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認識圖形說課稿。
毋庸置疑,當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時,我們必須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負責,而教育筆記可以幫助老師歸納總結(jié)教育經(jīng)驗。一篇教育筆記應(yīng)該從哪些方面寫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教育隨筆:從認識圖形的枯燥過程中尋找樂趣”,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教幼兒認識平面的幾何圖形是小班數(shù)學教學中的難點,而且現(xiàn)在時代發(fā)展中的幼兒比以前的幼兒能接觸到的東西更多,學前的知識儲備也很充裕,所以有很多幼兒都已經(jīng)認識了簡單的幾何圖形,甚至有些幼兒能認識梯形六邊形等復雜圖形,使我們這個活動中的認識過程變得過于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興趣。
本次活動我覺得像這類活動可以這樣上。我們整個活動教學安排有淺到深,由簡到難。首先,保留活動的基礎(chǔ)環(huán)節(jié),認識圖形,教師出示一些圖形的圖片或者教具,請幼兒說出名字。如果只有老師出示幼兒說名字就比較枯燥,可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加入簡單游戲環(huán)節(jié),例如把圖形遮起來,露出一角讓幼兒猜猜它是誰,加了這樣的小細節(jié)后幼兒鞏固認識了圖形特點,這一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也要加上小結(jié)性的話,小結(jié)每個圖形的簡單特點,例如三角形有三個角。其次,讓幼兒找一找圖形,這不是簡單的在一幅圖中找出圖形,而是要增加找出教室內(nèi)的圖形,由易到難,有了找一找的幫忙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大家爭先恐后說一說找到的圖形物品。天天就說我的紐扣是圓形,他會在自己身上找圖形,妞妞說老師用的手機是方形,她觀察的很仔細。最后,我們讓圖形變變變,在幼兒畫冊中有很多基本圖形寶寶的卡片,幼兒通過自己像搭積木一樣的拼搭,讓圖形變成各種各樣,只是活動時間有限,我請幼兒自己那一份圖形卡片放在自己柜子里,早上來園可以玩一玩,平時游戲也可以玩一玩。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調(diào)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不足:整個活動過程過度還不夠緊密,在組織語言時不夠生動。最后總結(jié)圖形特點時語言不夠簡練,如果能在這幾點上有改變進步,活動可以更加成功。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yǎng)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yǎng)一樣。
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孩子出錯;在家里,父母不允許孩子出錯。結(jié)果,孩子也就只能盡力不出錯了。為了不致出錯,他們只好收斂幻想,自我綁束,縮手縮腳。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錯的同時,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確、通向成功的機會。當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會說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為什么膽子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卻毫無道理地責怪孩子。他們費了好大勁把孩子終于折磨成了膽小如鼠的人,現(xiàn)在,為了讓他們膽大,又開始新一輪折磨。
關(guān)于錯誤,還有一個兒童心理成長機制與成人對錯誤的看法是否正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成人認為的錯誤在孩子的精神成長機制中是不是也是錯誤?有時候,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在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的一種形態(tài)。孩子不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人,而是一個內(nèi)在機制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錯了,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先剝奪他“錯”的機會,而讓他親身感覺到自己的錯誤,這要比你直接告訴他不能這樣做效果要好。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可以告訴他哪是正確哪是錯誤,給孩子建立一個關(guān)于正確和錯誤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yǎng)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yǎng)一樣。
所以,在我們中心,我們的口號是:在錯誤中成長。不光對孩子,對老師,對管理人員,連對我都是這樣要求的。新來的孩子不敢下筆,我們的老師就會說:某某同學,往錯畫,給老師犯個錯誤看看!畫成狗屎蛋都行!聽了這句話,孩子便一下子輕松起來,對技術(shù)的恐懼就煙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確的結(jié)果,而在于走向正確的那個過程。這個過程最有價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導讀: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yǎng)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yǎng)一樣。
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孩子出錯;在家里,父母不允許孩子出錯。結(jié)果,孩子也就只能盡力不出錯了。為了不致出錯,他們只好收斂幻想,自我綁束,縮手縮腳。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錯的同時,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確、通向成功的機會。當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會說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為什么膽子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卻毫無道理地責怪孩子。他們費了好大勁把孩子終于折磨成了膽小如鼠的人,現(xiàn)在,為了讓他們膽大,又開始新一輪折磨。
關(guān)于錯誤,還有一個兒童心理成長機制與成人對錯誤的看法是否正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成人認為的錯誤在孩子的精神成長機制中是不是也是錯誤?有時候,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在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的一種形態(tài)。孩子不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人,而是一個內(nèi)在機制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錯了,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先剝奪他“錯”的機會,而讓他親身感覺到自己的錯誤,這要比你直接告訴他不能這樣做效果要好。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可以告訴他哪是正確哪是錯誤,給孩子建立一個關(guān)于正確和錯誤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yǎng)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yǎng)一樣。
所以,在我們中心,我們的口號是:在錯誤中成長。不光對孩子,對老師,對管理人員,連對我都是這樣要求的。新來的孩子不敢下筆,我們的老師就會說:某某同學,往錯畫,給老師犯個錯誤看看!畫成狗屎蛋都行!聽了這句話,孩子便一下子輕松起來,對技術(shù)的恐懼就煙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確的結(jié)果,而在于走向正確的那個過程。這個過程最有價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每次吃飯,總有一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對他們,我是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不斷的提醒對他們來說只是耳邊風,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辦呢?后來,我靈機一動,為什么不換一種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從阿姨手里接過飯菜時就故意大聲的說:“今天的飯菜好香哦!你們聞到了嗎?”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都翹起小鼻子夸張得聞著。一邊聞一邊說:“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聞起來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闭f著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我又說“那誰來猜猜我們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處呢?”我剛說完,好多小朋友都爭著要回答,飛飛說:“老師,我媽媽說多吃蔬菜就會不生病,還會更聰明。”小茹說:“吃蔬菜會變得更漂亮?!薄芭?,是嗎?那還有誰也喜歡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動下,大家的熱情高漲,就連幾個不愛吃蔬菜的小家伙也樂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應(yīng)求,而且小朋友吃飯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飯也多吃了。
從此,在每次吃飯前,我總是用生動的形式介紹菜名或討論有關(guān)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簡單得吃飯禮儀,用自己的熱情來帶動幼兒吃飯的興趣,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也在無形中逐漸養(yǎng)成了,這就是吃飯中的樂趣吧!
在幼兒園里,幼兒告狀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老師,聰聰推我”“老師,航航拉我的小辮子”“老師,明明把我的積木推倒了……”每當聽到孩子們的告狀聲,我都充當“消防員”,哪里“著火”了就到哪里去“救火”,結(jié)果是每天告狀的越來越多,反而讓人覺得問題越解決越多了,真是苦不堪言,怎么辦呢?其實幼兒的告狀是很單純的意思,就是“別人有了他認為不好的表現(xiàn)了”。 通過反思,我利用不同的活動形式進行了一些教育嘗試。
首先,作為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心平氣和地認真聽取孩子的控告,全面而細致地調(diào)查孩子爭吵控告的原因,弄清爭吵的原委。因為如果對孩子的告狀不予理睬,不但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會使孩子產(chǎn)生壓抑感。面對幼兒的告狀,我會公正而適當又適時地處理孩子間的糾紛。對故意欺負同伴的幼兒進行批評而友善的教育,不能遷就。
其次,由于幼兒年齡特點,幼兒在很多時候會犯一些“無心之過”,例如:“老師,小明把我推倒了,”“老師,佳佳把我搭的積木碰倒了?!睂τ诤⒆拥慕?jīng)常告狀,在集體活動中,我組織孩子進行討論:這樣的狀該不該告?對待這樣的事情,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通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小朋友之間相處總會有一些小插曲,我們要學會諒解別人,寬容別人的過失,犯了錯誤的小朋友也要及時檢查自己錯在哪里,采用什么方法讓別人諒解你,比如,趕緊道歉,說明原因等。同時,我們也通過講一些互相寬容友愛的生活故事,為幼兒的模仿學習提供良好的榜樣。
第三,在班級區(qū)角活動時間,經(jīng)常有幼兒爭搶過程中的告狀,例如:“老師,張萌搶我的雪花片”“老師,劉航非要看我這本圖書”……,對于此類告狀,我請孩子們通過情景表演再現(xiàn)沖突過程,不僅讓幼兒在笑聲中分清是非,也能激發(fā)他們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意:游戲“石頭、剪刀、布”,誰贏了,誰先玩玩具;書放在桌子上,兩邊人用力吹氣,誰先吹得書倒向?qū)Ψ?,誰先看書……,于是,在區(qū)角活動中,大家一致公認的解決方法往往會成為孩子們在一段時間最喜歡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四、要教育孩子學會處理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讓孩子學會公正、客觀地看待別人、多學習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F(xiàn)在許多家庭由于只有一個孩子,上上下下都寵著,養(yǎng)成孩子很“獨”。自己玩行,和大家在一起就愛鬧矛盾。小孩子之間鬧意見是常有的事,不能一有點事就找老師,老師也不能“有求必應(yīng)”,凡事都跑來看個究竟,讓孩子學著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可以減少孩子的依賴性。
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集體討論活動、情景表演活動等教育,孩子們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解決沖突的方法,告狀現(xiàn)象明顯減少,孩子們禮貌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行為標準,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教育隨筆:進餐的樂趣
幼兒期是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關(guān)鍵時期。我認為,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最重要是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于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來糾正幼兒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進餐習慣,從小養(yǎng)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兒普遍存在挑食的現(xiàn)象,尤其不喜歡吃蔬菜。老師雖然在幼兒進餐的時候不斷提醒,但是效果不佳。
一次,餐前準備時,我?guī)Ш⒆觽兺媪藗€游戲,說到哪個小朋友的名字,這個小朋友就說出自己愛吃的蔬菜的名稱。一開始,孩子們說來說去也就那幾樣蔬菜。之后,我搜集了大量的蔬菜,帶幼兒認識,并告訴他們這些吃這些蔬菜的好處。孩子們慢慢地認識了好多蔬菜。再玩這個游戲的時候,有了經(jīng)驗的支持,孩子們玩得可開心了。孩子們玩熟練之后,我又提了一個游戲要求:點到你的名字,請你說出最喜歡吃的蔬菜名稱并說出吃這些蔬菜的好處。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再次了解了蔬菜的營養(yǎng)。中午進餐的時候,孩子們發(fā)現(xiàn)午餐會有胡蘿卜呀、花椰菜啊等等,都很開心,也都很愿意吃。通過這些有趣的小游戲,孩子們慢慢喜歡吃蔬菜了。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很多家長也反應(yīng),在家中進餐時,孩子也是很愛挑食。家庭教育中其實也可以在進餐中營造歡樂的氛圍,讓孩子慢慢養(yǎng)成進餐的良好習慣,例如《亨利叔叔的晚餐》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在進餐前,父母可以和孩子們分享這個故事。在歡聲笑語中開始進餐,愉快的情緒可以帶動孩子的興趣。
無論是園內(nèi)進餐,還是家庭進餐都可以用生動的形式介紹菜名或討論有關(guān)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簡單得吃飯禮儀,用自己的熱情來帶動幼兒吃飯的興趣,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也在無形中逐漸養(yǎng)成了,這就是進餐中的樂趣吧!
小時候們最盼望的就是春夏兩季節(jié)的下雨天,不是大人那種盼雨,是為了地里的五谷能喝上水的想法,而是為了雨后那滿街、滿院、滿胡同的泥巴,跟我們肆無忌憚的玩?zhèn)€痛快!
在那個經(jīng)濟落后的年代,農(nóng)村孩子幾乎沒有一件商品玩具,但感謝大自然的豐厚饋贈,農(nóng)村的黃土和泥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無盡。
雨后的胡同口,我和伙伴們上演了”玩泥大比拼”。捏泥碗捏泥盤,把捏好的泥碗托在手心,然后用方言大聲的喊“南來的北往的聽聽咱這不響的”,把手上的泥碗朝地上和墻上扔去,刮的一聲泥碗在地上摔裂,那時那刻那種自豪感那種愉悅感,無與倫比!離得近的伙伴,有時會泥碗的碎裂崩一身一臉的泥,更是快樂的不知所措。我最初的玩泥作品是搓泥蛋,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泥球搓出來,給他們排排隊,兩個你修壘起來,扒拉跟小柴禾棍兒在球上扎上幾個孔,變了簡易的泥人,把好幾個泥球用小棍串起,便當街賣起了糖葫蘆.......沒有發(fā)覺自己渾身上下已經(jīng)變成了泥猴,腳踩在泥巴里,體驗著那種陷進去又很費勁的拔出來的有趣的感覺,快樂浸遍樂全身,全然忘了回家以后母親的呵斥和責罵......。
收起思緒,趕快迎接孩子的到來了,雨停后,我要帶孩子們在園里玩一次泥巴!
走累了,我們坐在草地上開始了午餐休息活動,可就在這時我發(fā)現(xiàn)了與這春天不和諧的音符。孩子們自顧自的吃著,沒有一個小朋友把自己帶的東西與大家分享,而且吃完后,干凈的草地上有了垃圾。于是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名字叫《尋找快樂》。是說一個人把快樂丟了,他到處去找,最后一位老爺爺告訴他
,快樂到處都有。別人遇到困難時,幫助他你會快樂;把你高興的事和好東西與大家分享是快樂的;哪怕你隨手把地上的紙屑撿起來也是快樂的事??鞓酚泻枚啵涂茨阍趺慈フ?。孩子們聽完故事,好像懂了,他們主動把自己帶的玩的、吃的東西,拿出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把吃完的垃圾裝在袋中扔到垃圾箱里,草地上的和諧音符又回來了。
一個小故事,包含了許多的道理。讓孩子通過這種簡單易懂的文字形式明白一些道理,然后讓道德意識指導自己的道德行為,這是教師的責任。
教育隨筆:體驗游戲的樂趣
在主題活動“寶寶真棒”的社會領(lǐng)域中進行了《好寶寶有禮貌》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學會如何去用禮貌用語。知道哪些都是禮貌用語,而且會主動去說,從而學會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寶寶。根據(jù)活動目標及內(nèi)容,我將此活動內(nèi)容的圖片投放到了娃娃家,讓幼兒通過角色扮演直接感受,并運用禮貌用語“請、你好、謝謝、再見”等。在區(qū)域中我還投放了玩偶、廚房用品,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鞏固認識禮貌語。
我們的亦森寶貝在進行“我是小主人”的時候,他會主動對每一位“小客人”說:“歡迎你、請進”,在“小客人”離開的時候,還會主動去說:“再見”。孩子會將主題活動中的學習內(nèi)容和好的融入到了區(qū)域互動中。而在區(qū)域活動中,我還將禮貌用語貫穿在了其中,讓幼兒在無時無刻去運用、感受禮貌給我們帶來的愉悅心情。對于本次活動、材料的投放,孩子們的興趣還是很高的,每個孩子都愿意主動去運用禮貌用語,友好的進行活動。但是,因為孩子的較小在運用的方式、方法上還有欠缺,大多時候還是需要教師去提醒和引導。
在主題活動“寶寶真棒”的科學領(lǐng)域中《轱轆轆和鉻噔噔》活動中,要讓幼兒認識三角形,圓形,方形的認知能力,并根據(jù)它們的突出特點進行分類,從而喜歡參與到科學活動中。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及目標,我在益智區(qū)投放了泡沫圓形,三角形,方形的立體圖形,讓幼兒通過觸覺的碰觸直接感受到圖形的特點。圓形是圓圓的,能滾動起來的,三角形和方形是有尖尖的棱角,是鉻噔噔,不能滾動起來。而且還投放了一些和圖形有關(guān)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鞏固認識轱轆轆和鉻噔噔。朱佳琪小朋友在玩泡沫圖形時,每拿出一個圖形,他便先把圖形滾動一圈,能滾動起來的就說“這是轱轆轆”,不能滾動起來的就說“這是鉻噔噔”。我們在區(qū)域活動中投放了圖形卡片,提前制作好圖形拼搭效果圖,讓幼兒根據(jù)模型把圖形鑲嵌到作品上,再次感受到圖形活動的趣味。
對于本次活動如何進行材料的投放,我班幼兒的興趣點還是很高的,他們的認知能力得以發(fā)展,但在動手操作方面上能力有所欠缺,需要多加練習和發(fā)展。在以后的區(qū)域材料投放中,我們會根據(jù)主題活動在區(qū)域中的延伸和幼兒的興趣來投放,讓幼兒體驗操作中感到的樂趣,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教育隨筆:從認識圖形的枯燥過程中尋找樂趣》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筆記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認識圖形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導讀:游戲,是幼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學到如何與人相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我們還可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心理,讓幼兒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長。 游戲,是幼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yǎng)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yǎng)一樣。 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孩子出錯;在家里,父母不允許孩子出錯...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做錯事的時候,在錯誤中不斷獲取教訓,積累成功的經(jīng)驗,才能夠使自己不斷進步。 著名科學家斯蒂文·格倫介紹了自己2歲時發(fā)生的一件小事,他認為這件小事對自己走向成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
兒子參加了水粉畫特色培訓,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家長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去看看自己孩子的畫究竟怎樣,總?cè)滩蛔∪ノ展P教他怎么畫、怎么修改,遇此景象,我有點茫然,是模仿他們的樣兒讓孩子的畫更像老師的畫...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