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的教育筆記。
教師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當是積極的,而不是選擇壓抑孩子!教師應當定期開家長會,進行溝通協(xié)商,用心關注,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學習習慣,幼小銜接階段的重要話題》,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關于學習習慣,應該是幼小銜接和新一階段最重要的話題,我來總結下我的看法。
首先,要強調學習的出發(fā)點和目的。為什么而學習,這是影響孩子自主性、自覺性的根源。
從一開始就和孩子強調:學習的終點不是考試成績,不是順利升學,不是名牌大學,都不是,學習的終點,是讓你自己成為一個能自立更生生存之外、還能照顧妻兒、回饋家庭、有用于社會的人,從更高層面上來說,是為了有資格選擇自己的職業(yè)、生活方式,達致經(jīng)濟、時間、心靈自由。這些內容對7歲孩子來說有點玄,但經(jīng)常通過各種手段逐漸讓他們了解,還是有可能的。
學習的方法是追求高效率。首先區(qū)分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自己擅長的和不擅長的;其次合理劃分精力和時間,高效完成必須完成的功課,有多的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科目上。努力的目標是學科學習只占一部分時間,不追求精益求精,追求的是提綱挈領、抓住重點,掌握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梳理思路掌握規(guī)律摸索獨有的方法才是目標;最后就是具體實施了,涉及一些細節(jié),比如預習到什么程度,比如上課除了追隨老師的思路,是否能自己掌握節(jié)奏,調整思維的密度,隨時找到重點,達到不用時刻繃緊神經(jīng),輕松高效地掌握課堂內容的目的,比如遇到難點是自己深入思考好,還是詢問解疑好,學會把握分寸,不輕易放棄獨立的思考,也不窮鉆牛角尖。
對待學校和老師的態(tài)度問題。對學校的評價和認知暫且不提。而老師有幾個角色:
首先是學習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從這個角度來說,必須給以足夠的信任和尊重,除非老師自己破壞自己的權威性和可尊重性;
其次是秩序的維護者和管理者,從這個角度來說,就和面對社會是類似的,主要靠自覺和自我要求,覺得對的事情就去做,覺得錯的事情就不做,如果對老師的言行有所懷疑,可以自己思考、提出來和老師討論、回家征求家長的意見,不要一味服從,也不要逆反對抗,在遵守紀律、集體主義、與人為善、塑造形象的同時,也逐漸完善自己的價值觀、是非觀,達成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一致;
最后是上級領導的角色,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不可能是平等的,哪怕再強調民主、再和藹可親的老師,也是高高在上的。孩子有必要了解清楚老師的指令、意圖、喜好、思路、習慣,盡量做到投其所好,表現(xiàn)需要表現(xiàn)的和可以表現(xiàn)的優(yōu)點,提升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爭取更多的好感,獲取更多的資源。
其次,要厘清學習的兩大任務。
去學校要做兩件事,第一,學習知識,包括學習學習;第二,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這兩點其實是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的。不論是學習學科知識,還是學習為人處世,道理都是相通的:抓住重點,有所取舍,堅持自我,保持特色。
有人提到小學低年級要不要看重分數(shù),或者說糾正孩子的粗心馬虎。我的觀點是,課內問題課外解決,首先不要只看一個問題,其次不要等問題出現(xiàn)了再解決。從新一開始,就著力培養(yǎng)孩子的大局觀,這首先要求我們家長不要只看眼前。剛開始知識少、好理解,同學之間能造成差距的,不是理解力、記憶力而是細致性或者說思維習慣,不重不漏的思維可以從很多方面來強化和訓練,我非常反對刷題,靠熟練來保證正確。我的想法是端正孩子的態(tài)度就可以了,只要不是心不在焉毫不重視成績,那成績就說明不了什么。
與同學的交往,不是小事,關系到”第三人“的建立、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社會觀友情觀的形成、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還有自我認知的逐步形成、自信心的加強、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的養(yǎng)成,等等,都是影響深遠的。尤其上實的環(huán)境相對更單純,同學的年限更長久,如果能從小學開始交往到幾個性情相投、志趣相仿的好朋友,那對孩子的好處是無法估量的。家長從一開始就要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鼓勵孩子友善、熱情、隨和、大方。
QQ之前在幼兒園有一些問題存在,過于執(zhí)著于他自己的思路和要求,同學和他想法做法不一致時,他有些過于強勢,影響了同學對他的認可程度。在讀《亞歷山大和發(fā)條老鼠》時,他體現(xiàn)出一種對"人人喜愛"的渴望。現(xiàn)在小學換了一批同學,我鼓勵他吸取以前的教訓,以交到更多好朋友為目的,不要過于自我。在保持自己個性的前提下,盡量隨和一些,不求人見人愛,至少不要因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技術問題影響到人際關系。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這幾門課里面,數(shù)學最難學了?!备魑患议L,是不是經(jīng)常聽到自己的孩子這樣抱怨?的確,數(shù)學學習是一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過程,不像語文、英語課程那樣,即使學校沒有跟上,課下復習也可以有所提高。而對于數(shù)學來說,一個知識點沒有跟上一定會影響另一個知識點的掌握,甚至可以說,會影響物理、化學等其他學科的學習。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幫孩子解決數(shù)學這個“老大難”呢?
其實,孩子的數(shù)學成績上不去,歸根結底與學習習慣有很大關系,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影響孩子數(shù)學成績提高的15個壞習慣都有哪些。
1、課堂不認真聽課
孩子的基礎知識主要來自于課堂學習,而課堂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課上是否認真聽課,倘若上課開小差,就很容易錯過某個重點知識的講解,導致課下花費很多時間去理解。
在這里建議孩子:
(1)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不一心二用;
(2)學習要有計劃性和目標性,并圍繞計劃和目標展開學習任務;
(3)做作業(yè)時,放在周圍的東西一定要與當時學習的內容有關,從而減少注意力的分散,比如做語文時,就不要把數(shù)學擺到能看到地方;
(4)長時間的學習容易出現(xiàn)思維停滯的現(xiàn)象,所以要學會在合適的時候切換科目或者休息片刻。除了試卷練習外,建議在家里每學一小時,休息10分鐘;
(5)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精神不好,注意力肯定不能集中,所以平時得鍛煉身體,勞逸集合;
(6)通過由易到難解決問題,建立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學習興趣,讓興趣和自信引導學習,近而提高集中力;
(7)學習之前的1小時內,避免做一些讓自己興奮的事,如劇烈運動后,人的身體是亢奮的,學習集中力會很低;
(8)課前要有預習,并在聽課時要有主動性,盡量在聽懂的基礎上做筆記,而不是一味抄筆記,否則根本就沒有思考的空間,實在聽不懂一定要標記出來,課下盡快找老師或者聽懂了同學給自己講講。
需要注意的是,預習是為了上課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而有的同學卻覺得自己預習了,上課就不認真聽了,這是不可取的。
2、學習無規(guī)劃
很多孩子在學習上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該干什么,老師和家長讓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要知道,成績好的學生一般計劃性都很強,小到每日計劃,大到學年計劃都安排好了。所以,一個針對性地學習計劃是很有必要的。
制定學習計劃的思路
學習計劃是一個系統(tǒng)的計劃,計劃應該包括平時計劃、階段計劃和長遠計劃:
計劃類型
計劃說明
平時計劃
通常的學習常規(guī)和臨時性安排為內容
階段計劃
以一個月或一個學期為一個周期
長遠計劃
長遠計劃以一年或幾年為周期
在制定學習計劃時,我們應先考慮的是長遠計劃,它應該是孩子的整個學期的最終學習目標或者升學目標,比如更長遠的小升初擇校,中考、高考進入哪所大學;稍小的長遠目標可以是期末考試后年級排名在多少位,或者是數(shù)學能夠考到多少分等;
其次,要想實現(xiàn)這個長遠計劃,就需要告訴孩子將長遠計劃分解成階段計劃,比如小升初要考進想去的學校,那自己的成績應該達到多少分,達到這個分數(shù),要分階段做好哪些事才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再比如數(shù)學要提高30分,最近幾周我要將哪塊知識學好,要練多少題等;
確定好階段計劃后,還要將階段計劃分解成平時計劃,比如要學好數(shù)學不等式,具體要再練哪些題,需要在哪一天完成等。
這樣一步一步分解下來,大目標就變成中目標,中目標再變成小目標,執(zhí)行起來就比較容易,可有效避免學習計劃的不切實際造成孩子難以執(zhí)行流于形式。
3、只看書,不做題
很多孩子有個誤區(qū),以為看懂了,也知道該怎么做題就完事了,可是卻總是拿不了高分,其實就是因為沒有動筆計算。中小學數(shù)學考試其實并不會考多少難題,很多題是在基礎題加上復雜的計算演變而來,所以沒有強大的計算能力,怎么可能在考試中獲勝呢?
這個誤區(qū)還常常出現(xiàn)在學生的復習當中,有同學為圖“效率”,復習時覺得做數(shù)學大題費時間,有時候就簡單地寫一下思路,感覺這道題會做就很快跳過去了,犯了眼高手低的錯誤。
因此,做題是很重要的,即使很難算,也一定耐下心來算出正確答案。這個過程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甚至還會在做題中發(fā)現(xiàn)一些知識點的聯(lián)系,以及查漏補缺和強化訓練。
4、邊做題,邊翻參考資料
有的孩子邊做數(shù)學題,會邊翻參考資料,比如做到某道題時,忘記了公式翻一下,忘記了某個步驟翻一下,雖然對著書上的知識點也把這題做出來了,但是下次再遇到很有可能還是不會,最終結果還是不會做題。
這樣做數(shù)學,就和開卷考一樣,考完就忘了,很可能導致長時間掌握不住這個知識點,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東西記在腦子里。一來能節(jié)省時間,二來能夠快速提供解題思路。
可能一開始有些知識點沒記住,需要翻翻書,這也很正常,但是隨著復習的深入,做數(shù)學題時就要嘗試著“戒掉”參考書了,慢慢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進步不止一點點。
5、遇到問題不立馬解決
有的孩子遇到問題時,常常會產(chǎn)生惰性,想著明天再解決,有的孩子甚至羞于請教問題而不問問題,結果越積越多,問題一籮筐。要知道一個問題就是一個知識漏洞,拖得越久,漏洞就越大,成績自然也就不會好。因此,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要盡快解決。
6、只做題,不思考
數(shù)學是一個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思考對于數(shù)學的學習是最核心的,做題更是如此。不堅持去思考、聯(lián)想、類比、總結,那只相當于背書。
很多時候,數(shù)學考核的是考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夠理解這些知識點,然后解題,通過解題鞏固所學知識。
因此,做題時要學會思考題中所包含的知識點的運用,題與題之間的異同、聯(lián)系等。通過思考整合知識點,就會慢慢提煉出思路,以后再解這類題就會順暢很多。每思考一次就會加深一次印象,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7、打草稿,隨心所欲
每個班都有不少孩子因為草稿亂七八糟,條件寫錯或者抄錯了答案導致扣分,這就是隨意打草稿的后果,而且一但出現(xiàn)錯誤也不容易檢查到。
因此,平時就注意養(yǎng)成打草稿條例清晰的習慣,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自己清晰的思路,通過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會慢慢提升對大型計算的信心和仔細程度,考場上才能做到快與準的統(tǒng)一。
8、覺得晚上做數(shù)學題效率較高
有很多人是夜貓子,喜歡熬夜,或者是晚上思維更敏捷更活躍,白天呢,夜貓子們精神狀態(tài)就不佳,要么打瞌睡,要么思維凝滯。但是考試是在白天考的,所以最好把興奮點調整到白天。
還有,用好白天的時間,提高效率,對于考試來說時間肯定是夠用的。另外,這樣健康作息對身體也好。
9、聽課不記筆記
上課只聽老師講課,雖然在課堂上是聽懂了,但是下課后容易遺忘,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記筆記是就是為了著重記憶那些非常重點的知識,老師一般著重講的就是重點,所以,學會記筆記是一大好處。如果課上不記筆記,你是非常吃虧的。
10、不求甚解,死記硬背
有的孩子在學習數(shù)學時,不會去深究公式定理的來龍去脈和推理方法,直接死記硬背,其實排除極少部分必須死記硬背的公式之外,很多公式定理都可以推理,這些推理其實能夠幫助理解基礎知識,這一塊不掌握,在運用時就不會得心應手。
因此,學習數(shù)學時要多深究公式背后的原因,盡量不去死記硬背,比如2010年四川高考就有一道解答題讓考生證明公式是如何推理出來的,這道題其實非常簡單,但很多考生都丟分了。
11、審題不細,急于下手
有的孩子圖快,看見題目就動筆,本來多思考就能做對的題目也丟分,最后整場考試失利!
其實,這個時候同學們再讀幾遍題目,尤其是幾何題,綜合題。看清題目的已經(jīng)條件,轉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時將已知條件標注到圖上,才能讓做題有的放矢。
12、看完答案,就不管了
僅僅粗略地看看最后的答案,就認為自己已經(jīng)學會了解決問題,這是學習過程中最嚴重的錯誤。必須能夠在不看答案的情況下一步一步解決問題。因此,做完數(shù)學題和考試考完后,一定要多分析做過的題,尤其是對試卷上的錯題進行分析整理。
建議家長督促孩子整理一個錯題本,以下是具體怎么使用錯題本的一些建議:
(1)定期翻閱,自查糾錯
錯題記在本上不看,那只是廢紙一張,經(jīng)常瀏覽,才能變“廢”為“寶”。盡量少布置機械的練習題,而增加復習整理和實踐題,翻閱“錯題集”就是孩子們每周末必做的功課。翻閱的過程,就是讓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在大腦中再一次“否定”,從而避免再犯??荚嚽霸俅畏?,就又一次加深印象。
(2)同學互閱,借鑒防錯
錯題集就是以本寫滿經(jīng)驗教訓的指導書,我們獲得教訓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經(jīng)驗,也可以是間接經(jīng)驗。在中午課間閱讀時間,學生可分組互相交換閱讀錯題集、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fā),孩子們在互相的學習和點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3)競賽出題,提高興趣
組織小組競賽,讓學生以對手賽的形式從對方的錯題集上出題目測試。對于自己做過的題目,學生熟悉又興趣。對于曾經(jīng)出錯的地方,學生會特別小心不要重蹈覆轍。答對加分、答錯扣分,小組累計算分。在這樣的競賽中,學生鞏固了知識,糾正了錯誤,以后也更有興趣整理錯題。
(4)分類訓練,全面整理
學生出錯的地方,就是學習的難點所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抓住重點,就能有針對性地復習補救。
13、不到最后不學習
如果要參加運動會,運動員會到開賽前的最后一刻才訓練嗎?大腦就像肌肉,在一段時間內學習一個學科,只能學到有限的知識。數(shù)學,不是一個抱佛腳就能提高成績的學科,所以一定不能抱有這種想法。
14、不注重勞逸結合
有的孩子認為,堅持高強度學習,成績一定會提升上去,但事實上很多這樣苦學的孩子,成績一直在原地踏步,這樣的情況在高中生中非常多見,他們利用提神飲品(咖啡、抗疲勞保健品等)來使自己減少疲憊感來獲得更多學習時間,長期以往會導致腦疲勞,思考緩慢。
因此,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娛樂的時候放松,該學習的時候學習,做到勞逸結合,才能科學提高數(shù)學成績。
15、將數(shù)學練題當成任務
練題,的確是提高數(shù)學成績的有效方法,但練題也要有針對性,有的孩子練題是沒有計劃,不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掌握情況,隨隨便便找一些題當作業(yè)一般做完就了事,并沒有思考這些題背后的思路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練題,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多分析錯題,找到自己的知識漏洞,根據(jù)知識漏洞去找一些相關的題來做,從而掌握一類題的解法,觸類旁通,何愁還會丟分?
育兒心得: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幸和大家交流一下時指導孩子的方法,為此我感到很高興。
我比較關注孩子的作業(yè),針對數(shù)學,我會從她做作業(yè)的解題思路和快慢速度就可以知道她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對癥性的輔導。對她似懂非懂的環(huán)節(jié)加強訓練,直至弄懂。一般,她會自己出錯題,然后交給我核對。我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口頭再輔導一下。針對語文,我能做的就是平時多幫她默寫詞語,鞏固知識。
平時,我很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每天早晨6:45起床,(如果醒來早,那么就自己讀一會兒課外書)。起床后自己洗刷,吃飯,上學時,一路上我會把昨天的錯題再跟她交流一下,有時也會聊聊眼前所見的景色。放學后,她會很自覺的先做作業(yè),有時我們會等她把作業(yè)做完再吃飯,有時碰到思考題,她不太理解,就不愿先吃飯,即使吃飯也耷拉著苦臉,我們盡可能等她弄懂了再開飯,這樣大家都開開心心的。晚上,我們會一起看一會兒課外書,有時會一起聊一下里面的故事,我的女兒理解能力比較差,但我不會罵他,我會經(jīng)常鼓勵她,多讀書,會慢慢理解的。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
我很注重和孩子的溝通,她和我關系很好,也很聽話。但同時我必須做到的是:答應她的事必須做到。譬如:有一次我們達成協(xié)議,只要這個星期日她做的題目全對,我要帶她去超市任意買她想要的。經(jīng)過她的努力,她做到了,而我因為很忙,很累,我推卻說:“明天吧,今天來不及?!焙⒆涌戳宋乙谎郏苌驳幕卮鹞遥骸按笕说脑挷凰銛?shù),我不會再聽你們的."我站在那邊,很茫然,結果我還是帶她去了超市。也讓她買了她想要的東西,回來后,她偷偷告訴我:“好媽媽,今后我會更聽你話的,因為你也很聽話?!彪m然聽起來這話很好笑,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她也說到做到。所以說,家長也必須說到做到,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我喜歡不隨意給她買東西,平時都與條件交換,或是于獎勵的形色給她買東西,這樣她做事會更認真,更努力。我對孩子要求很低,一般情況下,不罵孩子,不逼她做她不喜歡的事,一切順其自然。如果她自己想學點什么,那我也會盡我所能去幫她。只要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比什么都重要。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她在自然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這也是我們大家想要的。
幼小銜接培養(yǎng)三個好習慣
“孩子就快讀小學了,他不急,反倒急死我們這些家長了”、“孩子上小學前,我們能夠做些什么,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呢”……眾所周知,在幼小銜接階段,部分家長會出現(xiàn)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從而忽視了幼兒的可接受性,如此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而且還會使幼兒對小學和未來的學校產(chǎn)生恐懼感和不安全感。
在幼小銜接階段,家長該如何做呢?“訓子千遍,不如培養(yǎng)孩子一個習慣”家長應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良好習慣。
入學情緒:當小學生的愿望
一般來說,由于環(huán)境、家庭、學校的影響,大班幼兒會開始羨慕小學生的生活,流露出要成為一名小學生的美好情懷。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聽到少數(shù)家長類似這樣一些話題,如“現(xiàn)在讓你多玩一下,以后上學就不能玩了”、“這么不聽話,,以后小學老師一定不會喜歡你的”。
孩子進入小學前,家長首先要讓他們擁有“我要做小學生”愿望,但要避免兩個誤區(qū):一是把小學生活妖魔化;而是過度渲染小學生活。家長要讓孩子有上學讀書的愿望,產(chǎn)生當小學生的光榮感、自豪感。
生活習慣:時間觀念走在前
幼兒園的孩子自理能力薄弱,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性大。進入小學后,孩子過的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活,像系鞋帶、準備學習用品等問題,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的動作慢、能力差,就容易影響學習。
家長先從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做起,除了教會孩子辨別整點時間、半點時間外、再延伸到幾點幾分,最后讓孩子感知五分鐘、十分鐘大概有多長,在這樣的時間內能做多少事情。這樣孩子上小學后,才會明白課間十分鐘到底能做什么事。
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應該從生活中的沒一件小事做起,如,指導他學會整理房間、掃地等。
學習習慣:任務意識很重要
幼兒教育是在游戲和活動中進行,教學方式表現(xiàn)出很強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學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學任務,系統(tǒng)地進行教學的,與幼兒園教育相比,只是性較強。
“培養(yǎng)孩子的任務意識很重要”,剛入小學的孩子心理上的依賴性,行為上的無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給學習帶來一些困難。家長從大班下學期開始要加強孩子的“承擔”意識,可從游戲中讓孩子懂得角色承擔的任務,從做家務中懂得值日生的任務,進入小學的學習后,孩子也才會適應學習的任務。
有意注意的習慣:多傾聽會質疑
注意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注意,有意注意則是有預定目的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幼兒的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因此,大班幼兒的家長要重視有意注意的培養(yǎng)——讓孩子學會更多地傾聽他人的話,營造家庭的讀書氛圍,與孩子彼此交流感受,讓孩子學會思考、觀察、質疑、以此提高注意的穩(wěn)定性,以期適應小學生活的學習特點。
孩子從幼兒園到入小學,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由于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使許多小孩子在進入小學后出現(xiàn)疲勞、消瘦、害怕學習的現(xiàn)象。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后,開始興致挺高,可幾天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丟三落四,不是把鉛筆盒丟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師讓他帶什么東西,老師上課講了什么也說不出來,上學的興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別膽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寧愿尿褲子也不舉手請假;有的孩子不會聽講,不做作業(yè)不說,連基本的課堂常規(guī)也不懂,上課隨便下位、說話、喝水,老師今天講,孩子明天又忘。每天都有同學忘帶書本和學習用具,還抱怨爸爸、媽媽昨天晚上沒給他裝進書包。有些孩子特別自私,自己的東西被別人稍微碰一下就要告老師,既不知道謙讓,更不懂得關心別人;還有一些孩子則不敢跟別人說話,不會和同學交往。如此眾多的問題,也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因此,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工作很重要。家長應該為孩子順利地向小學過渡作好一切準備。
幼小銜接工作往往會出視片面性,重知識準備,輕能力培養(yǎng),只關注兒童認識了多少字,會做多少算術題,不關心兒童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不關注孩子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關注兒童的生理健康,忽視了兒童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能力的發(fā)展有一個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兒童的能力易于養(yǎng)成,過了培養(yǎng)期和關鍵期,兒童能力的培養(yǎng)就顯得特別困難。我們就常??吹揭恍└改?,孩子上學了,還要一口一口給他喂飯;作業(yè)做完了,總是親自幫他訂正錯誤;還總是幫著孩子整理書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家長們經(jīng)常找我訴苦,要我?guī)兔?。其實反觀做父母的這樣辛苦,可孩子卻越養(yǎng)越無能了。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僅僅是幼兒園單方面的工作,更是家長應該關注的問題,也是大家皆受益的主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可以使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許多彎路。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在關鍵時期家長需要對孩子又更多的了解來幫助孩子進行順利的幼小銜接。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的思維特點,讓孩子真正具備學習的能力,而不是掌握更多的知識。
一、孩童的思維
從2歲到6歲,兒童智力發(fā)展方面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掌握各種符號。例如,語言就是符號,象征游戲也是符號(這個大圓圈是爸爸,那個小圓圈是我),說自己做的夢還是符號(在夢中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非現(xiàn)實性的幻想)。
但是,這個階段的兒童,思維仍然是自我中心的。例如,他們還不能鑒別詞語和詞語所指的東西,不能鑒別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游戲、夢幻符號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別。他們認為,名稱都是事物固有的,一個物體只能有一個名稱。當他們知道了理發(fā)館是給他理發(fā)的地方之后,他會問“發(fā)廊是干什么的”?
幼兒的自我中心主義主要表現(xiàn)在孩子的言語和行為中。例如,一個孩子給另一個孩子講VCD機怎樣用時,他會使用一些模糊的術語,像“往前轉”、“往后?!敝?,等他講完之后,另一個孩子還是不會使用VCD機,因為他把最重要的信息漏掉了,原因是,這個時候的幼兒還不善于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或他以為詞匯所包含的信息比實際的多,他相信,含混的“東西”也能表達物體的性質。所以,這一階段的幼兒還不能清楚地鑒別符號和符號所代表的東西。
到了5~6歲,幼兒的具體運算能力開始發(fā)展,他們已經(jīng)能夠算簡單的算術,也能夠區(qū)分符號和符號所代表的事物。例如,6歲的小孩已經(jīng)知道“家用電器”不僅包括電視機、電冰箱,還包括空調機、洗衣機、電風扇等家庭用的所有電器。而4歲小孩就不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5~6歲兒童在考慮問題時,已經(jīng)能夠同時考慮兩個元素或兩種關系。比如,把水從一個高而瘦的杯子里倒進一個矮而粗的杯子里,他們知道,水沒有變少,也沒有變多,這就說明,他們已經(jīng)能夠同時考慮杯子的高度和杯口直徑這兩個元素,他們知道這兩個元素是互相補償?shù)摹M瑯?,他們也知道了,把一塊面團搟成一張面積很大的餅時,面團里的面并沒有增多;把一根很長的繩子纏成一團時,繩子也沒有變少;一個小男孩穿上女孩的衣服,梳女孩的頭發(fā)時,他仍然是男孩,等等。
很多父母對自己3~4歲孩子智力發(fā)展的關心程度遠遠超過對他們的情緒、興趣和態(tài)度的關心。這些父母不懂得,強迫一個小孩子學習一種專門的知識,會使他產(chǎn)生對學習的反感。這種消極情緒對他將來的學習是不利的,它所產(chǎn)生的負作用比他今天是否學到了字母、數(shù)字和算術要大得多。
很多成人認為,孩子的思維和成人差不多,在感情上卻離成人很遠。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事實恰恰相反。孩子在感情上很像成人,而在思維上離成人很遠。
一個孩子偶爾從同伴那里學來了一句臟話,父母就斷定孩子懂得這句臟話的含義,于是打罵孩子一頓了事。其實,孩子說的這句話,他自己并不一定懂得。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教育,我們可以告訴他,有些話聽了讓人高興,有些話讓人討厭。你說的這句話就讓人討厭。有些孩子說臟話,只是在試探爸爸媽媽的反應,一旦發(fā)現(xiàn)父母的反應不愉快,他們以后就不再說了。
4~5歲的小孩語言已經(jīng)發(fā)展得相當好,有些孩子甚至已經(jīng)達到伶牙俐齒的地步,但是實際上,他們的思維發(fā)展還相當不成熟。您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能認出幾十種牌號的汽車,能滔滔不絕地復述從幼兒園里聽到的故事,但是,你把一個粗矮杯子里的水原封不動地倒進一個高、細杯子里的時候,孩子會說,水變多了。你把原來挨在一起的5塊糖擺寬一些,他會說糖比原來多了。
二、在游戲中學習
孩子的學習常常是在活動中進行的,這與我們成人不同,對一個成年人來說,學習得最好的時候,常常是靜靜地坐著傾聽的時候,比如聽老師講課或者自己看一本書。孩子卻不能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心智活動或思維。他們只能通過對事物進行實際操作來學習,不管這些活動是搭積木、玩洋娃娃還是過家家。
舉個例子,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是怎樣學做飯的。老師教給他們剝豌豆皮,削胡蘿卜皮和土豆皮。在干這些活的過程中,孩子們懂得了要炒的土豆必須削皮和怎樣削皮,要煮湯的豌豆必須剝皮。他們通過觀察了解到,開水怎樣把蔬菜燙軟了,煮熟了,又怎樣使另外一些食物(如雞蛋和肉)變硬了。他們還知道了,食物在烹飪之后的顏色和重量都有變化,等等。所以,做飯這一活動不僅是加工自然食品的過程,它提供了概念形成、語言豐富和數(shù)學實踐的機會。
所以,幼兒不是消極的學習者,而是積極的學習者。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得好,“游戲就是兒童的工作”。在游戲中,兒童從事各種實踐活動,這些活動又慢慢地被內化為思維活動。相反,讓兒童靜靜地坐著學習,對他們的成長不會產(chǎn)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讓兒童通過積極應付環(huán)境而獲得的東西,才能長久地得到保持。
每一位媽媽在談到自己的孩子時,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話要說,孩子的吃飯睡覺,興趣愛好,教育學習等等,都能讓媽媽們講上半天,當然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
其實育兒從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當寶寶們在媽媽肚子里成長到5個月的時候,他們的小耳朵就可以聽到肚子外面的聲音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給他們聽一些音樂或者童話故事,還可以拍拍你的肚子跟他們說話聊天,他們都會給你一定的回應。我在懷孕5個月開始,每天晚上都會聽一會兒鋼琴曲或者輕音樂,所以兒子現(xiàn)在對音樂的感覺以及節(jié)奏感都還不錯。
寶寶大概出生42天,能夠看見1米以內的東西,所以那個時候我經(jīng)常會拿一些彩色玩具給他看,雖然他還沒有分辨顏色的能力。在我兒子大概5,6個月的時候,每天我都會拿卡片上一疊有水果動物或交通工具的彩色卡片告訴他,卡片上的什么東西,慢慢的,我提問題,他能用眼神告訴我,蘋果的卡片在哪里,小狗的卡片在哪里。當他會用手指指東西的時候,幾十張卡片同時放在他面前,根據(jù)我的提問,他可以很準確的告訴我答案。偶爾下樓散步時,我也會有意識的告訴他,小草大樹,汽車樓房,小河垃圾桶分別在哪里,是什么樣的,慢慢的他也能用手指指給我看,還能嗯啊的指給別人看,雖然他還并不會用語言表達。其實,只要大人耐心的跟孩子們解釋,孩子們都能聽懂,也能理解。
我記得大概在兒子十個多月的時候,抱著他在小區(qū)里玩,看到一個小女孩拿了一個吹泡泡的玩具,兒子恩啊恩啊的指著也想要,然后我看著他,反復告訴他這個玩具不是你的,是屬于姐姐的東西,所以你不能想要就要,即使想玩,也必須經(jīng)過這位姐姐的同意,解釋的好幾遍,兒子就不吵了。自此以后,兒子長那么大,從來不會隨便去拿別人的東西,也不會看到其他小孩手里好玩的玩具,想要就要,想拿就拿,更不會隨便主動問別人要東西吃。所以好的習慣都應該是從小養(yǎng)成的。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出生頭幾個月的小孩都喜歡吃手,到了大概6,7個月會特別喜歡撕紙,或者故意扔東西,讓大人去撿,一歲多開始會喜歡打人,兩周歲左右的一段時間會特別喜歡黏著媽媽,而且不允許媽媽抱別的小孩;也會有一段時間變的特別小氣,誰都不能碰他的玩具,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的一個正常發(fā)育過程,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我想大人只要能夠耐心的正確的去引導,孩子一般都不會落下什么壞習慣。
記得兒子有一次在家里跟小朋友一起玩著,不知道什么情況,兒子突然拿著一個玩具棒朝一個小女孩頭上敲了一下,敲的小女孩哇的就哭起來了,我見狀,什么都沒問,拿起棒就朝兒子頭上回敲了一下,兒子摸著頭哭著看我,我問他:“疼嗎?”他點點頭,“那能不能用這個敲頭?。磕懿荒茈S便打人???”兒子哭著說:“不能?!蔽依^續(xù)說:“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首先動手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下次還這樣嗎?”兒子搖著頭說:“不了。”于是我再讓他跟小女孩道歉,并幫她把眼淚擦干。那次以后,兒子再也沒有隨便主動打人了。我覺得在小孩第一次做的不對的時候,大人必須立刻制止,加以正確引導,小孩基本上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了。
兒子大概兩歲半左右,有一段時間特別小氣,他的玩具誰都不讓玩,哪個小孩要碰他的東西,他就生氣的叫,這是我的東西。后來我就把他帶到其他小孩家里去玩,當他看到那個小孩家里的玩具時,也想要玩,可是我告訴他,“這課可不是屬于你的玩具哦,”兒子巴登巴登看著我,我接著說:“我想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小自行車給這個小朋友玩,那么他的這個玩具你應該也可以玩,如果你可以把家里的所有玩具都和小朋友們分享
育兒心得: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時間飛快的走著,轉眼文文就要進入小學了。幼兒園的大班的最后一學期幼小銜接的日子。作為媽媽的我開始各種焦急,我們都在努力的調整著生活習慣上的陋習,習慣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大人不夠堅定的堅持導致文文的一些不良習慣不能及時得到糾正,真心很是自責與慚愧。很多時候孩子的守規(guī)矩,和遵守約定恒心是我們成人需要學習的榜樣。
文文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自主意識很強的小大人了,同時也是個愛玩,貪玩的孩子,愛玩天性,也是所有人本身的天性,只是成人的自控能力比較強,孩子相對來說要弱很多,所以需要家長的提醒和幫助。
幼小銜接的第一步就是要養(yǎng)成文文的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這一點也是我們家大人需要改進學習的,文文寶貝是聽話的乖孩子,也是個很愛玩還貪玩的寶貝。每次幼兒園下課回來有作業(yè)時候,會和玩我說媽媽我能先玩一會,再回來寫今天的作業(yè)嗎?好媽媽我一定說到做到。這個時候的我一定是很堅定拒絕她的,說不可以,媽媽現(xiàn)在也正好要準備晚餐所以可以等你做完了才會陪你出去玩,也會分析給她聽,等你玩好了就已經(jīng)很累了也沒有精力來很好的完成作業(yè)了,所以做完后才可以去游戲或看動畫片或出門輪滑散步,這樣也可以盡情的玩。所以現(xiàn)在的文文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這樣我和寶貝一起共同的學著成長著,希望在文文的成長過程中我能是她很好的玩伴,同時也是個能說到做到的媽媽,盡可能的讓寶貝用美好的心情愉快健康的長大。
1.課前預習
預習能夠讓孩子聯(lián)系以前的知識,并把新問題帶到課堂上,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聽老師講解。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又能提高孩子聽講的興趣和效果。
2.課后復習
“溫故而知新”是復習的目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創(chuàng)制的“艾賓浩斯遺忘速度曲線”表明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先快后慢,剛記住的東西最初幾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兩天后就較緩慢。復習其實就是與遺忘作斗爭,鞏固所學知識。
3.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幫助時,家長千萬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熱情地鼓勵孩子自己試一試。如果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也不能包辦,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fā),讓孩子在家長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只要嘗到勝利的喜悅,孩子便會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挑戰(zhàn)。
4.認真書寫
書寫并非只是形式,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書寫者學習態(tài)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的素質的評價,卷面就是學生呈現(xiàn)在老師面前的面孔,老師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據(jù)此來打“印象分”。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書寫認真的孩子,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相反,一個連字都不愿好好寫的孩子,很難做好別的事情。因此,重視并及早提出對孩子書寫方面的要求,不僅能提高書寫質量,得到眾多良好評價,而且還能促使其養(yǎng)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綜合素質。
5.記筆記并事后整理
隨著課程內容的增多和復雜化,記筆記有助于抓住重點。如果因時間限制,當堂記的東西較零亂,那么課后還要進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條理。整理的過程是一個很有效的過程,而且還能鍛煉自己分析、歸納的能力,一舉多得。所以應養(yǎng)成整理筆記的習慣。
6.主動學習
讓孩子準備一支紅筆,隨時改正練習本、試卷上的錯誤,以鮮艷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個本子,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題匯編、錯別字舉例的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現(xiàn)同類錯誤。
7.積極閱讀、寫作
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在反復閱讀課本內容的基礎上,積極閱讀,廣泛吸收課外知識。家長可以購買有關書籍和訂報刊雜志,為孩子的閱讀創(chuàng)造物質條件。記得讓孩子在養(yǎng)成觀察、思索、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要勤于寫作,寫寫讀書筆記、讀后感、觀后感和日記之類。這個過程不僅是運用語言文字技巧的訓練,也是一種嚴格的觀察、思維和想象等認識能力的訓練。
8.有條理
做各科作業(yè)要預先安排好時間,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guī)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等等。東西存放無規(guī)律,要用時東尋西找,極易影響學習情緒。同理,如果做作業(yè)時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肯定就高不了。
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的耐心培養(yǎng),訂要求訂計劃,勤檢查嚴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習慣漸漸養(yǎng)成。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學習習慣,幼小銜接階段的重要話題》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小銜接的教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這幾門課里面,數(shù)學最難學了。”各位家長,是不是經(jīng)常聽到自己的孩子這樣抱怨?的確,數(shù)學學習是一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過程,不像語文、英語課程那樣,即使學校沒有跟上,課下復習也可以有所提高。而對于數(shù)學來說,一個...
幼兒時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最不喜歡說教。榜樣是具體形象的,正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所以它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兒歌、歌曲等等,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有著巨大的魅力,會深深打動孩子,這些藝術形象所...
育兒心得: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幸和大家交流一下時指導孩子的方法,為此我感到很高興。 我比較關注孩子的作業(yè),針對數(shù)學,我會從她做作業(yè)的解題思路和快慢速度就可以知道她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進...
幼小銜接培養(yǎng)三個好習慣 “孩子就快讀小學了,他不急,反倒急死我們這些家長了”、“孩子上小學前,我們能夠做些什么,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呢”……眾所周知,在幼小銜接階段,部分家長會出現(xiàn)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從而忽視...
孩子從幼兒園到入小學,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由于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使許多小孩子在進入小學后出現(xiàn)疲勞、消瘦、害怕學習的現(xiàn)象。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后,開始興致挺高,可幾天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孩...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