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幼兒閱讀的指導策略

發(fā)布時間:2020-11-20

大班幼兒閱讀區(qū)活動方案。

毫無疑問,當我們身為一名優(yōu)秀老師時,我們需要把自己的教學方式與他人進行分享交流,而教育筆記可以幫老師總結教育經(jīng)驗與不足。有關于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你知道哪些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大班幼兒閱讀的指導策略”,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策略一:慎重“選擇”圖畫書面對眾多版本的圖畫書,首先考慮是內容即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其次還要為幼兒的閱讀和理解帶來一定挑戰(zhàn),促進每一位幼兒的發(fā)展和提高。

第三,圖畫書的畫面和顏色也是選擇的一個因素,顏色應是鮮明的,布局應是簡單整齊的.如:故事的講述形式或采用重復的結構方式、或情節(jié)與情節(jié)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這樣的讀本就便于孩子們閱讀和理解。

策略二:靈活掌握一些教育技巧與大班孩子們進行互動式圖畫故事閱讀時,并不是將一本書平鋪的觀看和直述。

要從孩子們年齡特點和發(fā)展來出發(fā),將故事閱讀活動開展得豐富有趣,這就需要教師運用一些技巧促進孩子們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技巧一:可以將畫面中的人物、動物和情節(jié)做一些適當?shù)恼谏w,便于孩子們調動已有經(jīng)驗,加以想象和思考,建立故事前后的聯(lián)系。

技巧二:班上有會識字的孩子,這時可以發(fā)揮他們的資源優(yōu)勢,請他們讀一讀相應的文字,幫助其他孩子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所表述漢字的意義,還可以逐漸的學會漢字認讀。

技巧三:在故事的講述過程中也可以利用回翻策略,幫助孩子們把閱讀的前后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通過重點內容的反復閱讀,使孩子們比較清楚地看到故事發(fā)展的過程,進一步理解故事意義。

技巧四:在閱讀之前教師要從讀本中提取主要人物、動物、物品等的信息并制作成圖片。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們明確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逐漸使幼兒建立起故事的結構,做好閱讀前準備。

技巧五:預測策略是調動孩子們已有的經(jīng)驗,激活他們已有的知識,對圖畫書進行細節(jié)部分和整本圖書的預測,并根據(jù)閱讀材料提供的線索對下文做出預測的一種閱讀策略,從而幫助他們理解圖畫書的內容。

它有兩種預測方式,分別具有其獨特的教育價值.技巧六:提問策略通過對畫面的提問,引導孩子觀察圖畫,包括對細節(jié)的觀察,幫助孩子們理解。

在“對話式閱讀”中進行有益的提問。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主要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觀察畫面,預測圖畫書內容發(fā)展,澄清孩子們的預測,支撐和幫助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

逐漸而借由自己的提問過程了解文本的意義,讓孩子學會自己進行提問,更好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慢慢的將提問從老師轉到幼兒身上。

技巧七:引導幼兒學會發(fā)現(xiàn)圖畫故事中相關“信息”。

大班幼兒記憶的有意性有了明顯的發(fā)展,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喜歡參與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理解能力不斷的增強,表達能力明顯提高,他們在閱讀時能關注一些細節(jié)和符號。

在我們一起閱讀圖畫故事中,經(jīng)??梢钥吹揭恍┯刑攸c的符號(問號、省略號、感嘆號、引號……)。

策略三:通過多種形式評價幼兒對圖畫書的理解。

在圖畫書閱讀活動時,教師有必要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孩子們閱讀結果進行即時檢測,即評價幼兒閱讀理解的效果如何。

方法如下:(1)故事閱讀結束后,教師運用一問一答的提問來請孩子們描述圖畫故事書的內容感知孩子們的理解;(2)通過閱讀后對故事能復述多少,對故事里的人物、情節(jié)或其他信息能記住多少;(3)通過為圖畫書故事命名,來學習概括故事的中心或大概內容,感知幼兒閱讀理解;(4)通過簡單的故事表演看看幼兒對故事閱讀和理解多少。

總之,我們要通過教師的幫助和指導,與孩子們交互式的活動,讓孩子們在圖畫書閱讀和理解活動中喜歡閱讀、學會閱讀、陶醉于閱讀,要讓孩子們樂學、會學、主動的學。

在閱讀中快樂,在快樂中成長。

盡早的培養(yǎng)孩子們自主閱讀能力,為他們成為終身閱讀著奠定堅實的基礎。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幼兒自主閱讀的教育指導策略


-->

幼兒自主閱讀的教育指導策略

[摘 要] 幼兒期是培養(yǎng)幼兒自主閱讀興趣與能力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應積極關注幼兒的認知需要,為幼兒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采用多樣的閱讀形式,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發(fā)揮環(huán)境的熏陶作用;指導家長選購圖書、開展親子閱讀互動活動,形成家園共育的合力。

[關鍵詞] 語言教育;早期閱讀;自主閱讀

生活在21世紀的孩子面對的不僅是日新月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信息,還面對著不斷更新的多元價值取向并存的社會。在自身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中,他們必須學會通過自主閱讀去了解各種知識,懂得辨別基本的是非,逐步掌握各種技能和本領,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學會閱讀是幫助他們終生學習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備基礎。[1]幼兒園應重視早期閱讀的教育指導,以切實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

一、關注幼兒的認知需要,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

首先,應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呵護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最喜歡的是那些以圖為主、色彩鮮艷、圖案形象夸張、只有少量簡易文字的繪本。[2]由于幼兒的身心特點以及認知基礎和需要的差異很大,在為孩子選擇讀本時,教師應在了解相關讀物的內容、要求、知識深淺程度的同時,注重呵護、珍惜幼兒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關注孩子的成長需要,防止操之過急,以成人的喜好、愿望為選擇標準。

其次,應注重讀物的主題寓意,選擇多種題材的作品。隨著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日漸豐富以及閱讀過程中新知的不斷獲得,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建構能力會快速增長,自主閱讀的意識和欲望也會日益增強,閱讀興趣必然隨著理解程度的深化、情節(jié)建構的日漸完整而逐步穩(wěn)定。如對于已有一定閱讀基礎和經(jīng)驗的中大班幼兒,教師應注重讀物的主題寓意,選取題材多種、具有游戲情趣和情感渲染的讀物,讓他們獲得巨大的情緒感染和豐富的情感熏陶,潛移默化地生長起一種求真向善愛美的品性。

再次,應拓展幼兒的知識視野,兼顧不同領域的內容。不同題材的低幼讀物承載著不同領域的知識內容,包括自然的、社會的、日常生活的等。這些豐富的知識熔鑄在作品的藝術形象之中,常常以色彩絢麗、奇妙無窮的畫面和變幻莫測的情節(jié)吸引著幼兒。通過閱讀這些讀物,幼兒既能開闊視野,又能激發(fā)觀察和思考周圍世界的興趣和向往科學的熱情和志趣。因此,在選擇讀物時應注重為幼兒提供多種領域內容的作品,包括科學的、自然的、社會的、人文的等多個方面。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緊密結合主題課程去選擇相關的閱讀材料。如小班的主題活動“車子叭叭叭”,以各種各樣的汽車為話題,引起了幼兒對汽車的探究興趣。為此,教師選擇了《胡蘿卜火箭》《還有誰要上車》《坐了好久好久的列車》《莎娜的雪火車》《各種各樣的車》等圖畫書。實踐證明,這樣的選材既能彌補主題課程的資源不足,又能滿足幼兒的自主閱讀需要、

二、采用多樣的閱讀形式,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首先,應鼓勵幼兒隨意閱讀,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二在閱讀指導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讓幼兒隨意閱讀能讓教師發(fā)現(xiàn)不同幼兒在閱讀習慣上需要糾正的問題,并把握住個別教育的契機。為了鼓勵幼兒隨意翻閱圖書,我們除了設置幼兒閱覽室,在室內投放豐富的適合幼兒閱讀的各種圖畫書,并保證每周每班幼兒都能進室閱讀外,各班閱讀區(qū)域的圖書架上也定期添置和更換圖畫書,供幼兒自主選擇、隨時閱讀。期間,教師進行隨機觀察,并督促幼兒做到自主選材、文明取書、按序翻閱、靜心專注、輕聲討論、愛護讀物等。由此,孩子們逐步養(yǎng)成了及時整理、修補圖書的好習慣。

其次,應借助集體閱讀活動,指導掌握閱讀方法。自主閱讀重在理解,而理解是建立在推理和想象基礎之上的,這就需要幼兒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這方面,集體閱讀活動就體現(xiàn)出了有利于教師面向全體、有效指導的優(yōu)越性。例如,為了指導幼兒學會有序觀察繪本的畫面,以正確理解故事內容,我們利用集體閱讀活動引導幼兒由整體觀察入手,先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大致了解繪本中的主要人物、整個故事的發(fā)展脈絡和走向,以求對故事先有一個正確和完整的感知和領悟。這種觀察方法的好處是幼兒不會偏離故事的主題,思維活動始終圍繞著故事的主線展開。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幼兒進行細節(jié)觀察,注意畫面上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對話和一些特有的色彩點綴等。對于這些細節(jié)幼兒觀察得越具體、越細致,對作品的理解就越深刻。

再次,應引導幼兒自主延伸閱讀,加深對故事蘊意的理解。延伸閱讀不同于幼兒的隨意翻閱,它是有目的的閱讀,指在隨意或集體閱讀之后,以滿足幼兒對某篇閱讀材料讀有余興而由幼兒自主進行的延續(xù)性閱讀,它能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的內容和加深理解故事主題,還是開展續(xù)編故事、親子閱讀等活動的重要基礎,因此延伸閱讀更能體現(xiàn)幼兒的自主性。在幼兒園,延伸閱讀大多是在班級的閱讀區(qū)域或小舞臺一類的角色區(qū)進行的,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或把曾經(jīng)閱讀過的故事書拿出來重新翻閱,或和小伙伴合作編演故事中的某個片段,或創(chuàng)編新的情節(jié)內容。

中班幼兒早期閱讀活動指導策略


-->

中班幼兒早期閱讀活動指導策略

隨著對幼兒早期智能開發(fā)的重視,早期閱讀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因此,很多幼兒園都專門開設了有關早期閱讀的課程。然而,在不斷深入研究早期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在教師指導方面往往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閱讀特點了解不清晰,導致選擇閱讀材料時盲目性和隨意性過大;二是對各年齡段幼兒閱讀核心弳驗的認識不夠,導致閱讀活動設計中提問不夠明確、形式過于單一;三是對于幼兒閱讀方式的了解不全面,導致了閱讀資源整合意識的缺乏。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著重對各年齡段幼兒的閱讀特點進行了仔細觀察和分析,并在早期閱讀實踐活動中探索了具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下面以中班為例,來談談早期閱讀活動的指導策略。

中班幼兒早期閱讀的特點

經(jīng)過小班一年的培養(yǎng),中班幼兒有意注意的時間逐漸延長,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仍是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因此獨立閱讀中的理解能力還是相對較弱的。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觀察的有序性不夠。不能很好地觀察每一頁畫面上的人物與背景,很難理解關鍵性的故事情節(jié)。

第二,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盡管中班幼兒已開始根據(jù)事物的表面屬性概括分類,但思維過程常常呈現(xiàn)一種無序化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在不能將前后畫面聯(lián)系起來形成對故事的整體理解,不能很好地根據(jù)前后畫面想象補充故事發(fā)展中的空白點。

第三,注意的穩(wěn)定性不夠。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書的基本順序與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

第四,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盡管中班階段幼兒的語言能力處在高速發(fā)展的階段,但其中很多孩子依然會出現(xiàn)無法很好地表達心中想法的情況,常常是心里想得多,嘴里說不清。

針對以上特點,中班幼兒的閱讀指導要點是:指導幼兒能對畫面作有序觀察并能將前后畫面聯(lián)系起來理解故事內容;能對圖書畫面中的空白點進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較閱讀內容的不同點;知道圖書中有頁碼和文字,了解不同符號的對應關系并愿意編畫情節(jié)簡單的圖畫故事書;能大膽地表述閱讀信息并能安靜地傾聽他人講述內容:掌握正確翻閱圖書的方法并能安靜地閱讀圖書。

中班幼兒閱讀活動的指導

(一)精選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的選擇是影響孩子閱讀興趣的重要因素,尤其對于中班孩子而言,教師應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閱讀的現(xiàn)狀和愛好,并精心挑選合適的閱讀材料,這樣才能進一步有效地激發(fā)孩子繼續(xù)閱讀的興趣,并逐漸過渡到獨立自主地完成簡單的閱讀過程。

(二)巧設閱讀提問

提問,是成人與孩子共同閱讀并交流互動的重要方法之一。對于中班孩子而言,怎樣的提問才是最為有效的呢?

1.“步步推進”式的提問。將復雜的情節(jié)點進行梳理,遵循由淺人深的教學規(guī)律,設計一連串有聯(lián)系的提問,幫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終撥開云霧,理清頭緒。如在閱讀故事《第二塊蛋糕》的第二個情節(jié)點時,我們可以這樣一組提問來啟發(fā)孩子思考:小動物們在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催€要做蛋糕?這次小狐貍搶走了蛋糕,小動物們?yōu)槭裁炊夹α四?猜一猜,狐貍的下場會是怎樣的呢?通過一連串的問題,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難點,不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終都能理解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梳理了思緒,習得了有序思維的方式。

2.“天馬行空”式的提問??紤]到中班幼兒仍然是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教師在閱讀后的交流中,還是應以開放性的提問為主,提供給幼兒大膽講述不同見解的機會。如圖畫故事《帽子床》中的提問“小老鼠看到了皮帽子會怎么樣呢”,圖畫故事《大鱷魚》中的提問“小猴知道了鱷魚的詭計會怎么做呢”,等等。這類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也就不會限制孩子的思維,而且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經(jīng)驗,大膽地想象和猜測,并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不同于他人的看法。

3.“旁敲側擊”式的提問。當孩子在理解圖畫故事情節(jié)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無法繼續(xù)順著前一個問題推進閱讀進程時,教師不妨換一個角度提出問題,讓孩子尋找到另一種思考的途徑,引發(fā)繼續(xù)閱讀的興趣。如在閱讀《克利的微笑》中,若直接問“為什么克利的模樣沒有變,可小動物們對他的態(tài)度卻有了變化”,一定會讓孩子們詫異,且不知所措。這時,不如先讓孩子們比較小動物前后表情的變化,再比較小動物們兩次語言的變化,最后再來理解小動物們前后心理的變化。之前的比較看似并不重要,其實是為之后的理解做了鋪墊,也使孩子們學會了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并將這種思考與故事的前后畫面聯(lián)系起來,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4.“順水推舟”式的提問。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幼兒閱讀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營造具有活力的閱讀教學氛圍,同時更為了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積極思維的習慣,教師在幼兒進入中班后期,不妨嘗試讓幼兒學會提問。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幼兒說說“你還有什么看不懂的”“你還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順著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以點帶面,鼓勵其他幼兒來解答問題。這樣既能有效地激發(f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融洽幼兒間的關系,又能引發(fā)幼兒進一步閱讀的愿望。

(三)善用教學媒體

我們在開展中班閱讀活動時,常常運用以下一些媒體來輔助教學。

1.視聽教學。即通過錄音磁帶、情境表演等手段,增強幼兒的視聽感受,從而幫助幼兒理解作品。

2.靜態(tài)視頻教學。就是將投影儀這一技術運用到閱讀活動中,特別是在重點分析某一幅圖片時,或是比較兩幅、三幅圖片時,其幫助閱讀教學的功效更是顯而易見。

3.動態(tài)視頻教學。就是以計算機技術為主要教學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活動的方式。如在組織幼兒閱讀故事《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前,運用計算機制作整個故事的動畫片,使孩子連續(xù)閱讀幾個故事畫面情節(jié),這樣既能很好地維持孩子的閱讀興趣,又能幫助孩子把一組情節(jié)有效地聯(lián)系起來閱讀,進一步體驗這個故事的特殊之處。

總之,中班幼兒早期閱讀活動指導是在“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下開展的。教師應充分了解幼兒的閱讀經(jīng)驗、興趣需要和學習特點,為幼兒精選閱讀材料,通過巧設提問、善用媒體、拓寬渠道等,幫助幼兒觀察和理解閱讀內容,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同時,教師作為幼兒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啟發(fā)者、指導者和合作者,還應尊重和落實幼兒在閱讀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每位幼兒成為閱讀活動的主人,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體驗閱讀的快樂,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和習慣的養(yǎng)成,成為真正的自主閱讀者。

指導幼兒閱讀百科全書的方法與策略


好問,是幼兒的天性,在他們的腦子里有一大堆的小問號,孩子從不懂到懂,就要勤學、勤練、勤問。要想回答孩子的問題,并不簡單,科學家可以滔滔不絕地給研究生上課,但未必勝任孩子的科學啟蒙老師。因此,淺顯、有趣的科學圖畫書以圖為主,配上簡短活潑的文字,為幼兒傳授科學的道理,使幼兒愛不釋手,是最好的科學啟蒙老師。

科學圖畫書對青少年和兒童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他要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思想、提倡科學精神;激發(fā)少年兒童科學的興趣??茖W圖畫書主要的閱讀對象是青少年和兒童,所以這類圖書要具有科學性、文藝性、思想性、趣味性。在種類繁多的科學類圖畫書當中,有的以故事、詩歌、散文形式向幼兒傳授科學知識,例: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兒歌《雪地上的小畫家》等;有的以實物圖片為例,配以幼兒能夠理解的文字說明,向幼兒傳授科學知識,例:《兒童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么》等。有的是一本書中傳授一個科學知識;有的是一本書中傳授一個領域的科學知識;還有的是一本書中囊括了天文地理等諸多領域的科學知識。百科全書是科學圖畫書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類,書中每一頁都有拍照的大量的食物圖片,在圖片旁邊或一組圖片中配有較詳細的文字說明,通過圖、文向幼兒講述科學知識。小編和您一起探討指導幼兒閱讀兒童百科類圖畫書的幾點策略與方法。

一、標記輔助閱讀法

百科全書每一頁都圍繞一個具體的事物,較詳細地介紹這一事物的相關知識。例:圍繞大熊貓介紹它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性、食性、大熊貓的繁殖等相關知識。但是,在一頁當中,將所有這些有關內容的圖片、文字一起展現(xiàn)出來,畫面看起來就比較混亂、無序。對于年齡小、缺乏閱讀經(jīng)驗、不識字的幼兒來說,他們不知應如何將這些內容歸類,系統(tǒng)地去閱讀,他們會像撿芝麻一樣,東看一眼,西看一眼,沒有條理,無法獲得系統(tǒng)的知識。因此,可在書中適當?shù)剡M行標記,輔助幼兒閱讀。

(一)對應標記歸類劃分

教師首先要仔細閱讀這一頁圖書內容,然后將相同內容的圖片文字進行分類,最后再用相應的圖示標記將書中的內容合理劃分。例:介紹鳥的相關知識,這一頁中講了形式多樣的鳥嘴、鳥巢、鳥的繁殖,可將各種各樣不同形式的鳥嘴圖片和文字說明,用簡單的小嘴巴圖案將其圈畫在一起;將介紹鳥巢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說明,用小房子圖案圈畫在一起;將鳥的繁殖一組圖片文字,用鳥蛋圖案圈畫在一起。這樣,書中內容劃分為幾大塊,幼兒就知道每一小塊內容要向我們傳達一個小知識點,如,小房子圈畫的內容,要告訴我們各式各樣的小鳥的家。幼兒就可以按劃分好的內容分類閱讀,獲得較系統(tǒng)的知識。

(二)重點字詞標記

兒童百科全書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文字注解說明,有些文字說明可通過圖片來理解,有些則不能,這對于不識字的幼兒來講就難以獨立全面了解書中的科學知識。因此,可以將一些重點的字詞做標記,在配合圖片來理解書中內容。例:標記數(shù)字,幼兒雖不識字,但認識數(shù)字,我們可把文字中用數(shù)字表示的內容畫上重點符號,如,了解梅花鹿角,曲線劃出圖片下的數(shù)字,一歲、三歲、五歲,在配合圖片,未長出鹿角的小鹿,長出一點鹿角的小鹿,鹿角逐漸分叉,到成年定型,讓幼兒知道梅花鹿在哪個年齡段,鹿角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又例:標記重點字詞,將文字中重點的字詞,標上簡單的標記圖。如,介紹黑熊的文字,“尾巴很短,只有7-8厘米”,在“尾巴”“7-8”下畫重點線,文字“尾巴”的空白處畫一個簡單的小尾巴圖案,以說明文字,數(shù)字“7-8”則是說明尾巴的長度。

(三)理解書中標記

百科全書中本身也帶有一些輔助的標記圖示,要引導幼兒了解這些標記的意義,以便理解書中內容。例:書中的箭頭標記,將幾幅圖用箭頭標記依次串聯(lián)起來,了解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單獨的箭頭指示標記,重點注解;單線注解,告訴我們這是什么。

二、經(jīng)驗提升引領法

幼兒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對于指導幼兒閱讀百科全書也同樣,一些閱讀的方法經(jīng)驗,要在長期不懈地堅持中,讓幼兒逐步去感受、領悟。因此要逐步幫助幼兒提升一些閱讀的經(jīng)驗與方法,有了這些閱讀的經(jīng)驗,他們就可以舉一反三,用此方法閱讀同類圖書的其它內容。

(一)經(jīng)驗——循序漸進:做任何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學習更是如此,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前面所講,符號標記歸類閱讀,先通過相對應的符號標記(如:介紹鳥巢,就標記小房子圖案),引導幼兒分類系統(tǒng)閱讀,通過符號標記了解其中內容。在不斷地堅持用此方法一段時間閱讀后,再逐步將對應符號變?yōu)閱我痪€條歸類圈畫,讓幼兒分類閱讀后,自己歸納出所講內容,如:將介紹蝴蝶一頁書中的內容用單一線條分類劃分,幼兒閱讀其中一塊內容后,歸總出這塊內容是向我們介紹不同種類的蝴蝶。此方法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再可嘗試分類劃分部分內容閱讀,到最后,完全擺脫符號劃分,看到此類圖書,便可自主分類閱讀。

(二)經(jīng)驗——提升引領:讓幼兒運用已掌握的經(jīng)驗,舉一反三,是一種靈活有效的學習方法。引導幼兒共同分析閱讀書中的一部分內容,隨后幼兒就會沿著這種思路去閱讀思考其它內容。例:了解各種各樣鳥巢,鳥巢有什么樣的?建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要建在這個地方?通過師生細致地剖析后,幼兒再看到形式多樣的鳥嘴后,就會看到鳥嘴有不同的形狀,思考鳥嘴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形狀。

三、提問直接切入法

童話故事書閱讀指導,更多的是運用提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根據(jù)畫面猜測情節(jié)發(fā)展,體會人物心理、情緒變化。而百科全書要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向幼兒講明科學的內容,書中的內容強調科學性,因此,在輔導幼兒閱讀此類圖書時,提問要直接、明了,指向科學內容。

(一)提問直接指向圖片:指導幼兒閱讀百科全書時,提問要針對科學內容,直接指向圖片,通常有“是什么”“有什么”“什么樣”“在哪里”“怎么樣”“哪些”等。例:介紹蜘蛛,根據(jù)書中提供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蜘蛛是什么樣的?有哪些器官?還有哪些種類的蜘蛛?有什么不一樣?它們是怎樣結網(wǎng)的?它是怎樣從幼蟲變?yōu)槌上x的?根據(jù)提問所要回答的內容能夠從圖片中一目了然的找到。

(二)提問調動科學經(jīng)驗:讓幼兒了解書中所介紹的科學內容,再依據(jù)此科學內容,調動幼兒以往的相關經(jīng)驗,擴展了解相關的其它內容,或者激勵幼兒再去了解與其相關的其它內容,來不斷豐富幼兒對這方面科學知識的了解。例:書中介紹各式各樣的鳥嘴,依此,調動幼兒以往經(jīng)驗,引導幼兒思考:還見過什么樣的鳥嘴?不同的鳥嘴適宜做什么?有過相關經(jīng)驗的幼兒,會將他以往所了解的關于不同鳥嘴的用途表述出來。而對此不了解的幼兒,以后,會通過不同方式去了解這方面知識,從而,不斷豐富自己這方面的知識內容。在這個不斷學習、積累,思考、提出問題,再學習、再積累的過程中,激勵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也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指導幼兒閱讀百科全書時的幾點方法與策略。幼兒是祖國未來的主人,我們要把科學圖畫這把金鑰匙交給他們,讓他們手持這把金鑰匙打開科學殿堂的大門,科技興國。

談“幼小銜接”指導的新策略


案例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合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進入大班的最后一個學期,為了使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們順利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老師通常會開展一些幼小銜接的教育活動,給予孩子在心理上、能力上、經(jīng)驗上的多方面準備。

結合教師的了解,以及和家長交流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家長往往有以下幾種擔憂: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動作慢,做事拖沓,效率低缺乏時間觀念沒有緊迫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依戀性強自理能力差懶散的生活習慣無法適應相對緊張的小學生活,也有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等等。

針對以上幾種現(xiàn)象,我在教學活動上嘗試跳出常規(guī)教學的框架,開展了“我上小學了”這一主題活動,從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和自我服務能力及學習習慣出發(fā),為孩子能平穩(wěn)過渡到小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與條件,促進這一階段孩子的整體和諧發(fā)展。

案例描述與分析:

改進策略一:遵循作息時間,培養(yǎng)幼兒時間觀念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了一個寒假的孩子們由于假期生活的寬松,變得有些懶散和拖沓。

很多孩子還沒有從假期的生活作息中調整過來,變得愛睡懶覺。

孩子的來園時間從7:30到9:30,參差不齊,這繚亂了幼兒的正常作息時間,也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學習,更不利于適應將來的小學生活。

如何鼓勵孩子早起來園,積極參加晨間活動成為教師嘗試解決的問題之一。

常規(guī)的做法及存在的弊端:

很多教師會采取一些激勵性的手段和措施,如通過早上按時來園的孩子給予表揚和鼓勵,吸引孩子都能早起來園。

但是這種靠精神激勵的做法往往難以達到長久的效果。

沒過多久孩子們還是遵照自己的生活習慣,早到幼兒園的還是那批孩子們,而“小懶貓們”還是姍姍來遲,促使活動達不到老師預期的效果。

我們的新思路:

要改變“小懶貓們”的生活作息,僅僅憑借教師權威的發(fā)號施令,或是外界的簡單激勵都不夠,真正能產(chǎn)生影響的做法是使他們通過自身的體驗,從內心體驗到時間觀念,知道要遵循幼兒園作息時間表。

通過開展的教學活動《我有一個小鬧鐘》,讓孩子學會看懂時間,并將時間與圖片配對。

如:早上8點入園,8點10分晨間活動,9點做操等,讓孩子漸漸了解了不同時段的不同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前一階段是讓幼兒了解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待幼兒都能遵守作息時間表了以后,后一階段我們與小學老師取得聯(lián)系,讓孩子通過調查,詢問等手段,向小學老師和小學生了解小學的作息時間,讓孩子預先知道小學的作息時間表。

通過這一活動,不僅讓孩子對小學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對未來的小學生活有了充分的心里準備,還在調查、詢問中增強了孩子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

案例分析: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jié)奏,使幼兒對時間的意義理解和時間的長短的體驗教少,“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

我們可以在幼兒園和家中備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自覺地遵守作息時間。

在家時,家長也可以發(fā)揮小鬧鐘的叫醒功能,及結合小學的生活和孩子一起制定在家的作息時間表,適當調整孩子學習、休息、游玩的時間。

家長要引導孩子每天晚上自己整理衣物、學習用品,每天早上獨立洗漱、穿戴、吃早餐,培養(yǎng)孩子按時早起的習慣,讓孩子從容面對每天上學的第一個困難,通過《我有一個小鬧鐘》這一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良好習慣,增強了時間觀念,還讓孩子有了充分的自主權。

同時,我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滿足幼兒需要,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如:時間觀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為了貼近生活,我們并沒有采用說教的方式,如講個《龜兔賽跑》之類的故事來教導孩子好好珍惜時間,而是將關注點深入到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細節(jié)中去,從孩子身邊問題情境入手,“早上起不來,睡懶覺、吃飯拖拉”等等,這些問題的一一解決,對孩子來說才是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這樣的學習內容才能引發(fā)幼兒的意義學習,促進幼兒的主動建構。

改進策略二:遵循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

在幼兒園里,家長培養(yǎng)兒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往往停留在自己吃飯、穿衣、疊被、洗手絹上。

從小幼銜接教育的角度來看,這種自我服務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上小學,要自己上學、鞋帶松了自己系,下雨要自己用、收雨具,自己削鉛筆,自己收拾書包,天熱了自己知道脫衣服,可見培養(yǎng)自我服務能力無論從深度和廣度,都需要加強。

常規(guī)的做法及存在的弊端:

我們通過看圖講述等活動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要上小學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并在談話中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應該學會做一些事情,如:整理書包,收拾玩具等。

家長要求孩子克服依賴性,讓孩子對那些自己應該關心的事有自己的想法、態(tài)度、主張,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被動的接受任務式的學習方式,促使孩子形成言行不一致的行為習慣。

往往會讓教學模式猶如“紙上談兵”,沒有落到孩子行為的實處。

我們的新思路:

開展主題活動,讓孩子和同伴思維的碰撞中自主地獲取一些有關于上小學的規(guī)則,并萌發(fā)遵守規(guī)則意識,杜絕單一乏味的說教。

我們的主題活動形式多樣,其中辯論賽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

如:通過《小小辯論賽》鼓勵孩子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選擇辯方,確定自己的立場。

幼兒分成正方、反方兩隊,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各自以理服人的方式去說服對方。

根據(jù)孩子的興趣點,我們收集了孩子的很多問題,最后我們經(jīng)過了篩選和梳理,確定了幾個比較有價值的問題供幼兒辯論。

問題一:上小學后能不能帶玩具?問題二:上小學后,放學回家先做什么?問題三:上小學后能不能隨意喝水、小便?

案例分析:

針對以上問題的辯論,孩子們各抒己見,讓我相信孩子們是在問題的交織中成長和提升的。

在活動中,孩子議論的場面是熱烈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爭論中,達成共識,接受了同伴的觀點,最后形成與入小學相關的認知經(jīng)驗。

針對問題一,有些孩子并不完全理解這種變化,有些孩子認為,小學不是有課間休息的嗎?我們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把玩具拿出來玩,并不影響上課啊!通過辯論使孩子共同關注這個問題,最后孩子們一致認為:上小學后可以帶一些體育玩具,但是不能帶其它玩具,并愿意在未來的小學生活中遵守這一規(guī)則。

針對問題二孩子形成了這樣的觀點:上小學后,放學回家稍休息后,應盡快完成作業(yè),不能只顧著玩,將作業(yè)留到很遲才完成。

通過問題三,孩子更明確地了解了幼兒園的生活較為自由、松散,小學較為嚴格,有規(guī)律。

孩子也都表示上學后上課盡量不要隨意喝水,或去小便,這樣會影響老師和同學們上課,應在課間十分鐘做好這些課前準備工作。

除此之外“利用幼兒的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學看功課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為孩子入學之所急。

在孩子們參觀了小學之后,孩子們對功課表上寫著什么、書包里該放些什么、每天怎樣整理書包等問題產(chǎn)生了興趣。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愿望,并生成了《整理小書包》這一活動。

在活動中,讓孩子討論“小學生每天要帶什么書?怎么才能知道?”這個關鍵性問題的提出,引出功課表,接著讓幼兒學看功課表,最后學習按課程表整理書包。

通過這一教學活動,讓孩子學會整理書包的方法,同時也讓孩子們學會了物品的分類,和整理幼兒園教室里的玩具、圖書的方法,平時我們看到教室里凌亂的物品時便會及時提醒孩子去整理。

這樣有利于發(fā)展了孩子的堅持性和責任感,加快他們適應小學生活的步伐。

改進策略三:遵循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孩子學習能力

幼兒入學后,學習成了主要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幼兒必須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技能,不僅要學習自己有興趣的知識,而且要學習雖不感興趣,但是必須掌握的知識。

學習和游戲比較起來,不但具有更大的社會性、目的性和系統(tǒng)性,從某種意義上講,還具有一定的強制性。

很多家長都抱怨自己的孩子進入小學后學習不夠自覺,導致孩子們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學習。

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成了在家長的壓力下被動地學習。

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孩子吃力,大人更吃力。

所以我們應該在幼兒期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提高幼兒學習的自覺性。

常規(guī)的做法及存在的弊端:

為了讓孩子入學后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教師會將幼兒園課桌的擺放形式有所改變,課節(jié)時間延長,游戲時間、活動數(shù)量減少,有的老師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一下或請小學生回園介紹一下小學生活。

而幼兒的適應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我們的新思路:

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是孩子的主要活動。

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中著手。

如: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里逐漸保持注意的穩(wěn)定和持久,盡量在活動后才可以喝水、上洗手間。

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老師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學會認真傾聽的能力。

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的重要銜接工作,在語言教學中,我經(jīng)常組織幼兒對一些兒童文學作品聽、看、講述、引導幼兒學習新的語言、詞匯、了解作品,再通過看圖說話、情景表演、木偶劇、小話劇等表演,使幼兒得了更多鍛練語言的機會。

日常生活中,我經(jīng)常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語言游戲活動,使幼兒獲得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最佳機會。

時常布置一些口頭作業(yè)給孩子,如:要求孩子第二天帶植物角的東西,并鼓勵表揚及時完成作業(yè)的孩子。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回家及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我有時會布置孩子完成一副美術作品,要求孩子一回家先畫畫,等畫好了再出去玩。

這樣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孩子及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習習慣。

案例分析:

為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根據(jù)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愛好,將孩子的學習融入到孩子的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中,并有針對性地、潛移默化地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

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孩子們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通過相互學習、交流和監(jiān)督,逐步地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案例反思:

當今課程改革的趨勢和時代的發(fā)展,富于了教師全新的角色,教師已不僅僅是傳統(tǒng)教育中課程的實施者而同時又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

在“幼小銜接”主題活動的內容的選擇和活動的設計方面有以下的思考:

一、內容的選擇——滿足需要、貼近生活

“幼小銜接”內容的選擇其關鍵就在于要處理好幼兒發(fā)展需要和興趣經(jīng)驗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教師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能時刻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興趣需要,同時能敏感的判斷教育內容所蘊涵的教育價值,在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fā)展需求之間架起橋梁,在尊重幼兒興趣需要、經(jīng)驗背景的基礎上,優(yōu)選出能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對幼兒的一生發(fā)展具有長遠、持久的積極影響的課程內容。

。

二、活動的設計——吸引幼兒、富于挑戰(zhàn)

“幼小銜接”課程設計的適宜性需要教師強調脈絡性與靈活性的結合,善于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意識去理解幼兒,關注幼兒的身心特點,努力去了解什么是孩子感興趣的,樂于嘗試的。

真正使課程成為促進幼兒發(fā)展的中介。

如:活動《整理小書包》在孩子們參觀了小學之后,孩子們對功課表上寫著什么、書包里該放些什么、每天怎樣整理書包等問題產(chǎn)生了興趣。

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和關注點,根據(jù)時間的適宜性開展了本次活動,讓活動深深吸引著幼兒,在幼兒的探索活動中發(fā)展了孩子的堅持性和責任感,加快他們適應小學生活的步伐。

幼小銜接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長期的任務,需要幼教工作者和家長共同來完成。

在教育觀念上能形成共識,在教育行為上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對兒童實施良好地小幼銜接教育,只有當我們能尊重幼兒的興趣需求,個別差異,以發(fā)展的眼光、開放的心態(tài)、對話的精神,才能促進幼兒和諧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區(qū)域活動指導策略


經(jīng)過教師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運用智慧運用巧妙的指導會使幼兒的問題迎刃而解。

A:幼兒的操作出現(xiàn)問題時。

幼兒在活動中出現(xiàn)操作問題主要是因為幼兒的動手能力的限制造成的,比如:大班幼兒在制作繡球花時,對卷花瓣這個動作掌握的不好,常出現(xiàn)卷不成功的現(xiàn)象,這時教師基于一些適當?shù)慕ㄗh,強調操作的要領就能幫助幼兒度過難關,激發(fā)幼兒下次再操作的愿望。

B:幼兒出現(xiàn)玩不下去的情況。

生活區(qū)由于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一個區(qū)域,由于受到空間和材料的限制,一個區(qū)域人數(shù)必須有一定的限制,如,大班“花藝坊”制作6人,但是這天一名幼兒由于已經(jīng)等了2天都沒能參與到其中,所以一定要參與,甚至和其他幼兒發(fā)生了沖突,于是我讓孩子們一起想辦法,經(jīng)過討論:大家認為可以讓他當發(fā)紙和收紙渣的人,問題得到了解決。使游戲可以順利進行。

C:幼兒創(chuàng)造性行為出現(xiàn)時。

每當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出現(xiàn)時,教師一定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給予適當?shù)墓膭?。如:在“手工坊”,幼兒制作鳥巢時,有個幼兒做完鳥巢給鳥巢四周粘上了許多的泡泡泥搓成的小球球,老師及時的給予肯定,再鼓勵他試試看還能怎樣裝飾鳥巢。

D: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

每個幼兒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都存在著個體差異,科學區(qū)的操作要求幼兒具有一定的技能才能進行,但是對于同一個操作材料,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科學區(qū)“好玩的多米諾”中,我將操作圖卡中的圖案設計成“直線”“Y型線”“蝸牛線”,以適應不同能力的小朋友,讓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孩子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教師應在幼兒區(qū)域區(qū)的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僅是一名指導者、引導者,而且是幼兒的一名玩伴、調解員和冷靜的旁觀者。要仔細觀察,把握正確的時機和適時推出的時機,只有這樣才能彰顯教師的教育藝術的真正價值,最終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全面和有效的發(fā)展。

小班幼兒早期閱讀指導方法初探


-->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認為,在幼兒早期學習中,閱讀興趣、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對幼兒學習能力的提高、智力的開發(fā)及終身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幼兒時期已具備了閱讀識字的生理機制和心理機制(其實在嬰兒出生不久即滿月之后,就可以開展閱讀教育,并可以進行早期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和行為研究)。

近幾年來,我根據(jù)本班實際情況,嘗試對小班幼兒開展早期閱讀指導方法的探索。在實踐中,初步積累起了有關小班年齡段早期閱讀中三種較為科學合理的指導方法。

(一)目的字滲透法

在每首兒歌中挑選幾個較簡單的名詞作為目的字,并讓目的字滲透到一日活動中去。如可以把目的字卡放入語言閱讀區(qū)域中,讓幼兒自由地取放,與認識的“字寶寶”做朋友,來增加對字型、字音的整合印象。還自制了可以取放于每本圖書的小型字卡,人手一份,使他們與目的字重點碰撞。而且利用每天十分鐘晨讀,在游戲情境中充分練習,加深理解。這種方法在情境性強、可遷移的場景中重復運用,使幼兒不覺厭倦、易學樂學。

(二)象聲詞及多種感官綜合運用法

對于小班年齡段的幼兒,在給幼兒認字的過程中,適當增加一些形象生動的象聲詞,利用象聲詞和多種感官的參與,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樂趣,形成最初的閱讀識字。如各種小動物形態(tài)各異的叫聲,最能引起幼兒的共鳴。此法能吸引幼兒善于觀察、樂于表達,興趣盎然、樂此不疲。

(三)情景利用、聯(lián)想拓展法

將散步、參觀、游玩時好看的風景,有趣的事件變成定格的畫面,成為幼兒講述的材料。如春游去的照片,散步時的花草圖片,參觀后的觀賞門票等?;蛘呖梢詫嬅?、照片圖片等部分隱藏,利用幼兒在餐前三、五分鐘的時間,開展“想到什么就說”、“看到什么就講”的智力游戲,讓幼兒積極地參與,可以一個人將給大家聽,也可以三三兩兩地對話,還可以幾個人小組暢談。將智力游戲與講述蘊于閱讀活動之中,有效地調動了幼兒說話的興趣,使幼兒覺得“說”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閱讀”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孩子們樂于說、敢于說、勤于閱讀。

在小班幼兒閱讀指導方法的研究中,指導形式也必不可少。我將正式閱讀學習與非正式閱讀活動相結合,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相結合,幼兒閱讀與交互閱讀相結合,引導幼兒有始有終的進行閱讀活動,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幼兒對文字的敏感度、字圖一一對應的能力逐步增強。

總之,幼兒期是語言思維發(fā)展最關鍵、最活躍的時期,我們要抓緊從幼兒的身心特點、個性特點出發(fā),在幼兒早期閱讀的指導方法上更深入地進行研究,從而為幼兒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小班集體閱讀活動的指導


-->

有關研究表明:閱讀能力并不是與生俱有的,人的閱讀能力,主要是在3-8歲期間開始形成的,它的其發(fā)展的過程和規(guī)律。如何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握好兒童閱讀發(fā)展的關鍵期,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一、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幼兒的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這個特點決定了幼兒認識事物的內部驅動力是興趣。幼兒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快、記得牢,對不感興趣的事物即使重復多遍,也不留深刻的印象。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對孩子來說,閱讀并非成人意義上的看、理解的思維過程,它更像一種游戲。因此,在讓幼兒手拿書本翻閱時,從幼兒的特點出發(fā),我們把閱讀過程游戲化。

為了培養(yǎng)小班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我們采取了“找一找”、“猜一猜”、“比一比”的游戲形式,如老師講大灰狼的故事,告訴小朋友:“這只大灰狼正躲在書里,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闭f小熊的故事,就問:“它到花園偷摘花會怎樣?請小朋友猜一猜,然后翻開書找一找就知道了?!薄坝袀€小女孩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這是為什么?我們從書中把她找出來,幫助她好嗎?”

我們發(fā)現(xiàn):小班幼兒在閱讀畫面時,往往缺乏對畫面進行仔細觀察的能力,而是不停地翻閱。因此,我們選擇單幅色彩鮮艷、人物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孩子們先比一比,比誰看得又快又仔細,把畫面中的東西都找出來;再比比誰能把所看到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游戲,讓幼兒自己尋求答案,成為發(fā)現(xiàn)者,閱讀過程成了游戲的過程。這樣,孩子的興趣被激發(fā)了,體驗到了看書的樂趣。

二、創(chuàng)設集體閱讀環(huán)境,在互動中學會閱讀

幼兒的發(fā)展是其個人因素與周圍環(huán)境積極主動地相互作用的結果,周圍環(huán)境是影響幼兒發(fā)展的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

受遺傳素質、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每個幼兒語言發(fā)展水平各有差異,在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活動中,老師往往請部分幼兒來回答問題,而語言發(fā)展水平不高的幼兒往往不愿意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只能扮演聽眾的角色。因此,創(chuàng)設集體閱讀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說話的時間和權利是提高小班幼兒閱讀能力的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我讓幼兒自由邀約同伴一起閱讀,指導他們一邊用手指點畫面,一邊用語言描述畫面內容。這樣,每一位幼兒都有了說的機會。在了解不同水平幼兒的閱讀情況后,我進一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人物的表情、動作、背景的變化,猜想角色之間的對話,預測事情發(fā)生的結果,并鼓勵幼兒把所看到的、想到的大膽地說出來。

在組織集體閱讀時,幼兒每一次閱讀后,我都請不同水平的幼兒把自己所想用語言表達出來。對幼兒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同時覺察幼兒的需要與問題,給予適當?shù)闹С峙c幫助。由于閱讀的環(huán)境自由寬松,在一遍遍的閱讀過程中幼兒閱讀水平不斷地提高,幼兒逐步從不愛說話慢慢地變得樂于表達,詞匯從貧乏到逐漸地豐富,語言從不連貫變得較為連貫,從斷斷續(xù)續(xù)只能說畫面的情節(jié)到能想象會面外的內容,逐步樹立“我想閱讀,我愛閱讀,我會閱讀”的自信心。

我們認為:集體閱讀是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集體閱讀,改變了以往語言教學中枯燥單調乏味的局面,孩子們在活動中想說、會說、樂說。師幼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互動產(chǎn)生的影響,激發(fā)了幼兒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大膽想象、敢于表達的愿望,使孩子們逐步學會獨立地閱讀各種圖文并茂的書,并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逐漸能夠獨立思考,能夠自己與書對話。我園開展了早期閱讀的研究后,家長、教師對幼兒的發(fā)展感到十分滿意。首先是孩子們經(jīng)常主動要求閱讀,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增強了;他們的思維更加靈活、開闊了;他們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等能力也很快地提高了。

大班繪本閱讀中支架式教學策略


-->

大班繪本閱讀中支架式教學策略

幼兒在進行繪本閱讀時,他們往往停留在自己的理解認識上,他們的閱讀理解是獨創(chuàng)的、零散的,不一定是圍繞繪本核心內容的理解與表達。同時,如果幼兒僅限于自己的閱讀理解,沒有得到教師有效的支持和引導,幼兒的閱讀能力不會得到有效提升。

在大班繪本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可以看作是搭建腳手架的過程。教師借助于支架式的教學為幼兒的繪本閱讀提供了多種支持,幫助幼兒理解知識內容,并不斷地建構新的能力。

何為支架式教學呢?支架,原意是指建筑行業(yè)中使用的“腳手架”,是建筑工人在建造,修葺或裝飾建筑物時所使用的能夠為他們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暫時性平臺或柱子等。教育者將其用來比喻人或物對于幼兒學習所具有的支持、引導、協(xié)助的作用。支架式教學,是在前蘇聯(lián)著名心里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匕發(fā)展起來的。它是通過提供一套恰當?shù)母拍羁蚣芏鴰椭變豪斫馓囟ǖ闹R,建構知識意義的教學模式,借助于該概念框架兒童能獨立探索并解決問題,獨立建構意義。

如何將支架式教學靈活地運用到大班幼兒繪本閱讀中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首先,在繪本閱讀之前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可采用簡單的提問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興趣,幫助幼兒拓寬思考角度。兒童的心理是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需要適宜的語言刺激。調動幼兒的興趣,發(fā)動友好的交談,創(chuàng)造積極、互動的交流氛圍正是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

以大班繪本閱讀《小青蟲的夢》為例,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先播放了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將幼兒先帶進一種音樂的意境中,再引導幼兒述說聽完音樂的感受。有的幼兒說:“音樂很動聽?!庇械恼f:“音樂讓她很陶醉.就像在夢里一般!"激發(fā)了幼兒對音樂的向往。在幼兒的回答中引出這么美的音樂是蟋蟀在開音樂會呢!

教師通過借助音樂意境的渲染,給幼兒首先創(chuàng)設了一個唯美的閱讀氛圍,也為接下去的小青蟲因為自卑而不敢在人前聽音樂作了一個對比襯托。幼兒新舊知識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環(huán)境刺激,啟發(fā)回憶已有的經(jīng)驗,并將這些經(jīng)驗與現(xiàn)時的活動情景結合起來。在教學活動中,幼兒往往借助于教師語言的參與,將知識內化,構建新的記憶、思維和心理表征的結構,解決面臨的學習問題,獲得新的學習經(jīng)驗。借助情境支架,幫助幼兒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有效學習。在學前教育領域,情境具有突出的教育價值。學前兒童主要是在情境之中學習與發(fā)展,主要是與情境相互作用而發(fā)展。

二、搭建支架,引導閱讀

教師適時的語言、行為支架,引導幼兒在解惑的同時有效學習。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問,設計難度適宜的問題,讓幼兒“跳”一下就能夠“摘到果子”,以引發(fā)幼兒的積極思考,從而促進幼兒認知的發(fā)展。

在大班繪本閱讀《小青蟲的夢》中,教師采用了對比設疑,通過三個關鍵詞展開提問:1.躲——為什么其他小動物都圍著蟋蟀聽音樂,而小青蟲卻要躲起來聽呢?幼兒在讀圖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蟋蟀因為自己的音樂美而覺得很神氣,由此趕走了小青蟲;小青蟲因為長的丑而覺得很卑微由此躲了起來。2.藏——小青蟲為什么要結繭?幼兒可以發(fā)現(xiàn)從躲到藏,藏字更為隱蔽,就不會被蟋蟀發(fā)現(xiàn)再趕走它了。3.飛——這次小青蟲是怎么聽音樂的,為什么不躲不藏了?觀察圖片后幼兒看到了小青蟲蛻變或翩翩起舞的美麗的蝴蝶。

此時的教師是正在支架幼兒學習的教師。通過看圖閱讀這一步驟,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當前閱讀的水平。強調在看圖猜測的時候教師要少提示,給幼兒充分表現(xiàn)、表達自己水平的空間。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傾聽幼兒的講述,從而初步確定幼兒當前的發(fā)展水平,接著運用一系列的方法來確定支架點,也即幼兒具體需要提高、支持、引導的地方。在支架點確定之后,教師則可以運用適當方法來支架幼兒的閱讀。運用了支架式教學的閱讀是幫助幼兒從被動“聽故事”逐漸發(fā)展到主動“講故事”,幫助幼兒從依賴、伴隨閱讀過渡到獨立、自主閱讀的最佳開展方式。

有的時候,當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遭遇挫折而難以繼續(xù)活動時,常常是簡單告知解決的方法或指責幼兒未能注意和理解自己的有關講解,漠視這個處在兒童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問題情境,而貽誤了最佳教育契機。這時,我們要把握時機,提供恰當適宜的語言、行為支架,幫助幼兒提升經(jīng)驗,打開通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門戶”,引導幼兒在合作互動中建構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使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fā)展。

三、撤去支架,獨立認知

問題在教師的提問下產(chǎn)生,教師的提問又給出了解決問題的線索??處诺膯栴}就像一個支架,引導幼兒將自己所觀察到的經(jīng)驗逐漸內化成為自己的行動,從而使他們的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但與此同時,隨著幼兒自身能力的增長,教師又要逐漸淡出支架,直至撤出支架,讓幼兒自己承擔學習的責任,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調節(jié)。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閱讀能力,讓幼兒從依賴閱讀,從教師伴隨閱讀最終走向獨立閱讀,支架式教學的目的恰恰也是通過支架把管理學習的任務逐漸移給幼兒。因此,這時的教師就會逐步退出閱讀活動,一旦幼兒能獨立完成任務,教師便可逐漸撤去支架,讓幼兒在閱讀活動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在大班繪本閱讀《小青蟲的夢》中,結束環(huán)節(jié)老師請幼兒完整地看了一遍圖書。在此基礎上,讓幼兒結合音樂進行表演,表演小青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一方面通過表演進一步讓幼兒了解小青蟲蛻變蝴蝶的過程,另一方面讓幼兒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感受這種意境美,給活動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幼兒的自主閱讀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有教師適當介入,提供支持和幫助的過程。教師的教是支持、協(xié)助、引導,幼兒的學則是他們在教師的支持、協(xié)助、引導下不斷建構自身。而提供支架的過程就包含著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互作用,教學就是這樣一個教師與幼兒積極互動、合作建構的過程。在幼兒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為從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出發(fā),在準確設置教學難點的同時,教師適時、適當、適量地給予支持與幫助,不斷地為搭建各種學習支架,為幼兒解決問題做好準備,也是為發(fā)展幼兒的進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撐,使他們的理解逐步深入,從而引導幼兒的認知發(fā)展不斷從實際水平提升到潛在水平,最終達到促進其有效學習的目的。

因此,支架不僅是可以幫助和促使幼兒與自己的內在可能性進行對話與碰撞的催化劑,同時還是現(xiàn)有走向可能的橋梁。它可以幫助幼兒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充分地成長,幼兒在支架的幫助和支持下,減少了學習中的不確定性,新舊知識發(fā)生了聯(lián)系,形成了新的概念和新的圖式,促進了個人知識的建構,完成了內化,即最終實現(xiàn)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體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的中心地位,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喜歡《大班幼兒閱讀的指導策略》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筆記,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大班幼兒閱讀區(qū)活動方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幼兒自主閱讀的教育指導策略 -->幼兒自主閱讀的教育指導策略 [摘要]幼兒期是培養(yǎng)幼兒自主閱讀興趣與能力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應積極關注幼兒的認知需要,為幼兒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采用多樣的閱讀形式,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營造濃郁的閱讀...
    2021-08-21 閱讀全文
  • 中班幼兒早期閱讀活動指導策略 -->中班幼兒早期閱讀活動指導策略 隨著對幼兒早期智能開發(fā)的重視,早期閱讀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因此,很多幼兒園都專門開設了有關早期閱讀的課程。然而,在不斷深入研究早期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在教師...
    2021-08-20 閱讀全文
  • 指導幼兒閱讀百科全書的方法與策略 好問,是幼兒的天性,在他們的腦子里有一大堆的小問號,孩子從不懂到懂,就要勤學、勤練、勤問。要想回答孩子的問題,并不簡單,科學家可以滔滔不絕地給研究生上課,但未必勝任孩子的科學啟蒙老師。因此,淺顯、有趣...
    2021-07-29 閱讀全文
  • 幼兒搭建游戲的指導策略 搭建游戲是幼兒通過操作不同形體、大小的積木等材料,將這些無形象、無意義的結構元件進行構造,從而使其具有意義的活動。在搭建游戲中,幼兒通過操作而發(fā)展其動作的靈巧性、力度及其手眼協(xié)調性,通過觀察、構造過...
    2019-12-16 閱讀全文
  • 表演游戲的指導策略 導讀:表演游戲是幼兒根據(jù)文藝作品中的情節(jié)、內容和角色,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xiàn)的一種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游戲之一。幼兒的表演游戲融想象、創(chuàng)造于一體,對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
    2019-12-19 閱讀全文

-->幼兒自主閱讀的教育指導策略 [摘要]幼兒期是培養(yǎng)幼兒自主閱讀興趣與能力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應積極關注幼兒的認知需要,為幼兒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采用多樣的閱讀形式,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營造濃郁的閱讀...

2021-08-21 閱讀全文

-->中班幼兒早期閱讀活動指導策略 隨著對幼兒早期智能開發(fā)的重視,早期閱讀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因此,很多幼兒園都專門開設了有關早期閱讀的課程。然而,在不斷深入研究早期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在教師...

2021-08-20 閱讀全文

好問,是幼兒的天性,在他們的腦子里有一大堆的小問號,孩子從不懂到懂,就要勤學、勤練、勤問。要想回答孩子的問題,并不簡單,科學家可以滔滔不絕地給研究生上課,但未必勝任孩子的科學啟蒙老師。因此,淺顯、有趣...

2021-07-29 閱讀全文

搭建游戲是幼兒通過操作不同形體、大小的積木等材料,將這些無形象、無意義的結構元件進行構造,從而使其具有意義的活動。在搭建游戲中,幼兒通過操作而發(fā)展其動作的靈巧性、力度及其手眼協(xié)調性,通過觀察、構造過...

2019-12-16 閱讀全文

導讀:表演游戲是幼兒根據(jù)文藝作品中的情節(jié)、內容和角色,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xiàn)的一種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游戲之一。幼兒的表演游戲融想象、創(chuàng)造于一體,對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

2019-12-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