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教學活動評比方案。

身為的幼兒園教師,我們必須要會寫說課稿,為了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成長,我們會準備一份生動有趣的說課稿,好的說課稿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園說課稿要怎樣寫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寬轉彎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學期聽了我班老師的一節(jié)語言課《寬轉彎》,現(xiàn)有如下的想法:

優(yōu)點:1.教師教態(tài)和藹親切,深受幼兒的喜歡,也使得幼兒充分融入課程;2.課程內容獨到,能從一個點想出一節(jié)課,想法很新穎;3.教師對孩子的各種聲音做及時的回應,并且關注到每個孩子;4.在教學中運用講、看與運動交替的策略,使活動輕松愉快,引人入勝;5.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在動作的模仿和游戲活動中感受師幼互動的愉悅,體驗到故事帶給大家的樂趣。

不足:1.ppt不夠形象,如果在每句句子和PPt圖片結合起來呈現(xiàn)給幼兒,會給幼兒更大的沖擊力;2.走迷宮這個游戲設置的時候彎道可以多一點,而且彎道太小了,有點違背“寬轉彎”的意味;3.授課過程中不提倡反面教材,可以在起初請教師反面表演,再最后請幼兒結合本課時學到的正面表演;4.教案中有些問題有些簡單,不應出現(xiàn);5.缺少一些樂趣,游戲的設置太過簡單,教案呈現(xiàn)給聽課教師的有些地方不規(guī)范。

聽了這堂課,使我深刻體驗到課前的準備遠比課時上要付出的多,就如這一張張圖片都是老師花心思制作完成的,畫的很逼真,可見課前的功夫有多深。還有就是教案的構思、框架都想的很周到,道具也準備的很充分,有始有終,很完整的一堂課。就如自己在設計教案時,要把握教學時的重難點、思路清晰,注意教案的取舍等。有時就感覺像造房子打地基一樣,只有把教學過程設計得很周到,才有可能成功,或許這正是人生的第一步。將來的路還很遙遠,相只有在不斷努力與探索中,才能得到人生想要的真諦。

Yjs21.coM更多幼兒園說課稿延伸讀

喵嗚評課稿


大班《喵嗚》評課稿

《喵嗚》講述了發(fā)生在一只貓和三只老鼠之間的溫馨故事,作者通過精彩的畫面、爆笑、令人捧腹的對話,生動細膩地刻畫了大貓復雜的心理。這個故事頗具童真趣味,從三只小老鼠逃學遇見大貓,一同去摘桃子,到大貓開始發(fā)威要吃掉老鼠時,小老鼠們出乎意料的應對,化險為夷。大貓的三次喵嗚蘊藏著不同的含義,也正是小老鼠們的無畏無知的天真善良感動了大貓,所以生活中也不能小看孩子的智慧。

從教學目標方面來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清晰,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但活動中缺少故事背景的鋪墊,孩子不理解故事的內容,無法理解三個“喵嗚”的意思,從而在角色表演感受貓和老鼠和諧相處的樂趣的目標尚未達成。

從教學策略方面來看,教師采用了視、聽、講、演結合法?!耙暋本褪且龑в變喝ビ^看PPT,去細致的觀察圖片,教師多次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猜測情節(jié),例:觀察第四張PPT時,教師提問:“貓為什么臉紅?!卑l(fā)散孩子的思維,有的孩子回答臉紅、難為情?!奥牎本褪墙處煹恼Z言啟發(fā)、引導、暗示和示范,例:教師引導語方面缺少修飾詞的形容,孩子沒有理解人物的特點,對三個“喵嗚“的不理解,導致表演多數為走場形式帶過;“講”就是幼兒的講述,包括個別講、自由講。整個活動中,教師充分給予幼兒表達想法的機會,但對幼兒回答缺乏深入跟進,例:大貓的想法。教師缺少引導,可以將大貓的想法描述的更為具體,小貓的想法是將小老鼠可以做美餐樂滋滋。如果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深入,孩子在表演時不會那么干澀;“演”就是激發(fā)幼兒表達表現(xiàn)能力,通過自己的理解,表演故事中的情節(jié)片段,也是表演課的重要素。整個活動是以語言描述相結合動作表演,幼兒描述教師提出要求用動作表演,此時孩子的表情豐富會做出相應動作,表演三只老鼠和大貓時,發(fā)現(xiàn)幼兒表演中語言語音的變化,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加動作表現(xiàn)害羞的大貓:小手指指,雙手托住腮幫。局部表演時,幼兒的表現(xiàn)能力較強,會以生活經驗再現(xiàn)為主;而“三只老鼠和大貓摘桃”片段時,因前期沒有背景的鋪墊,孩子不理解情節(jié)內容,孩子上臺表演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醒,肢體表現(xiàn)缺乏,對情節(jié)沒有更好的演繹。

朱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啟發(fā)我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需要注意有效的提問。充分利用每一次提問與回應,讓幼兒在教師的互動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幼兒的經驗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師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演繹作品,感情要投入,真正做到孩子的引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青蛙唱歌評課稿


點評: 《青蛙唱歌》

一、教師有效地嘗試了讓音樂的元素與新課程的要求有機結合的問題。

從活動的目標到活動的過程,教師通過優(yōu)美的琴聲、借助多媒體、輔以提問和插問,引領幼兒在游戲中充分地感受、體驗、探索音樂的變化,自主地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音樂的高低、快慢,用聲音的變化表現(xiàn)不同的動物形象,用不同的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青蛙的各種叫聲,等等。整個活動過程,教師注重幼兒自己的學習與發(fā)現(xiàn),注重幼兒的想象與表達,注重幼兒說、唱、舞、欣賞等多種表現(xiàn)方式,體現(xiàn)了教師有效地嘗試了讓音樂的元素與新課程的要求有機結合的問題。

二、活動設計情景連貫,過渡自然,使幼兒充分感受了音樂的樂趣和藝術的魅力。

基于幼兒對青蛙特征和習性的已有經驗,教師以青蛙為主角開始了本次活動設計。整個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層層展開、情景連貫。從荷葉與風,聯(lián)系到荷葉上的青蛙,進而推進到青蛙和水里的動物朋友;從傾聽風的變化聲,轉換到撥動荷葉動作和表現(xiàn)不同的風速;從想象小青蛙的叫聲,轉換到用不同的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叫聲,等等。教師的設計,使整個活動情景連貫,過渡自然,一氣呵成。這將有助于幼兒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想象和表現(xiàn),更有益于孩子們在欣賞音樂、想象情景、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充分感受音樂的樂趣和藝術的魅力。

三、教師本身具有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使教學現(xiàn)場的師幼互動更有意義。

教師首先對名曲進行了巧妙的改編,將音樂旋律作了變奏處理,使音樂形象更加生動有趣,更適合中班孩子欣賞和表現(xiàn)的特點。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使自身的情緒、語言表達、身體動作與音樂所傳達的情景相融合。在參與韻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時而溫柔舒緩,時而詼諧有趣,把幼兒帶入了審美享受的狀態(tài)。在參與幼兒即興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傾聽、理解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表達小青蛙和老青蛙的不同叫聲,幫助幼兒梳理了語言節(jié)奏,使幼兒的表現(xiàn)表達更準確、更清晰。從活動的選材、設計到組織,都體現(xiàn)了教師自身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也使教學現(xiàn)場的師幼互動變得更有意義了。

討論與思考:

如何在音樂活動中使教師的“教學站位”更加合理?使之既能發(fā)揮幼兒學習的主體作用,又能體現(xiàn)教師推動發(fā)展的教學主導作用。另外,教學內容的取舍怎樣進一步凸現(xiàn)一次音樂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減少無關的組織性語言和無意義的情節(jié)等,都需要我們繼續(xù)深入的探索與實踐。

餅干樂園評課稿


點評: 《餅干樂園》

一、教師積極嘗試把幼兒的生活活動與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讓小班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在操作中學習,在新的挑戰(zhàn)中學習。

教師將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餅干”信手拈來,借助小班孩子“吃餅干”這一生活情境,提供了多種顏色、形狀、大小的餅干,充分挖掘了餅干的主要特征,讓小班孩子在吃吃、玩玩中獲得有意義的經驗。同時,考慮到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每個緯度提供兩種顏色、兩種大小、兩種形狀的餅干,來挑戰(zhàn)小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看看、比比、分分、嘗嘗”,找找餅干的共同特征、說說關于餅干的新發(fā)現(xiàn)、并自己選擇餅干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這一過程使幼兒原本模糊、零碎地分類經驗得到進一步的梳理和提升,自然地幫助幼兒獲得了“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體放在一起”的分類方法,同時也挑戰(zhàn)了小班幼兒的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

二、活動設計有層次,活動要求有遞進,使幼兒在新的問題情境中不斷獲得有益的發(fā)展。

教師對活動進行了精心的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層層遞進上。如,兩次分餅干的設計:第一次重在求同,通過提問“還有誰的餅干也是……”,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餅干的共性特征。第二次重在求異,通過問題“這四塊餅干一樣嗎?把其它三塊餅干請出來……”,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餅干與餅干之間不同的特征。精心的設計還體現(xiàn)在活動要求的遞進性上。如,兩次選餅干的要求不同,第一次是“一樣的碰一碰”,啟發(fā)幼兒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歸類。第二次的要求更進一步,鼓勵幼兒自主選擇餅干的某一特征,嘗試獨立的分類。有層次的活動設計,有遞進的活動要求,使幼兒在面臨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問題情境中不斷獲得有益的發(fā)展。

三、教師具有良好的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及與小班幼兒互動的能力。

教師的語言親切、表達清晰、要求明確。比如,在第一次選餅干時,教師提示:“看一看、選一選、找一種、拿一塊”,清晰的語言、簡明的句式,符合小班幼兒的傾聽習慣,有助于幼兒形成自由且有序的操作常規(guī)。越小的孩子差異越大,在和小班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教師有著關注“每一個幼兒”的意識。比如,教師具有捕捉個別幼兒的經驗,繼而引發(fā)其他幼兒交流相關經驗的能力。當一個幼兒表示“我喜歡吃圓圓的餅干”,教師便面向全體孩子“你們吃過圓圓的餅干嗎?除了圓圓的餅干你還吃過什么形狀的餅干……”。教師還有不斷提升幼兒經驗的意識。當幼兒表示“我喜歡吃圓餅干”時,教師隨即引發(fā)幼兒對餅干特征的關注和理解“你的餅干,形狀是圓圓的”。這些互動片斷,反映了教師與小班幼兒良好的互動能力。

討論與思考:

如何在互動的機智方面作進一步的實踐和探索,使幼兒在師幼共同的活動中獲得更有意義的發(fā)展?比如,在本次活動中,如果教師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再等待一些;如果教師的語言表達再平和、自然一些;如果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小結再規(guī)范一些……互動也許會更加有效。

聽雨評課稿


點評:《聽雨》

一、教師具有駕馭教學內容、駕馭教學過程的能力,使整個活動既有情趣,又有發(fā)展價值

教師用她特有的敏銳與細膩,就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雨”,演繹出一個如此鮮活、如此有趣的教學活動。從活動的設計到展開,充分顯示出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駕馭能力。比如,對作品的改編,教師將主人公“小花蝴蝶”改編為“小豆豆”。故事主角的變化,更能引發(fā)幼兒的真情實感。變“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鐵皮屋上翻跟斗……”為“叮叮叮,小雨落在屋頂上,它在屋頂上翻跟斗……”,句式的調整,使得語言朗朗上口,增加了語言的韻律美。同時,采用“什么聲音、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使之更加規(guī)整,有助于幼兒的感受、理解與仿編。整個教學過程層次清晰,感受豐富。教師引領著孩子們,圍繞“說說雨天的感受”“聽聽不同的雨聲”“回味雨天特有的樂趣”等,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地引發(fā)了兒童大膽的想象表達。教學過程還讓我們感受到執(zhí)教者既親切又具感染力的語言,體現(xiàn)了一位成熟型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可以說,這是一個既有情趣,又有發(fā)展價值的活動。

二、提問、追問富有教育藝術,讓師幼互動更有意義

有效的提問和追問源于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兒童的了解?;顒舆^程中教師多次巧妙的拋出問題,引發(fā)互動。如,在幼兒兩次欣賞作品之后,教師出示卡片,發(fā)問“這幅圖有什么一樣,什么不一樣?”,通過對“一樣”和“不一樣”的比較與分析,幫助幼兒理解了詩歌,提升了概括能力。又如,在多次欣賞作品之后,教師的追問“同樣是雨點,為什么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引發(fā)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創(chuàng)造,也挑戰(zhàn)了幼兒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使提問、追問成為師幼有效互動的重要手段。

三、善于運用教學輔助用品,使教具發(fā)揮了提升教學效果,強化教育功能的作用

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靜態(tài)的、呆板的畫面變成動態(tài)的、生動的情景,拉近作品與幼兒生活的距離?;顒又薪處煻啻谓柚襟w,營造了情景交融的文學意境。比如,借助于優(yōu)美的輕音樂,使散文詩和雨天即景融為一體,幫助幼兒充分地感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雨天的意境美。又如,圖示卡片的設計也頗有創(chuàng)意,教師以層層展開圖片的方式,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以及散文詩透出的情趣,為幼兒展開文學想象提供了必要的鋪墊。

討論與思考:

如何合理地回應幼兒生成的問題,使教育現(xiàn)場的師幼互動變得更加有意義?比如,當孩子在回答老師“喜歡或不喜歡下雨的理由”時,有個孩子說“我有時候喜歡下雨,因為……;我有時候又不喜歡下雨,因為……”這樣的思考與回答多么具有辨證的思維方式啊,可教師在現(xiàn)場沒有及時捕捉并予以積極的強化。又如,當幼兒談及“避雷針”這一生成的話題時,教師如何合理的回應,才有助于幼兒形成比較科學的概念?希望對此能有進一步的思考與實踐。

評課稿:早期閱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跟大家在一起分享龐老師的這個早期閱讀活動,下面我就這個教學活動做一下簡單的點評。純屬個人觀點,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指教。

好奇、好問是孩子的特點,也是激發(fā)學習動機的原動力?!盀槭裁次也荒??”這個閱讀材料,借助孩子所熟悉的動物表現(xiàn)的游、抓、吃、吹、踩、飛等動作,以動物的口吻提出了一系列的“為什么”,雖然圖書中沒有給出現(xiàn)成的答案,卻引導著孩子在帶有節(jié)奏感的連環(huán)發(fā)問中,發(fā)現(xiàn)動物之間的差異,這種舍棄灌輸答案的模式,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也是這個教材最吸引人的地方。龐老師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帶領幼兒閱讀這本書,領略了這本書的魅力。

(一)導入引出主角。通過喚起幼兒對動物習性的認識經驗,為幼兒看圖學說作鋪墊。解決了句式的后半句。同時通過生動的動物形象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通過問號圖片,自然引出故事:為什么我不能。

(二)引導幼兒學習按圖片講述。教師在每幅圖片上都有一個側重點,讓幼兒在重復中學習,又不顯得單調。教師從扶到半扶到放,讓幼兒從傾聽,到理解,到遷移運用,教師不斷擴展幼兒學習的空間。

(三)幼兒自主閱讀。讓幼兒在習得講述的方法和經驗后進行遷移和鞏固練習,教師充分相信孩子,給孩子自主學習的空間與時間,并根據孩子的能力,通過個別指導,讓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fā)展與提高。

(四)集體閱讀,完整講述。生生互動,再一次鞏固按圖講述的能力,通過講給老師聽,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展示與表現(xiàn)的欲望。同時也讓孩子感受文字與圖畫間的對應關系。

總的來說,龐老師的活動有以下兩個亮點:

一:在平實中體現(xiàn)智慧

選擇課程安排中的一個內容,選用大小圖書閱讀的方法,簡單而實用。但書中小圖片的利用,讓幼兒聽一聽(聽聽小鳥是怎么問的?),擺一擺(少了什么?誰來送回家?),說一說(我們也來學學小貓問問媽媽),理解書中小問號(問問為什么)和對話框(泡泡對著誰就是誰在說話)等這些閱讀的元素,學說“為什么我不能……象……一樣”的句式,卻彰顯了老師的智慧,使小班的孩子有興趣學習,又易于接受,看似簡單又不簡單。

二:在嚴謹中體現(xiàn)自主

在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老師把書翻到第一頁的時候,讓幼兒傾聽感受句式結構,理解對話框的含義,第二第三頁老師利用關鍵詞引導幼兒看圖講述,第四幅圖請幼兒個別講述,最后讓幼兒自主閱讀,從聽到集體講到個別講,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層層遞進,教師從扶——半扶——放,讓幼兒“跳一跳,摘到蘋果”,提高了小班幼兒的閱讀能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一頁一頁翻書,按順序觀察圖片講述,同伴之間互相學習。這些閱讀習慣方面的要求老師都是通過隱性地提示和示范讓幼兒來習得并養(yǎng)成,如老師通過“把書寶寶放在自己的小桌子上”“用手指著小圖片”“書寶寶睡覺”等形象的語言,來幫助幼兒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養(yǎng)成閱讀習慣,做到了教育無痕。

當然,每個教學活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活動中,我們總會找到這樣那樣的遺憾。比如:老師對幼兒回答的及時有效的反饋,教師在課堂中隨機調整的能力等等。正是這些遺憾和不足,使我們有不斷研討,不斷反思的動力,也才會使我們能不斷地提高和進步。

裝飾手套評課稿


從整體上看,教師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應該說,這是一堂比較成功的美術課。

本節(jié)課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以一個謎語導入新課,雖然學生太小,答錯了,但課堂氛圍很好,學生很活躍,這說明老師能抓住學生,并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其次,教學層次清晰。從認識手套的種類、花紋開始,到先畫輪廓、再裝飾手套,再到最后裝飾背景色,每一步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基本沒有多余的步驟,這對于一個工作一年的新教師來說是很大的進步。

第三,教師教學態(tài)度嚴謹認真。這個從課前準備、課件制作、還有教案上都可以看出。另外,重難點把握得當,在重點和難點的地方,教師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講解和示范。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個班上基本上都是幼兒園的小孩子,紀律能維持得這樣對老師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第四,教師教態(tài)自然,語言親切,表述準確,這對一個男老師來說也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

在肯定的同時,我也在思考,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是否過于成人化,我個人認為可以多用一些孩子的語氣,讓孩子跟老師之間沒有距離感。

勞動最光榮評課稿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經驗,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關注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方式來組織教學,以學定教,是我聽課后最大的感悟。

陳老師執(zhí)教的《勞動最光榮》,針對中班幼兒的數學理解和操作能力的差異,進行了假設性引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陳微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學習能力,做到隨機指導。在擺弄操作材料時,驗證自己的估測,在小組操作中嘗試不同層次要求的操作練習,體驗成果,遷移經驗。高質量的教材,教師適當的引導,精煉的語言,使孩子們的語言和思維同步,讓孩子們的自然測量能力得到更大的發(fā)展。

實施《指南》中提到,教師要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這一點在陳微老師的數學活動《勞動最光榮》中就從分的體現(xiàn)了出來?;顒又嘘惱蠋熖貏e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在指導幼兒操作過程中陳老師對于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對于操作掌握熟練地幼兒,陳老師要求進行換位再操作。其實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fā)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fā)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陳老師對于這整節(jié)課的把握是非常好的。

《勞動最光榮(面積的自然測量)》反思:陳老師運用故事的載體引出面積的測量方法,再利用鋪一鋪,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使深奧難懂的面積測量變得有趣,易懂。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注重個體的差異,對能力弱的孩子嘗試一個探索,對能力強的孩子嘗試兩個探索,這點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轉起來評課稿


點評: 《轉起來》

一、教師注重方法,注重幼兒的自主學習與發(fā)現(xiàn),使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更有價值

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把握了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特質,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索欲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學習能力、思維水平以及動手能力的發(fā)展。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讓不同的物體轉動起來”、“用不同的方法讓同一種物體轉動起來”、“用一種物體使另一種物體轉動起來”等,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主動建構有關“轉動”的經驗,并初步感知轉動與力的聯(lián)系,發(fā)展幼兒思維的變通性。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關注學習的方法,比如,“說說你用的是什么方法?”“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別的方法可以使它轉動?”“數數,我們一共想出幾種方法?”等,并用簡煉的語言和文字幫助幼兒梳理、歸納轉動的方法,使幼兒的科學教育更有價值。

二、聯(lián)系生活,回歸生活,使幼兒的學習更有興趣,操作活動更有意義

教師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創(chuàng)設了探索的情景。從“你用什么辦法?使什么轉動起來?”這一問題切入,引發(fā)幼兒的操作探究。又選擇了“風車”這個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共同探討“風車與力的關系”。接著進一步捕捉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從“你們在哪里看到過轉動”,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生活中的“轉動”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生活中轉動現(xiàn)象的有趣和奇妙。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回歸幼兒的生活,使幼兒的學習變得更有興趣,更有意義了。

三、教師的語言清晰、簡練、幽默,富有獨特的個性魅力。

活動中,教師的語言清晰簡練,又不失幽默。比如,對幼兒提出要求時,教師的語言簡明扼要“我們試一試、玩一玩,讓它轉動起來”。在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時,教師的語言詼諧有趣“這是滾動,你能玩玩轉動嗎?”。師幼交流互動時,教師的語言風趣幽默“噢,轉動要使勁,原來轉動和使勁用力有關!”在孩子們面前,教師表現(xiàn)得時而將信將疑,時而恍然大悟,在“一退、一進”之間推進了幼兒繼續(xù)探索的興趣?;顒又形覀兏惺苤處煪毺氐恼Z言魅力。

討論與思考:

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以更加有效地開展幼兒科學啟蒙教育?值得不斷地實踐與探索。例如,幼兒園教師對生活中的各種科學現(xiàn)象怎樣更具有敏感性?如何對許多科學現(xiàn)象的解釋更加準確、合理?又如何把握各年齡段幼兒科學探索內容的難易度問題?等,都是對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和幼兒園科學教育帶來的新挑戰(zhàn)。在本次活動中,“轉動”與“力”、與“軸心”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如何使這些科學問題的解釋既符合科學的原理,又適合幼兒的學習和理解?再比如,活動中關于“轉動”涉及的動詞“擰”“拔”等,似乎還需要再細細推敲,使之更合理。

喜歡《寬轉彎評課稿》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說課稿,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教學活動評比方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聽雨評課稿 點評:《聽雨》 一、教師具有駕馭教學內容、駕馭教學過程的能力,使整個活動既有情趣,又有發(fā)展價值 教師用她特有的敏銳與細膩,就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雨”,演繹出一個如此鮮活、如此有趣的教學活動。從活動的...
    2020-03-16 閱讀全文
  • 餅干樂園評課稿 點評:《餅干樂園》 一、教師積極嘗試把幼兒的生活活動與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讓小班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在操作中學習,在新的挑戰(zhàn)中學習。 教師將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餅干”信手拈來,借助小班孩子“吃餅干”這一...
    2020-03-09 閱讀全文
  • 青蛙唱歌評課稿 點評:《青蛙唱歌》 一、教師有效地嘗試了讓音樂的元素與新課程的要求有機結合的問題。 從活動的目標到活動的過程,教師通過優(yōu)美的琴聲、借助多媒體、輔以提問和插問,引領幼兒在游戲中充分地感受、體驗、探索音樂...
    2020-03-09 閱讀全文
  • 喵嗚評課稿 大班《喵嗚》評課稿 《喵嗚》講述了發(fā)生在一只貓和三只老鼠之間的溫馨故事,作者通過精彩的畫面、爆笑、令人捧腹的對話,生動細膩地刻畫了大貓復雜的心理。這個故事頗具童真趣味,從三只小老鼠逃學遇見大貓,一同去...
    2020-01-21 閱讀全文
  • 評課稿:早期閱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跟大家在一起分享龐老師的這個早期閱讀活動,下面我就這個教學活動做一下簡單的點評。純屬個人觀點,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指教。 好奇、好問是孩子的特點,也是激...
    2020-01-01 閱讀全文

點評:《聽雨》 一、教師具有駕馭教學內容、駕馭教學過程的能力,使整個活動既有情趣,又有發(fā)展價值 教師用她特有的敏銳與細膩,就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雨”,演繹出一個如此鮮活、如此有趣的教學活動。從活動的...

2020-03-16 閱讀全文

點評:《餅干樂園》 一、教師積極嘗試把幼兒的生活活動與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讓小班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在操作中學習,在新的挑戰(zhàn)中學習。 教師將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餅干”信手拈來,借助小班孩子“吃餅干”這一...

2020-03-09 閱讀全文

點評:《青蛙唱歌》 一、教師有效地嘗試了讓音樂的元素與新課程的要求有機結合的問題。 從活動的目標到活動的過程,教師通過優(yōu)美的琴聲、借助多媒體、輔以提問和插問,引領幼兒在游戲中充分地感受、體驗、探索音樂...

2020-03-09 閱讀全文

大班《喵嗚》評課稿 《喵嗚》講述了發(fā)生在一只貓和三只老鼠之間的溫馨故事,作者通過精彩的畫面、爆笑、令人捧腹的對話,生動細膩地刻畫了大貓復雜的心理。這個故事頗具童真趣味,從三只小老鼠逃學遇見大貓,一同去...

2020-01-21 閱讀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跟大家在一起分享龐老師的這個早期閱讀活動,下面我就這個教學活動做一下簡單的點評。純屬個人觀點,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指教。 好奇、好問是孩子的特點,也是激...

2020-01-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