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教師在備課前都需要準備一份完整的教案課件,相信他們對教案課件的需要并不陌生。因為寫好教案課件不僅能夠幫助老師避免遺漏重要內容,還能更好地引導課堂教學。那么,如何寫好教案課件呢?關于“絕句教案”這個話題,欄目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相關資料,建議你收藏以備查閱!
杜甫究竟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讓我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詩,邊聽邊在腦子里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看誰看到的畫面最美,好嗎?現(xiàn)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讓我們一起,隨著詩人的腳步,走進美麗的草堂。(老師配樂朗誦。)師:孩子們,你乘著想象的翅膀看到了什么?讓我們一起分享吧!
根據(jù)學生匯報,結合課件,相機理解每一句詩意。
預設一:我好像聽到了黃鸝在叫。你怎么知道黃鸝在叫呢?理解“鳴”。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哪兒鳴叫呢?(柳樹枝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綠、翠綠的意思)可見此時正是什么時節(jié)?(早春時節(jié))那么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想聽聽她的歌聲嗎?黃鸝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喜歡的話就讀一讀這句詩吧!
預設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鷺。(白鷺怎樣飛上藍天?說說白鷺飛翔時的樣子。想象一下你看,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自由地快活地飛翔,飛過——飛過——飛向蔚藍色的天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白鷺,你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感覺是怎樣的?讀出這種感覺。)
預設三:我還看到了雪。(可提問:雪在哪?哪是怎樣的雪?出示了西嶺(岷山)的圖片,讓孩子們比較:“這座山與大家平時見到的山有什么不一樣?”因勢利導:這座山海拔高、氣溫低,積雪終年不化,所以杜甫將它稱之為“千秋雪。”詩人是從哪兒看到覆蓋積雪的西嶺山的?,是啊詩人從窗口向遠望,西嶺雪山像一幅畫鑲嵌于窗框之中。詩人把看到的景色當作了畫框中的一樣。所以就稱“窗含西嶺千秋雪”。你看,這千年不化的積雪給春天又增添了別樣的美!誰來讀?
預設四:我看到了船。(可提問:你知道船是停著的還是行駛的?船準備到哪里去?東吳離四川有多遠?)
師:孩子們,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來到了杜甫草堂(音樂)那正是陽春三月的一天,日光柔和,微風徐徐,詩人杜甫正在桌前研讀詩文,忽然聽到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婉轉的鳥鳴聲,他循聲望去,看到了——不經意中又抬頭看到了——這一切多么富有情趣,富有詩情畫意??!正當作者想著怎么寫詩,他的目光又投向更遙遠的地方,看到了——低頭又瞧見了——這是一幅多么和諧優(yōu)美的圖畫呀,詩人杜甫不禁詩興大發(fā),高聲吟誦——齊讀。(動態(tài)課件)
誰想當小詩人,再來吟誦吟誦,配上動作更好。(指導讀)
一、教學目標:
“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背誦《絕句》。
3、借助圖,難詞質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三教學難點:
“千秋雪”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四、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絕句》圖,配樂。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入景導入
1出示《絕句》情景圖,指導觀察。請同學用完整的話描述
2師;這幅圖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描繪的美景,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杜甫的《絕句》
(二)、理解詩題
1.看了詩題你想問什么?
2.理解《絕句》是一種詩的格式分五絕和七絕
(三)、逐句進行學習
1.出示第一幅圖指名說圖意。理解詩句。重點理解“鳴”
2.出示第二幅圖,學生同桌學習第二句。互相說
3.重點學習第三句
指導學生看情景圖
(詩人從窗子里看到了什么?理解“含”指含在。
4學習第四句
重點理解“泊”
5四人小組合作說詩意
6教師出示,學生齊讀
(四)、指導朗讀
1.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感情朗讀
2.根據(jù)節(jié)奏朗讀。
(五)、體會詩中的“聲”“動與靜”“色”。
有色、有靜有動你能找到嗎?
2.學生朗讀體會。
3.師指導。
(六)、指導背誦
七、板書設計:
絕句(五言)
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
動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靜門泊︱東吳︱萬里船。
(課件:大自然美景圖,絕句背景圖,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看了這些幅畫面,你想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zhàn)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段流傳至今的千古《絕句》。
1、學習“絕”字。
齊讀課題。
師指“絕”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生1:分析字的結構。
生2:猜字謎。
生3:擴詞(包括成語)、造句。
師:同學們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絕”說:“原來,有這么多的朋友在關注我,那好吧,今兒高興,就把老底也揭給你吧?!?/p>
“瞧,這是剛出生時的我(甲骨文);漸漸地我長大了,變成了這樣……”(課件:分析“絕”的字理圖。)
2、區(qū)分“絕”和“決”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決”,你能正確區(qū)分他們嗎?
(課件:出示“絕”和“決”的對比練習。)
(1)任何事情都不是對的,只要下定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
(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定,去譜寫自己妙的人生。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個困惑,不知道從何下手,試著能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感悟,似乎又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師的引又顯得特別束手無策,一講總是會忍不住將學生該說的也說了。本課教學下來,有這樣幾點感受:
1、適當介紹時代背景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體會情感,但介紹過多、過細,學生易游離于書本。
2、詩句意思的理解不可過于死板,通過口述的方法將詩意、想象、語言進行有機聯(lián)系,用自己的話講通順、講明白即可。有些學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詩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讓詩意明白。這點要及時地糾正和指導;
3、要引導學生多讀古詩,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新課標要求,小學古詩教學是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熱愛古代文化,學會朗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放開手讓學生大量閱讀和背誦經典古詩,既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又能潛移默化地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一、教材分析:
1、[注釋]
鷺:一種水鳥名,鷺鷥。
西嶺:指岷山。
千秋雪:終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2、[簡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閑居時寫的,共寫絕句四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春景。
本詩由兩聯(lián)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首句堂前黃鸝鳴于翠柳間,是近景;次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后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只,是近景?!安础?,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這首詩,每句一景,其中動景、靜景,近景、遠景交錯映現(xiàn),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幽美平和的畫卷,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3、[作者簡介]
杜甫,字子美,公元。二十歲起,漫游吳越、齊趙?!睹┪轂榍镲L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湘,以舟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歲。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戰(zhàn)亂的時局把他卷入顛沛流離的人群中,使他真實而深刻地接觸和認識了當時的種種社會景象。他憂國憂時,揮毫賦詩,直書情懷。留傳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詩歌,思想與藝術造詣極高,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后世譽為“詩史”。他是我國詩壇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集大成者,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尊為“詩圣”。
二、教學目標:
杜甫簡單生平以及他的幾篇著作。
“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喜悅的思想感情。
3、激發(fā)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能背誦學到的一到二首課外杜甫的詩。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外自由學習積累杜甫的詩作若干首。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春的旋律》,導入新課:
1、在“春之聲圓舞曲”的伴奏下,學生匯報尋找春天的收獲。
2、導:今天,我們新學習一首古詩,看看古人是怎樣用詩的語言描繪春天的美景。
(二)、進入第一章《快快樂樂地學》,學習古詩:
1、讀古詩。
(1)師輕快地范讀古詩,學生談談聽后的感受,體會詩歌歡快的意境。
(整體感受詩歌的意境,了解寫作背景,為以下的學習做鋪墊。
以學生自學為主,獨立學習古詩,積累古詩學習的方法。
4、讀懂這首詩的意思了嗎?咱們選一到二句來解釋一下,如何?
5、同學評析詩中寫得好的地方,師幫助歸納:“有聲有色,”有遠有近“。
背誦詩歌。
導:杜甫的作品中還有一首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絕句——
,思考詩句的含義。
8、學生質疑問難,討論解疑。
9、學習小組共同解釋詩句的意思。
(三)、進入第二章《輕輕松松地聽》,欣賞詩歌:
導:同學們只花了分鐘時間就學會了兩首古詩,真是省時高效呀。老師猜想,現(xiàn)在咱們大腦里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來輕松一下吧!
學生欣賞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發(fā)學生學唱的愿望。)
(四)、進入第三章《開開心心地唱》,學生唱詩:
1、反復聽《前出塞》的古詩演唱,背誦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誦,男女生比賽背誦。
3、鏗鏘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認識詩人,了解詩作:
導:今天,我們在這兒能欣賞到這么多優(yōu)秀的古詩,真的要好好感謝一個人——杜甫。
1、學生自由說說自己了解的有關杜甫的知識。
2、自由交流自己積累的杜甫的詩作。
4、出示詩歌《兵車行》,教師范背并解釋,幫助學生理解現(xiàn)實主義。
5、出示小紅旗,鼓勵學生課外積累。
六、設計意圖:
古詩具有語言凝煉含蓄,韻律和諧優(yōu)美,意境深邃高遠等特點,是陶冶學生情感,增強語言文字修養(yǎng),提高審美鑒賞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閱讀優(yōu)秀的古詩,能使學生掌握中華語言的精華,為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在進行“大量讀寫,雙軌運行“的實驗中,我改變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一節(jié)課學習一首古詩的習慣,盡可能地增加課堂學習密度,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注意課內外結合,使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大量的古詩,讀背積累二、三首,了解更多詩人優(yōu)秀的詩作,帶領學生遨游詩作的海洋。這樣,同學們的眼界開闊了,誦讀古詩的興趣也增加了。此時,再鼓勵誦讀詩人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就可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開篇揭題
同學們從小學古詩,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吧,老師想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詩的意境和畫面)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請你選擇其中一幅畫,配上一首詩,并能有感情地吟誦。(指名學生看圖朗誦)
二,教學詩句
(一)讀
1,請你試著把這首詩讀一讀,把字音讀正確,詩句讀流利。
2,檢查:兩個同學試讀,糾正字音。
3,再來細細地讀這首詩,你讀懂了哪些字,詞,句子。
(二)交流
1,鳴:叫。
2,翠柳:碧綠的柳枝。
3,黃鸝:也叫黃鶯,叫的聲音很好聽。兩個黃鸝鳴翠柳:兩個黃鸝在碧綠的柳枝上鳴叫。
4,白鷺:也叫鷺鷥,能涉水捕食魚蝦。
5,上青天:飛上藍天。一行白鷺上青天:一行白鷺飛上藍天。
(三)質疑
1,"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什么意思
2,老師(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詩人是從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萬里船"就是東吳與成都相隔十分遙遠,從東吳行船到成都經過了千萬里路。
4,整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
三,根據(jù)詩的意境,想象作畫,鞏固理解
過渡:的確,這短短的一首絕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要是能用彩筆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啊!請你邊讀詩邊畫畫,把詩中描繪的情景展現(xiàn)出來。
1,學生作畫。
2,指名學生談談為什么這么創(chuàng)作。(展示學生的畫,請他對照著畫面說出對詩的理解)
3,其他同學的畫課后把它完成,并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來。
4,看圖背誦古詩。
(配樂)過渡:正如這位同學所畫的那樣,詩人從草堂向外遠眺,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藍天。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詩人把這動,靜,遠,近的景物描繪的錯落有致,有聲有色,勾畫出一幅美好的風景圖,一首千古傳誦的絕句。
師生共同配樂背誦《絕句》。
四,了解作者及寫詩的背景
1,關于這首詩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發(fā)問:作者是誰為什么以"絕句"為題等等。
3,教師講解。
五,小結
希望同學們對唐詩的研究,不只僅僅局限于課堂上,更要通過課外的閱讀,豐富知識。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國是詩的國度,讓我們一起來繼承這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唐詩。
教學目標:
含、嶺、泊、吳”這幾個漢字,會寫八個漢字。
2、感情朗讀這首古詩,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詩人杜甫的愉悅心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背誦導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揭題:這節(jié)課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絕句,指名讀
絕句。
4、了解詩人杜甫:又稱“詩圣”,在成都待過,那兒有“杜甫草堂”,此詩是戰(zhàn)爭平息后重回成都寫下的,詩人都寫了些什么呢?
二、自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同桌互相幫助糾正
2、指名展示讀,傾聽,糾正
3、齊讀
三、學習詩句,朗讀感悟
(1)
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
2、邊讀邊想像:
在藍天的映襯下,黃鸝、白鷺、翠柳、青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象,描述:兩個黃鸝唉翠綠的柳枝上歡快地鳴叫,一行白鷺輕盈地飛上了藍藍的天空,這一切顯得多美??!
3、看到這樣的景色,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會是什么樣?
4、是的,他被這生機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內心充滿了愉悅。
5、朗讀體現(xiàn)
(2)
萬里船
2、為什么會看到千秋雪?
(詩人通過自己的窗戶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嶺雪山,山頂上的積雪長年不化,詩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開往遠方的船只,靜靜地停靠在詩人的家門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麗的雪景圖像一幅畫一樣出現(xiàn)在詩人的窗前,即將遠航的船只靜靜地聽在門邊,一切是那么美好!
理解:沒有戰(zhàn)爭,人們和平地生活,讓他快樂而欣慰,經歷了戰(zhàn)爭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內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5、朗讀體現(xiàn)
6、試著背誦
四、總結延伸: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將走進更豐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五、指導寫字
六、教學反思: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個困惑,不知道從何下手,試著能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感悟,似乎又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師的引又顯得特別束手無策,一講總是會忍不住將學生該說的也說了。本課教學下來,有這樣幾點感受:
體會情感,但介紹過多、過細,學生易游離于書本。
想象、語言進行有機聯(lián)系,用自己的話講通順、講明白即可。有些學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詩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讓詩意明白。這點要及時地糾正和指導;
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放開手讓學生大量閱讀和背誦經典古詩,既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又能潛移默化地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1)
1、默讀,想想詩人在這首詩里寫了哪些景物?板書: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
2、邊讀邊想像:
在藍天的映襯下,黃鸝、白鷺、翠柳、青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象,描述:兩個黃鸝唉翠綠的柳枝上歡快地鳴叫,一行白鷺輕盈地飛上了藍藍的天空,這一切顯得多美啊!
3、看到這樣的景色,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會是什么樣?
4、是的,他被這生機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內心充滿了愉悅。
5、朗讀體現(xiàn)。
(2)
1、詩人在明媚的春光里還看到了什么?千秋雪、萬里船。
2、為什么會看到千秋雪?
(詩人透過自己的窗戶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嶺雪山,山頂上的積雪長年不化,詩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開往遠方的船只,靜靜地??吭谠娙说募议T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麗的雪景圖像一幅畫一樣出現(xiàn)在詩人的窗前,即將遠航的船只靜靜地聽在門邊,一切是那么美好!
理解:沒有戰(zhàn)爭,人們和平地生活,讓他快樂而欣慰,經歷了戰(zhàn)爭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內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5、朗讀體現(xiàn)。
6、試著背誦。
一、設計理念、汲幽露以揉濯。
中華文化豐厚博大,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掌握書本中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走進語文天地,汲取文化精華,形成良好的素養(yǎng)。為了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的能力,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為了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進大語文天地,我設計可本次語文綜合性活動。
二、活動目的,積水成淵蛟龍生。
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收集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的知識、背景等各種介紹,汲取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豐富優(yōu)美的語言營養(yǎng),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2、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以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能力及聽說讀寫能力。
三、課前準備,挖掘源頭活水。
課前分成小組,發(fā)給各小組《唐詩三百首》等資料,學生也可以自己收集。(準備時間二周)
教師準備:課件(配樂、煙花掌聲等)
四、教學過程,任憑百舸爭流。
(一)、以《絕句》為引子,激發(fā)興趣。
1、播放部分詩作,設疑:是誰寫的?寫了什么?誰能背誦?全班搶答。
詩圣。
(二)、課件為載體激活知識。
課件按鈕內容:詩海暢游、我的眼睛、智力沖浪、寫一寫、評一評。
詩海暢游:
。
我的眼睛:
學生談自己對某一詩獨到的見解和體會,感悟祖國語言的精妙。
智力沖浪:
看誰記得又快又多。(課件輔助)(現(xiàn)場)
寫一寫:
鼓勵學生試寫(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使學生深刻體悟到自己所學的卑微,決心努力。
評一評:
以評比為契機,激勵學習,又學生推選出本節(jié)課的詩仙與詩圣。
五、課后延伸,涓涓細流入江海。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燦爛輝煌的,這節(jié)快我們進一步了解到許多詩,體會到了祖國文化的博大,但這只是滄海一粟,請同學們課后,多讀更多的詩,相信通過學習,你一定會有更多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我們將舉行中華詩詞知多少的活動,老師期待著大家再次走進我們文化長河,去尋找更多美麗發(fā)光的貝殼!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絕句教案》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絕句教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