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天才教子法天資平常能成材

發(fā)布時間:2022-02-21

教育法筆記。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教師與家長在教育中,應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觀念,以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成長的天空里展翅高飛。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資源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天才教子法天資平常能成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卡爾威特教育的要點如下:

1、當孩子一生下來,就開始教育。在孩子睡醒后情緒好時,盡可能多地同他說話。

2、當孩子眼睛看到東西時,便把手指放在孩子眼前,晃動著給他看。當孩子眼睛隨著手指移動時,就以有力而清晰的聲音反復說“手指、手指”。這樣,嬰兒雖未認識外界事物,但在腦子里已很快得到啟蒙的反映。

3、不教孩子兒語。學會了兒語的孩子將長時間地停留在幼稚的世界里,很難擺脫兒語,不利于學習準確的語言。

4、經(jīng)常把嬰兒抱到室外,讓孩子呼吸新鮮空氣,沐浴陽光,讓他看到外面各種各樣的東西,并對他講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大樹、房屋、天空、河流、池塘、小橋等等,凡是孩子看到的,都精心講述,正確誘導。

5、經(jīng)常讓孩子看畫,并為他講述畫里的事情,然后再讓他講給大人聽,父母先當老師,后當學生。如果孩子講錯了,千萬不能嘲笑或顯出心不在焉的樣子。也可鼓勵孩子自編故事,這樣可以激發(fā)他的看書欲望,又可培養(yǎng)他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6、講故事。當孩子不識字時,要多給孩子講故事,并結合故事中的內容對孩子進行教育、啟示。

7、背誦詩句。先后從簡短的詩句入手,進而轉入長一些的詩句,但要注意盡量教一些內容簡單易懂的詩。

8、大約從3歲開始認字,盡量采用有趣的游戲形式,先從拼音入手,將字母寫在8厘米見方的硬紙片上,將卡片放在一個箱子里。父母和孩子3人坐在床上,大人從卡片里隨意抽出一張,讓孩子認真看過之后,清楚地念出來,下一個人也依次往下傳。然后把所有的字母一一拿給孩子看,遇到他會念時就給予鼓勵,當他不會念時就和藹地糾正。當孩子記住字后,就教他拼音,并結合字詞進行識字訓練。開始時應盡量選一些滑稽有趣而且簡單的字詞,并且要在識字游戲中進行。

9、當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后,開始引導他的讀書興趣。關鍵是要選好書,那種簡單有趣的童話故事或笑話最好。一邊給孩子念,一邊指給孩子看書中哪些字是已經(jīng)認過的,再結合旁邊的字連貫起來給孩子講解。有時可把故事情節(jié)大體告訴孩子,引起孩子的讀書欲望,然后做出遺憾的樣子告訴孩子“實在在忙了,沒有功夫給你念書,你最好自己去讀吧,有趣得很。”以此激發(fā)孩子的讀書欲望,迅速讓孩子嘗到讀書的甜頭和樂趣。

10、開展家庭游戲,要不斷變化玩法,不使孩子養(yǎng)成機械遵守規(guī)則的不良習慣,讓孩子盡可能地發(fā)揮思維想象的作用,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玩法。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值得借鑒的國外教子法


丹麥

年輕父母經(jīng)常把孩子“擱”在住所外的院子里午睡,只是偶爾從樓上的窗戶往下看看。

丹麥人的思想比較“超前”,不少人認為孩子“獨自在外”,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意識。

比利時

兒童每天上學輕輕松松的,倒像是去童話國玩了一天。沒有家庭作業(yè),一半的課程是讓他們動手制作模具。老師常常帶孩子們去郊游,參觀各類博物館。孩子們談起拿破侖、二次世界大戰(zhàn)、海灣戰(zhàn)爭、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等,如數(shù)家珍。

德國

德國提倡的口號是:培養(yǎng)一個完整的人,因為孩子是一個活潑的完整的人。德國幼兒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責任歸之于父母,認為嬰幼兒階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德國憲法明文規(guī)定:教養(yǎng)兒童是父母的自然權力和義務,政府對幼兒教育站在輔助的立場上,真正擔任教育責任的是父母。

德國80%以上的孩子對自己的印象頗好,特別感激父母在人格、修養(yǎng)方面對自己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欣賞的共同特征可概括為:勤奮、認真、按計劃辦事、言而有信并值得信賴。

盡管德國家庭普遍較富裕,但孩子們從小就養(yǎng)成了相對獨立的習慣。他們較少有依賴他人的意識,大部分孩子在中學階段就有打工掙錢的經(jīng)歷,特別是在假期。中學畢業(yè)或到一定的年齡后,孩子們會在父母的指導和自己的選擇下離開家庭或家鄉(xiāng)到外面開創(chuàng)自己的生活道路。

法國

“給孩子寬松的環(huán)境,多給他們一點自由?!边@是法國家庭教育專家們從成功與失敗的家教中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法國家庭“望子成龍”的愿望與我們有些家長并無二致,他們常常給孩子安排一系列課外課,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因此而加重。

為此巴黎的街心都給孩子們留出一些空地來,或當旱冰場,或作自行車練習地,或用來搭建滑梯、秋千和蹺蹺板等,孩子們在那里玩得非常開心。

最有效的12種教子法


《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一、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二、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fā)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三、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練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四、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五、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xiàn)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wèi)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六、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wěn)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七、激發(fā)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fā)現(xiàn),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fā)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八、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fā)現(xiàn)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chǎn)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wěn)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九、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十、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xiàn)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xiàn)。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插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后,這件事還有這么嚴重嗎?"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十一、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fā)現(xiàn)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xié)助。

十二、給他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xiàn)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shù)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xiàn)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huán)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jīng)歷"它的成長過程。請記住這句話:"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天才就在你手里


隔壁的小男孩亮亮常常會問爸爸媽媽:

“月亮為什么老跟著我走?”

“怎么前幾天的月亮是圓的,今天的月亮不圓了?”

“月亮和太陽哪個大?”

“天上的星星為什么不會掉下來?”

有時候,奇怪的問題會把爸爸媽媽弄得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

碰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應該怎樣對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愛問呢?有的父母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耐心細仔地加以引導,打開了孩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大門;有的父母則怕麻煩,就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結果是撲滅了孩子心靈中智慧的火花。

我們說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首先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氣氛。為了使孩子能自由活動,安心暢想,父母要為孩子提供友好的、愉快的、有鼓勵性的、具有良好的心理學氣氛的環(huán)境。即使父母不同意孩子的想法和愿望

,也應該讓他明白:爸爸媽媽對這些想法和愿望還是重視的。應該鼓勵孩子和父母對一些事情展開討論。所謂良好的心理氣氛,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珍惜孩子的獨創(chuàng)性,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拘泥于簡單的模仿和統(tǒng)一的答案,是發(fā)揮孩子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條件。遺憾的是有些父母總喜歡用自己的眼光代替孩子的觀察,用自己的腦子代替孩子去思考,不許孩子越雷池一步,過多地讓孩子機械模仿和重復,久而久之,就會挫傷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另外,父母要為孩子提供能夠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環(huán)境。孩子往往在游戲、繪畫、音樂或聽故事等活動中,在心情愉快時,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因此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地點和進行各種活動的材料,是促進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必要條件。如果條件許可的話,父母最好在家里給孩子一個能自由游戲、閱讀、活動的小天地,在活動中父母可適當?shù)亟o孩子以啟發(fā)。因為孩子在游戲中的試驗、實踐、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正是他學會思考的過程。

父母要懂得發(fā)現(xiàn)、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萌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起點和火花,對事物好奇,才會產(chǎn)生思考和探索。孩子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好奇,他們對什么都想了解,都愛問個明白。例如某幼兒園里曾有這么一個孩子,上課時,他總是做自己的事情,思想一點也不集中;小朋友做游戲時,他卻獨自一個人坐在角落里玩積木。他對老師說的話和集體的活動都沒有反應,老師對他也大搖其頭。父母則為他的“笨”而感到焦慮??墒菐О嗟睦蠋焻s不相信他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帶班老師發(fā)現(xiàn)這孩子并不是低能兒,而是有他自己的特殊興趣和不同一般的好奇心。比如孩子關心的是到底是水泥地滑,還是打蠟地板滑?是水泥地的摩擦力大,還是地板的摩擦力大?這位老師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后

,就有意識地對他進行誘導性的啟蒙教育。后來這孩子逐漸改變了不合群的個性,智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可見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受到肯定和鼓勵,孩子便會繼續(xù)探索、思考和學習;要是受到壓抑,就會喪失自信心和探索的興趣。分頁標題

父母還要教孩子學會思考。由于發(fā)展思維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核心,所以要培養(yǎng)孩子學會思考、善于思考,讓孩子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力和創(chuàng)造力。曾有一個作家,他在他的孩子五六歲的時候,每星期都帶他到公園里去看螞蟻、捉蝴蝶,帶孩子到郊外去采桑葉、觀察樹葉和花草的變化。在每一次活動中,他都會提一些容易引起孩子思考的問題,如:“螞蟻是住在哪里的?”“春天的樹葉和秋天的樹葉有什么不同?”啟發(fā)孩子開動腦筋來思考回答問題。同時也啟發(fā)孩子自己提問題。當父母碰到孩子提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時,千萬不要厭煩或簡單化處理,最好是告訴孩子:這個問題媽媽(爸爸)不太清楚,等我查了書后告訴你。而且要說到做到。這樣也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看書能學到知識。

高智商≠天才


有人認為,智商表示學習知識的能力,于是能考高分的孩子常被認為是高智商的孩子,并把智商當做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標志。實際上,智商這把衡量智力水平的尺子是有缺陷的,它是對一定人群按統(tǒng)計學方法得出的商數(shù),雖與智力有一定關系,但并不等于智力水平,絕不能完全反映兒童的智力。我們一般所指的智商實際上只是學習知識時所顯示出來的學習能力,可謂之“學業(yè)智商”,然而隨著學業(yè)結束進入研究領域,取而代之的評價標準是“創(chuàng)造力”。

目前的智力測試通常由3部分內容組成:語言、數(shù)字和圖像。然而智力的全部內涵要遠遠超出這幾項。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認為,人有音樂、語言、空間、數(shù)學、運動、人際關系、心理調節(jié)等7種智能,目前的智力測驗是不可能全部測試出來的。

據(jù)報道,在我國,智力超常兒童和智力遲滯兒童都只占人群的極少部分,兩者相加也不足10%,90%以上的兒童都屬智力正常范圍。因此,家長們不必過分關注智商測試的結果。更何況,如今很多智商測試本身就缺乏科學性和嚴肅性,一些人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和指導就到處給兒童測試,使得測智商像測身高、體重一樣的泛濫起來,其結果是給被測試者帶來危害。其實,測定智商的人員必須經(jīng)過培訓,因為智商的測定對環(huán)境的要求非常嚴格,甚至對光線、室內陳設、濕度等都有嚴格的界定。另外,測評人員說話的速度、聲調等都可能對被測人產(chǎn)生影響。因此,智商測定絕不是任何人在任何環(huán)境條件下都可以隨便進行的。

一位心理學家曾選出若干名學生進行智力測評,但不透露真實情況,然后隨意將學生分為兩組,指出一組是智力好的,另一組是不好的。半年以后發(fā)現(xiàn),被稱為好的一組智力果然好起來,而另一組果然成為不好的。這個實驗結果表明,老師和家長若將自己的主觀期望帶進去,會對學生的智力產(chǎn)生重大影響。2-15歲兒童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鏡像自我認知階段,他們要通過他人的反應來認識和判斷自我,因此,千萬不要對孩子的智力下總結性結論。專家們認為,測智商只是對那些疑似超?;?、弱智兒或心理有問題的兒童才適用,一般人不必測智商。

另外,人的智商是變化的,這一次的智商測試只能說明他此時此刻的智力狀態(tài),而不能作為預測將來智力的指南。事實證明,智商與遺傳有關,但后天的努力更為重要。要使孩子在日后的事業(yè)中獲得成功,關鍵是教育得法、環(huán)境適宜,這樣才能使孩子變成真正的“高手”或“大師”。

瑞典教子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 人前不教子


中國有句古話:“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然而在瑞典,做法卻正相反:人前不教子!這種教子理念和行為,真正體現(xiàn)了父母對孩子的人格尊重!

在瑞典的所見所聞,都讓我們耳目一新。在瑞典人眼中,從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對孩子十分尊重。他們普遍認為,孩子是一個生命個體,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無權去違背孩子的意愿、抹殺孩子的個性。

瑞典的父母把對孩子的尊重體現(xiàn)在生活的具體細節(jié)中,比如,瑞典父母在同孩子說話時,全都蹲下身來,與孩子在個頭上“保持一致”。這樣的動作意在告訴孩子:咱們是平等的。家長在和孩子講話時,語氣也是“和風細雨”式的,絕少那種“命令”式的,大多是“如果你能那樣做,我和媽媽將感到十分高興”、 “你能這樣去做,我們感到非常的欣慰!”讓孩子在父母指引的“大框”下自由選擇正確的方法或做法。

瑞典人尊重孩子的最突出表現(xiàn)是:從不在人前教子。瑞典人普遍認為,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保護孩子的“面子”。這對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是一種捷徑和重要途徑。國內,家長當著眾人的面大聲呵斥孩子,罵些“真沒出息”、“真是笨蛋”、“不爭氣的東西”等等,在國內幾乎是司空見慣。

瑞典人認為,這種教育方法,簡直就是一種犯罪!因為它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會產(chǎn)生終身性的“自卑癥”。我們也發(fā)現(xiàn),瑞典父母尊重孩子的教育方法,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在瑞典,我們看到,孩子們待人接物熱情大方,彬彬有禮,遇事不慌,總能開動筋想出辦法,具有鮮明的獨創(chuàng)精神,而且從不 “懼場”。這是瑞典父母長期“尊重教育”的結果。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普蘭頓學校的校園內,鐫刻著18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約翰·洛克的一句名言:“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父母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也就越淡薄?!边@大概就是瑞典人“尊重教育”的“理論根由”吧。

“壓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嗎?


自由對一個人的生命成長有多重要?

猴子是階層性的社會,猴王可以任意毆打小猴子,使小猴子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動輒得咎。實驗者把剛出生的小猴子與猴王關在一起才六個月,跟控制組比起來,它的神經(jīng)就顯著地萎縮了。后來用老鼠來做實驗,這些老鼠比猴子幸運,它們不曾被打罵,只是一天六小時,給它們套上網(wǎng)袋,限制它們身體的活動,但是頭露在外面,吃喝隨意,只是不準動,跟控制組比起來,神經(jīng)的突觸及樹狀突都萎縮了很多。

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強大的壓力會永久性地改變青少年的大腦結構,影響這些孩子以后的學習和記憶,而且青少年時期受到的壓力傷害比童年時期的更嚴重。心靈上不自由的感覺可以影響神經(jīng)元的發(fā)育,連心智不是這么發(fā)達的老鼠都如此,更不要說人類了。

很多大人都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氣去管教他,但是不當?shù)墓芙?,如威脅孩子“不聽我的話,我就不愛你”,開口閉口都是“不準……”,這樣會使反面效果更大。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圍就是壓力,父母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投射到孩子身上,造成他的壓力;也不要遷怒孩子,把孩子當出氣筒。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應該疼惜他、愛護他。

在火車上,一個媽媽不停地罵她的小孩,好像是參加什么比賽落選了,因為我聽到她說“連這個也不會,笨死了”“你永遠成不了大器”“你為什么不能多像弟弟一點”。當賣便當?shù)淖哌^來時,孩子怯怯地問:“可不可以買便當?”母親大聲地說:“考那么爛還敢吃便當?”孩子立刻低下頭去,不敢再多說,我看了很不忍心。

在實驗上,我們看到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神經(jīng)的連接,影響大腦的發(fā)展和功能。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精神科教授MartinTeicher比較了51名受虐兒和97名正常兒童的大腦,他發(fā)現(xiàn),語言暴力的受虐兒,其小腦蚓部不正常。小腦蚓部是維持情緒平衡的地方,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比基因來得大,它的異常會影響情緒的正常發(fā)展。

我們看到小時候被冷落、被忽略,或被語言暴力嘲笑或辱罵的孩子,長大后多半焦慮不安、有暴力傾向、自尊心很低,而且沒有同情心,對別人的痛苦無動于衷。這種個性不會受別人喜歡,而被排斥的挫折感更加深他的憤世嫉俗,最后就成了反社會人格。

后天的經(jīng)驗會與大腦交互作用,改變神經(jīng)回路的連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觀。一個悲觀的人的人生是灰色的、痛苦的,因此,父母教導孩子的方式不可偏激,更不可冷嘲熱諷。語言暴力的傷害比肉體直接受到傷害更長久,身上的疤痕都褪去了,心頭的傷口還在淌血。心理學家用“烙印”這個詞真是很對,父母師長的辱罵會烙在孩子心頭一輩子。孩子小的時候,不適合用激將法。父母以為逼學習成績是為了他好,其實這反而是在害他。

科學的證據(jù)已經(jīng)告訴我們,惡性打罵會使得孩子心智不健全。父母不妨想一想,一個心智不健全的孩子,就是考了一百分,對他的將來又有什么用呢?

在你否定他、罵他“連石頭都比你聰明”前,請先停下來想一下,他真的有這么糟嗎?如果他會幫你的忙,很乖巧,能替你分憂解悶,就請你不要罵他!

虐待除了惡性打罵還包括忽略、不理睬、排斥、不照顧、限制行動自由等損害行為。做父母、做老師的應反觀一下自己,是否在無意識中,是否在“為孩子將來好”的“美好”意愿中,如此對待孩子,既毀了孩子的現(xiàn)在,也讓孩子沒有了“將來”。

精神健康基金會曾在臺北的青少年育樂中心舉辦“腦與情緒”的巡回展,我去做導覽時才知道臺灣有這么多不快樂的人,有的人已經(jīng)從抑郁癥中走出來了,有的人還在掙扎中。大多數(shù)抑郁癥患者,病根都在童年受到的精神虐待上。

最近的調查發(fā)現(xiàn),初中以上的人,五個中有一個曾經(jīng)想過自殺?,F(xiàn)在很多孩子不快樂,因為他的興趣、長處不符合主流的趨勢,而被強壓抑了下來。很多時候他是忙著補習,玩父母要他玩的東西,念父母要他念的書,被動地在過日子,沒有時間去了解自己的長處在哪里。學習是個習慣,當孩子養(yǎng)成被動學習的習慣后,再好的天賦、再大的腦力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育兒心得:保持一顆平常心


育兒心得:保持一顆平常心

光陰如梭,不知不覺我家小寶貝蘭蘭從曾經(jīng)只會咿咿呀呀變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猶記得剛出生時紅彤彤的皮膚和呆萌的眼神我想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吧。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已不是曾經(jīng)那個一無所知的寶寶啦,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我很珍惜我和她之間相處的點滴,以下是我總結的幾點心得跟大家分享:

第一,保持一顆平常心

現(xiàn)在許多家長都十分關注孩子的教育,“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同一起跑線上”,為此,許多家長都從幼兒時期開始抓孩子的學習教育。一但教育偏離了設計軌道,就會認為孩子“笨”、“沒出息”。作為父母首先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把自己曾未完成的“宏偉藍圖”拿來讓自己的孩子替你去完成。我認為蘭蘭只是個平凡的小女孩,我沒有給她設計任何遠大理想,我只希望她每天都開開心心上學,健健康康的成長,而我要做的只是“引導”和“鼓勵”。

第二,統(tǒng)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和規(guī)則

當今普遍存在老人溺愛小寶貝的問題,老人都會把孩子當做“寶”來喜歡或討孩子開心。如果祖輩和父母的意見不統(tǒng)一,孩子會利用家長的意見分歧而“投機取巧”。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分歧時,都會采用背對著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爭執(zhí)不休,盡量保持家庭和睦聯(lián)盟。

第三,尊重孩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學會獨立思考,不再盲目服從。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她說話,讓她感受到父母對她的重視和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她會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比如說看電視,我們采用“提醒制”,告訴她看完這集就該休息啦,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強制關掉電視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jié)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偶爾也可以向孩子“請教”問題,把握好嚴與愛的關系,讓小寶貝有個快樂美好的童年。

把孩子當成天才培養(yǎng),他就會變成天才


當父母把孩子看成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培養(yǎng)的話,孩子就自然按照你希望的方向被培養(yǎng)成一個優(yōu)秀的人,這是你的態(tài)度所決定的。這里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人和人之間生下來的差別可以忽略不計,實際上是態(tài)度起了決定作用,人和人之間是關系,是父母態(tài)度使他有自我觀念。某大學的一個數(shù)學系學生,在上課時睡著了,醒來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下課了,教授和同學全都走了。他睡了差不多整堂課,所以也不知道講了些什么??吹桨鍟嫌袃傻李},馬上意識到是下周作業(yè),抄下來就走。下周上課時,他對教授說:“您留的作業(yè),我只做出一道?!苯淌隗@訝不已。因為一直以來這兩個微分方程被認為是無解的。一旦解出來就推倒了一個定律。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腦海中對這兩道方程的觀念是“一定有解的”。這個信念導致他無意中推倒了一個數(shù)學定律!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這個故事給我們太大的啟發(fā)。當你認為孩子是一個有潛能的人、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聰明的人,你的態(tài)度在孩子心中進行了一個確認。孩子的觀念就毫無疑問地認為自己是有潛能、有責任心、聰明的孩子。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聰明的時候,他就認為自己是能夠做好事情的。這樣,他的潛能就被激活了。美國教育家曾做過這樣的教學實驗:兩個新分來的老師分別要教天才班和普通班。實際上,A班是被測定的天才兒童組成的班;B班是測定的普通兒童組成的班??稍囼炚呤估蠋煂φ鎸嵡闆r有了相反的認知。兩位教師按照頭腦中的觀念對所教的孩子分別有了特定的態(tài)度。一年后進行對教學成績進行測驗時,奇跡發(fā)生了,普通孩子組成的B班真的成了天才班;而天才兒童組成的A班只達到普通班能達到的成績。所以,家長朋友要認識到,當我們對待孩子時,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做人上,是你的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人生觀,決定了他對世界的看法,進而決定了他人生的方向。你把他當成天才培養(yǎng),他的自我價值會鞏固和升高,自我觀念會打開,他開始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最后會按我們的希望成長成為一個杰出的人。

家園共育《天才教子法天資平常能成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法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韓國的“獅子型”教子法 “獅子型”教子法其實就是“讓孩子面對現(xiàn)實、從逆境中找出解決方法”的一種教育態(tài)度。越是愛孩子就越該放手。 還有一次,是在游樂場。一個孩子要玩空中纜車,這是個驚險刺激的游戲項目,可那個孩子的爸爸卻讓他獨自...
    2021-04-21 閱讀全文
  • 最有效的12種教子法 《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一、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
    2022-01-29 閱讀全文
  • 愛如平常 做為一名從事幼教工作十二年的老教師。雖然不敢說已經(jīng)歷了很多,但歲月的磨練以足已使我越來越趨向平和趨向客觀、對孩子的愛也更加單純,不再夾有功利性和虛榮心,對孩子不好行為的接受也更加寬容、我唱著一首“愛如...
    2020-09-24 閱讀全文
  • 天才就在你手里 隔壁的小男孩亮亮常常會問爸爸媽媽: “月亮為什么老跟著我走?” “怎么前幾天的月亮是圓的,今天的月亮不圓了?” “月亮和太陽哪個大?” “天上的星星為什么不會掉下來?” 有時候,奇怪的問題會...
    2020-08-26 閱讀全文
  • 天才表演家 活動目標:1.樂意用手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2.大膽想象,感受用手表演的樂趣?;顒訙蕚洌簬讋t小故事活動過程:一、拳頭變變變1.教師握緊拳頭。這是什么?2.教師把拳頭放在嘴邊,現(xiàn)在拳頭變成了什么?3.教師把...
    2019-12-12 閱讀全文

“獅子型”教子法其實就是“讓孩子面對現(xiàn)實、從逆境中找出解決方法”的一種教育態(tài)度。越是愛孩子就越該放手。 還有一次,是在游樂場。一個孩子要玩空中纜車,這是個驚險刺激的游戲項目,可那個孩子的爸爸卻讓他獨自...

2021-04-21 閱讀全文

《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一、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

2022-01-29 閱讀全文

做為一名從事幼教工作十二年的老教師。雖然不敢說已經(jīng)歷了很多,但歲月的磨練以足已使我越來越趨向平和趨向客觀、對孩子的愛也更加單純,不再夾有功利性和虛榮心,對孩子不好行為的接受也更加寬容、我唱著一首“愛如...

2020-09-24 閱讀全文

隔壁的小男孩亮亮常常會問爸爸媽媽: “月亮為什么老跟著我走?” “怎么前幾天的月亮是圓的,今天的月亮不圓了?” “月亮和太陽哪個大?” “天上的星星為什么不會掉下來?” 有時候,奇怪的問題會...

2020-08-26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樂意用手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2.大膽想象,感受用手表演的樂趣?;顒訙蕚洌簬讋t小故事活動過程:一、拳頭變變變1.教師握緊拳頭。這是什么?2.教師把拳頭放在嘴邊,現(xiàn)在拳頭變成了什么?3.教師把...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