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習俗作文。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時間飛快,我們又迎來一個新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nèi)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哪些端午節(jié)由來的作文值得借鑒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有關端午由來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端午節(jié)的來歷有三個傳說:分別是紀念屈原、曹娥、伍子胥。我想你應該很了解屈原了吧!在此我就不多言了。
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曹娥,是因為她為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公元23~220年)。有一天,曹娥的父親不慎溺入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曹娥只有十四歲,無論白天、黑夜,她都沿著江邊找尋,嚎啕大哭。過了十七天了,還是不見尸體,于是她投入江中,這天是農(nóng)歷五月五日,五日后人們找到了她父親的尸體。
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是因為他的愛國精神。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人,他原本是楚國人,但父兄都被楚平王所殺害,于是出走楚國,投奔到了吳國,幫助吳國來攻打楚國。五次戰(zhàn)爭后,吳國攻占了楚國的首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jīng)死了,他掘開墳墓,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尸體幾百下,以報復他的殺父兄之仇。吳王磕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打敗后越王勾踐請求和睦相處,夫差允許了。而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最后,伍子胥自刎而死,夫差把伍子胥的尸體丟進大江。吳國人舍不得賢臣順江離他們而去,許多人劃船追趕。他們爭先恐后往江里扔粽子等,為紀念伍子胥。這天是農(nóng)歷五月五日。
我國端午節(jié)的習俗由此而來。人們過節(jié)的形式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懸艾葉萺蒲。
其中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中國范圍最廣的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它的食用時間很久了,花樣繁多。粽子中的餡有的用豬肉;有的用板栗、紅棗、赤豆;有的用豆沙、松子仁、胡桃仁、火腿、蛋黃等等,香甜可口,好吃極了。
在紀念他們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愛國、愛家的精神,并一代代傳承下去。
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yōu)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里了。終于,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為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就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時,許多人為了救屈原,就駕著船,向江里投飯團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并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并包粽子、喝雄黃酒。
據(jù)說,端午節(jié)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屈原,也正是因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節(jié)定名為“詩人節(jié)”。
屈平(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在我國歷史上,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說法已經(jīng)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佳節(jié),當然少不了粽子這個主角。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了。
據(jù)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盛唐時期,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xiàn)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中國百姓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活動之一,在湖南汨羅市,賽龍舟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布于龍頭上,再安龍頭于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xiāng)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而在廣東,龍舟競渡之前,要首先進行請龍、祭神的儀式。
賽龍舟作為中國民間傳統(tǒng)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除了端午節(jié)之外,也多是在喜慶節(jié)日舉行。如果從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這個說法去理解,它現(xiàn)在已經(jīng)超越了一項體育運動的范疇,變成了一種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精神圖騰。
端午節(jié)戴佩飾香包之類的小物件也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也有用碎布縫成的。
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顏色鮮艷,袋囊內(nèi)的填充物幾經(jīng)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qū)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fā)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jié)特有的民間藝品。
在中國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過端午節(jié),因為我覺得端午節(jié)最有趣。端午節(jié)不僅充滿了民族特色,還彌漫著濃郁的水鄉(xiāng)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人們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fā)揚,祝福祖國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人們怕水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河中,希望魚兒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國農(nóng)歷上屬“端午”之日,為紀念屈原,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吃粽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屈原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作品,如:《離騷》、《九歌》、《九章》、《天問》……原本他是想滅秦國的,但自從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后,屈原便跳進汩羅江自盡,以身殉國。
端午節(jié)就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才“誕生”出來的節(jié)日,也許正因為對屈原的敬愛,所以有些偏向這個節(jié)日。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自己動手包粽子,已變成傳統(tǒng)文化新風尚。可別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要準備粽葉,將其刮毛、洗凈,堆放整齊備用;其次,要準備粽餡,主要是以米為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diào)好鹽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著粽葉,將粽葉按45度角對折成漏斗狀,右手舀粽餡導入粽葉卷成的漏斗里,再將粽葉卷起來包裹住粽餡,完全密封并裹緊,然后用繩子捆緊,粽子就包好了。
吃著粽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jié)的最愛。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賽龍舟。到達賽龍舟的場地時,岸兩邊早已被圍觀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橋上的一個空擋,便叫家人擠了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個江面一目了然。賽龍舟開始了,每只龍舟都像一支離弦的箭,一個勁的向前沖,每一只龍舟下面都都綁著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龍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斬下扔進水里。每只龍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
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日子,我永遠會銘記在心,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華夏子孫。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許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就是其中之一,關于它,還又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有一個正面臨亡國之難的國王—楚王,它召集大臣們一起商議對策,屈原是國王非常重視的一個大臣,他想出了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法,而國王覺得不妥,另一個大臣也想出了一個辦法,國王連連點頭稱贊,并賞了那個大臣,但屈原卻說不行,屈原要和國王爭議,不料,國王卻把屈原逐出了這個地方。
果然,楚國滅亡了。屈原見自己胸懷大志,卻報國無門,他一氣之下,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進汨羅江自盡了。
聽說屈原投江,沿岸的老百姓紛紛劃船去尋找他的尸體,可是始終沒有找到。人們回來后,只見屈原夫人獨自立在江岸上,雙手捧著一個竹筒,大家都過來安慰她,屈原夫人平靜的說:‘我想,先生活在這個世上,憂愁太深了,這清清的汨羅江水或許能沖走他的憂愁,就讓他去吧,先生最愛吃糯米蒸飯,我這就給他獻上?!f著,將糯米蒸飯投進了汨羅江。
千百年來,人們忘不了憂國憂民的屈原,于是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包粽子,系五彩繩,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每當我看見粽子,就會想起那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
每每想起在去年那個晚上,我激動地睡不著覺。我對姥姥說:“姥姥我想吃粽子了。”可姥姥說:“現(xiàn)在是晚上12:00啊,我現(xiàn)在沒有食材做不了??!”我說:“姥姥我想了個好辦法咱們拿粘土做吧,”姥姥說:“好呀!”于是我們倆拿出來五彩繽紛的粘土,說完我們就開始了,姥姥先把白色的粘土揉成一個小三角形,再把綠色的粘土揉成葉子型,把它裹在上面,我和姥姥為了小粽子可愛,然后又在他的身上安了兩只小眼睛和一只小嘴巴,那櫻桃般可愛的小嘴巴,好像正沖著我和姥姥微笑呢。有的像鈴鐺、有的像小湯圓、有的還像小餃子、有的像小兔子、每一個都是那么的精致可愛。我們倆個做的特別特別的開心,夜晚的窗外一直回蕩著我們歡聲笑語?!蹦翘焱砩衔覀兺娴叫切嵌妓?,才想起了困意。
第二天,天剛蒙蒙頭,天邊露出魚肚白了,我從床上跳起來,拿著昨晚和姥姥一起做的粽子給大家看,大家都說好看、漂亮,只聽姥姥大聲說粽子好啦,馬上吃粽子啦!我開心的像兔子一樣歡快地跑到姥姥的跟前,姥姥打開鍋蓋,我一看見粽子,哇塞!太香了,就在這時滿屋飄香著粽子香甜的味道,誰聞見誰流口水。
粽子因為開花而開心,樹因為長出了小葉子而開心,而我因為有個愛我的姥姥,愛我的家人而開心。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
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tǒng)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產(chǎn)生了眾多節(jié)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習俗。其內(nèi)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fā)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jù)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和吃粽子等習俗,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直到現(xiàn)在,端午節(jié)仍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呢!
擴展閱讀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時間一轉(zhuǎn)眼就要到端午了,傳說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ji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我們?nèi)绾蜗鹿P撰寫端午節(jié)由來的作文呢?請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小學生作文》,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名重午、端五、蒲節(jié),時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稱初五為端五。夏歷(農(nóng)歷)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順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加上古人常把五日稱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稱重午。端午節(jié)傳遍全國各地,主要分布于廣大漢族地區(qū),壯侗土家、仡佬等少數(shù)民族也過此節(jié)。
端午節(jié)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如紀念屈原投江、始于五月五日毒日的禁忌、越王勾踐訓練水師、紀念伍子胥投錢塘江和曹娥救父等等,這些說法經(jīng)過歷代加工,與端午的民俗活動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中華民族的一個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有:1、紀念歷史人物;2、劃龍舟;3、吃粽子;4、各種防五毒習術(貼端午符剪紙、掛艾草菖蒲、佩戴香包等避邪物、蘭湯沐?。?、游戲,如玩斗草、擊球、射柳等。與端午節(jié)相關的主要器具、制品有龍舟、粽子、五毒圖、艾草菖蒲、鐘馗畫、張?zhí)鞄煯?、屈原像等?/p>
端午節(jié)起源于民間習俗,其中有不少活動都是健康向上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端午節(jié)漸漸發(fā)展成為內(nèi)容豐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較強的生命力。端午節(jié)對研究民間習俗的發(fā)展有重大價值,由于它是多民族共享的節(jié)日且包含跨國習俗,因此對研究民族文化往來、國際間文化交流、傳統(tǒng)體育競技、飲食文化等均有重要價值。
因為"五"與"午"通,所以端午節(jié)又名端五。另外端節(jié),午日,重五,重五,地臘,中天等也是端午的別稱,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
端午這天有很多的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讓兒童能長命百歲吧!端午節(jié)還要在小孩的額頭上用雄黃畫個"王"來避邪。
每到端午節(jié),奶奶都要買許多艾草,蒜頭,在中午12點時放在太陽底下曬,奶奶說:"這樣的艾草和蒜頭能消毒,避邪。"還在家中用艾草熏。我想端午節(jié)的諸多習俗,也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下一代的.希望吧!
你們想知道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重午節(jié)。關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jié),更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雄,它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zhàn)火連天。
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
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尸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這天不僅僅能吃到粽子和綠豆糕,而且還能表達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每個節(jié)假日的由來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在告別了難忘的端午節(jié)時,我們必然會被要求寫一篇端午節(jié)賽龍舟相關主題的作文,寫作文可以培養(yǎng)我們對文字的興趣提升語文學習的熱情。你知道寫好一篇賽龍舟作文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嗎?下面的內(nèi)容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賽龍舟的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模板,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咚咚咚……”渾厚有力的鼓點聲破空而來,坐在嬸嬸家吃端午團圓飯的我心早已飛到劃龍舟的現(xiàn)場。一吃完飯,我、弟弟拉著媽媽和奶奶趕緊往云浦路跑。
可一出來就傻眼了,一路的河邊早已被看龍舟的人里三層外三層堵得水泄不通,有的人甚至爬到樹上,有的站到車上。我試著擠進去,但馬上又被擠了出去,只好邊走邊尋找空隙。
“咚咚咚咚咚”……鼓聲更緊密了,呀,肯定是有龍舟開始比賽了,我還沒找到位置,只好跟著鼓聲邊走邊跑。路上,有一個3歲的小朋友跟我一樣,雖然沒有看見龍舟,聽到龍舟的鼓聲,高興地喊著“加油加油”,仿佛他已經(jīng)看到龍舟比賽的精彩場面,逗著路旁的人哈哈大笑。
后來,媽媽把我們帶到了樂成街道的龍舟指揮臺,我和弟弟舒服地坐在凳子上觀看。
這時河面上,一條橘黃色龍舟一馬當先,隊員們槳頻一致,龍舟劈浪前行,后面一條白色的龍舟緊追不舍。“加油!加油!”兩岸觀眾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伏,慶祝的鞭炮也不時沖向云宵,為贏的龍舟祝賀。
我們看完了樂成街道水域的龍舟,接著又去了城南街道的龍舟指揮臺。這里水域比樂成寬敞許多,龍舟數(shù)量明顯比樂成街道少一些,但兩旁觀眾依然很多,路旁停滿了車,有多人打著傘堅守著一年一度與龍舟的約會,等待著龍舟的自由角逐,終于河面上熱鬧起來,上下游匯集過來的龍舟爭相追逐起來……
看了整整一個下午,看到有的龍舟開始回家了,我和弟弟在媽媽的催促下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說到賽龍舟,我不禁想起了寬闊的珠江上鑼鼓喧天、百余人游泳的精彩場面。伴隨著人們的掌聲、喧嘩,伴隨著粵劇《龍族奪金》悠揚的曲調(diào),我的心都激蕩起來了!只見江面上水波蕩漾,一排排準備出發(fā)的龍舟一字排開,熱鬧非凡。那是龍江鎮(zhèn)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一項傳統(tǒng)的民間活動。以順德人為代表的珠三角人,特別熱愛賽龍舟,賽龍舟分為有龍(主要是漫游和看表演)和賽龍舟(主要是飆車)。由于龍江鎮(zhèn)的河流縱橫交錯,風景很美。正因為如此,今年當?shù)卣趹c祝端午節(jié)的時候舉行了一場龍舟比賽。
我記得那一天,我們一家人早早來到龍江鎮(zhèn)看龍舟,但誰也沒想到河堤上已經(jīng)擠滿了人,到處都是人,彩燈高掛,旗幟飄揚,呈現(xiàn)出喜慶的氣氛。各種各樣的“龍”在河上“準備出發(fā)”,水手們精力充沛,一個個舒展著優(yōu)美的體態(tài)……比賽就要開始了!
中午12點,游戲進入倒計時,龍族即將發(fā)布!“三、二、一,準備——”我看到周圍的觀眾汗流浹背?!芭九尽卑殡S著鞭炮聲,龍舟比賽正式開始了!
一個“龍”就像離弦的箭,成千上萬的船一起飛,一般地劃呀劃,試圖在龍中爭第一。這時,站在“龍頭”的鼓手張工,鼓點起來,音樂在河上響起,笑聲回蕩在兩岸。我看到每個龍舟隊的運動員都在尖叫,撫摸,沖刺。領頭的“龍”奮力“翱翔”,而后者則緊隨其后,領頭的龍舟被后來者追上。原來領頭的船不服氣,水手們怒不可遏地沖上前去——一千艘船的壯觀景象!
但是突然風太大,領頭的龍舟被掀翻了。后面緊跟的十幾條船看到了機會,立刻追上了他們!在危機時刻,落水的隊員并沒有驚慌失措。他們齊心協(xié)力修理沉船。一旦失敗,人們就笑了。多么壯觀的人與自然斗爭的畫面?。〉顷爢T們并沒有灰心,又重新開始了!船終于準備好了!隊員們爬上船,奮起直追,永不放棄。
經(jīng)過十幾輪的艱苦努力,歷經(jīng)挫折的堅韌不拔的龍舟終于追上了領先的船只,率先沖過終點線,闖入龍門,奪得冠軍!突然,兩岸響起了鞭炮聲和鑼鼓聲,大家欣喜若狂地歡呼,為水手們精彩的表演歡呼,心中呼喊著英雄的名字,非常熱鬧!
今天的故事讓我覺得賽龍舟是一項很精彩的民間活動,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既刺激又充滿艱辛和困難;它不僅會失敗和受挫,還會成功中標。誰沒有遇到過失敗和挫折?摔倒了爬起來再走!雖然陰溝里翻船很可怕,但是掙扎著爬上船,你還是可以劃到理想的彼岸,爬上光榮的巔峰!不管我們做什么,只要我們能像水手一樣“沖刺”,我們就一定會成功!
蔚藍的天空中飄著潔白的“棉花糖”,清澈的河面上浮著美麗的“蛟龍”。云龍鎮(zhèn)長山江兩岸人聲鼎沸,人群摩肩接踵,每個人都翹首張望,等待著賽龍舟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太陽公公也熱情似火,睜大眼睛“觀戰(zhàn)”。
比賽終于開始了,運動員們意氣風發(fā),奮勇劃槳,動作整齊劃一,隨著槳的起落,龍舟猶如離弦之箭飛向前方,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紋,原本平靜的水面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比賽進行得十分激烈,兩條龍舟齊頭并進,你追我趕,前后之間的距離經(jīng)常不到一個“龍頭”,“咬”得非常緊。兩岸的吶喊聲、加油聲此起彼伏,一陣蓋過一陣。
運動員們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濕透,他們沒有絲毫分神,拼命地向前劃槳。船尾掌舵的人也一直搖著,以便龍舟劃得更快。他們團結一致,拼搏進取,個個像戰(zhàn)士一樣向終點沖去。真是“蛟龍劈波斬浪,勇士競逐龍王”!這是意志的角逐,毅力的較量,團結合力的大比拼。我要學習這種賽龍舟的精神,在學習上有一個新的突破。
去年的端午節(jié)。在老家,我舅舅參加了我們老家的賽龍舟。他是最后一名。他上龍舟之前,還給我們打了個招呼。賽龍舟開始了:舅舅將槳在水里劃的水花四濺,也不顧頭上的汗,就拼命的劃。兩岸的人民震天動地地喊著:“加油!”龍舟在不斷的滑行。岸上的人們是人山人海啊!
到了比賽中間,大家喊累了,就靜靜地看著比賽,似乎無人在喊叫。但只有人在拍手。表弟們拍的手都紅的要死。到了比賽中間,舅舅在的那艘龍舟速度減了不少,大概留在最后沖刺??晌夜烙嫅摏_刺不了,因為,龍舟只有劃才可以游動,不劃,就倒了下去。
比賽中間,也是很難劃的,只能奮力地劃。水花不斷地濺到了各位選手的衣服上,只剩下“咚咚咚咚鏘”的聲音了。我們都停止了拍掌,等著比賽的結尾,突然有兩條龍舟劃地飛快,我舅舅所在的那艘龍舟馬上在后面趕。兩岸的人們開始快活地喊叫起來了。又是震天動地,喊的耳朵都“聾”了。比賽馬上接近結尾,龍舟更是加快了速度,我舅舅所在的那艘龍舟,保持著第三名的速度。所有龍舟只奔目標,“咚鏘”“咚鏘”“咚咚鏘”的聲音敲響了。龍舟們到得了目標,我舅舅那艘龍舟是第三名,共有4艘龍舟,這個成績還是相當?shù)牟诲e的。
說起賽龍舟我想大家都是耳聞目睹過的,你聽鑼鼓聲聲,鞭炮齊鳴,劃龍舟比賽就快開始了。
小河兩旁人山人海圍滿了觀眾,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誰輸誰贏。龍舟爭先恐后的劃了出來,3輛龍子實力不分上下,選手們整齊的劃著船槳“一二一,一二一”站在船頭的是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他拿著手上的鼓錘鏗鏘有力地敲著,鼓為自己鼓舞士氣。
岸上的觀眾們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一邊心急如焚地喊著加油,小河上選手們不一樂乎的劃著,他們聽著觀眾們強烈的耐喊聲,頓時變得充滿了信心,更加賣力地劃著,鑼鼓聲變得越來越響,船槳劃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河水被攪得洶涌澎湃飛濺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河水兇猛地向河岸拍擊,選手們越戰(zhàn)越勇。
就在難解難分之時,藍隊,使勁往前劃著,最后一舉拿下冠軍,其他兩隊雖然輸了但他們并沒有氣餒,而是用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向藍隊慶賀。這時鞭炮齊鳴,人聲沸騰為冠軍頒獎的,歡呼聲吶喊聲,鞭炮聲是這次龍舟大賽上最富有動力的的交響曲。
河水平靜了下來鑼鼓與鞭炮消失影去。剛才熱鬧的氣氛漸漸變淡,隆重的龍舟大賽拉下了圍幕。
端午節(jié)我們?nèi)タ促慅堉?,參賽隊伍有紅隊和黃隊。
比賽終于開始了,紅隊的敲鼓手有節(jié)奏地打著鼓,紅隊就像一條鯊魚似的沖向終點。黃隊也不甘示弱,飛快地沖向終點,紅黃隊不分上下,每個參賽員都使出全身的力氣,旁觀者也不停地喊:"加油,加油。"比賽終于結束了,紅隊勝利了,紅隊的每個人都很高興,有的大喊:"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有的高興地跳下了水里,還有的激動地落下了淚水。
這使我懂得了"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力量大這個道理。這一天,我真高興?。?/p>
端午節(jié)到了,我的家鄉(xiāng)——嘉興也一下熱鬧了起來。因為,不僅一個個聞名中外的嘉興粽子被千家萬戶作為時令美食端上了飯桌,而且還有一場場豐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動。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賽龍舟了。
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一天,一大早,嘉興西南湖邊早已人山人海,被擠得水泄不通。人們都在焦急地翹首遠望。原來,一年一度的端午賽龍舟活動即將在這片水域上演。我和爸爸媽媽好不容易從人逢中擠了進去。我的心也隨著人流的涌動而興奮不已。
“來了!來了!”隨著人群中一陣騷動,不一會兒,踏著激昂的鑼鼓聲,龍舟便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它們像一條條出海的蛟龍,激起了一團團雪白的浪花,又像勇猛的大將軍,昂起的龍頭威武無比,翹起的龍威直指藍天???,那些龍舟有節(jié)奏地起伏著,飛快地前進,真像龍騰大海,壯觀極了!
比賽十分激烈。前面的幾條龍舟你追我趕,時而這條在前,時而那條在前,咬得可緊了!運動員們顧不上擦拭汗水,一個勁地使勁劃。湖邊的觀眾也握緊拳頭,激動地為他們吶喊加油。直到龍舟過去了,人們的目光還是緊緊盯著它們遠去的身影......
這激烈的氣氛和壯闊的場面令我久久難以忘懷,每次回想起來總是心潮澎湃。
“龍舟又蕩舊時波,鑼鼓頻催破浪梭”。端午賽龍舟,不僅賽出了家鄉(xiāng)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也讓我看到了龍舟運動員們齊心協(xié)力、團結拼搏的可貴精神。我決心要以他們?yōu)榘駱?,勤奮學習、努力拼搏,早日成為棟梁之材。
小學語文是我們必須學習的一門學科,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部分。為了幫助我們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感知語言的魅力,一般老師會依據(jù)近期所學知識布置寫小學做菜作文的作業(yè),你知道寫好一篇小學做菜作文有一些什么技巧嗎?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我學會了做菜小學生作文》,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說起我的媽媽,最大的特點就是會做菜。
媽媽會做的菜有很多,有酸菜扣肉、松鼠魚、啤酒鴨......看,媽媽又在廚房忙活了,“上菜了!”媽媽笑咪咪地端出一盤菜。哇!是我最愛吃的酸甜排骨,媽媽做的酸甜排骨可是色香味俱全,金燦燦的排骨配上翠綠的青瓜,再點綴上火紅的西紅柿,饞得我直流口水,趕緊夾了一塊放進嘴里,酸中有甜,甜中帶酸,真是回味無窮!“呃,好香呀!我要喝,我要喝!”媽媽燉的雞肉蘑菇湯果然名不虛傳,白白的雞肉、清香的蘑菇、紅潤的紅棗,聞起來清香撲鼻,真是喝到嘴里甜到心里!
怎么樣,聽我說了這么多,你是不是也想嘗嘗我媽媽做的菜?有個會做菜的媽媽真幸福!
禮拜天中午,媽媽做了大米飯,預備給我炒最喜歡的西紅柿炒雞蛋。我自己大了,連一樣菜也不會做,于是,我央求媽媽教我做。
媽媽讓我從冰箱里拿了兩個雞蛋和一個西紅柿,然后拿了一個碗。開始打雞蛋了,媽媽先給我做了個示范,只見媽媽一只手拿著雞蛋,在案臺上輕輕磕了一下,然后兩手一剝就開了。我想:往碗里打雞蛋太簡樸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著雞蛋在案子上輕輕的磕了一下,雞蛋似乎很結實的樣子,一點兒變化也沒有。媽媽說我用力太小。我拿起雞蛋使勁一磕,雞蛋破了,蛋清流了一地。唉,打雞蛋可真是看起來簡樸做起來難!
我只好在拿一個。這次有了剛才失敗的教訓,我磕雞蛋用力時不輕不重,終于把雞蛋打進碗里了。我在碗里放了一點兒鹽,用筷子攪了攪。媽媽說要順著一個方向攪勻了,我按著媽媽說的,把雞蛋攪拌平均了。
接著把西紅柿洗干凈預備切,剛拿起刀,西紅柿就從案板上滾到地上。西紅柿可真淘氣,只好在去洗一下。媽媽說:"切的時候,要用手按住西紅柿。"我按媽媽說的方法,用手按住西紅柿,小心翼翼地切了下去,生怕切住手。
預備工作做好了,接下來該炒了。我在燃氣灶上放上鍋,打開火,媽媽幫我到了些油,看到油冒煙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打好的雞蛋倒了進去。很快雞蛋就結成了塊兒,一股濃濃的蛋香味兒撲鼻而來,我趕快把西紅柿放進鍋里,又加了一點兒鹽,翻炒了兩下,就可以出鍋了。
我美滋滋地吃著自己做的菜,感覺比媽媽做得還要香。
星期五,老師布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yè),叫每人學做一到自己最喜歡的菜,而我就向媽媽學做我最喜歡的青椒炒肉絲。
首先,將買回來的豬肉洗干凈,切成細細的肉絲,剛開始我連生的肉都按不穩(wěn),更別說切了,后來,媽媽幫我穩(wěn)定好,我就要揮刀切肉啦,可為什么我切出來的不像肉絲而像肉條呢?我很不滿意,有點泄氣,媽媽笑著安慰我說,沒關系,第一次切都是這樣,多練練就好了。我重拾信心,終于將肉全部切好裝在盤子里了,然后再把青椒切成絲,這樣,材料就準備好了,開始等待下鍋了。先把油倒入鍋里,放入花椒,將肉絲下鍋,這時,鍋里的油開始四處飛濺,有一滴飛到了我的手上,疼得我哇哇大叫,趕忙拿起鍋蓋抵擋,等了好一會兒,我才開始翻炒,先炒一會兒再倒入青椒混勻,起鍋前放入調(diào)味料,這樣,我最愛的青椒肉絲就好了。
啊,我真是覺得做飯也是一個體力活!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特別愛吃西紅柿炒雞蛋,也很想學這道菜,媽媽知道了我的心思后就打算教我了。
第一步切西紅柿,媽媽怕我切得手,就幫我切好了。媽媽把油熱好了,我剛把西紅柿倒進去,就聽到“噼哩啪啦”一陣響,我嚇得一溜煙跑回了臥室,媽媽卻在那兒哈哈大笑。過了一會兒,媽媽喊我出來,西紅柿終于炒好了,被盛在一邊的盤子里,看著外焦里嫩顏色鮮紅的西紅柿嚇得魂飛魄披發(fā)的我長吁了一口吻。
接下來,我就要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打雞蛋。媽媽告訴我,打雞蛋首先要把雞蛋磕出一條裂痕,然后順著裂痕把雞蛋掰開,使蛋清和蛋黃流進碗里。最后用筷子攪拌,就能炒了。我一聽,這么復雜,我打算“打退堂鼓”,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世上天難事,只怕有心人?!蔽抑缓霉钠鹩職馊ピ囈辉?。按照媽媽的說法我掰開了雞蛋,眼看著蛋清蛋黃就要流出來了,我一興奮,手一滑,蛋清蛋黃和蛋殼一同摔進了碗里,我一骨碌坐在地上大哭起來,媽媽彎下腰不緊不慢地說:“用筷子挑出去不就好了嗎?你看,這樣不就好了?!闭f著媽媽已經(jīng)很純熟地揀出了蛋殼。我抹去眼淚,預備攪拌雞蛋。因為用力過猛,濺了媽媽一身,這次我緩慢地用筷子在碗里畫著圓圈……過了好長時間,終于攪拌好了。我直接把雞蛋和西紅柿一同倒進去,媽媽說:“雞蛋沒放鹽,應該先炒雞蛋再放西紅柿!”
可已經(jīng)這樣了,又能怎樣呢?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件事情,無論聽起來多么簡樸,做起來都是很不收留易,盡管如斯也不能拋卻,要知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一次的綜合實踐活動特別有趣,主題是學做魯菜,任務是自己做一道菜,并把過程用相機錄下來。聽了這些,同學們議論紛紛:“太好了,我可以做我最拿手的可樂雞翅了!”“啊,我可不會做什么菜!”“到底做什么菜好呢?”而我,則在心里盤算著:要不然就做蒜菜炒雞蛋吧,然后讓媽媽來錄像。好嘞,就這么辦。
我將錄制的時間定在了星期六中午,地點嘛,就在自家廚房。接著,我又準備了相應的食材:蒜菜、雞蛋、蔥和鹽。當然,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東西——相機。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啦!我將蒜菜擇好,并將它切成丁,又將蔥切好。正準備下鍋時,媽媽說:“等等,相機還沒調(diào)好呢!”啊!為了將這一過程完美地記錄下來,我不厭其煩,又做了一遍。開始炒菜了,我將油倒進鍋里,燒了一會兒,將切好的蔥花放進鍋里,“呲啦”一聲,有幾滴濺到旁邊的盤子上,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抓住鍋的把手,生怕有油落在自己身上。我把蒜菜倒進鍋里,翻炒幾下后,加上鹽,接著在媽媽的指導下打了3枚雞蛋,讓雞蛋和蒜菜混合均勻,等雞蛋呈金黃色后,再翻炒另一面至金黃色。這樣,就可以盛出來了。一切大功告成,菜完成嘍!
午餐時,我和家人一起分享了這盤菜,他們都說特別好吃,而我,不僅覺得它好吃,還有一份自豪感包含在里面。
我學會了許多本領,如騎行車,種花,扎頭發(fā)……,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做菜了。
那是一個周末,吃完早飯,我突發(fā)奇想,跟媽媽說我想學做菜,媽媽笑了笑說:“好啊,那我們中午就吃你炒的菜了!”
說干說干,等到了時候,我們就開始做了。
我先學做的是炒白菜。首先,媽媽叫我把白菜掰成一片片的,然后仔細得清洗干凈。做完了這些事,就可以開始切菜了。
我一開始切的時候,菜總是動來動去,而且我也差點兒切到手。媽媽就說:“切菜的時侯壓著菜的那只手的手指要彎曲起來,這樣就不會切到手了。于是我就照著媽媽說的做,飛快地把菜切好了。
開始炒菜了,等鍋里的水燒干了,就把油放進去,油燒熱了以后把白菜輕輕放進去就不會把油濺起來了。然后翻炒一會兒放鹽,放鹽以后加水。媽媽說:“炒的時候一定要不停地翻炒,不然會粘鍋。炒完了以后裝進盤子里,這道菜就做完了。
我還學會了韭菜雞蛋餅等菜。午飯的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說我做的菜真好吃,我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中午,我跟爺爺奶奶學做了兩道菜:西葫蘆炒蝦仁和青椒炒雞蛋。
第一道菜:西葫蘆炒蝦仁。先拿出蝦仁,用牙簽把里面的蝦線挑出來,再清洗兩遍。我問爺爺:“洗一遍不行嗎?”爺爺說:“洗兩遍才能洗干凈蝦身體里的臟東西。”我按照爺爺教我的方法認真清洗,洗完兩遍后把蝦先泡在水里。把西葫蘆切成一片一片的,放進開成最大火的油鍋里,翻炒兩遍,放入些許鹽,再翻炒,把蝦仁撈出來放入鍋中接著炒,稍蓋一會兒鍋蓋,等蝦仁變色,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西葫蘆蝦仁就可以上桌了。
第二道菜:青椒炒雞蛋。先把青椒切成兩半,把青椒籽挖出來,再把它掰成小塊,奶奶說這樣既安全又入味,把青椒塊再清洗一遍。把雞蛋打碎放到一個碗里,奶奶教我時覺得很容易,可是雞蛋怎么也不聽我的話,先是磕不破,最后磕破了卻流的我滿手都是,終于把雞蛋打進了碗里。把雞蛋攪拌均勻,這活兒也是看著簡單,做起來難,雞蛋隨著我的筷子不停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卻不碎,最后手都酸了才算攪開了,放入熱油鍋里炒成塊狀,然后把青椒倒進去攪拌兩下,放點鹽,燜一燜等青椒熟了就完工了。
這次實際動手操作,讓我感覺到做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想以前爺爺奶奶做好了菜我還挑食,有時候嫌不好吃,真不該那樣。另外,我覺得今天的菜比平常好吃了很多,可能是因為自己親手做的吧!做菜的過程與其說麻煩不如說有趣,學會做菜真好,看著自己親手烹飪的菜肴,心里有一種說不出地愉悅感和成就感!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時間飛快,我們又迎來一個新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nèi)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你知道端午節(jié)由來的作文怎么動筆嗎?請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與端午習俗由來有關的學生作文》,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我非常的開心,因為今天不僅不用上學,還可以以吃粽子,正當我吃著香甜的粽子時,爺爺過來問我知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我說不知道,于是,爺爺就跟我講起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當時,他向楚王進諫,楚王很生氣,就把屈原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在那里寫出了優(yōu)美的詩句,如:《離騷》,《天問》,《九歌》等。
一天,秦兵突然攻打楚國,屈原眼看著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了,就跳進汨羅江自殺了。
江邊的人為了不讓魚龍蝦蟹吃掉屈原的尸體,就把糯米團“撲嗵,撲嗵”地丟進江里,一位醫(yī)生把黃酒倒進江里,說要用藥暈昏魚龍蝦蟹。人們想:江里的所有動物都是龍王管理,如果把船做成龍的形狀,那么,魚就不會吃屈原了。于是,就有了吃粽子,喝黃酒,賽龍舟的歷史。
聽完爺爺說完端午節(jié)的由來,我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那么多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我對屈原非常的敬佩,也讓我知道了愛國的偉大。
每當我看見粽子,就會想起那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
每每想起在去年那個晚上,我激動地睡不著覺。我對姥姥說:“姥姥我想吃粽子了?!笨衫牙颜f:“現(xiàn)在是晚上12:00啊,我現(xiàn)在沒有食材做不了??!”我說:“姥姥我想了個好辦法咱們拿粘土做吧,”姥姥說:“好呀!”于是我們倆拿出來五彩繽紛的粘土,說完我們就開始了,姥姥先把白色的粘土揉成一個小三角形,再把綠色的粘土揉成葉子型,把它裹在上面,我和姥姥為了小粽子可愛,然后又在他的身上安了兩只小眼睛和一只小嘴巴,那櫻桃般可愛的小嘴巴,好像正沖著我和姥姥微笑呢。有的像鈴鐺、有的像小湯圓、有的還像小餃子、有的像小兔子、每一個都是那么的精致可愛。我們倆個做的特別特別的開心,夜晚的窗外一直回蕩著我們歡聲笑語?!蹦翘焱砩衔覀兺娴叫切嵌妓?,才想起了困意。
第二天,天剛蒙蒙頭,天邊露出魚肚白了,我從床上跳起來,拿著昨晚和姥姥一起做的粽子給大家看,大家都說好看、漂亮,只聽姥姥大聲說粽子好啦,馬上吃粽子啦!我開心的像兔子一樣歡快地跑到姥姥的跟前,姥姥打開鍋蓋,我一看見粽子,哇塞!太香了,就在這時滿屋飄香著粽子香甜的味道,誰聞見誰流口水。
粽子因為開花而開心,樹因為長出了小葉子而開心,而我因為有個愛我的姥姥,愛我的家人而開心。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豐富多彩,有生氣勃勃的春節(jié),秋意濃濃的中秋節(jié)……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
戰(zhàn)國時期,秦國為了統(tǒng)一中國,向楚國發(fā)兵攻打,但是卻攻打不下來。就假裝發(fā)求和信,楚懷王就打算簽下求和信。這時,愛國詩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懷王,而受到楚王和眾臣的指責,被降職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楚懷王被秦國殺害,楚國就滅亡了,屈原聽到消息后,百感交集、心如刀絞。最后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楚江里,自殺了。這時,正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
后來,屈原的愛國精神把老百姓感動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們都到楚江邊,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就把米飯投進江中,不讓屈原被持刀,還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出現(xiàn)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的端午節(jié)習俗。
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不僅是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節(jié)日值得我們?nèi)ヌ剿?,屈原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端午節(jié)于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舉行,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qū)除瘟疫的節(jié)日,后來楚國詩人屈原于端午節(jié)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與春節(jié)、中秋同屬中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是許多盛行于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qū)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jié)源于對惡日的禁忌。
另外一種說法指出古代中國南方有個少數(shù)民族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他們把食物裹在竹葉里,投到江里面去,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jié)這種習俗。
民族不同,風俗自然也不同。比如說在我國的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也就是端陽節(jié)所具有的風俗可是別具一格。
端午節(jié)是中國各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后來發(fā)展成粽子。
每到端午節(jié),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掛艾葉也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風俗。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認為它是一種可以治百病的藥草,插在門上用為祛除各種毒害,可以使人身體健康。其實,這是由于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
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yōu)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里了。終于,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為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就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時,許多人為了救屈原,就駕著船,向江里投飯團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并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并包粽子、喝雄黃酒。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
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tǒng)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產(chǎn)生了眾多節(jié)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習俗。其內(nèi)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fā)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jù)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和吃粽子等習俗,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直到現(xiàn)在,端午節(jié)仍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呢!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一看日歷,馬上就要過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nèi)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哪些端午節(jié)由來的作文值得借鑒呢?急您所急,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端午節(jié)由來小學生滿分優(yōu)秀作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每年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粽子,關于端午節(jié)吃粽子我還知道一個傳說。
端午節(jié)是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四種,其中以源于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弟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陰歷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棕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
你們想知道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重午節(jié)。關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jié),更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雄,它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zhàn)火連天。
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
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尸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這天不僅僅能吃到粽子和綠豆糕,而且還能表達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 不知道的那我告訴你們。
奶奶說是這樣的:“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傳統(tǒng)風俗與紀念屈原有關。傳說屈原投江后洹羅江附近的漁民聞訊立即駕漁舟趕來搶救。為了盡快救到屈原的遺體,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擔當漿片,幾個人劃著一只船,爭先恐后,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沒有找到。這里的漁民耽心屈原的遺體被魚吃掉,就用竹簡裝米丟在水里,讓魚去吃,免得傷害他。東漢初年(公元1世紀)長沙有個叫區(qū)回的人,白天睡覺,夢見屈原對他說:“聽說你要來祭我,我很感謝你。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給蛟龍搶吃了,希望你用楝樹葉把桶塞好,外面用五彩絲線纏起來,因為蛟龍怕這些東西,區(qū)回就照他的話去做。這就是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的由來,據(jù)蕭梁時吳均(續(xù)齊諧記)說:“世人作粽,并帶五彩絲及楝葉,皆汩之遺風也。”
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那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吃粽子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個人,他叫屈原,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有一次,她想改善國家的秩序,想變法改革,但這觸動了大貴族的利益,因此貴族們都很生氣,為了阻止屈原變法,他們屢次勸說楚王,不要變法改革。屈原知道后傷心極了,說:“我為國家效力,你們卻要為難我,阻止我,我這是何苦呢!”屈原三番五次的勸說楚王繼續(xù)變法,但楚王是個老糊涂,他相信了貴族不再進行變法。
五月初五,這一天天氣十分暖和,屈原因貴族的打壓及楚王的不信任感到十分的傷心,他來到了江邊,在愁苦無出路的時候,跳水自殺了。屈原雖然被貴族痛恨著,但卻深受老百姓的愛戴,老百姓們知道后非常的傷心,為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尸體,五月初五這一天用一種又寬又大的葉子把糯米包起來扔到江中,讓魚兒們能夠吃食物,而不是吃屈原的尸體。
就這樣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便流傳下來。
端午節(jié)的來歷有三個傳說:分別是紀念屈原、曹娥、伍子胥。我想你應該很了解屈原了吧!在此我就不多言了。
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曹娥,是因為她為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公元23~220年)。有一天,曹娥的父親不慎溺入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曹娥只有十四歲,無論白天、黑夜,她都沿著江邊找尋,嚎啕大哭。過了十七天了,還是不見尸體,于是她投入江中,這天是農(nóng)歷五月五日,五日后人們找到了她父親的尸體。
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是因為他的愛國精神。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人,他原本是楚國人,但父兄都被楚平王所殺害,于是出走楚國,投奔到了吳國,幫助吳國來攻打楚國。五次戰(zhàn)爭后,吳國攻占了楚國的首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jīng)死了,他掘開墳墓,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尸體幾百下,以報復他的殺父兄之仇。吳王磕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打敗后越王勾踐請求和睦相處,夫差允許了。而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最后,伍子胥自刎而死,夫差把伍子胥的尸體丟進大江。吳國人舍不得賢臣順江離他們而去,許多人劃船追趕。他們爭先恐后往江里扔粽子等,為紀念伍子胥。這天是農(nóng)歷五月五日。
我國端午節(jié)的習俗由此而來。人們過節(jié)的形式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懸艾葉萺蒲。
其中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中國范圍最廣的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它的食用時間很久了,花樣繁多。粽子中的餡有的用豬肉;有的用板栗、紅棗、赤豆;有的用豆沙、松子仁、胡桃仁、火腿、蛋黃等等,香甜可口,好吃極了。
在紀念他們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愛國、愛家的精神,并一代代傳承下去。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2023端午節(jié)腳步越來越近了,在古代,人們就對自然充滿了崇敬,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要祭祀龍圖騰和自然,所以民間有賽龍舟的習俗。哪些端午節(jié)由來的作文值得借鑒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簡潔的端午節(jié)歷史由來作文”,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習俗嗎?那我來告訴你吧!有喝雄黃酒,掛艾草,賽龍舟,吃粽子。這些習俗都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認—屈原。
屈原因為對自己的國家失去了信心十分傷心,所以他就投汨羅江而死。百姓們得知屈原死了,就把雄黃酒倒到河里,把蛟龍灌醉了,再把粽子扔進河里讓蛟龍去吃,這樣蛟龍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還有劃龍舟這樣的活動,這樣是可以把小魚小蝦趕跑,這樣就不會吃了屈原的尸體。
掛艾葉是用來驅(qū)趕蚊子和蛇,以及一些對我們有危害的蟲子。
賽龍舟是表示屈原愛國,愛百姓的精神,這也是為了紀念他不給國家丟臉的精神。
他也說過很多有名的詩:《九歌》《離騷》等有名的詩歌。他的詩歌讓人看了會讓人情不自禁地稱贊起他寫的詩。屈原在死之前也是一個名聲不小的人呢!而且他還是楚國最有名的詩人,自從他走了之后,楚國沒有了如此有名的人了。屈原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屈原真是一個愛國又偉大的詩人啊。
有人說端午是一個“毒日”,但為什么我們還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呢?端午節(jié)的祝福語是“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呢”?
5月5日是“惡月惡日”。因為天氣很惡劣,很多地方特別干燥,蚊子也很多。一被蚊子叮到,每天都很難受,容易治疫病,所以人們普遍認為5月是一個“毒月”,五日是“惡日”。5月5日這一天更被認為“惡月惡日”。歷史上我們最熟知的跟端午相關的事跡有很多,比如“屈原、伍子胥、曹娥跳入江中”等等。
“惡月惡日”的五月初五,人們采取了一系列變化,一句“端午安康”是在人人自危時刻最溫暖的祝福。所以古代中國人在端午這天用箭射擊圖上的五毒,我打不死你,還嚇不死你嗎?采菖蒲艾草,向自然借來力量保護身體,采雄黃憑智慧加工藥物驅(qū)散毒蟲。配香包以巧思創(chuàng)造美物,解決各種問題。中國人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將兇險的“惡月”過成了安康的“端午”。
用一條龍舟,連起多少雄心,龍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圖騰。用一個粽子包容世間種種變化,今天看到的粽子都是五花八門的。
我們通過粽子,保存以身報國的英雄故事;我們通過賽龍舟共同爭取一個目標;我們通過喝雄黃酒,掛菖蒲,將經(jīng)驗應用于一次次的危機,這就是端午的力量。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古老的中國已有答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流傳千古”……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我非常的開心,因為今天不僅不用上學,還可以以吃粽子,正當我吃著香甜的粽子時,爺爺過來問我知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我說不知道,于是,爺爺就跟我講起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當時,他向楚王進諫,楚王很生氣,就把屈原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在那里寫出了優(yōu)美的詩句,如:《離騷》,《天問》,《九歌》等。
一天,秦兵突然攻打楚國,屈原眼看著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了,就跳進汨羅江自殺了。
江邊的人為了不讓魚龍蝦蟹吃掉屈原的尸體,就把糯米團“撲嗵,撲嗵”地丟進江里,一位醫(yī)生把黃酒倒進江里,說要用藥暈昏魚龍蝦蟹。人們想:江里的所有動物都是龍王管理,如果把船做成龍的形狀,那么,魚就不會吃屈原了。于是,就有了吃粽子,喝黃酒,賽龍舟的歷史。
聽完爺爺說完端午節(jié)的由來,我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那么多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我對屈原非常的敬佩,也讓我知道了愛國的偉大。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jié)習俗。在江淮地區(qū),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zhèn)宅驅(qū)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fā),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愿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瘧疾痊愈,于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qū)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jié),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qū)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qū)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F(xiàn)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qū)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捍朔N習俗,盛行于貴州地區(qū)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qū)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這一詩是唐代詩人文秀寫的《端午》。
端午節(jié)是我們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學校迎端午的活動就在今天下午舉行。下午,我一來到校園,那撲鼻而來的粽葉味香得不得了。我迫不及待跑到了我們四年一班看,哇——在我們的課桌上早已擺放滿了粽葉,繩子,豬肉,冬菇……包粽子的材料非常豐富啊!
同學們找到自已的小組坐好,我們開始學包粽子了。包粽子是一件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的事情。我看著阿姨們很輕易就把粽子包好。同學一邊看著,學包著。我也拿起了粽葉學包了起來,首先卷粽子時這一關讓我手忙腳亂的,好不容易終于卷出了尖角,倒米又把我難倒了。這是,剛好管老師在我身邊經(jīng)過,我趕緊叫管老師教我,管老師手把手教我包粽子在,好不容易,學包了一個粽子出來!哈哈哈……把我樂翻了,特別的開心。
同學們都在優(yōu)美地音樂聲,快樂地討論聲,歡快地笑聲和咔嚓地拍照聲下開開心心的學包粽子。沒過多久,我們共同努力和勤勞下成果出來了,粽子堆滿了一大鍋。包好的粽子有的像春卷,有的像一個金字塔,有的像一個三角體……雖然粽子包得不怎么好看,但粽子里面全包著同學們祝福語。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的快,一節(jié)課的時間過去了,端午節(jié)活動圓滿的結束了。期待下一年的端午節(jié)活動!
因為"五"與"午"通,所以端午節(jié)又名端五。另外端節(jié),午日,重五,重五,地臘,中天等也是端午的別稱,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
端午這天有很多的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讓兒童能長命百歲吧!端午節(jié)還要在小孩的額頭上用雄黃畫個"王"來避邪。
每到端午節(jié),奶奶都要買許多艾草,蒜頭,在中午12點時放在太陽底下曬,奶奶說:"這樣的艾草和蒜頭能消毒,避邪。"還在家中用艾草熏。我想端午節(jié)的諸多習俗,也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下一代的.希望吧!
端午節(jié)就快到了,你對端午節(jié)的來歷與習俗是否了解得很徹底呢?如果還沒有,就讓我來告訴你。
端午節(jié)的來歷有三個傳說:分別是紀念屈原、曹娥、伍子胥。我想你應該很了解屈原了吧!在此我就不多言了。
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曹娥,是因為她為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公元23~220年)。有一天,曹娥的父親不慎溺入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曹娥只有十四歲,無論白天、黑夜,她都沿著江邊找尋,嚎啕大哭。過了十七天了,還是不見尸體,于是她投入江中,這天是農(nóng)歷五月五日,五日后人們找到了她父親的尸體。
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是因為他的愛國精神。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人,他原本是楚國人,但父兄都被楚平王所殺害,于是出走楚國,投奔到了吳國,幫助吳國來攻打楚國。五次戰(zhàn)爭后,吳國攻占了楚國的首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jīng)死了,他掘開墳墓,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尸體幾百下,以報復他的殺父兄之仇。吳王磕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打敗后越王勾踐請求和睦相處,夫差允許了。而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最后,伍子胥自刎而死,夫差把伍子胥的尸體丟進大江。吳國人舍不得賢臣順江離他們而去,許多人劃船追趕。他們爭先恐后往江里扔粽子等,為紀念伍子胥。這天是農(nóng)歷五月五日。
我國端午節(jié)的習俗由此而來。人們過節(jié)的形式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懸艾葉萺蒲……
其中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中國范圍最廣的`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它的食用時間很久了,花樣繁多。粽子中的餡有的用豬肉;有的用板栗、紅棗、赤豆;有的用豆沙、松子仁、胡桃仁、火腿、蛋黃等等,香甜可口,好吃極了。
在紀念他們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愛國、愛家的精神,并一代代傳承下去。
端午節(jié)由來作文5篇4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祖母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能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祖母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行。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由于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開心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能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相關推薦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時間一轉(zhuǎn)眼就要到端午了,傳說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ji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我們?nèi)绾蜗鹿P撰寫端午節(jié)由來的作文呢?請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小學生作文》,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每個節(jié)假日的由來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在告別了難忘的端午節(jié)時,我們必然會被要求寫一篇端午節(jié)賽龍舟相關主題的作文,寫作文可以培養(yǎng)我們對文字的興趣提升語文學習的熱情。你知道寫好一篇賽龍舟作文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嗎?下面的內(nèi)容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賽龍舟的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模板,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
小學語文是我們必須學習的一門學科,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部分。為了幫助我們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感知語言的魅力,一般老師會依據(jù)近期所學知識布置寫小學做菜作文的作業(yè),你知道寫好一篇小學做菜作文有一些什么技巧嗎?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我學會了做菜小學生作文》,供大家借鑒...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時間飛快,我們又迎來一個新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nèi)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你知道端午節(jié)由來的作文怎么動筆嗎?請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與端午習俗由來有關的學生作文》,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一看日歷,馬上就要過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nèi)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哪些端午節(jié)由來的作文值得借鑒呢?急您所急,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端午節(jié)由來小學生滿分優(yōu)秀作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