以讓大寶幫忙照顧,拿奶粉、丟尿片、親吻小寶等,在這些簡單容易的小工作中,讓大寶體驗長大的感覺。還需要教導孩子學會分享。事實證明,良好的家庭氣氛,家人之間互相謙讓,會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也會變得更加寬容。

值得留意的是,進入二胎時代,父母往往會被各種瑣事弄得團團轉,這樣很容易讓大寶產(chǎn)生不被重視的感覺,父母要留意經(jīng)常營造與大寶單獨相處的機會,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以便于他更能接受與弟弟妹妹分享父母。

中國式家庭教育九大“瑕疵”


導讀:有一個關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說的就是中國家庭教育和國外的區(qū)別:一個中國兒童,拿著自己畫的圖畫讓父母鑒賞,他會說,你看,我畫得象不象?同樣,國外的孩子會向父母說,你看,我畫得好不好?

第一、過分溺愛,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孩子是父母的愛情結晶,愛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愛孩子卻是人類獨創(chuàng)的一種另類之愛。在世界各國的家庭教育中,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

這種溺愛,是人性之中愛的光輝的一種畸形心理,在這種非常態(tài)的愛被放大以后,溫柔變成一副枷鎖,疼愛化做一個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結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種到了年齡便把小獅子扔進茫茫草原之母獅釋放出來的獸性。對此,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段經(jīng)典的話:“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除了溺愛,嚴格的中國父母們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視也相當可怕。在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嚴重扼殺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興趣等非智力因素。

從三四歲甚至更早,父母們便開始命令孩子們學漢字、念唐詩、背宋詞、練算術,而不去顧及孩子愛玩的天性,一味地學死知識,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將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堅持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拋之腦后。

可孩子畢竟是孩子,縱然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有無數(shù)個理由,又豈找出一個借口,去挑戰(zhàn)和反對瞪著大眼、攥著拳頭、攜帶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因子的家長的種種威嚴?

第二、心靈施暴,扼殺獨立人格的樹立

有一個關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說的就是中國家庭教育和國外的區(qū)別:

一個中國兒童,拿著自己畫的圖畫讓父母鑒賞,他會說,你看,我畫得象不象?

同樣,國外的孩子會向父母說,你看,我畫得好不好?

這一“象”一“好”,僅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相同的環(huán)境下,異樣的提問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道理自不必多解釋什么,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躍然紙上。

自古至今,中國人從來不缺乏智慧,但我們對于創(chuàng)新能力、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缺乏,卻是毫無疑問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如果我們的老師從小就遭受著一種心靈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陳舊的理念并沒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責任再次落到他們身上時,我們所享受的待遇將是多么可怕呀!

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師的培養(yǎng)下,完全沒有樹立起獨立的人格。這不是父母的錯誤,而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

第三、物質刺激,變相拜金主義的誘導

在中國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對于物質刺激這個詞語一定并不陌生。據(jù)了解,這好象是中國父母們獨有的殺手锏:考試成績全部85分以上,給孩子買飛機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進入前三,獎勵100塊錢。反此種種,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卻驚人的相似。當人生觀的追求轉化成物質上的貪婪,我們又從何談起獨立的競爭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呢?

道理有時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繼出臺了所謂“見義勇為獎”等種種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這不是一個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個法制尚未健全的國度里,一個民族和一種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靈里,這是一種變相的拜金主義誘導,也許正是從這一刻起,一道腐敗的大幕已經(jīng)悄悄拉開。

第四、動輒體罰,應試教育的“最好”幫兇

體罰對于中國的孩子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特別是在農(nóng)村孩子和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的一些學校里。中國家長們理由萬千,什么“不打不成才”、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個嶄新的輪回繼續(xù)著:被棍棒打出來的父母們依然棍棒著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來的老師們依然棍棒著自己的學生。

誰都知道,應試教育的填鴨式教學是不對的。但對于等好成績都等紅了眼的父母們來說,他們管不了這些,他們最舒服的感覺和稱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學校教育,“做好”應試教育的幫兇。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父母第一句話就是,你們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了嗎,就想去玩兒!你們老師不是讓你寫五十遍新字詞嗎,你寫了幾遍了?這是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的,也是每個人都服從過的?,F(xiàn)在想來,是不是很搞笑?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標的遠景性和階段性

這大概不能全怪中國家長,因為很多家長還在為生存奔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們覺得當官好,就對孩子說好好學習,爭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們如果覺得寫書賺錢,就會買來一堆文學作品,讓孩子發(fā)奮讀書。

當然,家長自身的素質也大不相同,相應出的做法也會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差別。即使如此,中國家庭教育對孩子未來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遠景性和階段性,或者有了針對性沒了方向性等等顧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為方式,是不用懷疑的。

甚至,這個現(xiàn)象有兩個極端。一是家長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長的話一言九鼎,讓你上東你不敢去西。二是家長對孩子不管不問,完全“野生生長”,他們從來不對你說向東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隨便打狗或攆雞。但無論如何,對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視或過分重視,帶來的后果都是不盡如人意的。

第六、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長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說以上五個方面更多是從孩子的幼年教育出發(fā),那么以下五個方面則更多關注家長們對長大孩子的教育。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種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間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學校分擔了很大一部分。

經(jīng)常可以聽到家長們說這樣的話:終于輕松了,我兒子住校了;學校老師會教育好孩子的,咱該歇著啦;孩子一個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我上哪兒去教育他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這里沒有達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誕生了。

隨著分歧誕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長,新環(huán)境和新朋友等人際關系不斷確立和穩(wěn)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的陌生。經(jīng)常不見面,見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說幾句客套話而已。最終,孩子成為家長們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過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來。

第七、事業(yè)方面,孩子淪為家長實現(xiàn)未泯理想的工具

“我們那時候條件差,都沒機會念大學,所以你要好好學習,爭取上大學深造!”大部分中國家長都是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時候是這樣:好好學習,以高分考個好大學。這似乎是中國家長們對孩子們唯一的期待。

但考上大學以后呢?“你看我念了大學,有了學歷,結果還是沒當個象樣的官,所以你念完大學,一定要當大官!”這是另外一部分高學歷家長的說法。于是,從幫孩子選小學開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關系,再進重點中學,然后孩子考上大學了,回家問父母,我應該填報什么志愿???

這就是中國的孩子,再過幾天就要踏進大學校門了,還得回家問問父母要選擇什么專業(yè)!此種后果,完全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惡果:由孩子被動地聽家長吩咐,逐漸深化,趨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長詢問,終于淪為家長實現(xiàn)他們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方面,家長和學校教育一起“超級空白”!

這個話題,應該和我們提倡的“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那樣會更加精彩,也會更加顯示出中國對于道德問題的無奈。試想,如果道德都被掛在嘴邊上說事,我們所擁有和理解的道德,是否已經(jīng)淪陷?

這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個表現(xiàn)。中國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視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體、美、勞等方面的發(fā)展,甚至連學校教育都是一紙超級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長呢?

小時候發(fā)的紅獎狀里寫得清楚:該生在本學期之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成績優(yōu)秀,特此獎勵,以茲鼓勵。但實際是什么?不過只是因為我的試卷被打了95分,僅此而已。

第九、生活方面,近乎泛濫的物質支持

這與溺愛有關,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說孩子從小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會因家庭的不同而產(chǎn)生差異的話,那么當孩子長大成人,獨自在外地念書時,近乎泛濫的物質支持就開始了。

據(jù)筆者的經(jīng)驗,孩子從小所接受的金錢等物質來源,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是成績達標后的“獎金”;

二是幫父母買東西找回的零錢;

三是家長每天給的飯錢和坐車費用;

四是親戚朋友給的獎勵,特別是過年時的壓歲錢;

五是節(jié)假期間打的小零工。

大體上的這些來源,卻根本無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質支持相提并論。物質支持無可厚非,可一旦泛濫,被金錢左右頭腦的人,行為往往是可怕的。

美國孩子爬大?中國孩子抱大?


有人說中國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國孩子則是爬大的,這種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在美國,無論在哪里,都可看到蹣跚學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會主動跑上前去,彎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聲起來,小孩看到?jīng)]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來,除非摔得個頭破血流。

長期以來,中國孩子接受的是灌輸教育,美國孩子則不同。一般說來,考試,中國孩子勝過美國孩子,但輪到動手或研究時往往就不如美國人了。

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筆者發(fā)現(xiàn)在美國的孩子看上去是在無憂無慮中長大的。孩子小的時候功課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為主,到了該上大學之時,也不必像國內高中生那樣必須走那道高考獨木橋,美國孩子要想上大學只需憑學校的積點、老師的推薦以及社會活動的表現(xiàn),就可申請大學。錄不錄取,全憑大學對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著為上大學而擔心,因為這所大學不錄取,那所大學也能錄取,可謂是條條道路通羅馬。

雖然美國孩子的成長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筆者通過與當?shù)孛绹私涣靼l(fā)現(xiàn),美國父母在如何讓孩子盡早具有獨立性和智力的潛質開發(fā)方面獨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美國,無論在哪里,都可看到蹣跚學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會主動跑上前去,彎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聲起來,小孩看到?jīng)]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來,除非摔得個頭破血流。無論在公園里,還是在街頭抑或是飛機的過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搖搖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著跑的驚險鏡頭。

美國的父母對與孩子的交流也十分重視。筆者一次乘機從紐約到明尼那波利,途中整整5個小時,坐在后排的母親一刻也沒有停止與自己2歲和5歲的孩子進行交流,孩子有問必答,同時母親也像一個循循誘導的教師一樣,與孩子促膝談心,就像是兄弟姐妹那樣,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沒有凌駕于孩子頭上的架勢。途中孩子問的問題十分有趣,如飛機為何在雪上飛?飛機在飛的時候怎么不動?飛機上的窗子為何不能打開等等?

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告訴我,美國父母十分注意與孩子的交流。當孩子呱呱落地時,做父母的就試著與呀呀學語的孩子交流,將父母的感情傳給孩子。打開美國的報章,也有鼓勵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文章,稱美國的父母已達成共識,想要培育出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首先應學會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和寶寶交流。父母不用擔心這種交流會變成單方面的意愿,因為寶寶一出生就有了與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們交往。

媽媽是寶寶第一個和接觸時間最多的交流對象,母子間目光相互注視就是交往的開端。母親還可利用一切機會與寶寶交流,如:喂奶、換尿布或抱寶寶之際都會和他說話,并展出微笑的面容,說一些諸如“看看媽媽”“寶寶真乖”等親密的話語。

如果寶寶在吃奶時聽那些話,就會減慢甚至停止吸吮的速度,說明寶寶在聽媽媽講話。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除了和寶寶“交談”,還可以和寶寶逗樂,比如摸摸寶寶的頭、輕輕撓寶寶的小肚皮,以引起寶寶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當嬰兒微笑時,要給予夸獎,更別忘了媽媽那輕輕一吻也是給寶寶的美好獎勵。

利用一切機會和寶寶交往,讓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別不同人的人聲、語境,認識不同人的臉、不同表情,維持愉快的情緒。筆者認為,美國孩子為何長大上大學后獨立性強、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塑性大,這與父母對幼兒的語言開發(fā)是分不開的。

據(jù)美國朋友介紹,美國孩子很小就與父母分開住,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當然也會有孩子怕寂寞,這也好辦,就讓他從小與小狗為伍。無怪當小狗失蹤或去世時,很多孩子都哭得悲痛欲絕,因為孩子與狗的感情勝過了父母!孩子到了18歲時,就得自己掙錢解決生計,這倒不是父母沒錢,而是讓孩子自己掙錢早日獨立。美國孩子從小就經(jīng)常聽到父母的口頭禪:“自己照顧好自己”、“讓你的生活明天變得更美好”。美國父母是這樣看的,讓孩子自己掙錢,是讓孩子知道掙錢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掙錢的價值。

上大學后,孩子就可申領信用卡,這是學會理財?shù)牡谝徊?,支付賬單,如果不及時付賬單,個人信譽就有污漬,以后就會遇到許多麻煩。在臨近大學畢業(yè)時,汽車銷售商就會到學校推銷汽車。孩子租車后,開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過這時孩子還沒有固定工作,買大件得有人給你擔保,讓你知道這錢不是白掙的。然后,畢業(yè)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流逝,收入增長,就會買房子、汽車,以及進一步改善生活,這種體制可以讓孩子盡早地適應社會獨立的生活。

這種培養(yǎng)孩子成才的體制對中國父母培養(yǎng)孩子不妨是一個良好的借鑒。

看遠、看透和看淡的教育方式


看遠、看透和看淡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對我們各位父母提出超高的標準,我們做聰明的人、有能力的人遠遠不夠,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智慧的家長才能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智慧的家長在解決孩子問題的時候不留后患,這就是智慧的家長。

智慧父母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我想,今天從三個維度上分享。一個是看遠,一個是看透,一個是看淡。從三個維度分享,到底怎么做一個智慧的家長?

1

看遠: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我們是依據(jù)當下來決定未來的行為?還是依據(jù)未來決定當下要做什么?觀點的不同,導致了孩子的命運不同。這觀點是來自于哪里?來自于家長的眼光。陽光、健康、正直、有擔當……這些我們所希望孩子擁有的東西,正是成功的品質。一個人,之所以能成功,他的骨子里、身上一定帶著這種特質,這種特質是我們打小培養(yǎng)出來的。未來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決定了你當下應該做什么,所以父母的眼光是最重要的。

我們都渴望孩子未來成為這樣的人,成為具有這種特質的人,那當下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大家知道,中國選人的標準是什么?目標就是德才兼?zhèn)?。所以一個人的成長,不可能離開這個社會去考慮。所以我們培養(yǎng)孩子,必須考慮他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展示他的魅力、付出他的勞動、體現(xiàn)他的價值。這就是孩子未來成長的目標,就是德才兼?zhèn)?。而且,德和才相比,一定是德勝才。因為德厚了,才能在這個厚的土壤中“種”各種東西。育德有三個方面:

01

培養(yǎng)孩子行孝

如果孩子一旦行孝的品質養(yǎng)成了,將來最受益的就是孩子,因為對父母孝是他最基礎的品質。孩子對父母孝,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到社會上和人相處,那是開始真正要走向社會去施展他的魅力,所以他立身行道的本事是在社會當中體現(xiàn)的。怎么行孝?不是一句話說的,要加以訓練。什么形式?他天天要做這件事。什么時候做這件事?要有一個特殊的場域。說來說去,一定要給孩子在家里建一個勞動崗位,這個勞動崗位,需要精心的設計。第一,這個勞動會讓孩子有一種心理的暗示。第二,要經(jīng)常發(fā)生。第三,一定要體現(xiàn)出孝順父母的。從小讓孩子養(yǎng)成這種勞動習慣,他和家里有一種深深的鏈接,到了初中的孩子輕易不會有“離家出走”的想法,對他度過青春期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02

一定要給孩子種自信的種子

一定要給孩子種自信的種子,這是孩子迎接未來挑戰(zhàn)必備的能力。什么時候培養(yǎng)孩子自信?第一,隨時隨地,這是肯定的。

第二,最關鍵的是什么?我們家長是否了解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自信最佳時期是3-6歲的時候,這時候最關鍵。這時候我們培養(yǎng)孩子的是什么?除了他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最重要的是自我獨立的這個概念,這時候孩子的自信才能形成。

怎么變得無比強大?通過肯定、贊美,讓這個“我”變得強大。一個不自信的人,會永遠活在別人的評判之中,活得非常痛苦,沒有活出我們自己。所以,一個人沒有了自信,他的未來就不能主動去迎接挑戰(zhàn)??此菩问缴蠜]有太大的區(qū)別,但是從結果來說是天壤之別。主動迎接挑戰(zhàn)的人,能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在他奮斗的過程中,是痛并快樂著。但是一個被動的人去迎接挑戰(zhàn),在人生道路當中,遇到艱難的時候,他永遠達不到最高的境界,所以他只能伴著無奈、無助過他的日子。

03

一定要讓孩子長見識

見識,先見才長識,如果沒有見過怎么長識?所以孩子最重要的,不僅是當下得分數(shù)。分數(shù)重要嗎?重要,但只要他努力了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讓他長見識,一個人的知識多了心就會變得更大。人包容的是什么?寬容的是什么?是對方與我們的差異??吹降氖鞘裁矗磕莻€人的特點、長處。所以,長見識的人學會了包容。所以,這個孩子一旦長了見識,對他的未來來說,遠遠比今天我們逼他刷題更有意義。無論是去公園,還是出國留學,不要問孩子收獲了什么,最主要的是他們的體驗。當下他收獲了什么并不重要,因為他有了很多的體驗以后,可能當下表達不出來。所以讓孩子長見識不要著急、不要功利,只要讓孩子真心體驗這個社會,體驗這個時光最好。

回到之前的問題,我們怎么讓孩子德才兼?zhèn)??依?jù)未來當下要做什么?至少有三點是非常重要的。行孝、自信、見識,這三個是想方設法都要給孩子種下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未來孩子長成什么樣,都依據(jù)你當下種的種子決定的。要有眼光,看得遠一點,不僅要看到孩子的今天,還要看到孩子的未來。有一句話和大家分享,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

看透:診病比治病更重要

我們用白話來講就是,不僅看到表面,還有看到背后。我們不能僅憑我們的眼睛看東西,有的時候看不準,有的時候是扭曲的。真正讓你看、讓你聽的是你的心。心不在,你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大家不僅要看到表面的東西,還要看到背后的東西。

01

考的好分的背后是什么?

不管孩子表現(xiàn)好還是不好的時候,我們會聚焦什么?他的行為。

如果你光看孩子的行為,考好了就是100分,但是你沒有看到行為背后的東西。好的行為是什么?我們的孩子做好了,我們就要表揚孩子繼續(xù)努力,但是各位是否忘記了,他為什么這次能得到這個好的成績?好的成績背后是什么?我們應該看到是,之所以這次孩子做得好,比如得了第五名,一定有得第五名的道理,比如這次很認真、很細心。認真、細心,是不是獲得好成績最根本的東西?我們要讓孩子看到好成績背后的東西,那個細心、認真就是成功的品質。

02

孩子打架背后是什么?

(1)10歲以前培養(yǎng)能力

那不好的錯誤的行為呢?一般我們就是批評孩子,給孩子講道理,還有懲罰,基本就是這樣。但是我們的做法需要反思。第一,我們總是問孩子為什么。我們家長,每當孩子一犯錯的時候都會問為什么。你一問為什么就把孩子拉回到了過去。當孩子出現(xiàn)錯誤問題的時候,我們一旦要聚焦到錯誤行為的時候,我們常常都會這么做,告訴各位,這是沒有一點意義的,只能降低孩子的能量。

以后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怎么辦?要有邏輯層次,這六個層面分別為,考慮環(huán)境、行為、能力、價值觀、身份、愿景。要想改變孩子錯誤的行為,一定要從哪里考慮?能力。任何人的行為背后都說明有一定的能力,做得不好說明欠缺某種能力。做得好,說明他擁有這種能力,任何行為背后,都帶著能力。家長要洞察孩子欠缺什么能力,然后幫助孩子補上去,不要聚焦他的“過去”,而且就這個模式也給孩子帶來一個影響,他養(yǎng)成習慣不去想過去。只要過去的事情一結束,總結出兩點,剩下的就放下了,這樣的孩子才能活得特別的輕松。所以,各位要想改變孩子的錯誤行為,一定去想,他欠缺某種能力。要想著欠缺某種能力,提升能力就OK了。

(2)10歲以后培養(yǎng)價值觀

到了10歲以上,不僅要考慮欠缺某種能力,還要怎么做?還要在邏輯上的六個層面去找,那就是價值觀。什么是價值觀?就是你看中的東西,你對世界的看法,你做決定的標準。為什么我們的溝通沒有效果?因為我們只看到了行為,沒有看到行為背后的能力,沒有看到他的價值觀、身份。我們跟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要光看到行為,要看到背后,看背后有兩個,能力和信念。

任何行為背后都有其正面的意義。我們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在拼命和孩子說的時候,不要聚焦他的過去,更不要問“怎么罵的”,讓他回憶痛苦、激發(fā)他的憤怒,而是找到孩子內心的渴望,這才是真正的了解孩子。就是找到這個行為背后的動機,最后一步是什么?滿足這個動機,除了原有的辦法,還有什么辦法可用?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這時候,這個問題才真正地解決了。

03

家庭和諧是孩子健康正常的基礎

當孩子出現(xiàn)錯誤行為的時候,除了看能力、看需求,還可以適當?shù)乜纯醇彝ハ到y(tǒng)。夫妻關系好,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各位家長,夫妻關系是五大關系當中最難相處的關系,因為它是最脆弱的。一個孩子在缺乏愛的不圓滿的家庭中長大,可以成才,可以長本事,但即使成才、長了本事,他也是極其敏感的,幸福指數(shù)很低,所以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諧的夫妻關系是孩子成長的基礎。

從看透這塊,目的不僅是看孩子的行為,還要看孩子的能力和渴望、需求,要系統(tǒng)地去看,這樣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批評孩子、指責孩子,在管理他的時候,一定要先找準了:診病比治病更重要。如果前期診斷錯了,后期的藥方是沒有用的。

3

看淡:放下比獲得更重要

在孩子的教育上,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看中什么?看中孩子當下獲得了什么。

這些能給我們帶來的是愉悅、滿足、幸福。其實,這個背后滿足了我們自己的面子。人要有虛榮,但不能虛榮過度。各位,面子真的很重要,但是不能“過”。我們考慮面子的同時必須考慮里子。

沒有里子,哪有面子?里子有很多,最主要有兩點和大家分享。

01

尊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

我們尊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違背規(guī)律。像我剛才講的自信,自信在什么時候?3-6歲的時候。這時候你千萬不要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這個階段不是孩子學什么,而是體驗成功、快樂,得到認可、肯定,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在孩子的培養(yǎng)中,不要提前透支孩子的能量,一定要遵循孩子這個階段所要發(fā)展的東西。對孩子自身來說,人生是一個長跑,小學階段那只是太短的一瞬間了,人生的長跑不是靠速度,是要靠耐力。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發(fā)展的規(guī)律。

02

發(fā)現(xiàn)孩子天生的特性

有一個理論,就是每個人的發(fā)展空間不一樣,有人在語言上,有人在運動上,有人在空間關系上,人是不一樣的。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孩子的特點,他適合什么你就去做什么。人的理性是永遠戰(zhàn)勝不了天性的,他天生的動力擅長,那是他最寶貴的財富。我這個不行,我拼命要去學,永遠學不過有天賦的人。所以,我們不能為了我們的面子,把孩子的特性給泯滅了,這是最浪費的,是對孩子最大的犯罪。

我們尊重孩子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保住這些“里子”的基礎上我們再去顧及我們的面子。但是我也知道,要放棄這個面子,放棄這些東西,太難了。因為人有這種經(jīng)驗,有這種體悟,你獲得比放下要容易得多。在孩子的教育上,等痛再放下就晚了,不能等到痛再放下。我們知道痛,不再犯那個錯誤那是聰明人。在之前就做好預防,那是智慧的人。人生難得的是什么?不是獲得,是放下。當你真正懂得了放下,其實你就擁有了更多。你都抓著,你能抓多少?所以,放下比獲得更重要。這就是我們要看淡。

中國家庭教育弊端之9大類型


子把父當馬,父望子成龍,可憐中國父母心!舔犢之情,不能不令人感動,然而舔犢的方式,恐怕尚待改進!縱觀中國的家庭教育之弊,放縱者有之,溺愛者有之,施暴者有之,粗略的劃分一下,大致有如下類型:

(一)模具制造型

持此類教育方式的家長,大有人在。此類家長,屬于自以為是之人,總以為自己的想法不會錯誤,總以為自己是愛孩子,為孩子好。對孩子的要求極嚴,孩子的舉手投足,都給予詳盡的指示,從生活習慣、活動的范圍方式,到讀書的范圍方法、興趣愛好,甚至到高考專業(yè)的選擇、畢業(yè)工作的種類,都受到強制性指導。

殊不知,人是萬物之靈,人最大的長處,是善于思想,善于學習,善于在學習中創(chuàng)造,而這種教育模式,無形之中,就抹殺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造能力。在這種模式之下,不否認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卻成為模具制造的產(chǎn)品,家長原形的克隆,人的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造能力,在這些克隆產(chǎn)品中黯然消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在這種模式之下,恐怕龍鳳老鼠的后代,都是“老鼠”了!

(二)溫室培養(yǎng)型

經(jīng)濟條件的改善,孩子數(shù)目的減少,使家長更有能力精力來教育培養(yǎng)孩子。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給予孩子最好的學習與成長條件,彌補自己少時的缺憾,,這是生在艱苦年代的家長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總擔心孩子缺鋅少鈣;孩子的穿,要操心,噓寒問暖,從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調,到出門武裝到牙齒的裝備,無一不體現(xiàn)了家長細膩的愛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學校附近春游,父母也要請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許與“優(yōu)秀”者(大多以學習成績?yōu)闃藴?交往;孩子的學,更要操心,從胎教,到小時候的藝術素質的培養(yǎng)(比如學琴畫畫),到入學的學校選擇、老師選擇,無一不體現(xiàn)了家長的“智慧”,直到孩子的畢業(yè),專業(yè)的選擇,工作的選擇,愛人的選擇,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卻沒有料到,人的思慮有限,自然的造化無窮!這樣的做法,制造了許多肥胖兒童與厭食者,制造了免疫力極差的孩子,制造了龐大的厭學者隊伍,制造了離開父母一無所能的孩子。溫室的花朵,禁不住一點點風吹雨打,“溫室”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離開父母,卻無法適應于社會,最后父母只好哀嘆自己無法與天地同壽了!

(三)極力壓榨型

這種模式多出現(xiàn)在孩子的讀書過程之中。教育的社會性與個體的特殊性之間必然有矛盾,在目前形勢下,高等教育與高中教育沒有普及,大學生的就業(yè)率很低,迫使家長對孩子提出過于苛刻的要求,以使孩子能夠上一所名校,有個教好的前程??v使學校能夠減負,家長也未必讓孩子減負,連小學生的作業(yè),家長都要求孩子完成兩套三套,而學校面臨的生存壓力,教師面臨的考核壓力,也使學校的減負成為鏡花水月。在平時,孩子們都被迫學習到晚上10點以后,而假期,更有各種補習班、特長班在等待著被壓榨得燈枯油盡的孩子!教育科目的設置不合理、教育模式的缺陷,在扼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而家長們,不設法補救,卻推波助瀾,成為扼殺孩子天性與創(chuàng)造力的同案犯。

(四)經(jīng)濟刺激型

物質的社會,造就物質的方式,一切以經(jīng)濟為中心,教育模式也被產(chǎn)業(yè)化,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是“向錢看”!考第一,獎勵多少,考前十名,獎多少,在不少家庭,都成為制度!許多家長基本上都是以錢來“遙控”孩子。小小的腦袋,最終只容納了一個龐大的“錢”字,洗自己的衣服,可以,拿錢來;幫你做作業(yè),可以,拿錢來;幫爸爸買包煙,可以,拿錢來……

(五)原始放牧型

這類模式多出現(xiàn)在打工家庭或者問題家庭,父母忙于打工掙錢,無暇關注孩子,或者婚姻破裂,根本就不顧及孩子。當然也有現(xiàn)實的家長,認為讀書無用,孩子未必能考上大學,大學畢業(yè)未必能找到工作,不讀書也同樣可以掙大錢,甚至成為黑社會的流氓,也一樣“出人頭地”!干脆就任其自生自滅!這種模式的后果,就是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推給教師,現(xiàn)在雖然有“教育萬能”的理論,這世界上卻沒有萬能的教師!

(六)自家蘿卜型

俗話說,自家蘿卜天大個,是啊,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長眼里出天才,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稍微的出眾,在有的家長眼中都是天才的舉動,即使有不好,那也是別家的孩子不好,是老師學校的不好,是社會的不好,自家的孩子絕對不會不好!這種情形,相信讀者也曾見識,其中危害,就不贅述了。

(七)崇尚暴力型

“棍棒下出孝子”,仍然有部分家長崇尚用武力解決問題。特別在孩子調皮不聽話的時候,在氣頭上,對孩子拳腳相加的,仍然大有人在。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逆反心理以及長大后崇尚暴力解決問題的惡劣影響,很難消除。暴力調教的孩子,要么逆反心理特別強,要么特別懦弱,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長大的孩子,很少不崇尚用武力解決問題!

(八)《大話西游》唐僧型

這部分家長相對比較溫和,但又失之偏頗,當語言說服不能解決問題時,就難免絮絮叨叨了,好比是《大話西游》的唐僧念經(jīng),兩個小鬼實在受不了,只好上吊自殺了?,F(xiàn)實之中,有的家長的確過于嘮叨,這種環(huán)境長大的孩子,男孩對別人的啰嗦過于敏感,女孩則成為長舌婦(當然,我的結論可能不科學)。

(九)百依百順奴才型

經(jīng)濟條件的改善,孩子數(shù)目的減少,一個孩子,可能是祖父祖母的期望所在,外公外婆的期望所在,叔叔阿姨的期望所在,父親母親的期望所在,這樣,造就了一大批“小皇帝”,自私自利,沒有愛心,唯我獨尊,最后不容于社會也就必然了。

修正教育缺陷的建議

最后,給出作為補救以上一些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的建議。

理想的家長,應該在兒童的早期的智力開發(fā)方面下功夫,先天智力畢竟無法更改,后天智力確有極大的挖掘潛力,這是其一;愛孩子,重視孩子,但不能溺愛,滿足合理的要求,但要讓孩子自己明白,哪些是不受鼓勵的;嚴格要求孩子,但應給孩子適度的活動空間;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特別重要,這是決定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以及培養(yǎng)孩子興趣愛好的重要階段,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一個良好的經(jīng)濟觀念,以及好的性格,都將要影響孩子的終生,都將決定你的孩子的成就!現(xiàn)在的家長,卻過于實用主義,眼睛只盯著初中高中,卻沒有明白,初中高中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于小學養(yǎng)成的習慣與逐漸形成的性格。

家園共育《顧明遠 中國當代教育的“大哥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當代教育學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我班的“大哥大” 吃飯的時間到了,孩子們排著隊,我在分著飯菜,這時,劉智超把他的手搭在王迪的肩上,拉過人家的身子,對著他瀟灑的說:“王迪,叫哥”,王迪沒敢說話,很聽話的叫了一聲“哥哥”,劉智超很自然地答應著:“哎”,看...
    2020-05-2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案例分析:班里“大哥大”教育 小宇是一個長得虎頭虎腦,聰明活潑,讓人又愛又頭痛的孩子。他非常好動,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什么事都想去嘗試著做,但又常常半途而廢。他上幼兒園之前上過托兒所,性格也較外向,一上幼兒園就成了我們班的“大...
    2021-05-24 閱讀全文
  • 顧明遠:孩子到12歲還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會很危險 美國鹽湖城召開冬奧會期間,我國奧委會代表團參觀一所學校時,帶去了兩個熊貓玩具。團長對校長說,一個送給你們學校最優(yōu)秀的男生,一個送給你們學校最優(yōu)秀的女生。這一下難為了校長。校長說,我們學校個個學生都是優(yōu)...
    2020-12-14 閱讀全文
  • 明星如何安撫大寶:劉燁鼓勵諾一當大哥大 林志穎透露Kimi當哥哥有壓力 林志穎日前宣布太太陳若儀再懷雙胞胎兒子,一舉晉升成一家五口,還希望之后再添個女兒。但是,準備要當哥哥的Kimi似乎吃醋了,還會問:“你們有了小Baby后,那我要怎么辦?...
    2021-08-20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看誰滾的遠 看到我準備的小圓柱、瓶子、長條木質積木等,孩子們的興致來了。鄭瑞問:“老師,你拿來這些東西干什么?”明博說:“我看是要做游戲吧?!睏詈瞥烧f:“老師,做什么游戲啊,我想做?!蔽艺f:“今天這些圓柱寶寶和瓶...
    2021-05-14 閱讀全文

吃飯的時間到了,孩子們排著隊,我在分著飯菜,這時,劉智超把他的手搭在王迪的肩上,拉過人家的身子,對著他瀟灑的說:“王迪,叫哥”,王迪沒敢說話,很聽話的叫了一聲“哥哥”,劉智超很自然地答應著:“哎”,看...

2020-05-27 閱讀全文

小宇是一個長得虎頭虎腦,聰明活潑,讓人又愛又頭痛的孩子。他非常好動,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什么事都想去嘗試著做,但又常常半途而廢。他上幼兒園之前上過托兒所,性格也較外向,一上幼兒園就成了我們班的“大...

2021-05-24 閱讀全文

美國鹽湖城召開冬奧會期間,我國奧委會代表團參觀一所學校時,帶去了兩個熊貓玩具。團長對校長說,一個送給你們學校最優(yōu)秀的男生,一個送給你們學校最優(yōu)秀的女生。這一下難為了校長。校長說,我們學校個個學生都是優(yōu)...

2020-12-14 閱讀全文

林志穎透露Kimi當哥哥有壓力 林志穎日前宣布太太陳若儀再懷雙胞胎兒子,一舉晉升成一家五口,還希望之后再添個女兒。但是,準備要當哥哥的Kimi似乎吃醋了,還會問:“你們有了小Baby后,那我要怎么辦?...

2021-08-20 閱讀全文

看到我準備的小圓柱、瓶子、長條木質積木等,孩子們的興致來了。鄭瑞問:“老師,你拿來這些東西干什么?”明博說:“我看是要做游戲吧?!睏詈瞥烧f:“老師,做什么游戲啊,我想做?!蔽艺f:“今天這些圓柱寶寶和瓶...

2021-05-1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