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表演游戲活動方案。
幼兒園游戲在我國的幼兒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幼兒園游戲有助于小朋友的呼吸系統(tǒng)功能增強。教師應多觀察了解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各種表現(xiàn)。你收集了哪些有趣好玩的幼兒園游戲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淺談表演游戲的指導”,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表演游戲是一種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方式。通過深入研究并挖掘了表演游戲的教育價值,使其由過去的單純以發(fā)展幼兒語言為目的的活動,轉變?yōu)榘喾N教育因素在內的系列活動。幼兒也由在教師導演下被動模仿,轉變?yōu)樵诮處煄椭c支持下的自主活動。在這樣的表演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對幼兒主體性的發(fā)揮起著重要作用。
一、善于發(fā)現(xiàn)和掌握幼兒的興趣點,了解幼兒的需要和經驗
興趣和需要是幼兒參與表演游戲的出發(fā)點,而幼兒的已有經驗不但是表演游戲順利進行的保證,而且決定著表演游戲的發(fā)展方向。然而,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是多方面的,他們的經驗也存在著個體差異。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傾聽他們之間的對話發(fā)現(xiàn)其關注點。冬天,幼兒之間有關“小動物都到哪里去了?”的議論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我的引導和支持下,一個以幼兒自編小動物過冬的故事為內容的系列表演活動——《挖洞的故事》開展起來。我還組織一些能引起幼兒共同興趣的參觀或觀察活動,引發(fā)出表演活動,如《小蝌蚪找媽媽》系列表演活動,就是從春天觀察小蝌蚪后開展起來的。
二、充分發(fā)揮討論在表演游戲中的作用
通過和幼兒討論,我了解幼兒的計劃、愿望和經驗,以便在游戲中給予幼兒最大的支持。當《挖洞的故事》編好后,我們一起討論:利用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做什么?幼兒提出做壁板、做頭飾、做道具進行表演等主張。
討論還可以起到承上啟下,把活動引向深入的作用。幼兒嘗試用單一材料制作道具表演《挖洞的故事》后,下一步是擴展有關小動物過冬的知識經驗,還是繼續(xù)表演故事呢?我決定聽孩子的。討論結果,他們提出要用更多的材料制作道具,活動便向探索用不同材料制作道具的方向發(fā)展下去。
討論上一次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作為下一次活動的出發(fā)點。在第一次《小蝌蚪找媽媽》的表演活動中,幼兒搞不清青蛙產卵后是否還要孵卵,這個問題就成為第二次活動的主要議題。通過討論,幼兒得出青蛙只是產卵并不孵卵的結論,還想出在紙條上點黑點拴在腰上表演青蛙產卵過程的方法。
另外,我用錄音、錄像、筆錄等方法記錄幼兒的討論情況,隨后,再共同分享記錄結果。如把幼兒編的《挖洞的故事》記錄下來再讀給幼兒聽,這樣可以幫助幼兒理解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之間的關系。而記錄幼兒下次活動所需材料、分工、方法等建議,則使幼兒理解大家的主意可以匯成一個完整的計劃。
三、把握有效的指導時機
當準備對幼兒的反應做出反饋時,必須明白這不是讓幼兒簡單地掌握某些事實或某種知識,而是支持和幫助幼兒繼續(xù)主動去探索和表達。皮亞杰說過:“每當過早教一個幼兒那種他能自己發(fā)現(xiàn)的東西時,就抑制了發(fā)現(xiàn)它的機會,也就抑制了對它的完全理解。”因此,教師的指導要把握時機,不要因幼兒的一時失敗而急于求成。在表演《挖洞的故事》過程中,幼兒第一次用多種材料制作道具,原定用來做洞的紙箱,在加工時被幼兒割成一塊塊碎紙板,沒有一個孩子達到預期的目的,活動在看似不成功的情況下結束了。但是,下一次活動中,幼兒仍提出要用紙箱做洞,只是紙箱不能亂割,否則就站不住,沒法用了。這說明幼兒從自己親身嘗試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獲得的經驗,比教師的說教印象更為深刻。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幼兒的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而有效的指導時機應存在于整個發(fā)展的過程中。它可以是幼兒遇到挫折或困難時,也可以是獲得成功體驗后表達或與大家分享感受時。
四、采取適宜的指導措施
教師的指導不應是借助規(guī)則對幼兒進行控制,而就百通過對幼兒活動的關心、支持、幫助來實現(xiàn)。通過實踐,我們認為以下指導策略效果良好。
⒈啟發(fā)性的提問和商談式的建議
當幼兒的活動需要我們做出反饋時,提問是了解情況,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的有效方法。但是,提問應具有啟發(fā)性,以激發(fā)幼兒的進一步探索。如“你們的洞做得真好,可小動物住在哪里呢?”這樣的提問引發(fā)出幼兒建造小動物的家的行為。而“××覺得一個人做不完那么大的洞,怎么辦?”則使幼兒產生了合作的要求,他們把各自的作品連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道具。
⒉讓幼兒在做中發(fā)現(xiàn)問題。
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引導他們在做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更利于促進發(fā)展。在制作《挖洞的故事》的道具時,楊楊用細紙條做洞,我沒有急于評價她的作品,而是引導她假裝小鼴鼠在上面爬一爬感覺一下,結果她自己發(fā)現(xiàn)了洞太窄的問題,改用寬紙重新做。假如她不是親自體驗,就無法直接認識這種空間關系,也不會主動去修改作品。
⒊利用同伴之間的影響
教師并不是活動中惟一的指導者,幼兒之間的合作、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資源。也是在制作《挖洞的故事》的道具時,依依做了一個很小的洞。于是,我請來全體小朋友一起站在她的洞上,孩子們紛紛提出“洞太小”,“太擠了”。依依接受了大家的意見,又投入到擴建洞的工作中。可見,此時同伴的作用要勝于老師的說教。教師在利用這種教育資源時不要怕亂,不要怕幼兒之間會產生沖突,要認識到,正是幼兒之間這種溝通、交流、沖突給幼兒提供了互相促進的機會。
綜上所述,是開展科研課題以來的一些心得,希望通過教師的正確的指導策略,更好地開展幼兒園的表演游戲活動。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擴展閱讀
表演游戲是幼兒根據(jù)文藝作品中的情節(jié)、內容和角色,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xiàn)的一種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游戲之一。幼兒的表演游戲融想象、創(chuàng)造于一體,對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戲還能鍛煉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幼兒集體觀念的發(fā)展和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為了使幼兒能更好地進行表演游戲并能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教師應對表演游戲進行正確的指導。
教師對幼兒表演游戲的指導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過度“指導”,將游戲全部納入教師的要求與計劃之內,由教師一手包辦代替;二是過度“放手”,教師以尊重幼兒的選擇與自愿為借口而對游戲放任不管。我認為,在幼兒表演游戲中,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需要給予適當指導,具體而言,包括如下二個方面:?
一、為幼兒表演游戲創(chuàng)設環(huán)境
為幼兒創(chuàng)設必要的游戲環(huán)境,是幼兒能否順利開展表演游戲的先決條件。日常進行的表演游戲,可以在平地上或活動室中,或用小椅子、小桌子或大的積木圍起來設置小舞臺,或用標記分出“臺上”和“臺下”,或有一個較固定的表演區(qū)如活動室的一角即可。布景應簡單方便,避免過大過重過煩,更不能妨礙表演,布景只要能起到烘托情境、渲染氣氛的作用就可以了。
表演游戲的角色造型、服飾和道具是很重要的,它們不僅能激起幼兒進行表演游戲的愿望,而且還直接影響到游戲的趣味性、戲劇性和象征性。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角色的外形特征和個性特點,教師要引導幼兒在表演游戲時,根據(jù)作品的要求進行適當?shù)慕巧煨秃突b。例如:幼兒在進行《小兔乖乖》的表演游戲前,商議怎么化裝,就是在給角色造型和進行服飾準備,最后的結果可能是按故事中的五個角色最突出的特征來造型化裝。幼兒會按角色各自挑選頭飾,教師要想辦法支持幼兒游戲的開展,可幫他們在服飾上作簡要的點綴性裝飾,為兔媽媽腰上扎一條圍裙,為大灰狼的臀部按上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在道具上給兔媽媽準備一只小籃子和一根棍子,兩張小椅子并排一起就算是兔子家的大門。這樣簡單的造型與服飾,對幼兒參加表演游戲的激勵作用很大,能使游戲順利開展下去。?
二、幫助幼兒提高表演技能
幼兒在表演中雖然從全身心的投入中感到滿足,不在乎有無觀眾來欣賞,但是并不是說幼兒的表演技能就不重要。因為文藝作品中的內容和情節(jié)需要憑借幼兒一定的表現(xiàn)技能而得以再現(xiàn)和展示。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的表演技能是完成表演游戲的一個重要前提。幼兒在表演游戲中最基本的表演技能有:?
1。幼兒口頭語言的表達技能?
教師要分步要求與指導,首先要讓幼兒能大膽地把角色的語言表達出來;其次要讓幼兒能較清晰、流暢地用普通話表演;最后要讓幼兒知道運用自己的語調來表達思想感情。讓幼兒在理解領會作品的前提下,通過具體的練習和實際操作,逐步提高口頭語言的表達技能。?
2。幼兒的唱歌表演技能?
在表演游戲中,教師應指導幼兒唱歌應吐字清楚,旋律曲調要準確,快慢音量要適度,表情要符合角色的要求。例如,《小兔乖乖》中的兔媽媽唱的歌與大灰狼唱的歌雖然內容一樣,但他們的語氣、聲調、表演是絕對不同的。只有具備較好的唱歌表演技能,才能將文藝作品的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
3。幼兒的形體表演技能?
表演游戲需要幼兒的步態(tài)、手勢、動作比日常生活中的要夸張一些,要有表演的舞臺效果。各個角色因其角色特點不同,還要求幼兒在表演游戲中要恰當而準確地把握。例如,《下雨的時候》中有三個角色,小白兔上場用“兔跳”,小雞上場用“點頭踏點步”,小貓上場用“交替步“和雙手“捋胡子”的動作。我在指導幼兒時,要求他們動作幅度要稍大,并帶點夸張,以充分表現(xiàn)出各自的角色特點。?
總之,幼兒的表演游戲應尊重幼兒的意愿,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幼兒自己來選擇、自己來設計、自己來表演。但尊重幼兒的意愿并非抹殺教師的作用,教師應該學會觀察并善于觀察幼兒的表演游戲,適時的點撥和指導,將可以充分發(fā)揮表演游戲在幼兒發(fā)展中的作用。
游戲是幼兒最樂于參與的活動,也是幼兒期普遍出現(xiàn)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可以培養(yǎng)幼兒交往的興趣與能力。游戲中,幼兒以愉快的心情,興趣盎然的再現(xiàn)著現(xiàn)實生活,對老師的啟發(fā)、誘導很容易接受。角色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它能滿足幼兒向往、想象模仿和實踐的心理需要。在游戲中體驗各種情感,如快樂、對別人的關心與同情、成功的喜悅或恐懼等,又可以自己控制蛇蝎情感。其具有群體性,是幼兒對社會生活的一種再現(xiàn),幼兒通過自己或與同伴的共同活動,把最感興趣的事情反映出來,從中學會共處,學會合作。
間接的指導方法一般采用:語言提問、提示、評論適時地出現(xiàn)玩具和游戲材料;教師以角色身份影響或參加游戲。教師在指導游戲時,首先要觀察和了解幼兒的游戲,分析游戲對開展的情況,幼兒的表現(xiàn)幾游戲存在的問題,要針對各班具體情況加以指導。
怎樣間接指導幼兒角色游戲呢?
首先,要對幼兒游戲過程進行觀察。這不僅是教師對幼兒游戲進行指導與評價的前提,也是我們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窗口。這是因為在游戲中幼兒能較好的適應所處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自己能力和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通過自我實踐體驗由創(chuàng)造和成功所帶來的高漲情緒及愉悅的心情。此時幼兒的一舉一動往往是其真情實感的流露。教師認真細致的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其次,游戲中,幼兒之間的交往頻率較高,教師通過對幼兒人際交往情況的觀察,可以了解幼兒的個性特點,心理特點,從而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1)要觀察幼兒自我與角色的關系。角色游戲最明顯的特點是能撇開自己,進入角色,當幼兒能按角色的身份進行游戲,說明幼兒已開始具備了開展角色游戲基本的心理條件。(2)觀察主要角色與次要角色的關系,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是怎樣分配主次角色及兩者在游戲中是如何協(xié)調關系的主次,角色若發(fā)生矛盾,要了解清楚是幼兒沒掌握分配交涉的方法還是另有其他原因,以便即使幫助解決矛盾。(3)觀察每個主題間角色與自己的關系,隨著游戲情節(jié)的不斷發(fā)展和內容的豐富,教師應仔細觀察幼兒說話的口吻,處事態(tài)度及交往的方法。根據(jù)情況,教師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戲中,以次作為指導促進不同角色間的的積極交往。在角色游戲中,教師更要觀察幼兒扮演角色時操作材料的神情,包括面部表情手部動作、姿態(tài)等。從中可以了解幼兒對游戲材料的興趣,以及利用游戲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要觀察幼兒在游戲中以物代物,以語言動作代替的情況,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并不完全是由于幼兒年齡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提供多樣的半成品材料。教師在游戲中應該把握時機予以指導,引導幼兒在原有的游戲基礎上不斷的發(fā)展。
再次,我認為在指導幼兒進行角色游戲時,教師必須做個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逐步形成正確的概念,獲得更多的信息,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多,知識面擴展,幼兒的游戲內容和情節(jié)才會不斷的豐富發(fā)展,教師在指導幼兒角色游戲時還要做到耳聰目明,及時掌握幼兒在游戲中的各種動向。例如:他們想玩什么?需要加深哪些知識印象?會遇到什么困難等等問題。帶著這些問題,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深入指導,隨機引導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把游戲主題引向深入。同時,幼兒通過游戲又不斷的豐富了有關知識,較正確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例如:在主題游戲“醫(yī)院”中,幼兒扮演醫(yī)生給病人開刀,常常不假思索,舉刀就做手術。顯然幼兒對做手術的過程缺乏了解,當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時,就提出一些問題,讓幼兒展開討論:(1)醫(yī)生給病人開刀要做那些準備工作?(2)在開刀過程中病人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問題?醫(yī)生要采取什么措施?這個說:“開刀就要用酒精棉球消毒”那個說:“開刀時病人要出血,要打止血針,還要輸氧氣、輸血?!薄伴_刀的房間只有醫(yī)生和護士可以進去,家人只能在門外等。”經過討論,孩子們知道了醫(yī)生給病人做手術時的粗淺知識,以后的“醫(yī)院”游戲中,孩子們自然把這些知識都用了進去。此外,要指導好角色游戲教師必須積極地參加游戲,并要有角色意識。教師以角色身份間接指導游戲,是一種最有效、最自然也是最受幼兒歡迎的指導方法。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內容和規(guī)則,利用自己所扮的角色,機智的引導游戲的進程和調節(jié)游戲者的關系,而又不抑制游戲者獨創(chuàng)能力。
最后,在角色游戲活動中,有的教師總是把角色、游戲的主題事先安排好,幼兒只能機械的模仿,被動的進行游戲,而且在游戲中因怕亂,給幼兒的束縛太多。我認為在角色游戲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導作用,處理好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關系,這兩者并不矛盾,教師為主體并不是把幼兒控制在“框框內”,幼兒為主體也不是撒手不管,幼兒應該是游戲的主人,教師是幼兒的“參謀”。這就是說教師要實施間接指導,以角色的身份游戲的口吻,或以提供游戲材料的方法啟發(fā)引導幼兒,讓幼兒自己設計游戲項目,幼兒就能在得到心理滿足的同時發(fā)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間接指導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需要教師的靈活應用和創(chuàng)造,教師必須細致觀察深入了解幼兒,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充分尊重幼兒的意愿。只有這樣幼兒在體力、智力、情感、道德、品質各方面的發(fā)展才能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得到健康發(fā)展,否則將會對幼兒今后各方面的發(fā)展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整理了關于幼兒游戲專題論文《淺談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指導策略》,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活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個幼兒向另一個幼兒建議:“我們來玩游戲,好嗎?”“好哇,玩什么呢?”“來玩跳繩的游戲吧”??梢姡變旱挠螒蚴浅鲇谧约簝刃牡呐d趣或愿望,而不是由別人所能夠支配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游戲都不需要教師的指導,讓幼兒自己發(fā)揮呢?我覺得并不是這樣,幼兒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指導,以保證幼兒游戲的正常進行。
首先、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游戲的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游戲的欲望。
在幼兒游戲前,我們可以給幼兒準備許多有利于游戲的材料,以保證幼兒有充分的發(fā)揮空間。比如在角色游戲區(qū),放上幼兒自制的電話,兩個幼兒商量后,就可能玩打電話的游戲,這樣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力;放上聽診器、白大褂的時候,三四個幼兒一商量,可能會玩起醫(yī)院游戲;在一塊空地上放上沙包,他們可能不由自主地就玩起丟沙包的游戲……
所以,我們應盡可能的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能引發(fā)他們游戲的環(huán)境,包括游戲用的場地及游戲用到的材料等等。但要注意其適宜性,既不能琳瑯滿目,給于幼兒過多的刺激,是幼兒無所適從,又要適量的增加引起幼兒興趣的東西,以便更長時間的技法幼兒游戲的興趣。
其次、給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已保證幼兒能夠盡情的玩游戲。
游戲對幼兒來說就是他們的生活,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因為游戲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各種需要。有很多的社會行為,如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積極的幫助他人、幼兒相互交流合作、和同伴的和平共處等,幼兒都是在游戲中學會的,因此,教師每天都要給幼兒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來保證幼兒的游戲,是幼兒積累知識經驗,體驗成功的愉快,由此來獲得自信和滿足。
第三、教給幼兒游戲活動的規(guī)則和方法,以保證幼兒的游戲能夠順利地進行。
掌握一定的游戲活動技能是順利開展游戲的前提條件,也是激發(fā)幼兒游戲活動興趣的良好保證。教師要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和適當?shù)膭幼魇痉?,讓幼兒明白游戲的名稱、玩法及規(guī)則,可以先教會個別的幼兒玩游戲,然后讓他們互相學習的方法學會玩游戲;也可以運用只管教具巖石講解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 在進行游戲時,教師應指導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同時對個別的幼兒進行指導,掌握游戲的時間,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游戲。
第四、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游戲的方法,對幼兒游戲進行適當?shù)囊龑А?/p>
教師要通過觀察,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以及了解游戲中的材料是否能夠滿足幼兒的需要等情況對幼兒進行指導。教師已游戲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動及游戲的語言或游戲的材料,暗示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而促進幼兒游戲的發(fā)展,如小班的小朋友在拿著電話不知道該怎么辦?教師可以拿起另一部電話開始和他聊天,“是小明嗎?”“是呀,你是謝老師嗎?”“對呀,小紅想跟你說幾句悄悄話,好嗎?”這樣,教師就已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來,并不自覺地指導了幼兒的游戲。
第五、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應考慮到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指導。
幼兒的游戲隨著幼兒的成長發(fā)生和發(fā)展,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也應該考慮這種發(fā)展。如小班的幼兒,在玩游戲的時候,都是各玩各的,全部玩一樣的游戲,但他們不會進行交流,因此,教師在對小班的幼兒進行指導時,要幫助幼兒進行交流和合作,使他們學會和做游戲;中辦的幼兒在游戲中雖然有分工也有合作,但他們的計劃性較差,教師應盡量多的為幼兒提過多種條件,以便引導他們又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游戲;大班的游戲水平較高,可以給他們增加具有競爭性內容的游戲,以便將來更快的適應社會……
第六、對不同的游戲活動,給予不同的指導方式,保證幼兒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游戲的快樂。
對于幼兒游戲的指導沒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指導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我們應根據(jù)不同的游戲活動,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如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的時候,我們要通過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要盡可能的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主要指導方向;而在進行指導表演游戲的時候,則要幫助幼兒選擇健康而又適合的作品,通過各種方式,使幼兒熟悉理解作品的內容,如講故事、聽錄音、看電視等形式;如知道幼兒結構游戲的時候,則要通過非富幼兒對物體的想象和加深他們的印象為主要指導目標;進行……
總之,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指導,一定要本著體現(xiàn)幼兒的自主性和體現(xiàn)幼兒游戲的特點為前提,對幼兒的游戲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快樂、幸福!
整理了關于幼兒游戲專題論文《淺談活動區(qū)游戲的觀察與指導》,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玩”是每個孩子都感興趣的,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我們要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獲得發(fā)展。
孩子們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其中最基本的活動是游戲。游戲又可分為教師組織的游戲和自主游戲。教師組織的游戲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自主游戲(即活動區(qū)游戲)的作用更是其它活動所不能替代的。它是幼兒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由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這一過程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主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和人格健全發(fā)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是游戲的主體,教師要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指導,解決游戲中的困難、問題。要做到這些,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學會觀察幼兒。
觀察幼兒的游戲是為了了解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了解其發(fā)展特點、能力與需要,了解其個別差異,使教育目標的制定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做出分析,才能使教師在指導游戲時從客觀實際出發(fā),提高教育指導的效果。
觀察分為有目的的觀察和隨機性觀察。這兩種觀察方法在游戲區(qū)活動中交互使用。每當投放了新的材料或在近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需要解決、處理時,都要進行有目的的觀察,這種觀察的針對性強。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隨時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只有細致的觀察游戲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才能促進幼兒的良好發(fā)展。
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觀察是知覺的高級形態(tài),它比一般知覺有更深的理解性。敏稅的觀察力是教師應具備的素質。那么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具體應觀察些什么呢?
1、觀察幼兒的興趣點,及時加以引導:
興趣,即對事物感覺喜愛的情緒。只有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點,及時加以引導,才能充分發(fā)揮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提高游戲水平。
一天,小班幼兒在積木組搭了一座城堡。搭完之后感覺無所事事,便“扔”下城堡玩起了打仗。任我怎樣引導,孩子們對輔助材料也沒有興趣。這時我離開積木組站在一旁觀察。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悄悄地從城堡中抽出幾塊積木,搭成一輛摩托車開了起來;有的幼兒抽出幾塊塔起了動物園?!雎牎皣W啦”一聲,城堡塌了。我問:“城堡怎么會塌了?”“是被壞蛋炸壞的。”孩子們回答。我問:“那城堡壞了,這可怎么辦呀?”孩子們都說:“咱們再把它修好吧!”“行,咱們這次修一座比剛才更漂亮的城堡?!蔽夜膭钪蠹摇S谑?,孩子們又把各自拿走的積木放在了一起,認真地搭了起來??粗鼈兇畹媚莻€高興勁,我終于明白:孩子們的興趣點就在搭建上,他們并不想玩什么輔助材料。剛才是我不了解孩子們的興趣,一味地按照教師的意圖去引導他們玩輔助材料,他們當然不愿意接受了。
剛入園時,小班孩子的游戲內容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小班末期,孩子們有了區(qū)域間的交往意識。一天,娃娃家的“爸爸”“媽媽”推著娃娃去參觀“動物園”(積木組搭的)。邊參觀邊對娃娃說:“爸爸媽媽帶你去買點好吃的?!闭f完推著娃娃來到動手組,拿了一個珠子給娃娃:“吃吧,這糖可好吃啦!”看到這里我想:最近孩子們總是想買東西,說明他們有了購買的愿望了,是到了開商店的時候了。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策劃起開商店的事兒了:商店開在什么位置,賣什么物品,售貨員應負責些什么,買東西的顧客應怎樣做……。商店開好了,孩子們興奮地玩了起來,可奇怪的事發(fā)生了,所有來商店的孩子無一例外的充當顧客的身份,商店始終沒有售貨員?!邦櫩汀眰儊磉x購完商品,有的假裝把錢往桌上一放拿起東西走了,有的則抱起商品直接回到家中“享用”起來。經過幾天的觀察,我終于弄清了事實——孩子們只對選購物品感興趣,他們需要的是那些“能吃能喝”的食物。對當售貨員一點興趣也沒有。這與幼兒年齡小,附近超市較多,直接接觸售貨員的經驗少很有關系。
2、通過觀察來檢驗教育目標的制定是否正確,及時調整目標
從前面的例子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點和需要與我想象的不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呢?做一下自我檢查,便會發(fā)現(xiàn)我的目標制定的是有問題的。
第一個搭積木的例子。我的目標制定的是:搭完積木后能正確地運用輔助材料。輔助材料在積木組只應起一個點綴的作用。但我心里想的卻是怎樣能讓孩子玩起來。如搭完一個城堡,就應“組織”小動物們去“參觀”;搭出一輛雙層汔車就“組織”娃娃們去乘坐,到各地去旅游。這看似沒有錯誤的心中的目標,實際上卻偏離了軌道。積木組真正的目標是什么呢?是搭建。是通過搭建的過程,使孩子們學會搭高、圍攏、延長、對稱等搭建技能,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等。孩子們不愿玩輔助材料是根本沒有錯誤的,他們的興趣點在搭建上,他們的快樂也是在搭建過程中產生的。
那么,是不是只要孩子們有興趣,玩得高興就行呢?不是的。孩子是一個發(fā)展著的人,教師必須制定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針對性強的、有漸進發(fā)展性的目標。俗話說就是跳一跳能摸得著的。這樣才會使游戲開展得有意義,才能指導教師的教育行為,不斷提高游戲質量,最終使孩子們在游戲中不斷地得到發(fā)展。
前面所說的小商店的例子。孩子們不愿當售貨員就可以不當。他們可以只選購商品,但盡管這樣,也是有目標的——培養(yǎng)責任心,做事有始有終。孩子們選購完商品,在收玩具時還應把玩具放回原處,并且學會分類收放。這樣的目標不難被孩子們所接受,游戲開展得有意義。
3、觀察材料的投放是否合理,及時更換材料
(1)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現(xiàn)在我們特別提倡利用廢舊物品和自然材料自制玩具,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只要認真觀察幼兒對材料的使用情況,便知材料投放的是否合理。在活動中,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買來的材料并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孩子們不喜歡。如小班孩子玩的印章,買來的印章大多是一些復雜的圖案,有的上面還刻有“酷”、“帥呆了”之類的字樣,孩子們看不懂,經常追問老師是什么意思。每次印完之后教扔在一邊,毫無意義。后來我們自己動手制做印章:在土豆和橡皮上刻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幾何圖形,大小不同。孩子們用大印章印完后可在里面添畫一些東西。(如在圓形里添畫成皮球,在三角形里添畫成西瓜等)。用小印章的各種圖形拼印出人、小樹、小草、蘑菇等各種圖案,生動有趣,它之所以受孩子們喜歡,原因在于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2)幼兒提供操作性強,玩法多變的玩具材料
教師每投放一種新的材料時,都應觀察這種材料投放的是否合適,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能否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有些游戲材料的玩法單一,日久孩子們難免會產生厭倦。但有一些材料的可變性很強,因此適合為幼兒提供。
l 、有趣的磁鐵游戲:
磁鐵游戲在小班是比較常見的活動材料。但一般都是用在數(shù)學區(qū),做成小貓釣魚之類的玩具。時間久了,孩子們就會失去興趣。這次,我們將磁鐵游戲變換了一種新的方式,使玩法簡單,但又不拘泥一種形式。我們先找來許多廢舊圖書,將里面好看的圖片剪下來,再買來許多價格比較便宜的鐵夾子,找來一些磁鐵。這樣看來,材料是不是很簡單?但就是這樣看似非常簡單的材料,卻發(fā)揮這并不一般的作用。
A、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困難:孩子們用鐵夾子夾住圖片,然后用磁鐵吸住夾子,再用手拿著磁鐵邊比劃邊玩。洋洋開著小飛機在空中飛,時而向下俯沖,時而繞空盤旋。他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飛,飛機就是掉不下來。因此他們特別高興,對瑞瑞說:“瑞瑞快看,我的飛機掉不下來。”可瑞瑞卻說,我的飛機也掉不下來。邊說,邊拿起另一架小飛機,用手捏著開了起來。沒用小夾子和磁鐵。洋洋皺起了眉,撅起了小嘴。是呀,人家什么都沒用,飛機照樣掉不下來。這時,我走到洋洋身邊說:“你知道磁鐵能吸住鐵夾子非常好,問題就是別人看見你的手還在動,所以不新鮮。咱們能不能想辦法,用東西擋住手,讓別人看不見你的手,就光看見小飛機、小動物或者小汽車自己在開、在跑,那多好玩呀?”洋洋點了點頭,和我一起找起了材料。洋洋先拿來一個大盒子,我們發(fā)現(xiàn)盒子太厚,磁鐵吸不住夾子。他又找來一張紙。這回可以吸住了,可紙?zhí)?、太軟,磁鐵和夾子墜得紙總是向下沉。這回洋洋又找來一張墊板。這回比較合適??闪硪恢皇挚偟媚弥鴫|板,一會兒功夫就累了。在我的引導下,我們最終決定就利用放材料的這張桌子來玩。這樣既可以讓磁鐵吸住夾子,又可以騰出另一只手再拿一個玩具。并且桌子的面積比較大,玩的地方大。洋洋拿著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公雞得意地對瑞瑞說:“我有兩個小動物是好朋友。你看,他們在一起跑著玩呢?!比鹑鹨才d奮地說:“我也玩!”。洋洋看到瑞瑞模仿起他的樣子,更得意了。瑞瑞拿起一只大灰狼,照著洋洋的樣子玩。邊玩邊說:“大灰狼來了,要吃掉小兔子和小公雞?!笨蓜傉f完話,大會狼就倒下了。洋洋大笑:“你的大灰狼摔跟頭了,哈哈……”瑞瑞又玩了一次,可是大灰狼還是摔跟頭。瑞瑞嘴里小聲念叨著:“怎么回事兒?怎么老摔跟頭呀?”我對瑞瑞說:“你比比看,大灰狼和小兔子、小雞誰大呀?”聰明的瑞瑞馬上說:“奧,是因為大灰狼太大了,太沉了,所以老摔跟頭。”“那怎么讓它不摔跟頭呢?”我問。洋洋和瑞瑞都搖搖頭。我又問:“能不能想辦法,讓下邊沉一些?這樣,大灰狼就不會摔跟頭了?!比鹑鹫f:“再夾一個夾子行不行?”瑞瑞給大灰狼又夾了一個夾子,這回,打灰狼真的不摔跟頭了。他們高興地玩了起來。
B、孩子們利用這些磁鐵玩具津津有味地講故事,既發(fā)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又發(fā)展了想象力。
4、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的困難和需要,及時幫助和解決
在開展活動區(qū)游戲時,教師應隨時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需要,并給予恰當?shù)闹笇?、幫助?/p>
當幼兒在活動中即將出現(xiàn)安全問題時,教師應及時地制止并幫助。如小班幼兒剛學習使用剪刀時,邊剪邊往下撕,這樣剪刀很容易挑到眼睛上,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后教師及時給予了指導,幼兒學會了使用剪刀的方法,避免了事故的發(fā)生。
一名幼兒在動手組玩拼圖,拼了很久。當教師看他時發(fā)現(xiàn),這名幼兒正在用企盼的眼神望著教師,原來他在拼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教師來到他的身邊參與到活動中,拼圖完成了,幼兒通過活動獲得了滿足,也增強了對教師的信任與喜愛。
5、認真觀察幼兒表現(xiàn)是正確分析問題,采取恰當措施解決問題的前提。
在活動區(qū)游戲時,經常會發(fā)生一些問題需要教師來處理,如果沒有觀察到事情的過程,就很難做出正確的分析,處理問題時就不會公正、客觀。
游戲中,一名幼兒不小心把強強帶來的玩具摔壞了,正在他手足無措時,然然對他說:“我爸昨天剛買了一瓶能粘塑料的膠,我把這拿回去,粘好了明天我再拿回來。”于是他把玩具裝在了兜里。其他幼兒紛紛告狀,說然然拿小朋友的玩具。如果教師沒有看見,也不了解情況,可能就會冤枉了然然,然而這一幕正被教師看到,不但沒有批評然然,反而在全班面前表揚了然然愛幫助別人的好品質。由此看來,觀察是多么重要??!
在幼兒興趣十分強烈,目標制定合理,材料投放合適,需要能及時得到滿足(或幫助)的情況下,幼兒自然會得到良好的發(fā)展的,這是成正比的。反之,如果觀察到幼兒的發(fā)展不是很順利,那么肯定是在前面提到的某一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因此看來,這些細節(jié)都是緊密相連,緊緊扣在一起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容忽視。每個細節(jié)都需要教師細致入微的觀察。
讓我們每個教師都把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的那段話深深地刻在心中,提高觀察能力,充分發(fā)揮自己在游戲區(qū)活動中的作用!
幼兒園科學區(qū)是幼兒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多樣性的材料和多元的環(huán)境提供是幼兒科學探究的基礎,而教師的指導則是幼兒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
一、注重過程,教師指導強調適時性
在科學區(qū)角活動中要注重幼兒自主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但當幼兒探究停滯時,教師可適時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和條件,促進幼兒深入探究。例如區(qū)域活動“玩磁鐵”中,教師結合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情節(jié),運用磁性原理設計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材料。幼兒通過磁鐵吸引底座帶鐵的圖片來回移動,獲得了一些對磁鐵屬性的感性認識?;顒又?,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用磁鐵進行各種探索,興奮地交流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觀點。幼兒獲得感性經驗后,我們開始考慮為幼兒補充提供一些非磁性的東西,如小木片、鋁片、布片、紙片等,供其繼續(xù)操作。與前一任務相比,這一任務難度提高了,因而在具體操作時有的幼兒失去了耐心和信心?!拔視湍阋黄鹣朕k法的?!苯處熂右赃m時地鼓勵并及時設置了新任務:通過磁鐵操作實驗,將材料進行分類。心理和操作兩個層面的有效支持,幫助幼兒重拾信心與興趣,并最終取得了成功。
二、積極引導,幼兒學習注重互動性
在科學探索中,材料、教師、幼兒之間的互動是培養(yǎng)幼兒科學素養(yǎng)和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科學區(qū)角隨機指導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和教育智慧,如在大班“小紙片力量大”的游戲區(qū)角指導時,教師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小紙片并說:“這小小的紙片有很大的力量,你們相信嗎?”看著孩子們一臉的茫然.教師采取了分階段直接指導的方法,進入?yún)^(qū)域引導幼兒通過折疊紙條發(fā)現(xiàn)彈力的存在、紙的折疊方法與彈力的關系、折疊次數(shù)與彈力的關系、不同的紙質與彈力的關系等。通過實驗、記錄、觀察、比較,使幼兒感知了紙的彈力大小與紙的質地、折疊方法、折疊次數(shù)之間的關系。
更多的情況下,科學區(qū)域活動更適合采取關注但不介入的指導方式,例如在科學區(qū)域活動“燈泡發(fā)光”中,甜甜小朋友雖愛動手動腦,但因為電線太細,操作時遇到了一些困難。這時教師并沒有立即介入指導,而是靜觀其變。結果幼兒彼此間毫無拘束地自由交流、討論,幫助甜甜最終解決了問題。這樣的交流所達到的效果是教師直接指導所不能達到的。它不僅對幼兒的探究活動起到了一種支持的作用,還有助于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三、設置問題,尋找問題歸因凸顯啟發(fā)性
在科學區(qū)活動中我們經常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積極運用已有的感知經驗去獨立思考,尋找答案。如果提出的問題孩子一時回答不出來,教師也不要急于把現(xiàn)成的答案告訴他們,代替孩子的思維,而應啟發(fā)孩子的思路.在孩子感到困難的時候再幫他們一把。如在科學探索活動“神奇的灑水車”中,教師首先設置疑問“水從飲料瓶注入后,會從哪個噴頭流出來”,然后讓幼兒自己操作,他們有的倒水,有的接水,看水會從哪兒流出來。通過觀察、自由討論、自由探索,幼兒說出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該探索活動利用了水在管子中流動的原理,讓幼兒在假設猜測、不斷探索中,了解了水的流動性。通過科學探究的過程,幼兒不僅體驗了發(fā)現(xiàn)的樂趣,也逐漸形成了積極思維、樂于探究的良好心理品質。
四、多向思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獨立性
在活動區(qū)中,我們設法引導每個孩子積極思考、解決問題,并鼓勵他們獨立完成活動,引導幼兒思維經歷單向、多向、正向、逆向等過程,不斷地給孩子創(chuàng)造嘗試條件。如區(qū)域游戲“一個變許多”中,教師將平面鏡貼在了鞋盒上,做成了兩個立體平面鏡,然后將物體放在兩個立體平面鏡之間,讓幼兒猜測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這時教師如果直接講解,一方面幼兒難于理解,另一方面也會失去探索的興趣,很難達到預想結果。于是我們采用了讓幼兒直接探索的方式,通過變換兩面鏡子的不同角度,讓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在兩面鏡子中成像數(shù)量的不一樣。在不斷的實驗、操作中,最后幼兒終于發(fā)現(xiàn)了讓物體成像更多的方法。再如在科學游戲“沉與浮”中,通過實驗幼兒了解了不同的物體在水中有的可以沉下去,有的卻只能浮在水面。教師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多向思維,設置了“如何讓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沉下去”以及“如何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的問題。幼兒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饒有興趣地探索著,通過對物體施加外力或用密度小的物體附在沉下去的物體上面等方法,一一解決了以上問題。
表演游戲是幼兒根據(jù)文藝作品中的情節(jié)、內容和角色,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xiàn)的一種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游戲之一。幼兒的表演游戲融想象、創(chuàng)造于一體,對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時,表演游戲需要幼兒置身角色中,去體會人物的心理和思想,這對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情緒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有著難以估量的價值。但目前幼兒園表演游戲的組織與實施對這兩個方面關注還不夠,仔細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當前幼兒園現(xiàn)成的表演游戲腳本少,基本是一些老套的故事,情節(jié)單一,對話平淡,又有大量的描述性語句或旁白,表演性不強,不利于激發(fā)孩子運用豐富而恰當?shù)恼Z氣、表情、肢體語言進行表演,束縛了孩子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造成孩子們的表演僵硬、呆板;
二是教師沒有真正理解并發(fā)揮表演游戲的核心價值,導致在游戲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忽視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控制程度高,主要以故事的學習、模仿為主,表演游戲進入一個孩子們熟悉故事、模仿角色扮演、而后進行表演的套路,較少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意的空間,限制了孩子們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在開展表演游戲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孩子們的熱情,讓孩子們盡情地想象和創(chuàng)造,更生動鮮活地表演,成為表演游戲組織指導的重點。筆者結合大班表演游戲《小熊拔牙》中師生互動的幾個片段,嘗試分析表演游戲的指導策略。
1.創(chuàng)編歌曲,示范表演
《小熊拔牙》片段1:小熊在家翻箱倒柜找零食。
扮演小熊的孩子努力地表現(xiàn)著小熊在家翻箱倒柜找食物、快樂吃零食的情景,可是為數(shù)不多的話語和簡單的動作,讓表演顯得比較沉悶,觀看的孩子也無精打采。
如何才能更好地將小熊找到零食后滿足、快樂的心情更好地烘托和表現(xiàn)出來呢?這就要引導孩子們先回憶自己的快樂體驗。
師:孩子們,小熊找糖果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幼:特別高興。
師:孩子們,你們高興快樂時會用什么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
幼:我會唱歌、跳舞。
幼:我愛做游戲。
師:如果你是小熊,可以怎么表達自己的快樂心情?
幼:唱歌。
幼:跳舞。
孩子們暢所欲言,在孩子們討論的基礎上,老師興致勃勃地扮演起這只快樂的小熊:
媽媽出門了,小熊在家快樂地邊找邊唱(運用孩子們熟悉的《粉刷匠》的旋律):“我是快樂的小熊,最愛吃零食,我要四處找一找,零食藏哪里……啊,找到我最喜歡的蜂蜜啦!”找到蜂蜜的小熊繼續(xù)邊吃邊唱:“甜呀甜呀甜呀甜,蜂蜜香又甜……”
老師的表演讓孩子們樂不可支,也讓孩子們茅塞頓開。躍躍欲試的孩子們進行了各種富有想象力的創(chuàng)編,孩子們的表演一下子鮮活起來。而同伴間各具特色的歌曲和動作的創(chuàng)編,也激發(fā)了孩子們相互模仿、借鑒和創(chuàng)作的熱情。
熟悉的旋律,朗朗上口、張口即來的兒歌式語言,很好地烘托了小熊開心、自由、放松的情緒,邊唱邊演,孩子們的動作和表情也顯得特別自然和富有情趣。所以,利用音樂元素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引導幼兒用說唱和套用熟悉的歌曲旋律創(chuàng)編臺詞,是非常好的探索。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短小而又朗朗上口的幼兒歌曲如《粉刷匠》、《倫敦橋》、《森林音樂家》、《兩只老虎》等都是孩子們喜愛的歌曲素材。表演游戲中用上這些旋律簡單、朗朗上口的歌曲,自編自演,不僅激發(fā)孩子角色扮演中的創(chuàng)意,同時能讓孩子們充分體驗表演游戲的快樂與成就。這種即興發(fā)揮和個性化的表達方式也減輕了幼兒的記憶負擔,減少了表演游戲過程中對臺詞的過分關注而造成的干擾,孩子們不再說“他忘了說某句話”,或“他說錯了”。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老師的即興表演并不是為了讓幼兒單純的模仿,而是讓幼兒在觀察模仿中借鑒各種表現(xiàn)角色的方法,提升幼兒對角色的理解和表現(xiàn)能力,也為表演游戲中更多的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奠定基礎。
2.喚醒經驗,創(chuàng)想情境
《小熊拔牙》片段2:細菌出場。
細菌出場啦,表演細菌的孩子依次出來,左看看,右看看,這兒聞聞,那兒瞅瞅。紅頭細菌說:“真香,我們把家安在這個不刷牙的小熊牙齒里吧!”綠頭細菌說……表演生硬且無趣。如何更好地讓孩子們找到表演的感覺呢?
師:你覺得它們是怎樣的細菌?
幼:細菌很可惡,很壞!
師:細菌是什么時候出來的?
幼:夜晚,小熊睡覺的時候。
師:為什么白天不出來呢?
幼:怕被人發(fā)現(xiàn)。
幼:因為它們干壞事,所以要偷偷出來。
師:對了,它們很壞,可是又膽小。平時在動畫片里,那些偷偷干壞事的是怎樣出場的?
幼:它們會東看西看,鬼鬼祟祟的,都怕別人發(fā)現(xiàn)。
師:細菌在小熊的牙齒上鑿洞時是怎樣的?
幼:很神氣,好像很了不起!
幼:其實它們很膽小,干壞事怕被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沒人時又很神氣,表示自己很了不起,什么部不怕!
師:那你們能不能想一想,怎樣把細菌鬼鬼崇崇又神氣活現(xiàn)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
接下來,孩子們進行了很熱烈的討論,并將前面說唱的經驗遷移過來。
細菌又出場了:一個紅頭細菌躡手躡腳地出來打探情況,看到一切很安全,就回頭召集同伴:“嘿,很安全,出來吧!”細菌們趾高氣揚地唱著歌出場:“我們是細菌,我們是細菌……”“我是紅頭細菌!”“我是綠頭細菌!”“我是藍頭細菌!”合:“我們要把小熊牙齒上甜甜黏黏的東西全吃光,還要在它的牙齒上打洞,哈哈哈哈……”
奇妙的是,這次細菌出場時,雖然沒有背景音樂,也沒有更多的道具,但孩子們用生動的表演自然地營造出幽靜、神秘的氛圍一
相關研究曾指出,兒童對表演劇本的解讀并非簡單的照搬、模仿,而是要以他們原有的知識、經驗及信念為背景重新建構。所以,教師要適時喚醒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孩子們的已有經驗一旦被喚醒,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就會被激發(fā)出來,孩子們表演積極性更高,角色表現(xiàn)也更豐富。不僅演員們演得開心,觀眾們也欣賞得津津有味。
3.適時后退,尊重支持
《小熊拔牙》片段3:我們需要更大的牙齒,怎么辦?
戲劇元素的融入激發(fā)了孩子們更多的創(chuàng)意,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了細菌帽、錘子、鏟子等道具,扮演細菌的孩子們越演越帶勁,這時有孩子提議要準備一個超級大牙齒。用什么材料?在什么樣的大牙齒上打洞更能表現(xiàn)細菌囂張的動作與形象呢?怎樣才能將牙齒快快地準備好呢?
幼兒:我們用泡沫做一排大牙齒。
幼兒:不用做,拿大的插塑插一排牙齒不就可以了?
幼兒:老師你看,我們不是坐成半圓形嗎?不正像一排大牙齒?
圍坐的小朋友可以臨時當牙齒,這是一個很棒的創(chuàng)意,大家一致通過。這種方法讓“細菌”的表演空間大增,并將可惡的細菌表演得淋漓盡致。當小熊疼得直叫喚時,細菌立即躲在牙齒(小朋友)身后,當小熊的牙齒被拔出來時,細菌就隨著牙齒一下跳出來,趴在地上,擺一個痛苦的造型……
我被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所折服,觀眾扮演牙齒,這對于觀眾,尤其那些羞澀、不敢表現(xiàn)的孩子,也是一種很好的參與,在這種參與中逐漸消除了緊張心理,變得大膽而自信。
隨著孩子們的表演熱情和創(chuàng)意被激發(fā)出來,這時教師就可以退后一步,只需給孩子以尊重、欣賞和支持,孩子就會給我們越來越多的驚喜。
以區(qū)角游戲和幼兒自主建構活動為主要活動形式的積木建構活動在幼兒園常見,如何有效指導幼兒的積木建構活動對不少教師來說是個新課題。我園自參加華南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部與“邦寶教育”聯(lián)合開展的“建構性玩具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促進作用”課題研究以來,在這方面積累了一些初步經驗,茲做簡要介紹。
一、制定計劃。
確定目標 在開展積木建構活動之前,教師首先要制定計劃,確定目標。根據(jù)維果茨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活動的計劃和目標要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設計要難度適中。以大班“貨車”主題建構活動為例,我們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建構經驗,分別設置了“知識點”(了解貨車的基本結構、特點和運輸功能)、“技能點”(讓幼兒學習平鋪和拼搭技能,逐層建構出不同類型的貨車)和“拓展點”(培養(yǎng)幼兒獨立構思和表述自己想法的能力等)三個方面的計劃和目標。根據(jù)這個計劃和目標,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積木建構活動時,特別注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貨車的結構特點、合理運用建構技能,大膽表述自己的建構思路。相比以往的只提供材料讓幼兒自主建構,現(xiàn)在通過有計劃有目標的引導,幼兒的相關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因此,我們強調,在開展積木建構活動之前,教師要根據(jù)建構內容,制定學期、月、周的計劃,確定不同階段的目標,循序漸進地開展活動。
二、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建構材料準備
積木的形狀和顏色都很豐富,如果不加分類,在活動開展時,尋找材料不僅耗費時間,而且影響效果,因此,在開展積木建構活動之前,要做好“積木分類”的準備工作,也即引導幼兒按照積木的形、色和顆粒大小進行分類擺放,以便取用?;顒咏Y束后也要指導幼兒根據(jù)類別有序收納積木,這既有利于幼兒形成分類的數(shù)學概念,又有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
2.知識經驗和心理準備
組織幼兒開展積木建構活動之前,教師要引導幼兒認真觀察準備模擬建構的對象,教師可作適當講解,或請家長幫助幼兒學習相關知識,準備相關經驗。例如要建構一堵“墻”,幼兒如果沒有相關經驗,不能合理運用“加固拼搭”方法,建構起來的墻就很容易倒塌。為此,在開展活動前,可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墻,以幫助幼兒形成較豐富的感性認識。為豐富幼兒的知識和經驗,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建立專門的“積木活動室”,讓幼兒通過積木掛圖、積木模型等進行相關的前經驗學習,并借此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事實上,專門的活動區(qū)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活動常規(guī),安靜的環(huán)境也更有利于幼兒集中注意力,進行建構活動。
三、活動的開展與延伸
1.活動導入
活動導入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明確活動主題,了解要建構的對象及其結構、特點等。教師可先引導幼兒觀察實物或圖片、模型,分析其造型和結構特征,再設計建構方案,然后引導幼兒形成系統(tǒng)的操作思路與流程。
2.提供充足、自由的動手操作時間和空間
教師既要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就在身邊”,又不要隨意干擾和打斷他們的建構活動。只有當幼兒遇到困難又無法獨自解決時,教師才適當介入指導。在建構過程中,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應該是觀察者,并在觀察的基礎上給予幼兒適時適當?shù)囊龑Ш椭С帧?/p>
3.注重合作、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養(yǎng)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苯嫽顒拥拈_展過程,也是幼兒人際交往的過程,他們自由活動并與同伴交往、合作,通過語言彼此進行溝通。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幼兒來說,合作并非易事,矛盾的發(fā)生在所難免。在發(fā)生矛盾時,幼兒多會采用告狀甚至攻擊性行為去解決,因此教師在組織開展積木建構活動時應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平等的環(huán)境,引導幼兒學習一些積極的交流方式,以解決合作中產生的矛盾,比如用肢體動作拍拍肩膀表示“我們一起玩”,用“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嗎”“假如你能和我一起玩,我會很開心”之類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等。幼兒學會了這些積極的交往方式,也就跨出了積極合作的第一步。如果幼兒在合作建構的過程中出現(xiàn)意見不一的情況,教師可引導幼兒開展合理分工,如推選小組長,一起協(xié)商、合作完成建構任務。
4.重點培養(yǎng)科學創(chuàng)造能力 莫雷指出,科學創(chuàng)造能力由科學發(fā)現(xiàn)思維能力(現(xiàn)象觀察能力、問題發(fā)現(xiàn)能力、比較概括能力)、科學構思思維能力(變通分類能力、類比聯(lián)想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和科學驗證思維能力(科學推理能力、假設檢驗能力、變量控制能力)三個方面構成。為系統(tǒng)性地促進幼兒科學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組織開展積木建構活動時,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能力和具體的發(fā)展目標設計活動方案,在活動過程中加以落實。
另外,教師要持開放的教學態(tài)度,要尊重幼兒,鼓勵幼兒獨立思考。教師的引導可多采用啟發(fā)法、發(fā)現(xiàn)法、類比法和集體討論法等。
5.總結和延伸 積木建構活動結束后,教師應鼓勵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包括設計思路、使用材料及方法技巧等,并給予積極的評價。教師合適的評價既是鼓勵,也有利于幼兒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的作品,并在教師的啟發(fā)和鼓勵下,進一步拓展建構思路。
教師也可將積木建構活動與幼兒的五大學習與發(fā)展領域相結合,讓幼兒通過積木建構活動在健康領域(例如精細動作發(fā)展)、語言領域(例如表述想法、根據(jù)場景講故事等)、社會領域(例如形成自尊、自信、自主、遵守規(guī)則等個性品質)、科學領域(例如自主探究、認識周圍事物、感知數(shù)量形等)和藝術領域(例如用色、造型、場景創(chuàng)設等)得到發(fā)展,從而賦予積木建構活動更多的教育價值。
表演游戲是幼兒根據(jù)文藝作品中的情節(jié)、內容和角色,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xiàn)的一種游戲,是一種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方式,它的教育價值已由過去單純以發(fā)展幼兒語言為主要目的而轉變?yōu)榘喾N教育因素;活動的方式也由在教師導演下的被動模仿轉變?yōu)樵诮處煄椭c支持下的自主活動。在這樣的表演游戲中,教師的有效指導對幼兒主體性的發(fā)揮起著重要作用。 案例一: 小班表演游戲“拔蘿卜”進入第四課時,孩子們大多能掌握角色的出場順序及對話,完整地表演故事。瞧,一組幼兒正在表演區(qū)有序地表演著,突然,歡歡大聲地喊起來:“小姑娘,小姑娘哪去了,該你了!”游戲中斷了,小演員們四處找“小姑娘”。戴著小姑娘頭飾的慧慧匆匆忙忙從美工區(qū)走過來,手里還拿著捏了一半的泥工,歡歡一把抓住她的手說:“你去哪了?輪到你了,快點呀!”慧慧不好意思地笑笑,看了一眼“拔蘿卜”的隊伍,上前拽住“老奶奶”的衣服:“唉喲,拔不動……” 案例分析: 很顯然,慧慧對“拔蘿卜”的游戲興趣不高,令她游離于游戲之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對慧慧來說,游戲缺乏挑戰(zhàn)性和新鮮感。 2.慧慧受周圍其他因素的干擾而轉移注意力,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的。 3.幼兒表演游戲的經驗不夠,不能自己創(chuàng)編游戲情境,使此游戲看起來更像生硬刻板的“表演”而非自由自主的“游戲”。 指導策略: 我把孩子們召集起來,一起討論:老爺爺和老奶奶拔蘿卜的時候,小姑娘、小花貓、小老鼠有可能在干什么呢?這時候孩子們議論開了:“小姑娘在給娃娃喂奶!”“小姑娘可以在家里畫畫呀!”“小貓在睡大覺吧!”“小老鼠在吃東西?”……“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我及時給予了肯定,這七嘴八舌的討論使每個角色瞬間變得有事可做了。同時,大家一致認為,雖然“各忙各的”,但是當聽到“喂,×××快來呀,快來幫我們拔蘿卜”的喊聲時,應該馬上做出回應。 在后來的表演游戲中,我們便看到了這樣的場景:不需要交流時,孩子們在自己設計的情節(jié)中各玩各的,需要對話時,孩子們馬上回應并投入集體游戲,以前那種因等待而無所事事、來回穿梭的現(xiàn)象不見了。 反思小結: 對于表演游戲,教師不應扮演“裁判”的角色來評定幼兒表現(xiàn)的“好壞”,也不應扮演答案的提供者來告訴幼兒應該如何做。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使幼兒產生有關“問題”的意識,引發(fā)思考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知道教師的“言傳身教”固然重要,但幼兒的經驗往往是通過自己討論、互相觀摩、評議小結而達成的,因此不要忽略“討論”在表演游戲中的作用,讓孩子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中“玩”起來吧! 案例二: “小兔找太陽”同樣是小班的表演游戲。孩子們根據(jù)需要增添了角色.由故事中僅有的兩個角色間一問一答的單一情景擴展為有小貓、大獅子等角色參與的趣味游戲。但是,由于對話簡單,孩子們很快發(fā)現(xiàn):游戲時間太短了!時間都浪費在交換服裝和角色上了! 案例分析: 1.雖說角色添加使“兔寶寶”有機會跟更多的角色對話,但故事情節(jié)過于簡單,這是表演時間短的主要原因。 2.受已有經驗的限制,孩子們盡管感覺“這么快就表演完了”“又得換角色了”“沒意思”,但是他們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去改變游戲現(xiàn)狀。 指導策略: 正在孩子們唉聲嘆氣的時候,我靈機一動,順手拿起了“娃娃家”游戲用的紅色小盆放到表演區(qū),聰明的田田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說道:“媽媽,這是太陽嗎?”其他孩子立刻有了新的想法,恒恒說:“不如我們再去找找還有什么是紅色的!”“對呀,我們還可以用紅紙做太陽呀!”昊智說。于是,孩子們忙碌起來,恒恒去建構區(qū)選擇紅色雪花片拼插球,吳智在給紙盤涂紅顏色,田田則找到了紅色的大棉包……眼看著孩子們從環(huán)境中找來許多游戲道具,我也很欣慰:“一個太陽、兩個紅燈籠、三個紅氣球,接下來——”我故意拖了長音,想看看孩子們的反應。果然,受到語言的暗示,“四個紅紙盤,五個大紅球……”他們發(fā)現(xiàn)了數(shù)量的疊加,制作道具更起勁了。 再看孩子們的表演,“小兔找太陽”顯然已超越了表演故事的游戲情節(jié),他們一邊數(shù)數(shù),一邊表演故事,玩得不亦樂乎…… 反思小結: 教師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兒的活動,而不是僅僅把材料當做“道具”。因此,什么時候提供什么樣的材料,應當根據(jù)幼兒活動的實際需要進行。在幼兒眼中,教師事先準備的精美道具并不比他們自己制作的道具更具吸引力,而制作道具的過程本身就是可以帶給幼兒快樂、蘊含豐富學習機會的一種活動,教師不能為追求“表演結果”或節(jié)省時間而省略這個頗具教育價值的環(huán)節(jié)。 另外,教師對幼兒表演游戲的指導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過度“指導”,將游戲全部納入教師的要求與計劃之內,由教師一手包辦代替;二是過度“放手”,教師以尊重幼兒的選擇與自愿為借口而對游戲放任不管。我認為,在幼兒表演游戲中,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需要給予適當指導,像剛才案例二中提到的,哪怕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可能起到啟發(fā)誘導的作用,推動游戲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總之,幼兒的表演游戲應尊重幼兒的意愿,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幼兒自己來選擇、參與設計、自己來表演。但尊重幼兒的意愿并非抹殺教師的作用,教師應該學會觀察并善于觀察幼兒的表演游戲,適時地點撥和指導,將可以充分發(fā)揮表演游戲在幼兒發(fā)展中的作用!
幼兒園游戲《淺談表演游戲的指導》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游戲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表演游戲活動方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淺談故事表演中聲音表情的訓練與指導 故事表演是幼兒非常喜歡的語言活動形式。它是以聲音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來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一種表演活動。幼兒在故事表演活動中,對表現(xiàn)人物外形特...
表演游戲是幼兒根據(jù)文藝作品中的情節(jié)、內容和角色,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xiàn)的一種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游戲之一。幼兒的表演游戲融想象、創(chuàng)造于一體,對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戲還...
游戲是幼兒最樂于參與的活動,也是幼兒期普遍出現(xiàn)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可以培養(yǎng)幼兒交往的興趣與能力。游戲中,幼兒以愉快的心情,興趣盎然的再現(xiàn)著現(xiàn)實生活,對老師的啟發(fā)、誘導很容易接受。角色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
整理了關于幼兒游戲專題論文《淺談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指導策略》,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活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個幼兒向另一個幼兒建議:“我們來玩游戲,好嗎?”...
整理了關于幼兒游戲專題論文《淺談活動區(qū)游戲的觀察與指導》,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玩”是每個孩子都感興趣的,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我們要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獲得發(fā)展。 孩子們的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