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孩子犯錯父母怎么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教育的質量最大化!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使其積極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資源呢?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孩子犯錯父母怎么教育,相信你能從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內容。

1. 緩和你的怒氣

◆ ◆ ◆

憤怒之下的你,心情惱得像一堆火,而你說話的聲調就像風,風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嘗試著忍一忍怒氣,壓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說話的聲調,你會發(fā)現你會變得稍微冷靜、理智一些,最起碼不會讓你更加憤怒。

2. 給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 ◆ ◆

有心理學者說,你說話的聲調高低,跟你傳達給別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當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時,孩子感覺你不信任他;當你說話柔和時,孩子就能感覺到你的信任!

事實就是這么神奇,比如:當孩子手拿香蕉皮準備扔時,你一句怒吼“別扔地上!”這時候,其實你在內心是默認孩子會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認真、輕聲地說一句“寶寶,放垃圾桶里吧!”這時候你是默認孩子會放到垃圾桶里的。關鍵是你語氣中傳達的這種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覺得到。

3. 減少孩子對你的害怕、抵觸

◆ ◆ ◆

當孩子犯錯時,你憤怒地大吼大叫,結果無非兩種:

孩子被你嚇住了,滿腦子的恐懼感,根本沒心思去思考為什么錯了,只盼著你趕快結束訓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擊你,也不考慮錯在哪了,只想著如何跟你對著干。

但是,當你語調平靜、嚴肅、稍低一些跟孩子談話時,你會在孩子眼里變得“不怒自威”,孩子對你也就沒有那么多的恐懼和抵觸,這時候你再跟孩子講道理、辯對錯,效果就會好很多。

如何做到“輕聲教育”

1. 壓低音調、降低語速

壓低聲調,有助于壓制你的怒火;而放慢語速,則有助于你邊說話邊思考。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批評顯得太急、太暴躁了,但事后我們往往又很后悔,畢竟孩子還小,犯錯誤是正常的。其實,我們根本沒那么生氣,只是需要幾秒鐘調整一下自己而已。

2. 指出錯誤,同時表明期望

孩子犯錯的時候,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傳達給孩子,并提醒他犯錯的后果,而不是單純地吼孩子。

3. 減少易怒、沖動情緒

當你發(fā)脾氣的時候,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響孩子。

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再與孩子交流

當你發(fā)脾氣的時候,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響孩子。

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不是嘴上說說就能有的,這需要健康的愛好、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做鋪墊。一個常讀書、勤運動的媽媽,內心更陽光開朗,也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跟孩子良好溝通。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做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

顯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過于極端,失之偏頗,并不可取。聰明的父母從來都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說,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

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么時候與孩子關系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時候與孩子關系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其關鍵在于“定位”:

◆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并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tài)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于發(fā)現和贊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zhàn)友。

◆3、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zhàn)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暗纫坏取笔呛苡杏玫?。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第二件事: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么比習慣養(yǎng)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1、一切從習慣培養(yǎng)開始

養(yǎng)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

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yǎng)開始。

◆2、習慣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jié)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

習慣養(yǎng)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yǎng)成中發(fā)揮主人作用。

◆3、通過習慣培養(yǎng)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fā)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yǎng)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

不過,研究者發(fā)現,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yǎng)來鑄造。

第三件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制造“機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fā)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fā)奮、發(fā)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fā)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對于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yōu)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fā)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砥礪、計劃是激發(fā)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

潛能開發(fā)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于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慢慢看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誤區(qū),即盲信盲從甚至癡迷于所謂成功教子的家教經驗,但這些經驗聽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們沒有“可遷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實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作為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雖然,誰都經過了孩子這一個階段,這樣說來,誰都能讀懂孩子們的所作所為。然而,事實不是這樣的,一直以來,如何和子女融洽相處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矛盾。那么,在這一點上,父母該做些什么,或者說需要注意什么呢?

1、和孩子們做朋友

很多父母都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自己的主張,所作所為即使本身是錯的,在孩子那里也一定是對的。就好比過去的皇帝,不論皇帝做什么,在臣子眼中,這都是應該的。

不能這樣,父母應該和孩子們做朋友,他們做錯了,父母勇于指出他們的錯誤;父母做錯了,也要讓他們大膽的指出來,而做父母的也一定要改正錯誤。

2、重視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發(fā)展的好,一般就變成特長了,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剝奪孩子獲得特長的權利。要經常注意孩子們,看看他們都有什么興趣愛好,除了違法犯罪的事情外,父母一定要盡量支持他們。

比如,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練武功”,當時,兄弟兩一有時間就會跑到院里比劃,但每次爸爸都會嚴厲斥責:“你們兄弟兩有病呢?”

各位尊敬的父母,請不要這樣,一定要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在如今這個社會,誰要是沒有特長,注定要被社會淘汰的。

3、改變說話的語氣和方式

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和孩子們說話的語氣要改變,不要一副天王老子命令奴才的口吻,而要經常說一些諸如“我希望你會/不會......”,“我希望你能/不能......”,語氣中多帶一些請求、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的口吻

4、給孩子嘗試的獨立空間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突然,有一天,孩子為達到某件事情,一次次嘗試,這個時候,做父母的要注意,你最好給他一句鼓勵的話:“親愛的,我相信你可以的!”,然后轉身離開,千萬不要盯著他做,或者在他身邊轉來轉去。

5、孩子沒有“好”“壞”之分

做父母的千萬不要用“好孩子”和“壞孩子”來評價孩子。在我們身邊,我們經常能看到或者聽到這樣的交談:“你如果做了某件事,你就是壞孩子......”

做父母的一定不要這樣說,父母可以說:“孩子,你做的哪件事是錯的,我不太喜歡,我喜歡你這樣做......”

孩子們對“好”和“壞”看的非常重要,所以,千萬不要拿這兩個字評判一個孩子。

6、要過程不要結果

一定要記住,父母不是老板,孩子不是員工,對于孩子,我們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如果父母多贊賞孩子付出的過程,那么,他們在日后也一定會不惜艱辛的付出,然而,如果父母只會贊賞結果,那么,走捷徑、動歪腦筋就成家常便飯了。

7、不要太在意成績本身

這是大部分家庭比較嚴重的問題,太過于重視成績,“你必須考100分”,父母們,千萬不要這么做。當他們帶著成績單回家的時候,不要直接詢問他們考了多少分,而要對他們說:“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考了個好成績,我給你買好吃的了......”

也不要急于看成績單,最好能讓孩子主動告訴你成績。不要太在意成績本身,考不到100分也不要斥責孩子,畢竟不是誰都能考100分。

8、參加孩子邀請的各種活動

當孩子說有運動會或者家長會,這個時候不論你多忙,一定要抽時間過去看孩子表演,這是鼓勵孩子最好的方法。

不管孩子有沒有贏得比賽,千萬不要在他們面前表現出失望,一定要肯定他們的付出,給他們加油打氣。

父母怎么教育好孩子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普天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勺鳛楦改?,我們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為此,我請教過孩子的老師和其他家長,也買過這方面的書籍、光盤,經過長期的學習、摸索與總結,事實證明,這些方法在我的孩子身上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在這里,我從四個方面談一談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淺看法,與孩子家長們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一、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為我們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礎。所以,我們應當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科學、快樂的成長空間。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長幼之間的關愛和互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我們不能把工作中的煩惱和不愉快帶進家中,帶給孩子。不要隨意向孩子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聰明、活潑,孩子在成長,我們家長也必須得不斷的學習成長,汲取嶄新的事物和知識。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我女兒今年七歲,剛上二年級。有一次,先生問女兒:“凡凡,你長大后,希望做什么樣的工作呢?”當時我也在場,我對這個謎底充滿了期待。只見女兒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轉,以極快的語速和輕松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蹦且粍x那,我懵了!我是個自由職業(yè)者,時間比較自由靈活,經常在電腦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覺得坐在電腦前炒股是輕松愉快的事情,進而把它選作自己將來理想的職業(yè)。從那時起,我開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緊接著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增減與調整。爭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戲、不網聊,不給孩子帶來任何不良影響。

這樣一來,我的空余時間也就多了起來,我開始嘗試做些各種各樣的小點心?,F在,絕大多數中式點心對我來說都不是難題,自夸一下啊,手藝還不錯,呵呵。最近,我還學會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門技能,孩子也很喜歡觀看我制作點心的過程,有時還一起幫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創(chuàng)意,我們彼此都開心,吃起來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由此可見,平時,我們家長的所作所為,孩子們都在看著,同時也會影響孩子,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huán)境和榜樣去影響、熏陶孩子。

二、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孩子與生俱來就對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和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參與其中,獲得體驗與成功的快感,我們不妨給他適當地創(chuàng)造這種機會。我的孩子一歲多時,學會自己進食,兩周歲時會自己穿簡單的衣褲,在托兒所的表現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強,經常受到老師的夸獎。雖然孩子一開始在做這些事情時,完成的并不好,但是我不斷的給她嘗試的機會,并加以鼓勵,直至她成功。孩子從小和我分床睡,在她四周歲時,她說她是個大孩子了,提出要獨自睡一個房間,當時我心里沒底,但還是同意了她的請求。頭幾個晚上,半夜里我總要起來看好幾次,偶爾也會發(fā)現她把被子蹬掉,但是大多時候她都把自己裹得很嚴實。后來,我一般不會再特地起來查看她的被子了,完全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顧好,我很放心。這也是她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了,經常會自豪地和小朋友們提起:她是單獨睡一個房間的。

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洗一些小的東西,比如自己的飯碗、手帕之類的物品。洗不干凈的時候,過后我們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們得肯定地表揚他們。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適當的鼓勵和贊賞,可以強化良好的學習行為,防范不良行為的養(yǎng)成。俗話說“一句鼓勵話,勝過百句罵?!贝_實,比起批評和指責,“鼓勵”對于低齡孩子來說,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我們應該拿放大鏡來發(fā)現孩子的良好習慣,并給予及時鼓勵和贊揚。

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長期的努力,需要家長不斷地督促和引導,還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直至良好的習慣形成。

三、多和老師探討,多和家長交流

孩子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非常幸運,我女兒的啟蒙老師是個教學經驗豐富又負責的好老師,很受班級里的學生歡迎。平時放學后,我經常老師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把在家中的不良表現也訴之于老師,和老師探討如何教導孩子克服不好的習慣,使其錯誤能夠得到及時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我的孩子,更有利于她從孩子的個性出發(fā),尋找一種更適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針對孩子學習中的幾項弱點,根據老師的提議,我做了一張“好孩子進步跟蹤表”,當中列了“速度快”、“很自覺”和“無錯字”三項,每日一評,有進步的畫一顆紅星,無進步的畫一顆黑星。紅星可以用來換獎勵,積滿了十顆紅星,我就給買一本她喜歡的課外書。幾周下來,效果顯著,女兒很開心,老師也表揚女兒進步明顯。

正因為這樣,我經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取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此外,每隔一段時間,我會在早上送完孩子之后,和其他送孩子的家長習慣性地拉家常,談論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我會把自己近段時間促進孩子進步、行之有效的新經驗與方法講給家長聽,同時也會從對方那里獲取不一樣的教育方法,以備往后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借鑒。

四、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不可忽視文字的力量

在與孩子一起學習、生活的過程中,有時我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我苦口婆心地勸說與引導,卻適得其反的現象時有發(fā)生。碰到類似的事情,我苦惱過,也思索過:我們做父母的不能總是指責孩子,也應該自己反思一下,看看問題出在哪里?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換一種方式,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一些呢?其實,只要有愛心、有創(chuàng)意,家庭教育也同樣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次,我對孩子的批評教育太過了,但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以至于孩子有些傷心并抵觸,當時,她寫了一張紙片,遞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一看,紙片上寫著“我后悔說過那句話” 。她的這個舉動讓我意識到自己的言語過激了,于是,我把語氣放低放軟:“能告訴我,是哪句話嗎?”她依然用小紙片回道:“就是母親節(jié)卡片上的那句話”。我清楚地記得,母親節(jié)那天,女兒親手給我做了一張卡片,上面畫了好多各種顏色的愛心圖案,卡片上寫著“媽媽,我愛你!”原來她后悔……想到這里,我的淚涌了出來。我把她寫給我的紙片翻了過來,寫道:“對不起,是媽媽錯了!”而且,我還故意,把“媽”字右邊的“馬”寫成了“鳥”,在母親節(jié)的卡片中,我女兒就是這么寫的,呵呵。女兒看了之后,隨即捂嘴大笑,并批評起我來:“媽媽,你把‘媽媽’兩個字寫錯了,你是怎么當媽媽的?”看到女兒發(fā)現了“媽媽”兩字的錯誤并破涕為笑,我也笑了,緊張的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我對她說:“孫老師,麻煩你幫我糾正一下錯誤,可以嗎?”女兒欣然應許。

從這件事中,我得到的啟發(fā)就是: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有時候用文字比用語言更方便有效。因為文字和語言相比,語言比較羞澀,有時難以啟齒,文字比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們和孩子之間進行親密無間的溝通;語言稍縱即逝,有時候說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文字克服了這個弱點,只要不把它毀掉,我們什么時候想看,都可以拿出來再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覺都能重溫一遍,印象也就自然比較深刻。與暴風驟雨式的訓斥相比,用文字,不僅顧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讓她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她的關注和愛心,從而更有利于父母走進孩子的心扉。如此經常一來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項偉大的事業(yè)。它要求家長綜合多方面的知識,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交友、做人、自我修養(yǎng)等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把孩子的潛力完全發(fā)揮出來。所謂“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它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乃至成為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象征。

不過每個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應該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不能一概而論。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夠在孩子身上多花點精力、多動點腦筋。最起碼應該把我們的下一代教育成一個自食其力的、不為社會所累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父母該怎么教育孩子


聰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兩個絕招

一、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一生努力打拼,只為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護其一生無憂。但卻沒想到,錢財這種有量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被孩子們揮霍殆盡。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每日大手大腳的孩子,一旦高品質生活被打亂,到時留給他們的只有墮落和無盡的悔恨。

所以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們百萬財富不如給他們幾個好習慣。好習慣可以拓寬孩子未來的人生格局,對他們的人生成長及其重要。

閱讀的習慣

閱讀對于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對學習和人生閱歷都作用極大。

孩子有閱讀的習慣,不僅在寫作上的詞匯會大幅增加,而且對于見識、知識的拓展也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吃苦的習慣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給予孩子優(yōu)渥的物質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時,孩子們往往不會珍惜,肆意揮霍。

這樣的孩子除了自私自大、不能體恤父母的辛勞之外,也沒有一顆感恩、孝順的心。

所以,家長們請給孩子們吃苦的機會,讓他們知道生活的不易,這樣才能理解生存的艱難。

二、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

在教育學里,與其苦口婆心勸孩子好好學習,不如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如果一個家庭的氣氛是和諧有愛的,那對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融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緊張,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關鍵在于身份定位。

不當“領導”,學做“教練”

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總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為孩子鋪路,告訴他們學什么特長好,看什么書籍有用……

雖說出發(fā)點是為孩子好,卻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沒有征求他們的意見。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畏懼你,遠離你,不會和你談心,自然對你的話也是左耳進右耳出。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會出現很多難題。這時他們需要有人給他們建議,幫他們指出問題所在,然后一起攻克難關。比起一個要求聽話和服從命令的上級領導,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貼心教練。

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運動場上的裁判,眼睛時刻盯著運動員,一旦發(fā)現有犯規(guī)行為,立馬給予警告和退場,處理起來毫不心軟。而啦啦隊則時刻充滿活力,為隊員們加油鼓氣和吶喊助威,給運動員帶來自信和動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拿筷子、第一次騎車……可能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摔倒很多次,也會不斷重復錯誤。這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點緩沖的機會,不要開口就是“你怎么這么笨,都幾遍了還學不會”。

俗語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家長對孩子的批評除了會讓孩子心里難受外,也會讓父母和孩子的距離拉遠,對親子雙方沒有任何好處。

沒有誰天生就有做某事的能力,大人都免不了犯錯,更何況孩子呢?當孩子事情完成的不夠好,我們要多給他們鼓勵,保護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更正錯誤。

教育沒有想象中的難,不過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庭的焦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怎么科學地在家庭教育中,實現這些美好的愿望?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勢在必行。

教育中的七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家長愛孩子,最擅長以己度人

孩子渴了,想喝礦泉水,而家長認為鮑魚營養(yǎng)豐富,孩子偏偏不喜歡。

家長給孩子買高級的玩具,而孩子偏偏喜歡擺弄一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

您處心積慮地花費很多,孩子還不開心,原因是,這些不是孩子需要的。不需要的東西,就體現不出它的價值。

誤區(qū)二:上了補習班,成績一定能提高

現在的補習班,名目繁多,如雨后春筍般,將孩子們層層包圍。家長花費了金錢,好像心里就得到安慰,會不會想到,孩子的辛勞與壓抑。孩子平時的課業(yè)負擔,還不夠繁重?沉重的書包,已令他們壓彎了腰。

從科學角度講,大腦皮層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受身體和情緒的控制。人在疲勞狀態(tài)下,有情緒困擾時,他的記憶、分析、判斷能力消失。會產生憤怒、生氣、害怕等情緒。不僅健康受到影響,還會表現為厭學,學習拖沓,封閉自我,不和人交流。甚至會有猝死或自殺等極端現象的發(fā)生。

誤區(qū)三:行有不得,總找外因

有一些家長,理解孩子的辛苦,和孩子一樣,經常對當前的中國教育品頭論足。弄得孩子也怨聲載道。遇事抱怨,不是積極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各有其利弊。客觀上講,應該取長補短?;仡櫄v史,每個時代,都有其局限性。抱怨社會、體制,于事無補。家長該有這樣的理念與遠見:立足于自己與孩子,讓孩子有發(fā)展的空間。任何一個環(huán)境,都可以幫助孩子成就夢想。

給孩子這樣的人生定位:所有的變化都是機遇,讓你自己痛苦的人,都是天使。自己才是主人,主宰自己的命運。

誤區(qū)四:成績不好的孩子,一定不聰明

孩子的智能分很多種,有聽覺、視覺、語言、體驗、邏輯、社交等很多方面。

學校教育,重視應試,主要考核孩子語言文字與數理邏輯的智能。而其他技能均不在應試的范疇。這就造成家長嚴重的誤區(qū),以為孩子成績不理想,就不會成才。

如果達爾文、愛因斯坦的媽媽,也聽了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就放棄對孩子的培養(yǎng),或一味要求他們像其他孩子一樣,那么,科學會停滯多少年?

李安的數學成績,是負分,絲毫沒影響他成為一名大導演。

海藍老師講了個動物學校的故事,發(fā)人深省:

兔子跑的快,偏讓它去游泳、飛翔,結果淹死了、摔死了。

對于孩子,令他擅長的地方發(fā)揮到極致,就會成功。

為了取得滿意的成績,以損害孩子的身心作為代價,以破壞親子關系作為代價,猶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啊。

誤區(qū)五:嚴格的教育,是對孩子負責

古語有:一日不打,上房揭瓦??看蛄R的方式,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低層次。指責、批評、命令、說教,僅次之。

這些方法,看似嚴格,而造成的負面影響,甚至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問題發(fā)生了,家長應該認真分析,這個問題,是孩子的問題、自己的問題,還是環(huán)境的問題?

如果是孩子的問題,要學會接受和傾聽。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如果是自己的問題,要客觀描述,不批評、指責,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如難過、擔心,以及對自己的影響,最后提出希望。這樣的交流,孩子對家長的想法,會得到明確的判斷和理解,得到有效的溝通。

最智慧的父母,在家庭中,主動營造溫馨的氛圍,注重自己的個人成長,身體力行地做孩子的榜樣,影響孩子。這才是家長中的九段高手。

嚴格的教育,本來的出發(fā)點,是對孩子負責。這是沒有錯的。而家長往往以對孩子好的名義,傷害了孩子,破壞了親子關系。

如果可以心平氣和、語重心長地和孩子交流,以合理的方式幫孩子解決問題,何必怒發(fā)沖冠、求全責備呢?

誤區(qū)六:不尊重孩子,愛潑冷水

一個人行為改變的過程依次是:知而未動、知而心動、知而行動、動而堅持、修成正果。這是個漸進的過程。

很多時候,因為家長的粗心、疏忽、武斷,導致前功盡棄。

對于孩子而言,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的難度,大過成人。而家長習慣于孩子做事的萌芽階段,以責怪的口吻打壓孩子。諸如,孩子學習剛有點進步,或培養(yǎng)某種好習慣的初期,家長會說,“才考這么點分,就驕傲。離------遠著呢!”或者在孩子意識到問題,努力改變的過程中,不及時發(fā)現,給予肯定和鼓勵。孩子的學習熱情一下子消失,星星之火,被一盆冷水澆滅了。自信心也受到了打擊。

家長需要具備一雙慧眼,即時發(fā)現孩子知而心動、知而行動的苗頭,鼓勵孩子再接再厲。

誤區(qū)七:把自己的目標當做孩子的目標

很多家長,在孩子身上充滿了期待。而這份期待,孩子卻不以為然,依舊我行我素。

沒有人會為了其他人的目標而努力,有很多方法幫助孩子實現他的愿望,同時實現我們家長的愿望。

家長希望孩子成績提高,孩子期待一份向往已久的禮物。在成績與禮物之間,就有一個結合點。可以把這個禮物的樣子,讓孩子畫在一張紙上,分割為若干天,去完成。每天完成幾分之一,日久天長,孩子看到他的愿望一天天地臨近,會主動地做好該做的事情。在達成愿望的那一刻,孩子的成績提高了,他的獎勵也得到了。豈不皆大歡喜!在這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孩子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律性、抗挫力。

在幫助孩子實現目標的同時,把自己的目標放進去,才是明智的做法。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所為,有所不為。愿天下父母,用您的愛心與耐心,以正確的理念與方法,培養(yǎng)孩子,使他們的夢想成為現實,也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孩子罵父母怎么教育


“孩子學會了罵人,家長該怎么引導教育呢?”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話題。那么,該采取什么措施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兩篇認同數較多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念:

對于兩歲多的孩子,幼兒園老師來提供一個技術型支持吧。

看到大家都說,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是的,家長自己,不能說臟話,可是除了家長,孩子就不會接觸到別的人了嗎?孩子越來越來大,總是會有玩伴的吧,幼兒園里的小朋友,游樂場的小孩子,要是其中有一個愛說臟話的,你的孩子都有可能跟著說臟話的。

而且,你是否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臟話其實挺有“力量”的?

“請你離開”和“給老子滾”,強硬的程度完全不同,孩子怎么會感覺不到呢。

到了某個年齡,比如四五歲,有些孩子還很享受說臟話,看父母因此抓狂,很生氣但是又拿他無可奈何的樣子,他會覺得自己一下子強大了,好有能量。

那遇到孩子說臟話,到底該怎么處理呢?

首先,父母不能說臟話,孩子的幼兒園老師不能說臟話。幼兒園里的其他小朋友,不能“長期持續(xù)地說臟話”。不要給孩子一個有很多臟話的環(huán)境,如果幼兒園其他的小朋友,總是說臟話,一定請老師處理好。

其次,就是技術層面的方法了。

孩子說臟話,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情緒起伏不大,只是有點不高興,說臟話來發(fā)泄一下。比如孩子想吃零食,家長不給,孩子就說:“***啊,你腦子有毛病啊,憑什么不給我!”

這個時候,家長先注意一下,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不要憤怒,冷靜一小會兒。

等感覺自己心情放松下來,就走到孩子旁邊,以非常溫柔,但是很堅定的語氣跟孩子說:“我聽見你的嘴里有一些不好的話,你跟我去衛(wèi)生間,把那些不好的話吐在馬桶里吧。”

然后就帶著孩子去衛(wèi)生間,叫孩子吐在馬桶里。孩子這時候會吐點口水到馬桶,或者對著馬桶說臟話,你就讓他對著馬桶說好了。

等他想離開的時候,你問他“吐完了嗎”,他說“吐完了”,然后你請他張開嘴,你再檢查一下,看看嘴里還有沒有臟東西。如果你覺得他嘴里沒有臟東西了,就請他自己按下沖水按鈕,把他吐掉的東西沖走。如果你覺得還有一點,就請他再吐點口水,然后沖掉。

(如果孩子對著馬桶說臟話的時間比較長,你就告訴孩子,你去衛(wèi)生間門口等他,等他說完了出來告訴你,然后你帶上衛(wèi)生間的門,讓他一個人在衛(wèi)生間里說。)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其實有較清晰的訴求,比如想去外婆家,但是因為客觀條件不能去的時候,孩子情緒起伏特別大,非常憤怒,極其不滿,連哭帶吼“你這個壞媽媽!你不要臉,憑什么不許我去外婆家!爛東西!臭東西!壞蛋!”

當孩子特別情緒化,整個人都在憤怒中顫抖的時候,大人要注意的是,不要和孩子互動,不要講道理,不要解釋,不要糾纏,不要指責,不要憤怒。

不管孩子怎么吼,大人只需要輕輕地對孩子說:“寶貝,你這樣吼著說話,媽媽聽不到你在講什么。你能輕輕地跟媽媽說嗎?”

這時候大人就去做別的事情,收拾屋子拖地之類的,不要圍著孩子旁邊,但是要保證孩子在視線之內。

孩子可能還會來干擾媽媽拖地,然后媽媽再次重復跟他說:“寶貝,你這樣吼著說話,媽媽聽不到你在講什么。你準備好輕輕地跟媽媽說了嗎?”

慢慢地,孩子鬧夠了,就會嘗試著小聲地問媽媽“為什么不能去外婆家”,然后媽媽就告訴孩子為什么,并且和孩子協(xié)商,下次什么時候能去。如果之前是不同意孩子買玩具,這時候也可以和孩子協(xié)商,在什么條件下可以買,比如等下個星期,或者孩子自己攢下零花錢買。

等協(xié)商好了,照例跟孩子說:“媽媽剛剛聽到你說了些不好的話,我們去把它吐在馬桶里吧?!?/p>

然后就帶孩子去吐在馬桶里。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孩子會明白,說臟話和大吼大叫都不是正常的溝通方式,以后跟其他人的相處中,如果也遇到矛盾,他會努力平靜地表達自己的訴求。

把臟話吐在馬桶里,孩子也會明白,“臟話”大概和便便一樣,是不太好的,需要被馬桶里的水沖走的,所以他也不會一直講了。

當然,這種模式,并不是立竿見影的,孩子還是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臟話。不過,只要堅持這個方法,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喪失對臟話的興趣,不再說了。這個過程可能是一星期,也可能是半個月,就我的經驗,最多一個月就夠了。

覃宇輝,武大心理系

我就針對七八歲孩子的情況來說一下吧。

1.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通過示范學習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很多家長會覺得:”我有時候急了罵幾句又怎么樣呢?孩子那么小又懂什么呢?“但心理學家班杜拉做了一個實驗。他把平均年齡四歲半的小孩分為兩個組,給他們觀看兩個視頻。一個視頻里,一個成年男性在攻擊玩偶之后被懲罰。在另一個視頻里,一個成年男性在攻擊玩偶之后得到獎勵。之后,班杜拉把這兩組小孩帶到類似的環(huán)境里。結果,觀察到攻擊玩偶的成人被獎勵的小孩,比觀察到攻擊玩偶的成人被懲罰的小孩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

這說明,孩子雖然還小,沒有當場表現出攻擊性的行為,但實際上,他們已經觀察學習到這種策略。當出現合適的情景時,這種行為就會爆發(fā)出來?;氐筋}目中來也一樣的。家長或者其他長輩罵人的時候,小孩已經默默地觀察到長輩們的行為。如果他發(fā)現,罵人能夠發(fā)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又能夠震懾別人,當他有發(fā)泄以及震懾的需要時,便會自然而然地采取這種行為策略,并且心安理得(我爸/我媽都這樣,我這樣也是可以的)。

因此,家長們需要以身作則,自己不用罵人的方式解決問題。并且可以與小孩約法三章:”孩子,罵人的習慣是不好的。如果我們誰犯了這個錯誤,就是小狗,要汪汪汪地叫三聲!“這樣一來,一方面,孩子會擔心被懲罰,陷入尷尬的境地(學小狗,汪汪汪);另一方面,孩子會成為監(jiān)督者,提高不罵人的覺悟。久而久之,他會內化”罵人是不對的“的觀念,形成強有力的自我監(jiān)督。

同時,很實際的情況是,家長很難控制其他長輩,比如爺爺奶奶不罵人。如果孩子說”爺爺是小狗,要汪汪汪“,那場面會很尷尬。因此,家長還可以給孩子打預防針:”孩子,罵人這個行為的確是不好的。但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改正就很困難了,我們也要理解他們好嗎?我也希望你能給形成這個好習慣,不然長大以后就很難改正了?!斑@樣一來,孩子會調整絕對化的思維(我這樣,大家都應該這樣),慢慢學會在保持自身觀念的同時理解他人,適應環(huán)境。

2.調整孩子對罵人行為的認識,對罵人行為冷處理,使這種行為模式消退。很多家長忙了一天回到家,可能很疲勞,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或者玩微信,對小孩缺乏足夠的關注。只有當孩子有不良行為,比如罵人的時候,家長才會著急,多關注孩子的成長一些。因此,很多小孩會形成一個觀念:只有我搗蛋,表現不好了,爸爸媽媽才會來關注我。因此,他們會通過負面的方式,比如罵人來獲得家長的關注,而忽略了這種行為的負面影響。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告訴孩子罵人的壞處,調整他的觀念與動機:”孩子,罵人是很不好的行為。XXX小朋友經常罵人,所以大家都不跟他玩了。老師雖然經常提到他,但實際上也不喜歡他,不愿意理他的。所以如果你經常罵人的話,就沒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也得不到老師的喜愛了?!斑@樣一來,孩子會充分認識到罵人的后果很嚴重(沒人和我一起玩,得不到老師喜歡),從而降低了他繼續(xù)罵人的動機。

此外,家長需要調整自身策略:在孩子表現得好的時候才去關注他,對于他不好的行為就冷處理,使罵人行為消退。家長可以告訴小孩:”孩子,你表現乖了爸爸/媽媽才會和你玩,如果你罵人了,爸爸/媽媽就不理你半個小時。“當小孩出現罵人的情況時,家長就立即告訴他:”你罵人了,所以我們就不說話半個小時。“這樣一來,孩子會明白家長不理自己的原因,明白:罵人是得不到關注的,只有表現得好才能得到關注。久而久之,罵人來獲得關注的行為就消退了。

3.強化正確的應對方式,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互動模式。讓孩子明白”罵人來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對的之后,家長也要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應對策略。當孩子因為被其他同學排擠而破口大罵的時候,家長可以問問他:”孩子,你說罵人能讓其他小朋友喜歡你,跟你玩嗎?還是會讓他們躲得遠遠的,更加不理你呢?“”如果你能夠主動和他們說話,分享玩具,把好吃的也分給他們一些,他們是不是會更了解你,更愿意和你做朋友呢?”

通過這樣的引導,家長會給孩子一個預期:主動接近,分享玩具和食物能幫助我交朋友,而罵人會把朋友推得遠遠的。這樣的期望,也強化了孩子積極的互動方式,讓他更有動機去友善地與人相處。

當孩子調整罵人行為,采取更積極友善的應對方式時,家長也可以給他做一桌好菜,或者帶他到兒童樂園玩,告訴他:“孩子,你能夠友善地和小朋友相處,交到幾個新朋友,爸爸/媽媽為你驕傲?!焙⒆颖銜靼祝河焉频幕邮潜还膭畹?,會得到爸爸媽媽表揚的。因此,為了愛和表揚,他也會減少罵人的行為方式。更積極友善地與人相處。等他從這種友善的行為模式中獲得足夠多的成功體驗,他便能通過控制感和成就感來自我強化,最終形成積極的互動模式。

父母該怎么教育孩子?


在大多數家庭中,媽媽扮演著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們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媽媽必須考慮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一位專家指出,有六種教育是孩子們最需要得到的。

(一)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

媽媽們有必要向孩子說明,親切有禮地待人接物與學業(yè)方面出類拔萃同樣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培養(yǎng)的孩子情感智商往往出眾,他擁有較高的協(xié)調自己與他人需要的能力,這類人更容易在生活中遙遙領先。貝爾實驗室所進行的一系列調查表明:成果豐富的工程師往往是情商而非智商最高。

媽媽通常需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交友技巧,一位朋友說他還是個孩子時,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難。當時一位隊友受傷了,這位朋友的媽媽堅持要他打個電話,問問那個男孩感覺怎樣。“媽媽,”他反對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誰。”“他會知道的?!彼膵寢尰卮鸬馈_@個電話標志著親密友誼的開始。“我的媽媽讓我明白:友誼起源于你對他人所表示的關切而不是要他人對你表示關切”。

(二)多一些表揚和鼓勵

我們都知道表揚能使人創(chuàng)造奇跡,過多的批評會導致孩子自責,使他們會為了獲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險。

表揚也有正確的方法與錯誤的方法。大多數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可以細數總總,而在表揚時卻言語含糊──“你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這種評價會使片刻的光彩頓然消逝。因此表楊應具體些,與其說“你很勇敢”不如說“我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車而感到自豪?!边@樣明確地說明了為什么這種行為值得表揚。

每個人都有一個“要害區(qū)”,這個區(qū)域一旦受到表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媽媽,你可能比誰都了解對于你的孩子來說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樂、體育或某一課程,如果你不了解,問一問沒什么不對。

其次,由于孩子們來說,一時間內只能吸收有限的表揚,因此小量而頻繁地給予一些表揚。一分鐘一百次鼓勵勝過一次作一百分鐘的表揚。

(三)談論“禁忌”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危險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里,孩子們放眼接觸到的盡是毒品、酒精與性。一些媽媽擔心談論諸如此類的禁忌行為是在鼓勵他們這么做。但事實正好相反,調查發(fā)現:那些與父母作過坦誠交談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與酗酒。

媽媽們尤其可以有技巧地與孩子們談論這些敏感的話題。首先,讓你自己對這些現象有所了解,而后詢問你的孩子他們所知道的。六、七歲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場上聽到這類事或在電視上看到這類事。指出你與他們談論這類事是為了讓他們了解其危險性,而不是不信任他們,讓他們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問題或與他們談論他們的煩惱。

(四)將界限適當放寬

孩子們需要得到無條件的愛,這樣自尊自愛的種子才會得以生長。這種無條件的愛并不意味著你不設定任何界限,設定界限是向孩子們顯示他對你來說很重要。當一個孩子越界時,向他們說明你對這種行為而不是他們本身感到失望。

隨著孩子的成長,界限自然要放寬些。尤其是男孩子,他們想與媽媽保持一定的距離。心理學家埃文索-貝斯索曾描寫道:男孩子們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車時,心里就響起車子開動的轟鳴聲,這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想冒險并表現他們所見過的男子漢的力量。隨著男孩子的長大,他們的界限也應適當地放寬些,作母親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拋棄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媽媽是孩子們巨大的鼓勵之源。心理學家埃頓-萃絲在調查了250個學齡兒童后發(fā)現:近一半的孩子更想獲得一份媽媽而不是父親的工作。其中一個原因,貝斯索推測道:孩子們更想了解他們媽媽所做的事并想參觀他們媽媽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向

孩子們需要一個道德指南針。這意味著不僅在重大問題上灌輸是非觀,而且在日?,嵤律瞎噍斒欠怯^。

一位媽媽看到她五歲大的兒子騎著他的朋友──鄰居七歲大男孩的車子。 “湯姆不用這輛車,”他兒子說,“他在學校。”他認為自己這么做沒什么不對,因為他的朋友不會介意。但這位媽媽堅持讓他的兒子把車子送回去:“在沒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財物是不對的。”

當一位媽媽對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正直、忠誠給予足夠的重視,她們就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價值體系,這將成為孩子的無價之寶。最好的道德指南是媽媽自身的行為,如果媽媽自身逃避責任,無視他人的權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為的向導。

你也許不希望聽到這類話:“可是,媽媽,你就是這么做的?!?/p>

(六)與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時間內,媽媽們通常關注所謂重要的事──捕捉孩子們的情況,輔導功課。然而在我們這個生活節(jié)奏緊張的社會里,孩子們渴望的不僅僅是這些,他們更希望與媽媽一起共度美好時光。

這并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僅需擁有一種嬉耍的態(tài)度,一種愿意把做功課的時間變成嬉戲或把做家務轉化為游戲的態(tài)度。

一位朋友允許她的孩子們與他們的朋友在廚房打鬧,玩具、顏料與泥土不時地飛落到食物里。幾年以后,她上大學的兒子帶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飯。

“我總想能來你們家實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說,“我們曾在這里擁有歡聲笑語──湯里也飄落著玩具?!?/p>

做媽媽是一項責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著是一種負擔,有時你需要少一些責任感──讓你對自己的要求見鬼去吧,與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家園共育《孩子犯錯父母怎么教育》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孩子不合群怎么辦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作為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雖然,誰都經過了孩子這一個階段,這樣說來,誰都能讀懂孩子們的所作所為。然而,事實不是這樣的,一直以來,如何和子女融洽相處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矛盾。那么,在這一點上,父母該做些什么,或者說需要注意什么呢? ...
    2020-12-12 閱讀全文
  • 做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 顯然,...
    2020-09-30 閱讀全文
  • 父母該怎么教育孩子 聰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兩個絕招 一、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一生努力打拼,只為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護其一生無憂。但卻沒想到,錢財這種有量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被孩子們揮霍殆盡。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
    2021-07-14 閱讀全文
  • 父母怎么教育好孩子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普天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勺鳛楦改?,我們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為此,我請教過孩子的老師和其他家長,也買過這方面的書籍、光盤,經過長期的學習、摸索與總結,事實證明,這些...
    2020-09-30 閱讀全文
  • 孩子罵父母怎么教育 “孩子學會了罵人,家長該怎么引導教育呢?”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話題。那么,該采取什么措施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兩篇認同數較多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念: 對于兩歲多的孩子,...
    2020-12-26 閱讀全文

雖然,誰都經過了孩子這一個階段,這樣說來,誰都能讀懂孩子們的所作所為。然而,事實不是這樣的,一直以來,如何和子女融洽相處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矛盾。那么,在這一點上,父母該做些什么,或者說需要注意什么呢? ...

2020-12-12 閱讀全文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 顯然,...

2020-09-30 閱讀全文

聰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兩個絕招 一、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一生努力打拼,只為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護其一生無憂。但卻沒想到,錢財這種有量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被孩子們揮霍殆盡。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

2021-07-14 閱讀全文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普天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可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為此,我請教過孩子的老師和其他家長,也買過這方面的書籍、光盤,經過長期的學習、摸索與總結,事實證明,這些...

2020-09-30 閱讀全文

“孩子學會了罵人,家長該怎么引導教育呢?”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話題。那么,該采取什么措施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兩篇認同數較多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念: 對于兩歲多的孩子,...

2020-12-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