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只生不養(yǎng)隔代教育存分歧

發(fā)布時間:2020-10-27

教育筆記值日生。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教師在一定情況下要進行家訪,了解情況,有時候成績并不意味著一切,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是家長與教師的目標之一!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只生不養(yǎng)隔代教育存分歧”,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現如今,年輕一代父母“只生不養(yǎng)”現象普遍,據上海市婦聯(lián)等單位近期發(fā)布的《京滬穗家庭隔代喂養(yǎng)調查報告》顯示,49.9%以上的家庭,幼兒的喂養(yǎng)和照看依賴于(外)祖父母。雖說老人經驗豐富,在某些方面比父母更懂得養(yǎng)育孩子,但現實中,2/3的隔代喂養(yǎng)家庭在教養(yǎng)孩子上存在分歧,且由(外)祖父母喂養(yǎng)的幼兒,更易有三心二意、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墨守成規(guī)、知識陳舊老人喂養(yǎng)經驗亦是雙刃劍

再過幾天,遙遙(化名)就1歲5個月了,但牙才出了4顆。這是咋回事?遙遙的奶奶和媽媽一起帶她到醫(yī)院檢查,結果缺鈣。

“牙齒(個數)=月齡-4~6,以此計算,她應該長11~13顆牙,4顆牙顯然太少。此外,她的囟門也沒閉合,空隙很大,還有肋緣外翻、X形腿。”河南省圍產醫(yī)學會委員朱曉華問道:“遙遙缺鈣如此嚴重

,平時是咋吃的?”

原來,遙遙媽休完6個月產假就上班了,女兒的吃飯問題全托付給了她奶奶,偶爾才喂女兒一次母乳。要說,奶奶做飯也很精細,稀飯、面條,變著花樣做,沒有虧待孩子。然而,她給孫女的飲食安排里卻忘了重要一點——補鈣,既不常讓孩子喝配方奶,也沒讓孩子吃過魚泥及肝泥,咋能不缺鈣!

“在喂養(yǎng)上,老人的確有很多優(yōu)勢?!敝鞎匀A說,其一,老人親自參與過一個甚至幾個孩子的養(yǎng)育過程,實踐經驗肯定比年輕人多,比如遇到孩子頭疼腦熱等問題,他們不會像新手爸媽那么慌張;其二,祖父、祖母輩的人大都功成身退,有的是時間在家照顧孫子輩;其三,父母工作壓力大,普遍缺乏耐心,而生活安定的老人則恰好相反。比如做菜泥、魚泥等輔食,老人不僅有耐心,也有時間做。

你可能要問:既然優(yōu)勢如此多,為何還會出現遙遙的缺鈣事件?

“老人喂養(yǎng)多是經驗之談,其中一些可能已過時甚至被科學證明是錯誤的,但由于他們接受新事物能力差,易墨守成規(guī),就會存在不科學喂養(yǎng)的隱患。”朱曉華說。

但是,相比而言,隔代養(yǎng)育在喂養(yǎng)上還是利大于弊,祖父輩們若能及時吸收新的科學喂養(yǎng)知識,更能揚長避短。

事事代辦、過度保護阻礙孩子自理能力、獨立性發(fā)展

然而,在教育孩子、培養(yǎng)孩子良好性格等方面,隔代養(yǎng)育就可能弊大于利了。

“從自理能力和個性上,你很容易判斷一個孩子是父母帶大還是隔代養(yǎng)育的?!笔嶒炗變簣@保教主任徐菁說,通常,隔代養(yǎng)育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一點,甚至不會自己吃飯;他們的個性也比較極端,要么膽小,要么霸道。

為什么會這樣?

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許慧說,俗話說“隔代親”,老人比父母更溺愛、遷就孩子。然而,兒童早期是要發(fā)展很多技能的,如果老人事事代辦或過度保護,只能讓孩子錯過探索新事物的最佳年齡,阻礙自理能力和獨立性的發(fā)展。

徐菁舉例說,2~3歲是語言發(fā)育的關鍵期,但往往孩子的一個動作,老人就能猜出他的所求,便立即滿足他,長此以往,孩子少了表達需要,會影響語言發(fā)展。

“由于生理的原因,老年人一般喜靜不喜動,這樣會不自覺地限制孩子的活動,不利于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個性發(fā)展、能力增強?!痹S慧說。

經常讓孩子待在家里,接觸新鮮事物和與人交往的機會自然少了,可能導致視野狹小,不敢面對生人,缺乏探索欲和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固執(zhí)、退縮、膽小等性格。

此外,老人多關注孩子的吃穿,卻很少和孩子進行心靈交流,可能造成孩子孤獨、冷漠的性格。

1歲6個月前父母要和孩子最大程度地相處

現實生活中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淺談隔代教育


淺談隔代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泵戏蜃拥倪@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統(tǒng)一天下就如運轉于掌心一樣容易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對上要感恩父母,盡孝之道,對下要關愛子女,盡責之職。

七零末,八零初出生的我們,都是獨生子女,也都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一代。也是跟隨著祖國日新月異地快速發(fā)展而長大成人,而今之時,我們也都成家立業(yè),為人父母。當然父母們也都到了花甲之際,按理說來這時候的他們應該是享清福的,但是為了我們能夠安心工作,為了滿足我們的“玩心”,我們年邁的父母”首當其沖”地幫助我們帶領我們的孩子,自覺地成為了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使之形成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

或許真的因為工作的關系,或許因為自己貪玩之心,或許因為依賴之心,我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則甚少,想來我們家也是一個典型的“隔代教育”的家庭。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純真的愛情。當然我所說的愛情,絕對不是什么男女之間的情愛,而是家庭之間的關愛和親情。無可非議,我們的父母肯定是全心全力的照顧著我們的孩子,但是由于時代的不同,觀念的不同,在教育幼兒方面,我們這一代和我們的父母必定是存在著一定的分歧的。

在我們家嚴重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溺愛。不管是對是錯,事事都順著孩子。曾經兒子跟我講過這么一句話:“寶寶、爺爺、奶奶三個人在一起,寶寶最大,爺爺第二、奶奶最后,但是寶寶,爸爸,媽媽三個在一起,便是爸爸老大,媽媽排第二,寶寶變最小了?!焙髞砦矣衷囍鴨杻鹤樱骸澳敲次覀內椅鍌€人都在一起,那又是誰最大呢?”兒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到:“當然是爺爺最大!”可想而知,當我和孩子爸爸不在的時候,兒子又是如何稱王稱霸的?

父親和母親也曾多次跟我說:“兒子太難帶了,總是不可吃,不肯睡,亂吵亂鬧!”但是說實話,每個周日當我獨自帶著兒子的時候,我真心的沒感覺到兒子有如何的難帶?兒子自己吃飯,自己玩耍,自己穿戴……但是爺爺奶奶的一起包辦代替,即時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要孩子動手,漸漸的就養(yǎng)成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般的生活,同時也使其任性霸道,與其他小朋友很難融洽相處,形而久之地也失去了一些本該有的生活本能。

人總是一個矛盾體,爺爺奶奶一方面說著:“你們自己的孩子,你們自己帶領。”一方面還是不辭辛勞的代替著我們。我們一方面嫌棄爺爺奶奶帶領方式不對,一方面有使勁地把孩子往我們的父母那里塞。

就如同就現在所談及的“隔代教育”,勢必也存在著有利的地方。祖輩家長們比我們有更多的育兒經驗,有更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另外我們的父母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也是可以促進我們的下一代的發(fā)展。

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感情更為圣神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當我們認為父母對待我們的孩子過于溺愛而做的不對之時,請不要對父母大聲呵斥,學會尊重,學會溝通,當時說不通,可以借助于其他事情,其他人物來講明。愛屋及烏,因為他們是愛我們,才會愛我們的孩子。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父母者,子女之啟蒙之師。凡為父母,莫不愛其子。愛不僅僅只是掙錢給其穿好,吃好,學好!更為重要的是從心靈從道德上教育好我們的孩子。以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養(yǎng)不教 父之過" 可見教育中父親不可缺席


"養(yǎng)不教 父之過" 可見教育中父親不可缺席

古語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可見教育中父親如果缺席,就算不稱職。作為父親,你是否見證了孩子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喊爸爸?如果爸爸帶孩子做好以下這些事,孩子的未來會了不起。

最好的教育是爸爸愛媽媽

有人認為,雖然孩子貌似一個獨立的個體,但他的成長中,長時間是與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夫妻關系的好壞,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爸爸愛著媽媽,真心關愛妻子,會營造出關系和睦的家庭,也帶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再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性格開朗、平和。由于爸爸尊重媽媽,孩子內心安全感強,未來也會對婚姻和生活產生美好向往。

親自為孩子下廚

親自下廚給孩子做飯,特別有利于促進父子間感情。有人說,對孩子講100句大道理,不如親自下廚給孩子做一頓飯。很多爸爸也許會說,我做的飯沒有孩子媽媽做的好吃??墒沁@又有什么關系?對孩子來說,他們有時并不在乎爸爸做的菜味道如何,他們在乎的是“爸爸親自為我做飯”,在乎爸爸哪怕再忙,也會陪自己一起吃飯。與此同時,滿滿的父愛充盈在孩子心中。

來一場冒險和遠足

寶寶從5個月起,就能感受到爸爸與媽媽的不同。爸爸強壯的臂彎給他們不一樣的自信和安全感。男性天性愛冒險和富有力量的勇敢,會使得孩子面對挫折或挑戰(zhàn)時更能勇敢擔當。6歲前,最好帶他們來一場走入大自然的遠足。與媽媽擔心孩子被磕碰不同,爸爸們膽大心細,更愿意讓孩子去探索和體驗。野營、爬山、游泳······讓孩子親自體驗溫室以外的世界,往往有不一樣的效果。

為孩子制定規(guī)則

女性的思維往往感性,男性則趨向于建立理智和邏輯。正如心理學家弗羅姆認為的那樣——父親的世界是“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紀律的世界”。而育兒這件事,最重要的是什么?正是規(guī)則和秩序。那么,在6歲以前,最好由父親和孩子共同商量一個規(guī)則,并執(zhí)行下去。

做一件媽媽“反對”的事

出于保護,媽媽往往希望把孩子保護起來,見不得孩子受傷。然而對孩子來說,童年吃一些苦頭反而是他們一生的財富。爸爸可以和孩子們制定一個清單,比如開始練習輪滑,盡管也許會受傷。去廚房為爸媽做一道菜,盡管也許會被濺起的油花燙到。失敗是一種精彩,經歷是人生的一道彩虹。

隔代教育的壞處


隔代教育的壞處

1、思想觀念陳舊: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受教育年限,明顯低于爸媽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觀念陳舊、落后。在與孩子的親密接觸之中,祖父母的觀念無意中會傳播給孩子,還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舊,無意識地給孩子傳授不少封建迷信的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

2、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祖父母不是怕孩子摔了,碰了,就是怕孩子在玩中出問題,思想上比較保守。認為只要孩子不磕不碰就好,不了解孩子的愛玩、愛動的天性,不了解孩子年齡、生理的特點,阻礙了孩子的正常運動、發(fā)展。

3、容易對孩子形成溺愛。多數祖父母會經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的想法,造成對孩子的過分溺愛。

4、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有著極大影響。隔代撫養(yǎng)方式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變異,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癥、性格怪異化、心理脆弱化等。

5、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隔閡。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缺少應有的溝通和交流,空間和時間的距離也會使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遠。

如何看待隔代教育?


奶奶帶大的孩子更有天賦

“任何一個父母都愛說:奶奶只會寵壞孫子。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倍砹_斯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塔季揚娜·季霍米羅娃如是說。她先在莫斯科市內一家私立學校進行研究,從一年級和二年級共抽取30名學生,對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智力進行了測試,所取得的結果使她大吃一驚。

結果表明:凡是由奶奶帶大的孩子,其創(chuàng)造潛力要高出40%!也就是說,他們的思維方式比同齡人更奇特,遇事容易得出別出心裁的解決辦法,更容易得出新的解決途徑,而這些正是天才們所具備的特點。

不過潛力歸潛力,這些由奶奶帶大的寶貝孫子的智力可不怎么樣,比由父母帶大的孩子低10%。這可不意味著他們比后者笨,而是說明他們學習起來要困難一些,比較難適應學校制訂的教學大綱。

這兩個結果都還需要作進一步驗證。說不定在學生都來自收入不高家庭的一般學校里情況又有所不同?為了探索真理,季霍米羅娃又到市郊去隨便找了一所中學進行調查。

參加這次試驗的有180名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還有他們的奶奶和父母。結果又如何呢?奶奶照看大的那些孩子就創(chuàng)造能力又一次高出同齡人28%。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些退休老人是怎樣賦予孫子們天賦的呢?

“縱容”出創(chuàng)造力

塔季揚娜·季霍米羅娃認為這是教育方法問題。因為調查表明:奶奶們比父母更經??浜⒆?,給他們充分的選擇和自我表現空間,對他們總是有求必應,干什么都由著他們的性子,恰恰是這種“縱容”有助于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而父母的嚴格要求和動輒懲罰的嚴厲教育方法卻恰恰相反,這種教育方法只會扼殺了孩子的天賦。

就算這樣吧,那智力高低又算是怎么回事呢?難道奶奶們真的使孫子的智力變低下了?謝天謝地,絕不是這么回事。在莫斯科郊外的這所中學里,由“奶奶”和“父母”所大的孩子都表現出相當的智力水平??捎幸馑嫉氖?,心理學家得出結論:一個平平常常的奶奶所堅持的“軟性”教育法對智力無補,但在父母的調教下智力卻相當“發(fā)達”。他們的嚴要求,他們的監(jiān)督,對孩子思維能力的長進都能起到一種催化作用。不過也不要盲目樂觀,因為孩子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與遺傳有關,同后天教育相比占去61%的比重。而且,即使孩子的智力不算高,也還是可以補救的,關鍵是不能讓孩子的腦力勞動放任自流,應該給它指出方向。比如說已經得到證實,過多的獨立行動和對信息毫無選擇的接受都有損智力:當孩子整天盯著電視屏幕,他們的大腦便不再工作,信息也就變成類似口香糖等供咀嚼的東西,已經不是精神食糧。很有必要幫孩子安排好自由時間和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精選。

只是不能矯枉過正。因為最好的教育方法也都有它們的兩面性,一方面能提高智力,另一方面是對一個人的天賦和個性萌芽的肆意踐踏。

別強迫奶奶改變帶孩子的態(tài)度

所以說,孩子盡管放心大膽地交給奶奶去看管,就由他們去溺愛好了,這讓孩子在受到父母粗暴對待的同時也能找到些許平衡??扇绻依镆獩]有奶奶呢?那就只有自己也當當奶奶,有時候也用用“軟性”教育方法。至于那些認為奶奶的“放任自流”完全毀了孩子的父母,建議他們盡管忙也別不管孩子的教育。

可以讓他們參加一些小組的活動,給他們買一些一定得看的書,為他們想出一些應盡的義務,帶他們到博物館去走走。季霍米羅娃還警告說:完全沒有必要去改變奶奶對孫子的態(tài)度,因為正是她們在對孩子的天賦施加51%的影響。

隔代教育的利與弊


譚林桂人們習慣把祖孫之間的親密關系稱為“隔代親”。

老年人格外疼愛孩子,對隔輩的孫兒女容易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個性。老人們認為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很可憐,舍不得教育,同時老人心理上更會有所顧忌——萬一有差錯閃失,對不起兒女,怕兒女責怪。于是,老人事事依著孩子,處處保護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孩子犯了錯誤不及時糾正,還常常滿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在吃的方面,給孩子做“專利菜”,讓孩子享受餐桌的特殊待遇;包辦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喂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飯,甚至擔心孩子摔跤,不辭辛苦抱著孩子上下樓梯……

老人的種種愛的行為,常常會造成孩子四肢動作發(fā)展緩慢,獨立生活能力差,處處依賴家長,事事以我為中心,全家人都要為他服務,一旦遇到困難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生氣、大發(fā)脾氣,到后來就是管不住。老人的過分保護,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還使孩子變得極為自私,膽小嬌氣,弱不禁風,不能與其他小孩子和睦相處。

容易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多數老年人由于年歲大了,喜歡安靜,不愛運動,也不愛外出活動。孩子與祖父母朝夕相處,長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張口閉口說的是成人的話,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另外,外出活動少,一方面運動量小,身體缺乏鍛煉,會造成體質柔弱多?。涣硪环矫骊P在家里見識少,接觸新鮮事物也少,可能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對生人、不會自己處理事務。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心胸狹隘、固執(zhí)、退縮、心理老年化。

揚長避短是良方,現實生活中,隔代教育也不是一無是處。劉翔,從小父母為忙于生計早出晚歸,他一直寄養(yǎng)在爺爺奶奶家,不僅和老人建立了親密的關系,而且從老人身上學到了許多優(yōu)良的品質。

祖輩家長有愛心,對孫輩十分喜歡,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愿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祖輩家長具有撫養(yǎng)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么問題,應該怎樣處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輩家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他們認為孩子應在愉快、寬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與生活,不必強求一定要這樣那樣。事實證明,許多由祖輩帶大的孩子,在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要強于其它孩子。

然而,祖輩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教育方式等與現代社會或多或少會有差別。祖輩在生理與心理上必然也帶有老年人的特點。因此,隔代教育對幼兒的個性發(fā)展難免會有一些負面影響。關鍵是如何擅用其長,以避其短。首先是不要過度溺愛,對孩子也要講原則,不能事事都依著孩子,另一方面是管理孩子的標準要一致,不要一個在教育一個在護短,否則會導致孩子難管,甚至不服管教。再者就是照顧孩子生活只是愛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幫孩子養(yǎng)成生活、學習、衛(wèi)生等方面的好習慣,最后是能接受好的建議和意見,不要認為老師或者其他人指出孩子的不足是為了給你難堪,只是希望家園結合,能改掉壞毛病和不足,從而養(yǎng)成好習慣。

隔代教育的現狀


隔代教育的現狀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一些年輕的家長或者因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托兒所,18歲獨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

在我國城鎮(zhèn)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隨著社會高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教育現象愈來愈普遍。年輕的父母在生活、學習、工作壓力下,該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fā)揮其教育優(yōu)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隔代教育的優(yōu)化方案


現在,隔代撫養(yǎng)或稱“隔代教育”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在我國,素有“幾代同堂、其樂融融”的傳統(tǒng)家庭文化,加上“獨生子女”政策以及激烈的競爭與廣泛的人口流動,隔代撫養(yǎng)就更為普遍。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對全國城鄉(xiāng)20083位老人的調查,照看孫輩的老人占了66.47%;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于隔代撫養(yǎng),廣州50%,北京多達70%。隔代撫養(yǎng)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他們更有照料經驗和耐心,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不僅有助于父母輩兼顧家庭與事業(yè),而且可以讓祖輩在含飴弄孫中享受晚年樂趣。但另一方面,隔代撫養(yǎng)也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比如,祖輩體力衰退,可能過于限制小孩子的活動;容易溺愛;與孩子的父母在養(yǎng)育觀念和方式上會發(fā)生沖突等等。據筆者調查,在上海0~3歲嬰幼兒家庭中,81.2%在育兒方面存在矛盾。

因此,在我們已經離不開隔代撫養(yǎng)這個現實的前提下,如何克服其中的不足,使其優(yōu)勢最大化呢?

一、“寄養(yǎng)型”隔代撫養(yǎng)的優(yōu)化方案

6歲的壯壯是個典型的留守孩子,1歲不到父母就雙雙出國了,他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爸爸媽媽一年最多回來兩個星期。別看他平時能說會道,什么神舟六號、奧運會、F1,可每周六他爸爸媽媽打來越洋電話的時候,他卻完全成了“小啞巴”,或者就只會“喂,你好,再見”。盡管每次奶奶都在一旁提示,“告訴爸爸媽媽昨天在動物園看到了什么?老師為什么獎你五角星?。磕愦龝蕚涞侥睦锶ネ姘??”可壯壯還是半天憋不出什么,常常是電話那頭的爸爸媽媽問一句,他就胡亂應一聲,不到一分鐘就把電話甩給爺爺奶奶了。

像壯壯這樣的城市留守兒童在現代生活中并不少見,這樣的“寄養(yǎng)型隔代撫養(yǎng)”有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即親子之間因空間距離而產生了心理距離。這樣的親子關系會對孩子有怎樣的影響呢?早期這樣的親子距離要緊嗎?

必須肯定地說,早期的親子關系當然要緊。從兒童的心理發(fā)展階段來說,早期是親子之間建立親密感的最佳時期。孩子正處在最幼小無助的時期,對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完全來自其照料者,此時誰給予孩子最多的關愛,誰就是孩子心中的第一位。很明顯,在寄養(yǎng)型隔代撫養(yǎng)中,父母很難成為孩子的“第一位”,如果情況沒有及時改善,孩子將在日后與父母的相處中依然處處有所保留。

對此,可以擬訂以下教育方案——

對祖輩而言:

1.學習用現代的記錄工具,如照相機、DV等,多為父母記錄下孩子的成長變化,以幫助父母感性地了解孩子、相對完整地看到孩子的成長足跡。

2.多關心孩子的心理世界。別看孩子小,他們有一顆敏感的心,當他們看到別的小朋友上幼兒園都是爸爸媽媽接送,也會有想法的。所以祖輩可以在與孩子的游戲里,幫助他們宣泄,聽他們的心理故事。

3.多帶孩子到外面玩,幫助孩子發(fā)展與同伴、他人的關系。來自小朋友、阿姨、叔叔的關愛也會帶給孩子溫暖,有助于他對人的信任與交往,利于日后的親子相處。

4.平時多給孩子講講父母的故事,包括父母小時候的故事,增進孩子對父母的了解,激發(fā)孩子對父母的好奇與尊敬。

5.與孩子父母原來的好朋友保持聯(lián)系,最好他們有孩子,可以定期帶孩子或者送孩子到他們家里去玩,讓孩子熟悉與父母同輩的人,熟悉與父輩成人的交往。

6.多陪孩子玩父母買的玩具、看父母買的圖書,幫助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站住腳”。

7.在孩子能與父母相聚的日子里,盡量讓父母帶孩子去玩,控制自己的不放心。

8.在電話里或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候,少當著父母的面數落孩子,免得讓孩子覺得“都是父母讓我難堪的”,多給親子相處創(chuàng)造快樂。

9.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不僅有利于他的自我發(fā)展,而且減少了日后孩子的父母需要兼顧事業(yè)與家庭的潛在壓力。

10.給自我留出適當的休閑與社交時間,為以后的“空巢期”做必要的準備。

對父母而言:

1.記錄下自己思念孩子的心情,留給日后孩子閱讀,以便讓孩子懂得“父母是多么地想他、愛他”,而不是“不管他”。

2.多慰問祖輩,感謝并理解祖輩的隔代教養(yǎng),利于祖輩在孩子面前多說自己的好話。

3.在電話里如果孩子不說話,可以給他講你最近的生活,尤其是有趣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減少他對著電話說話的“焦慮感”,激發(fā)他想聽你說話或者和你通話的興趣。

4.控制給孩子買玩具、衣服等物質,免得孩子過度將你和物質聯(lián)系在一起。

5.和孩子相處時,有意識地帶給孩子驚喜,比如帶孩子去做祖輩無法帶孩子做的事情,像坐摩天輪、玩嘉年華等,讓孩子充分享受和父母在一起時的不一樣感覺。

6.做好與孩子分離的過渡。要知道,每一次你的回來又離去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所以一定要注意分離前與孩子的交流、與祖輩的銜接。

二、“混養(yǎng)型”隔代撫養(yǎng)的優(yōu)化方案

童童4歲多了,早就是個奔跑自如的小鬼了,可奇怪的是,每次到外面去玩,只要奶奶在,他準保走不了幾步就沒勁,非纏著奶奶抱。那天全家人說好去動物園玩,爸爸媽媽出門前還與童童“約法三章”,要自己走。童童答應得好好的,可進動物園剛走了10來分鐘懶勁就上來了,非要賴著奶奶抱。爸爸媽媽問:“你的腳呢,沒有腳我們就回家了。”童童說:“奶奶就是我的腳?!卑职謰寢屵€想說童童,奶奶卻哈哈大笑:“瞧童童多聰明,算了算了,開開心心來玩,干嗎掃興呢?!闭f著就要去抱童童,爸爸當然舍不得奶奶抱,只好自己抱。

童童的父母經常很頭疼:爺爺奶奶太驕縱孩子,弄得童童一點規(guī)矩都沒有,在家非常任性,在外面又膽小。每次想教訓童童都被爺爺奶奶制止,好幾次想自己帶孩子,可是一來苦于時間、精力有限;二來現在這孩子也離不開爺爺奶奶,成天就說“爺爺奶奶好,你們是壞人”。

像童童這樣的“混養(yǎng)型隔代撫養(yǎng)”更為普遍,通常都是三代同堂,孩子由祖輩、父輩共同照料。針對這樣的隔代撫養(yǎng)家庭如何盡可能地避免弊端,發(fā)揮優(yōu)勢呢?

對父母而言:

1.如果可能的話,讓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輪流幫助帶孩子,有利于父母成為孩子身邊最親密的人,利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形成權威感。

2.孩子到了入托的年齡,一定要進入集體生活,用老師的力量來影響孩子和祖輩。

3.感謝和尊重祖輩,鼓勵老人豐富自己的生活,多參加集體性文體活動,如晨練、老年人俱樂部等,適當轉移他們對孫輩的注意力和依戀。

4.誠懇地與老人交流,問他們你們小時候是否任性,如果是你們提出孫兒一樣的要求,會被答應嗎。讓老人明白,任性的孩子會遭遇更多的不如意。

5.請專家來做老人的工作。往往父母在祖輩面前沒有威信,但專家就不一樣,能以專業(yè)的權威來影響老人的行為。

6.提供給祖輩關于養(yǎng)育輔導的信息,鼓勵祖輩參加育兒交流與學習,幫助他們了解優(yōu)質的養(yǎng)育規(guī)律與方法。

7.盡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與祖輩爭執(zhí),這樣只能使你們雙方都喪失權威,給孩子困惑或者笑話的機會。

8.與祖輩討論建立起必要的家庭規(guī)則,齊心協(xié)力養(yǎng)育孩子。

對祖輩而言:

1.明確自己的角色,畢競從法律上而言第一監(jiān)護人首先是孩子的父母,祖輩只是“幫手”,而不是“替代”。

2.別當著孩子的面數落孩子的父母,雖然他們是您眼里的小孩,但卻是孩子眼里的父母,這樣會破壞孩子父母的養(yǎng)育權威。

3.與孩子的父母多討論孩子的發(fā)展,您有的是經驗與心得,而他們有的是新觀念與新途徑,最好能相得益彰。

4.如果總是發(fā)生矛盾,干脆分工明確,比如孩子的日常生活聽祖輩的,而玩耍、學習由父母負責,互不干涉,減少爭執(zhí)。在童童的例子中,父母可以單獨帶童童去動物園,相信這時童童肯定長腳了。

5.節(jié)假日盡可能讓父母多帶帶孩子,祖輩要善于自得其樂。

三、“混住一寄養(yǎng)型”隔代撫養(yǎng)的優(yōu)化方案

所謂“混住一寄養(yǎng)型隔代教育”就是形式上是三代同堂而住,但實際上父母卻幾乎不承擔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猶如以下的案例:

嬌嬌2歲多,與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同住,嬌嬌的父母是獨生子女,兩人是同學,一畢業(yè)就結婚了。有嬌嬌的時候,兩個年輕人還不過23歲,自結婚就與外公、外婆一起住,生活都是外公、外婆打理。所以他們一直活得很瀟灑,小兩口與嬌嬌經常玩得不亦樂乎,甚至還互相爭搶東西。外公經常對人家說,“我家有三個孩子!”

在現代生活里,嬌嬌一家的撫養(yǎng)模式一點也不稀奇。據調查,上海大約有50.5%以上的獨生子女父母選擇與自己的父母同住,祖輩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養(yǎng)育下一代的主力軍。這一狀況當然有其積極的意義與背景,但也讓我們看到其間潛伏著必然的育兒危機:

★年輕父母過度依賴祖輩,忽視了對自己養(yǎng)育能力的培養(yǎng)。

“同住不同養(yǎng)”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沒有足夠的父母意識。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過于忙碌、壓力太大沒有充分的時間、精力照顧孩子。其三,客觀條件不允許,比如有的父母工作性質是晚班,基本生活規(guī)律正好與孩子的相反,無法兼顧到孩子。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這樣日復一日的依賴祖輩,都會使得年輕的父母們在養(yǎng)育中“有名無實”,養(yǎng)育經驗與能力都難以積累起來,為日后的“養(yǎng)育接班”埋下危機。

★缺乏養(yǎng)育權威。

我們知道,要想孩子“聽話”,父母就得有必要的威信,但如果你一直不太管孩子,就會在缺乏經驗與能力的同時,喪失養(yǎng)育權威。對很多由隔代撫養(yǎng)大的孩子,父母后來去管他們的時候,一方面會因為長期不管而不知如何下手,結果使得孩子瞧不起;另一方面,很多父母難免情緒化地處理孩子的問題,結果引發(fā)孩子心理上的逆反,覺得父母只會發(fā)脾氣、亂罵人。很多孩子還會想:“你以前不管我,現在憑什么來管我?”

★會與孩子之間有距離,難以達成養(yǎng)育默契。

養(yǎng)育是父母與孩子互動的過程,而過程是需要時間與空間來填充的,如果長期疏于管教孩子,怎么能一下明白孩子的脾性與習慣呢?所以,不僅做父母的會覺得孩子很陌生,孩子也會對父母的方式不適應,出現養(yǎng)育不合拍,甚至劇烈的沖突。

★父母習慣了依賴,缺少壓力鍛煉。

雖然現在嬌嬌的父母們很開心,但要知道祖輩畢竟在一天天老去,孩子也在一天天長大,總有一天祖輩要將養(yǎng)育孩子的接力棒交給父母們,那么面對未來的“上有老弱,下有小鬧”的多重家庭壓力時,該如何是好呢?

建議年輕的父母們,一定記得給自己參與養(yǎng)育的機會;祖輩們也要適時傳遞養(yǎng)育孩子的信息與經驗,幫助年輕的父母們成長,減少日后潛在的育兒危機等。

對祖輩而言:

1.平時適當分配給孩子的父母一些家庭事務,比如購買日用品。

2.多注意培養(yǎng)孩子父母的家庭責任觀,比如請他們交一定的生活費,讓他們陪你們去檢查身體。

3.給孩子父母做父母的機會,激發(fā)他們對孩子的父母意識,比如讓他們帶孩子出去玩、陪孩子去學興趣課、去參加幼兒園家長活動、為孩子購買衣服等生活用品、帶孩子去看病等。

4.記錄下孩子的成長,尤其是重大的成長事件,并定期給孩子的父母傳遞有關的信息。

5.多在孩子面前說父母的好話,樹立父母的權威性。

6.多鼓勵孩子的自主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以免自己生病的時候,孩子的父母兼顧不暇、被壓力嚇壞。

對父母而言:

1.在生活里留出與孩子相處的空間,有意識地將父母角色納入生活范圍。

2.看一些育兒類的書、雜志等,增強自身的養(yǎng)育知識。

3.多聽聽祖輩對孩子情況的介紹,即使不能直接管到孩子,但對孩子情況心知肚明。

4.定期給祖輩放假,嘗試獨立管教孩子。

5.選擇孩子的一個方面做跟蹤記錄,讓自己的目光注視到孩子。

隔代教育之優(yōu)勢VS劣勢


1、隔代教育的優(yōu)勢:首先,不少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愿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其次,祖輩家長具有撫養(yǎng)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么問題,應該怎樣處理,他們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第三,祖輩家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是有效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有利條件。

2、隔代教育的劣勢:老人往往溺愛孩子,而較少理會這種滿足是否對孩子有益。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過分保護遏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fā)展,增強了孩子的依賴性,容易使孩子變得更加嬌氣。祖輩深受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

,接受新生事物較慢,影響孩子創(chuàng)新個性的形成。

3、父母不管多忙都應該抽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現在的年輕爸爸媽媽都有工作,文化程度比較高,接觸面廣。孩子在爸爸媽媽身邊,能接觸到許多在爺爺、奶奶身邊接觸不到的東西。孩子還是父母多帶比較好。

4、教育方法最重要: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撫養(yǎng)、照料和教育這些事上,父母對孩子的作用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祖父輩們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不全權代替,把握好“配角”的角色。當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孫輩常會向祖父輩尋求庇護,這個時候,祖父輩不應袒護孩子。有關孫輩生活大事的決定權都應該交給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自己,祖父輩可以提出自己的經驗幫助兒女共同教育孩子。

5、心理健康很重要:與父母關系不和、自閉孤獨或是任性頑皮,不少把孩子交給祖輩帶養(yǎng)的父母們發(fā)現孩子的“壞脾氣”讓人束手無策。年輕父母們不能因為工作忙而耽誤孩子的心理健康,隔代教養(yǎng)首先關注心理健康。

家園共育《只生不養(yǎng)隔代教育存分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筆記值日生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淺談隔代教育 淺談隔代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
    2020-09-29 閱讀全文
  • "養(yǎng)不教 父之過" 可見教育中父親不可缺席 "養(yǎng)不教父之過"可見教育中父親不可缺席 古語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可見教育中父親如果缺席,就算不稱職。作為父親,你是否見證了孩子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喊爸爸?如果爸爸帶孩子做好以下這些事,...
    2021-05-12 閱讀全文
  • 隔代教育的壞處 隔代教育的壞處 1、思想觀念陳舊: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受教育年限,明顯低于爸媽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觀念陳舊、落后。在與孩子的親密接觸之中,祖父母的觀念無意中會傳播給孩子,還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舊...
    2021-06-30 閱讀全文
  • 如何看待隔代教育? 奶奶帶大的孩子更有天賦 “任何一個父母都愛說:奶奶只會寵壞孫子。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倍砹_斯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塔季揚娜·季霍米羅娃如是說。她先在莫斯科市內一家私立學校進行研究,從一年級和二年...
    2021-04-14 閱讀全文
  • 隔代教育的利與弊 譚林桂人們習慣把祖孫之間的親密關系稱為“隔代親”。 老年人格外疼愛孩子,對隔輩的孫兒女容易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個性。老人們認為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很可憐,舍不得教育,同...
    2020-10-12 閱讀全文

淺談隔代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

2020-09-29 閱讀全文

"養(yǎng)不教父之過"可見教育中父親不可缺席 古語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可見教育中父親如果缺席,就算不稱職。作為父親,你是否見證了孩子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喊爸爸?如果爸爸帶孩子做好以下這些事,...

2021-05-12 閱讀全文

隔代教育的壞處 1、思想觀念陳舊: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受教育年限,明顯低于爸媽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觀念陳舊、落后。在與孩子的親密接觸之中,祖父母的觀念無意中會傳播給孩子,還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舊...

2021-06-30 閱讀全文

奶奶帶大的孩子更有天賦 “任何一個父母都愛說:奶奶只會寵壞孫子。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倍砹_斯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塔季揚娜·季霍米羅娃如是說。她先在莫斯科市內一家私立學校進行研究,從一年級和二年...

2021-04-14 閱讀全文

譚林桂人們習慣把祖孫之間的親密關系稱為“隔代親”。 老年人格外疼愛孩子,對隔輩的孫兒女容易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個性。老人們認為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很可憐,舍不得教育,同...

2020-10-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