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當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遇到難題時,我們經常會用提前準備好的資料進行參考。資料一般指代可供人們參考的信息知識等。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幼師資料內容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讓寶寶把握自己的情緒”,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導讀:理解他人情緒的意義和起因,懂得以恰當的方式回應他人情緒的孩子社會能力往往比較出色。相反,那些無法有效地讀懂他人情緒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傻”,甚至可能出現交往障礙,嚴重的可能存在發(fā)展缺陷。
情緒表達的方式是影響人際關系很重要的一個砝碼。學會恰當地表達情緒,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與周圍人群和環(huán)境一起和諧地走向未來。那么,怎樣才能讓寶寶從小就學會理解他人情緒,并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解讀情緒的奇妙功用
情緒傳遞著語言之外的微妙信息,并非我們慣常所理解的,僅僅是一時的沖動,或者帶有太多負面的色彩。實際上,即便是生氣、悲傷和恐懼這些消極情緒,也有激發(fā)適應性行為,確保種族延續(xù)的作用,是人類適應能力的一種體現。
仰賴情緒,人類彼此互相影響,互相適應,因此,情緒是社會互動的核心。一個不能確切讀懂他人情緒或者表達自身情緒的人,他就沒法很好地適應他周圍的環(huán)境。因此,只有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情緒、適當地調節(jié)情緒,他將來才能掌握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人際交往本領。
需要了解的情緒因果關系
理解他人情緒的意義和起因,懂得以恰當的方式回應他人情緒的孩子社會能力往往比較出色。相反,那些無法有效地讀懂他人情緒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傻”,甚至可能出現交往障礙,嚴重的可能存在發(fā)展缺陷。比如,智障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就常常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感受。
從半歲開始,寶寶已經能夠分辨各種表情,不過他并不能明確地區(qū)分這些表情所表達的真實情緒。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他對情緒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并且開始理解這些情緒背后的原因:比如某人有某個表情,可能就是某人不高興了,難過了,開心了等等。不過他可能難以理解一些比較復雜的情緒,比如,當媽媽對他說“我很愛你,但是我不喜歡你這樣,你再這樣我就要懲罰你了”的時候,他就會比較難以理解媽媽的這種行為,覺得媽媽的這種互相矛盾的情緒不可思議。
從寶寶半歲開始至學齡前這個階段,媽媽需要幫助寶寶理解有關情緒的一些要素:
1.不管是誰,每個人都會有情緒。
2.情緒的產生是有原因的。比如,他不高興了,是因為小朋友搶了他的玩具。
3.情緒傳遞著一個人的某些感受。比如小弟弟哭了,他是以哭來告訴大家,他很難過。
4.情緒的表達方式是多樣的,高興可以哭,難過也可以哭。
5.別人的情緒表達可能跟我不一樣,丁丁生氣會哭,豆豆生氣會叫喚,妞妞生氣會摔東西,我生氣則會跺腳……所有這些都是在表達生氣這個情緒。
6.我可以通過做一些事情來改變自己或別人的感受。比如小弟弟難過了,我可以給他玩一會兒我的玩具,讓他高興起來。
需要把握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0-6歲是寶寶發(fā)展情緒調節(jié)能力的關鍵期。從嬰兒開始,寶寶就懂得一些簡單的調控自己情緒的特別方式。比如,嬰兒知道通過吸吮拇指和奶嘴來自我安慰。大一點的孩子,在必須跟媽媽分離時,會嘗試把小毯子或毛絨玩具等自己最自愛的“寵物”抱在懷中,幫助自己擺脫傷心和焦慮的情緒。
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父母要提供機會幫助他學會根據情境,恰當地調整自己的情緒。慢慢地,他就能學會遵循社會文化認可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通過恰當地調節(jié)情緒,達成自己的目標。在0-6歲這個階段,父母需要幫助寶寶把握以下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1.每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會影響到別人,所以要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比如生小弟弟氣的時候,不能打小弟弟,可以大聲地說:“我生氣了!”
2.懂得以合適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如,我害怕那個陌生人,那么我可以離他遠一點,我還可以跑到媽媽身邊尋求安慰。
3.懂得自我控制,不能有各種過激的行為。比如當我特別生氣的時候,我不能把玻璃杯子砸到地上。
4.懂得遵循一些既定的社會規(guī)則。比如我高興的時候,不能在地板上使勁地跳,這樣會影響到樓下鄰居。
提升情緒表達能力4策略
個性不同,所處環(huán)境不同,寶寶表達情緒的能力也會有些偏差。不過寶寶的這種能力并非一成不變,只要講究策略,他的情緒表達能力也能獲得大幅提高。
1.表情模仿游戲
這種表情模仿游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模仿嬰兒。從寶寶一出生,父母就可以抱著嬰兒,面對面模仿他的面部表情,通過這種方式將嬰兒的情緒感受反饋給他自己,鼓勵他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當嬰兒快樂地微笑時,父母也對著他微笑;當嬰兒好奇地瞪大眼睛時,父母也要對著他瞪著好奇的眼睛逗他玩。
另一種是讓寶寶模仿父母。父母在不同的情景下,要以不同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給嬰兒提供更多觀察情緒表達的機會,讓他學會通過情緒來對周圍環(huán)境和人群施加影響。
2.多表述寶寶的各種情緒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盡管他的情緒感受也很復雜很豐富,但是他常常沒有能力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父母可以經常用一些帶有情緒色彩的詞匯或者語句來描述寶寶當時的感受,豐富他的情緒概念,幫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比如寶寶的玩具被小伙伴搶走了,媽媽就可以跟他說:“你現在很難過對吧!”當他的玩具被要回來,或者媽媽給予他安撫之后,媽媽就可以跟他說:“現在你覺得開心了吧?!贝送?,父母遇到一些合適的情景,也可以隨時描述周圍每個人的情緒,進行一些情緒對話,幫助寶寶學會理解情緒并表達情緒。
3.在假裝游戲中調試情緒
在游戲過程中,寶寶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接受能力也會比平時要強,如果在假裝游戲中加入各種情緒體驗的內容,這就是最生動的情緒調試課程,在這樣的游戲中,寶寶理解表達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都能獲得大幅度的提高。
4.在交往中理解并表述情緒
小伙伴帶給寶寶的影響非同小可,甚至很多時候甚于父母。多鼓勵寶寶跟小朋友一起玩耍,他就會在跟小伙伴交往的過程中獲得大量情緒體驗,學會理解他人的情緒,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這種情緒互動活動為寶寶情緒概念的建立提供了必要而原始的豐富素材,為孩子發(fā)展情緒調節(jié)能力提供了練習的機會。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教育上的過失有時會立竿見影地得到體現,有些則要日后才會慢慢表現出來,如對孩子過分溺愛就屬于后者。以下三個提示,幫助父母把愛控制在合適的范圍之內。
提示1:過多幫助導致孩子無能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還很弱小,很多事情需要父母幫助,于是對于孩子所有的事大包大攬。譬如5歲的冰冰想吃果醬面包,于是她學著父母平時的樣子,拿來了面包、果醬和餐刀,正準備為面包抹上果醬。這時媽媽擔心她誤了上幼兒園的時間,爺爺奶奶擔心餐刀會傷著孩子,大家紛紛上前替孩子代勞。
點評:孩子需要學習,以便學會自己處理生活中的小困難和小麻煩。一旦受到阻止,就會依賴于他人的幫助。以后當他習慣并且適應了這樣的狀況時,他在生活中會變得無助和無能。
建議:生活中,如果父母只圖為了孩子穿鞋便捷,總是買有拉鏈的鞋是有害無利的,孩子總要學會穿系鞋帶的鞋子,學會對付復雜的事情;如果父母日復一日地提醒孩子去幼兒園時不要忘了帶這個或那個,不如讓他自己學會記得。幫助是美好的,但應該讓孩子自己決定他是否真的需要幫助,什么時候需要。因為所有的幫助只有一個最終目的,就是使幫助在某一天成為多余。
提示2:過多的玩具意味著干擾
現在的孩子每逢節(jié)日收到最多的禮物就是玩具,不同種類的玩具和電子娛樂產品塞滿了房間。孩子常常把抽屜里的、架子上的、框子里的玩具統(tǒng)統(tǒng)翻出來,玩著玩著,他就會要求媽媽的幫助了:“媽媽你看到我的那個小汽車嗎?”然后媽媽就放下手中事,幫孩子尋找他想要的玩具。
點評:玩具在增多,孩子的興致卻一點點下降,孩子可以支配的玩具越多,他就要用更多的時間決定玩哪一樣,并且很快地將興趣從一個玩具轉移到另一個玩具,集中精力玩一個玩具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其實,問題不是在孩子,收拾和管理這么多玩具,早已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
建議:其實,即使是一套積木,也可以讓孩子在沒有指令和界限的條件下,隨心所欲地發(fā)明創(chuàng)造。雖然它沒有高科技,也沒有那么昂貴和漂亮,但是,美國最新一項研究證實,積木既是玩具,又對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大有好處。玩積木組的孩子在語言發(fā)展測試中,比沒有玩積木的的那組孩子,分數要高出15%。積木除了幫助孩子掌握堆疊技巧外,還為孩子發(fā)展數學、科學以及空間能力打下基礎。
提示3:過多表揚不利孩子抗挫折
受一些用表揚鼓勵孩子進步的成功事例啟發(fā),有些父母誤認為,只要多給予一些表揚,也能使自己的孩子成功。于是,生活中無論大事小事對孩子的行為舉止都大加表揚、贊賞和鼓勵。
點評:心理學認為,適度地表揚能夠增強孩子的信心。但是如果表揚泛濫則通常會帶來很大的問題:一是孩子不再把表揚當回事;二是孩子把父母的贊揚句句當真,那么他就可能把自己當成了一個不同凡響的人,一旦從老師或其他人那里得到客觀評價時,會大大打擊他的自信心。
建議:孩子能自己整理玩具,或是在學做家務等方面表現良好時,父母應表示贊揚和欣賞,這有助于孩子更快進步。但此時要注意兩點:首先,父母應該在表揚的同時給孩子示范,如何將事情做得更好;其次,表揚不僅限于一個玩具和甜點,對幼小的孩子,父母可以用摟抱和愛撫,而對稍大的孩子,一個特定的手勢,一個微笑或眼神都是表揚的方式,并且表揚也應不斷要有新意。
從寶寶邁出第一步開始,他的情緒、行為都會相應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他將不再是一個完全依賴于父母的小生命,他必須在渴望與父母親近以及追求獨立、積極探索之間尋求平衡。
專家指出,一歲左右的孩子對行走這項新技能充滿了新奇感,但是隨著他們越走越穩(wěn)當,甚至學會跑之后,他們又會時刻盯著父母,不愿父母遠離他們。以下四種情況在初學走步的寶寶當中較為常見,父母了解之后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度過這一階段。
1.個性變化
許多寶寶在學習走步之前性情都比較溫和,而且很容易相處,但是自打他們邁出第一步之后就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性情也變得暴躁起來。父母會發(fā)現寶寶的性格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轉變,有些變化甚至是驚人的,還有些原本就很膽小的孩子變得愈發(fā)謹小慎微。專家對此的解釋是,由于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不斷深入,寶寶的個性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拓展。
應對方法:
a.接受寶寶個性上的變化。避免過度保護,也不要打擊寶寶大膽探索的熱情,但是必須時刻注意他的安全。
b.制訂一定的行為規(guī)則。幫助一歲的寶寶度過情緒波動期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遵守一定的規(guī)矩。
2.纏著媽媽
學會走路讓寶寶感到非常興奮,但他同時感覺到舒適的生活現狀發(fā)生了改變。寶寶會走路之后就不再像以前那樣總被抱在懷里了,他會因此感受到成長的痛苦,因為他不能再完全依賴于父母了。
學會走步之后的幾個月內,最讓寶寶不安的就是離別。這一階段的寶寶在父母離開或是有陌生人出現的時候大哭大鬧就是這個道理。
應對方法:
a.做游戲。家長可以和寶寶玩“捉人”的游戲,通過這個游戲告訴他,爸爸、媽媽離開之后他也是安全的。
b.在離開之前讓寶寶有充分的準備。讓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再見的習慣。如果你只是暫時離開,那就告訴寶寶,你很快就會回來。
3.行為倒退
對剛剛學會走路的寶寶來說,這可是個苦差事,所以他們有時候不愿意走路也是正常的。還有些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前能夠輕松地冒出個別單字,如爸、媽,但是當他忙于練習走路的時候可能就不再說這些字了。另外,學會走路的寶寶在某些時候可能還是喜歡爬行,特別在他們重重摔過一跤或是感冒之后。
應對方法:
a.留心行為倒退的跡象。如果孩子吵著要大人抱,那在他睡覺的時候就多抱著他哄哄。如果寶寶不愿意走路,你可以試著用玩具逗他。
b.重新激發(fā)他對語言的興趣。如果寶寶出現了語言障礙,家長應該經常和他說話,多給他講故事,多問他問題,在他回答的時候給予鼓勵。
4.心愿受挫
一旦寶寶學會走路之后,他就想著跑。一旦他能夠爬以后,他就想著能站起來。但是由于操之過急,他們的心愿往往不能實現。寶寶對待挫折的做法往往是提出更多的要求,甚至是挑釁。他們會把大人帶到想要的東西面前,或是你不讓他拿的東西他偏要拿。
應對方法:
a.不要和寶寶較勁兒。給他自由選擇的空間。用游戲來化解可能出現的沖突,并且鼓勵他說話。
b.給予幫助。當寶寶明顯做不到某件想做的事情的時候,給予他幫助。讓他知道,請別人幫忙是完全可以的。
寶寶學習走路的困惑
Q:我兒子一歲了,但是他好像對走路根本不感興趣,要緊嗎?
A:給你的孩子一點時間。通常情況下,寶寶會在10至14個月之間走出無需外力幫助的第一步,但是這個時間段也不是絕對的,前后有很大的浮動余地。你的孩子很可能還在為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做著充分的準備,比如練習扶著家具站立。你可以減少他坐高腳凳和手推車的時間,給他一些伸展四肢的機會。調整家具的布局,讓孩子可以扶著家具安全地挪步。和他玩一些游戲,鼓勵他站立。如果他到15個月的時候還是不會走路或是不愿練習的話,你應該咨詢一下醫(yī)生。
Q:我女兒正在學習走路,在這一過程中她重重的摔過幾跤?她會傷著自己嗎?
A:大多數孩子學步的時候都是向后跌坐在地上,所以不會有大礙。即便他們向前跌倒,一般也會本能地用胳膊護住頭部。當然,你應該時刻注意她,確保安全。給她創(chuàng)造一個寬敞的玩??臻g,把有可能傷到她的東西挪開。如果她是剛剛學習走步,盡量避免堅硬的水泥地面,可以在地毯、木地板、草地上練習。孩子學步的時候免不了有一些磕磕絆絆,胳膊和腿上出現擦傷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在跌倒的時候碰到了頭部,你要觀察她有沒有嗜睡、極度煩躁等癥狀出現,一旦發(fā)現要立刻去醫(yī)院檢查。
Q:我女兒16個月了,但只有抓著我的手或腿才敢走路。我應該怎樣幫助她克服恐懼心理?
A:看到其他孩子學習走路可能會激發(fā)你女兒的信心。安排一些時間讓她和已經開始走路的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另外,你可以讓孩子玩一些推動玩具,例如兒童專用的購物車或是玩具手推車,以此幫助她練習平衡能力。最終,放手讓她自己走。站在離她幾步遠的地方,鼓勵她走過來。她有可能先在地上坐一會兒,但她還是會站起來走向你的。當她有進步的時候,及時給予一些表揚,這樣她會對自己邁出的這一步感到自豪。
由于2歲寶寶的注意力非常有限,所以人們往往感覺他的情緒波動非常大。
在2歲這個年齡段,寶寶的第一步就是學著獨立,取得的每一個成績都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快樂。當他完成一項新任務,如用蠟筆畫畫,做拼圖游戲,他會感到非常自豪。但當拼圖拼不好,或被阻止在墻上畫畫時,他又會表現出非常不滿。總之,2歲寶寶的情緒很不穩(wěn)定。
對爸爸媽媽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是既要幫助寶寶自立又要使他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那些消極情緒。
征服2歲寶寶的情緒
是什么讓寶寶的情緒像在蕩秋千
是什么使寶寶的心情從歡欣雀躍轉瞬變成生氣憤怒呢?一句話,挫折感。
盡管2歲寶寶已經開始有了語言表達能力,但與人交流的能力還是十分有限,常常不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寶寶生氣的原因,常常是因為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另外,2歲寶寶遇到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時自控能力往往比較差。當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時,感覺就像到了世界末日。當媽媽對他說不能做什么事時,他感到完全沒有可選擇的余地。
所幸2歲寶寶的沮喪情緒不會維持太長時間。他很容易對某件事物發(fā)生興趣,但注意力很快又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分鐘。
聰明的父母會利用寶寶注意力分散的特點,從容控制寶寶的情緒。如果寶寶不高興或是遇到了挫折,你可以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去。例如,當思思在廚房里吵鬧著要玩小刀時,媽媽會把她帶到一水池的肥皂泡面前分散她的注意,她很快會安靜下來。另外,場景的迅速改變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安靜地把思思從廚房帶到房間里去,那里有許多吸引她注意的東西,玩具恐龍、圖書都可以讓她忘記剛才的不愉快。
和寶寶談感受
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來說,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教他如何表達自己,“那件事一定讓你很生氣”,或是“你看上去很傷心”,諸如此類的話能幫助寶寶認識到有很多的語言能描述自己的內心感受。最終,寶寶會認識到這些感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比如,如果每次寶寶都拼不好拼圖,你說,“哇,你真的很生氣”,多重復幾次,寶寶就會把這句話和他自己的感受聯(lián)系起來。當寶寶快3歲時,開始能理解像生氣、傷心等詞的意思,很快,他就能談論他的感受了。
人們常說,當老師難,當基礎教育的老師更難。然而最難當的莫過于幼兒園的老師,特別是每到新學期的開始,離開了熟悉的環(huán)境和親人進入幼兒園,對每個寶寶來說,這都是難過的一關??吹綄殞毧蘅尢涮?,父母心疼如焚,每位幼兒園的老師都會思考:如何減輕寶寶入園時的種種不適應綜合癥,使剛剛入托的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huán)境、新生活,讓家長們放心,讓寶寶們舒心呢?本文正是以此為目的,試圖從入托前的工作,入托時的措施,入托后的教育等入托的自然過程中,闡述幾點具有操作性、切實可行的觀點與做法。
每年新學期開始,新入托的寶寶總是繃緊著小臉,瞪著驚異的眼睛,離開了自己熟悉的親人與家庭,來到幼兒園這一陌生的環(huán)境,往往使他們產生焦慮與恐懼。寶寶情緒波動主要表現為哭鬧、拒食、大小便失控、要成人抱等。因此托班的老師應如何針對新入托寶寶的個性與特點,做好各項工作,使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新環(huán)境、新生活呢?結合自己幾年來實際工作的經驗和體會,就如何穩(wěn)定新入托寶寶的情緒問題,談談我們的一些做法。
入托前的工作
一、開展每月一次親子園活動,減少寶寶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從家庭到幼兒園,每個寶寶都會產生分離焦慮,還會有哭鬧的表現。作為父母,入園前應有意識地積極引導他們從心理上熟悉幼兒園,從感情上喜歡幼兒園,盡量減少寶寶的焦慮情緒。為吸引更多的寶寶順利入托,我們甘露中心幼兒園定期開展每月一次的親子
園活動,由能力強的教師來擔任此教學任務,讓家長帶著即將達到入托年齡的寶寶一起參與活動。在活動前后空余的時間里,由老師和家長帶領寶寶先去幼兒園參觀參觀,看看里面的設施、玩具、圖書,再讓寶寶認識認識將來的老師,熟悉幼兒園的周圍環(huán)境,消除寶寶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在親子游戲活動中,家長、寶寶跟著老師互動,讓寶寶充分感受到了活動的快樂。逐漸建立“幼兒園”的概念,還可以帶他們到操場上或教室里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激發(fā)起他想過集體生活的愿望,從而對幼兒園有直觀的美好感受,向往幼兒園生活,進一步引發(fā)寶寶們的入托欲望。
二、舉辦入托前家長輔導會,幫助家長作好入托準備
舉辦入托前家長輔導會,傳授和輔導家長了解和掌握一些入托知識,及時交流入托寶寶的實際情況,為入托作好充分的準備。
1、調整作息時間
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和要求,是寶寶入托前首先要適應的第一步,培養(yǎng)寶寶與幼兒園同步的起居習慣,以免生活規(guī)律突然的改變讓寶寶對幼兒園產生反感,為讓寶寶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應對寶寶做一些入托前的必要培訓,父母可在入托前為寶寶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明確每段時間干什么,讓寶寶在家里按照這個作息制度,按時進餐、睡眠、盥洗、活動、娛樂生活一段時間,這樣進入幼兒園后會較快地適應新生活,同時能培養(yǎng)寶寶從小就有一個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教會寶寶自己解決大小便
寶寶的大小便問題一般過了十八個月就該訓練了,如果寶寶想要大小便還不能告訴大人,或者還在使用紙尿褲,就要注意了,入托前應該重點教會寶寶說:“我要小便,我要大便”這樣的話,免得給老師增加負擔,又避免寶寶受不潔之苦。此外,培養(yǎng)寶寶定時排便的習慣是個很好的方法。
3、學會自己喝水吃飯
對于那些習慣于用奶瓶當水杯的寶寶,使用小杯子喝水有一定難度??墒怯變簣@里,小朋友們都用水杯喝水,這也是幼兒園和家里不同的地方,也是應該在入托前必須學會的本領。剛開始練習喝水時,可用塑料杯子,水倒得少點。父母要教會寶寶怎樣控制好杯子的傾斜度。另外,關于吃飯的問題也該在家就學會。
4、學會自己穿衣服
午睡后能否自己穿衣服是寶寶自立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標志。大多數寶寶脫衣服睡覺沒問題,而穿衣服起床就麻煩了。還時常會鬧出笑話:穿錯鞋、穿錯褲子、漏穿了、穿反了衣服都是常有的事。所以,父母最好為寶寶選擇那些穿脫方便的衣服。還有,鞋子的大小也要合適,鞋底要軟、跟腳、輕便。鞋子可做上一記號,以區(qū)分左右腳,并鍛煉寶寶在大人保護下自己走樓梯的能力。對于年齡較小的寶寶,父母可以適當為他多準備幾套衣褲,以便寶寶拉尿、嘔吐時更換。
5、學會交流
幼兒園生活是寶寶人生中的第一次集體生活,能否與其他小朋友和睦相處很重要。入托前應該盡量讓寶寶與鄰居接觸,與鄰居的小朋友玩耍和交往。入托后,父母可以利用接送時間,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互相介紹后,鼓勵寶寶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父母平時應多與寶寶說話,鍛煉他聽懂成年人說話,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學會表達。養(yǎng)成這個習慣,一旦遇到事情,寶寶就懂得向老師述說。
6、反饋入托寶寶的個人信息
為了使學校更好地照顧和教育寶寶,通過家長輔導會,老師能提前了解入托寶寶的個體情況。家長要真實、具體、細致地介紹寶寶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要讓老師了解寶寶各方面的能力及不足之處,做到心中有數,為將來入園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入托時的措施
一、創(chuàng)設適應入托寶寶生活特點的環(huán)境,吸引寶寶對幼兒園的親近感。
從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來到陌生的教室,無論是心里還是情感寶寶都會不適應,為了縮短家庭和教室的陌生感,我們首先注重教室的裝飾,墻壁上布置符合托班寶寶年齡特點,色彩鮮艷、形象夸張、接近寶寶生活的墻飾。其次我們考慮到寶寶們的實際情況,給托班寶寶提供的玩具柜是低柜開放式的,玩具柜內安放的玩具,寶寶們可以隨手取放,他們還可以象在家里一樣,隨手就能拿到想要玩的玩具。提供給托班寶寶的玩具,主要是形態(tài)各異的各類娃娃、小動物和指偶玩具;色彩鮮艷的木頭積木、塑料積木和泡沫積木;有聲響會變動的電動玩具與拖拉玩具。這些玩具安全、無毒,又便于智力的開發(fā)。
二、講究來園接待方法,消除寶寶對生人的恐懼感。
寶寶入園時,往往先認住第一個接待他們的老師。因此在剛開學的第一個月里,我們兩位老師同時進班,讓寶寶們同時熟悉我們。在接待中,我們每天都以主動熱情的態(tài)度把寶寶從媽媽的懷抱中抱過來,用親切溫柔的語調同寶寶子說說話,經常像媽媽一樣親昵地親親他們,讓孩寶寶感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喜歡他們,逐漸消除寶寶對生人的恐懼感。同時,在晨間接待高峰的時刻,老師與家長說話應盡量簡短些,盡量避免和一位家長時間交談,而使其他家長和小朋友長時間等待,使寶寶產生被冷落的心理,主要是答應家長交代的各種囑托,特別是對待生病的寶寶,詢問病情的情況應該詳細。如:我班的華彬曄和張益恒兩位小朋友經常有感冒的現象,但兩個寶寶生病也要堅持上幼兒園。所以,每次當他們生病的時候,我們都要向家長仔細詢問寶寶病情的程度和服藥情況,讓家長相信老師會照顧好他們的寶寶,使家長們能放心、安心地離去。為使學校更好地照顧和教育寶寶,家長最好能提前讓老師多了解寶寶的情況。家長要真實、具體、細致地介紹寶寶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要讓老師知道寶寶各方面的能力及不足之處,讓老師做到心中有數,為將來入園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入托后的教育
一、提供家庭式的寬松生活,使“園”與“家”順利接軌。
寶寶在家中的游戲往往是自發(fā)的、個別的,玩什么,玩多久都可以比較隨意。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認為在寶寶初入托的一個月內,不應以幼兒園的生活常規(guī)與作息制度來約束他們,集體活動的組織形式應盡量少些,個別的、小組的活動形式應多些,盡量提供家庭式的寬松生活方式,使“園”與“家”順利接軌。上午活動主要以入園活動、游戲活動、戶外自由活動為主。在入園活動中,寶寶較喜歡搭積木和抱娃娃以及戶外的滑滑梯和拖拉玩具。個別喜歡獨自玩的寶寶,我們可以允許他一個人玩玩具,形成他一個人玩的世界。如:我班的張亦泓小朋友,剛入托時,就喜歡一個人獨自玩。我們不去強制她,等她玩膩了,自然會回歸到同伴中去。托班游戲活動以分組的形式為主,主要有親子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戶外自由活動,以輕松愉快的形式,放放音樂、散散步、坐在軟地上玩玩電動玩具、拖拉玩具,在操場上滾滾皮球,玩玩飛盤,踢踢罐頭,不愿意玩或玩累的寶寶可以坐坐、看看。尤其是戶外自由活動,最會哭的寶寶也會在此刻停止哭聲。如:我們班的王菲菲小朋友是個愛哭的寶寶,當她被老師帶著,和同伴一起到戶外,玩起滑梯、木馬……的時候,哭聲悄然停止了。由此可知,只有寬松的生活,有趣的活動才會像磁鐵一樣吸引寶寶,使他們暫時忘記對家庭的依戀,對親人的思念,而漸漸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
二、允許寶寶保留原有的生活習慣,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生活能力。
剛入托時,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寶寶吃飯要喂、睡覺要陪,大小便不會坐抽水馬桶,喝水不會端杯子……諸如此類情況,我們采取的方法不是急于糾正,而是等他們漸漸適應幼兒園生活時再作糾正。寶寶情緒日趨穩(wěn)定后,我們就不再包辦代替,開始逐步培養(yǎng)寶寶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教寶寶認識小便池、抽水馬桶,會用聲音、動作、語言表示大小便的要求,培養(yǎng)大小便入廁的習慣,培養(yǎng)寶寶固定坐位進餐,學習使用小勺進餐;培養(yǎng)寶寶不咬被子、不吮吸被角、不要成人陪伴、主動入睡的習慣;教會寶寶喝水,會雙手端杯自己喝水。我們在培養(yǎng)托班寶寶生活能力的時候,應注重“簡單易行的直觀性”、“反復多次的漸進性”、“持之以恒的一致性”。只有注重對寶寶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增強其適應新環(huán)境、新生活的能力。
三、采取不同的方式,因人而異愛每一個寶寶。
兩周歲的寶寶剛剛離開父母,來到幼兒園,他們的種種不安與不滿都會變成哭聲發(fā)泄出來。嬌氣的寶寶往往依戀性較強,他們來園時表現為:嚎啕大哭,抓住父母的手不放,并充滿敵意地看著老師。當老師幫助他們的父母“逃”走后,他們會哇哇大哭,有的甚至還會抓老師、打老師。更嚴重的會用頭往地上撞,怎么哄也不行。對于這樣的寶寶,我們的方法是:多抱抱他,多與他交流,給予感情上的滿足;膽小的寶寶表現為:怕陌人、有畏懼感,他們把老師當作唯一的親人,追在老師身后,寸步不離。對于這樣的寶寶我們就多加愛撫與安慰,盡量避免引起他的膽怯與恐慌;任性的寶寶表現為:難以哄騙、哭鬧不止,我們就適當采取冷處理,當他停止哭聲時,再安慰他,與他講道理;外向型的寶寶表現為:活潑好動。我們就組織豐富的活動,滿足他“玩”的需求;內向型的寶寶表現為:不愿意接近人。對于這樣的寶寶我們就加倍關心他、接近他,使他從接近老師開始,逐漸接近小朋友。平時,我們堅持正面教育,給予寶寶明確的表示,使他們知道“不哭”的寶寶,大家都喜歡他。
四、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
幼兒教師需要具備更高的師德修養(yǎng)和教學品質。耐心:即對哭鬧不停的寶寶要有耐心,說話聲音輕輕地,柔柔的,會安慰寶寶。對家長也要有耐心,應盡量滿足家長的要求,完成家長的囑托。盡責:寶寶從家庭走向幼兒園,主要碰到的是“生活上”的不適應,老師應盡量滿足寶寶“吃”、“玩”的愿望,照顧好寶寶“屙”(大小便)“睡”的要求。不怕臟:新入托的寶寶有“三多”,即眼淚水多、鼻涕水多,尿水屙在身上者多。老師應不怕臟,幫助寶寶擦干臉上的淚水,擦凈臉上的鼻涕,照顧好寶寶的大小便,對大小便屙在身上的寶寶,要及時幫助清洗與替換干凈的衣褲。如:我班的王恬恬小朋友,因為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睡覺經常尿床。我們從無半句怨言,每次都及時給寶寶更換干凈的褲子,讓寶寶充分感受老師對她的愛。
五、做好家園聯(lián)系工作,加強家園的溝通。
1、利用“家園互聯(lián)網”欄目,向家長做好宣傳。經常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方法,如:不能用“如果再不聽話,就送你上幼兒園”等話語,來糾正寶寶的不良過失;“新入托寶寶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與對策”等,傳授給家長鼓勵寶寶上幼兒園的方法,如幼兒園路上的“母子悄悄話”,向家長推薦有關“穩(wěn)定寶寶情緒波動”的小故事等。
2、對情緒難以穩(wěn)定的寶寶,要分析情況,尋找原因,加強家園的溝通,尋找最佳教育途徑。
3、利用接送時間,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征求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向家長反映寶寶情緒變化的情況,盡量滿足家長的各種需求,使家長相信老師能照顧好、教育好他們的寶寶。
只要家長對我們的工作有信任感,把寶寶放在幼兒園有放心感,家長就一定會配合我們,做好穩(wěn)定寶寶情緒的工作。
零至一歲
這個時候的寶寶情緒十分平和穩(wěn)定,偶爾號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滿足,如想睡覺,肚子餓或身體不適,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顧最要緊,令寶寶覺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規(guī)律,寶寶的情緒便不會有太大波動。
避免出現恐懼
但要注意一點,就是避免寶寶受到驚嚇,例如在他身邊大叫或突如其來的巨響,這會使他覺得無助,對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產生恐懼的情緒。
克服恐懼
如果寶寶出現恐懼的情緒,父母可以通過與寶寶身體的接觸,如撫摸,緊抱等動作,令寶寶感受到別人的關注和愛護,而逐漸安靜下來。另外,這時期的寶寶對周圍陌生的環(huán)境也有探索的意欲,不防帶他外出,認識外面的事物,切勿過分地保護他,拖延他的學習進度。
一至二歲
這時期的寶寶很容易哭鬧,大發(fā)脾氣,無論你怎么勸都沒有用。平息他哭鬧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理會。
分散注意力
寶寶用哭鬧來要脅你,最佳的對策便是轉移他的注意力。比方說,吃飯時你把正在學步的寶寶放進他的高腳凳里,他可能會拗在那里,并揮動雙手尖叫著。此時,你最好先讓他下來,拿些有趣好玩的東西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把他哄得團團轉,讓他忘記他不想坐在椅子里吃午餐這件事,之后,當你再把他放進高腳椅里,他很可能會乖乖合作。
無論你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問題,你可以發(fā)現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寶寶小的時候,注意力往往持續(xù)不久,這就是為何他們一看到有趣的東西,立刻破涕為笑的原因。
自由發(fā)揮
但是,教導這個歲數的寶寶時,必須注意一點,就是不要期待他去做討你歡心的事。舉一個例子:寶寶大都喜歡戶外活動,他喜歡自由自在的跑跑跳跳,去認識新鮮有趣的事物;此時,父母應該耐心地在一旁觀看,不要催促他。如果不得不打斷他時,不妨在他面前來回地走,或設法吸引他的注意,他就會很快往你這邊過來。可是,寶寶很可能會抗拒父母的觸摸或摟抱,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束。管教寶寶時最好先放松后收緊。
總括而言,管教這個年紀的寶寶并不容易。
最好的管教方式之一是允許(但不評論)寶寶正常的情緒宣泄,這會帶給寶寶莫大的支持與安慰,例如讓他吸吮拇指或橡皮奶嘴,讓他將心愛的毛毯帶在身邊,給他一種心靈上的慰藉。
二至三歲
寶寶到了兩歲左右,就不需要這么多的管教技巧了。但是到了兩歲半時,進入了教養(yǎng)的黑暗期,令父母傷透腦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年紀的寶寶都非常相像,而且簡單的管教技巧就可以把他們管得服服帖帖。
對付招數:
1.父母要擅于利用寶寶的習慣傾向。為他規(guī)劃良好的作息時間。舉例來說,如果能為兩歲半的寶寶培養(yǎng)良好的就寢習慣,便可以解決每天叫他上床睡覺這個難題。
諸如此類的習慣還包括幫他脫衣服、洗澡、穿睡衣、刷牙、在門口蕩秋千、帶他進浴室、上床、睡前為他講故事、擁抱并親吻道晚安,最后為他關上燈;這些事要花掉你很多時間,尤其當你疲累不堪時。但是一旦它們變成固定的作息后,你就有可能讓寶寶乖乖去睡,而非敷衍他或強硬地要他上床睡覺。
兩歲的寶寶喜歡一成不變,他喜歡重復做同樣的事,任何變化他都很難接受;因此,盡可能允許他將玩具或私人物品放在原來的地方,家具也要擺在他希望放置的位置。這個年紀的孩子要求每件事物都得在適當的時間里放在適當的位置,他也要求每天的作息有一定的秩序??偠灾矚g凡事一成不變。
2.命令孩子時,要盡可能為他留面子。不要硬繃繃地命令他;例如,要避免用"吃中飯之前,你必須把所有的玩具撿起來"這類的說法,而應建議性地表達"現在讓我們一起把這些玩具撿起來吧"如果他不愿意,你也不必堅持催他答應。最好的辦法是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盡量避免以強制強的情況。當他不愿意,而你又執(zhí)意要他服從命令時,最后的輸家往往會是你。遇到這種爭執(zhí)不下的情況時,你不妨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寶寶不喜歡穿衣服,無論他愿不愿意讓你為他穿衣服,你都要避免和他發(fā)生激烈沖突。也許你可以把他擺到一個很高的地方,一邊和他談論未來將發(fā)生的事,一邊很快地幫他把衣服穿好。
要轉移兩歲半的寶寶的注意力很簡單,只要和他說話即可。通常和一歲半寶寶的交談,可能會讓他聽得滿頭霧水。但是和兩歲半的寶寶閑聊,即使他不完全聽得懂,卻能吸引他的注意,至少可以將他的注意力從先前的爭執(zhí)中轉移開來。
3.要這個年紀的寶寶作決定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倘若你能為寶寶預作計劃,告訴他將會發(fā)生什么事,有時對你會很有助益。
寶寶如果能依照順序重新說一遍,就表示他懂得你說的,而且他也會照做。至于寶寶亂發(fā)脾氣時又該如何呢?許多父母發(fā)現寶寶開始亂發(fā)脾氣時,最佳對策就是不理他,否則一旦寶寶發(fā)現只要發(fā)脾氣,父母就會予取予求的話,以后發(fā)脾氣就成了他們最大的武器了。所以,盡可能讓寶寶了解,發(fā)脾氣不但得不到任何東西,甚至會失去父母的關心,這是很重要的事。
但是針對寶寶亂發(fā)脾氣的情況,父母最好還是能夠防患于未然,絕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寶寶每天在哪些時候或哪種情形下鬧得最兇,因此至少一半以上針對寶寶發(fā)脾氣想出的對策,是讓寶寶離開這類會讓他失控的情境。
4.對于某些年齡的寶寶來說,給他們選擇機會是很不錯的管教方式。父母也應針對不同個性的寶寶,給予不同的選擇。像一些頭腦清楚的寶寶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很容易作選擇,而且會堅持到底,另一種寶寶的個性就不適合作決定;舉例來說,這些困惑的寶寶們一點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他們選擇,只會加深他們的困惑而已。
在寶寶不同的成長階段里,如果你希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如你所愿,最好你能適時修正管教方法,來適應他們每個成長階段所具有的優(yōu)缺點。而你越了解寶寶在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征——尤其是教養(yǎng)黑暗期——你的管教方法就越有效地配合寶寶的年齡和個性。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讓寶寶把握自己的情緒》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導讀:當孩子在“出氣角落”宣泄情緒時,父母盡量不要打擾他,除非孩子覺得有人陪他聊聊天更好。當孩子自愿從“出氣角落”出來的時候,父母將會看到一張神清氣爽、笑逐顏開的可愛面孔。他們還會主動分享反省的心得體...
0-6個月的寶寶 當新生兒感到不舒服時,就會以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感覺。2-3個月的嬰兒,家長逗他時,能發(fā)出回答性的喉音,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自己也會發(fā)出咿呀聲。5-6個月時,寶寶可發(fā)出單調的音節(jié),如“爸”、“...
讓孩子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設個“出氣角落” 孩子和成人一樣,有脾氣、發(fā)脾氣都是正常的。父母可以在家里設定一個專門的區(qū)域,作為全家人發(fā)泄情緒的場所。父母與孩子共同約定,無論當時心里有多不痛快,都不能隨...
導讀:適度地讓孩子宣泄,對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處。如果孩子心中的積郁和不快長期得不到宣泄,就會注意力不集中、行為呆板、神經失常、精神不振、人際關系緊張,嚴重時會給孩子個人和家庭乃至帶來危害。有些孩子...
父母們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傳染對寶寶,并影響著寶寶們的健康成長,家長們應該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不良情緒! 一位哲人這樣說過: 心態(tài)是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tài)將決定誰是坐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