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如何對付幼兒三大常見情緒

發(fā)布時間:2021-03-17

常見幼兒故事。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陪伴,有時候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教育!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如何對付幼兒三大常見情緒》,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別看幼兒年齡不大,但是鬧起情緒來動靜卻不小,總是讓父母感到無可奈何。其實,情緒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只要父母多用心觀察,就一定就能了解幼兒鬧情緒的真正原因。

在掌握了“PK幼兒3大情緒”的法寶之后,父母擔心幼兒鬧情緒的壓力將大大緩解。

3大幼兒常見情緒處理法

焦慮

在幼兒情緒的發(fā)展過程中,焦慮問題相當常見。在幼兒5個月至1歲期間,就開始出現(xiàn)“陌生人焦慮”現(xiàn)象,到了1~2歲則出現(xiàn)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焦慮”現(xiàn)象,只要一眼看不見父母,就會開始哭鬧,并且感到不安,這都是正常的情緒發(fā)展現(xiàn)象。一般而言,在進入幼兒園1個月后,分離焦慮就會逐漸緩解,如果持續(xù)太久還未見改善,父母就需帶孩子就醫(yī)評估。

專家建議

造成幼兒分離焦慮的原因,多半與幼兒生活環(huán)境以及親子互動有關。一般來說,如果家長平日保護過度,凡事都幫孩子處理好,很少給他自己做的機會,就很容易造成幼兒的依賴心理過重,自然很難與父母分開。另外,親子互動過于缺乏也是分離焦慮的原因之一。根據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正是因為過度渴望父母的關愛與呵護,才出現(xiàn)比其他同齡孩子更為嚴重的分離焦慮。所以,父母應特別注意幼兒的情感需求,以免加重幼兒的分離焦慮。

如果幼兒的先天氣質比較細膩、敏感,那么焦慮情況也可能比較嚴重,建議父母不要用過于嚴厲的方式教導幼兒,以免加劇焦慮現(xiàn)象。焦慮通常有許多表現(xiàn)形式,例如分離焦慮、抗拒上學、特定畏懼癥、社交恐懼癥等,如果幼兒的焦慮情況已嚴重到影響與人正常互動,則建議盡快采取治療措施。

從醫(yī)學角度來看,并不建議對6歲以前幼兒實施藥物治療,心理療法的成效反倒更為理想。具體方式可分2種,即“洪水法”和“逐步減敏法”。就“洪水法”來說,假如幼兒怕蛇,那么就讓孩子一次性看見很多蛇,那么今后再看見一兩只蛇的時候,他的恐懼感就會下降。不過,考慮到“洪水法”對精神的刺激較大,所以一般多采取后者,即用漸進性方式改善幼兒焦慮問題。比如幼兒有分離焦慮癥,那么剛一開始入園時,父母就坐在一旁陪讀,每天都逐漸拉遠一點距離,直到幼兒能夠自己上學為止。

耍賴

當大多數孩子剛剛表現(xiàn)出“耍賴”的情緒反應時,其實基本都是希望表達“反叛”的想法,并且以此獲得家長注意。畢竟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都愿意得到他人的關心和注意。不過,如果幼兒長期持續(xù)以這種行為來索取他希望獲得的人、事、物,那就有可能是完全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去達到目的。

專家建議

如果孩子一直持續(xù)利用“耍賴”這種負面方式尋求關注,那么父母首先應該自我檢查一下,平時多留心親子互動的過程,注意孩子是否出現(xiàn)了太多負面情緒,以至于他根本不懂得如何尋求正面渠道來表達自身需求。如果情況果真如此,家長就要及時改變對孩子行為的回饋方式,避免只對孩子的負面行為表示關注。一旦孩子出現(xiàn)值得鼓勵的行為,要馬上給予足夠的正面回饋。不論是糾正還是肯定,都要盡量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告知孩子,漸漸幫助孩子學到如何以正面方式獲得別人關心。

當孩子出現(xiàn)耍賴情緒時,父母或老師不能堅持一貫的原則,反而與孩子妥協(xié)而滿足他的無理要求,這更是造成幼兒長期耍賴的一大原因。父母一直沒有對幼兒的耍賴行為采取有效措施,正好導致他持續(xù)使用這種方式來滿足自身需要。

雖說幼兒的邏輯觀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既然能夠長時間地不停耍賴,那就說明他已經從單純的回饋反應發(fā)展到自主行為階段,也就是說他的耍賴是來自內心的自發(fā)行為,并不是主要由外因所觸發(fā)。要克服幼兒長期耍賴的弊病,家長可嘗試用“忽略”的方式來處理,同時避免給予任何負面關注,直到幼兒停止無理取鬧行為后,才給予正面關注并繼續(xù)與之溝通,這就能讓幼兒逐漸明白,用耍賴的方式并不能從父母身上得到任何關注,于是耍賴情形便能慢慢改善。

人來瘋

只要是幼兒,一般都會出現(xiàn)“人來瘋”現(xiàn)象。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從眾行為,也就是孩子看到別人“瘋”起來之后,自己很快就跟著“瘋”起來。查究 “人來瘋”的具體原因,主要是幼兒有過在眾人面前勇于表現(xiàn)自己的經歷,而且因此獲得不少正面關注,比如他人的注意和稱贊,久而久之,他就學會繼續(xù)用這樣的方式獲得情感滿足。

專家建議

就幼兒的正常心理發(fā)展來看,到了2~3歲之后,基本都有表現(xiàn)自我的念頭,以獲取他人更多的認同。除非是特別嚴重的自我表現(xiàn)行為,一般都可看作是特殊心理發(fā)展階段的正常行為,沒必要太過擔心。

不過,一旦發(fā)現(xiàn)幼兒的人來瘋情緒特別嚴重或者“瘋”的方式很不恰當時,建議立刻向幼兒說明,以引導幼兒建立正確認知觀念。例如說話聲音太大很容易影響到別人,所以最好控制一下。請父母時刻牢記一點,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本來就不成熟,所以不要對單純說教的效果抱以太高的期待,不要認為“這次已經教育過了,孩子自然就會記住,下次就能改正”,而必須輔以實際的行為來處理。比如和幼兒事先約定好,下次再有客人來家里時,記得說話不要太大聲,如果確實有明顯改善,就給予一定的獎勵。

多動兒特別容易出現(xiàn)“人來瘋”問題,這和先天生理因素有很大關系,建議家長用弱化幼兒多動行為的方式來處理。比如在人多的情況下,如果孩子仍舊能乖乖呆在大人身旁而不發(fā)“瘋”,那就立刻給予表揚,這就能讓孩子明白有很多方式都能獲得大人的注意和贊賞,并不一定非要刻意表現(xiàn)或是情緒激動才行。

3類特殊幼兒情緒處理法則

對于大多數幼兒而言,情緒表現(xiàn)是傳達自我想法的一種方式。當語言能力越來越進步、情緒控制也沒有太大問題時,他們會漸漸懂得運用語言進行更有效的表達,情緒激動的情形也就隨之減少。

不過,自閉兒、多動兒、發(fā)展遲緩兒則特別值得注意,因為其生理與心理發(fā)展速度不同于一般幼兒,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面對特殊幼兒的情緒反應,父母必須更加有耐心,還要更細心觀察其情緒變化。只有父母能夠正確了解幼兒本身的性格和情緒反應模式,才能以正確方式處理幼兒情緒。

自閉兒

自閉兒的性格本質多半比較固執(zhí),而且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很嚴重,做事喜歡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如果事情順序突然被打亂,不論是自身原因還是外來因素,自閉兒的情緒都會大受影響。

要改善自閉兒的情緒問題,父母必須在更大程度上接受孩子的情緒,因為他們確實比一般幼兒更加不穩(wěn)定,所以不要對自閉兒的情緒自我控制能力有過高的期待,應制定符合個體發(fā)展狀況的情緒控制標準。此外,在合理范圍內可順從幼兒自己的做事規(guī)則,如果是不得不做出改變的事情,家長應該事先告知幼兒,讓他提前做好面對變動的心理準備,以有效減緩后續(xù)的情緒反應。

多動兒

多動兒容易產生的問題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沖動與活動量大,因此,他想做什么就會做什么,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情緒起伏很大,而且非常容易動怒。當多動兒進入團體生活之后,經常會因為違反團體規(guī)則而被處罰,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自信心不足和叛逆心理。所以,家長和老師必須多一分包容和理解,避免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因為多動兒的很多情緒波動并非完全是自發(fā)性的,主要還是因為生理問題而造成,所以沖動的控制就比較困難。

發(fā)展遲緩兒

發(fā)展遲緩兒的情緒表達可能過多或過少,父母必須細心掌握其情緒發(fā)展進度。一般來說,發(fā)展遲緩兒的情緒表達能力與心智能力的成熟度密切相關,換句話說,當幼兒生理發(fā)展尚未達到某個階段時,其情緒發(fā)展也不會成熟。因此,在觀察與處理遲緩兒情緒問題時,父母不能只以孩子的生理年齡作為判斷標準,應充分考慮整體發(fā)展程度,這樣才不會為孩子設定過高標準,進而增加親子間的沖突,對孩子的長遠情緒發(fā)展也非常不利。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專家解讀兒童常見三大“病”


癥狀:哭鬧、罵人、摔東西

藥方:氣球操、情緒交通燈

解析:3—6歲孩子家長普遍反映,孩子脾氣壞,一遇到不高興就會哭鬧、罵人、摔東西,甚至打人踢人,講道理根本沒用。發(fā)生沖突之后,碰到壞脾氣的家長或大人心情不好,會被孩子的行為激怒,用權威去鎮(zhèn)壓孩子,結果沒有贏家。更多家長找不到有效解決辦法時,通常會妥協(xié)、順從孩子。

情商專家建議父母:如果孩子有一次通過發(fā)脾氣達到了目的,他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手段。在齙牙兔兒童情商訓練中,教給孩子“氣球操”、“情緒交通燈”等情商關鍵技巧及健康的情緒表達,讓孩子成為管理自己情緒的高手。

癥狀:“我不行”、“我不去”

藥方:獲得成功經驗、給努力一個A+

解析:因為害怕失敗而退縮,父母會用盡各種表揚、鼓勵孩子。近來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關注過多與家庭誤用“賞識教育”是導致孩子挫折抵抗力弱的重要原因。

自信是從成功經驗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在情商訓練營中,“失敗的樣子”、“給努力一個A+”都能傳遞給孩子關于自信的重要觀念和實用技巧。

癥狀:作業(yè)拖拉

藥方:幫助孩子養(yǎng)成習慣、目標和時間管理

解析:作業(yè)磨蹭問題不僅來自孩子,更多的是學校給父母不斷施加的壓力。磨蹭、邊寫邊玩、開小差讓孩子耗得精疲力竭,家長也陪得耐心全失。孩子作業(yè)難,除了智力因素、認知障礙以外,更普遍是孩子沒有養(yǎng)成好的作業(yè)和學習習慣。

家長教育孩子常見的三大誤區(qū)


和一位家長聊天,談到自己家的兩個寶寶的教育,頗為苦惱,通過家長描述,我看到她與不少家長具有的共同問題,存在這樣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一味嘮叨訓斥,忽視行為訓練

這位家長把兒子一直放在爺爺奶奶家,一年級才接過來,突然發(fā)現(xiàn)孩子有很多缺點,實在不盡人意,其表現(xiàn)出的野蠻和任性,讓媽媽感到不可理喻,甚至在他人面前感到很難為情。媽媽看不慣,心里煩,于是開始嘮叨孩子,例如:“你看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磨磨蹭蹭,什么時候能做好?”“你太沒有禮貌了,這都是誰教的,你覺得你這樣好嗎……”“你怎么這么對待你妹妹

,太沒有愛心了,你多大了!”“……”這種嘮叨接連不斷,甚至演變成謾罵和訓斥,結果卻是收效甚微。既強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又破壞了家庭的和諧氛圍,還導致孩子和父母關系緊張。事實上,想要改變孩子的不良言行,爸爸媽媽首先要閉上嘮叨的嘴巴,采用行為訓練的方式來改變孩子的行為模式。例如,妹妹在模特比賽中獲了獎,哥哥冷嘲熱諷:“有啥了不起?”家長不要訓斥他,而是把兒子喊到身邊,告訴他:“妹妹獲獎了,你要為妹妹高興,說說鼓勵祝賀的話,讓妹妹感到溫暖。如果你也進步了,妹妹也會同樣對待你?!倍?,請哥哥真誠地對妹妹說:“妹妹,你真棒,祝賀你!”妹妹也要有回應,接著把這個情境多練習幾遍,讓孩子知道這樣說是對的,以后要這樣對待妹妹。有了這種體驗,感受到友好的表達、有效的互動,孩子才會“重裝程序”,逐漸形成良性的行為模式。

誤區(qū)二:一味關注結果,忽視過程管理。

很多家長在管理孩子的時候,常常喜歡結果管理,而忽視了過程管理。所謂過程管理,就是在孩子做某事的過程中進行監(jiān)控,而不是出現(xiàn)不滿意的結果后再進行批評懲罰。例如孩子喜歡磨蹭,早晨從起床到吃飯要耽誤很長時間,家長很著急,通常會在孩子旁邊大聲警告:“今天不要磨蹭哈,你要是再磨蹭,等著!”家長說完這句話,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等到孩子又拖拖拉拉的時候,家長火冒三丈地開始訓斥孩子,孩子卻如同耳旁風,下次依然如故。其實,家長不如在孩子做的過程中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發(fā)出明確指令,讓孩子根據指令去做,提出的要求越細致越有利于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習慣,以刷牙為例,孩子平常喜歡邊刷邊玩,家長可以發(fā)出這些指令:“拿牙刷,擠牙膏,蓋子擰好,接水,開始刷……”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指令,是為了讓孩子不走神不分心,去掉“多余動作”,明確完成一個動作的連貫性,不在無謂的事情上耽誤時間。再以寫作業(yè)為例,家長陪伴時要關注孩子的具體寫作業(yè)的內容,要求把每個字每一筆畫寫好,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培養(yǎng)了習慣,這是很好的過程管理。而不是忽視過程,等孩子作業(yè)寫完了再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寫得不好,火冒三丈地撕了,讓孩子再重寫,不滿意,再撕。反反復復,雙方都很疲憊,收效甚微。

誤區(qū)三:一味拿孩子和別人比,忽視孩子優(yōu)點

我詢問這位家長:“你是不是經常說兒子這樣的話:你還沒有妹妹做得好……你看你妹妹……你妹妹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家長頻頻點頭,慚愧不已:“是的,我經常說,而且我們一家人也都經常說,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蔽腋嬖V她,孩子最反感的家長言行之一,就是拿自己和別人比,尤其是拿別人的優(yōu)點和自己的缺點比,無論是兄弟姐妹還是同學朋友,家長的比較,目的是激勵和奮進,而孩子感受到的是否定,是嫌棄,是自己一無是處,所以他們通常用“不理睬”“裝不聽見”“爭吵辯解”來對抗家長的“軟刀子”。作為家長,一定注意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一個,都各有所長,要拿著放大鏡尋找孩子的優(yōu)點,把優(yōu)點放大再放大,讓孩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這才是教育的成功。事實證明,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每個孩子在大人的嘴巴里長大,引導孩子客觀評價自己,勇于面對優(yōu)點不足,家長扮演支持者、鼓勵者的角色,孩子才會逐漸找到自信、找到自我,從而自主成長、自主發(fā)展。

家長與老師交流常見的三大問題


孩子在學校里學習、生活得怎么樣,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而最了解孩子情況的人要數老師了。那么,家長如何恰當地向老師了解情況,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實現(xiàn)有效溝通呢?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問題一:

沒時間和老師溝通

建議:聯(lián)系不在次數多,如果父母工作太忙,沒時間和老師交流,可以通過短信和電話,簡單向老師說明家里的情況,請老師配合。

問題二:

缺乏和老師交流的經驗

建議:如果不習慣直接面談,可以給老師發(fā)短信,熟悉之后再決定交流的方式(電話或面談)、時間,如果覺得孩子沒什么問題,也可以向老師說明,等到家長會上再交流,讓老師知道你對孩子的關心。

問題三:

交流僅限于家長會

建議:有的家長平時不怎么和老師聯(lián)系,只在家長會上與老師聊一聊,但這個時候老師和每位家長交流的時間有限,效果也不會太好。時間允許的話,隔一兩個月和老師見面或打電話聊一聊,不要等到孩子有問題,才和老師交流。

寶貝發(fā)脾氣,如何對付?


寶貝發(fā)脾氣,如何對付?經驗看法:教養(yǎng)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不過,板起臉、訓斥、打罵與懲罰,并不是真正的教養(yǎng),也收不到預想中的效果(倒有可能嚇到孩子,可是讓孩子害怕可不是教養(yǎng)成功了的標志);“嬌寵”對孩子來說很不合適,但尊重、理解、體諒孩子,卻是必須的。如何把握好教養(yǎng)與嬌寵之間的界限,這是很需要學習的事情。

**過了一周歲之后,令人開心的表現(xiàn)越來越多了。比如:一看到媽媽回家,立即就咧開嘴笑著,叫:“媽媽!”;比如,聽到熟悉又活潑的《天線寶寶》的旋律,看著那些可愛鮮艷的畫面,他也高興地搖頭晃腦抖肩膀。比如,我每天用棉簽給他沾藥水涂痱子,他也像模像樣地學我的樣子拿棉簽,沾藥水,自己涂到腦門上。再比如,媽媽天天對他說“抱抱”,他一看到家里的奧運吉祥物京京,立即就伸出雙臂抱起,還親熱地拍拍

……凡此種種,在常人眼中,小兒特征而已,不過爾爾,不足為道。但是,對于一口飯一口湯一把屎一把尿地撫養(yǎng)著他的親人來說,感覺可就大不相同了:真是覺得生命是個奇跡,而且實在太有快樂和幸福了!還有諸多感受與喜悅,似乎是難以言傳,只可意會。

不過也不是沒有困惑啊。我家**目前脾氣漸長,令我頭疼。

莫名其妙,學會了緊握拳、緊咬牙,發(fā)狠的動作。而且經常在我們沒明白發(fā)生啥事的時候,他就狠上了。

人小,但開始有自己的主意。看到我用剪刀剪東西,立即對剪發(f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這可能讓他玩得的?于是不給。但是他搶著要。堅決不給,收起,他堅決要看要玩,哭鬧。

抱出去,常碰見熟人,逗他:“喲,我們握握手好嗎?”他卻對別人怒目而視,手握成拳,牙咬得“哼……”,臉都漲紅了,小身子也發(fā)抖了,我的天啊。

倘若別人故意調戲他,非要摸他一下,他絕不客氣,手一拍,口一張,就是狠狠一記或者用力一咬,要不就是撓人,勁道不可小視!輕者疼痛重者出血!

就連老媽我也沒能幸免,在他發(fā)脾氣的時候被撓出了血道道,那個疼??!

**的爺爺可不客氣地說了:“就是你媽媽給寵的!孩子愛是愛,但也是要管教的!”

**的奶奶很傷感:“小乖乖啊,你怎么小小的竟然學會打奶奶了!你還敢打媽媽??!”

**爸爸也是被他撓得火大,比**更兇:“再打!再打人去面壁!”甚至也打他一下以未懲罰。

很多家庭的矛盾,可能就是緣于育兒方法和觀念的分歧。最糟糕的就是一旦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表現(xiàn)”,立即就上升到對父母的責備和否定態(tài)勢。

其實,如果對孩子的發(fā)育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客觀的了解,大家就會明白,孩子發(fā)脾氣,其實主要是在一個階段。這種階段,正如有一個階段,孩子特別喜歡啃手指,有一個階段,孩子特別愛爬行,發(fā)脾氣雖然不是好行為,但這種行為的出現(xiàn)很正常,很沒必要立即怪罪于養(yǎng)育者的方式方法上面去。

當然,肯定有很多人會說,“孩子發(fā)脾氣當然要管教,不管以后就會越來越任性?!?/p>

任性是很多孩子的通病,當然要管。不過,如何管可不是簡單的事。

我不覺得孩子發(fā)脾氣就是任性的表現(xiàn)。

孩子發(fā)脾氣,是他在渲泄某種情感。可以說,發(fā)脾氣也是他的正常權利。發(fā)脾氣是他有意志力的一個表現(xiàn),你喜歡你的孩子像個面團由著別人揉捏嗎?就算孩子看到別人就打就撓的樣子實在令父母尷尬,但必須承認,這也是他和別人的一種交流模式,不到兩周歲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親密的養(yǎng)育者之外的人——這需要養(yǎng)育者慢慢指導。何況,我前面也說過了,這種階段不會持久,一旦他掌握了新的表現(xiàn)和表達自己的方法,這種階段也就結束了。認定孩子已經養(yǎng)成壞脾氣而且任性的性格,對孩子可不太公平。指責養(yǎng)育者失職,更是有失偏頗。

可是,就算是這樣,孩子發(fā)脾氣是要面對的,怎么面對呢?

抱著發(fā)脾氣或者表現(xiàn)很任性甚至頑固的孩子。告訴孩子:“讓媽媽知道一下,你為什么這么生氣?”大多數時候,孩子發(fā)脾氣是因為他有些想法,但還不知道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于是產生了挫敗感,因此就發(fā)脾氣。幫助孩子滿足了他的需求,他便沒必要發(fā)脾氣了。

不在孩子發(fā)脾氣時表現(xiàn)出更大的怒氣,或者在孩子打人時,你也打他。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小心他會因為你的“示范”作用更“迷戀”發(fā)脾氣、打人和咬人。表情平靜但是堅定地制止他。但不要帶上怒氣,更不要懲罰。

因為知道孩子發(fā)脾氣也是很正常的行為,所以別表現(xiàn)得大驚小怪,大驚小怪可能會讓孩子發(fā)現(xiàn)這是吸引別人注意他的好辦法,因此反復地發(fā)脾氣發(fā)怒了。更不必要和孩子的道德層面相關聯(lián),一周歲多點的孩子哪能有什么正誤判斷力呢?但不要忘記溫和地告訴他:“這樣做媽媽不喜歡?!被蛘哒f:“這樣做不對。”

那么,聽任孩子打人咬人發(fā)脾氣吧?肯定不。原則性的事情肯定要強烈制止,比如他非要玩剪刀,然后用別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非非原則性的事情,那就順著他的意思好了。比如他想自己用調羹嘗試舀碗里的湯來喝。

總而言之,教養(yǎng)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不過,板起臉、訓斥、打罵,并不是真正的教養(yǎng),也收不到預想中的效果,倒有可能嚇到孩子,可是讓孩子害怕可不是教養(yǎng)成功了的標志;“嬌寵”對孩子來說很不合適,但尊重、理解、體諒孩子,卻是必須的。如何把握好教養(yǎng)與嬌寵之間的界限,這是很需要學習的事情。就像我,經常有人說我在嬌寵**,但我自己卻不這么認為。誰是誰非呢?也許,真正了解孩子的生長發(fā)育特點、心理成熟過程之后,才會有足夠的發(fā)言權。

如何管教零至三歲寶寶情緒


導讀:在寶寶不同的成長階段里,如果你希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如你所愿,最好你能適時修正管教方法,來適應他們每個成長階段所具有的優(yōu)缺點。而你越了解寶寶在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征——尤其是教養(yǎng)黑暗期——你的管教方法就越有效地配合寶寶的年齡和個性。

零至一歲

這個時候的寶寶情緒十分平和穩(wěn)定,偶爾號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滿足,如想睡覺,肚子餓或身體不適,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顧最要緊,令寶寶覺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規(guī)律,寶寶的情緒便不會有太大波動。

★避免出現(xiàn)恐懼

但要注意一點,就是避免寶寶受到驚嚇,例如在他身邊大叫或突如其來的巨響,這會使他覺得無助,對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產生恐懼的情緒。

★克服恐懼

如果寶寶出現(xiàn)恐懼的情緒,父母可以通過與寶寶身體的接觸,如撫摸,緊抱等動作,令寶寶感受到別人的關注和愛護,而逐漸安靜下來。另外,這時期的寶寶對周圍陌生的環(huán)境也有探索的意欲,不防帶他外出,認識外面的事物,切勿過分地保護他,拖延他的學習進度。

一至二歲

這時期的寶寶很容易哭鬧,大發(fā)脾氣,無論你怎么勸都沒有用。平息他哭鬧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理會。

★分散注意力

寶寶用哭鬧來要脅你,最佳的對策便是轉移他的注意力。比方說,吃飯時你把正在學步的寶寶放進他的高腳凳里,他可能會拗在那里,并揮動雙手尖叫著。此時,你最好先讓他下來,拿些有趣好玩的東西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把他哄得團團轉,讓他忘記他不想坐在椅子里吃午餐這件事,之后,當你再把他放進高腳椅里,他很可能會乖乖合作。

無論你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問題,你可以發(fā)現(xiàn)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寶寶小的時候,注意力往往持續(xù)不久,這就是為何他們一看到有趣的東西,立刻破涕為笑的原因。

★自由發(fā)揮

但是,教導這個歲數的寶寶時,必須注意一點,就是不要期待他去做討你歡心的事。舉一個例子:寶寶大都喜歡戶外活動,他喜歡自由自在的跑跑跳跳,去認識新鮮有趣的事物;此時,父母應該耐心地在一旁觀看,不要催促他。如果不得不打斷他時,不妨在他面前來回地走,或設法吸引他的注意,他就會很快往你這邊過來。可是,寶寶很可能會抗拒父母的觸摸或摟抱,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束。管教寶寶時最好先放松后收緊。

總括而言,管教這個年紀的寶寶并不容易。

最好的管教方式之一是允許(但不評論)寶寶正常的情緒宣泄,這會帶給寶寶莫大的支持與安慰,例如讓他吸吮拇指或橡皮奶嘴,讓他將心愛的毛毯帶在身邊,給他一種心靈上的慰藉。

二至三歲

寶寶到了兩歲左右,就不需要這么多的管教技巧了。但是到了兩歲半時,進入了教養(yǎng)的黑暗期,令父母傷透腦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年紀的寶寶都非常相像,而且簡單的管教技巧就可以把他們管得服服帖帖。

對付招數:

1、父母要擅于利用寶寶的習慣傾向。為他規(guī)劃良好的作息時間。舉例來說,如果能為兩歲半的寶寶培養(yǎng)良好的就寢習慣,便可以解決每天叫他上床睡覺這個難題。

諸如此類的習慣還包括幫他脫衣服、洗澡、穿睡衣、刷牙、在門口蕩秋千、帶他進浴室、上床、睡前為他講故事、擁抱并親吻道晚安,最后為他關上燈;這些事要花掉你很多時間,尤其當你疲累不堪時。但是一旦它們變成固定的作息后,你就有可能讓寶寶乖乖去睡,而非敷衍他或強硬地要他上床睡覺。

兩歲的寶寶喜歡一成不變,他喜歡重復做同樣的事,任何變化他都很難接受;因此,盡可能允許他將玩具或私人物品放在原來的地方,家具也要擺在他希望放置的位置。這個年紀的孩子要求每件事物都得在適當的時間里放在適當的位置,他也要求每天的作息有一定的秩序??偠灾?,他喜歡凡事一成不變。

2、命令孩子時,要盡可能為他留面子。不要硬繃繃地命令他;例如,要避免用“吃中飯之前,你必須把所有的玩具撿起來”這類的說法,而應建議性地表達“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把這些玩具撿起來吧”如果他不愿意,你也不必堅持催他答應。最好的辦法是改變話題或離開現(xiàn)場,盡量避免以強制強的情況。當他不愿意,而你又執(zhí)意要他服從命令時,最后的輸家往往會是你。遇到這種爭執(zhí)不下的情況時,你不妨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寶寶不喜歡穿衣服,無論他愿不愿意讓你為他穿衣服,你都要避免和他發(fā)生激烈沖突。也許你可以把他擺到一個很高的地方,一邊和他談論未來將發(fā)生的事,一邊很快地幫他把衣服穿好。

要轉移兩歲半的寶寶的注意力很簡單,只要和他說話即可。通常和一歲半寶寶的交談,可能會讓他聽得滿頭霧水。但是和兩歲半的寶寶閑聊,即使他不完全聽得懂,卻能吸引他的注意,至少可以將他的注意力從先前的爭執(zhí)中轉移開來。

3、要這個年紀的寶寶作決定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倘若你能為寶寶預作計劃,告訴他將會發(fā)生什么事,有時對你會很有助益。

寶寶如果能依照順序重新說一遍,就表示他懂得你說的,而且他也會照做。至于寶寶亂發(fā)脾氣時又該如何呢?許多父母發(fā)現(xiàn)寶寶開始亂發(fā)脾氣時,最佳對策就是不理他,否則一旦寶寶發(fā)現(xiàn)只要發(fā)脾氣,父母就會予取予求的話,以后發(fā)脾氣就成了他們最大的武器了。所以,盡可能讓寶寶了解,發(fā)脾氣不但得不到任何東西,甚至會失去父母的關心,這是很重要的事。

但是針對寶寶亂發(fā)脾氣的情況,父母最好還是能夠防患于未然,絕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寶寶每天在哪些時候或哪種情形下鬧得最兇,因此至少一半以上針對寶寶發(fā)脾氣想出的對策,是讓寶寶離開這類會讓他失控的情境。

4、對于某些年齡的寶寶來說,給他們選擇機會是很不錯的管教方式。父母也應針對不同個性的寶寶,給予不同的選擇。像一些頭腦清楚的寶寶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很容易作選擇,而且會堅持到底,另一種寶寶的個性就不適合作決定;舉例來說,這些困惑的寶寶們一點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他們選擇,只會加深他們的困惑而已。

在寶寶不同的成長階段里,如果你希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如你所愿,最好你能適時修正管教方法,來適應他們每個成長階段所具有的優(yōu)缺點。而你越了解寶寶在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征——尤其是教養(yǎng)黑暗期——你的管教方法就越有效地配合寶寶的年齡和個性。

家長如何對付孩子的冷戰(zhàn)


劉先生對5歲的兒子明明管教嚴格,生氣時甚至還動過幾次手。明明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為爸爸不聽他解釋,他剛要說話,就已經被罵了,但他又不敢發(fā)牢騷。所以,漸漸對爸爸有點兒敵意。

后來,明明的爺爺奶奶搬過來一起住,明明上下幼兒園就都由奶奶接送。爺爺那奶十分寵愛明明,明明也開始變得調皮、貪玩。每次劉先生想教訓明明時,明明就往爺爺身上一躲,爺爺立刻"挺身而出",劉先生一點辦法也沒有。

一個周末,劉先生帶明明去公園玩。公共汽車上,明明在兩個坐位上玩得不亦樂乎,劉先生讓他安靜下來,不要影響其他人,并威脅說:"你要是再不聽話,我就不帶你去公園了。"明明卻完全不把劉先生的話當回事,依舊在兩個位置上蹦來蹦去,劉先生一氣之下,上前就給他屁股兩巴掌,"你聽不聽話?不聽話我們就下車?"明明不哭也不說話,劉先生又問:"你是不是做錯了?"明明依舊沉默,周圍的人看不過去,紛紛勸解,劉先生說:"今天我必須得問明白,你到底聽不聽話?不讓你跳你聽見沒?"明明眼睛看著腳尖,沒有任何反應。劉先生生氣不過,又給他巴掌,車到下一站時,劉先生拖著明明下了車,不帶他去公園了。

劉先生把明明帶回家。屋門關上的一剎那,劉先生就吼了起來:"剛才人多,我不好教訓你,現(xiàn)在我就是不信治不了你這勁兒!"爺爺奶奶立刻出來"護駕"。飯后,憋了一肚子氣的劉先生借口帶明明出去散步,出了門,躲開爺爺奶奶,劉先生立刻在樓梯口把明明"收拾"了一頓。從那以后,明明象和劉先生結了仇。劉先生找他,他立刻就跑到爺爺奶奶身邊去了……

分析:

孩子不喜歡被威脅

"不聽話就不去公園了",這種論調會讓孩子產生抵觸的情緒。通常情況下,孩子不喜歡家長拿自己喜愛的事物談條件,這和家長不喜歡做不愿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家長要講誠信

答應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這對他以后養(yǎng)成良好的處世方式也有很大幫助。既然答應孩子去公園,就不能中途生硬地將此一筆勾銷。獎勵和懲罰不應該相沖突,要分開來看。

尊重孩子

在眾人面前要記得給孩子留面子。家長生氣時,都會執(zhí)拗地想"我就是不信治不了你這勁兒",結果孩子被打了,問題卻依舊存在。所以家長遇到問題先給自己潑盆冷水,讓自己冷靜下來,事情才能更好地解決。

重結果不重過程

出現(xiàn)問題拉出來去打一頓,家長似乎解氣了,可是卻弄得孩子莫名其妙。孩子對家長退避三舍不只是因冷戰(zhàn),也有"自我保護"的情緒在其中。要知道,家長解氣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所以要放下手中的棍棒,另求他途。

拆招:

主動講和

孩子出現(xiàn)冷戰(zhàn)情緒,家長要主動講和。講和方式可以對孩子的一些努力進行夸獎,比如說:爸爸發(fā)現(xiàn)你最近越來越愛干活了,或者,老師表揚你近來發(fā)言很踴躍等,讓孩子覺得自己仍然被重視,從而有了新動力。

轉移注意力

當您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或者不愿意與您說話時,要懂得調動他的興奮點,譬如:"爸爸今天聽到一個好聽的故事,快點過來,爸爸講給你聽!"

日常的鋪墊

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無論是在學習或行為矯正上,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善用孩子的語言或喜歡的卡通人物作適當的引導工具,讓您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更具趣味性與游戲性,以化解孩子的冷戰(zhàn)情緒。

遠離"行刑"現(xiàn)場

其他家長的干預越多,孩子的冷戰(zhàn)情緒可能越強烈。當孩子在鬧情緒時,有時是帶點試探的性質,家長表現(xiàn)得越在乎,他可能越過分。所以,在不影響到其他人的情況下,試著帶他出門--比如帶他去買菜,等他安靜下來后,再去化解。

溫情提示:

教育孩子前先約束自己的言行

有些冷戰(zhàn)的孩子并非不服管,而是他認為家長沒有資格管他。"我爸喜歡泡吧,我媽總愛在網上聊天",這樣的家長在孩子心中哪有權威可言?

避免使用權威的語氣教訓孩子

孩子出現(xiàn)倔強、反抗的行為時,家長應避免使用權威的語氣或方式來教訓孩子,而應拿出一點"辦法"來。首先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后試著和他講道理。

遇到事情時,不要直接追問孩子

"你到底聽不聽話?"這樣的話很難被孩子理解,"我怎么不聽話了?"家長最好進行"雙評"政策--問孩子:你這樣做對嗎?給他自我評價的機會,然后再問他:你想聽聽媽媽對你的評價嗎?打下很好的交流基礎,以后孩子出現(xiàn)問題,您不問他,他也會主動和您說。

適當使用隔離法

孩子變得不可理喻時,可以把他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你覺得不生氣了,再過來和大家一起玩。"但必須注意隔離處的安全性,且不能是會讓孩子感到恐懼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間或不熟悉的角落。

尊重孩子的意見

對于倔強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場看事情,不管做什么事,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見,不過分干涉。有時明知道可能做不好,也應讓他體驗一下。此外,在他做不好的時候,可以正確示范一遍給他看。

面對面溝通

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或某種現(xiàn)象,就和孩子談談,讓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說得對,家長就夸獎他,說得不全面,他完善,這可以讓他對事情有多方位的認識。

沖動后的解釋

家長沖動時,一定要盡力克制,不可動手。如果實在克制不了,事后一定要加以解釋,比如說:我恨鐵不成鋼,打你我也心疼……在讓孩子懂得緣故的同時安撫他的心。

教育方式有多種,但耐心是前提,只要找出適合您也適合孩子的方法,"冷戰(zhàn)"將無從產生。[!--empirenews.page--]

如何教幼兒應對負面情緒?


導讀:從事學前與特殊教育研究的張捷博士介紹,長期調查分析表明,成年人很多心理缺陷都源于幼兒時期的情緒問題長期得不到正確處理和疏導。幼兒在同齡人或是與成年人交流時,常常不知如何應對自己的心理沖突,這類沖突和矛盾如果長期不能得到疏導,有可能對孩子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最主要就是成年后對自己的心理情緒不能及時應對。

幾乎所有幼兒園小班孩子都知道自己緊張時會口干、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幾乎所有小朋友都知道嫉妒是怎么回事。與孩子們細膩的感受相反,有70%以上的家長甚至一些幼兒園老師對小朋友哭鬧知之甚少。一半以上家長認為孩子哭鬧只是不開心的表現(xiàn)……日前,華東師大學前與特殊教育課題組公布了一項最新的專項調查結果。

家長應注意聆聽孩子內心感受

全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華東師大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朱家雄教授對記者表示,情緒與心理健康已經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代表著現(xiàn)代人的健康狀況,“但過去人們往往忽視了幼兒實際上也和成人一樣有豐富的情緒和心理?!彼麖娬{,現(xiàn)在絕大多數幼兒都被送入托幼機構進行培養(yǎng),他們的內心情感與感受更需要成人的重視與聆聽。家長應該重視對幼兒情緒方面的引導,這樣才能教會幼兒今后正確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

幼兒常不知如何應對負面情緒

從事學前與特殊教育研究的張捷博士介紹,長期調查分析表明,成年人很多心理缺陷都源于幼兒時期的情緒問題長期得不到正確處理和疏導。幼兒在同齡人或是與成年人交流時,常常不知如何應對自己的心理沖突,這類沖突和矛盾如果長期不能得到疏導,有可能對孩子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最主要就是成年后對自己的心理情緒不能及時應對。

張捷在做課題時曾接觸過一個小女孩,脾氣非常暴躁。媽媽的解釋是孩子“遺傳”了爸爸和爺爺的壞脾氣。在給這名幼兒做咨詢時張捷發(fā)現(xiàn),媽媽常常因為小事批評她,導致小女孩根本無法面對自己的小小失誤,也無法面對自己心中很小的負面情緒。而爺爺和爸爸為小事常發(fā)脾氣,也導致小女孩習慣了用發(fā)火或大哭來表達自己幾乎所有的負面情緒。

幼兒并非什么都不懂

專家指出,目前在我國系統(tǒng)促進兒童情緒健康與社會能力發(fā)展的課程十分缺乏,不少父母往往更關注孩子語言能力、智力和體質的發(fā)展,而忽略他們情緒與社會能力的健康發(fā)展。專家特別提醒,父母千萬不能抱有幼兒反正不懂的想法,應更細致地關注幼兒的內心沖突,而這些沖突常會從幼兒的生活細節(jié)中體現(xiàn)出來。父母可從孩子心理細節(jié)入手,及時處理幼兒不良情緒和心理沖突。

如何糾正孩子常見壞習慣


媽媽應該如何糾正孩子的常見壞習慣呢?孩子有些壞習慣是容易犯的,媽媽對于孩子的這些壞習慣可不能視而不見,一定要好好糾正,以下就是建議!

不主動收拾玩具

孩子的東西總是很多,他的房間也是亂糟糟的:衣服、鞋襪到處亂放;游戲時,玩具散落在房間的各個角落。但當游戲結束,家長要求孩子收拾時,孩子總會說,我不會,你來幫我收拾吧。

專家建議: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表示,家長首先要降低期望值,不要將過多的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在孩子不愿意收拾的時候,可以嘗試 以下幾 種方法,與孩子對話時,用“一……就……”開頭,比如“玩具一收拾好,我們就出去玩”;家長也可以將收拾玩具當一項游戲,比如設定寶寶在5分鐘之內收拾 好,收拾不好的玩具就歸媽媽所有;最好在讓孩子收拾的時候,讓他有所選擇,比如“你想先收拾積木還是彈珠?”這樣的提問能讓孩子不知不覺去收拾。實際上, 有很多習慣孩子會跟父母學習,所以父母在用完東西后,最好也能將其歸還原位。

吃飯不按點兒,要追著喂飯

“欣欣,來吃一口吧,你不吃媽媽就把這些好吃的都吃掉了。”一到吃飯的時間,欣欣媽就會一手拿著勺子和碗,一手拿著欣欣喜愛的玩具,從餐廳到客廳,滿屋子追著喂飯。這種喂飯方法在很多家庭中并不少見,甚至成了家長的心病。

專家建議:會滿屋子跑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知道饑飽,此時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良好的飲食習慣??梢圆扇∪阶叩牟呗裕紫?,固定進餐 地點和時間;其次,嘗試行為療法,在孩子不吃飯的時候不要祈求央告,稍微“冷落”一下,之后孩子可能會自己找家長要吃的;最后,設置一些獎勵和比賽。比如 設立一個獎勵表,孩子吃飯專心時,就及時在表里貼上一個小貼畫,這樣也能鼓勵孩子好好吃飯?;蛘吒笕诉M行吃飯比賽,通常有這樣的激勵,孩子會更愿意主動 吃。

抓著零食不放手

無論是小商店還是家里,孩子們的身邊總圍繞著各種各樣的小食品,餅干、糖果、膨化食品、果脯、果凍、冰淇淋……不少孩子正餐不好好吃,零食卻不離手,甚至吃飯都熱衷于選擇洋快餐。

專家建議:家長首先要控制住給孩子買零食的量,越小的孩子越要控制。其次,多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些新鮮的食物,比如顏色鮮艷的番茄、土豆等,培養(yǎng)孩子對天然食物的興趣。最后,如果實在要選擇零食,可以選擇一些沒有添加劑的堅果類食物,轉移孩子對零食的注意力。

特別愛看電視

許多孩子被電視里的動畫片、廣告片吸引,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可以不吃不睡。還有孩子愛玩新興的平板電腦,觸控游戲一玩就停不下來。

專家建議:要逐漸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但不要強行關掉,可以慢慢減少。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選擇電視節(jié)目,并從電視中學到知識。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控制看電視的時間。

霸道,不和小朋友一起玩

好吃的東西習慣“獨享”,喜歡的玩具不準別人碰,和小伙伴玩耍時總要別人讓著。

專家建議:對孩子的這種霸道行為,千萬不能著急,要循序漸進的改進。孩子的游戲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平行游戲,孩子各玩各的;然后是合作游戲,兩個孩子一起完成;最后是集體游戲,比如老鷹捉小雞等。千萬不要因為孩子霸道,而限制他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

情緒異常的三個時機家長應該如何面對


當孩子為不合理的要求未被滿足而哭鬧時,你切不可因心軟而改變立場。你可以走過去,用輕柔和同情的語氣說:“你是不是很不開心?看見你這樣,我的心里也不舒服?!本瓦@樣分享他的情緒。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拒絕你的關懷,你可以走開,一會兒再回來,仍然用同樣的方式跟他說話。

用這種方式向孩子表明,你對事情的立場是堅定的,但在情緒方面,你愿意和他分享,因為你理解和在乎他的感受。甚至,你可以告訴孩子,他不開心,你也難過,因為你是很心疼他的。但他的要求不合理,是不可以答應的。用這樣的方式,你可以慢慢地改變孩子的情緒模式,使他逐漸學會用更有效的方法來處理同樣的情況。

與心愛的事物分手時

心愛的玩具不小心被摔破、弄壞或丟失了,孩子免不了會號啕大哭,傷心不已,這時也是對他進行情緒教育的最好時機。

小孩子對時間和金錢的價值沒有意識。一件只花了幾元錢買回來的玩具,可能是他最心愛的,一旦摔破了,他的悲傷不亞于一個成年人一下子失去了價值數萬元的東西時的感受。

可是,大人往往不明白這一點,而對哭鬧的孩子說:“壞了就壞了吧,也不值錢。不要哭了,明天爸爸再給你買一個?!苯Y果往往是孩子哭得更傷心了,因為他覺得父母一點兒也不理解他內心的苦痛。

既然孩子為摔壞的玩具哭泣,就說明這件玩具的價值對他來說是巨大到應該為失去它而哭泣的。父母應該肯定和接受他的情緒:“我看到你這么傷心,一定是因為你非常喜歡這件玩具。來,坐在我身邊,跟我說說你現(xiàn)在心里的感覺?!?/p>

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情緒感受后,應該向他做一些必要的解釋,幫他明白以下的道理:

★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總有別離的一天。

★ 因此,和它在一起的時候,應該好好地對待它,也好好享受它帶給自己的好處,珍惜和它在一起的樂趣。

★ 在它離去后,把美好的記憶好好保存起來,讓它在心里陪伴自己過好以后的每一天。

當你火冒三丈時

有時候,孩子實在頑劣,弄得你火冒三丈。若沒有及時控制住,就可能口不擇言地呵斥孩子,甚至噼里啪啦地揍他一頓。結果,不僅破壞了親子關系,也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創(chuàng)傷。

察覺到盛怒來臨的跡象后,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家人帶走孩子,或自己離開“事發(fā)之地”,然后:

◆ 做10次以上深而長的呼吸;

◆ 出外散步10分鐘;

◆ 對自己說“我會保持冷靜”,然后回想過去自己曾經表現(xiàn)得很冷靜時的情景,或者回憶一段輕松開心的時光。

看到父母能夠控制自己不亂發(fā)脾氣,這對孩子是很好的榜樣教育。你也可以把這種冷靜技巧教給孩子,讓他從小就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如何對付幼兒三大常見情緒》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常見幼兒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專家解讀兒童常見三大“病” 癥狀:哭鬧、罵人、摔東西 藥方:氣球操、情緒交通燈 解析:3—6歲孩子家長普遍反映,孩子脾氣壞,一遇到不高興就會哭鬧、罵人、摔東西,甚至打人踢人,講道理根本沒用。發(fā)生沖突之后,碰到壞脾氣的家長或大人心...
    2021-04-12 閱讀全文
  • 家長教育孩子常見的三大誤區(qū) 和一位家長聊天,談到自己家的兩個寶寶的教育,頗為苦惱,通過家長描述,我看到她與不少家長具有的共同問題,存在這樣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一味嘮叨訓斥,忽視行為訓練 這位家長把兒子一直放在爺爺奶奶家,一年級才...
    2020-10-27 閱讀全文
  • 如何對付野蠻寶寶 導讀:對付野蠻孩子,父母一方面必須堅持原則,另一方面父母也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技巧來應對。 乖巧聽話、古靈精怪、淘氣活潑……100個寶寶就有100種迥然不同的個性脾氣。家有“野蠻”寶寶,究竟是苦是樂?“...
    2021-09-08 閱讀全文
  • 如何對付孩子無禮 導讀: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能夠成為優(yōu)雅的、彬彬有禮的孩子??墒牵哪承┡e動離“優(yōu)雅”的標準差得遠了些:咬小朋友,在公共場合當眾挖鼻孔,躺在商場里耍無賴……每次都讓你面子丟盡。呵呵,媽媽先別生氣,...
    2021-10-07 閱讀全文
  • 如何對付淘氣寶寶 導讀:一兩歲的孩子會走能跑,眼界也開闊了許多,他們的好奇心只會有增無減。與此同時,在他們出人意料的行為之中,包含危險的幾率也就相應增加了很多很多。 好奇的、可愛的、無所不能的寶寶們,他們每天每天都在創(chuàng)...
    2021-09-11 閱讀全文

癥狀:哭鬧、罵人、摔東西 藥方:氣球操、情緒交通燈 解析:3—6歲孩子家長普遍反映,孩子脾氣壞,一遇到不高興就會哭鬧、罵人、摔東西,甚至打人踢人,講道理根本沒用。發(fā)生沖突之后,碰到壞脾氣的家長或大人心...

2021-04-12 閱讀全文

和一位家長聊天,談到自己家的兩個寶寶的教育,頗為苦惱,通過家長描述,我看到她與不少家長具有的共同問題,存在這樣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一味嘮叨訓斥,忽視行為訓練 這位家長把兒子一直放在爺爺奶奶家,一年級才...

2020-10-27 閱讀全文

導讀:對付野蠻孩子,父母一方面必須堅持原則,另一方面父母也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技巧來應對。 乖巧聽話、古靈精怪、淘氣活潑……100個寶寶就有100種迥然不同的個性脾氣。家有“野蠻”寶寶,究竟是苦是樂?“...

2021-09-08 閱讀全文

導讀: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能夠成為優(yōu)雅的、彬彬有禮的孩子??墒牵哪承┡e動離“優(yōu)雅”的標準差得遠了些:咬小朋友,在公共場合當眾挖鼻孔,躺在商場里耍無賴……每次都讓你面子丟盡。呵呵,媽媽先別生氣,...

2021-10-07 閱讀全文

導讀:一兩歲的孩子會走能跑,眼界也開闊了許多,他們的好奇心只會有增無減。與此同時,在他們出人意料的行為之中,包含危險的幾率也就相應增加了很多很多。 好奇的、可愛的、無所不能的寶寶們,他們每天每天都在創(chuàng)...

2021-09-11 閱讀全文