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鴻門宴課件8篇

發(fā)布時間:2023-06-11

鴻門宴課件。

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在瀏覽了很多網絡文章之后,精心挑選了一篇極為優(yōu)秀的“鴻門宴課件”。在我們老師每一堂課上,通常都需要使用教案課件,所以我們的老師會非常認真地去編寫它們。編制出一份精良的教案課件,確實可以防止老師遺漏重要的內容。希望你也可以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鴻門宴課件【篇1】

《鴻門宴》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節(jié)選自《史記》。所選情節(jié)描寫的是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后,為爭奪天下而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斗爭。鴻門宴是項羽在新豐鴻門設下的一個富有殺機的宴會,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表現,是長達五年的楚漢相爭的序幕,名為宴會,實則是一場激烈的政治斗爭。作者以嫻熟的藝術技巧,生動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繪了眾多富有戲劇性的令人難忘的場面,情節(jié)波瀾起伏,扣人心弦。鴻門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劉、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生動地對比了雙方策的高下,并預示了勝負的必然結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今天,“鴻門宴”一語已經成了危險之約的代名詞。

學習《鴻門宴》所在的這個單元,要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著重了解《過秦論》中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的分析,著重了解司馬遷在《鴻門宴》中對項羽的悲劇性格的揭示。在朗讀和背誦過程中,注意掌握有關的文言文詞語和文言句式。

《史記》和《漢書》等紀傳體史書的出現,標志著我國歷史散文取得了空前偉大的成就。要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古典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根據課文特點,結合大綱要求,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作家作品及相關史實。

2.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3.學習創(chuàng)造性閱讀。

4.學習一分為二地評論歷史人物。

5.樹立正確的讀史觀。

6.感受隱忍發(fā)憤的著述精神。

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魏晉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并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欣賞魏晉歷史散文的能力,養(yǎng)成思辨的習慣。

據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1.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學習一分為二地評判人物。

本課的教學難點為:

學習創(chuàng)造性閱讀,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

鴻門宴課件【篇2】

鴻門宴 ? 教學目的: 1.了解文中所寫人物的性格特點,注意人物個性化的語言、行動,學習作者運用對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寫人的表現手法;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 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掌握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的規(guī)律。 教學重、難點: ? 1、認識“鴻門宴”這一斗爭的性質,注意本文情節(jié)起伏的結構特點,正確評價有關人物; ? 2、重點學習“軍、擊、內、如”等實詞和“其、而、則、乃”等虛詞,了解課文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 教學重點: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點,注意人物個性化的語言行動。 2.掌握“軍、擊、如、信、謝”等文言實詞和“因”、“為”等詞的意義和用法。 3、注意作者運用對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寫人物性格的表現手法。 教學過程: 背景介紹: 故事發(fā)生在陳涉起義之后的第三年(前206)。陳涉起義之后,出身楚國貴族世家的項梁、項羽叔侄和出身農民又當過亭長的劉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陳涉失敗后,項梁等擁立楚懷王之孫,仍號楚懷王。項、劉為楚懷王所轄主力軍。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非常惱火,立即破關直抵新豐鴻門。 字詞正音: ? 饗xiǎng(犒勞)?鯫zōu(短小、淺陋)?卮zhī(酒器)?xì(同隙) jué(半環(huán)形有缺口的玉器)噲kuài(咽下去)戟jǐ(長柄兵器) chēn(瞪,怒生氣)眥zì(上下眼瞼的'接合處)跽jì(雙膝著地上身挺直) 彘zhì(豬)俎zǔ(砧板)芷zhǐ(多年生草本植物)bēi(同杯)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項羽大軍壓境,劉邦處境危急。──故事的開端 從曹無傷告密開始──交代起因。項羽知道“劉邦欲王關中”后,決定發(fā)兵擊劉?!爱斒菚r,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币痪洳鍞?,補充交代雙方的軍事實力和距離。相比之下,突出劉邦的處境危急?!凹睋粑鹗А保黾觿钜环降奈<睔夥?。 揭開矛盾,構成情節(jié)初瀾。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劉邦一方的對策,形勢由戰(zhàn)向和轉化──故事的發(fā)展 正當項羽準備進攻劉邦的時候,項羽的叔父項伯惦記自己的患難朋友張良,連夜把軍事秘密告訴了張良,張良堅持又把事情告訴劉邦,劉邦聞訊后大驚。先驚慌失措問計于張良(兩呼“為之奈何”),后采納張良建議,親自出馬拉攏項伯(“兄事之”“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請求項伯在項羽面前為自己說好話,最后項伯回營說情,項王許諾。 雙方矛盾由激化又得到緩和,戰(zhàn)爭烏云暫時消散,劉邦化險為夷。 第三部分(3─4自然段)寫宴會上的斗爭過程──高潮 項羽由主動變被動,劉邦由被動變主動。 1層.劉邦輕車簡從,親至鴻門謝罪,項羽信之。 點明項羽在對劉邦的態(tài)度上已經解除了思想武裝,愿意同劉邦和好。這在全文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項羽的變化同堅決殺掉劉邦以除后患的范增產生了矛盾,這就是劉、項之間的斗爭,又和項羽內部的矛盾交織在一起。 2層.寫范增舉示意殺劉邦,“項王默然不應”,范增受挫,失掉了第一次殺劉邦的機會。 3層.寫范增召項莊舞劍,項伯又起而“翼蔽”,劉、項之間的斗爭,又因項羽內部的沖突而緩和,失去了殺劉邦的第二次機會。 4層.寫樊噲鬧帳,“義責”項羽,項羽自覺理虧“未有以應”,讓樊噲坐下,使劉邦得以脫身,失去殺劉邦的第三次機會。 在鴻門宴的斗爭中,優(yōu)勢本在項羽一方,但由于項羽頭腦簡單,剛愎自用,內部矛盾重重,步調錯亂,因而一次又一次坐失良機,由主動轉為被動;而劉邦一方,由于首腦機智權變,內部團結,步調一致,終于在不利條件下一步步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第四部分(5─7自然段)劉邦的逃走和項羽一方對失敗的反映──故事的結局 ? ?1層:寫劉邦設法脫險。 ? ?文中一系列細節(jié)描寫,表明劉邦處事謹慎、細密和劉邦集團內部的精誠團結、生死與共的精神,也說明了劉邦能渡過危機,絕非偶然。 ? ?2層:寫劉邦逃走后,項羽內部對失敗的反映。 “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表明他對自己的失敗還沒有認識。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表明了他看出了項羽集團失敗在即,也表達了他無可奈何的激憤情緒。 3層:劉邦誅殺內奸。 ? ?“立誅殺”表明劉邦的果斷,說明內部更為團結。 課文特點: 一、通過人物在斗爭中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 ?項羽:?自大無謀、沽名輕敵 他是楚國將軍之后,勇力過人,在起義反秦的斗爭中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將領。當他聽了曹無傷的密報之后,立即下令“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暴露了他驕傲自大,不可一世的神氣,他身邊有一個號稱亞父的謀士范增,但在緊要關頭,卻對他的意見不予理睬。他聽了項伯的話后,不假思索,就馬上許諾,隨便改變既定的決策,表現了他為人頭腦簡單而又剛愎自用。對劉邦的假意殷勤,毫無察覺,反把曹無傷的告密直接告訴劉邦,反映了他不懂策略,麻痹輕敵。 劉邦:?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謀善斷 ? ?出身于亭長,起于民間,靠少量的兵力爭奪天下,在鴻門宴中“虛心下問,多謀機詐”。在危急時刻,總和張良、樊噲商量,對他們言聽計從。當知道項羽要擊破其軍時,他一再問張良“為之奈何”,并立即采納張良的對策。最后離席未辭,他擔心會引起嚴重后果,要張良樊噲拿主意,并采納樊噲“不辭而別”的建議。劉邦多謀機詐,很講策略。他對項伯“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以“兄事之”,極盡籠絡利用之能事,對項羽極表臣服恭順之情,因而能起到麻痹、迷惑對方的作用:?這些都表現了劉邦見風使舵,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 二、生動形象的人物描寫: ? ?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1.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斗爭中描寫。 劉邦,一開始遇到緊急情況,一再向張良求計,“為之奈何”嚇得手忙腳亂,失去主張但又能善于用人躍然紙上。后來,通過連夜策劃,到鴻門見項羽時便已胸有成竹,因此,一見面談話,委婉流利、娓娓動聽。 寫項羽,一聽說劉邦要稱王,無名之火立即升起“大怒”而下令發(fā)兵,但聽了項伯、劉邦的話,火氣越來越小,終至消失了。 ? ?2.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動作描寫人物。 ? ?項羽、劉邦兩個人物的不同性格是通過相互映襯、對比、烘托表現出來的:⑴項羽在優(yōu)勢下,恃勇驕橫,毫無遠慮; 劉邦在劣勢下,忍辱負重,善于保存自己。 ? ?⑵項羽剛愎自用,又拙于應變; ? ?劉邦善于采納意見,又隨機應變。 ⑶項羽用人唯親,致使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 劉邦知人善任,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授命。 ? ?⑷項羽養(yǎng)奸貽患,又自絕敵營內應; 劉邦有奸必肅,能爭取敵營的人為自己效勞。 四組人物對比: 主帥項羽與劉邦、謀士范增與張良、部將項莊與樊噲、內奸項伯與曹無傷其余人物的性格: 范增:?老謀熟慮張良老練多謀樊噲勇猛豪爽 南宋詞人劉辰翁稱贊本段文字:?“歷歷如目睹,無毫發(fā)滲漉,非十分筆力,模寫不出?!?本文成語典故: 秋毫無犯──“秋毫不敢有所近” ?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勞苦功高 作業(yè)布置:? ? ?1、完成思考和練習。 2、完成練習冊。

鴻門宴課件【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對項羽悲劇性格的揭示,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其政治、軍事生涯眾所起的重要作用。

2.歸納總結“因、如、舉、謝、意”五個多義詞的義項;了解“此……也(耳)”“何以……”兩個句式的特點,并比較與現代漢語的不同。

3.背誦課文第三、四段。

教學重點

1.分析“項羽”這個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誦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學難點

理解“因、如、舉、謝、意”等五個多義詞義項,掌握兩個句式。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錄音機、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了解秦末楚漢相爭的歷史背景。放錄音,范讀課文,以求準確認讀。熟讀課文,理解文意。

[教學步驟]一、導語

請學生欣賞兩首詩

投影(一)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學生默讀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無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來。蓋世,氣勢高昂,可以壓倒世上的一切?!笆拧?,奔馳。

這首楚刺體的詩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認眼前的現實,他認為這種局面是“時不利兮騅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過錯。而失敗的關鍵是在歷次戰(zhàn)斗中一往無前的烏騅今天競不肯率先沖出重圍。他認為烏騅暗示著一切;過去的榮耀、現在的困境和未來的毀滅。最后,他走投無路,只有對勇敢跟隨在身邊的虞姬哭訴:“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二)

大風歌

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學生默讀理解;

提示: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后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xiāng)沛縣時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后國防的憂心。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群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

同為交戰(zhàn)雙方,為何勝敗迥異呢?《鴻門宴》可以讓我們窺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簡介

回憶初中所學《史記》中的篇目,簡介司馬遷及《史記》,突出有關常識。

三、背景簡介

教師講解:秦始皇創(chuàng)建的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集權國家——秦朝,由于對農民實行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變。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發(fā)了陳勝、吳廣領導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戰(zhàn)旗一舉,應者云集,反秦怒濤遍及中原。在農民起義的高潮中,劉邦和項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東,卷入農民起義的洪流。當時劉邦48歲,項羽24歲。不久,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相繼犧牲,“世代楚將”的項梁,為了招納人馬和形成旗號,采納了范增“復立楚之后”的建議,趁機擁立老楚懷王的孫子(名心)為“楚懷王”,作為反秦勢力的傀儡首領。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懷王召集諸將結成反秦聯盟,命令主力軍劉邦、項羽兵分南北兩路,合力西擊秦軍,并約定“先人定關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統率南路軍先于項羽人關破咸陽,但為了“待諸侯至而定約束”,退駐霸上(今陜西長安縣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關中,于是派兵守關,“毋內諸侯’’。十一月,項羽率軍西來,聞訊震怒,屯軍新豐鴻門(今陜西臨潼東北的項王營),揚言馬上要同劉邦開戰(zhàn)。

為何兩支反秦勢力,突然劍拔弩張,廝殺起來?這有著極為深刻的原因。原來,劉、項各自都有南面稱孤之心。想當年,劉邦在咸陽服役時看見了秦始皇,曾經十分羨慕地說過:“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見秦始皇游會稽時,也曾頗為自負地過:“彼可取而代也!”因此,這就決定他們對農民起義的勝利成果必然拼死相爭。果然,秦王朝覆滅后,劉、項之間的矛盾便逐漸趨于激化。劉邦先人咸陽后,本來“欲止宮休舍”,只是聽了張良“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史記·留侯世家》)的勸戒,才“還軍霸上”。但離咸陽之前,極力制造“吾當王關中”的輿論,以期得到父老、豪杰的支持。后又采納鯫生的意見“距關”,這表明劉邦做關中王的欲望是十分強烈的。而項羽對關中王也早就饞涎欲滴,又有四倍于劉邦的兵力,故驕橫不可一世,寧可負約也要把關中據為己有。因此,劉、項之間大規(guī)模的爭權奪利的斗爭勢不可免?!而欓T宴》便是“楚漢相爭”的第一個回合。

所謂“鴻門宴”,是指公元前2 06年十二月,項羽在新豐鴻門舉行的一個藏有殺機的宴會。這個“宴會”,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生動表現,是漫長激烈的“楚漢相爭”的序幕?!俺h相爭”的實質,是地主階級內部爭奪權力的斗爭,鴻門宴名為“宴會”,實為一場激烈的政治斗爭,充分展示了劉、項矛盾的不可調和性,生動地對比了斗爭雙方策略高下的懸殊,并預示了勝負的必然結局。

四、放錄音,

1、使學生準確認讀。

學生聽錄音一遍。

教師強調一些字的讀音。

投影本文的異讀字有:

讀音提示

鯫(zōu) 卮(zhī) 卻(xì) 戟(jǐ)

彘(zhì) 眥(zì) 跽(jì) 芷(zhǐ)

欲王關中(wàng) 道芷陽間行(jiàn) 樊噲

刀俎 玉玦 酈山 杯杓

欲王關中(wàng)道芷欲間行(jiàn)

毋內諸侯(同“拒”“納”) 要項伯(通“邀”) 與臣有郤(通“隙”)

不敢倍德也(通“背”) 不蚤自來(通“早”)

2、出自于本文的成語或典故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表面在做這件事情,實際上另有目的。

彘肩斗酒 ——形容英雄豪壯之氣

發(fā)指眥裂——激動憤怒到極點。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

勞苦功高——有勞苦,有功勞。

鴻門宴——今天“鴻門宴”的含義是含有某種殺機的會晤。

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釋及熟知的文言知識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業(yè)

1.掌握本課的生字、異讀字。

2.反復誦讀全文,熟悉文意。

3.完成思考和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由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完成對項羽這個人物形象的分析,說明領袖人物性格事業(yè)成敗的影響。理清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熟讀一、二、段,背誦三、四段。

[教學步驟]

一、全班齊讀課文,抽查正音情況。

二、清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

三、三起三落,情節(jié)張弛有效,波瀾起伏。

1、劉邦在這場鴻門宴中怎樣化被動為主動的?

(1、 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軍事力量的不足,避免軍事沖突。

(2、凡事向謀臣討計。

(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籠絡人心,化敵為友。

(4、善于偽裝欺騙,收斂鋒芒。

(5、說話謹慎,言語得體。

(6、內部團結,親信得力。

(7、當機立斷,措施恰當——主動上門謝罪、逃宴、殺內奸。)

2、樊噲闖宴是如何表現的?他對項羽說的一番話和劉邦的說法有什么同和異?朗讀品味其中的對話,作出你的評點。

表現:(1、毫不憂郁,決定進入。

(2、遇到阻擋,推倒衛(wèi)士,強行闖入。

(3、喝酒吃肉,以示武俠個性。

(4、話中有話,恭維中夾著指責。

相同之處:說話的內容一致,對劉邦和項羽的關系的認識一致,吹捧項羽的態(tài)度一致。用假話騙人的做法一致。同心協力。上下同心。

不同之處:

一是為自己辯解,一是指責對方失信;

一是在澄清“真相”,一是向對方提出要求;

一是可憐低下,一是慷慨激昂。

從措辭看,也有區(qū)別,

一稱“將軍”,一稱“大王”;

一說“秋豪”,一說“豪毛”;

一說“籍吏民,封府庫”,一說“封閉宮室”。

這體現了兩個人不同的身份、個性和情勢。

四、(朗讀:“此迫矣!臣請入,……樊噲從良坐。)

五、玦 項 劍 項 帳 項

舉 羽 舞 羽 闖 王

增 不 莊 翼 噲 款

范 應 項 蔽 樊 待

體現斗爭場面有何特點,情節(jié)有何特點?

特點:驚險。情節(jié):跌宕起伏變化多端,

六、你喜歡哪一個人物請分析討論?

分組討論主要人物——項羽。

1、提問:項羽的性格特點如何,依據是什么?

明確:

沽名釣譽,缺乏政治遠見;曹無傷告密,立即決定進攻;項伯游說,便放棄進攻

剛愎自用:謀士范增獻計,先納計后食言。宴會上范增舉玦,項王不應。

胸無城府,有不忍之心;脫口出賣曹無傷,經劉邦一番貌似心誠的話語吹捧,便放棄進攻, 對武士樊噲的態(tài)度更是如此。

寡謀輕信,輕敵自大;對項伯不辨親疏,對范增置若罔聞。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據即可。

2、提問:項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體現出來的?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人物形象的?

學生討論。

教師點撥:

A作者善于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形象。

文章在“項羽是否發(fā)動進攻,劉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開情節(jié)。

B對比烘托

也是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對劉邦的刻畫,突出其善于用人(與項羽約為婚姻,對張良言聽計從)、能言善變、狡詐多端、當機立斷(誅殺曹無傷)的性格特征,這些都是為突出主要人物項羽服務的。

七、鴻門宴上劉、項性格的較量,不過是“楚漢相爭”的縮影,要充分認識項羽的性格,

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绷貉谄淇冢唬骸拔阃?,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解說:項羽直率粗獷與劉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八、選六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中選兩個朗讀基礎好的學生擔任主要角色項羽、劉邦,其他四個學生分別擔任范增、項伯、張良、樊噲,由擔任項伯的學生讀敘述文字。

教師略作指導:本文故事性強,人物形象豐滿,朗讀應注意突出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及情節(jié)發(fā)展的張弛有效。正如我們上面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樣。

項羽一聽到劉邦欲王關中的消息,立刻大怒,應讀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狀來;第二天劉邦赴宴一段謙詞卑禮的請罪,他又顯得洋洋自得,失口將曹無傷告密一事和盤托出。應讀得“得意忘形”。

劉邦,赴鴻門假意屈從,言辭中用透出謙卑、偽飾。老謀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練透辟的張良,豪壯威嚴的樊噲,都應在朗讀中使其栩栩如生,讓人物自己開口說話,如在眼前。至于情節(jié),在矛盾的展開中,時松時緊,應學會動用朗讀渲染氣氛,使聽者身臨其境。

放錄音第一、三段,讓學生細細品味朗讀的魅力。

主要刻畫人物與前文對比項羽和藺相如相同點都用細節(jié)刻畫人物,都在矛盾沖突中展現人物形象,都有烘托和反襯的手法。

九、著重閱讀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場順序,分節(jié)記憶人物言行,背誦,理清背誦思路。

十、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三、四段

2.結合課文學習,談談你對項羽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寫一篇隨筆。

[例文]

性格的祭奠(節(jié)選)

田諾

……

項羽在滅秦戰(zhàn)爭中徹底表現出來的肆意恣睢、剛愎自用、兇狠殘暴的性格為他日后的失敗寫了伏筆,其實此性格項羽早已有之。從殺宋義始至破秦,他一路在勝利的歡呼聲中走了過來,這無疑滋長了他的這種性格,使之惡性發(fā)展起來而成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現就是個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戰(zhàn)的輝煌勝利更使得他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他開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撐起他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贏得勝利。每一次勝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堅強一些,然而,這勝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將一輪輪戰(zhàn)斗下去,周而復始,項羽陷入了他為自己制造的一個怪圈,無法自拔,卻又不愿自拔。

項羽心底要維系“永不敗”神話的欲望,構成了他對戰(zhàn)爭的一種幾乎是本能的崇敬,并進一步鑄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難回答項羽把那一份份殘酷的祭奠獻給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來自何方。

在項羽心理怪圈的一來二去之中,中國人口已從戰(zhàn)前的一千萬驟減至五百萬。天下人對項羽心態(tài)的無法認同使得時代終于作出了拋棄項羽的選擇。

項羽不好計策與外交是真誠的,他夢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決一切問題,可是現實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夢想,他只有嘆息著,用死亡來反抗這現實,為自己性格的篇章寫下了最后的一筆,也為自己一生執(zhí)著的性格獻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誠的祭奠。

赳赳武夫的內心是多情的,盡管表現這多情的卻是無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壯的,因為它的代價是生命、執(zhí)著和無奈。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檢查背誦。設計探究性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分類歸納文言知識,如實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實處。

[教學步驟]一、教師示范背誦,或選學生輪流背誦三四段

二、探究性閱讀訓練

探究一

處于矛盾沖突頂峰時,人物之間的稱謂,往往能體現人物之間微妙而復雜的關系。試分析課文中宴會前后的稱謂變化,判斷人物之間的關系。

思考:“鴻門宴”的故事發(fā)生時,項羽為諸侯上將軍,劉邦因起兵于沛,人稱沛公,都還沒有稱王。但課文中卻都超前稱了“王”。清代學者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中批評說:“高帝此時尚未為王,且前后俱稱沛公,何忽于張良三稱大王耶?”又說:“羽時亦為王,故沛公稱羽將軍,以其為諸侯上將軍也?!妒酚洝纺祟A書為王,此下項伯曰:‘項王’,范增、項莊曰‘君王’,張良、樊噲曰‘項王’,‘大王’,沛公曰‘項王’凡書王者二十幾,似失史體”,你對梁玉繩的批評是如何認識的?

學生討論

明確:超前稱王,并非失誤,自有其因。

1、張良對劉邦三次直呼“大王

如張良對劉邦三次直呼“大王”,前兩次只有他與劉邦在場,后一次只添了幾個自己人,稱大王正表露出他們君臣同心協力,決心與項羽抗衡,戰(zhàn)而勝之的雄心壯志。

2、項伯、范增、項莊稱“項羽”為“項王”或“君王

再如項伯、范增、項莊都是項羽的屬下,他們稱“項羽”為“項王”或“君王”顯然出于自恃強大,不可一世,稱王稱霸,理所當然的心理狀態(tài)。

3、張良、樊噲稱項羽為王。

而張良、樊噲都是劉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懸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稱項羽為王。

4、劉邦六次稱項羽為將軍、一次稱“項羽”為“項王

劉邦畢竟身分不同,用語不宜過分阿諛,所以在項伯、項羽面前,先后六次稱項羽為將軍,只有最后一次與張良談話時,稱“項羽”為“項王”。

一方面他明知項羽稱王時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無失身分之虞。

看來,司馬遷在使用稱謂時,是經過仔細斟酌的,既符合當時兩軍對壘的實力狀況何劉邦一方的斗爭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態(tài),決不是任意安排的。

探究二

學生可能提問:假如《鴻門宴》中項羽一怒之下殺了劉邦,歷史將如何演繹?

同學們各執(zhí)一詞,大膽想象,熱烈交流。

設想舉例:項羽擊殺劉邦,俘獲張良。范增本著愛才之心,勸諫項羽留張良不殺以備后用。項羽惟我獨尊,剛愎自用,不聽勸阻。范增無奈之下只好以“偷梁換柱”之招救出張良。范、張二人相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秘計除掉項羽。接著范增稱王,張良為臣,成立“泰朝”,希望他們的政權像泰山一樣長存人世。

三、小結

《鴻門宴》是《史記》中極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馬遷對文中這位失敗了的英雄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遠的魅力。項羽用性格的筆寫下了只屬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無論是暴戾、輝煌還是悲壯,無論是抗鼎拔山的人杰,還是自刎烏江的鬼雄。

四、分類歸納文言知識

1.請找出文中所有的詞類活用現象。

學生討論明確。

教師總結。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例句 活用類型 釋義

1.吾得兄事之 名詞作狀語 像對待兄長一樣

2.項伯乃夜馳之公軍 同上 連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樣

4.籍吏民,封府庫 名詞用作動詞 登記在冊

5.沛公軍霸上 同上 駐扎

6.沛公欲王關中 同上 統治

7.范曾數目項王 同上 用眼示意

8.道芷陽間行 同上 取道

9.刑人如恐不勝 同上 處罰

10.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名詞使動用法 使之為王

11.項伯殺人,臣活之 動詞使動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同上 使……跟從,率領

13.素善留侯張良 形容詞用作動詞 交好

14.拔劍撞而破之 形容詞用作動詞 擊碎、擊破

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詞用作動詞 小事

2.判斷下列加線的詞語的詞義,并區(qū)分與現代漢語的不同。

①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明確:古義:婚姻,古義兒女親家,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

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

②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明確: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

今義:副詞,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明確:古義:現在別人(指沛公)

今義:現在的人,與古人相對。

④而聽細說

明確:古義:小人的讒言。

今義:詳細說來。

3.了解“此……也(耳)”“何以……”兩個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確:判斷句,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明確:疑問句,賓語前置句,憑什么……呢?

③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明確:反問句式,“為”語氣詞,呢,表意“……呢?”

4.名句積累

明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5.課后思考和練習第三題中有5個實詞,歸納其一詞多義,力求在動態(tài)的語境中辨析詞義。

學生逐一明確。

教師歸納總結。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①因

例句 出處 釋義

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薦》 依靠、憑借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夢游天姥吟留別》 順著、根據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頗藺相如列傳》 乘機

后因伐木,始見此山 《夢溪筆談·雁蕩山》 因為、由于

因合納斗盆 《促織》 于是、就

陳陳相因 成語 沿襲

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 《孔雀東南飛》 原因、理由

②如

例句 出處 釋義

聞妻言,如被冰雪 《促織》 如同、像

天時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 比、及

如揚州,過瓜州揚子橋 《〈指南錄〉后序》 到、往、去

萬事如意 成語 順、隨

如其離違,宜別圖之 《赤壁之戰(zhàn)》 如果、假如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過秦論》 好象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子路、曾……侍坐》 或、或者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同上 至于

空空如也 成語 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③意

例句 出處 釋義

簾內擲一紙出,即道人意中事 《促織》 意圖、意愿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傷仲永》 意思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意態(tài)、神情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指南錄〉后序》 意料

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 《史記·張儀列傳》 懷疑、猜疑

④舉

例句 出處 釋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靜夜思》 舉起、抬起

舉其一不計其十,究竟舊不圖其新 《屈原》 提出、舉出

舉兵伐徐,逐滅之 《韓非子·五蠧》 發(fā)起、發(fā)動

戌卒叫,函谷舉 《阿房宮賦》 攻下、占領

舉賢任能 成語 推薦

有儒生柳意者,應舉下第 《柳毅傳》 科舉考試

殺人如不能舉 《過秦論》 全、盡

舉世無雙 成語 全部、整個

⑤謝

例句 出處 釋義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廉頗藺相如列傳》 道歉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 《孔雀東南飛》 推辭、謝絕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孔雀東南飛》 辭別

嘗有所薦,其人來謝 《漢書·張安世傳》 感謝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東南飛》 告訴、勸告

乃花既謝,亦可無罪于主人矣 《芙蕖》 凋落、衰亡

五、布置作業(yè)

1.從下列句中找出加線詞語含義相同的兩項 ( )

①A.范增數目項五 B.此數者乃用兵之患也

C.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D.不可勝數

②A.則與斗厄酒 B.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外連衡而斗諸侯

2.選出與“籍何以至此”句式特點不同的一項 ( )

A.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B.客何為者?

C.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D.大王來何操?

[板書設計]

曹無傷告密

開端 范增獻計

鴻 項伯夜訪

發(fā)展 劉項約婚

劉邦謝罪

門 范增舉玦

項莊舞劍

高潮 項伯翼蔽

樊噲闖帳

宴 劉邦逃席

結局 張良留謝

曹無傷被誅

鴻門宴課件【篇4】

一、激趣導入

據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公元210年,秦始皇游會稽,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一同去看熱鬧。項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擁,威風凜凜的樣子,便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之也。”無獨有偶,《史記?高祖本紀》記載:秦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劉邦道:大丈夫生當如此。結果呢?

提示: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后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xiāng)沛縣時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后國防的憂心。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群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

歷史是何其殘忍,讓兩個英雄生在了同一個亂世。公元前206年,這兩個英雄在新豐鴻門(今陜西?。┡e行了一次特殊的宴會,史稱“鴻門宴”。那么“鴻門宴”到底是怎樣的一次宴會?項羽和劉邦又在宴會上顯示了怎樣的英雄本色?請看《史記項羽本紀》之《鴻門宴》。

二、作者、背景簡介

1、司馬遷和《史記》: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字子長,夏陽人。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劉向等人都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魯迅更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2、背景材料: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斗爭開始。不久,項羽以盟主身份召開戲下(今陜西臨潼東)之會,封18人為諸侯王。自封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為漢王,都南鄭(今陜西省南境)。

三、運用點撥手段,引導學生分析文章重點字詞句

1、課文疏通:師: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驚心動魄的鴻門宴。抽同學朗讀課文第一段,正音。然后全班齊讀。

師:請一同學梳理重點字詞的意義及用法,其余同學及教師補充講解。(1)軍霸上(2)王關中(3)說項羽(4)成五采(5)此其志不在小

師:重點句子翻譯:(1)珍寶盡有之(被動句)(2)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師:課文第一段記敘了哪幾件事,對情節(jié)展開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無傷告密”。矛盾挑開,故事開端;第二件事:范增進言。矛盾進一步激化,推波助瀾,情節(jié)迅速發(fā)展。

師:項羽為什么大怒?提示:巨鹿之戰(zhàn)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項羽的政治地位,使項羽高居諸侯上將軍的位置。

四、小結

師:范增的進言說明了什么?提示:范增發(fā)現,貪財好色的劉邦,入關之后竟然“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劉邦這種做法顯然是在收買人心,志存高遠。就這一點而言,范增比項羽高明,他看出了劉邦遠大的政治志向,力勸項羽盡早解決劉邦的問題。

師:全班齊讀第一段。矛盾激化,我們已經了解了故事的開端,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事態(tài)又將會如何繼續(xù)發(fā)展。

鴻門宴課件【篇5】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作家、作品及相關史實,積累文言常識,學會辯證性地分析人物,評價人物。

2.通過角色扮演和人物對照的方式,體會鮮明的人物性格,樹立正確的讀史觀。

3.學習司馬遷隱忍發(fā)憤的著書精神,從容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困難;理解項羽失敗和劉邦勝利的原因,領悟性格決定命運的人生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角色扮演和人物對照的方式,體會鮮明的人物性格,樹立正確的讀史觀。

【教學難點】

學習司馬遷隱忍發(fā)憤的著書精神,從容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困難;理解項羽失敗和劉邦勝利的原因,領悟性格決定命運的人生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上無數英雄隨著時光流逝而一去不返,可是他們卻給后人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故事,讓后人代代咀嚼和品味,一個個故事凝成了厚重雋永的華夏文化哺育著后人。兩千年前,項羽和劉邦的一次宴會,不僅給后人留下了富于傳奇色彩的歷史典故,而且宴會上成敗得失還不斷啟示著后人。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學習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鴻門宴》。

2、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前145年—?),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后人尊稱為“史圣”。其父司馬談學識淵博,曾在漢武帝時任太史令。司馬遷20歲開始游歷,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編寫《史記》。司馬遷發(fā)憤著書,大約在55歲那年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和修改工作。

3、《史記》簡介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fā)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chuàng)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4、課文簡介

《鴻門宴》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故事發(fā)生在公元前206年.陳涉起義后,出身于楚國貴族世家的項梁,項羽叔侄和出身農民又當過亭長的劉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陳涉失敗后,項梁等擁立楚懷王之孫,仍號楚懷王.項,劉同為楚懷王所轄的主力軍.項梁死,劉項分別戰(zhàn)于黃河南北.楚懷王曾與諸將相約,誰先入關,就是關中王.項羽在巨鹿一帶消滅秦軍主力,劉邦則從黃河以南打進函谷關,攻下咸陽.

5、背景簡介

劉邦攻下咸陽后,吞并霸上,遣將把守函谷關,不納諸侯,欲稱關中王.項羽聽說后非常惱火,立即破關直抵新豐鴻門。鴻門宴也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舉行的,它揭開了“楚漢戰(zhàn)爭”的序幕,這次宴會隱含殺機,是一場尖銳復雜的斗爭,“鴻門宴”一詞今天也成了隱藏殺機的政治談判的代名詞。

二、新課學習

1、學生分角色誦讀;小組討論讀后感受;

2、教師引導學生翻譯全文。

3、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

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坐”是指“跪坐”姿態(tài),不是通假字。此姿態(tài)最容易受到攻擊,是最佳的刺殺時機,而站立時更容易躲避攻擊,刺殺困難。)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參”通“驂”,貼身衛(wèi)士)endrikfelipe.com

沛公奉卮酒為壽(“奉”通“捧”,獻上)

拔劍切而啗之(“啗”通“啖”,吃)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全、都。)

沛公不勝杯杓(杯杓:通“杯勺”,杯子勺子,指酒力)

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二)詞類活用

A名詞用作動詞

沛公軍霸上(駐軍)/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說)/不可不語(告訴)

籍吏民(造戶籍冊或登記)/吾得兄事之(侍奉)/范增數目項王(示意,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勝(懲罰)/道芷陽間行(取道)/沛公欲王關中(稱王)

若入前為壽(走上前)/沛公奉卮酒為壽(祝(項伯)身體健康)

B名詞用作狀語

項伯乃夜馳之(在夜晚)/于是項伯復夜去(連夜)/吾得兄事之(像對待兄長那樣)

日夜望將軍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鳥張開翅膀那樣)

頭發(fā)上指(向上)/四人持劍盾步走(徒步)/道芷陽間行(從小路)

C動詞使動用法

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下來)/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止:使……停步內:使……進入)/拔劍撞而破之(使……破)/樊噲側其盾以撞(使……側過來)/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使……為王)/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使……跟從)

D形容詞用作動詞

素善留侯張良(與……交好)/秋毫不敢有所近(靠近)

E形容詞用作名詞

此其志不在?。ㄐ〉姆矫妫?君安與項伯有故(舊交情)

F動詞用作名詞

此亡秦之續(xù)耳(后繼者)

F形容詞作名詞

沛公今事有急(急,危急的事)

(三)古今異義

沛公居山東時(古:崤山以東今:指山東省)

約為婚姻(古:兒女親家今義:由結婚而形成的夫妻關系)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進來,偏義復詞今:進出)

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古:黃河以北,黃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

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古:小人離間之言今:仔細說來)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古:現在別人,指劉邦今:現在的人)

沛公已去(古:離開今:從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所以遣將守關者(古:之所以……是因為……今: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沛公奉卮酒為壽(古:敬酒今:歲數大)

我為魚肉(古:魚和肉今:魚的肉)

(四)一詞多義

如: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動詞,好像)/沛公起如廁(往,到……去)/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意: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圖、意愿)/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料想)

舉: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舉起)/殺人如不能舉(全、盡)

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道歉,動詞)/噲拜謝(感謝)

乃令張良留謝(告辭,告別)/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謝罪)

三、深入探究

1.文章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鴻門宴是項羽和劉邦在滅秦之后長達五年的斗爭的開端。雖是開端,卻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這場斗爭的終結。這樣說,是因為作者通過對這次宴會全過程(包括會前斗爭和會后余波)的描寫,生動地揭示了項羽的悲劇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婦人之仁"。這種性格不改變,他就必然以失敗告終。而劉邦在宴會上能化險為夷,跟善于利用對方性格弱點也是分不開的。從這段史實可以看出領袖人物的性格在歷史發(fā)展重要關頭上所起的作用。

2.文章的主要情節(jié)可以分為幾部分?

本文按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鴻門宴的由來。文章先指出劉、項兩軍的駐地及雙方兵力,表明項羽占有絕對優(yōu)勢,戰(zhàn)爭的主動權在他手中。戰(zhàn)爭似乎已經迫在眉睫,卻忽然出現了轉機。項伯為報私恩夜訪張良,劉邦于是拉攏項伯,以謊言為自己辯護。項伯同意調停,于是有了鴻門宴上的斗爭。

第二部分(第3、4段),寫鴻門宴上的斗爭。節(jié)奏發(fā)展得快,氣氛的變化也快。開始很平和,劉邦卑詞“謝罪”,項羽說出告密人,可見怒氣全消,有和解意,且設宴招待劉邦。但范增蓄意殺死劉邦,繼而命項莊舞劍,使氣氛越來越緊張。于是張良出招樊噲。樊噲為了將眾人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來,不僅一切做得合乎禮法,而且忍辱吃了生彘肩。然后借項王“能復飲乎”之問慷慨陳詞,又就席間舞劍一事指責項王"欲誅有功之人"。故"項王未有以應",反而賜坐。至此氣氛又進一步緩和,但危機仍未解除。這是宴會斗爭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述會后余事,包括劉邦逃席,間道至軍;張良留謝,項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劉邦誅殺曹無傷。

本文情節(jié)按項羽是否發(fā)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席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波瀾橫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故事首尾相應,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始,以項羽受璧、曹無傷被誅終,雖屬節(jié)選,亦有相對的完整性。

3.對比文中的人物性格

項羽在優(yōu)勢下恃勇驕橫,毫無遠慮。劉邦則在劣勢下忍辱負重,善于保全自己。項羽剛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應變。劉邦則善于采納意見,虛心細致,隨機應變。項羽用人唯親,致使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劉邦則知人善任,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受命。項羽養(yǎng)奸遺患,又自絕敵營內應,劉邦則有奸必除,又能收敵為其所用。

4.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一)在矛盾斗爭中刻畫人物。作者塑造項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個問題:是否對劉邦發(fā)動進攻;是否在席間殺死劉邦;對樊噲的越禮行為采取什么態(tài)度;對劉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態(tài)度。這些,上面已有分析。這里附帶說說樊噲。樊噲在危急的關頭不顧衛(wèi)士阻攔,闖入中軍帳,表現了極大的勇敢。但入帳后的種種行動都是有禮有節(jié)的,先"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以引起項羽注意;項羽賜酒,他先拜謝,然后站著喝,隨后連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機譏諷項王,卻又替劉邦求賞,暗寓尊崇項羽之意,這又說明他粗中有細。

(二)運用對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劉邦和項羽;張良和范增。

5、分析文章脈絡

無傷告密——夜訪張良——項伯說情——沛公赴宴——鴻門飲宴——項莊舞劍——樊噲闖帳——樊噲力斥——沛公逃席——誅殺無傷

四、鞏固練習

1、下列加點字解釋全正確的一組()

①目似瞑,意(神情)暇甚②項王則受壁,置(擺設)之坐上

③卮酒安足辭(推辭)④此亡秦之續(xù)(連續(xù))耳

⑤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⑥大禮不辭小讓(謙讓)

⑦沛公起如(往)廁⑧沛公則置(安置)車騎

A.①③⑤⑦B.②③⑥⑧

C.②④⑥⑦D.①④⑤⑧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組()

①距關,毋內諸侯②沛公不勝桮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數目項目

⑤令將軍與臣有郤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劍切而啖之⑧張良出,要項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A.①③④⑤B.②⑤⑦⑧C.②④⑥⑧D.①②⑤⑨

答案:D。①距通拒,內通納;②桮通杯;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⑧要通邀。⑨蚤通早

3、下列句中加點字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

①沛公軍霸上②黨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數目項王④籍吏民,封府庫

⑤君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⑥項伯殺人,臣活之

⑦爽心悅目

A.①③④/②⑤/⑥⑦B.①②⑤/③④/⑥⑦C.②⑥⑦/③④⑤/①D.③⑥/⑤⑦/①②④

答案:A。①駐扎,名作動;②象鳥的翅膀一樣,名作狀;③使眼色,名作動;④登記,名作動;⑤象對待兄長一樣,名作狀;⑥使……活,使動用法;⑦使……爽快,使……愉快,使動用法。

4、下列句子不屬同類句式的一項()

A.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

B.藉何以至此

C.因擊沛公于坐

D.得復見將軍于此

答案:B。

A、“以事”,狀語后置;B、“何”作賓語,前置;C、“于坐”,狀語后置;D、“于此”,狀語后置。

5、寫出下列語句所含的成語

A.秋毫不敢不所近()

B.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C.勞苦而功高如此()

D.項莊拔劍舞,其意在沛公()

答案:

A、秋毫無犯B、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C、勞苦功高D、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鴻門宴課件【篇6】

按古代禮儀,帝王與臣下相對時,帝王面南,臣下面北;賓主之間相對,則為賓東向,主西向;長幼之間相對,則長者東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坐位,以東向最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侍坐。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為侍坐。從坐位可看出雙方力量懸殊與項羽的自高自大。

第4自然段主要寫了幾件事?

一、問題:

1.鴻門宴前項羽與劉邦兩軍實力如何?

2.范增勸告項羽攻打劉邦的依據是什么?

3.張良與項伯關系為何如此密切?

4.對于項伯,劉邦有何舉措?

5.復述鴻門宴。

6.請畫出鴻門宴坐次及方位。

7.樊噲闖帳與樊噲力斥這兩個場景可以看出其什么樣的性格?

8.沛公逃席這個場景可以看出劉邦怎樣的.性格?

項羽:光明磊落,坦率粗豪,自大輕敵,寡謀輕信,優(yōu)柔寡斷,有勇少謀。

古:兒女親家。 ?今:結婚的事或者說因結婚而主生的夫妻親眷關系。

沛公軍(駐軍,動詞)霸上。

沛公欲王(為王、稱王,動詞)關中。

不可不語(告訴,動詞)。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動詞)之。

籍(登記,動詞)吏民。

范增數目(使眼色,動詞)項王。

刑(施加肉刑,動詞)人如恐不勝。

吾得兄(像對待兄長一樣)事之。

項伯乃夜(連夜)馳之公軍。

常以身翼(像翅膀一樣)蔽沛公。

毋從(省略“之”)俱死也。

奉厄酒為(省略“之”)壽。

旦日(省略主語“沛公”)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將軍戰(zhàn)(省略“于”)河北,臣戰(zhàn)(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奈何:奈,動詞。何,疑問代詞。譯為“如何”、“怎樣”。如“為之奈何?”

孰與:與……相比,誰……?表示比較。如“孰與君少長?”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將守關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無以(無……以……)沒有會么東西拿來……如“軍中無以為樂”

鴻門宴課件【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史記》一書的體例、別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關的文學文化知識

2、掌握本課出現的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譯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準確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

5、了解作者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和行動描寫的方法刻畫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點

一、學習古漢語的常用詞語和特殊句式

二、正確分析認識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辨析疑難語句、準確翻譯文中的句子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下面四副對聯哪一幅是寫司馬遷的?

1)志潔行廉,愛國忠君真氣節(jié);

辭微旨遠,經天緯地大詩篇

2)翁去八百載,醉鄉(xiāng)猶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瘡痍,詩中圣哲;

人間疾苦,筆底波瀾

4)剛直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

幽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屈原、歐陽修、杜甫、司馬遷

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 辯解,得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后稱《史記》,對后代史學有深遠的影響對許多歷史人物的敘述, 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yōu)秀的傳記文學作品

《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敘述了上起黃帝,下到漢武帝太初四年約3000年的歷史;是我國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是作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紀:敘述歷代帝王的歷史;世家:敘述貴族王侯的歷史;列傳:歷代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跡;表: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書:記載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作者基本上站在同情被壓迫者的立場,在一定程度上嘲笑了封建社會的最高權威,鞭撻了貪官酷吏和土豪劣紳,同情并歌頌了農民起義的領袖和當時被社會所賤視的小人物;他寫的一些人物傳紀,不僅表現了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大部份有很動人的藝術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鮮明,文筆簡練樸素其中也有許多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結合的作品

魯迅贊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意即它既是史學巨著,又是文學巨著

明確重點

時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劉邦、項羽也起兵江東項梁擁立老楚懷王之孫為“楚懷王”,召集諸將結成反秦聯盟,命主力軍劉、項分南北兩部,合力西擊秦軍,并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

劉邦率先入關破咸陽,退駐霸上后項羽率軍西來屯軍新豐鴻門,揚言同劉邦交戰(zhàn)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豐鴻門舉行宴會,課文以項羽是否發(fā)動進攻、劉邦是否安然逃席為主要矛盾展開

課文疏通

1、 通讀全文(讀準字音,找出通假字,找出成語,通其大意)

2、 串講與翻譯(把握重要的詞語、句式與重點句、難句,同時,要讓學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識比如座次、禮節(jié)等調動學生積極性,必要時讓他們翻譯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識點,)

鴻門宴課件【篇8】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了解“鴻門宴”斗爭的起因、經過,認識這一斗爭的性質,正確評價有關人物。

學習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掌握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的規(guī)律。

掌握“舉”、“謝”等文言詞語。

教學過程: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二、背景介紹:

故事發(fā)生在陳涉起義之后的第三年(前206)。陳涉起義之后,出身楚國貴族世家的項梁、項羽叔侄和出身農民又當過亭長的劉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陳涉失敗后,項梁等擁立楚懷王之孫,仍號楚懷王。項、劉為楚懷王所轄主力軍。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非常惱火,立即破關直抵新豐鴻門。

一、文章的結構:

全文以“鴻門宴”為中心,以“殺不殺劉邦”為線索。

1、項羽準備立即發(fā)兵擊劉。

2、劉邦拉攏項伯,答應前去謝罪。

宴中:(殺或不殺)劉邦詭表心跡(初步穩(wěn)住項羽)。

項莊舞劍(更為緊張)。

樊噲闖帳(一觸即發(fā),極度緊張)。

項羽受禮(坐失良機,放虎歸山)。

范增拔劍撞斗(由此內部矛盾轉化)。

全文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寫宴會前立、項兩軍駐地、力量對比、事件的起因及雙方的幕后活動。

張良與劉邦商討對策。

項伯勸項羽勿擊劉邦。

第二部分:(3-4)宴會上,寫鴻門宴上雙方的尖銳斗爭,情節(jié)的高潮。

項羽賜樊噲酒肉,賜座。

劉邦以“如廁”為名逃跑。

第三部分:(5-7)宴后,劉邦脫身逃走,張良入謝,劉邦誅殺內奸。

對項:坐失良機,加深了項、范矛盾,埋下了最后失敗的禍根。

二、人物:

項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形象,他沽名釣譽,輕敵自大,寡謀輕信,不善用人,優(yōu)柔寡斷,又帶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

一個以“斗力”見長,一個以“斗智”見長。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鴻門宴課件8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鴻門宴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鴻門宴》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 作為幼兒園教師,說課稿我們每個老師需要學會準備的東西,為了讓孩子們都充分認識到學習的樂趣,老師們在上課前會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老師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有關幼兒園說課稿范文有哪些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鴻門宴》說課稿范文》,供你閱讀參考,并請收藏本頁面!1、了解“鴻門宴...
    2023-04-12 閱讀全文
  • 讀鴻門宴有感7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內容專輯推薦:“讀鴻門宴有感”,敬請瀏覽。伴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經常需要撰寫各種文檔,范文對我們越來越重要。借鑒范文,可以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范文的寫作有利于我們打開思路?下面是編輯為你精心整理的“讀鴻門宴有感”,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2023-02-07 閱讀全文
  • 鴻門宴讀書筆記 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書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而在閱讀作者寫的作品時,腦中不停的會有新的想法,那么在讀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我們能從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中寫到什么呢?下面是編輯為大家整理的“鴻門宴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夠...
    2023-01-14 閱讀全文
  • 最新《鴻門宴》說課稿合集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備好教案是實現教學任務的第一步。撰寫教案時,老師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對象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以下內容是我們特地整理的“最新《鴻門宴》說課稿”,敬請您閱讀本文!...
    2023-04-15 閱讀全文
  • 鴻門宴讀書筆記12篇 眾人皆知,作為一名杰出的教學工作者,我們需要經常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分享,而教育筆記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書面表達能力。作為一名教師,寫教育筆記需要注意哪些呢?因此,欄目特意整理了鴻門宴讀書筆記12篇,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邊的人!劉邦在項羽面前肯忍一時之氣,才得以逃脫,他要是和項羽一般驕橫...
    2023-05-05 閱讀全文

作為幼兒園教師,說課稿我們每個老師需要學會準備的東西,為了讓孩子們都充分認識到學習的樂趣,老師們在上課前會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老師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有關幼兒園說課稿范文有哪些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鴻門宴》說課稿范文》,供你閱讀參考,并請收藏本頁面!1、了解“鴻門宴...

2023-04-12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內容專輯推薦:“讀鴻門宴有感”,敬請瀏覽。伴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經常需要撰寫各種文檔,范文對我們越來越重要。借鑒范文,可以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范文的寫作有利于我們打開思路?下面是編輯為你精心整理的“讀鴻門宴有感”,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2023-02-07 閱讀全文

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書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而在閱讀作者寫的作品時,腦中不停的會有新的想法,那么在讀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我們能從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中寫到什么呢?下面是編輯為大家整理的“鴻門宴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夠...

2023-01-14 閱讀全文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備好教案是實現教學任務的第一步。撰寫教案時,老師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對象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以下內容是我們特地整理的“最新《鴻門宴》說課稿”,敬請您閱讀本文!...

2023-04-15 閱讀全文

眾人皆知,作為一名杰出的教學工作者,我們需要經常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分享,而教育筆記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書面表達能力。作為一名教師,寫教育筆記需要注意哪些呢?因此,欄目特意整理了鴻門宴讀書筆記12篇,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邊的人!劉邦在項羽面前肯忍一時之氣,才得以逃脫,他要是和項羽一般驕橫...

2023-05-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