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那家庭就起了中間作用,安慰并鼓勵孩子!不管是幼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用心關注,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那么,有哪些積極正確的教學觀念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淺談“父母應培養(yǎng)孩子的生存能力”》,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淺談“父母應培養(yǎng)孩子的生存能力”柳州市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雷琪琨嬰兒一出生,便有了極強的生存能力——用他的嘴四處尋找母親的乳頭,用哭聲來得到想要的東西。即使沒人教,也會懂得自己需要什么??珊髞?,孩子們?yōu)槭裁匆聛砩焓诛垇韽埧??為什么連自主的愿望都消失了呢?問題究竟出在了哪里?新的世紀人才應該是什么樣的?我們認為:應該是善于獨立思考,富余開拓、腳踏實地、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這些,孩子們都準備好了嗎?一、先來看看父母的態(tài)度是什么?(一)父母自己的生活是否過得充實?在生活中,父母總是樂觀前行,無論什么事,都不輕言放棄;對待身邊的人真誠、富有愛心……這些都會讓孩子從父母的生活態(tài)度中學會誠實與忍耐,敢于面對挑戰(zhàn)。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為家庭的核心,你們的追求與孩子的成長同等重要。(二)父母真的尊重孩子嗎?父母對孩子的愛一定不能講條件,因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只有平等的對待孩子,并尊重他,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會逐步建立起責任感,并進一步培養(yǎng)自身的自主能力。(三)父母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你的耐心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寬松的氛圍,給他的獨立性以足夠的尊重和保護。(四)凡事父母是否總想幫他一下?急于幫忙不如耐心的等待。當孩子遇到小小的困難,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及時幫忙,而是需要父母稍微地沉住氣,給孩子自己戰(zhàn)勝困難的機會。對于一點點的痛苦,要讓孩子學會忍耐,并戰(zhàn)勝它。(五)父母是否盡力滿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如果這樣做就大錯特錯了。父母需要做到的只是適當?shù)膰栏?,讓孩子學會忍耐和等待。稍有不如意就無法忍耐的孩子,一旦碰到挫折就會放棄。要求或欲望很容易被滿足的話,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貪”。(六)父母自己的情緒是否影響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如果父母的情緒不穩(wěn)定,情緒好的時候答應的事,到了情緒不好就反悔了,這樣會使孩子更多地注意別人的臉色,并按照別人的喜好行事,從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需要。因此,父母應經(jīng)常商討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努力保持養(yǎng)育態(tài)度的一貫性。(七)父母是否喜歡拿孩子們來進行比較?一個孩子一個樣,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如果老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超過別的孩子,只會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壓力。我們的重點應該是培養(yǎng)他們持之以恒的毅力、責任感,以及積極進取的精神,而并非在一時一事上的爭強好勝。二、了解了父母的態(tài)度,我們再來看看父母必須做的功課:了解你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生活中很難找到有一模一樣性格的兩個人。即便是雙生子,都有他們各自特別的地方。父母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發(fā)揮其長處,逐步培養(yǎng)他的自我意識、獨立性以及挑戰(zhàn)意識等。(一)外向型孩子與內向型孩子的培養(yǎng)。1、外向型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直接表現(xiàn)出來
,一般比較合群,但有時也會比較急躁。培養(yǎng)這一類型的孩子首先給他提出難度更高一點的任務,多鼓勵、幫助他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其次,多讓他與同伴相處。2、內向型的孩子則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或意愿,常常喜歡自己獨自玩耍。培養(yǎng)這一類型的孩子:(1)可先在家里教他們和家人相處的技巧,慢慢地再擴大他們的交友范圍。(2)適應一個新的環(huán)境,內向型的孩子要多費些時間,不能過于著急,父母需要有更大的耐心,這對孩子的心理適應很重要。(二)感性的孩子與理性的孩子。1、感性的孩子做事很少會考慮后果,多憑自己的情緒來處事。對于自己喜歡或是能馬上得到好的結果的事,就會歡欣鼓舞,充滿自信,反之,只要稍有一些不如意,就會垂頭喪氣,沒有了斗志。培養(yǎng)感性的孩子應: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體會興趣帶來的樂趣。當他取得成功時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如何平衡孩子的競爭意識和自我意識,讓父母們很矛盾。他們既想讓孩子感覺輕松,體會到童年快樂,不必因為自己不是最棒的而焦慮,又想讓兒子在競爭中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下面看看專家的觀點:
專家分析:
1.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競爭意識
競爭意識與自我意識緊密相聯(lián),清晰的自我意識是在與他人的比較之下才顯現(xiàn)出來的。幼兒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關鍵期,為了發(fā)展自我的個人心理,需要擁有與別人區(qū)分開的、獨特的、私有的經(jīng)驗,從而顯示出自己的獨立人格。為了在不同對象面前表現(xiàn)自己,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將會如何影響自己在別人眼里的形象。競爭意識的萌芽,正是孩子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家長應及時予以支持與正確引導。
2.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孩子的個性
有些孩子需要競爭的刺激才能把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果把握正確,競爭意識可以成為孩子盡力把事情做好的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個性與競爭能力緊密聯(lián)系,具有良好個性的孩子,對待競爭問題會更理智、更積極。家長要從孩子本身的性格特點和興趣特長出發(fā),培養(yǎng)孩子完善的人格,使其具備更強的競爭能力。
除了個性原因外,特別注重自我意識、忽略別人感受的孩子,往往還沒學會怎樣和別人相處。他需要知道:如果他為了爭第一,而令別人不開心,就可能失去別人的友誼。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永遠不要只著眼于和別人爭高下,而是向自己的能力極限挑戰(zhàn)。
3.端正孩子競爭的心態(tài)
如果家長對孩子競爭欲望過強感到憂慮,應該先幫孩子端正心態(tài),要讓孩子明白競爭是展示自身實力的機會,是件美好的事,要用從容的心態(tài)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應充滿妒忌和憤懣。而參與競爭的意義之一,就是學會有風度地接受失敗,并且誠心實意地祝福對手。告訴孩子,在競爭中得到勝利固然值得驕傲,但和同伴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也是現(xiàn)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質。家長用自身行動作出良好的示范,孩子自然會感同身受。
4.鼓勵孩子相信自己
鼓勵孩子勇于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用自己的價值觀判斷是非,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實現(xiàn)所追求的目標,而不是只能通過競爭來體現(xiàn)自我價值。要讓孩子明白,自己在盡了最大努力之后,能做一個繼續(xù)努力的贏家或是毫不氣餒的輸家,而不是過分注重競爭本身。
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一種能力。一個孩子將來有多大成就,關鍵在于他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何。江澤min總書記說過:“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眼下,教育界的有關之士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正越來越重視,這是十分可喜的。其實,作為家長,也應該重視對孩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接觸的生活面最廣。那么,家長應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呢?具體可從這樣幾方面著手。
一、營造寬松愉快的家庭氛圍
校有校風,班有班民,家應該有家風。有利于孩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家庭氛圍必須是寬松愉悅和諧的。不管家庭成員是多少
,也不管地位及年齡差距有多大,孩子與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應該是自由自在的,而不應該是壓抑的、緊張的,甚至是恐怖的。就目前而言,孩子與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不恰當?shù)谋憩F(xiàn)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老子說了算,一切都聽家長的,孩子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包括孩子對自己的事的決策權;另一種是孩子說了算,孩子是太陽,是小皇帝,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是圍著孩子轉,孩子怎么說家長就怎么辦。這兩種家風都不利于孩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寬松愉悅、有事大家商量,共同想辦法,誰的主意好就聽誰的,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積極開動腦筋,從而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經(jīng)常帶領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知識是一切能力的基礎,沒有知識,對外面的世界一點兒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很高,也是不會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大小和生活環(huán)境,經(jīng)常利用節(jié)假日帶領孩子接觸新鮮事物。是農(nóng)村的,可帶孩子去城市,讓他們認識城市的建筑。交通等設施;住在城市的,可帶孩子去農(nóng)村走走,讓他們認識認識農(nóng)作物、家畜家禽以及欣賞田園風光,了解花鳥草蟲的生存特性等。認識事物越多,想象就越寬廣,就越有可能觸發(fā)新的靈感,產(chǎn)生新的想法,那種只想把孩子關在家里,只想讓孩子寫字、畫畫、背詩的方法,只會把孩子培養(yǎng)成書呆子,絕不可能培養(yǎng)成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
三、鼓勵孩子大膽進行探索性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會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聰明的孩子。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積極鼓勵,就是要創(chuàng)造條件,必要時,也可能一道參與玩耍。探索性玩耍,就是要鼓勵孩子玩出新的花樣,嘗試各種各樣,不同的玩法。在對孩子的玩耍方面,要糾正三種不正確的做法:一是為了安全,不讓孩子玩,安全當然是重要的,但不能杞人憂天或因噎廢食,而且安全也有個程度問題。二是怕孩子弄臟衣服而不讓孩子玩,有些家長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有的全身名牌,生怕因玩耍而弄臟衣服,衛(wèi)生確實需要講究,但不能影響必要的玩耍。三是怕?lián)p壞物品和玩具,有些家長雖然給孩子買來了各種玩具,但不讓孩子自由地玩,有些家長不準孩子摸或擺弄物品,動輒以“要弄壞的”相威嚇,教育孩子愛護東西是對的,但不能要求過嚴。總之,孩子不能不玩,因為不但可以增加智慧,還可以直接培養(yǎng)動手能力。
四、正確對待孩子各種各樣的提問
提問是一種思考和鉆研,是具有探索意識的表現(xiàn)。孩子從會說話起,就開始會提問。由于年幼,所提的問題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無法回答,但不管問得怎樣,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作為家長,都應該心平氣和地、認真地對待。在這個問題上,要避免出現(xiàn)以下三種錯誤態(tài)度:一是強行壓制提問。如“你怎么問題那么多?”“你沒看到,我正忙著?”“你怎么會問出這樣的怪問題?”等
“你很特別?!睂θ?、四歲的孩子來說,再沒有比這句話更重要的事了!當孩子問問題時,我們會用什么態(tài)度回答他?當孩子興高采烈的告訴我們,他遇到“好玩、有趣”的事時,我們會用什么樣的心情響應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敏感,他會從與成人的互動中知道“我在這個人的眼里價值多少?”更重要的是,孩子也會用我們看他的角度來看他自己。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他就會用同樣的心去看待周圍的世界。正向的自我概念與自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后天。對孩子來說,當我們用欣賞的角度看待孩子,就是最好的培育,當我們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就是鼓勵孩子的好方法,當我們用正向的態(tài)度與孩子一起參與活動,他的心就會受到我們的鼓舞。
建立孩子的自尊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在幼兒研究中指出“低自尊的幼兒將焦點放在失敗,而非成功上,問題而非挑戰(zhàn)上,困難而非可能性上?!钡妥宰鸬挠變赫J為世界是黑暗且令人沮喪的,到處充滿了危險及脅迫。同時,在青少年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低自尊與兒童受虐、學業(yè)成就低、青少年懷孕、犯罪以及藥物和酒精使用過量有關?!蔽覀儠牒褪裁慈送鶃??有信心的還是沒自信的?積極樂觀的還是悲觀消極的?這些評判標準與一個人的自尊有著莫大的關聯(lián)。
【自動自發(fā),創(chuàng)造自我歸屬感】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主動又勤勞的。因為肢體比以前更令他有“隨心所欲”之感,對周遭事物總是表現(xiàn)出“躍躍欲試”的心情。父母應當把握這樣的好時機,善用孩子的“自動自發(fā)”,鼓勵孩子“暢所欲為”,為孩子創(chuàng)造歸屬感。那是幫助孩子取得“自信”的好方法,讓孩子由“做中”培養(yǎng)對自己的體認與信任。
當孩子問問題時,我們如何表達對他的接納呢?安靜的聽他說,了解他的思考脈絡,不對他的答案做任何評價,了解他的看法與觀點,重視他的問題,與他好好的對談。而這不正是我們希望他人與我們互動的方式嗎?所以,當孩子開始作一些肢體上的伸展時,我們成人該怎么做?我們其實不該說:“小心喔!這樣很危險?!倍菓撜f:“我相信你會把自己照顧得很好,這對你是個挑戰(zhàn),你好想做到,是嗎?”因此,關鍵在于成人與孩子的互動與心態(tài)。
當我們與孩子交談時,所透露的語言訊息是什么?當我們傳遞的是信任,孩子就收到信任;當我們傳遞的是關懷,孩子就收到關懷。我們所說與所做之間有沒有一致?如果有,孩子就不會混淆,不用花精神來厘清父母的“意思”,而是將精神用在學習上。
【父母有哪些行為會損害孩子自尊?】
外在世界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父母所營造的環(huán)境很重要。如果父母很少贊美孩子,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優(yōu)點;如果父母老是批評孩子,孩子也會批評自己和身邊的人。當我們一味的強調沒有做到的、沒做好的,孩子的挫敗感就會很深。他會認為是自己沒有用、沒有能力的人;當我們預設孩子還太小、做不好時,我們給孩子的就是懷疑自己,因為連我的媽媽或爸爸都說我不會,我真的做得到嗎?
對三至四歲的孩子來說,由“做中學”是很重要的。只要他評估自己大概可以“試一試”,他就會有意愿嘗試,因為,學習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生命發(fā)展的重要任務??上У氖?,父母總是對“該學什么”充滿了評估與判斷。如果父母的期待與孩子的意愿完全相反,孩子的生命能量就會卡在“自己想要”與“父母期待”之間。
臺灣父母總喜歡“比較”,在孩子還是寶寶的時候,比身高、體重、皮膚,比先掉牙、先說話;等孩子更高大時,比的項目又更多了。我們很少教導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進步的地方在哪里”,我們也沒有教導孩子如何“向內看”,看到自己的力量。其實,跟別人比是很辛苦的,因為一樣米養(yǎng)百種人,怎么會比得完了?可是,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別的,他可是會創(chuàng)造出自己所獨有的價值!
還有,父母總是“愛子心切”,代勞各種雜事,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試想,如果我們自己被看成是一種“負擔”時,自己的感覺會是什么?我們會喜歡自己嗎?會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嗎?會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嗎?我們可能會“很想獨立”,同時也會有更深的焦慮。
親子關系是最忌諱的是成人口頭的揶揄與諷刺,孩子的心頭是很敏感的,他可是會記在心里。當我聽到四歲孩子罵:“你這個白癡!”“笨蛋!”“傻瓜!”“你很蠢喔!”“你這只豬!”我就很清楚的知道圍繞著這個孩子的外在世界是什么了。Dr.DavidElkind在《揠苗助長的危機》一書中指出,在孩子生命中的第四年與第五年,會開始利用語言將外在世界內化。這時成人要認真的思考,孩子的腦子里該裝些什么語言?
【父母是孩子良好自尊的重要培育者】
父母的接納、尊重與關懷,無條件的愛,以及真誠的贊美與肯定,對孩子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親子互動是孩子建構自我形象的重要來源。當孩子能將這些養(yǎng)料都內化時,就不用仰賴他人的肯定。父母在生活中,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的是“有料的生活經(jīng)驗”。
提供孩子自主選擇權,給孩子一些我們已經(jīng)過濾過的合宜選項,讓他從中選一。自主的選擇經(jīng)驗能讓孩子體驗信任自己及勝任感的愉悅。
1.提供孩子成功的經(jīng)驗,并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專長和能力。
2.提供孩子面對挑戰(zhàn)的經(jīng)驗,讓孩子勇于接受挑戰(zhàn),并學習接受挑戰(zhàn)的結果。
3.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教導。
【發(fā)現(xiàn)孩子的內在寶藏】
如果父母擁有良好的自尊,孩子也會有良好的自尊??磥?,父母還是得從自己著手才成。為人父母者必須不斷的學習,也帶領孩子用同樣的心態(tài)來成長與學習。其實,孩子是很勤勉的,很熱愛學習的。如果我們愿意放手,讓孩子自己來,我們只是在一旁的陪伴者、鼓舞者,就會對孩子的能力有更多的體會與領悟!當為人父母者能看到孩子內在的寶藏時,孩子才會相信自己的珍貴與特別。
營造溫馨的語言環(huán)境。沒有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孩子是不可能習得語言的。如吃完飯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每天的趣聞,讓孩子講講今天在幼兒園做了什么。這些都會影響孩子語言的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增進親子間的溝通。
鼓勵孩子自由表達。
當孩子武器說話的時候,就鼓勵孩子盡量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一些需要,如孩子餓了想吃東西,讓孩子自己表達出來。同時,盡可能把話說完整。
培養(yǎng)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父母可以有意識地教孩子閱讀。當然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閱讀的書,使孩子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并堅持下——孩子就會自覺地和別人交流他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這樣也就鍛煉了他的語言能力。
消除焦慮情緒。
在學說話時,有的孩子會出現(xiàn)口吃,碰到這種情況,父母往往會焦慮萬分。首先要弄清口吃的原因,如果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跟不上思維,就會造成呼啦啦,只要家長不給孩子太多的壓力,過段時間就可以消除了。如果家長越焦慮,孩子就越緊張,口吃反而更厲害了,當然,如果是病理性的,那就應該去檢查。
大家紛紛感慨這么簡單一個的小玩具,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口腔發(fā)展,感官發(fā)展,以及平衡感各個方面。
除此之外,我們還收到不一樣的留言,比如悠悠媽媽:
王榮輝老師,看到你發(fā)的DIY覺得好有趣啊,可我從小就是一手殘黨,東西怎么做怎么不好看,還越看越難看,我不想悠悠以后跟我一樣,可是我自己都不會DIY,還能怎么教孩子?
王老師,我害怕以后孩子也會跟我一樣動手能力很差,你說能不能用其他辦法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呢?
其實孩子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復雜,只要我們在平時多加注意,就可以加以鍛煉的。
比如不管在家里還是幼兒園,我們都應少代勞、多鼓勵孩子自己動手。
吃飯、穿衣、刷牙洗臉、如廁,別看這些事情不大,卻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小手。
孩子會在這些鍛煉中逐漸學會照顧自己,不再凡事依賴父母,個人會變得更加獨立,更加積極向上。
王榮輝小課堂
動手:是指孩子能主動的嘗試用手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孩子的手越用越靈活、越不用越笨拙。
衣服穿整齊、玩具擺放好、吃飯不用喂,只要我們給予充足的機會讓孩子“動手”,這一切都不難!
此外孩子非常享受自己動手的過程,孩子能從自己動手的活動中獲得大量的經(jīng)驗:
原來我的手和身體是需要這樣配合的;
原來這個東西還能夠這樣玩的;
原來這些東西摸起來和看起來的一樣有趣、原來我可以掌控這些!
當然,在孩子嘗試動手的過程中,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尤其是能夠根據(jù)寶寶不同月齡段來加以正確輔助,就會更加容易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下面是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老師根據(jù)多年的研究咨詢,得出的關于寶寶0~72個月齡不同階段寶寶的特性,希望可以幫助各位爸爸媽媽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盡量避免挫敗孩子的積極性。
10-6個月
這個階段,媽媽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握住奶瓶或伸手拿取玩具,
所以王榮輝老師建議媽媽們可以試著將玩具放在更遠一點的地方,
因為每一次的成功拿取都會令孩子喜悅萬分。
27-12個月
孩子開始吃輔食了,那么就讓孩子學著自己去喂自己吧。
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合適的手指食物,為孩子清潔好雙手,然后就讓孩子試著把食物塞到嘴巴里。
或許對于成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但對于孩子來說,這需要手眼協(xié)調,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動作,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鼓勵父母這時要充當出色的觀察員,如果及格的話,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一開始,孩子并不能十分準確的把食物塞到嘴巴里,反而可能把食物糊到臉上。
如果這時我們能夠給予孩子一個肯定的眼神,或者對他鼓勵的說道:“我看到你在很努力的嘗試把食物放到嘴巴里,我真開心?!?/p>
孩子的積極性相信會更加的高漲。
如果你的孩子趴在地板上為你認真的撿頭發(fā)絲,那么請把時間和空間留給他就足夠了。如果孩子在成功的撿起頭發(fā)絲并舉到你面前等待你的認可的時候,那么就請愉快的對孩子說一聲:“謝謝”吧!
313-18個月
學步期孩子的好奇心隨著運動能力的增長,想要自己動手的欲望更加強烈。
在這時,可能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愛去玩門,一天到晚推著門開開關關,樂此不疲。
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說:“其實這是孩子發(fā)現(xiàn)了門在推動時空間的不斷變化,而且不斷地用手去推門驗證是否真如自己所見的一樣。在這時,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孩子自行去探索,就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
或者在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于抽屜和柜子都情有獨鐘,總愛把它們翻個底朝天。
想想,有什么比這個探索更讓人值得期待呢?
孩子的小手這時對于“抓”、“放”還有“丟”這些動作最為熟悉,正好用于把抽屜和柜子里的東西翻出來。而且在翻找的過程中,逐漸清空的抽屜和柜子的空間逐漸變大,孩子再一次體驗到空間變化的神奇之處。
或者看到孩子把東西翻得一團亂是讓人生氣的,但保持平靜,鼓勵孩子和你一起收拾可能比你對著孩子生氣大吼更有用。
419-30個月
這時候的孩子雙手的靈活性已經(jīng)更好了,我們可以嘗試著讓孩子學習為自己服務了。讓孩子自己試著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子是不錯的方法。
但由于孩子雙手的協(xié)作性還在提高的過程中,所以往往容易出現(xiàn)穿得慢、穿不上、甚至是失去耐性發(fā)脾氣的情況,因此家長在給孩子準備衣物的時候可以花一點小心思,就可以讓孩子更容易完成穿衣穿褲穿鞋的動作。
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套頭的稍微寬松一點的衣服、棉質松緊帶而不是牛仔褲和需要扣扣子拉鏈的褲子、魔術貼而不是需要系鞋帶的鞋子,這些都能讓孩子更容易成功完成穿戴的動作。
當然,孩子還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去完成穿戴的動作,所以,為孩子預留充足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加上媽媽鼓勵的話語如:“你今天穿衣服的時候已經(jīng)懂得握著小拳頭穿過衣袖,所以今天穿衣袖的時候比昨天快了?!毕嘈藕⒆訒訕芬庾约和瓿纱┐鞯墓ぷ?。
530-72個月
這時候孩子的雙手已經(jīng)可以開始分工完成不同的工作了,而且雙手的協(xié)作比起之前更有進步,除了熟練性以外,其他與成人基本無異。所以在此時,孩子能完成的事情已經(jīng)很多了。
邀請孩子一起參加家務勞動是很棒的做法:我們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去買菜,并請孩子幫忙提一些;如果孩子想要參與烹飪,那么就把他能干的活分派給他,相信他會非常高興;擦桌子、擺碗筷、收拾和清洗碗盤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讓他去完成吧。
在孩子動手做家務前后,記得洗干凈雙手,養(yǎng)成衛(wèi)生的好習慣。
只要我們把標準稍微降低,有很多家務孩子也能比我們意料的做得更好,例如掃地、拖地、倒垃圾、收拾自己的房間、折衣服、洗米、還有自己洗澡等。
對孩子的積極動手參與,我們只要把孩子當做成人平等對待,真誠的對孩子說一句:“謝謝”,就已經(jīng)是對孩子最大的認可和鼓勵了。
讓孩子自己動手,讓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習、探索、發(fā)展,其樂無窮。只要我們?yōu)楹⒆犹峁└嗪线m的條件和機會,相信孩子一定會比我們想象中的做得更好!
孩子自己吃飯、喝水、如廁、穿鞋子等后也一定要認真洗手。因為看似干凈的水壺上,有超過3種以上的細菌在上面安家,孩子上完廁所后會摸廁所的門把,不知不覺中就帶走了億萬的細菌。因此,勤洗手就會變得十分重要,孩子洗完小手干干凈凈才能健健康康!
小編說:
接下來會跟大家繼續(xù)分享的有幫手、牽手。歡迎媽媽們持續(xù)關注。在公眾號“嬰幼兒發(fā)展王榮輝”后臺回復相應的關鍵詞,即可收到對應的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快樂的性格在寶寶的成長路上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寶寶的優(yōu)點和缺點,對好的要多點鼓勵,不好的要及時指出,讓寶寶生活得更健康。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做法:
不要過分強調負面的東西
孩子會通過觀察大人的做法來塑造自己的行為方式,因此當你發(fā)覺孩子感到嫉妒的時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時,不要過多強調孩子的立場,更不要指責受到妒嫉的對象,否則不但會進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緒,還會導致孩子養(yǎng)成動輒歸咎于他人的壞習慣。
假如你的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同桌被邀請參加同學的生日派隊,而自己卻沒有被邀請。這時候我們決不能指責那個過生日的孩子“不夠意思”,而應該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別難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過生日的時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認識的所有人都請來嗎?這樣,孩子就會理解并不是因為自己不受歡迎而未受邀請,也不會因此而記恨那個過生日的同學。
幫助孩子找到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總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樣的待遇,假如此時家長能夠誘導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但能夠緩解嫉妒的心理,還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覺得球隊一個隊友比自己上場的時間長,我們可以問他,如果你加強練習的話,情況會不會有所改變呢?這時,孩子會發(fā)現(xiàn),雖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練的選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選擇――通過聯(lián)系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場的機會自然就多了。
或者,當孩子對別人父母對子女所傾注的重視感到嫉妒的時候,我們應該采取行動消除孩子的誤會。5歲的美美因為媽媽錯過了自己在學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滿,“別人的媽媽都來了!”于是,媽媽就讓美美在家里面給自己開了一個專場晚會。這樣一來,美美明白了媽媽其實很關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別的同學了。
盡量不要拿孩子與別人對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談論其他孩子時一句無心的“婷婷越來越可愛了”,或者只是一個微笑、一個聳肩的動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讀為“比較”。尤其是當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對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
有一次,美美的媽媽跟一位阿姨說,鄰家女孩的卷發(fā)很可愛,可惜自己女兒的頭發(fā)卻是直的。沒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媽媽帶自己去美發(fā)廳要把頭發(fā)燙成卷發(fā)!美美媽媽一下子就意識到是自己的評價引發(fā)了女兒的嫉妒心理,從此之后,她再也沒有評價過女兒的頭發(fā),同時非常注意不拿女兒和別的孩子作無意義的比較。
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總喜歡強調自己的弱點,而且那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容易刺激他們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他知道自己也有優(yōu)點,也有為自己而驕傲的資本。假如孩子在畫畫方面有天賦,家長就應該多多鼓勵。每當孩子自己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取得了一點進步,哪怕只是一道算術題,也應該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注意到了,并且為他而驕傲。
專家指出,當孩子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時候,他們就更容易接受別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關注。這種自信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于他們塑造自我,這才是真正值得別人艷羨的本領。
家庭是孩子學習語言的主要環(huán)境,家長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主要的語言模仿對象。作為家長,我注意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重視自身言語的示范作用,提高與孩子言語交流的質量,做到以下幾點:
1、教給孩子規(guī)范的語言。孩子學習語言,最容易產(chǎn)生先入為主的現(xiàn)象。只有通過正確的、足夠的語言訓練,才能較早、較好、較快地掌握口語。我常和孩子用普通話交流,因為孩子在幼兒園老師上課都用普通話,而且標準的普通話在意思表達上更準確清楚,也更容易被孩子模仿。平時我和孩子用普通話交流的時候,當發(fā)現(xiàn)她說得不夠正確,比如她說:“這里很悶,te不過氣來。”這是普通話里夾著方言,我就會及時糾正她,說應該是“喘不過氣”來。當孩子在發(fā)音方面存在缺陷時,我會一遍遍糾正她,教會她正確的讀音。如今,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諾諾的普通話越來越標準了,連平翹舌音也能分清楚。
2、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有意識的讓她的語言變得豐富起來。當然平時交流不可能時時注意,但有時我會提一些問題,比如給他講故事或者看她在畫畫時,我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回答,回答問題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她的思維和語言都得到一定的訓練。當然開始問問題不要太多、太難,要循序漸進,否則她回答不上來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在她回答問題的時候,我會指導她盡量說得具體完整。比如假期結束了,我和她玩扮演老師和小朋友的游戲,我當老師,我說,小朋友,你們假期里都在干什么呀?沈一諾就舉手回答:在公園里玩。我說:回答老師的問題,說話要完整。她就改成了: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去玩。我又說:那你能不能說說公園里有些什么,你玩得怎么樣呢?經(jīng)過我的一步步提示,她能這樣說了: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去玩,公園里人很多很多,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玩得很開心。常用這種方法會讓孩子的語言變得具體完整起來。3、讓孩子接觸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讓孩子模仿,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開始,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就給女兒買了一些國學經(jīng)典和詩詞讀本,有空就讀給她聽,讓她受一些熏陶。還買了一些好的繪本,無論畫面還是語言都是優(yōu)美的。當孩子很認真的問我問題時,我也讓自己的語言生動起來。比如她問我:媽媽,樹葉為什么都掉了?我說:秋天到了,樹葉寶寶長大了,她就要離開大樹媽媽,去遠方旅行呢。孩子驚奇地睜大了眼睛,她接著說:樹葉寶寶會對媽媽說:“媽媽,再見,我要去遠方旅行啦!”她能模仿著我的語言講下去了。
4、鼓勵她與別人交往
,消除畏懼感,出去當別人問她話時,我不會替她回答,而讓她自己說,去買東西,讓她去付錢,讓她去跟服務員交流?,F(xiàn)在,諾諾她不畏懼主動與人說話,她和初次見面的人也能大大方方地交流,講話的機會多了許多,語言能力也在提高。
語言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是接受知識的工具。培養(yǎng)語言能力要循序漸進,也不在一朝一夕。在此過程中,我會多給她鼓勵、稱贊,增加她的自信心,使孩子在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創(chuàng)新能力很重要,但由于從小接受的填鴨式教育方法,導致很多孩子固定了一種思維模式,缺少創(chuàng)新能力和激情。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在長期的學習和訓練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創(chuàng)新教育也應該從幼兒時期開始。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積極性。
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興趣
幼兒年齡尚小,經(jīng)驗缺乏,所以在學習中總是以無意注意為主,也就是說他們很容易會被感興趣的內容所吸引,往往都是憑借興趣去認識事物。所以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個引人入勝,能激發(fā)孩子好奇心和興趣的良好環(huán)境,如利用花壇、走廊、墻角等為孩子設立植物角、動物角、科學角、活動角等,以此引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為孩子自主參與探索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珍惜幼兒好奇心,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積極性
好奇、好問是幼兒的天性,也是萌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的起點。只有對事物產(chǎn)生好奇,才會想要思考和探索,并逐漸發(fā)展為創(chuàng)新或創(chuàng)造能力。如果孩子對你提問一些問題,如“夏天為什么會打雷?冬天不會打雷呢?”類似于這種問題,有些老師或家長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所以這時候要對孩子的提問表示肯定,不要感到厭煩,否則一旦批評孩子會挫傷他們探索的積極性。
父母應該珍惜幼兒的好奇心,發(fā)現(xiàn)幼兒智慧的火花,并采用“助燃”的方式,鼓勵孩子進行提問,并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創(chuàng)造并尋求答案。
鼓勵孩子標新立異,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
孩子的某些想法總會不著邊際,這個時候不要輕易的去否定他們,因為敢于別出新裁,追求新穎奇特才是創(chuàng)新活動的前提和內部動力。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思維或想法有些不著邊際的時候,你應該了解到這些標新立異的想法恰恰就是他們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以無論是老師或家長,都應該多多給予鼓勵,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嘗試的條件和機會。
作為父母,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總是不遺余力。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
方法
1
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
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不是有這么一則公益廣告嗎,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樣學著要給母親洗腳。同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復制品??梢姶笕说难詡魃斫陶娴暮苤匾?。
3
大人的意見要統(tǒng)一。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tài)度也要統(tǒng)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shù)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4
不要扼殺孩子的興趣。學業(yè)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是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現(xiàn)在的社會需要的不是讀書機器,而是全面發(fā)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淺談“父母應培養(yǎng)孩子的生存能力”》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如何平衡孩子的競爭意識和自我意識,讓父母們很矛盾。他們既想讓孩子感覺輕松,體會到童年快樂,不必因為自己不是最棒的而焦慮,又想讓兒子在競爭中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下面看看專家的觀點: 專家分析: 1.培養(yǎng)...
-->導讀:家庭是幼兒生命的搖籃,是孩子們最溫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樂的港灣,家庭成員的講話水平及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語言是人類交往的工具,三歲是人一生中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那么如何...
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一種能力。一個孩子將來有多大成就,關鍵在于他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何。江澤min總書記說過:“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眼...
-->3-4歲幼兒是掌握語音、學說普通話的關鍵期。幼兒已具備了一些口語交往的基本能力,但語言的表達能力仍需繼續(xù)培養(yǎng)。兒歌以其獨特的韻律和韻腳,學習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幼兒的喜愛,但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唱”兒歌、...
-->杜威主張,教育應建立在兒童的天性、本能的基礎上,使兒童成為教育的主宰。因此,我們的教育是提供機會讓兒童生動的表現(xiàn)自己的生命力,根據(jù)受教育者的天賦能力,使之成為兒童自身的本能、興趣和能力的生長過程...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