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不做“嘮叨”媽 教育孩子效果好

發(fā)布時間:2021-09-08

幼兒園好孩子說課稿。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質(zhì)量最大化!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家長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到教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做“嘮叨”媽 教育孩子效果好”,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起床、起床,快起來!去洗臉、去刷牙、記得梳頭!會熱嗎?會冷嗎?你就這樣穿著出門嗎?別忘了鋼琴課在今天下午,所以你要練!出去外面玩,別玩太瘋,別鬧太兇。今晚不準玩電腦!我說了算!我是你媽!……這是一首風靡網(wǎng)絡的以媽媽的各種嘮叨為歌詞的《媽媽之歌》,這首歌之所以受到關注,引起人們的共鳴,是因為很多人都有個“嘮叨媽”,有關調(diào)查顯示,九成孩子認為媽媽太嘮叨,有人甚至說“嘮叨”是“媽媽”的代名詞,你也是一個嘮叨媽嗎?

嘮叨媽覺得自己為孩子操碎了心,可孩子不領情,早已經(jīng)不耐煩,甚至產(chǎn)生了厭煩和反抗心理。媽媽們愛嘮叨的原因是什么?對孩子會有什么影響,怎樣才能不嘮叨又效果好呢?

孩子心聲:媽媽,別嘮叨了好嗎?

我們來看一下幾個中學生對媽媽嘮叨的感受:

小龍:

我的媽媽是個“嘮叨”媽。小到生活起居,大到做人做事,她都嘮叨:起床晚了她要嘮叨,吃飯少了他嘮叨,看會兒電視他嘮叨,寫作業(yè)稍遲一會兒他嘮叨;放學回家晚一會兒她嘮叨,不知道她哪兒來得那么多話、那么多擔心,嘮叨簡直成了她的“愛好”,我特煩,真受不了。以前,我常跟媽媽吵,家里充滿了火藥味。后來,我懶得和媽媽吵了,她一“嘮叨”,我就“屏蔽”,就是說,她說的時候,我就想別的事,根本聽不見。

阿雅:

“早晨,鬧鐘聲剛響,媽媽就準時開始嘮叨起來:起床了,再不起床就要遲到了。我剛從床上爬起來,媽媽又在嘮叨:快去洗臉,別忘記刷牙。還沒等我從洗手間走出來,媽媽的嘮叨聲就又鉆進了耳朵:別磨蹭了,快吃早飯。下午放學,剛回到家,媽媽的嘮叨再次響起:快寫作業(yè),不寫完作業(yè)就別想玩。終于寫完作業(yè),剛打開電視準備看會兒動畫片,媽媽又嘮叨上了:看電視坐遠點,少吃零食……”我每天被她的嘮叨轟炸,弄得頭昏腦漲的,煩死了!

欣欣:

“每天我一回家,媽媽總是嘮叨個沒完。先是催促我趕緊寫作業(yè),我開始寫作業(yè)了,她又說坐姿要正、做作業(yè)要認真、寫完好好檢查、別忘了預習明天的功課,一會兒提醒我多喝水……整天重復強調(diào)的就那幾件事,我早就都明白了?,F(xiàn)在,一聽媽媽說話,我就腦袋大?!?/p>

小利:

上次考試我沒有考好,媽媽很不高興,每次我想多玩會的時候,媽媽就說:光知道玩,看看你的成績,考得那么差,還好意思玩?

……

從孩子們的心聲中可以看出,媽媽們的嘮叨涉及孩子們看電視、學習、玩、上學出門、放學回家、穿衣、吃飯等各個“領域”,幾乎無所不包。沒看上面幾個“樣本”之前,你或許不認為自己是個“嘮叨媽”,看了“樣本”是不是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嘮叨”著孩子?

原因分析:媽媽到底為何愛嘮叨

媽媽們“嘮叨”不止,是覺得為孩子著想,對孩子好,其實不然。專家們給出了嘮叨的 “實質(zhì)”。

香港心理專家李維榕認為,父母的嘮叨是出自于一種緊張,一種放心不下,于是不能???。父母不斷的訓話,很多時候是說出來讓自己安心,不是說給孩子聽的。父母通過嘮叨,向自己也向孩子證明:我能夠?qū)⒆幼龅亩家呀?jīng)做了。

親子專家將“嘮叨”概括為四種情況:關心式、命令式、習慣式、發(fā)泄式。

關心式:家長“嘮叨”的本意是出于對孩子的關心。實質(zhì)上是不相信孩子,覺得孩子這也做不好,那也不行,總是不放心。

命令式:不知道怎樣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一遍一遍地命令孩子干這干那,管教方式太過簡單粗暴,難以從本質(zhì)上解決問題,讓孩子越來越反感。

習慣式:一天不嘮叨就不舒服,不習慣,未想過好的溝通方式,也沒有意識到嘮叨的無效。

發(fā)泄式:自己心里煩或者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就嘮嘮叨叨宣泄自己的情緒。

你的嘮叨屬于哪一種呢?

不良影響:嘮叨的不良后果

媽媽們嘮叨的出發(fā)點是愛孩子,但對孩子是否真愛,不能光看出發(fā)點,最重要的是看“結(jié)果”。 嘮叨會帶來一下結(jié)果:

使人聽覺模糊 反復同樣的話,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里去。這是長期重復聽同樣的聲音產(chǎn)生的不在乎。做父母不要只怪孩子不聽話,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嘮叨了?!秶Z嘮叨叨只會令人厭》

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情緒 在家長的嘮叨聲中長大,大多數(shù)孩子練就了對付嘮叨的過硬本領,結(jié)果是父母嘮叨越多,孩子防御能力越強。當孩子在心上構(gòu)筑起嘮叨“防火墻”,“金玉良言”,也很難穿透了。——《家教指導:家長切忌嘮叨》

教育效果低下 反復說教,不斷給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可使孩子養(yǎng)成“心理惰性”,失去對父母的敬畏。最終當再次出現(xiàn)相同刺激時,教育效果便隨之下降,甚至消失?!秶Z叨式說教與心理慢性癥》

引發(fā)親子矛盾 嘮叨是反復、單調(diào)的刺激,是對孩子精神上的疲勞轟炸,沒完沒了的重復批評只會使孩子厭煩,挑起孩子的敵意,使氣氛緊張,矛盾更加激化。——《牽手兩代——親子課程》

由此可見,“嘮叨”的弊端多多,媽媽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不嘮叨。

解決之道:怎樣才能不嘮叨

媽媽怎樣才能改掉嘮叨的習慣呢?專家給出以下方法:

1、相信孩子。每個孩子都想作個好孩子,有向上求進之心。一時表現(xiàn)不好一定有他的原因,我們要和孩子一起面臨問題,共同尋找改進的有效方法。

2、尊重孩子。有的父母有很強的“控制欲”,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自己的人生路線,有權利決定怎么做,沒有必要處處按照父母的“規(guī)劃”去做,如果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對待生活,我們應該覺得欣慰而不是失落。

3、就事論事。孩子犯了錯誤,就告訴他錯在何處,如果孩子自己明白了,我們就不用再說;孩子有什么需要改變的,我們就明確指出問題所在并提出我們的期望,同時尊重孩子改變的過程。就事論事,用盡可能簡明的話語來表達。千萬不要陳年老賬全翻出來從頭開始數(shù)落,那樣會讓孩子越來越?jīng)]有自信。

4、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事情需要大人操心,但有些事情是無關緊要的,隨著長大,會自然改變。因此,家長不要那么瑣碎、對孩子盯得那么緊,要把精力放在孩子成長中的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習慣、方法等。說得越多,孩子聽從我們的機會就越小,我們的威信也就越低??茖W的方式是:可說可不說的就不說;同時有好幾件事要說的,就揀一件最重要的說,其他的事情等這件事了結(jié)后再說;復雜的事情要分步驟說,先從孩子最容易做到的步驟說,完成這一步再說下一步。

5、適時放手。該孩子承擔的,我們盡量不要參與,孩子做不好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比如賴床導致遲到),孩子會因此糾正自己的行為。每個人都需要自己長大,都需要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很難懂得自己不曾經(jīng)歷的事情,我們提醒無效不妨放手,孩子會“吃一塹長一智”。

6、學會等待。一些家長有這樣一種心理:希望自己一說,孩子馬上聽、馬上改正,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其實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心智和能力沒有發(fā)展到那么成熟,一些事情他可能還沒有理解,一些事情可能暫時無法做好,做家長的必須要學會等待,允許孩子有反復。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這個時間不會因家長著急、嘮叨而縮短。

媽媽經(jīng)驗:用眼神交流更有效

梅子易:

我以前每天喋喋不休孩子書桌文具擺放紊亂,不利于寫作業(yè)。說的多了,女兒也見怪不怪,不當回事?,F(xiàn)在,我改為:先幫助孩子收拾一遍,然后神情嚴肅注視她一小會兒,我用眼神告知她:我已經(jīng)給你示范了,請你按照這樣收拾,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必勞我躬親,文具擺放合理,做作業(yè)效率才高。孩子收到我的目光,她很驚奇,目光不敢與我長時間對接,主動游移了。我想她應該是明白了我的意思,我看她再用文具盒時,非常注重定置擺放??吹剿绱?,我對她投以贊許的目光,她的眼神高興地迎接上來,我們會心一笑。“此時無聲勝有聲”,當孩子接受到我眼神中的信息并做出相應的反應時,我是快樂的,她亦是快樂的。這和我歇斯底里的吼她改正,她卻若無其事不改正相比,眼神交流更文雅和有效。

專家主張:換種方式督促孩子

家長們長期針對某一事例的重復強調(diào),實際上是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屬于一種負面情緒的累積。特別是當孩子認為已經(jīng)完全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時,再三聽到家長的嘮叨時,他們就會認為爸媽對自己缺少信任,從而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叮囑要適度,多培養(yǎng)其自我管理的能力,盡量“一事一講”。即便孩子一時沒有做好,也不要簡單重復,而要換個角度、換種方式督促他。此外,父母在叮囑孩子時,應該多用“對于這件事,我的想法是……”、“我覺得這樣做會好些……”等商量式語氣,而少用“你應該”、“你必須”等命令式口吻,這樣不但會減少孩子的抵觸情緒,效果也事半功倍。

域外教育:日本媽媽以身作則不“嘮叨”

日本東京附近有一個“母親讀書會”,容納了遠近49所中小學在校學生的媽媽。她們定期聚在一起,看書學習,交流心得。

原來,日本也有些孩子不愛學習,媽媽嘮叨、催逼,喊破嗓子,卻收效甚微。于是,媽媽們自發(fā)成立聯(lián)合讀書會,抓緊空余時間讀書學習,既為孩子作了示范,又能不斷充實自己,同孩子們也有了共同的話題。媽媽潛心讀書代替了以前“喊破嗓子”,言談中的書卷氣息代替了以前的“嘮叨”,飯桌上常以談論知識為話題代替了以前空泛的“催逼”。使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大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教育孩子,最忌諱嘮叨


很多爸媽在教育孩子時都會走入這樣一個誤區(qū)——反復嘮叨。家長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過猶不及,孩子往往并不領情。過多的嘮叨,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情緒,甚至出現(xiàn)逆反心理,喜歡和父母對著干。

曾有教育機構(gòu)對學生進行過調(diào)查,主題是“說說你對父母有哪些不滿”。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有50%以上的孩子都表示對父母最大的不滿就是“太嘮叨”。由此可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非常忌諱嘮叨這種行為。

“路上小心!放學了就趕緊回家!別在路上亂吃東西,要不然就會生病的!”正上小學六年級的詩詩已經(jīng)走出家門口了,媽媽的叮囑仍然還在耳邊響起。

詩詩皺了皺眉頭,回頭說道:“媽媽,你別再啰嗦了,我已經(jīng)知道了!”

下午放學后,詩詩坐在書桌前寫作業(yè),媽媽走過來說:“詩詩,今天上課怎么樣?老師講課都聽懂了嗎?要不要周末給你請個家教?”

詩詩聽著媽媽的嘮叨,無奈地趴在桌子上大喊:“媽媽,我求你了!你能不能不要每天都這么嘮叨!聽得我都煩死了!”

媽媽愣了下,有些生氣地說:“你怎么能這樣和媽媽說話?我還不都是為了你好,你怎么就這么不知好歹呢?”

詩詩捂住了耳朵,喊道:“這種為我好,我可不想要,請你不要再嘮叨了!”

詩詩媽媽的這種舉動,在中國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嘮叨在中國父母身上非常普遍,它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順暢溝通的最大障礙。

爸媽們總是不斷地嘮叨,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可是這樣的行為孩子并不領情,而且還會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孩子們會覺得父母總是嘮叨是因為對自己不信任,不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所以要反復嘮叨提醒,久而久之,孩子會對自己越來越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棄。

因此,爸媽在和孩子交流時,還是少些嘮叨為妙。否則,你將“收獲”一個拒絕交流、喜歡和父母對抗的孩子。

想要避免嘮叨,爸媽可以這樣做:

1.叮囑點到即止

孩子最怕像唐僧念經(jīng)一樣嘮叨的人。所以,爸媽在叮囑孩子某件事情時,應該做到點到即止,不要反復說教,沒完沒了。其實,很多時候,爸媽只要稍微提一下,孩子就會明白了,講得太多了,反而會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2.別太信口開河

有些父母之所以嘮叨,很多時候是因為說話不考慮目的,只是為了“說”而說。例如,爸媽規(guī)定孩子做好作業(yè)再開飯,但是自己把話說出去了,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餓,于是就會沒事找事地說:“你餓不餓?”“要不要寫完再吃?”這類自相矛盾的話。這些語言,會讓孩子感覺這是父母“無聊”的表現(xiàn),從而產(chǎn)生反感心理。

3.改變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很多爸媽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會表現(xiàn)得高高在上,展示自己作為父母的權威性,要求孩子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但是在孩子看來,父母的話語都是無用的、空泛的大道理,甚至很多時候同一件事要反復說上很多遍,明顯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因此自然會產(chǎn)生排斥心理。

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那么爸媽就應該改變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方式,把“嘮叨”變成互動式交流。比如,想教孩子如何整理房間,你們不妨一同動手,而不是站在一旁“指點江山”。只有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孩子才能聽進去你的話,你對孩子的教育才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做個好媽媽,不做照妖鏡


上午我在開會,QQ彈出老師的頭像:“兜兜上課看著窗外不專心聽講,晚上回去好好教育一下!”

這時你會有什么反應?

A.對老師深表歉意,對孩子的行為頗為氣憤。

B.對老師深表感激,保證回家嚴厲批評教育。

C.感覺小題大做,陽奉陰違的應承著老師,回家就忘。

D.讓老師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全權代理,你繼續(xù)忙工作。

E.……

對于孩子的行為我不意外,亦不氣憤,相對于批評警告我的態(tài)度可能讓老師難以接受:“您可以問一下兜兜,從窗外看到了什么?然后讓她寫一篇日記交到你辦公室去?!?/p>

我想這樣即能夠保存孩子的純真,又可以有一個懲戒。

晚上我好奇的問兜兜:“今天早晨你從窗外看到了什么?”——我刻意回避“上課”兩個字,希望孩子不會因為害怕受罰而有所隱瞞。

這一問天真無邪的兜兜果然打開了話匣子:“因為昨天晚上下雨了,所以今天早晨第一節(jié)課我就在想會不會有雨過天晴的彩虹?書上都說雨過就會天晴,天晴就會出彩虹!我覺得書上畫的很漂亮所以很想看一下彩虹!”

“那你看到了嗎?”

“沒有,雨過了可是天沒晴,更別提彩虹了!”兜兜有些失望的蹙起眉頭,“媽媽,為什么下雨之后并不是每次都會出現(xiàn)彩虹?”

說這話的時候,小家伙懵懂的眼睛閃爍著渴望的光芒。

“彩虹是由于陽光射到空氣的水滴里,發(fā)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沒有陽光所以看不到彩虹了,你覺得對不對?”

“嗯,應該是!”

“不過也沒有關系,我看到遠處的群山被霧霾遮住了,若隱若現(xiàn)的很好看!我還看到山是青色的,因為山上有很多茂密的松樹;校園里操場濕漉漉的,很多小麻雀落在地上的磚縫找水喝···”

“太美妙了寶貝!你觀察的仔細,記憶很清晰,描述的也很有條理!媽媽好像看到了小麻雀操場上跳來跳去的樣子呢!咱們回家趕緊把它記錄下來好嗎?”

“當然可以!”

“不過有一點兒需要改進的小問題:你是上課時間看的窗外對嗎?以后咱們下課再看好不好?你想想,上課走神兒老師講的內(nèi)容咱就沒看到,那老師辛辛苦苦備課、講課是不是白費力氣了?她有多失望多生氣?。俊蔽冶鸲刀?,兜兜趴在媽媽肩頭靜靜地聽著。

“老師批評我了···”兜兜慚愧的嘟著小嘴。

“說明老師很關心你,替你著急對不對?如果不愛你,他就不管你了,你愿意看哪里就看哪里,不學就不學,反正他講完課就走了,你不會跟他沒有關系對不對?”

“嗯,老師對我很好,今天我惡心沒有吃上早飯,老師還給我兩個小面包,讓我餓了吃呢……”

這一段簡單的對話不僅僅是教育孩子的過程,還摻雜著家庭與學校教育理念的碰撞與協(xié)作、孩子與成人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與融化、師生關系的處理與引導、親子關系的溝通與發(fā)展……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中如何讓每一方都滿意?不得不說一下坎特法則:尊重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報率最高的感情投資,而且尊重他人本身就是獲得尊重的一種重要途徑。

人與人之間融合度是相互的,不能批判老師而讓孩子厭學,也不能武斷的給孩子開藥方;要維護老師的師恩、權威讓孩子接受成長的必經(jīng)過程,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維護孩子的自信與尊嚴,讓孩子心服口服改正缺點。所以說啊,當媽絕對是門兒技術活兒。

1、不當照妖鏡,不把孩子的缺點妖魔化:了解孩子的思想與感受。

為什么我們眼中非要看到孩子的缺點、錯誤,而不回想一下自己也曾經(jīng)那樣稚氣的對世界充滿好奇?好媽媽不是照妖鏡,不需要把一切表象都揭露的入木三分,給孩子上綱上線,透徹的把一般問題、非原則問題,也當作原則問題看待、處理,把孩子的缺點擴大化,想象的特別嚴重。其實一切都很簡單,只是孩子的天性還沒有受到禮教的束縛而已。

四歲時,幼兒園老師說:午睡時,其他人都睡著了,兜兜還在到處看,等大家都起床了,她卻躺在被子里嚼著口香糖壞笑著跟老師討價還價賴床不起……

安靜的午休時間,她又從被子的縫隙“偷窺”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兜兜說:“因為我想看看大家睡著了是什么樣子???”

我問:“那你看到了嗎?”

兜兜非常驕傲地說:“看到了!”

兜兜表達時那種急切的語速、炫耀的神情,好像是對媽媽的好奇心期待已久了,也許這些話在她心里已經(jīng)發(fā)酵,卻始終沒有人給他揮發(fā)的空間。

“你看著我啊媽媽,你看王小田睡著時是這樣的!”說著擺了一個側(cè)臥的姿勢,雙手墊在胖胖的粉嫩的臉蛋下邊,

“劉澤志是這樣睡的!”說著換成一個大字型,“還有王晴漪……”

我問兜兜為什么不能像其他女孩子一樣乖乖的遵守秩序、聽從安排、服從教導??墒嵌刀挡粷M地回答:“你為什么總是和其他的媽媽一樣!你就沒有一點兒自己的想法嗎?!”

不得不承認兜兜說的很有道理,每個人都有個性,我不能總是和別的媽媽一樣,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她很有主見,而我又不想扼殺她的個性,所以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我選擇支持她。

兜兜現(xiàn)在的一切在外人看來是淘氣、可笑的小插曲,但是于我而言卻是的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經(jīng)歷,并不需要貼上不專注的標簽。

2、不當顯微鏡,不放大孩子的缺點:批評只對事不對人。

怒火中燒的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對孩子進行怒罵,孩子不服氣,家長不解氣對問題解決毫無進益。不要一聽到孩子犯錯誤就失去理智,誠摯的溝通可以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或行為,同時又不會使孩子因為指責而產(chǎn)生挫敗感。

“我只是想看一下有沒有雨過天晴的彩虹”這句話喚回我溫暖柔情的回憶:八九歲時,我曾經(jīng)為了看彩虹和三四個男生用塑料袋裝滿水,從三樓的教室向外倒,結(jié)果潑了班主任一身被罰面壁思過,我們一直沒有明白自己最大的錯誤是方式方法錯了,不知道這樣不可能創(chuàng)造彩虹,只是單純記住了受懲戒的原因是淋濕了老師……

批評時就事論事,使孩子持續(xù)受到尊重才可能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互相促進的伙伴關系。才能使孩子信服的遵從規(guī)則。

尊重孩子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孩子的平等身份受到了尊重,他們才會真正感到被重視,被激勵,做事情才會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才愿意和父母、老師打成一片,站到我們的立場,主動與我們溝通想法、探討學習,完成我們交辦的任務,甘心情愿為家庭、班集體的榮譽付出。

3、不當防護鏡,無原則的護犢子不可?。鹤尯⒆恿私鈩e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見,學會感恩。

維護孩子的天性與自尊心,不是包庇孩子的缺點錯誤,把一切批評都阻隔在外“護犢子”反而會害了孩子。

聽完兜兜的解釋,我也對兜兜上課走神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老師辛辛苦苦備課、講課,你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即便學習比游戲枯燥,你也沒有理由去挑剔,就好像你拖了地,即便不那么干凈,媽媽也一樣欣賞、贊揚你,因為你付出了辛苦的勞動。我們贊賞的不是勞動的結(jié)果好壞,而是付出勞動的過程,對不對?兜兜,你知道嗎,昨天楊老師電腦死機,剛剛寫的教案沒有保存下來全部丟失,不得不一字一句重新輸入一遍,你應該感恩老師的付出對嗎?”

兜兜贊同的點頭。

4、不當反光鏡,遇到問題不能簡單的條件反射,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檢測甄別系統(tǒng)。

孩子做事情之前打預防針、提警告,犯了錯誤就呵斥打罵是大部分媽媽懲戒孩子的方式,如果我也是簡單的等兜兜放學大罵一頓:“上課為什么不聽講?!老師又找我,你真是丟臉!”效果會怎樣?兜兜會不服氣的抗爭,我會因為孩子不聽從管教火冒三丈,擦槍走火之后兜兜仇恨告狀的語文老師,以后破罐子破摔繼續(xù)跟老師作對……

所以,我們不需要機警的條件反射,亦無需時刻對孩子灌輸標準化規(guī)章。不用害怕孩子自己管理不好自己,對孩子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對他們進行管理能力指導和人際關系的引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評估自己、理解和尊重他人,幫助他們有效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他們就會自覺自愿的克服自己的弱點,饒有興致的迎難而上。

中國式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敵人一個是“別人”,另一個就是“過來人”。誰的媽媽沒有說過這句話:“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我還能害你?我是你親媽??!”事后再補刀一句:“我早就跟你說過這樣做不行!你這孩子怎么不聽呢???”

然后嚇大的孩子們小心翼翼的跟在媽媽身后,按照媽媽指的路按部就班成長。每個孩子都逐漸變成別人的復印件,而不是原創(chuàng)的自己。為什么一定要“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

四歲時兜兜想在家里用噴桶噴水,我只說一句:“好吧!噴完自己拖干凈水!把東西恢復原樣就行。”

兜兜知道電器怕水。很自然的就選擇在洗漱間和廁所接了一盆水盡興的噴射。噴完自己拿拖布盡可能的拖干,再擰干了拖布搭在陽臺晾曬上;最后自己從衣櫥翻出一條新裙子換下那套被打濕的衣褲……

我沒有叨叨玩水會弄壞家電、會把家里弄臟、會把自己淋濕……壓抑她企盼的情緒總不如大禹治水的順勢利導對嗎?

寶貝兒,媽媽不是照妖鏡、不是顯微鏡、不是反光鏡,也不是防護鏡……因為我希望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是自己自信的樣子,而不是我的映像。

不做虎媽狼爸:教育部發(fā)了“國家標準”


教育部網(wǎng)站近日印發(fā)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家長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對孩子因材施教。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意見》要求,廣大家長要及時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表現(xiàn)和成長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要提升自身素質(zhì)和能力,積極發(fā)揮榜樣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護、教而不當,切實增強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意見》提出,學齡前兒童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健康體魄、良好生活習慣和品德行為,讓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

小學生家長要督促孩子堅持體育鍛煉,增長自我保護知識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勵參與勞動,養(yǎng)成良好生活自理習慣和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誠實為人、誠實做事。

中學生家長要對孩子開展性別教育、媒介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孩子積極學業(yè)態(tài)度,與學校配合減輕孩子過重學業(yè)負擔,指導孩子學會自主選擇。

《意見》特別強調(diào),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此外,《意見》還提出,廣大家長要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tǒng)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增強家庭教育本領,用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正確行動教育引導孩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重視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要時時處處給孩子做榜樣,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響和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

好媽 媽勝過好老師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前幾年,在同事的介紹下看了這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都是做媽媽的人,同事朋友交流間便更多地討論育兒經(jīng)了。很幸運讀了這本書。以前一看到這類的育兒經(jīng)我是比較反感的,但同事極力推薦便買下看了。一看便不可收拾,這便也成了我經(jīng)常推薦給家長的好書了。這本書可操作性特別強,是尹建莉老師寫的教育讀本。尹老師本身是教育專家,結(jié)合她與女兒的成長故事給大家很多啟示。而這些故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經(jīng)常經(jīng)歷的,而不同的媽媽處理的方式也是不一樣,因而效果迥然。

受益匪淺的是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不依賴也不遷就。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我們的孩子是可以去做和承受的,有時善意的謊言會誤導孩子。如打針,很多孩子都會害怕,我現(xiàn)在不會去騙孩子不用打針,我會直接告訴他:今天要打針,痛是會有的,但很短時間的,你可以承受的,就像媽媽捏你一下那樣的痛感,所以無須害怕。而且你害怕也是要打針,那還不如勇敢面對,做個小男子漢,好嗎?雖然這樣說孩子可能還會害怕,但他會學會接受。

在生活中,我們大人凡事都為孩子著想,有時是為孩子承擔太多的事情,而讓孩子覺得理所當然,這仿佛不是她的責任。有時還覺得你啰嗦,而你的啰嗦不能讓孩子的習慣有所改變,這樣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我有個同事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她的孩子上學很拖拉,經(jīng)常要大人催著,有時很干脆發(fā)小脾氣賴著不走。我就用書的例子跟她說:你和女兒說,上學是你的事情,遲到是你挨罵,不是我,隨便你幾時上學,我不再催你,也不再叫你了。私下跟她的班主任溝通:如她女兒遲到嚴厲批評。她真這樣做以后,情況發(fā)生很戲劇化的變化:同事很驚喜地跟我說,女兒催著媽媽快些走了。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很值得推薦的書。

相信《不做“嘮叨”媽 教育孩子效果好》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好孩子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故事比媽 媽的嘮叨更有用 故事比媽媽的嘮叨更有用xx小朋友有個小毛病,明明都看的很清楚的事情,她偏偏要說不是這樣,是那樣的,她左手拿了東西,非得說是右手拿的??赡苁怯X得好玩吧!可是我覺得這應該是算說謊了吧,有時候我懶得說,她怎...
    2020-10-19 閱讀全文
  • 擬人化教育效果好 最近,我多次發(fā)現(xiàn)小朋友采摘冬青樹的葉子。雖然每次我都及時對他們進行教育:愛護樹葉,花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仍然有許多小朋友采摘冬青樹的葉子。有一下午,我?guī)е⒆觽冊谠鹤踊顒?,又發(fā)現(xiàn)有幾個小朋友手上拿...
    2021-12-07 閱讀全文
  • 中班教育隨筆:鼓勵教育效果好 鼓勵教育效果好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zhuǎn)入我班的,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老師的贊賞:“秉祿真棒”...
    2021-03-08 閱讀全文
  • 幼教敘事:隨機教育的效果好 隨機教育的效果好中午課間活動時,我正在寫備課。忽然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孩子,都圍到了一張桌子旁。我悄悄的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只麻雀。這時,郭敏杰小朋友一把抓起麻雀,很麻利的把它放到書包里。我問他哪來的麻雀。他說:...
    2021-01-27 閱讀全文
  • 教育孩子,最忌諱嘮叨 很多爸媽在教育孩子時都會走入這樣一個誤區(qū)——反復嘮叨。家長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過猶不及,孩子往往并不領情。過多的嘮叨,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情緒,甚至出現(xiàn)逆反心理,喜歡和父母對著干。 曾有教育機構(gòu)對...
    2020-12-23 閱讀全文

故事比媽媽的嘮叨更有用xx小朋友有個小毛病,明明都看的很清楚的事情,她偏偏要說不是這樣,是那樣的,她左手拿了東西,非得說是右手拿的??赡苁怯X得好玩吧!可是我覺得這應該是算說謊了吧,有時候我懶得說,她怎...

2020-10-19 閱讀全文

最近,我多次發(fā)現(xiàn)小朋友采摘冬青樹的葉子。雖然每次我都及時對他們進行教育:愛護樹葉,花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仍然有許多小朋友采摘冬青樹的葉子。有一下午,我?guī)е⒆觽冊谠鹤踊顒樱职l(fā)現(xiàn)有幾個小朋友手上拿...

2021-12-07 閱讀全文

鼓勵教育效果好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zhuǎn)入我班的,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老師的贊賞:“秉祿真棒”...

2021-03-08 閱讀全文

隨機教育的效果好中午課間活動時,我正在寫備課。忽然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孩子,都圍到了一張桌子旁。我悄悄的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只麻雀。這時,郭敏杰小朋友一把抓起麻雀,很麻利的把它放到書包里。我問他哪來的麻雀。他說:...

2021-01-27 閱讀全文

很多爸媽在教育孩子時都會走入這樣一個誤區(qū)——反復嘮叨。家長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過猶不及,孩子往往并不領情。過多的嘮叨,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情緒,甚至出現(xiàn)逆反心理,喜歡和父母對著干。 曾有教育機構(gòu)對...

2020-12-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