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孩子的心理世界你了解多少

發(fā)布時間:2022-01-28

幼兒園世界的教案。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家長與教師之間要互相協(xié)助,以積極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放飛夢想!那么,家園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孩子的心理世界你了解多少”,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孩子有孩子自己獨特的心理,他們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絕大多數父母的觀念中,兒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變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時候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甚至于存在著與童心世界相隔離的心理障礙,經常發(fā)生剝奪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許弄濕鞋襪、不許玩泥沙、不許上樹等,認為玩耍是浪費時光,強行安排孩子的課余時間,如加做家長的作業(yè)、練書法、學彈琴等,沒有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然而不管家長認可與否,游戲是孩子抒發(fā)情感、認識世界的主導活動之一。也許孩子的許多言行、舉止、樂趣和嗜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難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卻是美妙的,是他們的天堂和樂園。

孩子通過自由游戲獲得感性知識,接觸世界,觀察世界,開發(fā)了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自由游戲中,他們漸漸明白了人怎樣和自然界打交道,勞動怎樣改變世界,自己應怎樣接觸世界。不管是做什么,如搓泥巴、挖沙子、繪畫、做玩具、過家家、壘房子等,孩子的雙手靈巧性受到鍛煉,四肢的運動促使了大腦最富創(chuàng)造性區(qū)域的開發(fā)。如果認為孩子會越玩越野而橫加阻攔,試圖縛其手腳,那么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正確的做法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時,教育他們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誘導他們將興趣轉移到高雅、益智的游戲上,而不應粗暴地干涉、嚴厲訓斥甚至拳腳相加。幼兒時期,不要過多地進行抽象思維的教育,如識字、背古詩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認識所能接受的形式來指導孩子認識世界。通過講童話故事,以及繪畫、唱歌來引導孩子認識大自然和社會,培養(yǎng)幼兒的感性認識能力,使他們能在自由游戲中沖破框框,表現新事物。孩子總是要長大的,總得走進成人世界,只是我們不妨“悠”著點,當孩子還倘徉在童年世界時,家長不必急于催趕,不要拔苗助長,應讓他們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歡樂時光。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了解孩子心理世界看眼神


如果想知道孩子的心理世界,就去看他的眼神。

◆孩子雙目凝視,緊緊盯著一樣東西或人,這時孩子在聚精會神地追根究底,父母不宜輕易打擾。

最好順著孩子的視線,找到他所注視的事物也探個究竟,以備孩子發(fā)問,并可引導孩子,使他獲得更多知識。

◆孩子眼睛發(fā)亮,出現興奮的光芒,說明孩子明白了道理,找到了答案。

這時,不管孩子的答案正確與否,父母應夸獎他,然后給予講解。

◆孩子目光遲鈍,左顧右盼,是孩子拿不定主意的時候。

父母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就事情的可能性與合理性做出做還是不做的決定。

◆孩子低著頭,眼睛躲閃著,不敢和父母目光相對,那一定是孩子覺得自己犯了錯誤,怕受批評。

父母可以先等一等,看孩子能不能自己承認錯誤;如果孩子不說,父母可追逐著孩子的目光,用微笑和探詢的表情鼓勵孩子說出真相。孩子承認錯誤后,父母要肯定他的勇氣,相信他能改正,并告訴他仍然愛他。

◆孩子怒目而視,說明孩子認為父母處理某事不公平,他很不滿意。

此時,父母不可壓制孩子,應該反思究竟,給孩子申辯的機會,以理服人。

◆ 孩子目光輕松,眉飛色舞,說明孩子高興。

孩子心理的四大“需要” 你了解嗎?


“我給他吃得好,買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經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點委屈,這些難道不夠嗎?”面對關于“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問題,一些家長顯得迷惑。長春市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兒科教授莫秀芬認為,這些家長的看法不完全正確,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要……“我給他吃得好,買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經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點委屈,這些難道不夠嗎?”面對關于“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問題,一些家長顯得迷惑。長春市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兒科教授莫秀芬認為,這些家長的看法不完全正確,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要。一是需要被愛與價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被愛使孩子有安全感與價值感。父母對子女示愛時,除了使孩子體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從而學到是非觀念。二是需要安全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是無法信任別人的,對他人不信任則無法和人建立友誼,可能會使其成為剛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會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圍環(huán)境,學習新的事物,他的情緒和智能發(fā)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三是需要規(guī)則。規(guī)則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棟房子的墻壁,它給生活一個界限及廣度。只有當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會覺得舒適自在。所以規(guī)則是安全感的來源,規(guī)則的建立可以給孩子提供自由成長的順序感。四是新的學習經驗?,F代兒童發(fā)展理論認為兒童是成長中的個體,其心智能力的發(fā)展是其生理學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學習經驗而形成的。從出生起,兒童必須有切合其能力的學習機會以學習新的經驗,才能發(fā)展出正常的智能、語言、人際關系技巧、情緒感受、表達能力和人格。莫秀芬認為,兒童成長過程中還需要鼓勵和責任。在兒童的教養(yǎng)過程中,鼓勵的重要性大過其他方面。每一個小孩子都需要持續(xù)給予鼓勵,就如同種子需要水一樣。她說,認同的楷模和尊重對兒童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言傳身教的影響,使自己的言行對子女產生正向認同的作用。父母還必須尊重孩子和他的權利。尊重孩子就是讓孩子和大人平等做決策,這可以使孩子了解到每一個人在家庭中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個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權利。

你的孩子,你了解嗎?


你的孩子,你了解嗎?

我一直以為我自己很了解兒子?,F在看來,這樣的自信未免盲目得可笑,盡管他還不到七歲。

今天,本來是要兒子就他昨天不禮貌的行為向我道歉的,他不肯。我便說,在你道歉之前,我不會理你的。

兒子撇撇嘴說:“不理就不理,反正你也不喜歡跟我講話!”說著竟流下委屈的淚水。

我驚愕了:“我什么時候不喜歡跟你說話了!”我的職業(yè)就是說話,決不至于吝嗇和兒子交談。

“走路的時候,你一老跟爸爸講話,很少陪我說話?!闭f到這里,淚水更奔流得厲害了。

一種愧疚洶涌而來,兒子說的是事實。有時兒子走累了,落在后面玩著畫片或者吃著零食。我們意識到兒子丟了很遠的時候,才會停下來催促他快點。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時候,任何解釋都是狡辯。我巴巴地望著兒子,乞求他的原諒,但是他沉浸在自己的悲傷里,不肯原諒我。

老公打圓場說:“那時本來是爸爸媽媽有事,你又走得慢些,況且媽媽給你講那么多故事,又沒有給爸爸講過,我還不是不吃醋。”

可這個非常合理的解釋絲毫不能減輕兒子的委屈,孩子還不懂得換位思考。

老公又說:“也許是你太矮了,爸爸媽媽的耳朵離得近些,說話方便些。東燁,你有話可以跟我們講,我們會聽啊”狡辯里有黔驢技窮的無可奈何。

兒子依然執(zhí)拗地說我不喜歡跟他說話。跟盛怒和悲傷的孩子講理是白費力氣的。我挪過身子,摟著他的肩膀,差不多是討好地說:“你什么時候覺得媽媽不喜歡跟你講話的?”

“很久了……”哭,大聲。

我原以為,兒子是可以自得其樂的。原來還有著這樣深沉的委屈,這真是我不可原諒的錯誤!

“我們今晚就去散步,爸爸媽媽都和你說話,我們三個手牽手好不好?”

“我不去,你們下次就不記得了?!?/p>

“我們都記著,好不好?”

“不好,現在記得,明年你又不記得了!”兒子說得那樣肯定,使我的難受又加了一層。

大人以為孩子是不可理喻的,而孩子卻以為大人是不值得信任的。我不知道我哪里給他留下這樣的印象,盡管我還算講信用,但是百密也難免一疏,答應了卻做不到的時候一定也不會少吧。

有時候,會覺得對孩子講信用是一柄雙刃劍:不守,傷了孩子,蒙受欺騙的感覺多了,孩子會漸漸遠離父母并且關上溝通的門;堅守,累了自己,追求每個承諾的兌現,意味著時間金錢還有心靈能量源源不斷的輸出。作為老師,我得以了解孩子的心聲;作為母親,我更能體會父母的無奈。這個命題,很重要,但誰也沒有把握求證出通行的法則。

后來,我用零食來行賄,兒子才好不容易從悲傷中回過神來。

今天晚上這件事,在一般大人看來,是多么微不足道。但也正是通過這種認為,可以很準確地判斷出大人的不了解孩子。

送兒子上學時,我常常會望著他的背影注目許久再緩緩離去。我看到,他和許多其他孩子一樣,慢慢地走向學校,走向他將要呆上一整天的地方,走向他將要面對競爭和挑戰(zhàn)的地方;我希望,他的老師會像我們一樣關心他的心情包容他偶爾的小脾氣,他的同學能夠像兄弟姐妹一樣互幫互愛接受他無傷大雅的小缺點;但是,我知道,兒子雖然是家里耀眼的太陽,是眾星捧著的月亮,但是,在集體里,在社會里,他可能連小行星都算不上一顆!

世間所有的愛,戀人、朋友、甚至師生,都是以接近為目的的,只有親子之愛,指向遠離??v使不放心,也要放手!縱使不甘甜,也要甘愿。成功的父母之愛,要給孩子遠行的力量!

而那時,我們將更不了解我們的孩子——那個脫胎于我們的身體和靈魂的小小人兒!

如何更了解孩子的心理


聰明的家長毫不費勁就可以知道孩子到底喜歡什么,家長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內容來了解一下這到底是由于那些原因。怎樣才能算是一個聰明媽媽應該有的行為呢,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其中的內容吧。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有一個時期寶寶會把一切東西都視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動能力的。因此,我們??吹竭@個時期的孩子與枕頭“談心”,與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講話”。

孩子的這種泛靈心理,對我們的家庭教育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年輕父母該采取什么樣的對策呢?

對策一:用擬人化的方法來回答孩子所提出的“棘手問題”

孩子是好奇的。從2歲末期開始,寶寶就會對我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的答案是這個時期的寶寶心理水平難以理解的,但是對孩子的提問我們又不能不回答,否則寶寶提問的次數就會減少,甚至會使他對事物失去應有的好奇心。

對于孩子的提問,我們可以根據他的心理特點,采用擬人化的方法間接地回答。

問題1:“月亮為什么跟著我走?”

“大概是月亮喜歡你,所以跟著你走。”這樣的回答,總比你對孩子說“你還太小,爸爸告訴你,你也不懂”更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問題2:“魚為什么會有魚鱗?”

“就像你在游泳時要穿游泳衣一樣,魚在水中游泳也要穿游泳衣——魚鱗就是魚的游泳衣?!?/p>

問題3:“太陽為什么會落下去?”

對于這個問題,如果你是從太陽與地球的關系上回答,或者是用動力學原理來科學準確地回答孩子的上述問題,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但是你可以這樣回答:“一到晚上,動物們回家睡覺了,太陽公公也到山的那邊去睡覺了。”這樣的回答同樣可以使得孩子得到相應的心理滿足。

對策二:培養(yǎng)寶寶的愛心與同情心

比如,父母可以將物“擬人化”以激發(fā)孩子的泛靈心理,使之產生移情心理,進而理解和形成相應的良好習慣。

提醒:

平時不要給孩子講有恐怖情節(jié)的故事或看恐怖的影視節(jié)目。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容易受泛靈心理影響,它們很難區(qū)分現實與虛構,他們往往把畫冊、影視、故事里的鬼怪、猛獸、機器人的故事情節(jié)或形象和現實生活混淆,對恐怖的畫面內容尚缺乏分析能力,以為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影視節(jié)目或故事中的妖魔鬼怪,因而產生不該有的恐懼心理,有時甚至還會產生幻覺。因此,我們除了在語言、圖畫等方面應刪除會使孩子產生恐懼、被傷害的內容外,還應盡量避免讓孩子看帶有恐怖鏡頭的影視節(jié)目。這樣將有益于發(fā)展孩子勇敢、大膽、無畏的品質,進而有益于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注意:

不要有意無意地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來為其行為的過錯推卸責任?,F實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孩子不小心被木條絆倒,帶孩子的成人往往會一邊撫慰孩子,一邊指使孩子或幫孩子去“打”或“罵”那將其絆倒的木條。由于受泛靈心理的影響,一般的孩子都會在“懲罰”木條而獲得“報仇”后,逐漸恢復內心的平衡。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妥的。因為這等于為孩子推卸責任,這不利于他們責任感的形成。

專家認為在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三四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泛靈心理,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家長應當有所了解。

我們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嗎?


對于兒童教育的目標,西方家長認為是“快樂”,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家長則認為是“成功”。由此導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良好的教育應建立在對受教育者心理的準確把握之上,可是,我們真正了解孩子們的心理嗎?

兒童時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礎階段。一位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3歲美國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齡中國孩子多55.6%。美國孩子比中國孩愛笑,意味著美國孩子比中國孩子更快樂。一些中國專家認為,造成中國孩子微笑少的原因,與父母對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攬以及對孩子的高期望有關。

專家分析指出,大包大攬直接造成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缺乏,不知道如何與別人相處,也不能對自己有一個客觀清晰的認識。大包大攬還會使孩子的自制力低下,習慣了這種生活的孩子在獨立面對問題時常會表現出不知所措或是淺嘗輒止。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與教育學教授的研究表明,與美國兒童相比,中國兒童發(fā)生內向、孤僻、焦慮和社交問題的比例分別高出92%、31.3%和138%。

高期望和高標準的要求,往往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也容易使家長在面對孩子時產生不良情緒。心理學指出,中國父母在易發(fā)怒程度上要比美國父母高出26%,在嚴厲程度上則要高出52.2%。父母的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同樣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消極的影響。

長久的不快樂會導致抑郁癥。調查顯示,中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郁癥狀,其中4%為臨床抑郁,即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癥抑郁。對此,專家的解釋依然與家長的高期望以及激烈的社會競爭有關。

兒童異常的心理問題通常表現為焦慮不安、抑郁、恐懼等;異常形為問題則包括自閉、攻擊心理強、膽小、表達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父母消極情緒的強烈程度與孩子出現行為異常問題直接呈正比關系。

中國孩子的自制力不容樂觀,性格內向和自制力差與青少年沉迷網絡有很大關系。自制力較差的孩子容易受到網絡的消極影響,那些注重現時享樂的孩子極易出現網絡成隱的癥狀。而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由于在現實交往中遭遇門檻,他們往往求助于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建立自己的交往系統(tǒng),這使他們在現實中更加封閉和孤立。美國孩子不經常使用網上聊天工具,他們表示,既然有父母和朋友,為什么還要同陌生人交談?

在上網的問題上,中國父母缺少與孩子的平等溝通,反而促成了孩子沉迷于網絡,之后是父母粗暴的干涉,又激發(fā)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中國兒童教育的癥結集中地體現在大包大攬和高期望值上,而這兩點又都可以歸為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注和寵愛。對此,專家建議給孩子留出足夠的自我空間,要以平等的方式多與孩子交流,多給孩子一些微笑,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暗示,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人格。

關于孩子的教育,你知道多少?


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主題,然而,有的父母費了很多的精力物力財力,發(fā)現孩子并沒有向他們期望的目標發(fā)展,于是有的父母認為自己很挫敗,也引發(fā)焦慮、憤怒、無奈等情緒。

為什么?

很少有人覺察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愿望,安全感……

還是遵從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需要。

如果你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必然有溺愛、包辦替代、過度控制,

這樣孩子的逆反就不可避免了。

從發(fā)展心理學來看,孩子在不同成長時期有不同的特點,

我們只有遵循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

從孩子成長的需要出發(fā)去愛、去支持、去引領,讓孩子在不斷探索中提高認知,增加獨立與自信,這樣的孩子才能真正的優(yōu)秀。

心理導師李少成教授說:做好家長,就是給孩子塑造美好的未來!

所以,父母的成長是孩子優(yōu)秀的基礎。

經常覺察自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在無意識地滿足自己,還是在成就孩子。

如果能分的清楚,你的教育模式就會改變,

當然,孩子的成長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孩子財商教育,你懂多少?


山東濟南一家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統(tǒng)一佩戴著近來備受爭議的“綠領巾”在濟南動物園游玩。幼兒園的負責人說,孩子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教育方式對不對。孩子們的年齡還小,還不夠加入少先隊員的年齡,給他們統(tǒng)一佩戴綠領巾是對孩子的一種激勵措施。他們不會受西安市未央區(qū)第一實驗小學“綠領巾事件”的影響,而改變這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給孩子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年人希望借此為之灌輸的東西。缺乏財商產生“四大家族”“由于中國年輕一代缺乏財商,導致了新‘四大家族’的產生。”光大銀行國際金融理財師任遠在開場時便分析了中國的新“四大家族”———首先是卡奴族,這有年輕化趨勢,尤其是許多80后年輕人擁有多張信用卡,每個月都在卡與卡之間“倒來倒去”;其次是房奴族,房貸占家庭收入不宜超過,但現在很多年輕家庭超過了50%;第三是月光族,根本存不了錢;第四就是啃老族,花掉父母的養(yǎng)老錢。傳統(tǒng)的財商觀念也許成了孩子們成長的一種羈絆,對此家長卻可能毫無意識。比如家長常教育孩子“你這樣花錢,老子掙錢容易嗎!”“錢是存來讀書用的!好好學習,不然就沒有好工作?!薄皼]錢就討不到老婆了!”理財專家表示,親子理財教育不僅是指導助兒童認識勞動的價值和父母工作的意義,還幫助孩子學習規(guī)劃夢想、管理人生,更重要的是在親子理財教育過程中,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行為習慣,從而奠定幸福人生基礎。做家務獎錢要有技巧孩子掙錢可以從小培養(yǎng),那么干家務給錢是不是應該呢?這個并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有家長說,給錢可以引導孩子自食其力的觀念,但有家長則認為會讓孩子忽視了基本的家庭義務,同時不懂感恩甚至惟利是圖。專家的建議是,“比如倒垃圾,在孩子5歲前,這是他的勞動能力所不及的,為了鼓勵他的勞動興趣,你可以給他一定的經濟報酬,讓他學會把錢存起來,去買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5歲以后,按照他的勞動能力,他足以擔負倒垃圾這項任務,這已經是他的義務,就可以不給錢?!鳖愃频?,可以教育孩子把廢品拿去賣,教育他任何東西都要珍惜,都是有價值的。到了一定年齡,孩子可以兼職賺錢了,這時就可以鼓勵他,“如果你打工賺元,那么我補貼500元。”以此引導他通過勞動養(yǎng)活自己。但是必須正本清源的是,第一絕對不能省飯錢去買玩具和書,第二絕對不能靠幫同學做作業(yè)賺錢。引導孩子有計劃存錢掙錢之外,就要學會花錢。與會專家建議,給孩子一個賬本,并準時按月給孩子支付零用錢,不要隨要隨給。到下一個月,必須交賬本才能領到新的零用錢。這樣迫使孩子形成理財的習慣,逐漸形成有計劃地花錢,在一定限度內把錢花好,而不至于無底洞。除了掙錢和花錢,存錢也是必須的?!安辉谟诖娑嗌伲谟趦π钸@一個習慣?!比芜h說,如果給孩子100元,那么不要求他就能存50元,哪怕堅持存元都是好的習慣。存錢也要有分門別類的習慣,比如給三個存錢罐,讓孩子分別貼上卡通標簽。比如一個是書本,一個是玩具,一個是零食,還可以把目標比如“一輛單車”貼上去。這樣讓孩子養(yǎng)成積少成多、達成目標的心理習慣。在小學的時候,就可以帶孩子去銀行,讓孩子自己開存折存錢?!坝浀檬情_存折,這樣孩子就會對所有的流水收支有個明確的感受,懂得錢的來去和積累。”實例分析:特別“摳門”的小孩場景一:母親節(jié)那天,瑤瑤咬牙給媽媽和外婆各買了一支康乃馨,媽媽和姥姥很感動??墒墙酉聛韮蓚€星期,瑤瑤都在念叨“這可花了我兩個星期的零花錢啊”。最后不得已,媽媽把錢還給了瑤瑤。場景二:瑤瑤一家和爸爸的朋友出去吃飯。點餐前,瑤瑤問:“這頓飯是我們請嗎?”當她知道是叔叔請的,就高興地松了一口氣說:“這樣我就放心了?!卑职謰寢屄犃朔浅擂巍<抑д校含幀帉疱X格外擔心,說明她對金錢看得太重,甚至產生焦慮。可能是父母平時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表演”讓她產生一些認知:有錢才能買東西、上學和給親人買東西,因此錢很重要,自己家里錢有限,必須省著花,才能細水長流。建議父母適度讓瑤瑤參與一些家庭財政計劃,如果年齡稍大,可以讓她了解家里的財政狀況,讓她知道父母大概的收入,緩解她對錢的焦慮。讓她懂得金錢的用途最終是消費,只要有價值,就值得花錢。節(jié)約還是為了合理消費,而不是守著錢不放就是最好的。問答題:爸媽誰賺錢更多?孩子問:爸爸和媽媽相比誰賺的錢更多?專家分析:學齡前的孩子已經有很強的觀察能力,他們會通過平時誰付錢來判斷誰更有錢。比如全家一起去超市購物,他會注意是媽媽掏錢包來付錢的,于是認為媽媽有錢。但是在全家一起去吃飯,埋單的又是爸爸,他又會認為是爸爸更有錢。如果此時父母再將金錢作為武器來對付彼此或者孩子,比如無條件給孩子買東西討好孩子,讓他跟自己親,這對孩子的混亂金錢觀無疑是火上澆油。建議父母如果在理財和消費上無法統(tǒng)一,那么起碼在面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時候,要共同作戰(zhàn)。以有良好消費習慣的一方為主進行教育。還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的財富是家庭共有的,避免孩子問到誰有錢的問題。不同年齡階段的財商培養(yǎng)內容:3歲以前:辨認錢幣面值5歲:讓孩子知道錢是怎么來的6歲:讓孩子數清大量錢幣7歲:懂得看價格標簽8歲:可以通過勞動賺錢9歲:能制訂簡單一周的開銷計劃,并知道購物時比較價格10歲:懂得存錢,以備大筆開銷

孩子心理健康家長知多少?


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為: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人際關系友好和諧,個人的聰明才智重到充的施展和發(fā)揮。

現在的年輕父母,不僅關心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和身體健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也十分重視。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們對年輕父母有以下幾條建議:

情感投資--讓孩子天天快樂

輕松愉快的情緒能使孩子順利地進行各種活動,父母應使孩子經常處于一種興高采烈的狀態(tài)。幼兒情緒的發(fā)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點,為使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體驗,父母要做到:

★為孩子樹立模仿的榜樣,時時處處以自己樂觀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間要建立和諧、默契的關系,以便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臉是父母之間關系的晴雨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要對孩子進行情感投資。美國精神病專家坎貝爾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應的“精神投資”。深情地注視孩子,和孩子進行溫馨的身體接觸,一心一意地關心孩子。

★要對孩子寬嚴并濟。父母既不能為了贏得孩子的開心和笑容,就對孩子的缺點、錯誤熟視無睹、聽之任之,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滿足;也不能茍求孩子,把孩子與同伴進行橫向比較,甚至拿孩子的短處去比同伴的長處,要注意縱向比較,一旦發(fā)現孩子的閃光處和點滴進步,要及時加以表揚。

以禮相待--讓孩子感到父母可親可敬

家庭內部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維生素”。調查表明,民主協(xié)商型父母與獨斷專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更通情達理,受同伴歡迎,能與人友好相處,樂于助人。為了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要做的是:

★尊重孩子,認識到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長的架子,蹲下身來與孩子講話,以減少“威嚴感”,使孩子覺行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要禮待孩子,對孩子講文明禮貌,不打罵孩子。無論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績,父母都要表示祝賀,絕不吝嗇贊賞。

★當父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可能講錯了話、做錯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認錯誤并及時道歉,這不但不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親可敬。

循循善誘--讓孩子認識自我

孩子是否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估價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為了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發(fā)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水平,父母應使孩子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我”。“我”是獨特的,有動聽的名字、短短的黑發(fā)、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雙手吃飯、穿衣、剪紙、繪畫、彈琴,能用自己的雙腳行、奔跑、跳躍、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聞出多種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聽出各種奇妙的聲音?!拔摇庇性S多優(yōu)點,當然也有一些缺點,不過,經過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做個好孩子。

為此,父母可采用各種形式來進行:鼓勵孩子在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長得怎么樣、身材如何;啟發(fā)孩子通過不同的手段,繪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請父母幫忙描出身體的輪廓,然后自己進行剪貼,也可自己畫自畫像;引導孩子對自己的照片、作品進行分類、整理,按日期前后進行排列,或按照內容進行編排,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成長檔案;把各種折紙作品收集起來裝訂成冊,使孩子能經常翻閱、觀賞,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驕傲和自豪。

此外,塑造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也十分重要。幼年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性格特征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水平和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時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養(yǎng)孩子克制力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訂規(guī)章制度,鼓勵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隊長”,帶頭遵守家規(guī)家法。

為使孩子能適應集體生活,從而得到較好的生存和發(fā)展,父母還必須培養(yǎng)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識到與人合作的價值,可通過游戲來進行。例如,父母和孩子玩“扶盲人過馬路”的游戲,先讓孩子扮成“盲人”,由父母扶其過馬路;再由父母扮作“盲人”,讓孩子扶著過馬路。

孩子成長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父母應注意培養(yǎng)孩子戰(zhàn)勝失敗、消除恐懼的技能,磨煉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獨自一人睡覺,父母可在3歲孩子的臥室放一盞調光臺燈,而對4歲的孩子,父母則可關燈,讓孩子邊聽錄音磁帶里的故事邊進入夢鄉(xiāng)。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對幼兒以后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父母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毅力。

家園共育《孩子的心理世界你了解多少》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世界的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嗎? 導讀:家長與兒童的這些互動的游戲,兒童是從互動中去學習的。當然,他們也在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互動去學習,也就是孩子在這個環(huán)境中——能聽到的、看到的、摸到的、聞到的,所以,我們盡可能的積極的邀請孩子參與到這個環(huán)...
    2021-09-02 閱讀全文
  • 寶寶心事你了解多少? 導讀:孩子是家長的掌中寶,可是孩子的心事家長又能了解多少呢? 你看到寶寶自己翻身了,你聽到他咿呀學語了,可是,他害怕、生氣或高興的心情你能聽到或看到嗎? 在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剛出生的小寶寶或幾個月的...
    2021-10-02 閱讀全文
  • 了解孩子心理世界看眼神 如果想知道孩子的心理世界,就去看他的眼神。 ◆孩子雙目凝視,緊緊盯著一樣東西或人,這時孩子在聚精會神地追根究底,父母不宜輕易打擾。 最好順著孩子的視線,找到他所注視的事物也探個究竟,以備孩子發(fā)問,并可...
    2022-04-13 閱讀全文
  • 你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了解多少? 導讀:兒童的感情與行為方式都是有原因的,應認識到即使兒童打人或用其他動作表達情感都是正?,F象。在制止他的不受歡迎的動作時,先不要責備或羞辱他,試著向他說明我們理解和接受他的情感,再用積極的方式向他提出...
    2021-09-30 閱讀全文
  • 孩子心理的四大“需要” 你了解嗎? “我給他吃得好,買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經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點委屈,這些難道不夠嗎?”面對關于“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問題,一些家長顯得迷惑。長春市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兒科教授莫秀芬認為,這些家...
    2021-11-24 閱讀全文

導讀:家長與兒童的這些互動的游戲,兒童是從互動中去學習的。當然,他們也在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互動去學習,也就是孩子在這個環(huán)境中——能聽到的、看到的、摸到的、聞到的,所以,我們盡可能的積極的邀請孩子參與到這個環(huán)...

2021-09-02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是家長的掌中寶,可是孩子的心事家長又能了解多少呢? 你看到寶寶自己翻身了,你聽到他咿呀學語了,可是,他害怕、生氣或高興的心情你能聽到或看到嗎? 在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剛出生的小寶寶或幾個月的...

2021-10-02 閱讀全文

如果想知道孩子的心理世界,就去看他的眼神。 ◆孩子雙目凝視,緊緊盯著一樣東西或人,這時孩子在聚精會神地追根究底,父母不宜輕易打擾。 最好順著孩子的視線,找到他所注視的事物也探個究竟,以備孩子發(fā)問,并可...

2022-04-13 閱讀全文

導讀:兒童的感情與行為方式都是有原因的,應認識到即使兒童打人或用其他動作表達情感都是正?,F象。在制止他的不受歡迎的動作時,先不要責備或羞辱他,試著向他說明我們理解和接受他的情感,再用積極的方式向他提出...

2021-09-30 閱讀全文

“我給他吃得好,買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經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點委屈,這些難道不夠嗎?”面對關于“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問題,一些家長顯得迷惑。長春市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兒科教授莫秀芬認為,這些家...

2021-11-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